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绥德分区诗词



百家姓中“麻”排第几位?最新百家姓排名(前500名):麻279有空看一下吧~一、姓氏源流麻(Má)姓源出有三:1、春秋时齐国有个大夫叫麻婴,据《风俗通》记载,麻婴即为楚大夫之后。他的后代子孙以他名字

百家姓中“麻”排第几位?

最新百家姓排名(前500名):麻279有空看一下吧~一、姓氏源流麻(Má)姓源出有三:1、春秋时齐国有个大夫叫麻婴,据《风俗通》记载,麻婴即为楚大夫之后。

他的后代子孙以他名字中的麻字命姓,称麻姓。

2、以祖先食邑为姓。

周代时,楚国有熊姓大夫食采于麻(进湖北省麻城),其后代子孙以封邑命姓,改麻姓。

据《风俗通》记载,麻婴即为楚大夫之后。

3、回族中的麻姓,多取自经名首音。

如麻速忽、麻合马之后裔姓麻。

(参见《回教民族说》)在明代,回回“麻氏多将才”,故有“东李(铁岭朝鲜族)西麻”之誉。

山西大同任参将的麻禄家族中就有麻锦(宣府总兵官)、麻贵(宁夏总兵)、麻承恩(大同总兵官)、麻承诏(宁夏参将)及“第承训、承宣、承宗皆官总兵。

”(《中国名人大辞典》)另,远在金代就大同人麻秉彝(兵部尚书),不知否麻禄先祖。

麻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二、迁徙分布麻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

麻姓后来在上谷郡发展成望族,世称上谷望。

(缺)三、历史名人麻 秋:后赵太原胡人,仕石虎,官征东将军,筑城驻军,人称麻城,性暴戾残忍。

百姓如有孩子啼哭,母恐吓日:“麻胡来了

”啼声立止。

麻 贵:明朝将领,回族。

大同右卫人,宣府副总兵麻禄子。

嘉靖中,随父征瓦剌,累立战功。

以都指挥佥事,充宣府游击将军。

隆庆中,迁大同新平堡参将。

万历初,迁大同总兵官。

十年(1582年),充宁夏总兵官。

十九年(1591年),被弹劾,谪戍边。

次年复起用,为副将,因累御蒙古贵族侵扰有功,升至宁夏总兵官。

二十五年(1597年),任备倭总兵官,赴朝鲜击倭寇,数战有功,升右都督。

三十八年(1610年),奉命镇辽东,败蒙古泰宁等三卫的侵袭,后因病退职。

麻氏家族多将才,与铁岭李氏被誉为“东李西麻”。

麻九筹:宋朝人,有神童之称,通晓经典,为文精密奇健。

他勤奋好学,博通五经,尤精于春秋,正大初年,特赐进士,官至应奉翰林文字。

为了研究易经,他熟读邵尧夫的《皇极书》。

后来研究医学时,他又习读张子和的著作。

他所作之文章精密奇健,诗词工致豪壮。

著有《知几文集》。

麻居礼:唐代画家。

善画佛像,声迹甚高。

蜀州圣寿寺八难观音画壁一堵,即其手笔。

后赵有勇士麻胡秋,唐代有诗人麻温其,宋代有学者麻仲英,金代有兵部主事麻秉彝,元代有诗人麻革,明代有御史麻永吉、大同参将麻禄。

麻云汉:号若仙,明福建邵武人,画有萧疏之致,一时称名笔。

麻俞宝:字作盈,为人正直,素无偏斜,犁云锄雨,创业成家,约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从缙云沐白村迁居于永邑白岩山洋溪口(杨溪口)居住。

四、郡望堂号1、郡望上谷郡:公元前222年秦灭赵后置郡。

在今河北省西北部怀来县一带。

2、堂号金紫堂:宋朝时有麻希孟,年90岁。

当时太宗召见天下年老的人,所以麻希孟就到了金殿之上。

他向皇帝提出了许多建议,多被采纳。

后来太宗赐给他金(当官的印)紫(印上的带子),任他作工部侍郎,他辞退不作。

此外,麻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榆荫堂”等。

============================================================【麻姓宗祠通用对联】〖麻姓宗祠四言通用联〗上谷望族;大同名流。

——佚名撰麻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出麻姓的郡望。

下联典指明代嘉靖大同参将麻禄。

大同右卫人,因战功显赫,擢为宣府副总兵,其子麻锦从父行阵有战功,为千总。

后官至宣府总兵官。

上谷世泽;金紫家声。

——佚名撰麻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宋·麻希孟。

太宗召天下高年,希孟年九十,趋便殿。

赐金紫,授工部侍郎,皆辞不受。

功垂圣学;道重师尊。

——佚名撰麻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金代易州人麻九畴,字知几,幼年时有神童之称,博学,通五经,尤其长于《易》和《春秋》。

正大初年,特赐进士,官至应奉翰林正字。

他对算数、卜筮、医学也有研究,文章精密,又能写诗。

下联典指北宋临淄人麻仲英,七岁时能写诗,博学而品行高尚,很受乡人尊重,即使遇到荒年,盗贼也不到他家去。

后来,应朝中征召任国子助教,不少学者都尊他为师。

仲堂季廉;永吉清操。

——佚名撰麻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金代兵部主呈麻秉彝,字仲常,临晋人。

性纯孝,举进士,历官岳阳县令,有能声。

下联典指明代御史麻永吉,庆阳有。

由庶吉士为御史,终湖广按察使,以清操闻名。

妥注论语;仙游瑶池。

——佚名撰麻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汉麻达事典。

下联典指神话中的麻姑修道于牟州东南姑余山。

-----------------------------------------------------------------〖麻姓宗祠五言通用联〗画艺惊蜀境;诗名传贻溪。

——佚名撰麻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唐代画家麻居礼,蜀人。

善画佛像。

光化、天复间,声迹甚高。

蜀州圣寿寺八难观音画壁一堵,即其手笔(见《益州名车录》等)。

下联典指元代诗人麻革,字信之,虞乡人。

以执教为业,人称贻溪先生,有《贻溪集》。

髫龄作大字;威名止儿啼。

——佚名撰麻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金·麻九畴,三岁识字,七岁能作大字,号称“神童”。

下联典指晋·麻秋为石勒将,威名可止儿啼。

-----------------------------------------------------------------〖麻姓宗祠...

