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隋炀帝诗词生平



隋炀帝杨广少年时的诗词有哪几首?展开全部 1、隋炀帝杨广少年时的诗词有《春江花月夜》、《饮马长城窟行》两首。2、《春江花月夜》其一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其二夜露含花气,春潭

隋炀帝杨广少年时的诗词有哪几首?

展开全部 1、隋炀帝杨广少年时的诗词有《春江花月夜》、《饮马长城窟行》两首。

2、《春江花月夜》其一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其二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

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3、《饮马长城窟行》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4、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

生于大兴,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

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修隋唐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对后世颇有影响,然而频繁的发动战争,如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加之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

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覆亡。

...

隋炀帝杨广的诗

展开全部 1、《春江花月夜》 其一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其二 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

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2、《野望》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3、《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征群臣》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於上京。

北河秉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摐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骑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岩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4、《秋思诗》 寒鸦飞数点, 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 一望黯销魂。

5、《早渡淮诗》 平淮既森森,晓雾复霏霏。

淮甸未分色,泱漭共晨晖。

晴霞转孤屿,锦帆出长圻。

潮鱼时跃浪,沙禽鸣欲飞。

会待高秋晚,愁因逝水归。

...

隋炀帝一生的功绩?

隋炀帝一生的最大功绩是下令修建大运河。

隋炀帝下令开挖修建南北“大运河”,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起来。

如此浩大的工程,利于千秋万代。

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

它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最长的运河。

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此外,隋炀帝还有其它功绩:1、实施政治改革。

2、营建东都洛阳。

3、开发畅通丝绸之路。

4、创立朝贡体系。

5、开创科举重视教育

6、亲征吐谷浑。

7、三征高句丽。

?...

隋炀帝的功过

展开全部 ?(569年——618年)是的第二个儿子。

小名阿麽,又名杨英。

开皇元年(585年)只有十三岁被封为晋王,并做了的总管,拱卫京城。

山西太原市-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太原市)为了让儿子得到锻炼,日后能当大任。

让很有才干的大臣担任的辅臣。

炀帝年少好学,善诗文,有集55卷。

在位14年(604年——618年),,,战功卓著。

“统一江山”、“修通运河”、“修建”、“西巡”、“改革创新”、“三游江都”、“三驾”、可以概括他一生所为。

的功业: 一、亲自指挥完成祖国统一(一统江山) 公元589年,年仅20岁的杨广被拜为隋朝兵马都讨,统领51万大军南下向富裕、强盛的发动进攻,并完成统一。

当时人们认为“,古以为限隔为南北......”当年符坚百万大军都没有突破。

可见这是非常难以完成的任务。

可在杨广的指挥下,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一举突破。

所到之处,。

而对百姓则“秋毫无犯”,对于库府资财,“一无所取”。

博得了人民广泛的赞扬。

“天下皆称广以为贤”。

在公元590年,奉命到江南扬州总管,并平定了江南高智慧的叛乱。

杨广学江南方言,娶江南妻子,亲近江南学子,重用其中的学者来整理典籍。

他亲自实地在江南花了十年来拢络,自此南北朝之后和北方隔离多年的江南才始归顺中央,更使得之后唐朝在南方的统治得以顺利进行。

20岁的杨广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结束了上百年来中国分裂的局面。

也结束了中国三、四百年的战乱时代。

从此中国进入了和平、强盛的时代。

这要比指挥部队平定各路与割据的要战功卓著。

杨广功劳盖世!!! 二、修建畅通国家命脉(修通运河)、(修建) 曾于公元584年命率众开漕渠。

自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名广通渠。

公元604年改名永通渠。

但随着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日益发展,修凿的局部运河,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沟通南北水道已经成为社会经济交流的迫切需要了。

公元605年(大业元年),隋炀帝即位第一年就征发百万士兵和夫役,修造。

同年又改造。

公元608年,又征发河北民工百万开凿。

公元610年沟通长江河。

至此,开凿的工程基本完成。

隋炀帝开凿前后用了六年的时间

隋炀帝先后开凿疏浚了由黄河进入汴水,再由汴水进入淮河的;还有从淮河进入长江的;从(现在江苏的镇江)到达(现在浙江杭州)的江南河;引沁水向南到达黄河,向北到达涿郡(现在的北京)的。

这些渠南北连通,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大运河从北方的涿郡到达南方的,南北蜿蜒长达五千多里。

