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大理景色古诗词



描写大理的古诗词展开全部 描写大理的诗句: 《忆游云南》 作者:碧野孤鸿 古木成阴芳草鲜,相携同看水中天。 浮香玉露应犹在,北望苍茫又一年。 《云南风光》 作者:黄山峰 大理风光好,白族巧筑鲜。 三

描写大理的古诗词

展开全部 描写大理的诗句: 《忆游云南作者:碧野孤鸿 古木成阴芳草鲜,相携同看水中天。

浮香玉露应犹在,北望苍茫又一年。

《云南风光》 作者:黄山峰 大理风光好,白族巧筑鲜。

三坊一照壁,五井四合天。

洱海苍山秀,蝴蝶圣地缘。

人间有胜景,最美在云南。

《云南曲》 作者:刘湾(唐代) 百蛮乱南方,群盗如猬起。

骚然疲中原,征战从此始。

白门太和城,来往一万里

去者无全生,十人九人死。

岱马卧阳山,燕兵哭泸水。

妻行求死夫,父行求死子。

苍天满愁云,白骨积空垒。

哀哀云南行,十万同已矣。

《四明山诗·云南》 作者:陆龟蒙(唐代) 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

药有巴賨卖,枝多越鸟啼。

夜清先月午,秋近少岚迷。

若得山颜住,芝差手自携。

《送云南上人》 作者:释行海(宋代) 雁云蛩雨异乡秋,闻道君家水石幽。

时节飘零皈去好,路歧南北使人愁。

注:唐诗三百首 《云南即事》 作者:楼琏(明代) 五云南国在天涯,六诏山川景物华。

摩岁中山标积雪,纳夷流水带金沙。

翠蛙鸣入云中树,白雉飞穿洞口花。

独有江南征戍客,寻常清梦苦思家。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云南》 作者:皮日休(唐代) 云南背一川,无雁到峰前。

墟里生红药,人家发白泉。

儿童皆似古,婚嫁尽如仙。

共作真官户,无由税石田。

描写大理的古诗词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云南》作者: 皮日休(唐代)云南背一川,无雁到峰前。

墟里生红药,人家发白泉。

儿童皆似古,婚嫁尽如仙。

共作真官户,无由税石田。

《送云南上人》作者: 释行海 (宋代)雁云蛩雨异乡秋,闻道君家水石幽。

时节飘零皈去好,路歧南北使人愁。

形容大理的诗词

展开全部 大理,有着古典的妆容,有着高原的清秋,有着贤惠古朴的淑女气质。

不浓不淡,适合你用一生去的爱,去迷恋上。

一旦走进就不肯离去……让我们一欣赏描写大理的古诗名句吧。

《云南即事》 作者: 楼琏(明代) 五云南国在天涯,六诏山川景物华。

摩岁中山标积雪,纳夷流水带金沙。

翠蛙鸣入云中树,白雉飞穿洞口花。

独有江南征戍客,寻常清梦苦思家。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云南》 作者: 皮日休(唐代) 云南背一川,无雁到峰前。

墟里生红药,人家发白泉。

儿童皆似古,婚嫁尽如仙。

共作真官户,无由税石田。

《忆游云南》 作者:碧野孤鸿 古木成阴芳草鲜,相携同看水中天。

浮香玉露应犹在,北望苍茫又一年。

《印象云南》 作者:江溪赤脚 云南旅行梦想,景色四季玉龙山。

昆明石林世称奇,民俗文化八方扬。

《云南风光》 作者:黄山峰 大理风光好,白族巧筑鲜。

三坊一照壁,五井四合天。

洱海苍山秀,蝴蝶圣地缘。

人间有胜景,最美在云南。

《云南曲》 作者:刘湾(唐代) 百蛮乱南方,群盗如猬起。

骚然疲中原,征战从此始。

白门太和城,来往一万里。

去者无全生,十人九人死。

岱马卧阳山,燕兵哭泸水。

妻行求死夫,父行求死子。

苍天满愁云,白骨积空垒。

哀哀云南行,十万同已矣。

《四明山诗·云南》 作者: 陆龟蒙(唐代) 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

药有巴賨卖,枝多越鸟啼。

夜清先月午,秋近少岚迷。

若得山颜住,芝差手自携。

《送云南上人》 作者: 释行海 (宋代) 雁云蛩雨异乡秋,闻道君家水石幽。

时节飘零皈去好,路歧南北使人愁。

...

关于云南的古诗词有哪些?

1.《云南曲》作者:刘湾(唐代)百蛮乱南方,群盗如猬起。

骚然疲中原,征战从此始。

白门太和城,来往一万里。

去者无全生,十人九人死。

岱马卧阳山,燕兵哭泸水。

妻行求死夫,父行求死子。

苍天满愁云,白骨积空垒。

哀哀云南行,十万同已矣。

2.《四明山诗·云南》作者: 陆龟蒙(唐代)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

药有巴?卖,枝多越鸟啼。

夜清先月午,秋近少岚迷。

若得山颜住,芝差手自携。

3.《送云南上人》作者: 释行海 (宋代)雁云蛩雨异乡秋,闻道君家水石幽。

时节飘零皈去好,路歧南北使人愁。

4.《云南即事》作者: 楼琏(明代)五云南国在天涯,六诏山川景物华。

摩岁中山标积雪,纳夷流水带金沙。

翠蛙鸣入云中树,白雉飞穿洞口花。

独有江南征戍客,寻常清梦苦思家。

5.《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云南》作者: 皮日休(唐代)云南背一川,无雁到峰前。