《平凡的世界》中的历史背景是否与真实历史事件对应

展开全部 历史背景 《平凡的世界》大背景的时间跨度是1975年到1985年,这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这期间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经过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国家由过去文革时期计划经济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时期。

它以双水村众多的人物行动为线索,以近乎全景式的视角浓缩了整个中国农村社会变革。

虽然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在双水村的,但是他们活动的轨迹却是纵横捭阖,人物关系涉及到了由村直至乡、县、地区、省、中央各个层面,囊括了几乎各个涉农的领域。

时间跨度之长,背景之复杂,变化之剧烈在当代长篇小说中是少有的。

小说之所以真实,是作品在对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变革在农村农民及各阶层人物身上都有详细的描写。

这些描写不是作料式的添加剂,也不是单一的粗线条的背景描绘,而是融进了作品所有人物性格命运中及生活细节中,渗透到了整个作品演进的过程与结构中。

由此可见,《平凡的世界》虽然包含一些虚构成分和感情色彩,但是大体是与历史背景相符的,比如孙少平在学校食堂打饭,那饭菜的等级真实再现了1975年学校不读书与高压政治形势给学生带来的压抑;学大寨时期少平的姐夫王满银因为卖老鼠药而被批斗管制,田福堂一手策划的农田基本建设与抢水事件,直至天安门事件,周总理逝世、粉碎四人帮,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这些标志性的变化都在小说中得到了真实全面的反映。

包括美联社对某市群众上访内参的歪曲报、对周总理逝世的广播稿,天安门诗词的引用、英阿在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的间接叙说的真实社会事件的新闻报道。

事件 田晓霞之死—毫无疑问,导致田晓霞离开我们的那场灾难,就是1983年发生于陕西安康的600年一遇特大洪水。

1983年7月31日,汉江暴涨,安康顿成泽国,全城水毁,遭遇灭顶之灾。

官方统计3.2平方公里被淹、870人死亡、经济损失4亿余元。

人物 稍稍复杂一点的可能是田晓霞的父亲田福军—— 田福军的原型应该是综合了多个领导干部的形象,其中,既有帮助路遥上了大学的时任延川县委书记雷增寿,又要让老西安念念不忘,雷厉风行的“铁市长”张铁民,还有在他写作时给他巨大帮助的时任榆林地委书记霍世仁。

让我们根据人物履历仔细分析吧—— 霍世仁,(只分析到85年前后)1929年10月出生于绥德县义合镇。

(基本吻合) 1944年参加工作,第二年入党,1946年到1952年先后在绥德地委秘书处、机要科任秘书、机要科长。

(基本吻合) 1956年榆林、绥德地委合并后,霍世仁在榆林地委任副秘书长、秘书长。

(吻合) 1970年至1977年任榆林地区革委会生产组副组长、农业学大寨办公室主任。

(吻合) 1977年任地区革委会主任。

(吻合) 1978年任榆林地委副书记。

(书里面的地址延安,晋升虽然吻合但是地址不吻合) 1982年任榆林地区行署专员。

(书里面的地址是延安,晋升虽然吻合但是地址不吻合) 1984年任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吻合) 1985年任榆林地委书记。

(书里面的地址是延安,晋升虽然吻合但是地址不吻合) 1988年任陕西省委政法委书记,1991年任陕西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1994年离休。

可见,霍世仁的吻合度还是相当高的。

霍世仁这个人民好干部,80年代当时就在陕北一带比较有威望,受人民喜爱。

(路遥先生将这个原型勾画到《平凡的世界》里面以延安的高位长官出现也是可以理解的。

总之地理位置上的差别不能影响路遥先生对霍世仁先生生平经历的借鉴) 让我们再来看看张铁民: 张铁民(1920~1985)1936年参加革命,曾任陕西省委组织部长、秘书长、铜川市委书记、西安市市长、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920年生,山西省吉县水洞沟人。

(不吻合) 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先锋队,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不可考证) 参加革命后,历任吉县县委书记,汾南工委书记,新降地委副书记。

(不吻合) 1949年担任晋绥地委副书记的张铁民随军南下西康,先后担任西康省委组织部长、秘书长、党校第一副校长

(不吻合) 1954年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西康省人民政府委员。

(不吻合) 后任中央人民政府交通工作部处长,中共中央西北局经委副主任,铜川市委书记、市长、铜川矿务局党委书记。

(不吻合) 陕西省政府经委主任、西安市市长、陕西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

(基本吻合)中共十二大代表

1985年9月17日逝世,终年65岁。

(好领导早逝) 张铁民履历所表现的种种都与小说极不吻合,所以可信度不高,排除。

也许会是这一位—— 李森桂 1927年5月生,陕西省子洲县人 1970年4月至1972年10月,任延安地区革委会农业组组长、生产副组长; 1972年10月至1973年元月,任延安地区农办主任; 1973年1月至1974年11月任延安地委常委、农办主任; 1974年11月至1978年6月,任延安地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 1978年6月至1979年12月,任延安地委副书记、行署副专员; 1979年3月至10月在中央党校学习七个月; 1979年12月至1981年10月,任延安行署专员、地委副书记; 1981年10月至1982年9月,任延安地委书记、兼延安军分区政委、延安地委党校校长; 1982年9月至19...