隋炀帝在修运河同时,运河两岸筑起,种上杨柳树。

长安到江都,沿途建造40多处,沿运河还建立了许多粮仓,作为转运或贮粮之所。

南北“大运河”,将、长江、淮河、黄河、连接起来。

当时运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绝”,大运河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制的加强,都起了促进作用

大运河不仅加强了隋王朝对南方的军事与政治统治,而且使南方的物资能够顺利地到达当时的洛阳和长安,在有利于军事和政治的同时,南北方的文化交流也得到了有力的加强。

如此浩大的工程,利于千功万代。

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

大运河连接,连接了两个文明。

使逐渐成为一体。

修建大运河是凝聚中国之举。

满足了将已成为全国的同仍是政治中心的北方连接起来的迫切需要。

“大运河”的修建使中国水运畅通、发达,为中国后世的繁荣富强打下了牢固坚实的基础。

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了。

隋炀帝为中国后代子孙万代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他对中国的功绩是不朽的、是很难有人比拟的......只是为此付出的代价太大。

劳民伤财导致灭国。

如此浩大的工程谁修建都不讨好,谁建都会伤。

有谁敢修建如此浩大的工程?敢做如此大的手笔?大概只有气魄同样浩大的秦始皇了。

是在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派等人负责修建。

当时,每月都有二百万人在工地上劳动,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完成。

新的有、和外郭城。

外郭城也就是大城,周围有七十里长。

里面的是文武办公的地方

再往里,就是,周围有三十里。

隋炀帝修建,是有统治国家的战略考虑的。

当时首都长安在西北面,往东的路不太畅通,影响了国家政令的畅达。

洛阳则处在国家的中心地带,可以有效地治理江南,控制北方,巩固国家。

还有,在长安的时候,各地的粮食运往长安要费时费力,白费。

到了洛阳便可以很方便地取得粮食,减轻了百姓负担。

这也为后来的唐朝繁荣昌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亲自开拓疆土畅通(西巡) 公元605年(大业元年),隋将韦率兵大败契丹,韦扬言借道去柳城(今辽宁朝阳南)与交易,率军入其境,未加防备。

韦率军进至距契丹50里处,突然发起进攻,大败契丹军,俘虏其男女4万余人。

隋朝阻止拖延了契丹的崛起强大。

公元608年(大业四年),隋炀帝派军灭了。

开拓疆域数千里,范围东起东岸,西至,北起库鲁克塔格山脉,南至,并实行度管理。

使之归入中国统治之下。

这是以往各朝从未设置过正式行政区的地方。

公元609年(大业五年),隋炀帝率大军从京都长安(今西安)浩浩荡荡的出发到甘肃,西上青海横穿祁连山,...

隋炀帝一生的事业是什么呢?

隋炀帝一生的最大功绩是下令修建大运河。

隋炀帝下令开挖修建南北“大运河”,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起来。

如此浩大的工程,利于千秋万代。

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

它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最长的运河。

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此外,隋炀帝还有其它功绩: 1、实施政治改革。

2、营建东都洛阳。

3、开发畅通丝绸之路。

4、创立朝贡体系。

5、开创科举重视教育。

6、亲征吐谷浑。

7、三征高句丽。

隋炀帝一生的功与过?

展开全部 杨广(604年—618年在位)登基前完成祖国统一(一统江山),“修通运河(下令修建完成大运河)”、“西巡张掖(亲自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开创科举”、“开发西域”、“建立天朝体系(四方纳贡)”可以概括他一生所为。

但隋炀帝失败的地方是用民过重、急功近利,太想建立伟业了。

三驾辽东不仅消耗了大量自己的主力军队,而且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主要是兵役太重。

本身修建大运河就伤民大重,损伤国体。

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也同样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隋炀帝因过分自信与轻敌,导致第一次征高丽的失败,并陷入战争泥潭。

致使不满的士兵发动兵变。

人民也为逃避沉重的负担纷纷起义造反,为大隋王朝的覆灭打下了伏笔。

《隋书 世祖本纪》中有记载隋炀帝:“上美姿仪,少敏慧。

”政绩和暴政都很突出。

...

