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重阳节诗词鉴赏



有关重阳节的诗词佳句有哪些? 历代文人骚客对重阳节的登高、饮酒 等写过不少激动人心的诗词。曹丕有“岁月 往来,忽复九月九日”之句,表达了又逢重 阳的惊喜;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 东兄弟》写道:

有关重阳节的诗词佳句有哪些?

历代文人骚客对重阳节的登高、饮酒 等写过不少激动人心的诗词。

曹丕有“岁月 往来,忽复九月九日”之句,表达了又逢重 阳的惊喜;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 东兄弟》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 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 人。

”表达了对兄弟的深切思念。

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 诗》:“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造化辟 山岳,了然楚汉分。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 张五》:“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 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他还写过“待到重 阳曰,还来就菊花”。

南宋女诗人李清照 有“佳节又重阳”的词句。

由这些名诗佳 作可以看出古人对重阳佳节都是有着特 殊感情的。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

展开全部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这首诗中,“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

“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

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

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

“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

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唐·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3、《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赏析: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

“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

“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

4、《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赏析: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

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

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

“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5、《满江红·喜遇重阳》 清·宋江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

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

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

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

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

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赏析:群雄“开怀痛饮”之时,宋江显然想得远些。

先强调弟兄情分再是为众人的前程的忧虑和思考。

重阳节饮酒赏菊。

宋江在这时候吟出“降诏”,“招安”自然英雄们的悲剧打下了伏笔。

宋江将时光催人老的恐慌,轻松消解进了佳节带来的神清气爽,这是一种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6、《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赏析: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首联二句概言边塞无事,重阳佳节,众人按照传统的庆祝方式,喝酒登高,一派和熙欢乐之景。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颔联二句意指封常清治军雷厉风行,又能在和平时期时刻保持谨慎。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颈联二句是诗人信手描写节日里战士们的欢愉活动,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些笛声、歌声里都蕴含着深深的思乡之情。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尾联二句是称颂在封常清的英明领导下,边境安宁,因而将士们能在重阳佳节高歌豪饮。

7、《九日龙山饮》 唐·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赏析:在咏菊诗中,“龙山之会”、“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

李白把这个典故与自己的龙山之游紧密结合在一起抒发了内心的失意愤懑、旷达洒脱的复杂感情。

8、《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 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赏析:九月九日,勉强登高,却无人送酒同欢,遥想故园的菊花,大概在战场旁,寂寞地开放吧。

江总,南朝陈诗人。

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从诗的第三句中“篱下菊”的用典可知,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怀想和思旧之情的同时,流露出了归隐田园的情怀。

到了重阳,文人墨客,则常常诗思泉涌,情感难抑。

南陈诗人江总的《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赋韵》和唐代诗人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就是两首著名的重阳佳作。

9、《蜀中九日 》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赏析:诗歌开头就承题,“九月九日望乡台”,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玄武山,此处将玄武山比作望乡台,以此来表达乡愁,思乡之情倍增。

“他席他乡送客杯”,点明了诗人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

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正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于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两句对鸿雁看似无理...

重阳古诗名句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名句》赏析 编辑:山间溪流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重阳席上赋》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日齐山登》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九日登山》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九日登高》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采桑子·重阳》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九月九日玄》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九日登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沉醉东风》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九日》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九日》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九日》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 《古典诗词名句分类大全》 《中国古典诗词分类大全》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大全

展开全部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这首诗中,“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

“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

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

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

“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

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唐·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3、《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赏析: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

“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

“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

4、《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赏析: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

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

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

“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5、《满江红·喜遇重阳》 清·宋江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

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

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

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

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

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赏析:群雄“开怀痛饮”之时,宋江显然想得远些。

先强调弟兄情分再是为众人的前程的忧虑和思考。

重阳节饮酒赏菊。

宋江在这时候吟出“降诏”,“招安”自然为英雄们的悲剧打下了伏笔。

宋江将时光催人老的恐慌,轻松消解进了佳节带来的神清气爽,这是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6、《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赏析: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首联二句概言边塞无事,重阳佳节,众人按照传统的庆祝方式,喝酒登高,一派和熙欢乐之景。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颔联二句意指封常清治军雷厉风行,又能在和平时期时刻保持谨慎。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颈联二句是诗人信手描写节日里战士们的欢愉活动,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些笛声、歌声里都蕴含着深深的思乡之情。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尾联二句是称颂在封常清的英明领导下,边境安宁,因而将士们能在重阳佳节高歌豪饮。

