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诗词出句常用疑问词



诗词中的对仗问题二、对仗有哪些基本要求?展开全部诗词中的对仗除了一般地要求相对的两个句子字数相等、结构相似之外,还要求它们字面相对,并且词性一致。一字面相对。所谓字面相对,就是构成对仗的字词意义相对

诗词中的对仗问题

二、对仗有哪些基本要求?展开全部诗词中的对仗除了一般地要求相对的两个句子字数相等、结构相似之外,还要求它们字面相对,并且词性一致。

一字面相对。

所谓字面相对,就是构成对仗的字词意义相对或相反。

如: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在这一联中,“江间”对“塞上”,“波浪”对“风云”,“兼天涌”对“接地阴”,字面意义都是两两成对的;动词“兼”和“接”相对,名词“天”和“地”相对,字面意义也是相对的。

又如:新松恨不高千丈,恶竹应须斩万竿。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在这一联中。

“新松”对“恶竹”,“恨不”对“应须”,“高千丈”对“斩万竿”,字面意义正好相反,表达出很鲜明的爱憎。

二词性一致。

所谓词性一致,是指对仗的字词的词性要求一致。

一般来说,名词和名词相对,动词和动词相对,形容词和形容词相对。

如:欲寻芳草去,还与故人违。

——孟浩然《留别王维》“欲”和“还”都是连词,“芳草”和“故人”都是名词,“去”和“违”都是动词。

三另外,近体诗中的对仗,除了上述两个要求之外,还有不能在对应的位置用同一字。

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有点类似于后人所说的扇面对。

但是,在对应位置上出现同一个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仗。

这类看起来和对仗很接近的修辞格,在古体诗里较多出现,如“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梅尧臣《河豚鱼》)之类。

初学者要注意,不要将此类也认成是对仗。

三、何谓工对?何谓宽对?工对即词性完全相同的对仗。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黄鹂”对“白鹭”,“翠柳”对“青天”,不仅是名词对,而且还包含颜色对。

“两个”对“一行”,量词和量词相对,名词和名词相对,“鸣”和“上”是动词对。

像这样上下句每个词的小类都是一致的,是标准的工对。

工对以追求对仗的工整为目的

在对仗上就有这样一种追求。

如:字面相对也就是词类相同的互为对仗: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

依照传统,名词还可以分为以下一些小类:(1)天文(日月风云等);(2)时令(年节朝夕等);(3)地理(山水江河等);(4)宫室(楼台门户等);(5)器物(刀剑杯盘等);(6)衣饰(衣冠巾带等);(7)饮食(茶酒餐饭等);(8)文具(笔墨纸砚等);(9)文学(诗赋书画等);(10)草木(草木桃杏等);(11)乌兽虫鱼(麟凤龟龙等);(12)形体(身心手足等);(13)人事(道德才情等);(14)人伦(父子兄弟等)。

同类的词相对是工对,颜色对、数目对也是近体诗常用的工对类型。

同义词相对在近体诗中比骈体少得多。

一联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或基本上同义),是诗家大忌,叫做“合掌”,诗中极少这种情况

因为诗的篇幅短,要使诗的内容丰富,就应该让每一个词都充分发挥作用

宽对的一个意思,就是词类上面放得很宽。

其要求是,只要用以对仗的词语词性相同,也就可以了。

换句话说,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如骆宾王《在在狱咏蝉》颔联: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那堪”与“来对”,对的意味就不是那么明显。

但仔细体会,还是“对”。

又如杜甫《题张氏隐居》颔联:涧道余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这一联,乍一读看,对仗的意味也不是很明显。

