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船航海海的诗词



有关“航海”的诗句有哪些?展开全部 1、梯山航海几崎岖,来谒金陵薜大夫。——《留别薛仆射》(唐·平曾) 释义:从梯山航海几经坎坷,来到金陵拜见薛大人。 2、航海陪臣惊远目,蓬瀛今向帝城看。——《奉和

有关“航海”的诗句有哪些?

展开全部 1、梯山航海几崎岖,来谒金陵薜大夫。

——《留别薛仆射》(唐·平曾) 释义:从梯山航海几经坎坷,来到金陵拜见薛大人。

2、航海陪臣惊远目,蓬瀛今向帝城看。

——《奉和御制御楼及睿谟殿观》(宋·余深) 释义:陪着皇帝航海的人都惊呆地看着周围,蓬莱岛的现在也像京城看齐了。

3、北风航海南风回,远物来输商贾乐。

——《提舶生日》(宋·王十朋) 释义:刮北风的时候开始航海,刮南风的时候回来,从远处运来东西卖给了商户。

4、航海船粳白,游山谱荔丹。

——《送宇》(宋·刘克庄) 释义:出航的时候船是白色的,周围的山是荔枝的颜色。

5、傍人应笑谋生拙,航海梯山枉费心。

——《信笔戒子种花木》(宋·许及之) 释义:别人应该笑我谋生的手段十分拙劣,航海到梯山白费功夫。

6、云涛雪浪蹙天浮,隐隐征帆去未休。

——《扈从航海》(宋·李正民) 释义:天空像浮着浪涛一样,隐隐约约能看见出海的帆船。

7、道人航海曾何劳,久将身世轻鸿毛。

——《次韵伯达仲豫二兄和参寥子》(宋·苏过) 释义:都说人们航海非常辛劳,时间久了身体像一根鸿毛一样轻。

8、嘷烟啸雨猿鹤宅,绝山航海樵渔能。

——《游鼓山一首》(宋·苏籀) 释义:烟雨呼啸着过来,在山中航海的渔樵十分有能力

9、开边忆汉皇,航海通南鄙。

——《适武林入延平界作》(宋·陈藻) 释义:开拓边疆想起了汉朝的皇帝,航海通向了南方的城市

10、便欲弃家来学道,不须航海去求仙。

——《赋莲城堂》(宋·姜特立) 释义:就想抛弃家庭去学习道行,还不胜航海去求去仙药。

...

求 有关船、海、海盗或者江河的歌词或者诗词

一张古老的弓 被悠悠的漫长的时间拉紧 混沌的日子,幽闭 而无边 巨大的黑色的蚌喘息着张开 粘稠喑哑的弦缓缓拉直开始颤动 他的胸脯渐渐展宽郁闷地变蓝 他的心将离他而去 辽远的目光在早上醒来 晴朗的快感碧波万里 喷吐着泡沫,筑起岛屿的蜂巢 柔情蜜意地歌唱太阳 而大地如此粗糙 他伏在海洋空阔的案头 面对无字的帆,狂风不定的语言 珊瑚礁石互相吞噬的鱼 寂静凶狠地在他腹中鼓噪 海草卷上岸边,纷乱的心绪 缠进泥里,揉搓进沙子里 像卵石零星孵化的瑟缩的鸟雏 他渴望海鸥漫天袭来 把他啄食干净 带着他成千上万地遨游太空 这时浪头撕碎了他所有的梦境 太阳枕着的手臂抖起他的思想 火云蜂拥飞向大地 灰烬如墨,泼向江河、瀑布和松涛 他拂袖以雪原覆盖 点上孤独的足迹 安然睡去等候月色映出神圣的春天

关于起航的诗句

展开全部 起 航我来自一个平凡的世界却想拥有一段不平凡的人生辉煌自从我诞生的那一天起成功的航海图已经在我的内心珍藏胜利 的彼岸是我追求的梦想成功的目标是我永远的渴望信念的灯塔在茫茫雾海中闪亮指引我渡过失意的汪洋让心灵找到方向持久的热情奏响命运的乐章伴随我走出人生的低谷让青春永远地飞扬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我要不断展翅飞翔没有比脚更长的道路我要继续超越梦想活力和激情是我华丽的衣装信心和勇气让我永放光芒激发无限的潜力我会无比的坚强唤醒心中的巨人我要做自己的国王让生命之树常青将寒冷的冬天阻挡将希望之火点燃让鲜花在心中绽放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前进的道路会无比的宽广享受生活跨越颠峰让生命之船扬帆起航...

