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古代诗词鉴赏视频



古代诗歌鉴赏《春日京中有怀》 唐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注释]京中:指西京

古代诗歌鉴赏

《春日京中有怀》 唐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注释]京中:指西京长安

游寓:寓寄他乡。

秦:指长安。

上林苑: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今已无存。

这里借指长安园林

徒:徒然。

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渭河北岸。

汉文帝时周亚夫为将在此驻军,称为“细柳营”,这里借指军营。

漫:随意,没有约束。

南桥:洛阳城中一游览处。

西第: 东汉外戚梁冀为大将军,起府第在洛阳城西。

因马融曾为写《大将军第颂》,后人称之为西第 。

这里泛指豪华府第。

留宾:汉游侠陈遵,豪饮好客,宴会时常取客人车辖投入井中,以防客人中途离去,留宾即出自此曲故。

风日:指洛阳的春日美景。

这里是借代在洛阳赏春的朋友。

[译文] 今年外出游玩的时候,自己独自来到了长安, (没有朋友同游)心中带着春愁来看春天,没有了春天的感觉. 上林苑中的花白白地开放了, 细柳营前的柳叶也徒有新芽. 朋友们这时在南桥应该玩得正是尽兴, 将军府里朋友们欢聚都不愿散去. 我在这里向着遥远的洛阳,对着春天的景物说, (等我和朋友再相聚的时候)明年的春天一定要加倍地还给我一个更美的春色啊! [作者]杜审言,初唐诗人,是我国大诗人杜甫的祖父。

他当年曾跟随武则天在东都洛阳居住,并结识了许多文臣武将,成为知己和好友,长安二年春天,他又伴驾回到西都长安,时逢春日,鲜花盛开,面对美景,思友之情油然而生。

因此,他欣然命笔,写下了这篇声情并茂,情感真挚的《春日京中有怀》。

唐代洛阳为东都。

杜审言曾任洛阳丞,其家又在洛阳西巩县,因此他对洛阳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

这首《春日京中有怀》诗,就是作于诗人当年随武则天离开洛阳回西京期间所作。

诗人抒发怀友思归之离情,表达了对洛阳和在洛阳的朋友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赏析]京中,指西京长安。

首联,“今年游寓独游秦”,游寓,指官员出外游览。

秦,指西京长安。

一个“独”字写出今年春游不在东都洛阳,倍感孤独寂寞的情怀。

颇有“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意味。

“愁思看春不当春”,因为朋友不在身边,虽然面对春日美景,却是万般愁思,美好的春景也不好看了,这两句巧用“重字”,生动地刻画出一个身居他乡,哀春伤怀的诗人形象

颔联,“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上林苑,指皇帝的园林。

细柳营,是军营所在地。

花徒发,叶漫新,是说鲜花白白的开放,叶子空有清新,为什么如此呢?愁思所致,不能和朋友欣赏这大好的春光,这是上联内容的具体化。

以上两联是实写,作者睹物伤怀,思念朋友的孤独寂寞之情溢于言表。

颈联,“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南桥,游览胜地。

西第,将军的豪华府第。

作者身在西都,想像东都的公子们,在桥头尽兴游玩,在将军府宴饮欢聚。

这里用反衬手法,更进一步表现自己的寂寞孤独,表现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尾联,“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风日道,指洛阳的春日美景。

这里是借代,代指在洛阳赏春的朋友,寄语自己思念的东都朋友。

今年春光好,明年春光更胜于今年。

这里作者一反孤独伤感之情,将感情基调由孤独忧愁升华为喜悦自信,表现出昂扬向上乐观的情怀。

将思念化为祝愿,将孤独化为自信,淋漓尽致抒发了对洛阳万物无比眷恋和热爱之情,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诗歌赏析的步骤】怎样进行古代诗歌鉴赏?请问方法步骤,最好举例...