毛泽东为什么转战陕北?

展开全部 毛泽东转战陕北取胜的原因及意义 1947年,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失败后,蒋介石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向陕甘宁边区和山东解放区举行重点进攻。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英明决策,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延安、榆林两地,历时一年零五天,以最小的司令部指挥了全国最大的战场,使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戏剧般地取得了一个个伟大胜利。

一、国民党军发动全面进攻,内部矛盾重重,失信于民,注定了彻底失败的命运。

1、抗战结束后,国民党蒋介石自恃实力雄厚,企图一党专政,挑起全国内战,实行全面进攻。

1946年6月,全面内战已经开始。

10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召开会议,宣布5个月内打垮中共军队。

陈诚紧随其后,在北京召开军事会议,宣称3至5月可以完成军事部署解决问题。

内战开始时,国民党军拥有总兵力约430万,其中正规军200万,并且有百分之八十的正规军直接向解放区进攻。

同时,国民党政府统治着全国四分之三以上的国土面积和3亿多人口的广大地区,控制着所有的大城市和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拥有全部近代工业和雄厚的人力、物力资源。

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则约127万,其中野战军仅有61万。

解放区占全国土地面积不到四分之一,人口约1.3亿,所占面积基本上处在经济十分落后、偏远的农村地区,力量对比悬殊很大,难怪蒋介石不顾各党派和人民群众的反对,发动全面内战,企图一举胜利,实行一党专政。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谁违背规律、违背民意,谁便会受到惩罚,便会失败。

国民党军开始气势汹汹,以占领城市为胜利资本,解放军则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

经过一年多战争较量,给国民党以沉重打击,使双方战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国民党军虽然抢占了一些城市,背上了包袱,因此真正用于第一线的兵力明显减少,而解放军则增加了人员,丢掉了包袱,愈战愈强。

国民党军出现顾此失彼现象,全面进攻已无法维持,遂转入重点进攻。

2、国民党军亲疏有别,对非嫡系部队不信任,造成矛盾重重,离心离德,使一些部队脱离国民党军,弃暗投明。

1945年10月,蒋介石、胡宗南到处挑衅,准备向共产党实行全面进攻,认为驻榆林的邓宝珊二十二军反共不积极,尤其驻防三边的新十一旅不可靠,便以调防为由瓦解邓宝珊部,明令新编十一旅调往包头。

在非常危险的情况下,新十一旅于10月25日起义,27日召开誓师大会

中共中央为了加强十一旅的工作,把起义部队编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任命曹又参为旅长、郭秉坤为政委。

不久,曹又参到延安得到毛泽东的接见,并说:“你们是火车头”。

内战爆发前,毛泽东就预感到全面内战是不可避免的,便指示中共中央西北局,要加强以榆横地区为主的边区北线工作,为自卫战取得回旋余地。

1946年7月1日,西北局常委扩大会议决定组织横山起义。

10月12日,国民党驻军先后在横山的石湾、波罗堡、高镇等地相继起义。

14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发出贺电祝贺横山起义成功,并任命胡景铎为西北民主联军骑兵第六师师长。

横山起义,使国民党损失了近7000人,解放了榆、横12万人口近5000平方公里土地。

这次起义对于共产党是非常重要的。

毛泽东评价说:“骑六师起义给西北旧军队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 。

国民党蒋介石全面进攻,加之内部矛盾重重,导致陕北国民党军安边起义,佳县王家砭梅廷栋连起义,特别是横山起义,拔除了插入陕甘宁边区北部的楔子,使国民党军兵力短缺,减弱了对边区北线的严重威胁和压力,为中共中央、毛泽东转战陕北提供了很大的周旋余地。

二、毛泽东英明决策,打破“重点进攻”,使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1、中共中央、毛泽东英明决策,洞察时局,时时掌握主动权。

1947年3月转战前夕,为了教育部队干部,说服群众,毛泽东指出:我们要打仗,不在一城一地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敌人进延安是握着拳头的,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指头伸开,这样就便于我们一个一个地切掉它,要告诉同志少则一年,多则二年,我们就要回来,“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毛泽东高瞻远瞩,时时围绕在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上下功夫,做文章。

3月29日,中共中央到达清涧枣林则沟,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围绕国民党军重点进攻,我们如何应对,经过激烈争论,最后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组成中央前敌委员会,率中央精干机关继续留在陕北,主持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工作。

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继续留在陕北,鼓舞了军心,稳定了民心,采取“蘑菇战术”,拖垮国民党军,指挥着全国的解放战争。

在形势发生巨大变化时,中共中央不失时机地提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蒋介石进犯军”,7月下旬中共中央在靖边县小河村召开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会议总结了1946年7月至1947年7月取得的工作成绩,部署了全国的战略进攻问题。

会后,人民解放军捕捉战机开始战略反攻,向国民党薄弱和要害部位进行突破,开辟新的战场,把战争引向外线敌占区。

9月根据形势的发展公开提出:“进行大反攻,...

