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古代形容黄莺玩闹的诗词



描写春天的诗句,黄莺什么,什么剪春风 《赏尽春光》三月的晴天,些许的凉燕子飞时,风儿打转给不出方向纸鸢翱翔,断线前隐藏沐浴蓝天的愿望绿水荡漾,欲还原昔日自然的模样青草绿了又绿,绿得太过牵强初春少女般

描写春天的诗句,黄莺什么,什么剪春风

《赏尽春光》三月的晴天,些许的凉燕子飞时,风儿打转给不出方向纸鸢翱翔,断线前隐藏沐浴蓝天的愿望绿水荡漾,欲还原昔日自然的模样青草绿了又绿,绿得太过牵强初春少女般难挡,开放了江南的春光 杨柳轻舞,多么潇洒的领头羊万芳吐蕊,谁又能赛过白玉兰的迷香寂寞一场,小石头只愿倾听断桥下流水声响愿景起航,黄鹂勇立枝头狂想要不要轻唱子规啼血的忧伤,震惊了全场议论声响,朋友珍惜时光请别这样泛舟湖上,垂钓者怡然自得坐等鱼儿上当画里风光,写生人试图把江南美景一并收藏步履匆忙,错过时光都习惯日后在图画里赏人儿两两,坝上长廊寂寥而悠长逢春时节,当初悸动的心早已消歇了疯狂别来无恙,美景之下遥想佳人当年赏了又赏

古诗中描写鸟鸣的诗句

展开全部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诗经"郑风"风雨》晦:昏暗。

已:止。

由于风雨交加,天昏地暗,雄鸡以为天还未亮,仍啼叫不住。

后人往往比喻为黑暗中的呼声不绝。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诗经"邶风"燕燕》颉(xié):上飞。

颃(háng):下飞。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诗经"小雅"伐木》丁丁:伐木之声。

嘤嘤:鸟和鸣之声。

幽:深。

迁:升。

乔:高。

以伐木起兴,描写鸟儿飞迁求伴。

诗句被后人用于对求友、求上进、求寓所、求升迁的祝贺和鼓励。

“乔迁”一词源于此。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诗经"小雅"鹤鸣》九皋(gāo):很深的沼泽。

写深泽的鹤声可直冲上天,比喻正义之声是掩盖不住的。

●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

汉"张衡《归田赋》王雎(jū):鸟名,雎鸠。

鸧鹒:黄莺。

颉颃(xié háng):鸟儿上下翻飞的样子。

关关嘤嘤:鸟的鸣声。

生动地描绘了雎鸠和黄莺飞翔的动态和悲鸣的声音。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匝(zá):周,圈。

依:栖、攀。

写良禽择木而栖,比喻贤人良才当择主而事。

体现作者渴望招贤纳士,以实现统一天下的伟大抱负。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欣:高兴。

托:依托、栖宿。

庐:茅庐、住所。

以鸟之爱巢,比己之爱庐,表现田园生活的闲适。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晋"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一首》仰望和俯视禽鱼,自己感到惭愧。

当官要违反自己的意愿,而鸟鱼却能自由自在地生活,这反映了诗人归隐思想

●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

南朝"梁"萧纲《夜望单飞雁》应:会。

这是孤雁在总结生活经验,认为应求其独立,颇有哲理。

●雨雪霏霏雀劳利,长觜饱满短觜饥。

南朝"梁"《雀劳利歌辞》霏霏:大而密的样子。

劳利:觅食的噪声。

觜:即“嘴”。

比喻在困难的环境下,有权势、会钻营的人可饱腹肥肠;反之则挨冻受饿。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北朝"北周"庚信《春赋》啭:鸟的啼鸣声。

用鸟啭和花飞来传达春天的信息形象生动。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秋。

唐"卢照邻《昭君怨》逐:追逐、跟随。

一度秋:一年一度的秋归。

极言昭君因见雁飞而思乡的强烈感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唐"骆宾王《咏鹅》项:指鹅的长颈。

全诗仅十多个字,已把鹅群戏水时的神态声色都逼真地描绘出来。

●高飞凭力致,巧啭任天姿。

唐"祖咏《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致:达到。

啭:鸟的啼鸣声。

任:听任。

天姿:天资。

捕捉人们不经意的鸟雀飞啭的自然现象,暗寓事业的成功有赖于实践和天资相结合的深邃的道理。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壑(hè):山沟。

杜鹃:鸟名。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密布的样子。

阴阴:幽暗的样子。

啭:啼唱。

写久雨后的乡村自然景色,广阔无际的水田上边,白鹭展翅飞翔;浓荫蔽日的夏林深处,黄鹂宛转歌唱。

形象生动,色彩鲜明,对偶工整。

●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

唐"王维《听百舌鸟》千般语:各种鸣叫。

拂曙:拂晓。

●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唐"李白《观放白鹰》秋毫:禽鸟在秋天长出的新的细毛。

形容在一片清白之中最易明察,哪怕是最微小的事物。

这两句也可视为某种艺术表现手法。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唐"杜甫《秋兴八首》碧梧:梧桐。