对隋炀帝的新评价

生平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0日)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杨坚的次子,是个很有才华、头脑精明,大体上是位积极、有进取心的人。

对于国政,他也有恢宏的抱负,并且戮力付诸实现。

主政后,他巡视边塞拓、开通西域、推动大建设。

然而最终因人民负荷不了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穷兵黩武,遂以残暴留名于世。

有人拿商纣王、秦始皇等与他相比,并称暴君。

他对人民奴役征敛十分苛重,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在人民大起义的打击下,部下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将他缢死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功业 杨广在位14年(604年——618年)“统一江山”、“修通运河”、“西巡张掖”、“三游江都”、“三驾辽东”可以概括他一生所为。

隋炀帝的功业:一、亲自指挥完成祖国统一(一统江山) 公元589年,年仅20岁的杨广被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51万大军南下向富裕、强盛的陈朝发动进攻,并完成统一。

当时人们认为“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为南北......”当年符坚百万大军都没有突破长江天堑。

可见这是非常难以完成的任务。

可隋军在杨广的指挥下,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一举突破长江天堑。

所到之处,所向披靡。

而对百姓则“秋毫无犯”,对于陈朝库府资财,“一无所取”。

博得了人民广泛的赞扬。

“天下皆称广以为贤”。

20岁的杨广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结束了上百年来中国分裂的局面。

也结束了中国三、四百年的战乱时代。

从此中国进入了和平、强盛的时代。

这要比李世民指挥部队平定各路农民起义与割据的小军阀要战功卓著。

隋炀帝杨广功劳盖世!!!二、下令修建完成大运河(修通运河) 隋炀帝下令开挖修建南北“大运河”,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起来。

如此浩大的工程,利于千功万代。

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

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

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

修建大运河是凝聚中国之举。

满足了将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的长江流域同仍是政治中心的北方连接起来的迫切需要。

“大运河”的修建使中国水运畅通、发达,为中国后世的繁荣富强打下了牢固坚实的基础。

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

隋炀帝为中国后代子孙万代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他对中国的功绩是不朽的、是很难有人比拟的......只是为此付出的代价太大。

劳民伤财导致灭国。

如此浩大的工程谁修建都不讨好,谁建都会伤国体。

有谁敢修建如此浩大的工程?还有谁敢做如此大的手笔?大概只有气魄同样浩大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了。

三、亲自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西巡张掖) 公元605年(大业元年),隋将韦云起率突厥兵大败契丹,韦云起扬言借道去柳城(今辽宁朝阳南)与高丽交易,率军入其境,契丹人未加防备。

韦云起率军进至距契丹大营50里处,突然发起进攻,大败契丹军,俘虏其男女4万余人。

隋朝阻止拖延了契丹的崛起强大。

公元608年(大业四年),隋炀帝派军灭了吐谷浑。

开拓疆域数千里,范围东起青海湖东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库鲁克塔格山脉,南至昆仑山脉,并实行郡县制度管理。

使之归入中国统治之下。

这是以往各朝从未设置过正式行政区的地方。

公元609年(大业五年),隋炀帝率大军从京都长安(今西安)浩浩荡荡的出发到甘肃陇西,西上青海横穿祁连山,经大斗拔谷北上,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

这次出行绝不是游山玩水,个人玩乐的。

因为西部自古大漠边关、自然条件环境恶劣,隋炀帝还曾遭遇到暴风雪的袭击。

此峡谷海拔三千多米,终年温度在零度以下。

士兵冻死大半,随行官员也大都失散。

隋炀帝也狼狈不堪,在路上吃近苦头。

隋炀帝这次西巡历时半年之久,远涉到了青海和河西走廊。

其意义重大。

在封建时代,中国皇帝抵达到西北这么远的地方,只有隋炀帝一人

隋扬帝西巡过程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进一步促成了甘肃、青海、新疆等大西北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隋炀帝到达张掖之后,西域二十七国君主与史臣纷纷前来朝见,表示臣服。

各国商人也都云集张掖进行贸易。

隋炀帝亲自打通了丝绸之路,这是千古名君才能有的功绩。

为炫耀中华盛世,隋炀帝杨广在古丝绸之路举行了万国博览会。

这是举世创举。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 这是隋炀帝在这次西巡所做的《饮马长城窟行》,成为千古名篇。

“通首气体强大,颇有魏武之风。

”后代文人对他诗篇的评价极高。

“混一南北,炀帝之才,实高群下。

”,“隋炀起敝,风骨凝然。

隋炀从华得素,譬诸红艳丛中,清标自出。

隋炀帝一洗颓风,力标本素。

古道于此复存。

”,另一首隋炀帝写的《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足以显...