姓氏崔的由来请道来

展开全部■崔姓排行崔姓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大姓,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8%,居第七十四位,为中国的一百个大姓之一。

■姓氏源流 崔(Cuī)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姜姓,以邑名为氏。

据《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元和姓纂》等资料所载,炎帝神农氏后裔,西周时齐国国君丁公伋的嫡长子季子曾食采于崔邑(今山东省章丘县),子孙以邑为氏,是为山东崔姓。

根据多种古籍的记载,崔氏出自姜姓。

崔姓出自于西周时期的齐国,有将近三千年的历史,曾经长期是山东望族和中国著姓。

齐国是西周初周武王分封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建都于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开国君主是吕尚。

吕尚本来姓姜,因为他的先祖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从其封姓,故称为吕尚。

吕尚的儿子丁公佶,是齐国的第二代国君,他的嫡子叫季子,本来应该继承君位,但却让位给弟弟叔乙(即乙公得),而自己则住到食采地崔邑(今山东省章丘县西北),后来以邑为氏,就是崔氏。

而这位丁公佶,相传是姜太公姜子牙的儿子。

由此可见,崔氏中国人是源自姜太公的直系后代,追本溯源还是上古时期炎帝神农氏的子孙。

他们的得姓,算起来大约有3000余千年的历史了。

2、据《新唐书》所载,唐时新罗国有崔姓。

3、出自少数民族崔姓: ① 清代高丽人、满洲人姓氏中有崔姓。

② 今彝、回、蒙、土等族均有崔姓。

得姓始祖:崔季子。

相传炎帝神农氏为少典之子,因居于姜水(渭水支流)之滨而得姜姓。

西周初年,其后人有姜姓吕尚,字子牙,人称姜子牙,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今山东北部)。

姜太公之子在周成王时为齐丁公。

齐丁公嫡子季子本该继承齐国国君之位,却让位于其弟叔乙,自己食采于崔邑。

其后人以邑为氏,称为崔姓,并尊仁爱有德的季子为崔姓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崔姓崔姓发源于山东境内。

季子后人一直仕齐国卿大夫。

秦汉时,季子后裔崔意如任秦国(都今陕西咸阳)大夫,封东莱侯。

长子崔伯基为西汉东莱侯,居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一说今山东武城县西),后分衍出鄢陵(今属河南)、南祖、清河大房、清河小房、清河青州房等支派。

次子崔仲牟,居博陵安平(今属河北),后分衍出博陵安平房、博陵大房、博陵第二房、博陵第三房等支派。

崔姓一族可谓门庭显赫,人丁兴旺,故有“清河”、“博陵”两大郡望。

另东汉末年,军阀争战,平州刺史崔毖率族人避居朝鲜,后发展为朝鲜大户。

魏晋南北朝时,崔姓依旧以门第高贵、族大人众而著。

史载,西晋时,崔姓位居北方士族之首,遂被列一等大姓“崔卢王谢”之首。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有:“崔殷(崔伯基八世孙)有七子,长子崔双为东祖,次子崔邯为西祖,三子崔寓为南祖,亦号中祖。

崔寓四世孙崔林,魏司空、安阳孝侯,曾孙崔悦,前赵司徒、左长安、关内侯,有三子:浑、潜、湛。

崔湛之孙崔蔚,北魏郢州刺史,居荥阳(今属河南),号郑州崔氏。

”唐代崔姓官仕宰相者多达二十七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列二十三人,该书《校勘记》又增补四人),由此可见唐代崔姓地位显赫之一斑。

此期,崔姓繁衍之地以北方为主,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山西、甘肃遍布崔姓。

宋元时期,有较多崔姓南迁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地。

明朝初年,有山西大槐树崔姓移民于人迹稀疏之地。

明清之际又有大批崔姓族人迁往辽东一带,多与朝鲜族杂居。

清末又有入居东南亚国家者。

总之,唐代以后,崔姓虽陆续有迁徙之举,但仍不失为一北方姓氏。

今日崔姓尤以山东、河南、黑龙江辽宁、江苏等省多此姓,上述五省崔姓约占全国汉族崔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崔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四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八。

■历史名人 崔 浩:清河东武城(今山东省武城西)人,后魏时官至司徒。

其修史以彰直笔,因暴露“国恶”,而遭灭门之灾。

崔 宏:南北朝时清河东武城人,官至吏部尚书,曾执掌机要,参与草创过各种制度

崔 鸿:今山东平原人,著名史学家,初仕魏中散大夫一职,后迁黄门侍郎,加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

撰《十六国春秋》一书。

崔 颢: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唐代大诗人,官至司勋员外郎。

早期多闺情诗,诗风浮艳,晚期诗风慷慨豪迈,后人辑其诗成《崔颢集》。

崔 护: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人,唐代诗人,官至岭南节度使。

其诗《题都城南庄》,有句“人面桃花相映红”千古传诵。

崔 白:濠梁(今安徽省凤阳)人,北宋名画家,擅画花竹、禽鸟,尤工秋荷凫雁。

其笔法劲利如铁丝,设色较淡,改变了宋初以来画院流行的浓艳细密之画风。

崔 立:将陵(今山东省德州)人,金末自称太师、军马都元帅、尚书令、郑王。

崔 斌:元朝名臣,官至中书左丞(副丞相)。

人才思敏捷,性情刚直,为官清廉,深受元世祖信任。

崔 述:大名(今属河北省)人,清代历史学家,考据学者。

字承武(1740-1816),号东壁,河北大名人。

乾隆举人。

曾任福建罗源、上杭知县。

任职期间,兴利除弊,为人称道。

30岁后,因见群经的传记、注疏多与原经文有出入,由怀疑而进行考据,辨别真伪。

他考辨先...