墟里生红药,人家发白泉。

儿童皆似古,婚嫁尽如仙。

共作真官户,无由税石田。

一.基本概念云南,简称云(滇),省会昆明,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

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是截至2013年为止发现的中国和亚洲最早人类。

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

云南3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南。

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

云南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绚丽,拥有丽江古城、三江并流、石林、哈尼梯田、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玉龙雪山、洱海、滇池、抚仙湖、梅里雪山、普达措国家公园、噶丹松赞林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旅游景点。

二.地名来源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武帝开西地南夷,置县2 4,云南为其一。

取县名为“云南”有三种说法,一是“彩云南现”说,建县时,县治驻地现云南驿村北面的龙兴和山出现五彩云霞,县城在彩云之南称“云南”;二是“云山之南”说,云山即(现宾川鸡足山,常凝云气高数丈,县城在云山之南称云南;三是“武帝追梦”说,相传汉武帝夜梦彩云,遣使追梦,在今祥云县境追到彩云,因置云南县。

唐时,南诏王阁罗凤遗使到长安拜唐王,王问:君在何方?使遥指南曰:南边云下。

是在朝庭心目中“云南”便为民祖国西南边疆地域的代称, 开元十六年(728年)唐王便封阁罗凤为“云南王”。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设云南行中书省,“云南”正式作为滇域的名称确定下来。

经过了历史的变迁,云南县的地域上曾设过云南郡、云南赕、云南州,“云南”两字一直沿用。

明至清代为区云南县与省名的使用混暇,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常将云南县称为“小云南”,旧时曾有“小云南”三年两季荒、半夜挑水勾担响、火把节里插黄秧“之民谣。

民国七年(1918年),为免省县同名,将“云南县”改名“祥云县”,结束了“云南”作为现今祥云地域名称2027年的历史。

关于“云南”的诗句有哪些?

展开全部 但有一线相牵,我寻你来到七彩云南 ——《七彩云南》 王红山茶马古道何处寻?彩云之南万里情。

——《云南行》古木成阴芳草鲜,相携同看水中天。

——《忆游云南》 碧野孤鸿云南旅行圆梦想,景色四季玉龙山。

——《印象云南》 江溪赤脚大理风光好,白族巧筑鲜。

——《云南风光》 黄山峰渡泸及五月。

将赴云南征。

——《古风其三十四》李白歌动白纻山,舞回天门月。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李白爱屹起四窗,云南云北。

——《喜迁莺·凭高寓目》史浩荒外开亭候,云南降旆旌。

——《送许侍御充云南哀册使判官》杨巨源德宗省表知如此,笑令中使迎蛮子。

——《蛮子朝-刺将骄而相备位也》白居易云南归雁,楼西飞燕,去来惯认炎凉。

——《永遇乐·玉腕笼寒》陈允平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思乡作》布燮云南八国万部落,皆知此路来朝天。

——《天威行》顾云日斜褒谷鸟,夏浅巂州蚕。

——《送雍陶入蜀》贾岛云北云南动游兴,速呼小竖治轻装。

——《初暑》陆游...

赠刘景文的古诗

夏意——[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初夏绝句——[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空,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孟夏——[宋]贾?m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居洛初夏作——[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随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夏日杂题——[宋]陆游 午梦初回理旧琴,竹炉重炷海南泥; 茅檐三日萧萧雨,又展芭蕉数尺阴。

赠刘景文古诗鉴赏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1)擎:举,向上托。

(擎雨盖:喻指荷叶)(2)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3)最:一作“正”(4)君:你,指刘景文。

【译文】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出处】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散文八大家。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代四大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

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嘉佑二年(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

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后量移诸州。

哲宗元佑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知制诰。

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

着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的刘景文(名季孙)的。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佑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

《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

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初冬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

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

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

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

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

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编辑本段]刘景文 刘季孙、字景文。

北宋两浙兵马都监。

苏轼称他为“慷慨奇士”。

[编辑本段]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佑五年(1090)初冬,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职,任两浙兵马都监的刘季孙也在。

两人过从甚密,交易很深。

诗人一方面视刘景文为国士,并有《乞擢用刘季孙状》予以举荐;另一方面增此诗以勉励之。

(苏诗赠此诗时,刘季孙已58岁了,难免有迟暮之感。

) 【品味】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

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

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熔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带冬字的古诗

~~~~~~~~~~~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王缴《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亦已绝?(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懦却子珍。

(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自居易《冬至夜思塞》)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杜甫《小至》)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

晛;太阳的热气。

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

翳翳:阴暗。

希:少。

在目:眼睛所见。

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

劲:猛烈。

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

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

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

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

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雪。

元·黄庚《雪》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守岁】 唐·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晚晴】 唐·杜甫 高唐暮冬雪壮哉,旧瘴无复似尘埃。

崖沉谷没白皑皑,江石缺裂青枫摧。

南天三旬苦雾开,赤日照耀从西来,六龙寒急光裴回。

照我衰颜忽落地,口虽吟咏心中哀。

未怪及时少年子,扬眉结义黄金台。

洎乎吾生何飘零,支离委绝同死灰。

【枯木诗辞召命作】 唐·翁洮 枯木傍溪崖,由来岁月赊。

有根盘水石,无叶接烟霞。

二月苔为色,三冬雪作花。

不因星使至,谁识是灵槎。

【守岁二首】 唐·董思恭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杂曲歌辞·北风行】 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怒号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

有没有“上关风;下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这句诗

展开全部 1962年1月,著名作家曹靖华游过大理之后,对大理的风、花、雪、月四景感慨万千,赋留风花雪月诗一首: “下关风,上关花,下关风吹上关花; 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

” 诗立意新,对仗工整,点出了风花雪月四景及其联系,让人玩味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