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春运对仗诗词



对仗的诗句对 仗展开全部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 对偶又是什么呢?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者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例如“抗美援朝”,“抗美”与“援

对仗的诗句

对 仗展开全部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

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

对偶又是什么呢?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者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例如“抗美援朝”,“抗美”与“援朝”形成对偶。

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

例如“抗美援朝”是句中自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两句相对。

一般来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

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

仍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例:“抗”、“援”、“保”、“卫”都是动词相对,“美”、“朝”、“家”、“国”都是名词相对。

实际上,名词还可细分为若干类,同类名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对偶,简称“工对”。

这里“美”与“朝”都是专有名词,而且都是简称,所以是工对;“家”与“国”都是人的集体,所以也是工对。

“保家卫国”对“抗美援朝”也算工对,因为句中自对工整了,两句相对就不要求同样工整了。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

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

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么,散文与诗都用得着它。

例如《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乾文言》)《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小雅?采薇》)这些对仗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

但是,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而不是象《诗经》那样随便的。

这个规则是: ⑴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的; ⑵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①。

因此,象上面所举的《易经》和《诗经》的例子还不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

上面所举毛主席《长征》诗中的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才是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的。

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

例如下面这副对子: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出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的: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②。

就修辞方面来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

“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

“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③,所对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

“头” 对“嘴”,“脚” 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

“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

“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

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

我想到的一些对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另外楼上朋友也给出了一些,希望可以帮到楼主.

诗词的对仗?

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象的语言形式

所谓“相象”,是说它们相同之处较多而不同之点较少,所以区别起来就较为困难,甚至连一些工具书对这两个概念都解释得含糊其辞,不甚了了。

如《辞海》“对仗”条下注释曰:“指诗文词句的对偶。

陕西教育出版社的《古文自学辞典》则解释“对偶”为“修辞方法一种,……诗歌中叫‘对仗’。

”如此以“对偶”注“对仗”,用“对仗”释“对偶”的辗转解说,造成了概念的混淆,其结果是使人误以为“对偶”与“对仗”是一回事,是一个概念的两种称谓。

那么,究竟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

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

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

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苛,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这是诗词创作所不允许的。

了解了对偶与对仗的特点,就能一般地区别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了。

例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两个句子各方面都符合对偶的要求,但由于其平仄不相对,音律欠和谐,并在同一结构位置重复使用了“天下”、“之”、“而”等这样的词语,所以不合对仗的要求。

再请看下面这个例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白乐天》) 这组联句是原诗中的颈联,无论哪个方面都完全合乎对仗原则,而且对得极为工稳,是最为典型的对仗联句。

对偶与对仗其所以有这样一些不同,主要是因为它们是运用于不同文体的。

由于不同的文体对各自表达的要求不同,所以对表达形式的要求也就不同。

作为修辞方法的对偶,常常被广泛用于各种文体,其中古代散文和古体诗歌运用尤其频繁。

它整饬了语言,增强了语势,而且两个偶句互为补充、相互映衬,使语言颇具形式美和表现力。

对仗则是格律诗词独具的一种特殊创作技法。

兴起于隋唐的格律诗,严格要求律诗中的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

这一方法同时也为词曲创作所采用;后来又被用于对联撰写。

由于律诗词曲的创作本身对语言运用有很高的艺术要求,讲究炼字炼句,而对仗正好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极大提高诗歌的表达技巧和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对仗的这些特殊功能显然是对偶力不能及的。

可以说“对仗”是格律诗词创作和欣赏的重要标准之一,自然也就成了非诗词莫属的专用术语。

正因如此,所以格律诗词中的对仗虽同时也符合对偶的标准要求,但鉴于“对仗”本身的特点,并且为了有别于一般文体中的对偶,故而我们通常不以“对偶”称之,而特称之曰“对仗”。

含有对仗的诗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无名氏《画》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洲.——崔颢《黄鹤楼》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曲江对酒》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王勃《滕王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毛泽东诗词最讲究对仗.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水调歌头·游泳》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西江月·井冈山》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七律·送瘟神二首》 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肃鬼唱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无名氏《画》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洲。

——崔颢《黄鹤楼》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杜甫《曲江对酒》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王勃《滕王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毛泽东诗词最讲究对仗。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沁园春·雪》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水调歌头·游泳》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西江月·井冈山》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七律·送瘟神二首》 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肃鬼唱歌。

——《七律·送瘟神二首》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七律·登庐山》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七律·到韶山》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七律·长征》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菩萨蛮·黄鹤楼》...

对仗是诗词中的一种什么特点?

