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毛主席写长治诗词



有关雁门关的诗词句展开全部 1、题王昭君董必武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2、再过雁门关陈毅百尺雄关气郁森,驱车登览感丛生。能兵李牧难终任,多计刘邦仅免身。慷慨捐

有关雁门关的诗词

展开全部 1、题王昭君董必武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2、再过雁门关陈毅百尺雄关气郁森,驱车登览感丛生。

能兵李牧难终任,多计刘邦仅免身。

慷慨捐躯悲继业,从容谪戍念南星。

纷纭千古伤心事,端绪由来封建根。

3、谒杨无敌祠[宋]苏辙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大刚嗟独畏人言。

驰驱本为中原用,常享能令异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4、风土记。

李牧祠[宋]司马光椎牛晌壮士,拔距养奇才。

敌帐方惊避,秦金已暗来。

旌旗移幕府,荆剌蔓丛台。

部曲依稀在,犹能话郭开。

5、三垂冈[清]严遂成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6、题李克用墓[清]顾炎武唐纲既不振,国姓赐沙陀。

遂据晋阳宫,表里收山河。

朱温一篡弑,发愤横琱戈。

虽报上源仇,大义良不磨。

竟得扫京雒,九庙仍登歌。

伶官陨庄宗,爱壻亡从珂。

传祚颇不长,功名诚足多。

我来雁门郡,遗冢高嵯峨。

寺中设王像,绯袍熊皮鞾。

旁有黄衣人,年少神磊砢。

想见三垂冈,百年泪滂沱。

敌人亦太息,如此孺子何!千载赐姓人,流汗难重过。

7、发南楼度雁门关再过雁门关 陈毅百尺雄关气郁森,驱车登览感丛生。

能兵李牧难终任,多计刘邦仅免身。

慷慨捐躯悲继业,从容谪戍念南星。

纷纭千古伤心事,端绪由来封建根。

[注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陈毅元帅(1901-1972),不但是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而且是著名的诗人,著有《陈毅诗词选集》等。

建国前夕,陈毅曾两次亲临雁门关。

1947年12月风雪过雁门关,高吟“朔漠庆土改,满蒙是同舟。

”1948年春,第二次过雁门关,创作了本诗。

《再过雁门关》是作者“驱车登览” 雁门关抒怀。

展眼望去,雁门关雄伟森严。

想到千古将士为戍守雁门关的悲壮气概,不禁百感丛生。

战国大将李牧守关,被奸臣陷害;汉高祖刘邦追击匈奴差点丧命;宋代杨继业慷慨捐躯。

怀念明代吏部尚书、东林三君之一的赵南星,削籍戍守雁门关至卒。

如此“伤心事”,归根到底是封建专制制度所至。

隐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统一祖国,使雁门关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理解!题王昭君董必武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注释]董必武(1886-1975),湖北黄安人,革命家,法学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

工于诗词,主要著作入编《董必武选集》。

《题王昭君》是董必武1963年登临雁门关所作。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

公元前33年,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首领)主动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

汉元帝诏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

王昭君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过雁门,历时一年多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王者之妻)。

《题王昭君》是董必武赞扬王昭君为了国家安宁“识见高”。

劝告有些文人墨客莫说三道四,那是徒劳无益的。

谒杨无敌祠[宋]苏辙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大刚嗟独畏人言。

驰驱本为中原用,常享能令异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注释]苏辙(1039-1112) 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

历官秘书省校书郎、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

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永州、岳州、许州。

自号颍滨遗老。

文学上很有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为文以策论见长。

工诗,亦能词,著有《栾城集》等百卷。

死后谥文定。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2),苏辙奉命贺契丹主生辰,路过古北口,谒杨继业祠,作诗28首。