千山的诗词

展开全部丁令威[东晋]陶渊明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

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

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人。

据《隋书.经籍记》记载,《搜神后记》计117篇系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撰著,但后人对此尚有怀疑和争议。

陶渊明遗有《陶渊明集》等。

辽城望月[唐]李世民玄莬月初明,澄辉照辽碣。

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

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影缺。

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

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作者简介:李世民(599-649),史称唐太宗,擅长武功,韬略过人,劝说并协助其父亲李渊起兵反隋,建立唐王朝,即帝位改元贞观,626-649年在位,鼓励大臣犯颜直谏,重视农业生产,倡导诗文,曾撰《帝范》12篇。

他的“水可载船,水可覆船,民众好比水,人君好比船”之说,为后志所称道。

沁园春.有感[宋]陆游孤鹤归来,再过辽天,换尽旧人。

念垒垒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

栽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

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

交亲散落如云,又岂料,而今余此身!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

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

吾何恨,有鱼翁共醉,溪友为邻。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大诗人,今存诗歌九千余首,风格雄浑豪放,悲愤激昂,反映人民疾苦,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感情。

陆游先后任镇江、隆兴通判,投身军旅,后官至宝章阁待制,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爱国诗人之一。

入千山[金]王寂我来连日苦风霾,不见千峰剑戟排。

要识玉山真面目。

雪晴明月射苍崖。

作者简介:王寂(1128-1149年),字元老,蓟州(今河北)玉田人,金天德年间进士,先后任太原祁县令、河北西路兵马副都总管、中都转运史,遗有《拙轩集》、《辽东行部志》、《鸭江行部志》等。