地面上可见鹦鹉啄剩的米粒,梧桐上可见栖息的凤凰。

形容当时长安物产的丰盛,景物的美丽。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写春日田野风光。

富有生机活力,动态逼真;黄、绿、白、青相间,色彩鲜明。

●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

唐"杜甫《画鹘行》鹘(hú):鸟名,隼属动物的旧称。

青黑色,多鸣叫。

秋骨:鹘至秋而善击。

此以英姿飒爽的生鹘,以引起下文对画鹘的描写。

●愿分竹实及蝼蚁,尽使鸱枭相怒号。

唐"杜甫《朱凤行》竹实:凤的食料。

及:给。

蝼蚁:蝼蛄、蚂蚁。

鸱(chī)枭(xiāo):两种鹰类的飞禽。

赞扬朱凤爱有幼小动物,不畏凶恶势力的精神

●寒花隐乱草,宿鸟择深枝。

唐"杜甫《薄暮》写自然界中喜阴暗幽深的生物,可用于比喻人的性格和处境。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

唐"杜甫《绝句二首》逾:愈、更。

然:燃,这里指红似火烧。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唐"杜甫《江村》堂上:又作“堂前”、“梁上”都是一个意思。

描写燕鸥的闲情野趣,表现出恬静幽雅的江村景象,衬托出诗人的淡泊宁静的心境。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唐"李贺《南园》初生:开始上涨。

描绘作者家乡的动人春色。

●雄鸡一声天下白。

唐"李贺《致酒行》白:发亮。

“雄鸡一声”每被后人当作新时代催生者的声音。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刘禹锡《秋词》排云:展翅冲云的姿态。

碧霄:碧蓝的高空。

活画出生机勃发、意趣盎然的秋景,表现了激越向上的积极感情,一反昔人的悲秋的调子。

●水禽嬉戏,引吭伸翮;纷惊鸣而决起,舍彩翠于砂砾。

唐"刘禹...

形容燕子声音的诗词

《钱塘湖春行》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

其全文诗句如下: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翻译】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掩映于绿杨浓荫下的白沙堤。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

其全文诗句如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翻译】翠绿的柳树,在河边摇荡,引来了爱嬉闹的黄鹂。

两只可爱的黄鹂鸟,不断的鸣唱,好像在赞颂柳树的美丽。

抬头一看,许多只又白又可爱的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向蔚蓝的天飞去,样子真是令人喜爱www.SlKj.org。

从小小的窗户里望出去,西边的山岭依然被白雪所覆盖,那洁白的雪,好像是永远溶化不掉的样子,一直罩在山顶上。

接着,我打开门,望着远远的湖泊,看着那正要远征的东吴战舰,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条条水中的蛟龙啊。

《归燕诗》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

其全文诗句如下:海燕虽微眇,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翻译】海燕是细微渺小的,趁着春天也只是暂时回到北方。

以燕子不知泥滓之贱,只见玉堂开着,便一日数次出入华堂绣户,衔泥作窠。

海燕无心与其他动物争权夺利,鹰隼不必猜忌、中伤。

形容手巧的古风诗句

1、金声玉韵,蕙心兰质。

——王勃《七夕赋》 2、兰质蕙心何所在?焉知过者是狂夫。

——杨虞卿《过小妓英英墓》 3、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赵孟《赠放烟火者》 4、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 胡令能《咏绣障》 5、三日入厨房,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王建《新嫁娘词三首》 6、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无名氏《孔雀东南飞》 7、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

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

蜀锦谩夸声自责,越绫虚说价犹高。

可中用作鸳鸯被,红叶枝枝不碍刀。

——罗隐《绣》 8、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9、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

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

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

——无名氏《孔雀东南飞》 10、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秦韬玉《贫女》...

关于燕子的诗句有哪些

展开全部 吟咏燕子的诗句有: 1、燕子楼霜月夜,秋来只人长——出自【唐】白居易《燕子楼三首并序》 2、燕子与百劳西复东——出自【唐】岑参《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 3、燕子归春事晚汀烟雨杏花寒——出自【唐】戴叔伦《苏溪亭》 4、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妨——出自【唐】杜甫《绝句二首》 5、即看燕子入山扉岂有黄鹂历翠微——出自【唐】杜甫《十二月日三首》...

