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穆如清风诗词



穆如清风的成语解释,穆如清风是什么意思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鄂州南楼书事 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 穆穆清风至 汉无名氏 穆穆清风至, 吹我罗衣裾

穆如清风的成语解释,穆如清风是什么意思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鄂州南楼书事 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

穆穆清风至 汉无名氏 穆穆清风至, 吹我罗衣裾。

青袍似春草, 草长条风舒。

朝登津梁山, 褰裳望所思。

安得抱柱信, 皎日以为期。

情诗 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咏怀诗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鄂州南楼书事 黄庭坚 详细内容 切换到百度里搜索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

-------------------------------------------------------------------------------- 烝民 诗经 详细内容 切换到百度里搜索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天监有周,昭假天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

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赋。

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缵戎祖考,王躬是保。

出纳王命,王之喉舌,赋政于外,四方爰发。

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

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

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

仲山甫出祖,四牡业业,征夫捷捷,每怀靡及。

四牡彭彭,八鸾锵锵,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

四牡骙骙,八鸾喈喈,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

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 穆穆清风至 汉无名氏 详细内容 切换到百度里搜索 穆穆清风至, 吹我罗衣裾。

青袍似春草, 草长条风舒。

朝登津梁山, 褰裳望所思。

安得抱柱信, 皎日以为期。

-------------------------------------------------------------------------------- 情诗 曹植 详细内容 切换到百度里搜索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 咏怀诗 阮籍 详细内容 切换到百度里搜索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咏史 左思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成语前两个字是清风的诗句

更多0关于清风的成语 ·日丽风清 ·清风高节 ·清风劲节 ·清风峻节 ·清风朗月 ·清风两袖 ·清风亮节 ·清风明月 ·穆如清风 ·明月清风 ·林下清风 ·临风对月 ·两袖清风 ·朗月清风 ·高节清风关于清风的词语 ·逍遥馆 ·日丽风清 ·陶叟 ·飒爽 ·爽籁 ·沙场 ·清飙 ·清风子 ·清风明月 ·清风劲节 ·清风高节 ·清风饭 ·清风 ·清风两袖 ·清风使·清风峻节 ·清风朗月 ·清风岭 ·清吹 ·青吹 ·穆如清风 ·满坐风生 ·明月清风 ·飉飉 ·朗月 ·鲍清风关于清风的汉字 ·穆 ·礛关于清风的诗词 ·飞鸿亭 ·海陵喜雨 ·和勉斋侄二首 ·兰坡 ·寄题尹少稷借竹轩 ·游象罔亭偶成二绝 ·与张仲巽游善护院 ·玉汝弟创治新居作诗见诒次韵为 ·题大智院明月巢 ·宿绍隆院 ·同和叔饮王文正公三槐厅吴正卿 ·同邻几原甫谒挺之 ·晚过湖上登城楼泛小舟归 ·席上探得游字钱两浙提刑张吉老 ·新置北轩 ·游龙门诗十二首·白傅影堂 ·游象罔亭偶成二绝 ·监宿同邻几赋 ·陪景仁赴况之湖上燕集遇雨 ·圣俞约晚见过不至 ·史局坐寝戏呈崇文掌学士 ·送催网弟及苏支使甥 ·送海印住香岩颂 ·宿绍隆院 ·和六弟苦雨 ·和孙廷平坦嵩山十首·孤竹苹 ·和象之北轩书事 ·登城楼呈子华 ·出郊古意 ·答江邻几 ·送汝端兄南还兄自诧有仙授异丹 ·游杨村仁王院二十韵 ·和时升种竹韵 ·题清风楼 ·诗一首 ·偶题 ·竹 ·送伴回至平江舟中与元览试茶 ·送伴回至平江舟中与元览试茶 ·清晓升琼台顶石崖有仙人脚迹 ·水西 ·次韵戴石屏见简二首 ·杜门 ·春暮 ·读夷齐传 ·与诸友同坐梅下月雾凄清风琴泠 ·责睡魔 ·颂蔡君谟·建炎庚戌中秋夜与同官相期於月 ·缙云寺 ·赵龙学寄阳羡茶为汲蜀井对琼花 ·次韵郑佥判 ·次韵方教采芹亭 ·送韩子师宋婺州·学厅桃符 ·题沈伯隽所藏赵子昂墨兰 ·题许宣平南山故居 ·题张明府清风堂三首 ·题张明府清风堂三首 ·题张明府清风堂三首·索云叔新茶 ·思家五首 ·次韵李允道四言 ·寄题蒲氏清风阁 ·依韵和胡使君书事 ·寄欧静秀才 ·寄秦州幕明化基寺丞 ·明月 ·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 ·清风谣 ·四民诗其二·农 ·送邢昂处士南游 ·送鄞江窦尉 ·岁寒堂三题其二·君子树 ·月夜泛舟新塘 ·赠举书记归云丘 ·浙东参政寄示会稽蓬莱阁诗轴, ·题城山晚对轩壁 ·入城 ·乐神曲 ·古风酬胡元之 ·放舟风复不顺,再泊马当,对岸·放舟风复不顺,再泊马当,对岸 ·春挽友三舅知县还山 ·春晚 ·和制置喜雨之什 ·准斋诲人亹亹不倦某每侍几席洒 ·准斋诲人亹亹不倦某每侍几席洒 ·春挽友三舅知县还山 ·永庆寺松风亭 ·三贤祠 ·天池寺忆雪屋韶上人 ·题濂溪书院 ·午阴坐清足轩 ·乐天竹阁 ·冷泉亭 ·初伏大雨戏呈无咎四首 ·凝翠阁陪李梁溪次韵 ·游北禅

