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历史上描写洛阳的诗词



有关洛阳的诗词展开全部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唐·刘克庄《莺梭》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

有关洛阳诗词

展开全部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

唐·刘克庄《莺梭》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唐·张籍《秋思》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挂林风景异, 秋似洛阳春 。

唐·王绩《野望》花开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唐 白居易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 刘禹锡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唐 欧阳修当春天地争奢华, 洛阳园苑尤纷拏。

唐 韩愈香车倾一顾, 惊动洛阳尘。

唐·韩愈《李花二首》北邙山头少闲土, 尽是洛阳人旧墓。

唐 王建洛阳城里春光好, 洛阳才子他乡老。

唐 韦庄争得大裘长万丈, 与君都盖洛阳城。

白居易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朱敦儒(宋)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 杜甫洛阳,古称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

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馆藏文物40余万件。

[3][4] 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及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中心枢纽。

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蜚声中外。

...

求关于洛阳的诗句和有关的历史

戏答元珍——欧阳修展开全部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始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增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贾生——王安石 汉有洛阳子,少年明是非. 所论多感慨,自信肯依违. 死者若可作,今人谁与归? 应须蹈东海,不但涕沾衣. 洛阳牡丹图 欧阳修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我昔所记数十种,于今十年半忘之。

开图若见故人面,其间数种昔未窥。

客言近岁花特异,往往变出呈新枝。

洛人惊夸立名字,买种不复论家资。

比新较旧难优劣,争先檀价各一时。

当时绝品可数者,魏红窈窕姚黄肥。

寿安细叶开尚少,朱砂玉版人未知。

传闻千叶昔未有,只从左紫名初驰。

四十年间花百变,最后最好潜溪绯。

今花虽新我未识,未信与旧谁妍媸。

当时所见己云绝,岂有更好此可疑。

古称天下无正色,似恐世好随时移。

鞓红鹤翎岂不美,**色如避新来姬。

何况远说苏与贺,有类后世夸嫱施。

造化无情疑一概,偏此著意何其私。

又疑人心愈巧伪,天欲斗巧穷精微。

不然元化朴散久,岂特近岁尤浇漓。

争新斗丽若不已,更后百载知何为。

但令新花日愈好,惟有我老年年衰。

送应氏——曹植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

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

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拟行路难——鲍照 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 千斫复万镂, 上刻秦女携手仙。

承君清夜之欢娱, 列置帏里明烛前。

外发龙鳞之丹彩, 内含麝芬之紫烟。

如今君心一朝异, 对此长叹终百年。

别诗——范云 洛阳城东西, 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 今来花似雪。

行路难——吴均 洞庭水上一株桐, 经霜触浪困严风。

昔时抽心耀白日, 今旦卧死黄沙中。

洛阳名工见咨嗟, 一翦一刻作琵琶。

白璧规心学明月, 珊瑚映面作风花。

帝王见赏不见忘, 提携把握登建章。

掩抑摧藏张女弹, 殷勤促柱楚明光。

年年月月对君子, 遥遥夜夜宿未央。

未央采女弃鸣篪, 争先拂拭生光仪。

茱萸锦衣玉作匣, 安念昔日枯树枝。

不学衡山南岭桂, 至今千年犹未知。

莫愁歌——萧衍 河中之水向东流, 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 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为卢家妇, 十六生儿字阿侯。