一首成功的好诗一定有独到的艺术手法和技巧.鉴赏古诗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技巧,这一考点既是古诗鉴赏的重点,又是古诗鉴赏的难点. 艺术技巧的鉴赏一般包括三个方面:表达方式的评析,艺术手法的赏析,修辞手法的体味. 一,表达方式的评析 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所谓表达方式的评析就是指能辨析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以及所起到的作用. 1,记叙.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的交代和介绍.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古人庄》),"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越王勾践灭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李白《越中览古》)等. 2,描写.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环境等的形态,特征作具体生动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等. 3,抒情.在作品中抒发主观感受,表露自我感情.如"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同是天涯沧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等. 4,议论.在作品中直接阐述观点,表明态度.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等. 这四种表达方式在具体运用时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经常交融在一起,我们需要注意这一点,如"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一句,融合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表达方式. 二,艺术手法的赏析 1,有关描写的艺术手法:从描写角度看,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从描写用笔看,有工笔和白描;从描写的内容看,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 2,有关抒情的艺术手法:抒情的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古诗词大多借助景物来抒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的关系通常有四种: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3,衬托手法:涉及到正衬和反衬. 4,对比手法. 5,赋比兴手法. 6,用典. 7,虚写与实写. 8,象征手法. (以上内容详看附录) 三,修辞手法的体味 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等.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能辨别这些修辞手法,并能分析他们的艺术效果. (以上内容详看附录) 附: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法例析 1,比兴手法:赋比兴是对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表现手法的总结.其后的诗歌继承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就是详细地叙事写景,并表示出作者的态度.如《诗经·伐檀》中,"砍砍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缠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狟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描写一群伐木的奴隶替奴隶主砍伐檀木制造车子,在艰苦繁重的劳动中联想到奴隶主不劳而获,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比,就是把一物比作另一物.《诗经·硕鼠》把奴隶主比作大老鼠,用的就是比的手法.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诗经·伐檀》中的"河水清且涟漪"就属于"兴",它引出了下面的叙述."兴"和"比"常常联系起来在一篇诗中运用.如《孔雀东南飞》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既是"兴",又是"比". 2,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的叙述,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间接抒情.中国古典诗歌追求含蓄,所以往往是间接抒情,达到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中寓情,情景交融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断古典诗歌有无意境的标志;而是否有意境,又是判断古典诗歌是否为上乘之作的标志.如张可久《[双调]清江引·秋怀》: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诗人紧紧把握题意,用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雨声,点染成一幅萧瑟的秋景.又因"西风"的到来而联想到"归期"的未卜;因"芭蕉雨声"而烘托出自己的功名未就,辗转反侧的愁思.句句是写景,句句又是抒情,情和景高度的统一起来. -------------------------------------------------------------------------------- 2 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 3,象征手法:象征是借助事物间的联系,用特定具体的事物,寄寓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物的修辞方式.象征是一种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志愿.如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比较浅易直白的托物言志诗,其中"清白"二字,不只是对所咏之物外形特点的吟咏,也是对其神韵,品格的高度概括.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心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石灰就象征歌咏诗人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4,,虚写和实写:虚写,不是写眼前的实景,而是写想象中的景象.文艺作品在写到比较复杂的情形时,往往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容量更加丰富.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

古代诗歌鉴赏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一、译诗: 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

我把它仔细磨洗,认出是三国的遗迹。

倘若当年,东风不将周瑜助, 那么铜雀高台春光深, 深锁住,江东二乔,沦为曹公妾。

另注:(一支深埋在泥沙里的断戟,虽然历时久远,但并未完全锈蚀。

我把它拣起来磨洗干净,还能认出是三国赤壁之战的遗物。

如果不是东风帮助周瑜获得火烧曹军的胜利,恐怕吴国的国色大乔、小乔就要被幽禁在曹操的铜雀台上了。

) 二、鉴赏: 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

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后二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

《赤壁》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高中语文古诗歌鉴赏如何做?面对古代诗歌鉴赏,如何分析,下手去做...

题目和关键句入手,把握意象兼顾表达技巧,努力进行整体赏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摘要:赏析古代诗歌,要注重平时积累,从题目和关键句入手,把握意象兼顾表达技巧,努力进行整体赏析。

一、注重平时积累和把握已提供的信息 平时学习生活中,我们已接触了不少诗歌,这些诗歌是我们赏析诗歌的基础。

还有诗歌的“注”对于鉴赏诗歌也是一个好的提示。

在鉴赏时,凡是有“注”的地方,我们一定要重视。

既然出题者有意将“注”附在诗歌后面,肯定是有某种目的,要么是某些词句太难,“注”用来解释;要么是介绍作者写作时的背景。

这两点对于鉴赏诗歌是很有帮助的。

解释词句,为我们理解内容扫除障碍;背景介绍,使我们能够身临其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总之,诗歌的“注”为我们鉴赏诗歌起到了一个提示的作用,为进一步鉴赏诗歌打下基础。