前两个字是“清风”的诗句有哪些?

前两字是清风的诗词 :1. 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 清风吹我襟。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3. 清风散晓霞。

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远》4.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李白《南轩松》5.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6. 清风习习重凄凉。

孟浩然《初秋》关于清风的成语 日丽风清 ·清风高节 ·清风劲节 ·清风峻节 ·清风朗月 ·清风两袖 ·清风亮节 ·清风明月 ·穆如清风 ·明月清风 ·林下清风 ·临风对月 ·两袖清风 ·朗月清风 ·高节清风关于清风的词语 ·逍遥馆 ·日丽风清 ·陶叟 ·飒爽 ·爽籁 ·沙场 ·清飙 ·清风子 ·清风明月 ·清风劲节 ·清风高节 ·清风饭 ·清风 ·清风两袖 ·清风使·清风峻节 ·清风朗月 ·清风岭 ·清吹 ·青吹 ·穆如清风 ·满坐风生 ·明月清风 ·飉飉 ·朗月 ·鲍清风关于清风的汉字 ·穆 ·礛

吉甫作颂,穆如清风。

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展开全部 ,“《毛诗》中何句最佳?”,谢道韫答道,”诗经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云,吉甫作颂,穆如清风。

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出自《诗经 大雅 荡之什》,表达的是周王朝老臣忧心国事的咏叹。

"穆如清风",是指像清风那样有化养万物的雅德。

...

求带穆字的诗词

前两字是清风的诗词 : 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清风吹我襟。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清风散晓霞。

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远》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李白《南轩松》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清风习习重凄凉。

孟浩然《初秋》关于清风的成语 日丽风清 ·清风高节 ·清风劲节 ·清风峻节 ·清风朗月 ·清风两袖 ·清风亮节 ·清风明月 ·穆如清风 ·明月清风 ·林下清风 ·临风对月 ·两袖清风 ·朗月清风 ·高节清风关于清风的词语 ·逍遥馆 ·日丽风清 ·陶叟 ·飒爽 ·爽籁 ·沙场 ·清飙 ·清风子 ·清风明月 ·清风劲节 ·清风高节 ·清风饭 ·清风 ·清风两袖 ·清风使·清风峻节 ·清风朗月 ·清风岭 ·清吹 ·青吹 ·穆如清风 ·满坐风生 ·明月清风 ·飉飉 ·朗月 ·鲍清风关于清风的汉字 ·穆 ·礛...

