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郑成功 诗词



描写郑成功诗词 展开全部 郑成功的复台诗:开辟荆榛逐荷夷 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 茹苦间关不忍离。复台诗的背景:复台诗是郑成功1662年收复台湾写下的七言绝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描写郑成功诗词

展开全部 郑成功的复台诗:开辟荆榛逐荷夷 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 茹苦间关不忍离。

复台诗的背景:复台诗是郑成功1662年收复台湾写下的七言绝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荷兰人入侵台湾 强占38年之久.郑成功北伐抗清失败后退守福建 於1661年率领将士二万五千人 从金门出发经过近一年之久的艰苦激战 终於驱逐了荷兰人 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复台〉诗便是这一历史记录 复台诗的解析:诗的首句「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刻复先基」「开辟荆榛」言其征途艰难「十年」言其斗争之艰巨而长久 同时这里的十年也可视为实指 不禁使人想起1652年台湾人民反抗荷兰的战争惨遭血腥镇压的情景这两句诗既概括了复台艰巨的斗争历程 又抒发了诗人赶走荷夷 恢复台湾的义不容辞和不畏强暴战胜外敌的豪情浩气. 诗的三四句诗人以田横自比 表明了他抗清复明至死不渝的志向和对台湾宝岛的一片深情!...

求问郑成功一首

展开全部确实是这样的,在郑成功身上有一半日本人的血统。

关于郑成功母亲是日本人的事情是这样的: 郑成功的父亲郑父芝龙在明天启三年(1623)随一艘荷兰商船到了平户,当时才19岁。

在清理船货、等待顺风返航期间,借住在比他大两岁的田川小姐家中,这对青年男女很快坠入爱河并私订终身。

只是郑芝龙在郑成功出世不到一个月就随原船离去而与田川小姐分了手。

后来,郑芝龙成为在中日之间经常出没的海盗,直到明崇祯元年(1628)接受明廷招安,官至都督同知。

1630年,也就是郑成功7岁时才被接回福建老家。

郑成功回国后因为父亲的官职,成长于富豪之家,自幼习文弄武,学剑弄枪,从青年时期就关心国家大事,研读兵书,继承儒家中忠君爱国思想,素怀灭清复明之志。

他在36岁那(1659),率领十万抗清义军围攻南京,从瓜州(江苏镇江)直逼金陵城下。

为明心志写下了一首题为《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的七绝: 缟素临江誓灭胡, 雄师十万气吞吴, 试看天堑投鞭断, 不信中原不姓朱。

这首诗力透纸背,至为感人,充分显示了他的胸襟和文采。

现在再去讨论郑成功的身世已经完全没有必要,不管他母亲是日本人怎么样,郑成功毕竟是一位民族英雄,父亲投降满清后,他立即和郑芝龙断绝父子关系,继续效忠明朝政府,这就是大节所在,后来率领舰船出海驱除荷兰人,收复宝岛台湾,其功大于天地。

这位杰出的民族英雄英年早逝,和另一位北宋的民族英雄岳飞一样,都是在39岁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离开人世. 另外,再想说一点的是日本人对郑成功也保持了特殊的尊重和亲近感。

日本文人学士在江户末期就留下了不少咏叹郑成功叱咤风云悲壮一生的诗文。

如梁川星岩(1789-1858)的“不辞独力任颠扶,大木堂堂真丈夫”,四方赤良(1749-1823)的“忠义空传国姓爷,终看鞑靼夺中华”,等等。

听说至今,在郑成功的出生地,每年还有日本人祭奠. 郑成功是民族英雄,其实,他母亲是日本人的事,丝毫不影响郑成功的形象,反而衬托出他的伟大。

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电视剧《施大将军》,反映的是从郑氏家族手中为清朝收复台湾的施琅的故事,在这方面,施琅和郑成功虽然一个忠于明朝,一个为清朝出力,但在收复国土的事情上是一样伟大的,施琅和郑氏家族之间的战争是中国人内部之间的事,他们二人收复台湾的光辉业绩永远彪炳史册。

...

有关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诗歌

展开全部 有关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诗歌 复台 郑成功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复台诗是郑成功1662年收复台湾时写下的七言绝句。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荷兰人入侵台湾强占38年之久。

郑成功北伐抗清失败后退守福建于1661年率领将士2.5万人从金门出发经过近一年的艰苦激战,终于驱逐了荷兰人,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复台诗便是这一历史记录。