卢家兰室桂为梁, 中有郁金苏合香。

头上金钗十二行, 足下丝履五文章

珊瑚挂镜烂生光, 平头奴子提履箱。

人生富贵何所望, 恨不嫁与东家王。

落日怅望——谢眺 昧旦多纷喧, 日晏未遑舍。

落日余清阴, 高枕东窗下。

寒槐渐如束, 秋菊行当把。

借问此何时, 凉风怀朔马。

已伤归暮客, 复思离居者。

情嗜幸非多, 案牍偏为寡。

既乏琅邪政, 方憩洛阳社。

长安使寄裴尚书——江总 传闻合浦叶, 远向洛阳飞。

北风尚嘶马, 南冠独不归。

去云目徒送, 离琴手自挥。

秋蓬失处所, 春草屡芳菲。

太息关山月, 风尘客子衣。

哭孔戡——白居易 洛阳谁不死?戡死闻长安。

我是知戡者,闻之涕泫然。

戡佐山东军,非义不可干。

拂衣向西来,其道直如弦。

从事得如此,人人以为难。

人言明明代,合置在朝端。

或望居谏司,有事戡必言。

或望居宪府,有邪戡必弹。

惜哉两不谐,没齿为闲官。

竟不得一日,謇謇立君前。

形骸随众人,敛葬北邙山。

平生刚肠内,直气归其间。

贤者为生民,生死悬在天。

谓天不爱人,胡为生其贤? 谓天果爱民,胡为夺其年? 茫茫元化中,谁执如此权? 杨柳枝——白居易 陶令门前四五树, 亚夫营里百千条。

何似东都正二月, 黄金枝映洛阳桥。

四望楼——曹邺 楼在洛阳东,今废。

秦时有贵公子贾虚每日宴其上。

背山见楼影,应合与山齐。

座上日已出,城中未鸣鸡。

无限燕赵女,吹笙上金梯。

风起洛阳东,香过洛阳西。

公子长夜醉,不闻子规啼。

春夜别友人——陈子昂 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悬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

辽西作————崔颢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

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

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

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 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渭城少年行————崔颢 洛阳三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

扬鞭走马城南陌,朝逢驿使秦川客。

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早来。

棠梨宫中燕初至,葡萄馆里花正开。

念此使人归更早,三月便达长安道。

长安道上春可怜,摇风荡日曲江边。

万户楼台临渭水,五陵花柳满秦川。

秦川寒食盛繁华,游子春来不见家。

斗鸡下杜尘初合,走马章台日半斜。

章台帝城称贵里,青楼日晚歌钟起。

贵里豪家白马骄,五陵年少不相饶。

双双挟弹来金市,两两鸣鞭上渭桥。

渭城桥头酒新熟,金鞍白马谁家宿。

可怜锦瑟筝琵琶,玉台清酒就倡家。

下妇春来不解羞,娇歌一曲杨柳花。

赠轻车 ————崔颢 悠悠远行归,经春涉长道。

幽冀桑始青,洛阳蚕欲老。

忆昨戎马地,别时心草草。

烽火从北来,边城闭常早。

平生少相遇,未得展怀抱。

今日杯酒间,见...

描写洛阳的的四句古诗词

展开全部 1、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2、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3、王维: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4、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5、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6、裴迪:送崔九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7、祖咏:终南望馀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8、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9、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0、李白: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1、李白: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12、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13、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4、刘长卿:送灵澈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15、刘长卿:弹琴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16、刘长卿:送上人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17、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18、李端:听筝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19、王建: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20、权德舆:玉台体昨夜裙带解,今朝〔虫喜〕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21、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22、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23、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24、张祜:何满子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25、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26、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27、李频:渡汉江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28、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30、西鄙人:哥舒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31、崔颢:长干行二首之一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32、崔颢:长干行二首之二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描写“赞美洛阳”的古诗词有哪些?

展开全部 《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唐·韦庄、《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宋·欧阳修、《秋思》唐·张籍 1、原文:《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唐·韦庄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译文:春暖花开,万象更新。

洛阳城里,春光明媚,娇好异常。

可是,我这个天涯浪子,却只能异地漂泊,老死他乡。

眼前的魏王堤上,杨柳依依,浓荫茂密。

而我心怀隐痛,满心凄迷,惆怅不已。

桃花嫣红,春水碧绿,烟笼柳堤,水浴鸳鸯。

此物之出双入对,相守相依,更勾起我这个离人永隔之悲苦。

无以释解,只好把一腔相思相忆之情凝结成的丝丝愁恨,化解到落日西沉的余晖之中。

远方的人儿呵,遥远的故国呵,你知道不,我这是在怀念着你呵! 赏析: 这首词是韦庄在公元九世纪(唐僖宗中和年间)避乱洛阳时的作品

韦庄客居洛阳,正是国家多事之秋,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自己则浪迹他乡一事无成。