“静如止水,穆如清风”是什么意思?

展开全部 “静如止水,穆如清风”的意思是指和美如清风化养万物。

1、出处: 出 自《诗经·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 2、简介: 《大雅·烝民》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为周宣王时代的重臣尹吉甫所作,周宣王派仲山甫去齐地筑城,临行时尹吉甫作此诗赠之。

全诗八章,每章八句,赞扬仲山甫的美德和辅佐宣王的政绩。

此诗在说理中不时采用民间谚语、俗语,用词精当,还多用叠字,使诗歌既生动又入理,增加了表现力。

3、全文赏析: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天监有周,昭假于下。

保兹天子,生仲山甫。

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

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古训是式5,威仪是力。

天子是若,明命使赋。

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7,缵戎祖考8,王躬是保。

出纳王命,王之喉舌。

赋政于外,四方爰发。

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

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

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

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

爱莫助之。

衮职有阙, 维仲山甫补之。

仲山甫出祖。

四牡业业。

征夫捷捷20,每怀靡及。

四牡彭彭,八鸾锵锵。

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

四牡骙骙,八鸾喈喈。

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

吉甫作诵24,穆如清风。

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

帮忙想句形容水墨画的诗句~

????唐代的“诗佛”王维尤以其清幽淡远空寂超旷的的山水诗而传诵千古,王维的山水诗崇尚写意,追求韵味与情感的最高艺术,大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处,也有“言外之意,味外之旨”的无穷品味。

王维的饱有禅味的山水诗,被历代理论家们推崇备至。

陆时雍在其《诗镜总论》中写“摩诘写色清微,已望陶谢之藩矣……离象得神,披情著性,后之作者谁能之?”王维对中国的山水诗发展确有较大影响,而他的山水诗的成就,是和他的把禅学理念演化为自己诗歌创作指导思想,把禅人参禅悟道的某些方式引进诗歌创作有关的,而也正是他诗中的禅理禅趣,构成了其空灵流动的诗歌意境。

本文试就禅与诗的结合,南宗禅的禅学理论对王维山水诗的影响以及互动作用,对后世诗歌、理论发展的意义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宗教理念与审美体验的融合 王维生活在盛唐时期,中国佛学已经发展到了全面成熟的阶段

当时,不近天台、三论、唯识诸宗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南禅也确立了相当成熟的核心思想。

王维与禅的关系当然是最为密切:王维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享有“诗佛”之称誉的诗人。

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佛学理论修养非常精深,历史上很少有诗人能够企及;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能坚持较为严格的宗教实践,通过对禅门妙法的透彻参悟,深得禅家三昧,以至有些诗达到了“字字入禅”的境地。

当然,王维的禅学理念与审美体验的融合也还是有多方面的促成因素的。

首先最重要的原因是南禅的发展,达摩把禅传入中国后经六祖慧能,使这种“不立文字”,重于内省的宗教体验与文人市井更加接近了。

南禅的三境界:其一“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其二“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其三“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些感悟对后对世界的关照,使生活中现世的世界象镜象一样,如相中之色,水中之花,发生了改变,其本身获得了从世俗事物之中解脱后的自由感:禅,更关注人的心境,这时便在审美的层次上和文学发生了关联,它体现在王维的隐逸精神方面。

王维也是一个向内心深度开掘的文人。

他身上的隐逸文化有着精粹的体现。

如:禅宗的“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对王维的隐逸人格有着三方面的影响:第一,它是以积极主动的出世与消极被动的抗世相结合的姿态来对待现实的社会生活;第二,它是一种情绪化的、悲剧性的、“超常”的人格精神;第三,它追求一种精神自由,重视生命意义,甘于孤独沉寂的人格精神。

这里可以列举王维在19岁时所创作的《桃源行》,在这首诗中,王维超越了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着意塑造了另一个“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清溪不见人”,“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鱼樵乘水入”的境界。