延安保卫战主要军事干部都是谁

延安保卫战,于1947年3月13日开始。

战争是由国民党为了攻占延安,摧毁中共党、政、军指挥中枢的目的,在西北地区集结了34个旅25万多人的兵力而起。

中国共产党根据敌我态势决定:先诱敌深入,适时放弃延安,在延安以北的山区创造战机,逐步消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

战争背景 1947年3月,蒋介石把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其重点进攻方向之一就是陕甘宁边区,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延安。

当时,国民党军在西北战场有23万人,主要是第 l战区司令长官、蒋介石嫡系将领胡宗南指挥的部队,装备精良,盛气凌人。

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则不到3万人,而且装备极差,补给困难。

1947年3月13日,胡宗南以整编第1军、第29军所属 6个整编师15个旅共约l4万人,分别从洛川、宜川出动,指向延安。

彭德怀以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的身份部署延安保卫战,掩护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转移。

西北野战军教导旅、警备第3旅、第l纵队等部在延安以南的临真镇、金盆湾、牛武、茶坊等地构筑纵深阵地,依托有利地形,进行抵抗。

国民党军以近百架飞机、大量火炮掩护进攻,对延安进行狂轰滥炸,西北野战军在极端困难情况下英勇作战,节节抗击。

1947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由彭德怀出任西北野战兵团统帅,担负起直接指挥西北战场作战的任务。

1947年3月18日,国民党军已兵临延安城下,直到傍晚,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中共中央、人民解放军领导人才离开延安。

延安保卫战进行了七天七夜, 1947年3月19日,国民党军占领延安。

毛泽东临走时对彭德怀说:“蒋介石进攻延安,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少则一年,多则两年,我们还要回来的。

” 战争起因 1947年2月28日,蒋介石把他的西北军政大员胡宗南召至南京,具体部署进攻延安,想以攻占延安来实现其“摧毁匪方党、政、军神经中枢,动摇其军心,瓦解其斗志,削弱其国际地位”的心愿。

蒋介石把在西北的34个旅25万兵力组成南、西、北3个集团,以其“西北行辕”的马鸿逵、马步芳和“晋陕绥边区总部”的邓宝珊军在西线和北线钳制配合,以第一战区胡宗南主力从南线突破,夺取延安。

其意图是,驱逐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出西北,在延安及其附近围歼西北解放军,或逼解放军东渡黄河,由胡宗南部与黄河以东的国民党军夹击而歼灭之。

战争经过 解放战争进行了8个月后,国民党军战线延长,兵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1947年3月起,被迫由全面进攻改为对山东和陕北两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企图在战略上实施两翼突破,尔后钳击华北

在陕北战场,国民党军集中34个旅25万余人,以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部20个旅由洛川、宜川一线向北担任主攻;以西北行辕副主任马步芳、马鸿逵部12个旅由银川、同心、镇原一线向东;以晋陕绥边区总部所属第22军2个旅由榆林向南,企图围攻延安,摧毁中共中央机关、人民解放军总部,消灭陕甘宁解放区部队于黄河以西,或逼过黄河,尔后会同华北国民党军将其歼灭于黄河以东地区。

此时,人民解放军在陕北战场仅有4个野战旅及3个地方旅2万余人,且装备很差。

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充分利用陕北有利的地形条件和群众基础,诱敌深入,歼其有生力量。

必要时放弃延安,采用“蘑菇战术”,牵制胡宗南集团主力于陕北战场。

据此,以教导旅及警备第3旅第7团共5000余人的兵力,于延安以南临真镇、金盆湾及牛武、茶坊地区,在延安军分区独立团和民兵游击队的配合下,实施运动防御,阻击敌军的进攻;以新编第4旅及驻陕甘宁边区的晋绥军区第1纵队(辖2个旅)为预备队,配置在鄜县(今富县)西南地区待机。

1947年3月13日,胡宗南集团整编第1、第29军共15个旅14万余人分两路北进。

其第一梯队12个旅8万余人,在数十架飞机的配合下,以密集队形实施多路攻击,企图三天占领延安。

教导旅和警备第7团等依托既设阵地组织防御,交替掩护,节节抗击,给敌以杀伤。

16日,中共中央决定,在陕甘宁解放区的各部队统归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彭德怀和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指挥。

16日,胡宗南部进至甘泉县麻子街至金盆湾一线,随即改变战术,谨慎推进。

彭德怀、习仲勋即令第1纵队、新编第4旅加入战斗。

西北野战部队利用有利地形,实行积极防御,适时组织反击,并利用夜暗灵活出击,袭扰、迟滞国民党军的进攻。

18日,胡宗南集团进至延安以南10公里的二十里铺、杨家畔一线;马步芳、马鸿逵集团进占盐池、庆阳等地;第22军向横山发起攻击。

此时延安各机关、学校已安全转移,群众已疏散完毕。

当晚,中共中央主席兼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率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等撤离延安。

西北野战部队经六昼夜激战,歼国民党军5000余人,完成了预定任务,也于19日上午主动撤出延安。

此后,毛泽东及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等率精悍的指挥机构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

1947年2月,蒋介石飞抵西安,亲自部署进攻延安,决定以国民党军胡宗南部为主力,并率马鸿逵、马步芳、邓宝珊等部共34个...

陕北特产,景物,名胜古迹,历史等

“西安文物甲天下”,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浩瀚的文物古迹遗存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称。

全省境内有重点文陕西历史博物馆物保护单位 554 处,其中陕西省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9 处,陵墓 8822 处,古遗址 5700 余处,文物点 21100余个。

秦始皇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是最早列入的中国遗迹,西安古城墙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墙遗址。

近年,汉阳陵的开发又一次造成了世界的轰动,其出土的裸体彩俑被誉为“东方”。

市内有 6000 多年历史的半坡遗址;明代建立的藏石碑三千多块、被誉为石质历大雁塔史的碑林博物馆;文物储藏量全国之最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译经之地大雁塔;西北历史最长的清真寺化觉巷大清真寺,以及西安周边的华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黄帝陵;汉武帝刘彻之墓汉茂陵;唐女皇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唐乾陵;释伽牟尼佛指舍利存放之处法门寺,唐大明宫遗址等驰名中外的景点。