乾隆皇帝一生写了多少首诗词

展开全部 中国的古代封建帝王,不论是某些清君、明君、圣君,还是那些昏君、庸君、色君、暴君,似乎都继承了一个传统的共性,那就是当他们坐在龙廷上、被人山呼万岁震耳欲聋的时候,似乎都有一种至尊至高、盖世无双、独一不二的感觉,而最能体现这种感觉的自然莫过于皇帝自己写诗了。

大清皇帝乾隆弘历自然也不会例外。

在中国林林总总的古代帝王当中,最能写诗而且写诗最多的帝王只有一个,那就是大清王朝的乾隆皇帝弘历了。

据载,乾隆皇帝在位63年,总计写下了43000余首诗,其诗词创作的总量已接近于整部《全唐诗》,不知要超过李白、杜甫等人的诗作数量多少倍了。

因此,大清皇帝乾隆弘历,也是中国古代独一无二的诗词产量最高的诗人了。

清朝自从进关以来,乾隆在众多皇帝之中也是较有成就的一个,论其历史地位仅次于他的爷爷康熙,因而史书上常把他们爷孙统治的那段时期称之为“康乾盛世”。

乾隆自幼饱受封建礼教文化熏陶,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几乎无一不擅长精通,真可谓学识渊博。

而且还特别崇拜他的爷爷康熙,坐上皇帝宝座后处处都以康熙以榜样。

而他更陶醉于自己的文笔才情,时常卖弄。

他借巡视之名到处游玩,所到之处总要题碑写匾或吟诗作对,地方官员自然要大大恭维一番,乾隆免不了从中要受蒙蔽,而这蒙蔽却也成了他大量诗词创作的一种动力。

...

简要概括隋炀帝杨广一生的功过

隋炀帝杨广一生的功绩:1、修建运河隋炀帝下令调征河南、淮北诸郡人民百多万人开凿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两条河水入黄河,又自板渚(在虎牢之东)引黄河水经荥泽入汴水,自大梁之东引汴水入泗水,直达淮河。

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

当时运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绝”。

大运河对隋唐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加强,都起了促进作用。

2、南北统一20岁的杨广被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51万大军南下向富裕、强盛的陈朝发动进攻,并完成统一。

杨广学江南方言,娶江南妻子,亲近江南学子,重用其中的学者来整理典籍。

他亲自实地在江南花了十年心血拢络人心,缓和了南方的怨恨和怀疑,在军事占领后推行合理的行政,打破阻碍南人成为忠于隋室臣民的许多政治和文化隔阂。

隋炀帝两平江南,自此南北朝之后和北方隔离多年的江南才始归顺中央,更使得之后唐朝在南方的统治得以顺利进行。

3、畅通丝路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率大军从京都长安(今西安)浩浩荡荡的出发到甘肃陇西,西上青海横穿祁连山,经大斗拔谷北上,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

隋炀帝这次西巡历时半年之久,远涉到了青海和河西走廊。

其意义重大。

在封建时代,中国皇帝抵达到西北这么远的地方,只有隋炀帝一人。

隋炀帝西巡过程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进一步促成了甘肃、青海、新疆等大西北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开创科举杨广恢复了被杨坚废除了的国子监、太学以及州县学。

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

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

隋炀帝杨广一生的过失:1、炀帝亲三次征天下兵进攻高句丽,导致隋末农民起义遍及全国,隋王朝岌岌可危。

2、隋炀帝年年出巡,曾三游扬州,两巡塞北,一游河右,三至涿郡,还在长安、洛阳间频繁往还。

每次出游都大造离宫。

总计十余年间被征发扰动的农民不下一千万人次,平均每户就役者一人以上,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

大业七年隋末民变爆发。

...

隋炀帝的历史作为?

隋炀帝在为藩王时,鱼俱罗的弟弟鱼赞,跟随在隋炀帝左右,累次升迁至大都督。

隋炀帝继位后,拜授鱼赞为车骑将军。

鱼赞生性凶残,虐待其部下,令左右炙肉,碰上不中意,就用竹签刺瞎眼睛。

有温酒而温度不合适的,立即割断人家的舌头。

隋炀帝因鱼赞是自己在藩国时的旧交,不忍心杀他,就对近臣们说:“弟弟既然如此,兄长也可想见。

”因而召来鱼俱罗,责备他,把鱼赞从牢里放出来,让他带回去自己处理。

鱼赞回到家里,喝毒药自杀。

隋炀帝恐鱼俱罗心中不安,怕他生起边患,于是调任他为安州刺史。

一年后,又调任赵郡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