这已经是一种文人雅士对于内心禅意境界的向往,有着精巧典雅的格调,也有着幽深高远的文化气了。

逸本来就是从隐逸风尚中超拔提升出来的,它超然、悠然、隐遁、空灵的旨趣最自然不过地表现了隐逸的人格精神中的另一种气度。

隐逸文化与禅宗结合,使王维的诗由城市的喧嚣走向山野的宁静及孤寂的文化,更注重将自然美、人的美和精神美提升到人格精神的层面,从艺术的角度,这无疑是一种进步。

由于与禅学理念的互渗与交融,王维的对于淡泊生活的追求更呈现出一种深奥的冥想,更是一种悠然的心境,已不再不同于陶渊明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沾衣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而是要达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的审美体验之中去。

在这一层次讲,王维把禅学的理念应用于他的山水诗,使山水诗的思想意蕴、更加幽冥了。

其次,宗教体验其所以能在王维这里高度融合,除了宗教体验本身就具有审美体验的内涵这一因素外,还与王维本人对解脱方式有关。

他在《山中示弟》中说:“山林吾丧我”,在《饭覆金山僧》诗中更明确地说:“一悟寂为乐,此身闲有余。

”王维的母亲信佛,王维本人也许与许多僧人有往来,他的字摩诘,出自佛教经典《维摩诘经》,根据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的考证,“维摩诘”是除恶降魔的意思,和他那些散发着淡淡禅意的山水诗相映成趣。

王维有意将自己一生的悔恼痛苦消除泯灭于佛教这个精神王国和幽寂净静的山林自然境界之中。

换言之,空门山林、寂静之乐就是他解脱烦恼痛苦的最好方式,这样,它就必然要通过宗教体验和审美体验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禅悟这种中国特有的宗教体验的目的即是为了明心见性,而中国文人徜徉于大自然中优游山水之审美体验也往往是为了得到一种“与天和谐,谓之天乐”(《庄子,天道》)的“天人合一”的至高和洽之境界。

另外,王维一生的仕途都不很得意,十五岁即离家赴都,在长安“游历诸贵之间”,以自己的才能知名于上流社会,然在官场又屡遭排挤,内心极为痛苦“心中常欲绝,发乱不能整。

”(《林园即事寄舍弟沈》),在理想破灭的严酷现实面前,诗人即不愿同流合污,又感到自己无能为力,出路何在?他要在宗教体验中寻求一种解脱,自然会有这样的句子出现“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叹白发》)。

王维的审美体验就与他的禅学理念很完美地结合在...

谢道韫的生平.诗词

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的妻子。

谢道韫留下来的事迹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记载在《世说新语》中:谢安在一个雪天和子侄们讨论可用何物比喻飞雪。

谢安的侄子谢朗说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众人的称许。

也因为这个著名的故事,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这段事迹亦为《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

谢道韫,能咏吟。

”所提及。

在孙恩之乱时,丈夫王凝之为会稽内史,但守备不力,逃出被抓被杀,谢道韫听闻敌至,举措自若,拿刀出门杀敌数人才被抓。

孙恩因感其节义,故赦免道韫及其族人。

王凝之死后,谢道韫在会稽独居,终生未改嫁。

人物生平 名门才女 谢道韫身出名门,系东晋安西将军谢奕之长女,宰相谢安的侄女,谢氏家族的才女。

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

一次叔父谢安问她,“《毛诗》中何句最佳?”谢道韫答道:“诗经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云,吉甫作颂,穆如清风。

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谢安大赞其雅人深致 。

谢安颇为谢道韫的婚事操心。

魏晋时代,谢氏与王氏是两大望族,有“王与谢共天下”的说法。

出于门当户对的考虑,谢安在王羲之的儿子当中物色侄女婿。

最先看中的是王徽之,但谢安听说此人不拘小节,遂改变了初衷,将谢道韫许配给王凝之。

婚后生活 王凝之是王羲之的次子,善草书、隶书,先后出任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却信五斗米道,平时踏星步斗,拜神起乩。