所以词一开头,就以排比偶句写景抒慨。

上句写景,洛阳多花,春光确实很好;下句抒慨,洛阳多才子,但他们却因为生不逢时而垂老他乡。

洛阳的大好春光未能使之陶醉,反而触发了他的隐忧,可见这位“洛阳才子”此时感慨颇深。

这里,“春光好”是淡写,“他乡老”却是重笔,情景两两对举,比照十分鲜明,以情景的反差表现了心理的反差,突出了“春光”却在“他乡”、虽“好”可惜已“老”的矛盾心境。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读到这里说“可怜可怜,使我心恻”(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一),可见“他乡老”一语,既是韦庄一类晚唐士人的慨叹,也是历代失意士人胸中共有的块垒。

三四句承上,一句写景,一句写心。

魏王堤即魏王池,因“贞观中,以赐魏王泰”而得名,它是东都洛阳的游赏胜景。

但安史乱后,东都已失去昔日的魅力,更何况此时游赏,就更有一番今不如昔之感了。

句中着一“暗”字,虽是烟笼柳堤的实景描绘,但也确是作者的虚笔映衬,从中透露出一种历史与人生的迷蒙感,所以下句就直接托出“此时心转迷”的心态。

眼前所见的是春光缭乱、烟柳迷茫之景,胸中翻腾的是怀才不遇、心志凄迷之情。

眼迷心迷,景迷情迷,使他又一次陷入迷惘忧伤之中。

这也正是他在《中渡晚眺》一诗中所写的“魏王堤畔柳如烟,有客伤时独扣舷”的情与景,不过这里情景更为密合,意旨更为蕴藉。

过片与首句呼应,具体描绘春光之好:桃花红艳,春水清澈,鸳鸯双双,嬉戏水上,一片明丽的春色,一派盎然的春意。

写到这里,作者似乎已从上片心迷之情中解脱出来,陶醉于融洽的春光之中了。

其实并不,后面两句说明他又一次以情景的反差来表现自己心理的反差,又一次表达自己的心迷:“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这里,词人面对残晖,一方面是恨意郁结,家国之痛,身世之悲,都化成恨在心头凝结。

下一“凝”字,极共沉重。

另方面是深切忆念,故国之忆,亲友之忆,都化成怨在心底激荡。

下一 “忆”字,格外深挚。

“君不知”三字,以怨对方的不知、无情、无动于衷,曲折表达自己的忆念之深、之切、之诚、之纯,真是“无限低徊,可谓语重心长矣”(丁寿田等《唐五代四大名家词》乙篇)。

吴蘅照在《莲子居词话》中说:“韦相清空善转”。

这首词,以恨转忆,以景迷转心迷,以情景反差转心理反差,就此一端,也可看出吴蘅照说他“善转”是不错的。

洛阳是词人的第二故乡,因而他对洛阳有着深厚的感情。

此词开头,即叠用“洛阳”二字,而且突出地把它放在句首,就是这种感情的具现。

“洛阳才子”是词人自指,因为他的成名之作《秦妇吟》就是在洛阳写的,并获得了“秦妇吟秀才”的美誉。

洛阳的春光好在:一是魏王堤上阴翳的垂柳,上蔽天日,下荫游人;二是桃花水暖,鸳鸯双浴于澄波碧水之中。

杨柳依依,更添离别之情;鸳鸯喁喁,益增寂寞之感。

这些都是词人在洛阳所习见的景物,因而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心底的呼唤。

2、《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宋·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

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译文:洛阳春浓花满城,姹紫嫣红香正浓。

游丝有意,苦留游客丝萦绕。

杨柳无情,争相送别为那般。

杏花红处,遮去青山一片青。

山路远,行人山下歇驿站。

相去远,今宵谁能与我伴,唯有寂寞、孤馆与明月。

赏析: 用“洛阳正值芳菲节”开头,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离人所的满城春色的地方

但作者并不满足于此,他又用“秾艳清香相间发”来进一步渲染“芳菲节”,使洛阳的春色变得更为具体可感。

“秾艳”一句不仅使人想见花木繁盛、姹紫嫣红的景象,而且还使人仿佛感受到了阵阵春风吹送过来的阵阵花香。

接下去两句“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既是写景,又已暗含眷恋送别者的感情。

“游丝”是蜘蛛所吐的丝,春天飘荡空中,随处可见。

庾信的《春赋》就曾用“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来点染春景。

游丝和垂柳原是无情之物,但惜别者眼中,它们却仿佛变得有情了。

这里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游...