《谒杨无敌祠》是苏辙《奉使契丹二十八首》之六。

“杨无敌”是民众对杨继业将军的颂称。

杨家将的祠庙,全国只有两处,一在山西雁门关下,另一个在古北口。

杨继业及其后代(统称杨家将)战死于雁门关。

古北口在今北京密云县,是当时辽国的势力范围。

传说,辽国契丹人敬佩杨家将的忠勇,在古北口修建此庙,希望辽国将士学习杨家将。

周子隐(236—297),原名周处,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

周子隐年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

后来悔过自新,立志成人,功业更胜其父,留下“周处除三害”的赞誉。

周子隐晚年在西晋做官,刚正不阿,被派往西北讨伐叛变,遇害于沙场。

苏辙把杨继业比作周子隐,歌颂他们为国壮烈牺牲的英勇气概!周子隐著有《默语》三十篇及《风土记》。

李牧祠[宋]司马光椎牛晌壮士,拔距养奇才。

敌帐方惊避,秦金已暗来。

旌旗移幕府,荆剌蔓丛台。

部曲依稀在,犹能话郭开。

[注释] 司马光(1019-1086),字公实,号迂叟。

原籍山西夏县。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温国公,谥文正。

他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

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让、刚正不阿。

从小有“司马光砸缸救人”的美传,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

古代诗词中履虎一词有何典故?

《周易?履》 “履虎尾,不人,亨。

至,吃。

亨,通 达顺利。

《晋书?袁宏传》:“仁者必勇,德亦有言,虽遇履尾,神气恬 然。

”踩踏虎尾,比喻处境险恶。

又作“履虎宋”。

陆游《书感》:“凛凛唼 人愁履虎,区区染指畏啥鼋。

”清?徐乾学《请告得旨留别诸公》:“入世 艰虞优履虎,当门芳馥怕锄兰。

关于团结的诗词

展开全部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先秦·孟子 ?2、团结就是力量。

——谚语 ?3、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 要被人一脚踢开的。

——艾思奇 ?4、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俗语 ?5、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易经》 ?6、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吕氏春秋》 ?7、民齐者强。

——荀况 ?8、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薛宣 ?9、聪明人与朋友同行,步调总是齐一的。

——法国谚语 ?10、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

——伊索 ?11、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

——拉封丹 ?12、上下同欲者胜。

——孙武 ?13、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奥斯特 洛夫斯基 ?14、人心齐,泰山移。

——中国谚语 ?15、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三国.孙 权 ?16、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

——邓中夏 ?17、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 起,几乎是万能的。

——美.韦伯斯特 ?18、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

——英.莎士比亚 ?19、团结就有力量和智慧,没有诚意实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 的团结。

——英.欧文 ?20、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 成许多事业。

——德.叔本华 ?21、不管努力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

合群永远 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德.歌德 ?22、中国的问题,稳定需要团结,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

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 搞不成。

稳定需要团结,才能稳定。

要使社会长期稳定。

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党与人民群 众钢铁般的团结。

——邓小平 ?23、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就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 基本保证。

在当前,加强党的团结,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团结,具有特殊意义。

— —毛泽东 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他自己和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锋 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所必须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这土壤上的花朵与果实。

—— 别林斯基 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

—— 马克思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 陶铸

我爱祖国(诗歌

爱国演讲稿-《祝福您!亲爱的祖国!!》 金秋十月,国旗招展,举国同庆。

今天全国各族人民满怀喜悦,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54岁生日;大江南北的中华儿女都在尽情高歌,为古老而年轻的祖国深深祝福! 今年国庆,万象更新,非同寻常。

回首春夏之交,正当全国人民意气风发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的时刻,我国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病灾害。

面对这场严峻考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和衷共济,共克时艰,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夺取了防治非典工作阶段性重大胜利,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

经历风雨,又见彩虹。

抗击非典的斗争,极大提高了我国人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伟大祖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展现新气象,昭示好前景。

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

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根本利益。

落后就要挨打,财大才能气粗。

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物质基础,是我们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长治久安的物质基础。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集中精力,心无旁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奋力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为了人民、代表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实践,也是对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效的最好检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能不能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

我们决不能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庸俗化、随意化、标签化、招牌化,一定要始终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真正为民谋利,为民造福。

近一年来,以爱猫扑,爱生活同志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千方百计扩大再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出台许多便民利民的措施,做了大量亲民爱民的工作。

人民为有这样的党风政风而欢欣,祖国为有这样的党风政风而自豪。

新中国成立54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但是,越是在形势好的情况下,我们越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我们一定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大力转变作风,狠抓求真务实。