7、《九日龙山饮》 唐·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赏析:在咏菊诗中,“龙山之会”、“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

李白把这个典故与自己的龙山之游紧密结合在一起抒发了内心的失意愤懑、旷达洒脱的复杂感情。

8、《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 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赏析:九月九日,勉强登高,却无人送酒同欢,遥想故园的菊花,大概在战场旁,寂寞地开放吧。

江总,南朝陈诗人。

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从诗的第三句中“篱下菊”的用典可知,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怀想和思旧之情的同时,流露出了归隐田园的情怀。

到了重阳,文人墨客,则常常诗思泉涌,情感难抑。

南陈诗人江总的《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赋韵》和唐代诗人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就是两首著名的重阳佳作。

9、《蜀中九日 》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赏析:诗歌开头就承题,“九月九日望乡台”,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玄武山,此处将玄武山比作望乡台,以此来表达乡愁,思乡之情倍增。

“他席他乡送客杯”,点明了诗人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

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正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于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两句对鸿雁看似无理...

采桑子 重阳名句赏析

坦白讲,如果是毛泽东的那阕词,通篇都是名句,没有不是名句的~~当年我们学的时候就是这么讲的... 原文: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廖廓江天万里霜。

【注释】: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传统上文人登高赋诗之日。

一九二九年的重阳是十月十一日。

天难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黄花:指菊花。

不似:不类似,不象。

廖廓:空阔远大。

但是你如果一定我要选一个名句,我想应该是第一句"人生易老天难老",这一句化用了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意。

关于这一句,首先要理解全词的背景,是在一九二九年的六月二十二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那次大会上毛泽东被朱德、陈毅等人批评搞“家长制”,眉宇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

毛泽东这个人也很倔脾气啊,马上就离开了部队,到跑上杭(上海杭州)去指导地方工作了,(中央不要我,我就跑地方去干,天高皇帝远你们管不找我,牛人一个啊),结果差点挂在疟疾上了(知道什么病么,传染性拉肚子,还好没大事,要不这种死法说出去也太那个郁闷了)。

后来一直病到十一月二十六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

这首诗就反映了病中的心情。

那么这第一句现在看起来就不难理解了是吧,多直接啊,说白了就是"你们不是批评我吗?不让我干吗?你看现在老子又回来了,不仅回来了,还要做出点作为来给你们看看让你们服我.."充满了雄心壮志是吧,当然了,你在课堂上是不能这么说的..私底下哄哄年轻漂亮的语文老师还是可以滴~~可惜当年教我们语文的不是帅哥,是一老头~~哭死的说~~. 第一句的翻译: "一个人的韶光易逝,人生短促;但是老天确是春秋更序,光景常新"--隐含的意思就是人生是短促易逝的,所以更应当努力进取,建功立业,莫让年华付于流水白白浪费掉" 然后结合前面诗词的背景说点好听的话,比如说毛前辈毛伟人那种不屈不挠不向挫折低头的精神,以及他的那种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

尽管“人生易老”,但革命者的青春是和战斗、战场、解放全人类的崇高事业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并不叹老怀悲,蹉跎岁月,虚掷光阴,而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革命而战,一息尚存,奋斗不止。

凑合着用吧,我当年也是为这东西郁闷了好几个晚上,最后整理出来的.

采桑子 重阳 全文及赏析

展开全部诗词原文 采桑子·重阳 一九二九年十月 毛泽东 上阕: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下阕: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注释 重阳: 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

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天难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全诗如下: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致前殿。