主要是因为“石门”对“涧道”,“斜日”对“余寒”,甚至“林丘”对“冰雪”,都给人对得不是那么工整的感觉。

其实,这正是对仗的无穷妙用。

对仗艺术不只有工对一个方向,还有宽对的一种艺术处理。

宽对有时能造成更多的变化之美,让人感觉对仗可以层出不穷。

而且宽对能破除匠气,在叙事达意方面也有妙用。

当然,初学律诗的人,还是以求工对为主。

宽对其实是更为纯熟、变化多端的一种对仗艺术。

在对仗艺术处理上,唐人多以自然的工对为主,宋人则多利用宽对来破匠气。

总而言之,对仗的工对与宽对是相对而言的,与艺术高低也不是一回事。

对仗要掌握在工整中求流动、在稳健中见变化这一原则。

熊东遨:诗词创作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展开全部诗词创作是一门艺术,除了掌握平仄、叶韵、对仗、粘联等基本规则之外,还须讲究立意、选材、谋篇、布局以及文字提炼、语言驾驭乃至内容与体裁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

初学者往往容易挂一漏万,顾此失彼。

这里,我将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略加整理,归纳为若干类,提供给学员朋友们作参考。

一、“夹生”类在当代诗坛,煮“夹生”饭的作手不在少数,随便翻开一本诗词刊物,我敢说没有不带“夹生”饭的。

犯这类毛病的人,多为格律娴熟者,“火候”往往差在文字驾驭上。

请看例作:晚郊闲步书所见白云山色隐,墟里起炊烟。

新月穿云朵,鸣蝉噪竹园。

松涛翻雨急,归鸟入林喧。

仰卧青苔上,身轻漂若仙。

这首诗出自一位离休老干部之手,如果单从音韵、格律上看,已经完全符合规范;然而若从语言、艺术方面要求,则又问题多多。

起句的“山色”便不宜“隐”去,题目既云“书所见”,一“隐”便难有“所见”了。

只有让其显露些儿,方能引发无边情兴。

故不如用“遥瞩目”取代后三字,以便预留余地,逗起下文。

次句套用王维“墟里上孤烟”,易“上”为“起”,已属多馀,把“孤烟”变作“炊烟”,就更没有道理了。

作者的原意,或许是想为“隐”字提供一点因由,殊不知“炊烟”一物,早已成为历史,今日的白云山,哪里还有它的踪影?诗一脱离现实,便无立足之根,因此,这一句就算王摩诘不提异议也难以适用。

倘用“山影翠横天”这样的自家产品取代之,则不惟可脱因袭之嫌,且与上句水接云衔,构成了一幅美妙图景。

中两联前四字结构相同,句型板滞,且用字理意多重合,如“鸣”、“噪”、“喧”等,加之取景亦不甚得宜,因此不作出大的调整恐难以撑持门面。

综合四句考虑,首先应当让“归鸟”提前开声,并易“林” 为“木”,凝集镜头,推出一“古木喧归鸟”的热闹画面。

“新月”句自然淘汰,因其与鸟喧场景不符,月出则乌安也。

其次是需要另取一傍晚景观作下联,补足全景。

用落日取代月亮,似较合适,作“长河嵌落圆”,便与上联配合得天衣无缝了。

这五个字虽然同样出自王摩诘,但较俏皮,不至于丢了他老人家的颜面。

“蝉鸣”一句也自动下岗,有了鸟喧,就不必劳动“知了”先生的大驾了。

五六句的改造略同三四句。

上联主要是调整字词位置,以免与三四句同形;下联因“归鸟”前移,亦须另补,试拟“雾散石生烟”五字代之,其产生的错觉效果,应与“涛翻松作雨”不相上下。

结联亦不甚妥贴,既是“闲步”,何得“仰卧”?且作者年事已高,卧于“青苔”之上,扯了湿气,腰骨痛起来可不是作耍的。

更何况“漂若仙”之类话语(“漂”疑为“飘”之误),也不宜道得如此明白。

诗到结尾须留余地,不必自家把话说足。

把《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先生请出来收拾残局如何?若以“安得呼元亮,桃源写另篇”收束,则此地风光之美妙便自不待言了。