历史上描写关于河南省商丘市的古诗词,尤其是唐宋时期。

展开全部 这个我还真查过,收集了一些,有不少呢,太多太多,我就简单列出一些吧,希望能帮到你。

注意一下哦,历史上商丘多次改名字,所以诗词中的宋国、睢阳、宋州、宋城、梁园以及宋朝时期的南京等等,都是同一个地方,也就是指今天商丘市这个地方。

“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商之先帝,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

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旗十乘,大糦是承。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

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诗经·商颂·殷武》挞彼殷武,奋伐荆楚。

罙入其阻,裒荆之旅。

有截其所,汤孙之绪。

维女荆楚,居国南乡。

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绩。

岁事来辟,勿予祸适,稼穑匪解。

天命降监,下民有严。

不僭不滥,不敢怠遑。

命于下国,封建厥福。

商邑翼翼,四方之极。

赫赫厥声,濯濯厥灵。

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

陟彼景山,松柏丸丸。

是断是迁,方斵是虔。

松桷有梴,旅楹有闲,寝成孔安。

《梁园吟》李白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

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

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

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

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绿池,空馀汴水东流海。

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

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

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遣怀》杜甫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

名今陈留亚,剧则贝魏俱。

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

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

白刃雠不义,黄金倾有无。

杀人红尘里,报答在斯须。

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

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

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

芒砀云一去,雁鹜空相呼。

先帝正好武,寰海未凋枯。

猛将收西域,长戟破林胡。

百万攻一城,献捷不云输。

组练弃如泥,尺土负百夫。

拓境功未已,元和辞大炉。

乱离朋友尽,合沓岁月徂。

吾衰将焉托,存殁再呜呼。

萧条益堪愧,独在天一隅。

乘黄已去矣,凡马徒区区。

不复见颜鲍,系舟卧荆巫。

临餐吐更食,常恐违抚孤。

《过宋州》李端睢阳陷虏日,外绝救兵来。

世乱忠臣死,时清明主哀。

荒郊春草遍,故垒野花开。

欲为将军哭,东流水不回。

《寄宋州田中丞》贾岛古郡近南徐,关河万里余。

相思深夜后,未答去秋书。

自别知音少,难忘识面初。

旧山期已久,门掩数畦蔬。

《雪香亭杂咏》元好问落日青山一片愁,大河东注不还流。

若为长得熙春在,时上高层望宋州。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李白昨夜梁园里,弟寒兄不知。