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奔腾向前,浩浩荡荡,势不可挡。

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走过了五千年的历程。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卓越创造,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坚信,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中,一定能够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勇往直前地朝着宏伟目标阔步迈进,光荣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把我国早日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祖国在我心中 沿着黄河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从《诗经》中“坎坎代擅”的江边,到《史记》“金戈铁马”的楚河汉界;从郦道元的《水经注》,到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我看青藏高原脉动的祖国;看黄土高坡起伏的祖国;看烟花苍茫,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祖国;看群峰腾跃,平原奔驰,长河扬鞭的祖国。

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读祖国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之上,读祖国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之上,读祖国壮年的成熟…… 我想说又不愿说,我也曾看到祖国的孱弱,在圆明园烧焦的废墟之上,我看祖国是一滩血;在邓世昌勇猛的“致远舰”上,我看祖国是一团火。

但我的祖国没有沉没,在亚细亚的东部,用宽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将炎黄子孙揽于怀中,用茅草和土砖修复残缺的岁月,用野菜和稀粥喂养饥饿的生活。

中山先生,在黑夜里开始规划治国方略,毛泽东,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邓小平,把饱经沧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灾多难的祖国,从世纪的风雨中神奇地走过! 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过壶口,闯关东,走三峡,奔大海。

在河西走廊,华北平原,我看祖国的富饶与辽阔,看祖国千里马般日夜兼程的超越;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看祖国崇高与巍峨,看祖国繁荣...

秦王嬴政诗词

展开全部轻生似芥,造墓焚书行酷法; 纳谏如流,废封置县统乾坤。

注:他筑长城,修阿房,造陵墓,焚书抗儒,行酷法苛政,役使天下臣民如役狗,有人称其为天下第一暴君;他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废分封,置郡县,统一度量衡和钱币,使书同文,车同轨,立法创制,历两千而不衰,功莫大焉,故说他生性残暴,心狠手辣,草菅人命,不为过,可他又纳谏如流,大肚能容,他就是这样一个谜一样的人物

《秦皇?兵马俑》 马箫箫兮车辚辚, 铁甲昂扬卫皇陵. 冷颜肃穆真威武, 缄语沉寂万籁声. 甘将热血埋黄土, 宁把性命殒墓尘. 瀛政一言摧巨岳, 百千壮士折躯身. 从来膏脂作陪殉, 可怜肌骨辗泥泞. 秉怀素志不惜死, 持戈阴冥护龙庭. 能工高艺挥鬼斧, 金钁铸就巧匠心. 造就空前绝后事, 思绪飞扬不能停. 忆昔少年逐神鹿, 铠甲万乘尊宝鼎. 夷平六国掌牛耳, 戡破合纵攻连横. 但有燕君励苦志, 易水寒风侠壮行. 咸阳一别千载怨, 图穷匕见留芳名. 强筑长城固疆域, 修治井田勉勤耕. 焚书坑儒存遗憾, 盟交胡虏政英明. 大义敢纳李斯怨, 警醒告慰商鞅心. 扶苏直谏枉逆耳, 胡亥执政好亡秦. 欲求仙丹渡东海, 空留遗愿至山崩. 阎君畏惧肝胆裂, 雄师百万喋血征. 旌旗飘摇腾杀气, 剑戟森严欲鏖兵. 不愧秦国雄豪主, 气壮山河第一人. 会稽刻石 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攸长。

卅有七年,亲巡天下,周览远方。

遂登会稽,宣省习俗,黔首斋庄。

群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道高明。

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

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

六王专倍,贪戾慠猛,率众自强。

暴虐恣行,负力而骄,数动甲兵。

阴通间使,以事合从,行为辟方。

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

义威诛之,殄熄暴悖,乱贼灭亡。

圣德广密,六合之中,被泽无疆。

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

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

贵贱并通,善否陈前,靡有隐情。

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

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絜诚。

夫为寄猳,杀之无罪,男秉义程。

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大治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

