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五色旗的诗词



中华民国的五色旗中的五色代表着什么五色旗又称五族共和旗,是中华民国建国之初北洋政府的国旗,旗面按顺序为红、黄、蓝、白、黑的五色横条,比例为5:8。红、黄、蓝、白、黑分别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中华民国的五色旗中的五色代表着什么

五色旗又称五族共和旗,是中华民国建国之初北洋政府的国旗,旗面按顺序为红、黄、蓝、白、黑的五色横条,比例为5:8。

红、黄、蓝、白、黑分别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所选用的五色为五个民族传统上所喜爱的颜色。

中华民国南京时政府于1912年1月成立。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虽倡导使用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中华民国国旗,但五色旗原为清朝海军一二品的官旗,革命党革命时期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多用此旗。

因此五色旗在国民心中具有崇高地位,各界一致认同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则被订为海军旗。

1912年1月10日,临时参议院通过专门决议,使用五色共和旗(或称五色旗)作为国旗,含“五族共和”之义。

同时通过的还有十八星旗为陆军旗。

1913年,青天白日满地红被订为海军旗。

除了上述三种使用上较普遍的旗帜外,其他地区亦使用其他的旗帜。

此时五色旗亦被用作海军舰艏旗。

五色旗由红、黄、蓝、白、黑组成,分别象征中国汉、满、蒙、回(穆斯林)、藏五大民族。

另有一说五色旗是根据清朝的五色官旗改变而成。

而此五色也是五行学说代表五方的颜色。

五色旗由于产生于革命时期,对当时民众影响很大,在国民心中具有崇高地位。

正是因为这样,它又被当时各军阀所利用,托革命之名,成为笼络人心的工具。

最后其中国国旗的地位于1928年12月17日,国民党北伐成功后,被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取代。

1935年后的各种政权不再采用五色旗(除了附日的傀儡政权外)。

在民国政府废除五色旗后,五色旗变成了抗日战争时期亲日政府的代表旗帜,满洲国旗(见后文)就是由五色旗衍生设计外,其他像"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北平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华北政务委员会前身)或南京的"中华民国维新政府"等政权都采用五色旗为基本元素。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wiki百科...

中华民国的五色旗中的五色代表着什么

五色旗又称五族共和旗,是中华民国建国之初北洋政府的国旗,旗面按顺序为红、黄、蓝、白、黑的五色横条,比例为5:8。

红、黄、蓝、白、黑分别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所选用的五色为五个民族传统上所喜爱的颜色。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1月成立。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虽倡导使用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中华民国国旗,但五色旗原为清朝海军一二品的官旗,革命党革命时期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多用此旗。

因此五色旗在国民心中具有崇高地位,各界一致认同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则被订为海军旗。

1912年1月10日,临时参议院通过专门决议,使用五色共和旗(或称五色旗)作为国旗,含“五族共和”之义。

同时通过的还有十八星旗为陆军旗。

1913年,青天白日满地红被订为海军旗。

除了上述三种使用上较普遍的旗帜外,其他地区亦使用其他的旗帜。

此时五色旗亦被用作海军舰艏旗。

五色旗由红、黄、蓝、白、黑组成,分别象征中国汉、满、蒙、回(穆斯林)、藏五大民族。

另有一说五色旗是根据清朝的五色官旗改变而成。

而此五色也是五行学说代表五方的颜色。

五色旗由于产生于革命时期,对当时民众影响很大,在国民心中具有崇高地位。

正是因为这样,它又被当时各军阀所利用,托革命之名,成为笼络人心的工具。

最后其中国国旗的地位于1928年12月17日,国民党北伐成功后,被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取代。

1935年后的各种政权不再采用五色旗(除了附日的傀儡政权外)。

在民国政府废除五色旗后,五色旗变成了抗日战争时期亲日政府的代表旗帜,满洲国旗(见后文)就是由五色旗衍生设计外,其他像"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北平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华北政务委员会前身)或南京的"中华民国维新政府"等政权都采用五色旗为基本元素。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wiki百科

关于竹的诗词

画竹歌 作者: 白居易 协律郎萧悦善画竹,举世无伦。

萧亦甚自秘重。

有终岁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

知予天与好事,忽写一十五竿,惠然见投。

予厚其意,高其艺,无以答贶,作歌以报之,凡一百八十六字云。

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

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

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 人画竹梢死嬴垂,萧画枝活叶叶动。

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

野塘水边倚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

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

举头忽看不是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

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

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

萧郎萧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

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

酬人雨后玩竹 作者: 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新竹 作者: 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影离离。

归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咏竹 作者: 吴孔嘉 几竿清影映窗纱,筛月梳风带雨斜。

相对此君殊不俗,幽斋松径伴梅花。

五色旗有什么含义?