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

《代宋州将淮上乞师》耿湋唇齿幸相依,危亡故远归。

身轻百战出,家在数重围。

上将坚深垒,残兵斗落晖。

常闻铁剑利,早晚借馀威。

《观宋州于使君家乐琵琶》张祜历历四弦分,重来上界闻。

玉盘飞夜雹,金磬入秋云。

陇雾笳凝水,砂风雁咽群。

不堪天塞恨,青冢是昭君

《答裴令公雪中讶白二十二与诸公不相访之什》刘禹锡玉树琼楼满眼新,的知开合待诸宾。

迟迟未去非无意,拟作梁园坐右人。

《弑君者》(感怀春秋初期宋国南宫长万) 南宫负神力,慷慨气勇决。

横触昆仑倒,嚄唶惊日月。

虎落鲁阳川,壮士意气歇。

仆姑疾如电,凭勇堕轮辙。

囚虏归国门,赧颜报宫阙。

恩宠逐流水,郁气常百结。

君臣可昵戏,睚眦陛阶裂。

博局忍一挥,浑染君王血。

仗戟出宫门,天伦不忍绝。

斩关拥輎车,百里竟夕越。

断筋枉气力,胫股已催折。

弑君固菹醢,白发亦永别。

赤子天不佑,腻逆势难脱。

是非春秋笔,睢水夜幽咽。

《与刘三礼陈孝廉言志》李咸用真宰无私造化均,年年分散月中春。

皆期早蹑青云路,谁肯长为白社人?宋国高风休敛翼,圣朝公道易酬身。

大须审固穿杨箭,莫遣参差鬓雪新。

《山房春事》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贺雪》齐己上清凝结下乾坤,为瑞为祥表致君。

日月影从光外过,山河形向静中分。

歌扬郢路谁同听,声洒梁园客共闻。

堪想画堂帘卷次,轻随舞袖正纷纷。

《寄令狐郎中》李商隐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睢阳感怀》韦应物豺虎犯天纲,升平无内备。

长驱阴山卒,略践三河地。

张侯本忠烈,济世有深智。

坚壁梁宋间,远筹吴楚利。

穷年方绝输,邻援皆携贰。

使者哭其庭,救兵终不至。

重围虽可越,藩翰谅难弃。

饥喉待危巢,悬命中路坠。

甘从锋刃毙,莫夺坚贞志。

宿将降贼庭,儒生独全义。

空城唯白骨,同往无贱贵。

哀哉岂独今,千载当歔欷。

《别睢阳故人》张谓少小客游梁,依然似故乡。

城池经战阵,人物恨存亡。

夏雨桑条绿,秋风麦穗黄。

有书无寄处,相送一沾裳。

《送李睢阳》王维将置酒,思悲翁...

描写洛阳白马寺的诗词

1.《宿白马寺》唐代:张继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

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

2.《白马寺不出院僧》唐代:许浑禅空心已寂,世路任多岐。

到院客长见,闭关人不知。

寺喧听讲绝,厨远送斋迟。

墙外洛阳道,东西无尽时。

3.《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唐代:王昌龄鞍马上东门,裴回入孤舟。

贤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

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烟收。

薄宦忘机括,醉来即淹留。

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

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

江月照吴县,西归梦中游。

4.《白马寺诗》宋代:李廌湠漫汉江皋,迤逦楚山岫。

衡门掩半麓,飞甍耸层构。

高林敞华榱,双泉逼瑶甃。

龟鱼水中坻,牛马饮残溜。

我卜关外居,此计春可就。

参差菱荇香,猗傩参术秀。

行吟池上篇,来倒壶中酎。

5.《白马寺晚泊》宋代:秦观蒙蒙晚雨暗回塘,远树依微不辨行。

人物渐稀疏磬断,绿薄丛底宿鸳鸯。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洛龙区白马寺镇内。

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

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

洛阳的历史故事,诗人

展开全部 洛阳在历史上园艺花卉业十分发达,被称作百花之城。

唐代诗人王维就写有“上阳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的诗句,宋代文人李格非也赞美“天下名园重洛阳”。

这都表明洛阳是一座花园冠天下,百花争娇艳的都市。

洛阳的百花之中,牡丹最为富丽。

每年的初夏时节,洛阳城中的各处园林,牡丹盛开,花朵丰满华贵,色彩艳丽娇美,把洛阳装点得十分迷人。

洛阳的牡丹,既多且艳,深受洛阳人的喜爱,成了洛阳的市花。

但说起牡丹花与洛阳城的这个缘分。

都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唐代的女皇帝武则天即位之后,开科取士,整肃吏治,一时威仪天下。

她在朝政之余,也喜欢游山玩水,赏花踏春。

有一年腊月,武则天突然心血来潮,想去皇家花园游玩。

她把宫廷的近侍叫来,要他们作好准备第二天游园,同时手写一诏,叫他们设一司花神坛,把诏书拿去神坛宣读。

只见到那诏书写道: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这些近侍官员一时不知所措,又不敢违抗皇命。