皆遵度轨,和安敦勉,莫不顺令。

黔首修絜,人乐同则,嘉保太平。

后敬奉法,常治无极,舆舟不倾。

从臣诵烈,请刻此石,光垂休铭。

译文 皇帝创业美且盛,境内平定大一统,德泽恩惠长又长。

始皇三十有七年,亲自出巡游天下,视察周遍到远方。

于是登上会稽山,宣布教化树风尚,国民肃敬又端庄。

臣子个个颂功德,寻根求原明事迹,追述往事赞秦皇。

秦皇天圣做国君,始立法令正名实,明确公布旧规章。

首先统一总法式,审别官职明任务,从此办事有恒常。

六王专横背信义,贪心乖戾又凶猛,个个带头想逞强。

随心所欲施暴虐,自恃军力太骄狂,屡次出兵动刀枪。

暗中通使搞离间,串联合纵拒秦国,所作所为不正当。

掩盖内心怀奸计,公然外来侵我疆,天下从此起祸殃。

秦国正义威力强,扑灭暴力诛叛逆,乱世寇贼尽灭亡。

始皇圣德深又广,充满天地和四方,泽被众生浩无疆。

皇帝统一海内地,兼听天下万千事,远远近近政治清。

运用道理管万物,确定是非看事实,载入史册须正名。

无论贵贱法通用,是非公诸众人前,不准欺骗有隐情。

文饰过错说有理,夫死弃子再嫁人,加倍死罪惩不贞。

内外隔绝防范严,禁止男女犯奸淫,人人干净心要诚。

有妇之夫淫人妻,杀死奸夫不算罪,男子礼仪有章程。

为人之妻若逃嫁,害得子女母亲,都要教育使廉清。

政治统一改陋俗,天下众民受教化,善经美典披在身。

人人知道遵法度,家家和好共敦勉,天下无不听王令。

国民都能修洁心,乐守规矩同法则,吉庆欢乐保太平。

后人奉公敬守法,长治久安无尽期,犹如车船永不倾。

随从群臣齐歌颂,请求刻石树丰碑,光辉永留映美铭。

歌颂社会主义的诗词有哪些?

展开全部 心中有国家天下,脑后华夏身天涯。

纵然潇洒走世界,形单影只似飘花。

爱岗敬业甘奉献,为人服务心怡然。

自古从无不劳获,天道酬勤道至简。

诚实守信人夸赞,为人处世路更宽。

纵使风云多变幻,风急雨骤能安眠。

友好待人善为先,携手共进行不难。

风正气顺总相宜,其乐融融暖心间。

从心所欲不逾矩,全面自由唯自律。

政治社会两清平,民主人权俱无阻。

全民待权差距除,长治久安平等筑。

古往今来患不均,深化改革促进步。

大同社会天下逐,公平正义全民护。

两极分化快消除,社会优越齐涌出。

雷厉风行打蝇虎,依法治国净贪腐。

行政执法强力度,安居乐业好秩序。

富民强国梦兴复,改革开放洗屈辱。

惠民新政频频出,共同富裕兴民族。

社会主义根民主,当家执政行特路。

选举决策同做主,管理监督全参与。

仁义礼智信待物,温良恭俭让居处。

精神物质共双修,文明社会快进步。

社会和谐终归宿,矛盾解决可持续。

人与自然和谐处,生活安定井然序。

5.伟人毛泽东、为民指航程。

推翻三座山、人民出火坑。

抗击日本鬼、民众得安宁。

伟人怀雄略、解放全中国。

抗美援朝战、卫国保家乡。

均田打土豪、公私合营融。

互助合作化、粮食城倍增。

人民大公社、群众思想正。

“社会主义”通常是指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即关于消灭一切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一般意义的社会主义,而是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将建立起社会公有制,消灭一切专制的政治形式,建立完备彻底的民主制度;国家将失去暴力性质,成为单纯的管理机关和服务机构

社会主义要求将人的思想从资本、宗教、国家下彻底解放出来,最大限度地接受思想和科技优秀成果,使人的人格日益完善,智力日益发展。

社会主义将以资本主义的灭亡标志自己的诞生。

...