这样,就把无限的想象空间留给了读者,不至于让人一览无馀。

现在,让我们将改后的诗统览一遍:晚郊闲步书所见白云遥瞩目,山影翠横天。

古木喧归鸟,长河嵌落圆。

涛翻松作雨,雾散石生烟。

安得呼元亮,桃源写另篇。

下面这首咏物诗,所犯的是同类毛病:夜来香庭前花簇下,寂寞又秋冬。

雨滴横枝瘦,风吹叶影重。

露清颜色淡,月白暗香浓。

高洁谁可比?池荷与涧松。

咏物之作,须具所咏对象鲜明个性,否则便是通用标签,随处可贴。

此诗写夜来香,只具一般花的共性,非夜来香专利所有,难说成功。

起首便含混不清,哪有夜来香的影子?此处宜点破身份,扣住题目,方为正招。

三四句亦属随意笔墨,看似摇曳生姿,实则与本花无大关联;加之对仗不工,便作通用标签也差了成色。

倘略加变易,继续扣住“夜”字写,情况却又不同。

“月下枝形瘦,风前叶影重”,无形中不有了几分“夜来香”面目吗?五六句稍具意味,惟句型板滞(几与上联同形),改为流水对,通篇俱活。

结语将就,“可”字违律,改作“堪”,问题便解决了。

加工润色之后再来品味它,你的感觉会如何呢?夜来香夜分瑶蕊绽,那复记秋冬。

月下枝形瘦,风前叶影重。

莫嫌颜色淡,自有暗香浓。

高洁谁堪比?池荷与涧松。

二、“错位”类在诗词创作中(这里主要是指词),有一个虽非格律所要求,但已为历代文人骚客约定俗成的问题时常为初习者所忽略。

这就是何类词适宜于用雄豪,何类词适宜于用柔婉。

如《浣溪沙》、《青玉案》等,通常不用豪;而《满江红》、《金缕曲》等,则通常不用婉。

由于词谱上没有这些规定,故初习者极易颠倒为之,选错词调,造成体例失谐。

下边这首纪念建军节的小令便是佐证:浣溪沙·纪念八一起义南昌奏凯歌,长征万里震山河。

齐心抗日勇挥戈。

马列高擎声远播,天翻地覆扫群魔。

中华民族立嵯峨。

此作通篇都是刚劲语,与例用柔婉的《浣溪沙》极不协调。

就其语言风格而言,倒是与七言诗有几分相近。

如稍为增益,扩充为七言律诗,似略胜原作。

首句为典型的“老干体”,保留以存本色。

次句裁去后三字,将第五句的“扫群魔”移入,“山河”留待后用。

这一调整,顿使开篇显得堂堂正正。

第三句略加改造,变易为...

请教关于古典诗词规则的问题。

第一章 诗词的四大要素一、押韵韵是诗词的基本要素之一。

诗词中所谓的韵,大致等于现代汉语中的韵母。

所谓押韵,是指把同韵部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到同一位置上,一般都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

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的回环的美。

古人押韵是按韵书的。

古人所谓的“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

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是基本上一致的,按韵书压韵也是很和谐的。

宋代以后,由于语音的变化较大,诗人仍然按旧韵书压韵,就不那么和谐了!今天如果我们写旧体诗,并不一定要按古人的韵书,但是如果要学习旧体诗词,还是要了解古代的韵书的,这样,我们才不致误认为古人写诗不押韵!二、四声四声,指汉语的四种声调。

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四个声调,古代汉语的四声则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二者关系如下:1、平声,后代演变成阴平和阳平。

2、上声,后代有一部分演化成去声。

3、去声,后代绝大部分仍然是去声。

4、入声,在普通话里完全消失,分别并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下面我们;来讨论平仄的问题。

三、平仄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成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阴平、阳平),仄就是上去入三声。

四、对仗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

就是把同类的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

一般讲对偶,指两句相对。

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等。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按韵书押韵的。

韵书有诗韵和词韵之分,词韵比诗韵宽松。

诗韵共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词韵则将诗韵合并成19部。

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古体诗则可用仄声韵。

诗韵如下:上平声15韵: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15韵: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上声29韵: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尾,六语,七麌(音语),八荠,九蟹,十贿,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音闪),十六铣,十七筱(音小),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马,二十二养,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寝,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豏(音现)。