对仗,又称对偶、排偶,是我国古代诗词格律的主要特点之一。

对仗是 由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发展而来的,是把表示相同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同一联 两句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呈现出相互映衬的状态,进而使语句更具有韵味, 更能增强词的表现力。

词韵、词的平仄和对仗等格律都是在律诗的基础上加以变化而来的。

要 研究词,可以先研究律诗。

律诗研究明白了,词也就变得容易懂了。

但是,词 的对仗与律诗的对仗有一定的区别:其一,律诗的对仗在原则上要求以平对 仄,以仄对平,而词的对仗则不限于平仄相对。

如苏轼《江城子?猎词》: “左牵黄,右擎苍。

”“左”对“右”就是仄对仄,“牵”对“击”、“黄” 对“苍”则是平对平。

其二,词的对仗可以允许同字相对,如“千里冰封”对 tt万里雪飘”,又如“马蹄声碎”对“喇叭声咽”,“苍山如海”对“残阳如 血”。

其三,律诗的对仗有固定的位置,而词是长短句,必须相连的两句字数 相同,才有配对的可能,所以词的对仗很少有固定的位置。

—般来说,每片的 起首两句如果字数相同,就可用对仗。

求对仗诗词我要对仗工整,意韵优美\深切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身无彩凤双飞燕,心有灵犀一点通。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屋漏偏遭连夜雨,船迟更遇顶头风。

古诗中的对仗句

对 仗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

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

对偶又是什么呢?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者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例如“抗美援朝”,“抗美”与“援朝”形成对偶。

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

例如“抗美援朝”是句中自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两句相对。

一般来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

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

仍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例:“抗”、“援”、“保”、“卫”都是动词相对,“美”、“朝”、“家”、“国”都是名词相对。

实际上,名词还可细分为若干类,同类名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对偶,简称“工对”。

这里“美”与“朝”都是专有名词,而且都是简称,所以是工对;“家”与“国”都是人的集体,所以也是工对。

“保家卫国”对“抗美援朝”也算工对,因为句中自对工整了,两句相对就不要求同样工整了。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

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

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么,散文与诗都用得着它。

例如《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乾文言》)《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小雅?采薇》)这些对仗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

但是,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而不是象《诗经》那样随便的。

这个规则是: ⑴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的; ⑵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①。

因此,象上面所举的《易经》和《诗经》的例子还不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

上面所举毛主席《长征》诗中的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才是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的。

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

例如下面这副对子: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出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的: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②。

就修辞方面来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

“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

“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③,所对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

“头” 对“嘴”,“脚” 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

“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

“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

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

关于诗词的对仗,在下文律诗的对仗及词的对仗中还要详细讨论,现在先谈到这里。

展开

从诗词中找出4对对仗工整的联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律诗的颔联颈联都是对仗很工整的,但以古人对工对的要求是很严格的,颔联是有工对这个要求,但不是每首都能达到这个水平的。

杜甫的诗对仗不错,可供一看。

还有王维的。

排律除了首尾二联都是要求对仗的,也可一看。

对仗诗词和对联 / 查查362

展开全部 对仗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

对仗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对仗和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

词语对仗的要求是:词义必须同属一类,如以山川对山川,以草木对草木等;词性必须基本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平仄必须相对,即以平对仄或以仄对平;结构必须对称,即以单纯词对单纯词,以合成词对合成词;另外,要避免同字相对。

句式的对仗,主要是句子的结构相同,如以主谓短语对主谓短语,以动宾短语对动宾短语等。

对仗可使诗词在形式上和意义上显得整齐匀称,给人以美感,是汉语所特有的艺术手段。

对偶又是甚么呢?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例如“抗美援朝”,“抗美”与“援朝”形成对偶。

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

例如“抗美援朝”是句中自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两句相对。

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

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

仍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例:“抗”、“援”、“保”、“卫”都是动词相对,“美”、“朝”、“家”、“国”都是名词相对。

实际上,名词对可以细分为若干类,同类名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的对偶,简称“工对”。

这里“美”与“朝”都是专名,而且都是简称,所以是工对;“家”与“国”都是人的集体,所以也是工对。

“保家卫国”对“抗美援朝”也算工对,因为句中自对工整了,两句相对就不要求同样工整了。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是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

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

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么,散文与诗都用得着它。

例如《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乾文言》) ,《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小雅·采薇》)这些对仗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

但是,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而不是像《诗经》那样随便的。

这个规则是:(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2]。

因此,像上面所举《易经》和《诗经》 的例子还不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

上面所举毛主席《长征》诗中的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才是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的。

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

例如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所举的一副对子: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立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3]。

就修辞方面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

“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

“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4],所对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

“头”对“嘴”,“脚”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

“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

“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

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

[2]至少是同一位置上不能重复。

例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句第二字和对句第二字都是“我”字,那就是同一位置上的重复。

[3]字外有圆圈的,表示可平可仄。

[4]“根底”原作“根柢”,是平行结构。

写作“根底”仍是平行结构。

我们说是名词带方位词,是因为这里确是利用了“底”也可以作方位词这一事实来构成对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