春联传统文化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学形式。

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

看到一家家、一户户、一副副字体不一、内容丰富的对联,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淳厚的乡风民俗和浓郁的年味,感受万家团圆、和和美美、喜气洋洋的欢欣和对美好愿景、幸福生活的殷殷期盼。

余亚飞《迎新岁》称:“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旧年辞别迎新岁,时序车轮总向前。

” 家门口贴上春联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传统春联是由人手以毛笔书写,现在亦有机器印制的春联。

春联的种类较多,有街门对、屋门对等,每幅春联都有横批。

有些地区“春联”也是各种春贴的统称,而有些地区又把条状、不成对的春贴称为春条、春挥。

朝鲜则有立春榜、立春书、立春贴等名称,简称春榜、春贴等。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

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

“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

《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

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

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

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据说五代时的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

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

第二句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

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

这就成了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

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即今春联)的盛况。

同时,随着门神的出现和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来书写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负的驱邪避灾的使命逐渐转移给门神,而桃符的内容则演化成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

“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

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

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

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

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

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

”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写完后就继续巡视。

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

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

”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这家三十两银子。

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颁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户户推广开来的。

关于祖国的诗歌朗诵(5分钟以内)

文章一时光如流水般逝去,我们伟大的祖国也已经点燃了她的第57枝生日蜡烛。

这57年的风雨中走过的路,淌过的河,已不计其数。

这57年里,我们有过辉煌,也有过失落,57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可以完成好多事情,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却是短暂的。

虽说成长之路是曲折、漫长的。

面对57年的风雨沧桑,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骄傲,我们自豪!现在,我们可以挺直腰板,拍着胸脯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强不屈的民族,一个伟大的民族!” 我们在星光灿烂下倾听时代的钟声,我们在漫漫长夜中等待黎明的曙光。

多少次,我们心潮澎湃;多少次,我们辗转反侧;那都是为了等待这不同寻常的一天——祖国母亲的诞生! 列宁曾经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那就让我们沿着时间的隧道逆向而行,重新感受那段平凡而又伟大的历史吧。

曾几何时,贪婪的侵略者纷纷来到中国,从此,这里的文明消失了,强盛衰败了,留下的只是浓雾蔽日,民不聊生;曾几何时,无数的革命烈士用血肉之躯把我们多难的民族抱出了地狱, 为了祖国的成长,无数人前仆后继,呕心沥血,为了祖国的富强又有多少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即使在封建主义的绞杀下,在那帝国主义的炮火中,中国人依然用自己的脊梁柱挺起了中华古老的长城。

把祖国母亲送上了幸福大道,用拳拳赤子之心,抹去了祖国母亲凄苦的眼泪,换来了她幸福的微笑……五十七年前的今天,我们的祖国振翅一飞,再度冲上云霄,向全世界发出了最为雄健豪迈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巨人的呐喊,震荡环宇,让群山响应,大海回波! 每当五星红旗在蓝天飘扬,国歌声在晴空回荡时,民族自尊的血液就会在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的血管中沸腾。

回望历史的长河,无数先辈名垂青史,他们用自己的赤胆忠诚誓死捍卫自己不屈的民族,从威震敌胆的民族英雄岳飞,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为建设民主主义中国而抗争的孙中山,为开创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唤醒东方经济巨龙的邓小平,推进“三个代表”的江泽民,贯彻八荣八耻的胡锦涛……每个名字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是啊,正是这样一个向来不屈不挠的民族,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又是这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唤醒沉睡于心底的自豪。

这一切的一切都无不证明了我国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在增强着, 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用双手弹奏为我们伟大祖国谱写的新乐章。

我们感受到了她的成熟,她的男性般坚实的臂膀,她的母性般温柔的胸怀,我们深情地向她致一个敬,奉上我们一片爱国赤子的深情。

文章二金秋十月,国旗招展,举国同庆。

今天全国各族人民满怀喜悦,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54岁生日;大江南北的中华儿女都在尽情高歌,为古老而年轻的祖国深深祝福! 今年国庆,万象更新,非同寻常。

回首春夏之交,正当全国人民意气风发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的时刻,我国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病灾害。

面对这场严峻考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和衷共济,共克时艰,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夺取了防治非典工作的阶段性重大胜利,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

经历风雨,又见彩虹。

抗击非典的斗争,极大提高了我国人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伟大祖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展现新气象,昭示好前景。

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

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根本利益。

落后就要挨打,财大才能气粗。

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物质基础,是我们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长治久安的物质基础。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集中精力,心无旁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奋力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为了人民、代表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实践,也是对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效的最好检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能不能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

我们决不能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庸俗化、随意化、标签化、招牌化,一定要始终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真正为民谋利,为民造福。

近一年来...