五色旗,顾名思义,由五种颜色组成,分别是红、黄、蓝、白、黑,分别象征中国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穆斯林)、藏族五大民族。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说法,五色旗原为清朝海军一二品官员的官旗,五色旗也是根据这种官旗改变而来,这种官旗五色也是五行学说,代表五方的颜色。

描写水墨画的诗词

展开全部1、尘飞水墨昏唐杜牧 《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有题壁十韵》2、水墨新描图画宋周紫芝 《西江月·谁把蓝揉翡翠》3、江天水墨秋光晚宋欧阳澈 《踏莎行·雁字书空》4、分明水墨山阴道宋李洪 《鹧鸪天·十月南闽未有霜》5、身游水墨画图中宋李洪 《浣溪沙》6、人间水墨仙宋赵师侠 《菩萨蛮·琼英为惜轻飞去》7、水墨观音难比宋无名氏 《谒金门·真个美》8、水墨看虽久唐元稹 《酬乐天江楼夜吟稹诗,因成三十韵》9、我闻吴中项容水墨有高价唐张碧 《题祖山人池上怪石》10、水墨苍苍半壁阴唐许浑 《赠李伊阙》11、水墨古屏风元李齐贤 《巫山一段云 北山烟雨》12、江山水墨图中元刘秉忠 《木兰花慢·到闲人闲处》13、笔下淋漓水墨元陆留 《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14、昔则寒林水墨元洪希文 《水调歌头 雪梅 以上丁藏钞本续轩渠集卷九词》15、水墨古屏风元李齐贤 《巫山一段云 北山烟雨》16、水墨画图春淡淡宋方岳 《春阴》17、缥缈营丘水墨仙宋苏轼 《王晋卿所藏著色山二首》18、水墨自与诗争妍宋苏轼 《王晋卿作烟江叠嶂图仆赋诗十四韵晋卿和之语》19、中有水墨新图画元王冕 《谢曹隐君惠扇歌》20、寄远如开水墨图宋黄庭坚 《次韵寅庵四首》...

五色旗的含义理解

五色旗由红、黄、蓝、白、黑组成,五色旗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含义。

在北洋政府时期,采用五色旗的缘由,多是因为李鸿章的北洋派阀早在满清时期就使用五色旗,北洋陆师、北洋水师均不使用满清的黄龙旗而使用五色旗。

而北洋政府多是北洋系的军人,所以使用五色旗不过是一种沿袭。

在清朝的北洋和新军所采用的五色军旗,又有代表五行一说,代表五方的颜色;又有五色代表仁,义,礼,智,信五德,然而这种说法没有具体的出处。

尤其是白色代表智,对于汉语的惯用方法,有些牵强附会的感觉。

了解五色旗的含义的孙文,一直以来极力反对过五色旗,孙文称五色旗——“此民国之不幸皆由不吉之五色旗有以致之也。

” 江苏都督程德全及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等认为:五色旗之创意根据中国文化用五数之习惯,以红、黄、蓝、白、黑五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联合成大共和国之至德,寓义甚当。

且外国人视五色彩旗为虹旗,虹现而雨霁,虹旗出则象征一扫封建专制政治制度之阴霾,以实现政治清明。

国旗不能没有,法定国旗又未产生,已获国旗提名的五色旗便成了实际上的代国旗。

表达了一种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观念。

同盟会元老章太炎晚年,和国民政府对立,全力支持黎元洪、吴佩孚、孙传芳等北洋军阀。

1936年,章太炎逝世之时,拒绝以青天白日旗覆盖,仍使用北洋政府的五色旗,以此表示对国民政府的抗议。

...