道韫嫁王凝之为妻,婚姻并不幸福

婚后不久,谢道韫回到娘家,整天闷闷不乐。

谢安感到奇怪,就问道:“王郎,是逸少(王羲之)之子,不是庸才,你为什么不开心?”谢道韫回答:“谢家一族中,叔父辈有谢安、谢据,兄弟中有谢韶、谢朗、谢玄、谢渊,个个都很出色,没想到天地间,还有王郎这样的人!”封是指谢韶,胡是谢朗,羯是谢玄,末是谢川,都是谢家兄弟的小字。

言下之意是,这个丈夫让她失望。

谢道韫抱怨说谢家兄弟都这么有名气,为什么单单出了王凝之这个蠢才呢。

晚景凄凉 谢道韫在王家平淡地过了数十年,此时东晋王朝气数已尽,孙恩、卢循起义爆发了。

当时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已迷恋上道教,面对强敌进犯,不是积极备战,而是闭门祈祷道祖能保佑百姓不遭涂炭。

谢道韫劝谏了丈夫几次,王凝之一概不理,谢道韫只好亲自招募了数百家丁天天加以训练。

孙恩大军长驱直入冲进会稽城,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杀。

谢道韫目睹丈夫和儿女蒙难的惨状,手持兵器带着家中女眷奋起杀贼,但终因寡不敌众被俘,此时她还抱着只有三岁的外孙刘涛。

她对孙恩厉声喊道:“大人们的事,跟孩子无关,要杀他,就先杀我。

”孙恩此前听说过谢道韫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今日又见她如此毫不畏惧,顿生敬仰之情,非但没有杀死她的外孙刘涛,还派人将他们送回会稽。

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足不出户只是打理本府内务,闲暇时写诗著文,过着平静的隐士生活。

孙恩之乱平定不久,新任会稽郡守的刘柳前来拜访过谢道韫。

谢道韫究竟跟他说了些什么,不得而知。

事后,刘柳逢人就夸奖谢道韫说:“内史夫人风致高远,词理无滞,诚挚感人,一席谈论,受惠无穷。

”谢道韫的后半生写了不少诗文,汇编成集,流传后世。

文学才情 谢道韫长于诗文,刘孝标注《世说新语·言语》引《妇人集》说:谢道韫有文才,所著诗、赋、诔、讼, 传于世。

她的作品《隋书·经籍志》载有诗集两卷,已经亡佚[8] 。

《艺文类聚》保存其《登山》(又名《泰山吟》)和《拟嵇中散咏松》两首诗[9] ,《全晋文》收其《论语赞》。

谢道韫不仅诗文写得很出色,而且她具有很高的思辩能力

魏晋时代,“人士竞谈玄理”(时人称道家的《老子》、《庄子》和儒家的《易》为“三玄”),清谈成为一种风气。

有的人甚至通过谈玄,“累居显职”。

谢道韫虽然不想当官,对玄理却有很深的造诣,并善于言谈。

据《晋书·王凝之妻谢氏》记载,有一天,王凝之的弟弟王献之在厅堂上与客人“谈议”,辩不过对方,此时身在自己房间的谢道韫听得一清二楚,很为小叔子着急,想帮他一下,遂派遣婢女告诉王献之要为他解围。

然而,封建时代“男女授受不亲”的规矩又限制女人不能随便抛头露面。

谢道韫就让婢女在门前挂上青布幔,遮住自己,然后就王献之刚才的议题与对方继续交锋,她旁征博引,论辩有力,最终客人理屈词穷。

人物评价 济尼:“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

” 《晋书》:“夫繁霜降节,彰劲心于后凋;横流在辰,表贞期于上德,匪伊尹子,抑亦妇人焉。

自晋政陵夷,罕树风检,亏闲爽操,相趋成俗,荐之以刘石,汩之以苻姚。

三月歌胡,唯见争新之饰;一朝辞汉,曾微恋旧之情。

驰骛风埃,脱落名教,颓纵忘反,于兹为极。

至若惠风之数乔属,道韫之对孙恩,荀女释急于重围,张妻报怨于强寇,僭登之后,蹈死不回,伪纂之妃,捐生匪吝,宗辛抗情而致夭,王靳守节而就终,斯皆冥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