为什么会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说法

展开全部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说法源于毛主席写的一首词《沁园春.雪》,由于词要求格律并且字数有限,讲究精炼、押韵,不可能像议论文一样长篇大论,提到几个有代表性的帝王,以点带面,足以谈论古今、笑傲长江。

这些皇帝都统一了国家。

秦皇:统一全国,结束全国长期分裂局面,使政治、经济、文化空前大一统,使国家摆脱奴隶制。

汉武:雄才大略,击败匈奴,独尊儒术,使国家长治久安。

唐宗:积极纳柬,重视科举,施行三省六部制,为开元盛世奠定基础。

宋祖:结束割裂局势,重文轻武,加强皇权施行的政策是历史上重要的决策。

这四位都是历史上的狠角色,要是真要细分,只能用文治武功作为分界线。

文治盛衰,当以唐宗宋祖而论;武功高低,那就非秦皇汉武莫属。

秦皇汉武的地位是真真正正中国历史上无人能出其右。

秦始皇嬴政以关中一国之力,采用合纵战略,终结了战国两百五十年的混战局面,建立了华夏民族的大一统帝国,随即开疆拓土,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修灵渠。

能与之媲美的帝王,也就只有汉武大帝刘彻了。

汉祖刘邦建立的汉朝尊崇的黄老之道,虽然恢复了社会生产,但却受到周边蛮夷的欺压,不得不用和亲政策来缓解战争压力,然而这局面到了刘彻时代就彻底改变了。

刘彻高呼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旗号,为了筹备攻打匈奴的战争,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把全国的财政军政权力收归中央,重用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北破匈奴,南吞百越,东并朝鲜,西征大宛,划定了汉朝国土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远扬国威,使“汉”至今仍是中华民族的代号。

李世民的政绩除了军事行动,其对后世最具影响的应该是他开创的贞观之治,使得大唐帝国成功晋身全球第一帝国,对于现在世界很多地方都会提及中国人为“唐人”,这就是他的魅力所在。

在当时的唐朝,其繁荣昌盛的局面,是世界各地人民心中所向往的地方,能做到这一点,除了李世民,还有哪个人能做到? 宋太祖赵匡胤个建国以后不杀功臣,兵不血刃收回兵权的皇帝,有这样气魄的皇帝中国历史上又有几个?再往前看,他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统一南北地区,政治清明,宋朝虽然一直都是强弩之末,但是宋朝的财政却是任何一个王朝都不能达到的有钱,这一切都是赵匡胤所标榜的文治。