民国国旗民国初建时用五色旗,什么时候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国旗的...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决议:以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

理由:红、黄、蓝、白、黑五色分别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即所谓“五族共和”。

决定将青天白日旗定为海军军旗,将武昌革命军初期所用的十八星旗定为陆军军旗。

孙中山对此十分不满。

早在1895年3月16日,孙中山兴中会就通过了陆皓东所设计的青天白日旗作为革命的旗帜。

其后,在广州起义、潮州黄冈、惠州七女湖、钦州防城、广西镇南关、云南河口、广州新军及黄花冈之役中都使用了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中山先生认为:青色代表光明纯洁、民族和自由;白色代表坦白无私、民权和平等;红色代表不畏牺牲、民生和博爱。

白日的十二道光芒,代表著一年十二个月,一天十二个时辰;也象徵著中华民国的命脉,随著时间的前进永存於世界;更鼓舞国人与时俱进,自强不息。

但直到民国十年五月五日中山先生以维护法统之决心,重返广州,就职非常 大总统,才再度努力促使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中华民国之国旗。

可是这面旗帜的命运却随陈炯明叛变而下旗,民国十二年陈炯明叛变败走,中山先生自上海重返广州就 任陆海军大元帅,凡中山先生所到之处皆飘扬着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惟其他各地仍悬挂五色旗。

民国十五年蒋中正继承中山先生遗志,率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至民国十七年十二月,东北张学良通电易帜,归顺中央,北伐大业始告完成。

当时,除台湾尚在日本统治下,中国每一寸领土均飘扬着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而全国人民才普遍认识这面千辛万苦得来不易的国旗。

因此,严格的讲:民国十四年(1925)七月,中华民??裾?V州成立,以青天白日?M地红旗??臁? 正正成为国旗是:民?吣辏?928)。

立法为:民国三十六年(1947),《中华民国宪法》颁布实施,其中第六条即云:「中华民国国旗定为红地,左上角青天白日。

」国旗之使用,终被纳入国家之根本大法。

民国五色旗的含义

民国五色旗当时五色象徵五行,红为火、黄为土、蓝为木、白为金、黑为水,民国成立后五色被赋予五族共和之意。

江苏都督程德全及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等支持五色旗者认为,五色旗沿袭了中国文化用五数之习惯,以五色象徵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能够表明革命是为了政治改造而非汉人种族革命,缓和各民族的心理,与汉人共同努力赞助共和。

另外,外国人视五色旗为彩虹旗,彩虹在雨过天晴出现,所以五色旗象徵扫除过去封建、专制政治制度之阴霾,实现政治清明。

五色旗的形象确实要比青天白日旗显得温和,故得到较多数人认同。

诗词中的名称有何讲究?

展开全部丁令威[东晋]陶渊明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

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

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人。

据《隋书.经籍记》记载,《搜神后记》计117篇系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撰著,但后人对此尚有怀疑和争议。

陶渊明遗有《陶渊明集》等。

辽城望月[唐]李世民玄莬月初明,澄辉照辽碣。

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

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影缺。

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

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作者简介:李世民(599-649),史称唐太宗,擅长武功,韬略过人,劝说并协助其父亲李渊起兵反隋,建立唐王朝,即帝位改元贞观,626-649年在位,鼓励大臣犯颜直谏,重视农业生产,倡导诗文,曾撰《帝范》12篇。

他的“水可载船,水可覆船,民众好比水,人君好比船”之说,为后志所称道。

沁园春.有感[宋]陆游孤鹤归来,再过辽天,换尽旧人。

念垒垒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

栽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

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

交亲散落如云,又岂料,而今余此身!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

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

吾何恨,有鱼翁共醉,溪友为邻。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大诗人,今存诗歌九千余首,风格雄浑豪放,悲愤激昂,反映人民疾苦,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感情。

陆游先后任镇江、隆兴通判,投身军旅,后官至宝章阁待制,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爱国诗人之一。

入千山[金]王寂我来连日苦风霾,不见千峰剑戟排。

要识玉山真面目。

雪晴明月射苍崖。

作者简介:王寂(1128-1149年),字元老,蓟州(今河北)玉田人,金天德年间进士,先后任太原祁县令、河北西路兵马副都总管、中都转运史,遗有《拙轩集》、《辽东行部志》、《鸭江行部志》等。