峭拔险峻,独具特色,境内及附近有西岳华山、、太白山、王顺山、骊山、楼观台、等风景名胜区,更有周边的森林公园十余个。

人文山水、古城新姿交相辉映,构成古老西安特有的风姿。

近年来,西安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业已成为西安市真正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

西安市还首批获得“”称号。

钟楼和鼓楼西安主要人文旅游景点:大雁塔 小雁塔 城墙 钟楼 鼓楼 大明宫 阿房宫遗址 西安事变旧址 青龙寺 西安半坡遗址 八仙庵 遗址 大慈恩寺 秦始皇军事直道 西周沣西车马坑 蔡文姬墓 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 老牛坡遗址 栎阳城遗址 清真大寺 仙游寺 杨虎城陵园 东渭桥遗址 秦二世胡亥墓 嘉午台 汉阳陵博物苑 唐长安城墙遗址公园 骡马市 湘子庙 陕西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 大唐芙蓉园......西安主要现代休闲景点、购物点、小吃街:雁塔北广场、大唐、/ 、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骡马市步行街、金花 / 粉巷、、回民街......··秦镇牛·老童家腊羊肉·锅盔···肉丸·

榆林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哪个国家

榆林在春秋战国时候是属于秦国。

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榆林市的部分地方(神木、府谷、佳县等地)在雍翟族境内。

周代为雍州白翟的一部分。

战国时为秦国上郡地。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上郡是其中一个。

三国时期,上郡、西河郡为匈奴占据,未设置郡县。

东晋时期,匈奴王赫连勃勃在统万城(今靖边白城子)建立大夏国。

公元427年,北魏灭大夏,设立统万镇,太和十二年(公元488年)改设夏州。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仍设夏(治统万)、长(治长泽,今靖边境内)、绥(治龙泉、今绥德县城)、银(治儒林,今米脂境内)四州;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将绥州改称上州,三年撤销州制,设立朔方、雕阴二郡。

隋末唐初,为地方豪族梁师都占据, 自称梁国,僭皇帝位。

贞观二年师都被灭,唐复设银、绥、夏三州,均属关内道管辖。

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在榆林东北部增设麟州(治所今神木杨城)。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撒州设上郡(今绥德)、银州郡(今党岔)、朔方郡(今白城子)、新秦郡(今杨城)。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撤郡,复设绥、夏、银、麟四州。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宥州治所由内蒙鄂托克旗迁到今定边境内。

后唐庄宗李存勖以府谷县升州(今之府谷)。

五代时期州县设有夏州(领朔方、德静、宁朔三县,均在今靖边境内)、银州(领真乡、开光、儒林三县,在今米脂、佳县境内)、麟州(领新秦、连谷、银城,在今神木境内)、府州(今府谷)、绥州(领绥德、龙泉、延福、城平、大斌五县,在今绥德、清涧、吴堡、子洲境内)。

北宋时,榆林市属永兴军路(初名陕西路),绥州、宥州被西夏占据,未设郡县,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收复,元符十年(公元1096年)后,得失无常。

宋高宗南渡后,又沦为金有,属鹿延路的一部分,设绥德州、晋宁军(佳芦砦),大定二十二年(公元1182年)撤军设绥德州、晋宁州(二十四年改佳州)。

元代绥德州、佳州属延安路,绥德州领清涧、米脂二县,佳州领神木、府谷二县。

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在长城一带设置榆林卫,孝宗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九月设立东路神木道,领佳州、府谷、神木三州县,中路榆林道领绥德、米脂、清涧、吴堡四州县,西路靖边道领保安(今志丹)、安定(今子长)、安塞三县,包括榆林市的定、靖、横三县。

清雍正年间,设有榆林府和绥德直隶州两个省辖行政区。

辛亥革命后,1913年废府州制度,设榆林道。

后又废道,各县由省直辖。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本市除榆阳区外,各县先后解放,在原苏维埃政权的基础上建立人民政府,设置绥德、三边两个分区,分别管辖绥德、米脂、佳县、横山、清涧、吴堡和靖边、定边、安边(后撤销)。

1944年1月10日从绥德、米脂、清涧、横山及延属分区的子长五个县各划出一部分成立子洲县,属绥德分区。

当时,神木、府谷之东区设神府特区,归晋绥边区管辖。

1949年6月1日榆林城和平解放,撤销三边分区,设榆林分区,管辖榆林、定边、靖边、横山、神木、府谷六县。

1950年5月成立绥德、榆林两个专区。

1956年10月撤销绥德专区,将所辖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子洲六县并入榆林专区,子长、延川并入延安分区。

1958年将十二县并为榆林(横山)、神木(府谷)、靖边、定边、绥德(吴堡、清涧、子洲)、米脂(佳县)六县。

1961年所并各县恢复原制。

1968年将榆林专员公署改为榆林地区革命委员会,为一级政权机构。

1979年改为榆林地区行政公署,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1988年9月2日,榆林县改为县级榆林市。

2000年7月1日,榆林地区行政公署撤销、设立地级榆林市,原县级榆林市改为榆阳区。

解放战争时期在陕西发生的重要战役有哪些?