民族英雄郑成功 大明江山气数尽, 闯王进城变废墟。

三桂降清狼入室, 民遭涂炭烽烟起. 。

九州泣泪阴风惨, 不堪阅目三千里。

江南江北屠城空, 白骨腥臭如山积。

更有宝岛被霸占, 忍辱隔海望凄漓。

雄杰志士怒火起, 义愤投戎舍捐躯。

复国蓄锐铸根基, 收回宝岛藏大计。

樯橹飞帆掀巨浪, 剑戈幡舞指荷夷。

竖船利炮威无比, 远攻近砍刀兵袭。

弹炸巨响尸无数, 荷蛮颤悚魂飞离。

勇士持刀驾舴艋, 箭似飞蝗火神驱。

败甲残兵如丧犬, 磕头求饶走降旗。

大业暂成新铺就, 两岸骨肉重团聚。

忘食废寝劳成疾, 英雄含恨九泉里。

赫赫战功载史册, 后人敬仰永激励。

绸缪宝岛费神机, 几经战乱又分离。

尔来台独跳梁丑, 欲焚玩火毁一炬。

九州华夏新崛起, 屹立东方谁敢欺? 仇敌胆敢干内政, 战神霹雳灭熊罴。

长眠英雄亦欣慰, 拔剑激歌更惊喜。

何时重得龙虎将? 雷霆一战归统一!郑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幼名福松,名森,字明俨,诣明末大儒钱谦益时受字大木。

是明末清初的军事家,民族英雄。

南明唐王隆武帝赐国姓朱,更名成功,故又称郑国姓、国姓爷;南明桂王永历帝封他为延平郡王,故又称郑延平。

...

谁知道郑成功的简历

展开全部 郑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祖籍中国福建南安人,是一位民族英雄。

但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母为日本田川氏,原名郑森,字明俨,号大木。

后由南明唐王隆武帝赐国姓朱,名成功,故又称国姓爷。

郑成功为明朝最后一个强调反清复明的官员,并透过实质的武力攻击让当时占领台湾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人员撤退,而流传下了众多极富传说色彩的活动遗迹和传奇故事。

死后葬于台湾台南鹿耳门港附近。

“Koxinga”一词是外国人对他的习称,即源自“国姓爷”。

生平郑成功的父亲为郑芝龙,受明朝朝廷招安前为一海盗首领。

母亲是日本女子田川松,明天启四年(1624年,日本宽永元年)农历七月十四日(8月27日),在日本平户海滨产下郑成功。

七岁之前跟随母亲住在平户,1630年郑芝龙将他带回南安教养,因受限于日本禁止女人离境的规定,故田川氏并未随行,郑芝龙延聘儒士教育郑成功,以便争取科考功名。

先世自光州固始县[今河南省潢州县]入闽,居漳州,再移粤之潮州,至始祖隐石公,复居泉州南安县。

七岁回中国后,十五岁考中秀才,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思宗自缢,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在这样的乱世里郑成功入南京国子监太学读书,拜当时南京礼部尚书钱谦益为师。

郑成功有四弟。

唯一同母的是终身未曾离开日本的田川七左卫门(又名田川次郎七左卫门),目前还有后人在日本。

...

郑成功什么人?

郑成功(1624年-1662年),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

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

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

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并封忠孝伯,这也就是他俗称“国姓爷”的由来。

清兵入闽,其父郑芝龙迎降,他哭谏不听,起兵抗清。

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

郑成功一生,抗清驱荷,以赶走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祖国领土台湾的业绩载入史册,海峡两岸均立像树碑纪念。

有《延平王集》行世。

关于郑成功母亲是日本人的事情是这样的: 郑成功的父亲郑父芝龙在明天启三年(1623)随一艘荷兰商船到了平户,当时才19岁。

在清理船货、等待顺风返航期间,借住在比他大两岁的田川小姐家中,这对青年男女很快坠入爱河并私订终身。

只是郑芝龙在郑成功出世不到一个月就随原船离去而与田川小姐分了手。

后来,郑芝龙成为在中日之间经常出没的海盗,直到明崇祯元年(1628)接受明廷招安,官至都督同知。

1630年,也就是郑成功7岁时才被接回福建老家。

郑成功回国后因为父亲的官职,成长于富豪之家,自幼习文弄武,学剑弄枪,从青年时期就关心国家大事,研读兵书,继承儒家中忠君爱国思想,素怀灭清复明之志。

他在36岁那(1659),率领十万抗清义军围攻南京,从瓜州(江苏镇江)直逼金陵城下。

为明心志写下了一首题为《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的七绝: 缟素临江誓灭胡, 雄师十万气吞吴, 试看天堑投鞭断, 不信中原不姓朱。

这首诗力透纸背,至为感人,充分显示了他的胸襟和文采。

现在再去讨论郑成功的身世已经完全没有必要,不管他母亲是日本人怎么样,郑成功毕竟是一位民族英雄,父亲投降满清后,他立即和郑芝龙断绝父子关系,继续效忠明朝政府,这就是大节所在,后来率领舰船出海驱除荷兰人,收复宝岛台湾,其功大于天地。

这位杰出的民族英雄英年早逝,和另一位北宋的民族英雄岳飞一样,都是在39岁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离开人世. 另外,再想说一点的是日本人对郑成功也保持了特殊的尊重和亲近感。

日本文人学士在江户末期就留下了不少咏叹郑成功叱咤风云悲壮一生的诗文。

如梁川星岩(1789-1858)的“不辞独力任颠扶,大木堂堂真丈夫”,四方赤良(1749-1823)的“忠义空传国姓爷,终看鞑靼夺中华”,等等。

听说至今,在郑成功的出生地,每年还有日本人祭奠. 郑成功是民族英雄,其实,他母亲是日本人的事,丝毫不影响郑成功的形象,反而衬托出他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