他是金代一位著名作家,清人评价“寂诗境清刻馋露,有戛戛独造之风”。

祖越寺[明]张鏊使节约山灵,征鏖斩尔亭。

龙宫翠山谳,鸟道上青冥。

夜宿莲花嶂,朝看贝叶经。

酒醒啼鸟缓,花雨满禅庭。

孤亭不忍别,更上翠微间。

南海八千路,辽东第一山。

杯前云出岫,檐下鸟知还。

天远何须问,征人正度关。

作者简介:张鏊,字济甫,江西南昌人,明代嘉靖年间进士,历任浙江提学副使,南京兵部尚书。

现今千山正门有书法家启功所书“南海八千路,辽东第一山”,即出自此诗。

罗汉洞[明]薛廷宠罗汉洞天一径遁,烟丛林杪放行踪。

海螺捧出云千叠,锡杖飞来阁几重。

石涧长鸣昙雨落,香风不动法门空。

蓬莱未必能胜此,缥缈笙歌绕梵宫。

作者简介:薛廷宠,福建人,明代嘉靖年间进士,工科左给事中。

《辽东志》序言撰写者,并参与修订志。

千山温泉[明]徐景嵩万世温泉水,百年几度酉。

炎流从地发,暖气蹴天浮。

风过亭台爽,山环景致幽。

自怜多病客,不是濯缨俦。

作者简介:徐嵩,字伯瞻,辽阳人,明正德年间进士,曾任山西按察副使。

遗有《沙州稿》四卷。

游千山祖越寺登莲花峰[清]爱新觉罗.高塞七岭行初尽,千岩宿雾开。

路回青嶂底,寺隐白云隈。

洞口闻清籁,碑文暗绿苔。

莲花天际出,顿觉绝尘埃。

作者简介:爱新觉罗.高塞,又号敬一主人、敬一道人,清太宗皇太极第六子,顺治皇帝庶兄,初封辅国公,后封镇国公,久居盛京,工诗词曲,善书画,遗有《恭寿堂集》。

游香岩寺[清]函可千峰顶上香岩寺,积雪何年道古堙。

航海尚传元学士,登台空拜石仙人。

宝幢雨洗灯还亮,禅榻云封草渐新。

伫望双飞天外锡,寒山早布几分春。

作者简介:函可(1612-1660年),字祖心,号剩人,人称剩和尚、千山剩人。

明末广东博罗人,其父韩缵,官至礼部尚书。

崇祯末年,国事日非,函可二十九岁削发为僧,清兵进入南京后,他写有私史《再变记》,被清兵发现,幸免一死,流放沈阳。

函可倡导成立了“冰天诗社”。

系辽沈文坛活动中心,受到文人的欢迎和响应,函可四十九岁圆寂,葬于千山,遗有《千山诗集》二十卷,以及《千山剩人禅师语录》。

清太宗第六子镇国公爱新觉罗.高塞,曾写有《悼剩和尚》诗。

悼剩公[清]陈之遴朔雪萧萧只树林,紫衣长掩石龛深。

公真圣果身如寄,我自凡情涕不禁。

电火难留方外友,风霜偏集客中心。

千尚有莲花座,夜夜松涛想法音。

作者简介:陈之遴(1605-1666年),字彦升,号素庵,浙江人,明崇祯进士,清顺治官至礼部尚书,授弘文院大学士,后被流放。

游千山登璎珞观[清]郝浴照海一千峰,参差如泼翠。

我行一玩心,也谓养神智。

烟霞入衣裙,庶用清寤寐。

瞥看云生处,翻身若摩翅。

斯须款其间,乃是高明位。

精庐架九霄,天可揖而至。

不怪挂瓢人,凭将轩冕弃。

推窗远岫来,一一如拥彗。

青霭诸峰和,白飞万壑肆。

犹记客秋来,红紫纷如醉。

霜风日夕生,潇然本色出。

历落见茅庵,仿佛开十地。

琅琅梵声发,谡谡松涛沸。

世道在神州,悠然兴远思。

得无有救拯,巨细争一臂。

常恐遮人伦,于此成逊避。

泉壑虽幽暇,安忍极深邃。

寄语爱山人,斯言无不意。

作者简介:郝浴(162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