以第1纵队的独立第1旅位于青化砭以南地区为预备队。

24日,胡宗南部5个旅进至安塞。

次日拂晓。

遂改以整编第76师守备延川,黄昏攻占全部外围阵地。

接着发起总攻,并令驻守榆林的第22军等部南下、青化砭等地待机。

守军凭借外围高地和坚固工事抗击,全歼守军6700余人,缴获面粉1.2万余袋,西北野战部队突然对其发起攻击,迅速分割包围、吴堡地区,或逼过黄河。

国民党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以整编第1,由安塞,另以该军第31旅由延安东南的临真镇向青化砭前进,遂于21日以整编第1军的5个旅由延安地区向安塞前进。

至4日16时,西北野战部队夺取了蟠龙东山守军主阵地,以部分兵力与敌周旋。

青化砭战役简介 解放战争时期、清涧,整编第15师第135旅守备瓦窑堡,共歼国民党军1,第31旅旅部率1个团由拐峁北进,西北野战部队主力转移到蟠龙,在兵力布置上是不合理的、青化砭西北地区休整、青化砭休整补充,引诱胡宗南集团主力继续北上、服装4万余套及大批武器,判断西北野战部队主力在延安西北地区,所以彭德怀冒险南下打蟠龙,就是为了解决给养问题,连连扑空,兵疲粮罄,但和前两个战役不一样之处是蟠龙战役是运动战中的攻坚战,而不是野战、伏击战,所以难度更大,诱其向蟠龙西北地区进攻,10时进至羊马河西北高地时、第29军共9个旅的兵力。

而在国军方面,明知陕北地形大兵团运动不利,容易遭遇伏击。

三大战役 蟠龙战役简介 1947年4月羊马河战役后,牵制胡宗南集团主力。

遂以第2纵队第359旅一部。

蟠龙战役在战术上体现了“敌进我进”的运动战思想,伏击孤军前进的第31旅,激战一个多小时、弹药。

蟠龙战役、青化砭地区向西北方向进攻,并以整编第76师第72团接第135旅防务。

4月3日又折向子长(旧称安定),集中整编第1、第29军共11个旅的兵力,以第1纵队第358旅、第2纵队第359旅、独立第4旅及教导旅、新编第4旅等共5个旅的兵力,在青化砭地区利用有利地形布成袋形阵地。

西北野战部队在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彭德怀和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的指挥下,以第1纵队(2个旅)伪装主力;集中第1纵队第358旅,青化砭。

6日,整编第29军第12旅途经永坪时遭西北野战部队的攻击,损失600余人。

后发现西北野战部队主力位于蟠龙西北地区,即以8个旅的兵力,第135旅沿子长、蟠龙公路两侧高地南下,仅以小部兵力在延安西北地区与国民党军保持接触。

国民党军第 1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部占领延安后、永坪地区分两路向绥德地区急进,仅留整编第1师第167旅(欠1个团)及陕西保安第3总队等部守备其补给基地蟠龙。

当时西北野战兵团因为黄河补给线被国军空军切断,后勤保障异常困难、第29军主力被阻于蟠龙西北李家岔、云山寺一线。

14日晨,所以焦点和青化砭战役、羊马河战役一样,就是速战速决,企图南北夹击,将其消灭于葭县(今佳县)。

国民党军主力向北进犯边区的绥德县城,急于寻找人民解放军主力决战、第3纵队独立第5旅及绥德军分区部队伪装主力,继而围歼位于西山的旅部及另1个团。

激战至16时,以保障其主力翼侧安全。

西北野战部队在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彭德怀、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的指挥下。

西北野战部队采用拦头断尾、两翼夹击的战法,突然发起猛攻、青化砭西北地区,第135旅沿瓦窑堡至青化砭大路南下策应;集中第2纵队和教导旅、新编第4旅共4个旅的兵力在子长县城西南羊马河地区设伏,企图围歼西北野战部队于蟠龙,鼓舞了陕甘宁解放区军民的斗志。

羊马河战役简介 1947年3月青化砭战役后,全歼第31旅2900余人,俘旅长李纪云;以第1纵队独立第1旅、警备第3旅各一部组成南进支队,还把蟠龙要地仅仅交给半个整编旅防守,连同在此之前的青化砭、羊马河战役,西北野战部队三战三捷,打击了胡宗南集团的气焰,羊马河,于12日由蟠龙,威胁其侧后,主力于5日南返蟠龙。

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彭德怀和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决心乘胡宗南集团主力北上绥德,西北野战部队秘密转移至瓦窑堡附近休整。

国民党军统帅部判断中共中央机关及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部队主力在绥德地区并正在东渡黄河,遂令第一战区部队急速北上,首先于东山歼灭其1个团、独立第1旅和第2纵队独立第4旅及新编第4旅共4个旅的兵力攻取蟠龙;并令教导旅位于蟠龙以南,第359旅主力位于永坪以东准备阻敌主力回援。

30日,各攻击部队隐蔽进入蟠龙镇附近,10时许进入西北野战部队的伏击圈内。

国民党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急于寻找陕甘宁解放区部队决战,攻克蟠龙镇。

5月2日,胡宗南集团主力进占绥德。

当日黄昏,而西北解放军主力南下,与敌人对进,攻取敌人的后方基地蟠龙,是一个大胆的用兵策略。

这是西北野战部队主力撤出延安后的第1个胜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西北野战部队于1947年3月19日主动撤出延安后,主力隐蔽集结于甘谷驿,于4月26日由蟠龙,战至24时,回援速度慢.4万余人,从而稳定了陕北战局,为转入战略反攻奠定了基础,其难度在攻坚如果不利将会遭遇优势敌军回援反包围,回援不及之机,进攻孤立据点蟠龙,西北野战部队对蟠龙守军突然发起...

革命圣地延安指现在的哪些行政地区?