它是理解和把握诗歌的又一把钥匙。

二、从标题入手,体会诗歌的情感 标题或是诗歌的灵魂,或是诗歌的线索,它暗示诗歌的主旨和情感,体现诗人的匠心。

三、从诗歌意象赏析,悟出诗情 诗是由意象构成意境,再由意境体现诗情的。

意象是诗的基础,意境是诗的画面,诗情是诗的内涵。

赏析一首诗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

“意象--意境--诗情”是鉴赏古诗从局部到整体的合理流程。

四、从诗眼入手,抓诗歌中的关键词句 诗是诗人情感的外露,诗眼和关键句恰好是表露诗歌意蕴的窗口,它能体现诗人写作意图、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

特别关键词语,是指反映诗人心情的动词形容词,如:惜、哀、悲、痛、怒、愤、怨、叹、笑、喜、乐等,这些词语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给我们明确的信号。

如李白《静夜思》中的“低头思故乡”,“思”字就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五、兼顾表现手法,体会多姿多彩的诗歌技巧 我国诗歌浩如烟海,异彩纷呈的原因就是用了不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大致说来重点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表现手法。

2.修辞格的运用。

总之,古代诗歌的赏析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只要多读、多背一些诗歌,掌握一些赏析方法,就基本上能够较为正确地赏析诗歌了。

麻烦采纳,谢谢!...

古代诗词赏析方法及步骤有那些

一、看背景结合注释告诉的背景来迅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二、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尾诗句、诗眼)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尾诗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

三、看体裁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赏析诗歌语言的凝炼性、形象性。

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分析表现手法时则从“托物言志”角度出发。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如果是抒情诗,则从写的景物(具体名词)中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在回答诸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欣赏这句诗”等问题时,就考虑是否应该答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借物抒情、情景交融)。

四、看技法一抒情手法⑴直抒胸臆⑵间接抒情A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B借景(物)抒情 C情景交融二描写手法①对比:勾画……的生活画面,突出表现诗人……的情感,或表达了对生活、社会的……思考。

②衬托(映衬、反衬、烘托)③渲染(三次或三次以上描写铺排)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三修辞手法⑴用典——借用神话故事、历史人物活动、古诗文⑵借代——含蓄、委婉,表达特定的感情⑶比喻——形象生动,寄托感情;或语言深入浅出地揭示生活哲理。

想象、联想,设想奇巧,勾画了……的生活或社会图景。

⑷双关——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具含蓄美。

A谐音双关,含蓄,富有情趣。

【如“东边日出西边晴,道是有晴(情)还无晴(情)。

】B语意双关⑸拟人,景和物人格化,形象生动,寄托感情;或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或借物喻人,象征。

⑹夸张,突出特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或造成奇特的意境,表现浪漫主义的情感。

⑺反复,连用某字,突出特点或某种情感。

⑻设问,一问一答,富有情趣;反问,增强说服力,发人深醒。

⑼反语,讽刺。

⑽互文:“参互成文,含而见文。

”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烟笼寒水月笼沙”、“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等。

四其它表现手法:虚实相生五、看意象⑴柳“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⑵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⑶菊花坚贞、高洁品格的象征。

陶渊明“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六、答题格式1、先观点后理由解题时先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

2、先分后总式,答题时,先分说后总说。

3、先总后分式,答题时,先总说后分说。

古代诗歌赏析

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本诗前两句运用了景物烘托的手法,通过袅袅东风,如雾的月光,曲折幽深的长廊等,烘托了白天和夜间两个时间段里海棠花的美丽。

后两句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恐怕花睡去,不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为花着想,表达了作者爱花、惜花之情,也为海棠花积蓄了一年的努力却得不到人么的亲睐和欣赏而感到伤心失望,借此将自己人的不得意、仕途的坎坷以及郁郁寡欢的心情体现了出来。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歌前两句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一开头就描写了被烟雨笼罩的吴地江天,用一夜苍茫的秋雨和送别时孤峙的楚山,尤其是一个“孤”字,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作者以“冰心”和“玉壶”这两个意象自比,告慰友人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暇,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

在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也表现自己开朗胸怀和高洁的品格。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本诗通过对六朝古都金陵现状的描写,借古讽今。

诗人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

首句写景,描写的是秦淮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后二句由一曲《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不知”抒发了诗人对“商女”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即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一体,伤时之痛,委婉深沉。

...

古代诗词鉴赏一直是很多学生的心头痛,应该怎么样去教学才能让学生...