形容“古代妃子戏水”的诗句有什么

戏水源头指旧踪,当时一笑也难逢。

曾戏水堪疑,曾栖树终弃。

采摘浮杯如戏水,晚香淡似夜来些。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青山飞起不压物,野水流来欲湿人。

以下为原诗:比红儿诗唐代:罗虬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断百花鲜。

马嵬好笑当时事,虚赚明皇幸蜀川。

金谷园中花正繁,坠楼从道感深恩。

齐奴却是来东市,不为红儿死更冤。

陷却平阳为小怜,周师百万战长川。

更教乞与红儿貌,举国山川不值钱。

一曲都缘张丽华,六宫齐唱后庭花。

若教比并红儿貌,枉破当年国与家。

乐营门外柳如阴,中有佳人画阁深。

若是五陵公子见,买时应不啻千金。

青丝高绾石榴裙,肠断当筵酒半醺。

置向汉宫图画里,入胡应不数昭君。

斜凭栏杆醉态新,敛眸微盻不胜春。

当时若遇东昏主,金叶莲花是此人。

匼匝千山与万山,碧桃花下景长闲。

神仙得似红儿貌,应免刘郎忆世间。

越山重叠越溪斜,西子休怜解浣纱。

得似红儿今日貌,肯教将去与夫差。

诏下人间觅好花,月眉云髻选人家。

红儿若向当时见,系臂先封第一纱。

锋镝纵横不敢看,泪垂玉箸正汍澜。

2.鸱枭唐代:苏拯为害未为害,其如污物类。

斯言之一玷,流传极天地。

良木不得栖,清波不得戏。

曾戏水堪疑,曾栖树终弃。

天不歼尔族,与夫恶相济。

地若默尔声,与夫妖为讳。

一时怀害心,千古不能替。

伤哉丑行人,兹禽亦为譬。

3.瑶台聚八仙(咏鸳鸯菊)宋代:张炎老圃堪嗟。

深夜雨、紫英犹傲霜华。

暖宿篱根,飞去想怯寒沙。

采摘浮杯如戏水,晚香淡似夜来些。

背风斜。

翠苔径里,描绣人夸。

白头共开笑口,看试妆满插,云髻双丫。

蝶也休愁,不是旧日疏葩。

连枝愿为比翼,问因甚寒城独自花。

悠然意,对九江山色,还醉陶家。

4.明妃曲二首宋代:王安石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5.琵琶行唐代:牛殳何人劚得一片木,三尺春冰五音足。

一弹决破真珠囊,迸落金盘声断续。

飘飘飖飖寒丁丁,虫豸出蛰神鬼惊。

秋鸿叫侣代云黑,猩猩夜啼蛮月明。

潏潏汩汩声不定,胡雏学汉语未正。

若似长安月蚀时,满城敲鼓声噒噒。

青山飞起不压物,野水流来欲湿人。

伤心忆得陈后主,春殿半酣细腰舞。

黄莺百舌正相呼,玉树后庭花带雨。

二妃哭处山重重,二妃没后云溶溶。

夜深霜露锁空庙,零落一丛斑竹风。

金谷园中草初绿,石崇一弄思归曲。

当时二十四友人,手把金杯听不足。

又似贾客蜀道间,千铎万磬鸣空山。

未若此调呦呦兮啁啁,嘈嘈兮啾啾。

引之于山,兽不能走。

吹之于水,鱼不能游。

方知此艺不可有,人间万事凭双手。

若何为我再三弹,送却花前一尊酒。

《咏雪》留下了喻雪的千古佳句,请在写岀两三个形容飞雪的古诗文名...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唐·高适《别董大》;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韩愈《春雪》;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唐·杜牧《初冬夜饮》;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

”?唐·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

”?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高骈《对雪》;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唐·元稹《南秦雪》; “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

”?唐·李咸用《大雪歌》; “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

”?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宋·吕本中《踏莎行》;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

”?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

”?宋·杨万里《观雪》; “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

”?宋·范成大《雪后雨作》; “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

”?宋·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

”?元·白朴《天净沙·冬》;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元·华幼武《春雪》; “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

”?明·徐渭《梨花》; “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

”?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

形容诗人喜悦的诗句

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1.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

2.蹊(xī):小路。

3.娇:可爱的。

4.恰恰:恰巧碰上。

一说鸟叫声。

5.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本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

“留连”是个“联绵词”。

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连”,词的意义仍然一样。

[简析]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

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

“蹊”是小路。

“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

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

“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

“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

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

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

“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

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

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

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

“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

“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

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

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

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

描写古代乡村生活的诗有哪些?

展开全部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 译文: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2、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翁卷 《乡村四月》) 译文: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 《村居》) 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

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4、蚕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绿。

女儿采春桑,歌吹当春曲。

(南北朝民歌《采桑》) 译文:春天三月春蚕渐生,春日的桑叶发出绿芽。

女子正在采桑叶,吟唱着春天的曲调。

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希。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译文: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 译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7、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译文: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8、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王维《渭川田家》) 译文: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

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

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

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

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www.gushiw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