只好照武则天说的话,把诏书拿到司花神坛前宣读。

据说司花之神听到武则天的诏令,虽然实在不愿意在这寒冬腊月开放百花,但因为此时的武则天是真命天子,其威仪之盛,神人都不敢违,也只好下令百花连夜开放。

然而,当百花仙子遵命连夜催花时,惟独牡丹仙子认为武则天太霸道,对这道命令不加理睬。

第二天,武则天率宫廷近侍游园的时候,见到百花在朔风之中开放,自己威压天神,非常自得。

突然,她发现牡丹园中仍是一片光溜溜的枝干,没开一朵花。

不禁大怒,立即下令把牡丹迁出皇家园林,贬到洛阳。

牡丹仙子不卑不亢,被贬到洛阳后,照正常时节开花,而且开得更加丰满艳丽,深受洛阳人的喜爱。

武则天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生气,又派人去洛阳用火把牡丹烤了一顿。

想不到牡丹的生命力极强,并没有被烤死,只是根被烤黑了,花却开得更艳。

当地的老百姓把这些牡丹称为“焦牡丹”,同时更加喜欢牡丹了,家家户户都种植牡丹,各处园林都少不了牡丹。

从此,洛阳牡丹冠绝天下,并终于成了洛阳的市花。

当然,这个“武则天贬牡丹”的故事只是一种市井趣闻。

不过,就算是从长安迁到洛阳,也很难说是贬。

因为在历史上,洛阳作为都城的历史也是很古老的。

还在西周初年的时候,为了控制东方,周成王就派大臣周公来营建洛阳城。

据说周公到东方建城时在选址问题上是很费心思的。

他看到洛阳这块地方北依邙山,南望龙门,东有虎牢之险,西有函谷雄关,易守难攻,洛水、涧水流贯千里沃野,实在是块好地方。

周公还用灵龟问卜,得到的也是吉兆。

于是他就在这里建起一座都城。

后来,东周还把京城迁到这里。

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等也把都城建在洛阳,所以,洛阳有“九朝故都”之称。

经过历代的营建,洛阳成了一个规模宏伟,园林优美,市场繁华的大都市。

而且从历史记载来看,北魏时就有波斯、印度等国的商贾、僧人来此居住,说明洛阳很早就是一个国际性的著名都市了。

描写洛阳白马寺的诗词

展开全部 1.《宿白马寺》 唐代:张继 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

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

2.《白马寺不出院僧》 唐代:许浑 禅空心已寂,世路任多岐。

到院客长见,闭关人不知。

寺喧听讲绝,厨远送斋迟。

墙外洛阳道,东西无尽时。

3.《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 唐代:王昌龄 鞍马上东门,裴回入孤舟。

贤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

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烟收。

薄宦忘机括,醉来即淹留。

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

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

江月照吴县,西归梦中游。

4.《白马寺诗》 宋代:李廌 湠漫汉江皋,迤逦楚山岫。

衡门掩半麓,飞甍耸层构。

高林敞华榱,双泉逼瑶甃。

龟鱼水中坻,牛马饮残溜。

我卜关外居,此计春可就。

参差菱荇香,猗傩参术秀。

行吟池上篇,来倒壶中酎。

5.《白马寺晚泊》 宋代:秦观 蒙蒙晚雨暗回塘,远树依微不辨行。

人物渐稀疏磬断,绿薄丛底宿鸳鸯。

白马寺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洛龙区白马寺镇内。

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

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

...

描写 历史的诗句

展开全部 《山坡羊》《诗经·王风·黍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过洛阳城》《乌衣巷》(1)咏史诗: 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类,是以历史为客体来抒写主体情志的诗歌。

咏史诗大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

咏史诗发端于秦汉时期,而唐代是咏史诗创作的成熟与繁荣期。

咏史怀古诗借古讽今,写出了人是变化的,而自然景物是亘古不变的。

(2)发展: 六朝和唐代的咏史诗,较多借史抒情,风格悲凉沉郁,宋代咏史诗则较多议论,富於哲理,立意新颖。

折叠汉代六朝 现存最早的咏史诗是东汉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作《咏史诗》八首,开创了咏史组诗的先河。

南朝萧统《文选》卷21专门收录咏史诗。

折叠唐至五代 唐末胡曾开咏史之风,自此咏史诗更为流行,除胡曾外还有汪遵、周昙著名咏史诗人。

唐末诗人胡曾是历史上第一位以"咏史"名集的诗人,撰有150首七绝,编为《咏史诗》一书,每首俱以地名为题,旨在评论古今得失,以议论为主,并非偶然感兴所作,亦不在乎词藻,他的咏史诗是从唐末政治腐败、生灵涂炭的黑暗现实出发,藉历史事实来抒发自己感时纷乱、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怀,关心、同情人民的痛苦的同时,又讽刺、批判统治者,寄托了渴望"中兴"的理想。