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

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铜仙金人辞汉歌》⑴。

茂陵刘郎秋风客⑵,夜闻马嘶晓无迹⑶。

画栏桂树悬秋香⑷,三十六宫土花碧⑸。

魏官牵车指千里⑹,东关酸风射眸子⑺。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⑻。

衰兰送客咸阳道⑼,天若有情天亦老⑽。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⑾。

黄花:指菊花。

不似:不类似,不像。

寥廓:指宇宙的广阔。

“采桑子”是词牌,“重阳”是题目,这个题目确定了词的内容与重阳节相关。

译文 人之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 重阳节又年年都来到。

今天又逢重阳, 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 那不是春天的光辉。

却胜过春天的光芒, 无涯的汀江之上有绵绵不绝的秋霜。

编辑本段诗词赏析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宛如一山飞峙,起势突兀。

在这两句中,从近处看,前句是虚,后句是实;前句泛论人生天道,后句带出重阳入题。

从远处看,前句是主,后句是宾;前句中“天难老”三字是纲,笼罩全篇,后句只是进一步申说。

于此,必须弄清楚以下三点:首先,“人生易老”只是与“天难老”对比着说,丝毫不含有消极感伤的意味。

古诗词中伤春怨秋,嗟贫叹老,这种作品太多了。

在这里,却完全是另一种思想感情,这里着重说的是“天难老”。

其次,“天难老”是说宇宙间一切事物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生生不已,光景常新。

“天”就是片段,“难老”就是指发展变化的过程无穷无尽。

这三个字简直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的诗的说明,必须注意。

再次,明白了“天难老”的涵义,也就明白了“人生易老”的说法,不但不是慨叹人命朝露,而且恰恰相反,在这里是说正由于“人生易老”,所以必须把有限的生命献给无限壮丽的革命事业,以有涯积为无涯,尽可能多地发些光和热,但这又何妨?天是难老的呀。

这意义是丰富的,这情绪是昂扬的。

它揭示出不朽的历史发展规律,它体现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象格言一样精警,真是耐人寻味。

在这壮大,它是由“岁岁重阳”这一自然现象或客观现实生发出来,是通过具体感性而显现的抽象理念。

所以,前主后宾,后句是前句的申说,却不意味着后句较之前句不重要;因为,从另一角度着眼,便又看到:前虚后实,诗意乃是由“岁岁重阳”逗起的,“人生易老天难老”,则是升华,两句是有机合成的精金,缺一不可。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岁岁年年,都有重阳,重阳是过不完的。

古人每逢重阳,也往往作诗填词,大约不外花酒空愁,一片萧瑟,满怀岑寂。

只有毛泽东此词不达意,意趣横生,戛然独造。

假如说“今又重阳”,犹略似“日月依辰至”;而“战地黄花分外香”,那就横扫千古了。

为什么“战地”的“黄花”会“分外香”呢?战地播种着英雄的头颅,灌溉着烈士的鲜血,在炮火连天中野菊挺立开放,绽黄吐芳,使人看了怎能不感到格外美丽,怎能不感到加倍喜悦?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紧承上片意,写景,写的是真实感受。

自是秋风劲厉,不似春光妩媚。

但却绝对不是“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假如说在这两句中,于秋风春光,尚无所轩轾;那么,紧接着写道:“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这就于秋风春光,已有所抑扬了。

为什么“胜似春光”?春天里哪能有这天高气爽、江净波平的既鲜明又绚丽的寥廓景象呢?“寥廓江天万里霜”,这可同杜甫的“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大不相同。

同是秋霜,杜甫联想到的是“公堂”,毛泽东联想到的是“春光”。

而以秋比春,所作出的审美评价,显然根据不全然在于春与秋的自然属性,关键还是在诗人的战斗性格更喜欢劲厉,不接近妩媚。

因而在这种借景抒情之中,自然便有了寓意,有了寄托。

“秋风劲”使人联想到如花似锦的和平生活。

于是“胜似春光”,便是合乎逻辑的推论了。

“江天”句则预示了革命前途的光明,表现了胜利信心的坚定。

这些寓意和寄托,都是在写景言情中的“言外意”,“味外味”,其妙处是“味在咸酸之外”。

不得把诗的形象看作某种概念的象征,这比那种托物言志的手法...

采桑子 重阳诗歌200字鉴赏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宛如一山飞峙,起势突兀。

在这两句中,从近处看,前句是虚,后句是实;前句泛论人生天道,后句带出重阳入题。

从远处看,前句是主,后句是宾;前句中“天难老”三字是纲,笼罩全篇,后句只是进一步申说。

于此,必须弄清楚以下三点:首先,“人生易老”只是与“天难老”对比着说,丝毫不含有消极感伤的意味。

古诗词中伤春怨秋,嗟贫叹老,这种作品是太多了。

但在这里,却完全是另一种思想感情,这里着重说的是“天难老”。

其次,“天难老”是说宇宙间一切事物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生生不已,光景常新。

“天”就是片段,“难老”就是指发展变化的过程无穷无尽。

这三个字简直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的诗的说明,必须注意。

再次,明白了“天难老”的涵义,也就明白了“人生易老”的说法,不但不是慨叹人命朝露,而且恰恰相反,在这里是说正由于“人生易老”,所以必须把有限的生命献给无限壮丽的革命事业,以有涯积为无涯,尽可能多地发些光和热,但这又何妨?天是难老的呀。