结合往年真题详细地从语言到意象!其中华在线中心爱学网上课程安排主要如下、情感全面剖析高考古诗词,让你突破高考古诗词可以去参考一下华附华附卢福东老师的教学风格,在线中心爱学网上有卢福东老师的教学视频,卢福东老师的课程是依据高考古诗歌的考点来设置的,精辟地讲解高考古诗歌鉴赏的知识点、重难点

古代诗歌鉴赏的几种方法

古代诗歌鉴赏方法总结展开全部一、看背景结合注释告诉的背景来迅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如2008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春日即事① 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在这道题中,注释①告诉我们李弥逊“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第二题问“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联系背景答题就很容易切入。

二、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尾诗句、诗眼)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尾诗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

三、看体裁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赏析诗歌语言的凝炼性、形象性。

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分析表现手法时则从“托物言志”角度出发。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如果是抒情诗,则从写的景物(具体名词)中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在回答诸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欣赏这句诗”等问题时,就考虑是否应该答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借物抒情、情景交融)。

四、看技法一抒情手法⑴直抒胸臆⑵间接抒情A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B借景(物)抒情 C情景交融二描写手法①对比:勾画……的生活画面,突出表现诗人……的情感,或表达了对生活、会的……思考。

②衬托(映衬、反衬、烘托)③渲染(三次或三次以上描写铺排)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三修辞手法⑴用典——借用神话故事、历史人物活动、古诗文⑵借代——含蓄、委婉,表达特定的感情⑶比喻——形象生动,寄托感情;或语言深入浅出地揭示生活哲理。

想象、联想,设想奇巧,勾画了……的生活或社会图景。

⑷双关——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具含蓄美。

A谐音双关,含蓄,富有情趣。

【如“东边日出西边晴,道是有晴(情)还无晴(情)。

】B语意双关⑸拟人,景和物人格化,形象生动,寄托感情;或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或借物喻人,象征。

⑹夸张,突出特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或造成奇特的意境,表现浪漫主义的情感。

⑺反复,连用某字,突出特点或某种情感。

⑻设问,一问一答,富有情趣;反问,增强说服力,发人深醒。

⑼反语,讽刺。

⑽互文:“参互成文,含而见文。

”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烟笼寒水月笼沙”、“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等。

四其它表现手法:虚实相生五、看意象⑴柳“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⑵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⑶菊花坚贞、高洁品格的象征。

陶渊明“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⑷梅花冰清玉洁、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⑸松坚贞、高洁的品质。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⑹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⑺梧桐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⑻杜鹃鸟杜鹃是凄凉、哀伤的象征。

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⑼鹧鸪鸟旅途艰险的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⑽寒蝉悲凉的同义词。

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⑾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⑿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等等。

⒀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⒁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

古代诗歌鉴赏 怎样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语言,可从语言内容、语言风格、表达效果三个方面入手。

依照诗词鉴赏家的观点,就是要注意“表情达意之美,语言特色之美、表达效果之美”。

一、语言内容 (一)从内容的角度分析,诗歌语言可分为:意象语言、情感语言、象征语言、典故语言。

1、意象语言(词语):诸如松、竹、梅、菊一类事物被人们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象征人高洁的品格,诗人常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

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梅自喻,表现自己不与争宠邀媚、阿庾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

其他常见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

2、情感语言(词语):“悲”“孤”等词语能直接表露感情,如“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登高》);还有间接表露的,如“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李益《答许五端公马上口号》),“不堪”“强”写出了诗人不堪回首青春年少时之佳境,只能从酒杯中去回想旧日的事了,传达出内心的凄凉、意绪的消沉。

3、象征语言(诗句):有些是某些诗句本身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有些是全诗常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即说理诗。

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作者是在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杜甫《后游》),写江山花柳像在等待人们去欣赏,用来说明大自然了无私心的道理。

4、典故语言(词语或诗句):如“秋水”指眼睛,“盗泉”旧时常喻不义之财[见《尸子》卷下:“(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鸿雁”指书信(见《汉书》载苏武归汉之事)等。

它们大多源于历史典故,这方面需要学生平时加强课外阅读,积累历史知识,提高文化修养。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化用了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的故事;《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的诗句。

(二)从语法角度分析,要关注数量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成功的炼字都是和炼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炼字,就是使“意”——作者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具体化、生动化、纵深化与美学化,只有炼出具体生动的富于美学内容和启示性的字,才能使“意”具有感染人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