学者对其咏史诗的艺术价值方面评价不一,辛文房认为其诗"擢于中等",王夫之评为"足之议论立而无诗允矣",《四库存目提要》则评为"兴寄颇浅,格调亦卑",总体而言文学地位不高。

但另一方面,胡曾咏史诗正因不重词藻,故显得浅易通俗、明快流畅,风格质朴平易,且忠于史实、立论公允,因此自五代至明代,胡曾的咏史诗广泛流传,为儿童读物,或与《千字文》和《蒙求》等蒙学书籍合刊。

汪遵与胡曾同时同辈,《全唐诗》中收录他的咏史诗五十九首,全属七言绝句,风格与胡曾近似。

其诗绝大部份为怀古诗,表达了对历史问题的见解。

寄托了对实际生活的深沉感慨。

有藉历史人物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又有藉描写历史兴亡故事来警告统治者,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

唐末五代时周昙撰写《咏史诗》,共七绝203首,诗后有"讲语",解释有关史事。

周昙任职国子直讲,以《咏史诗》向后唐君主进讲。

周昙咏史诗文学价值亦不高,明代胡震亨批评为"拙恶不成句"。

传播亦不如胡曾咏史诗广泛。

唐至五代咏史诗还有敦煌诗歌,蒙书中以诗歌体编撰的《古贤集》全篇以八十句七言诗成篇,相似与胡曾、周昙的大型咏史组诗,此敦煌诗歌材料可结合咏史、蒙书、诗歌等,也开拓了中国文学敦煌变文研究讲史性变文(如《孟姜女变文》、《王昭君变文》、《伍子胥变文》等故事题材)的发展,采讨如何从咏史、讲史到历史演义。

折叠宋朝 宋朝时由于雕版印刷盛行,促进了包括史书在内的书籍流传,也使人易于积储历史传记于胸中,再加以取舍剪裁写成咏史诗。

这时期以陈普的《咏史》组诗为代表,与前代咏史诗相较尤以"翻案"类型之咏史诗最为突出,翻案类咏史诗摆脱了过去咏史诗因循蹈袭、陈腔滥调的缺点,标榜史识超拔,以创意妙脱蹊径,具有新奇、意外、层深、自得之妙。

10首关于历史的古诗

1.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要理解题目中的“折柳”的含义,关键就要能理解“柳”的意象。

学生学过的课文中包括一些常见的古诗词,比如,“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焕《凉州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

还有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歌词是:“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

”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到,古诗中的“柳”是有特殊的含义的。

柔顺婀娜、随风摆动的“柳”和“留”谐音,另外古人还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就很容易引申到“柳——留——惜别——依依不舍”的层面上来。

使人联想到,离别的人一看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就会浮现出赠柳惜别的情景,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

这样,诗中“折柳”一词所寓含的“惜别怀远”之意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2.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简析]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

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

“蹊”是小路。

“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

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

“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

“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

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

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

“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

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

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

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

“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

“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

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

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

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3.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

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

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

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

“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

“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

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

“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

“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

“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

你看!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

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

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4.春残 翁宏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

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诗写女子春末怀人。

首句点题,写来不拘一格。

一句中,“又”字开头,“也”字结尾,连用一个副词和一个语气词,这在诗中是不多见的。

然而作者用得很自然,使起句突兀,加强了语气,强化了诗中女主人公的哀怨之情,并有笼盖全篇的作用,算得上写法的出新。

“又”字还与下面的“经年”相应,暗示这女子与情人离别,正是去年此时,故对物候变化特别敏感。

第二句“如何出翠帏”,“如何”,有不堪的意思。

联系第一句看,这位女子正是在去年此时此地,经受着别离的苦痛。

时隔一年,记忆犹新,而且,现在还是在这一时间和这一地点,她怎敢再身临其境,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