他是金代一位著名作家,清人评价“寂诗境清刻馋露,有戛戛独造之风”。

祖越寺[明]张鏊使节约山灵,征鏖斩尔亭。

龙宫翠山谳,鸟道上青冥。

夜宿莲花嶂,朝看贝叶经。

酒醒啼鸟缓,花雨满禅庭。

孤亭不忍别,更上翠微间。

南海八千路,辽东第一山。

杯前云出岫,檐下鸟知还。

天远何须问,征人正度关。

作者简介:张鏊,字济甫,江西南昌人,明代嘉靖年间进士,历任浙江提学副使,南京兵部尚书。

现今千山正门有书法家启功所书“南海八千路,辽东第一山”,即出自此诗。

罗汉洞[明]薛廷宠罗汉洞天一径遁,烟丛林杪放行踪。

海螺捧出云千叠,锡杖飞来阁几重。

石涧长鸣昙雨落,香风不动法门空。

蓬莱未必能胜此,缥缈笙歌绕梵宫。

作者简介:薛廷宠,福建人,明代嘉靖年间进士,工科左给事中。

《辽东志》序言撰写者,并参与修订志。

千山温泉[明]徐景嵩万世温泉水,百年几度酉。

炎流从地发,暖气蹴天浮。

风过亭台爽,山环景致幽。

自怜多病客,不是濯缨俦。

作者简介:徐嵩,字伯瞻,辽阳人,明正德年间进士,曾任山西按察副使。

遗有《沙州稿》四卷。

游千山祖越寺登莲花峰[清]爱新觉罗.高塞七岭行初尽,千岩宿雾开。

路回青嶂底,寺隐白云隈。

洞口闻清籁,碑文暗绿苔。

莲花天际出,顿觉绝尘埃。

作者简介:爱新觉罗.高塞,又号敬一主人、敬一道人,清太宗皇太极第六子,顺治皇帝庶兄,初封辅国公,后封镇国公,久居盛京,工诗词曲,善书画,遗有《恭寿堂集》。

游香岩寺[清]函可千峰顶上香岩寺,积雪何年道古堙。

航海尚传元学士,登台空拜石仙人。

宝幢雨洗灯还亮,禅榻云封草渐新。

伫望双飞天外锡,寒山早布几分春。

作者简介:函可(1612-1660年),字祖心,号剩人,人称剩和尚、千山剩人。

明末广东博罗人,其父韩缵,官至礼部尚书。

崇祯末年,国事日非,函可二十九岁削发为僧,清兵进入南京后,他写有私史《再变记》,被清兵发现,幸免一死,流放沈阳。

函可倡导成立了“冰天诗社”。

系辽沈文坛活动中心,受到文人的欢迎和响应,函可四十九岁圆寂,葬于千山,遗有《千山诗集》二十卷,以及《千山剩人禅师语录》。

清太宗第六子镇国公爱新觉罗.高塞,曾写有《悼剩和尚》诗。

悼剩公[清]陈之遴朔雪萧萧只树林,紫衣长掩石龛深。

公真圣果身如寄,我自凡情涕不禁。

电火难留方外友,风霜偏集客中心。

千尚有莲花座,夜夜松涛想法音。

作者简介:陈之遴(1605-1666年),字彦升,号素庵,浙江人,明崇祯进士,清顺治官至礼部尚书,授弘文院大学士,后被流放。

游千山登璎珞观[清]郝浴照海一千峰,参差如泼翠。

我行一玩心,也谓养神智。

烟霞入衣裙,庶用清寤寐。

瞥看云生处,翻身若摩翅。

斯须款其间,乃是高明位。

精庐架九霄,天可揖而至。

不怪挂瓢人,凭将轩冕弃。

推窗远岫来,一一如拥彗。

青霭诸峰和,白飞万壑肆。

犹记客秋来,红紫纷如醉。

霜风日夕生,潇然本色出。

历落见茅庵,仿佛开十地。

琅琅梵声发,谡谡松涛沸。

世道在神州,悠然兴远思。

得无有救拯,巨细争一臂。

常恐遮人伦,于此成逊避。

泉壑虽幽暇,安忍极深邃。

寄语爱山人,斯言无不意。

作者简介:郝浴(1623-168...

魁拔第三部里过曲海的诗词

哥伦布的航海船只是这样发展的:15世纪90年代哥伦布向西航行时,就乘坐这种航船,用直角索具把多桅帆船进行改造。

船体中部竖立主桅,并在前桅挂一直角帆。

必要时,主桅可向右重新挂起直角帆。

16世纪20年代,欧洲人铸成的新型大炮有5?12英尺长(1英尺等于0 ? 3048米),发射的圆型炮弹(先是石弹,后来是铁球) 重50?60磅(1磅等于0.4536千克),在300 码(1码等于0? 9144米)的射程内能击破敌舰的舰身。

这种大炮可以安装在军舰上,容易操纵,在新设计的军舰上多的可载40 门大炮。

航海技术的改进,海战战术的变化,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处于海外扩张时期的欧洲国家凭借着“船坚炮利”,征服一个个国家和地区

太多了啦,这些词汇,成语与船,航海有关

搜到一个关于希波战争的行军图。

里面双方都有直接穿过爱琴海进军的情况

不过这可能和当地多岛屿的情况有关。

然后楼主可以在修昔底德的书里找到关于古代欧洲航海活动的一些细节。

按书里关于远征西西里的描述,希腊军队曾经在夜间沿岸航行以取得有利的登陆位置,为白天的战斗获得优势

这只是个孤立的例子,但是说明当时并不缺少夜间航行的技术手段。

古代陆地军队之所以没什么夜间行军,主要是因为军队不好集中,会走散。

但是海上行军就没这个问题,水手和士兵都在船上,而且海面上也没有障碍物来阻隔船之间的联系。

所以夜间是否停船,可能主要是根据天气情况而定的。

然后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

古代地中海周边有所谓七大奇迹,其中之一就是灯塔。

灯塔总不会是让闲人在白天烧火玩的吧?而且海上航行的风险肯定不沿岸航行要大。

设身处地想一下,如果因为某些原因决定了要夜间跨海航行,保险的方法恐怕是设法多招些桨手,日夜兼程的赶路。

再比方中国的例子。

据说三国时候就有到达台湾岛的。

然后在指南针明确进入历史前,遣唐使之类的就没少过,他们总不见得都从朝鲜半岛走陆路到长安吧。

或者当年毛利人在南亚或者大洋州地区的迁徙,那可完全是前途未卜的伟大探索。

他们没有指南针,也不能保证所有目的地都在一日船程之内,相比是有借助星相来确定方向的。

他们都能做到,中国地区和地中海地区的航海者会做不到么? 当然,最保险的办法肯定还是争取日间沿岸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