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

您好! 据我所知, 新春伊始,春节将临,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城乡百姓家家户户总要贴上新的春联,以示辞旧迎新,期冀度过和和睦睦的除夕之夜,迎来甜甜美美的新春佳节.可以说,春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而春联则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文化.这是因为春节源于我国的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春联便伴随着一年一度的春节应运而生,进入寻常百姓之家,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 我国古代春联可以知识追溯到春秋时代,那时候的春联是刻写在门庭木掾或石柱上,也有篆刻在悬挂门庭的长幅竹片上,以后又墨写在丝帛稠带上(北方人称之为幌子)以装饰门庭.及至造纸术在我国古代发明后,春联便由文人墨客书写在纸制条幅上悬挂,进而再发展到人们用红纸书写并张贴在门亭与厅堂.有人又称春联为对联,其实春联只是对联中的一种.众多的对联还包括祝贺新婚嫁娶,新屋落成,乔迁志禧,生日寿辰和其他喜庆节日,还有悼念已故亲友的挽联和孝联等.而春联则是在我国民间流传最广,应用最多又最为人民所喜闻乐见.它与鞭炮,喜筵相随,为人们的喜庆节日平添几分欢乐和吉祥.应该说,古人对春联的内容和形式颇有研究.因为春联的格式起源于我国的古典诗词,因而最初的春联要求象律诗一样讲究严格的字句相等与平仄对仗,即上下联的每个字都应要求其声调呈阴阳平仄相对,再配以具有章法技巧的书法墨写,所以古代文人视春联为一种既高深又典雅的艺术创作. 然而对联发展到今天,随着白话文和大众文化的普及,现在人们已不太注重古人所奉行的那种严格的律诗般的字句对仗原则,但一副象样的对联至少应在选字用词上讲求对等,即字数与词类应求相对.按照现代汉语规范应求上下联中的名词,形容词,动词,数词等词组相对等排列有序,而在声调上至少应求每个上下联的最末一字平仄相对.如一般上联末字为仄声(即汉语拼音第三,四声),则下联末字应为平声(即汉语拼音第一,二声).这应该是创作对联的最起码的要求,否则就不称其为对联了,至少是不规范的对联.新春佳节之际,当你访亲会友或漫步大街小巷,趁着雅兴留意欣赏张贴在各家各户的新春联,于字斟句酌与领略其意之中确实可以赏心悦目,陶冶情操.倘若你有心玩味并吟诵其中的妙联佳句,这无异于一种别有雅趣的艺术欣赏.因为当你看到和读到那些堪称绝妙的春联并加以品评的过程,这本身就是提高你的艺术鉴赏能力的有益尝试.我还记得很早以前南昌电视台摄制的电视连续剧《联林珍奇》,其中汇集了不少我国古代脍炙人口的妙联佳作,可谓〃佳联佳绝句,妙语妙诗章.〃 据说新中国诞生时有人曾作联庆祝:〃北京重庆成都西安南宁长春.〃作者巧用我国六大城市名称成联,但细细品味却觉得不甚贴切.请看此上联中的〃重庆〃是作为动词之意,且〃成都〃与〃长春〃的词义亦不对等,再则上下联末字同为平声.严格说来,此联乃美中不足矣! 闻说又有人用江西省八个地名巧作对联:〃新建石城万年万载,永修铜鼓乐平乐安.〃则注重了字,词的义,音相对.此不失为绝妙之佳联.笔者早年曾在瓷都景德镇看到一副好春联:〃三阳开泰光照日月,青花梧桐香飘春秋.〃此联中的〃三阳开泰〃与〃青花梧桐〃同系景德镇的传统艺术名瓷,而上下联的〃光照日月〃又与〃香飘春秋〃在字,词的义,音上 巧妙相对.说明此联作者是深谙古人作联之道的. 我有一位朋友前年于某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并获文学硕士学位.他的文学功底不浅,尤擅长吟诗绘画.我记得有一次去他家做客,看到他的书房里挂着他的一幅新作国画,上面有他题写的一副配画对联:〃窗外青枝吐翠日作画,屋内红袖添香夜读书〃,其中诗情画意引人入胜.那年春节时他于踌躇满志中作联自赏:〃三载寒窗拂扫冬雪遍地,万里鹏程扶摇春风满天.〃此联意蕴深邃,不同凡响,又令我回味不已. 人们熟知的流传甚广的商业店铺用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既不同于沿袭的古代对联,又近乎于流传的现代对联.又如〃龙凤呈祥歌盛世,五谷丰登庆太平〃,〃物华天宝扬海内,人杰地灵遍神州〃,〃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朵朵报新春〃都是我国民间多少年来盛传不衰的好春联,直至今日仍具活力.我总忘不了自己孩提时代在故乡景德镇过年时看到的许多好春联,至今仍吟诵不忘,记忆犹新. 春联顾名思义用于新春佳节,但其他的对联可用于一年四季.试举古人曾以宋诗吟秋〃年华冉冉催人老,风物萧萧又变秋〃.亦有今人吟秋作联曰〃彩虹映苍松劲挺,金秋展少年文丰〃.读罢便感意境大不相同.文革时期人们常用毛泽东诗词代联如〃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又如〃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变迁,回首当年人们仍记忆犹新. 对联多以五字与七字盛行,此与取源自古诗〃五言〃与〃七律〃很有干系,其他对联有六字,八字,九字亦常见.除上述举例外,五字联如〃沃野千里绿,青山万木春〃,〃古城皆春色,神州尽朝晖〃;六字联如〃大鹏高翔万里,小龙腾飞千年〃(蛇年春联),〃金鸡振翅劲舞,银犬引亢高歌〃(狗年春联);八字联如〃六畜兴旺千家同乐,五谷丰登万象更新〃,〃辞旧岁捷报传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