这意义是丰富的,这情绪是昂扬的。

它揭示出不朽的历史发展规律,它体现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象格言一样精警,真是耐人寻味。

在这壮大,它是由“岁岁重阳”这一自然现象或客观现实生发出来,是通过具体感性而显现的抽象理念。

所以,前主后宾,后句是前句的申说,却不意味着后句较之前句不重要;因为,从另一角度着眼,便又看到:前虚后实,诗意乃是由“岁岁重阳”逗起的,“人生易老天难老”,则是升华,两句是有机合成的精金,缺一不可。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岁岁年年,都有重阳,重阳是过不完的。

古人每逢重阳,也往往作诗填词,大约不外花酒空愁,一片萧瑟,满怀岑寂。

只有毛泽东此词不达意,意趣横生,戛然独造。

假如说“今又重阳”,犹略似“日月依辰至”;而“战地黄花分外香”,那就横扫千古了。

为什么“战地”的“黄花”会“分外香”呢?战地播种着英雄的头颅,灌溉着烈士的鲜血,在炮火连天中野菊挺立开放,绽黄吐芳,使人看了怎能不感到格外美丽,怎能不感到加倍喜悦?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紧承上片意,写景,写的是真实感受。

自是秋风劲厉,不似春光妩媚。

但却绝对不是“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假如说在这两句中,于秋风春光,尚无所轩轾;那么,紧接着写道:“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这就于秋风春光,已有所抑扬了。

为什么“胜似春光”?春天里哪能有这天高气爽、江净波平的既鲜明又绚丽的寥廓景象呢?“寥廓江天万里霜”,这可同杜甫的“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大不相同。

同是秋霜,杜甫联想到的是“公堂”,毛泽东联想到的是“春光”。

而以秋比春,所作出的审美评价,显然根据不全然在于春与秋的自然属性,关键还是在诗人的战斗性格更喜欢劲厉,不接近妩媚。

因而在这种借景抒情之中,自然便有了寓意,有了寄托。

“秋风劲”使人联想到如花似锦的和平生活。

于是“胜似春光”,便是合乎逻辑的推论了。

“江天”句则预示了革命前途的光明,表现了胜利信心的坚定。

这些寓意和寄托,都是在写景言情中的“言外意”,“味外味”,其妙处是“味在咸酸之外”。

不得把诗的形象看作某种概念的象征,这比那种托物言志的手法又高一筹,是真正的诗意与精深的哲理的统一,是浓郁的诗意中放射出的巨大哲理光辉。

它首先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享受,并从而又给人以刚毅的意志的鼓舞和智慧的理性的启发。

这是诗的最高的意境。

[1]百度来的,孩子不要匿名提问啊扣分的

采桑子重阳赏析

古诗词中伤春怨秋,嗟贫叹老,这种作品是太多了。

但在这里,却完全是另一种思想感情,这意义是丰富的,这情绪是昂扬的。

它揭示出不朽的历史发展规律,它体现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象格言一样精警,真是耐人寻味。

岁岁年年,都有重阳,重阳是过不完的。

古人每逢重阳,也往往作诗填词,大约不外花酒空愁,一片萧瑟,满怀岑寂。

只有毛泽东此词不达意,意趣横生,戛然独造。

这首词描写了重阳节的战地风光,表现了战争胜利后的喜悦和对革命前途的乐观...

古诗鉴赏阅读《蟾宫曲·九日》

从标题“九日”及全文内容看,本文主题应为重阳佳节,倦客思家,所以“倦客思家”应为表达主题的句子.“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这种气氛的渲染,有助于思乡主题的表达.“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忆从前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用从前歌舞升平的稍纵即逝衬托现实中人老白发的凄凉,告诫游子不再留念他乡,而是“倦思”故乡.这恰是主题的最好表达.本诗用了借景抒情、反衬的修辞,“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这种气氛的渲染,有助于思乡主题的表达,是借景抒情;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忆从前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用从前歌舞升平的稍纵即逝衬托现实中人老白发的凄凉.

有关重阳节的古诗词或经典佳句有哪些?

展开全部 最著名的是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采桑子 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醉花荫—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沉醉东风 重九—关汉卿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江总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九日齐山登高—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蜀中九日—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李益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

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

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