1937年10月,成立延安市政府,直隶于边区政府。

1942年始置吴旗县,属三边分区。

同年11月,设延属分区,1月成立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延安市及延安、富县、甘泉、志丹、安塞、子长、延川、延长、固临10县(市)。

1948年1月,陕甘宁边区设黄龙分区,辖洛川、黄陵、宜君、宜川、黄龙等10县;次年2月,增辖富县。

1949年5月,撤延属分区,设陕北行政区,卫北行政公署驻延安,辖榆林、三边、绥德、黄龙4个分区及延安、延长、延川、子长、安塞、志丹、甘泉7个直属县。

[单指延安应该还是指今天的延安市市区(就是宝塔区,原延安县级市区),不包括下属的县,但是一般来说应该算延属分区,包括现在的 吴起县(即原吴旗县) 甘泉县 安塞县、黄陵县、延长县、志丹县、洛川县、延川县、甘泉县、黄龙县、子长县、富县、宜川县

陕北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百科名片 陕北地区包括陕西省的榆林市和延安市,它们都在陕西的北部,所以称做陕北。

是革命老区。

是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总面积92521.4平方公里,是在中生代基岩所构成的古地形基础上,覆盖新生代红土和很厚的黄土层,再经过流水切割和土壤侵蚀而形成的。

基本地貌类型是黄土塬、梁、峁、沟、塬,是黄土高原经过现代沟壑分割后留存下来的高原面。

目录[隐藏] 基本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农业发展 工业发展 地理文化延安市: 重要革命纪念地: 民俗风情陕北民歌 陕北说书 陕北秧歌 陕北道情 特色建筑 地方小吃钱钱饭 卤煮驴板肠 火烧 黑楞楞 密汁南瓜 洋芋擦擦 油馍馍 碗砣 抿节 陕北大烩菜 革命胜地凤凰山革命旧址 杨家岭革命旧址 枣园革命旧址 王家坪革命旧址 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 基本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农业发展 工业发展 地理文化 延安市: 重要革命纪念地: 民俗风情 陕北民歌 陕北说书 陕北秧歌 陕北道情 特色建筑 地方小吃 钱钱饭 卤煮驴板肠 火烧 黑楞楞 密汁南瓜 洋芋擦擦 油馍馍 碗砣 抿节 陕北大烩菜革命胜地 凤凰山革命旧址 杨家岭革命旧址 枣园革命旧址 王家坪革命旧址 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 [编辑本段]基本概况 陕北是中国的革命圣地。

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陕北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过13年,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陕北革命精神。

全市境内的革命文物达140多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延安市区内的凤凰山旧址、杨家岭旧址、枣园旧址、王家坪旧址、子长县瓦窑堡(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旧址)等国家级保护文物。

省级革命文物有:延安市区内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南泥湾旧址,吴旗县、志丹县、子长县、安塞县革命旧址、旧居、刘志丹陵园、谢子长陵园、洛川县冯家村“洛川政治局会议旧址”等。

陕北自古就是民族融合的“绳结区域”。

从商周时代起,鬼方,猃狁,白狄,匈奴,林胡,稽胡,卢水胡,鲜卑,氐,突厥,党项,羌,女真,蒙古,满等少数民族先后以战胜者的雄姿,走上这块历史舞台,从而演出了一幕幕历史壮剧。

陕北成为华族(汉代以后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融合与交流的“绳结区域”。

在陕北形成了以秦汉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北方草原文化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文化个性。

秦汉以前,陕北一直是畜牧区。

西汉以后,农耕业才大量发展,成为半农半牧区。

一直到隋唐时期,陕北南界的黄龙山仍然是农耕区和半农半牧区的天然分界线,这种状况在宋代以后才逐渐有所改变。

从陕北地名中,可以看出古代民族的地理分布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曾指出:“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借字残留在征服者的语言里,大部分是地名。

”因为地名是各民族文化起源,行政管理的真实记录。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榆林市: 榆阳区 神木县 府谷县 定边县 靖边县 横山县 佳县 米脂县 吴堡 陕北县 绥德县 清涧县 子洲县 延安市: 宝塔区 延长县 延川县 子长县 安塞县 志丹县 吴起县 甘泉县 富县 洛川县 宜川县 黄龙县 黄陵县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榆林的部分地方(神木、府谷、佳县等地)在雍 陕北州白翟的一部分,战国时为秦国上郡地。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上郡是其中一个。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项羽三分关中,封秦朝的降将董翳于上都为翟王,二年翟王降汉高祖,汉又置上郡,七年(公元前200年)置西河郡(郡址在内蒙古境内),领言阴、言阳(神木县秃尾河两岸)和榆谷(府谷县北河套中)三县。

其时定边县属北地郡马岭县地。

三国时期,上郡、西河郡为匈奴占据,未设置郡县。

东晋时期,匈奴王赫连勃勃在统万城(今靖边白城子)建立大夏国。

公元427年,北魏灭大夏,设立统万镇,太和十二年(公元488年)改设夏州,并在境内设置化政、阐熙、朔方三郡。

西魏大统十二年(公元546年),增设长州及大安郡,同时把化政郡改称弘化郡。

废帝元年(公元552年),撒销朔方郡,另设绥州及安宁、安政、抚宁三郡。

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62年),增设银州及中乡郡。

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因避文帝父亲杨忠的名讳,将中乡郡改称真乡郡(今佳县真乡川);三年撤弘化、大安、阐熙、安宁(今绥德以南)、安政(今清涧境内)、抚宁(今米脂西部)、真乡郡,仍设夏(治统万)、长(治长泽,今靖边境内)、绥(治龙泉,今绥德县城)、银(治儒林,今横山境内)四州;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将绥州改称上州,三年撤销州制,设立朗方、雕阴二郡。

隋末唐初,榆林为地方豪族梁师都占据,自称梁国,潜皇帝位。

贞观二年师都被灭,唐复设银、绥、夏三州,均属关内道管辖。

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在本区东北部增设麟州(治所今神木杨城)。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撤州设上郡(今绥德)、银州郡(今党岔)、朔方郡(今白城子)、新秦郡(今杨城)。

乾元元年(公元753年)撤郡,复设绥、夏、银、麟四州。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午)宥州治所由内蒙鄂托克旗迁到今定边境内。

后唐庄宗李存勖以府谷县升州(今之府谷)。

五代时期州县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