去声30韵:一送,二宋,三绛,四寘(音制),五未,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十一队,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音愿),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二十一个(音个),二十二祃(音骂),二十三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径,二十六宥,二十七沁,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

入声17韵:一屋,二沃,三觉,四质,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药,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辑,十五合,十六枼(音叶),十七洽东冬等字都只是韵的代表字,他们只表示韵母的种类。

至于东冬这两个韵(以及其它相似的韵)读音上有什么分别,现在我们不需要追究它。

我们只需要知道:最初时候可能是有区别的,攻笭掇蝗墀豪峨通法坤后来混而为一了,但是古代诗人们依照韵书,写律诗时还不能把它们混用。

是在古体诗和词里,可以把近似的韵(称为邻韵)合并使用。

例如词韵:第一部 平声:一东二冬通用,仄声:上声一董二肿、去声一送二宋通用第二部 平声:三江七阳通用,仄声:上声三讲二十二养、去声三绛二十三漾通用第三部 平声:四支五微八齐十灰[半]通用,仄声:上声四纸五尾八荠十贿[半]、去声四寘五未八霁九泰[半]十一队[半]通用第四部 平声:六鱼七虞通用,仄声:上声六语七麌、去声六御七遇通用第五部 平声:九佳(半)十灰(半)通用,仄声:上声九蟹十贿(半)、去声九泰(半)十卦(半)十一队(半)通用第六部 平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半)通用,仄声:上声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半)、去声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半)通用第七部 平声: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删一先通用,仄声:上声十三阮(半)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去声十四愿(半)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通用第八部 平声:二萧三肴四豪通用,仄声:上声十七筱十八巧十九皓、去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通用第九部 平声:五歌[独用]仄声:上声二十哿、去声二十一个通用第十部 平声:九佳(半)六麻通用,仄声:上声二十一马、去声十卦(半)二十二祃通用第十一部 平声:八庚九青十蒸通用,仄声:上声二十三梗二十四迥、去声二十四敬二十五径通用第十二部 平声:十一尤[独用],仄声:上声二十五有 去声二十六宥通用第十三部 平声:十二侵[独用],仄声:上声二十六寝、去声二十七沁通用第十四部 平声: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通用,仄声:上声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豏 去声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通用第十五部 入声:一屋二沃通用第十六部 入声:三觉十药通用第十七部 入声:四质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通用第十八部 入声: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六枼通...

诗词出句可以三连平吗?

展开全部 出句是可以出现三连平的。

如果不是格律诗的话,句末也可以出现三连平。

诗词格律很严谨,但绝不是一成不变。

传统说诗词的格律,有一个说法叫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也是吟诵的基本原则。

也就是说,对于七言来说,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有变化。

如果是五言,则是一、三两字。

由于这种规律的存在,使得格律既严谨,又灵活。

但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口诀不能包打天下。

对于收平声韵的句子(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说,假如一三五不论,变成仄仄(或平仄)—仄平—仄仄—平,这就犯了孤平,是诗中大忌。

传统认为孤平是指这一句式除了韵脚祇有一个平声字,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比如平仄—仄平—仄仄—平一句,除去韵脚有两个平声,但它依然犯了孤平。

实际上,七言句是从五言句扩展而来,我们看格律,要把七言也当成五言看,看后五个字,只要五言的句子是仄平—仄仄—平,那就是孤平,所以孤平应该定义为:“五言或七言的后五字,除去韵脚只有一个平声。

”孤平一般而言需要补救。

补救的方法,就是把仄平—仄仄—平变成仄—平平—仄平,让那个孤平后面的仄声字变成平声,也就是说,让双平步往后挪个一个音位,这样就成了。

(如:北风吹白云、客行悲故乡、枳花明驿墙、笑问客从何处来、双鬓向人无再青……)同样地,(平平)—仄仄—仄—平平这一句,如果按照一三五不论的口诀,第五字的仄似乎可以变成平声。

然而事实上不行。

这样,就形成了三平尾,是近体诗中绝对不能出现的错误。

而且,出了这个问题,根本无法补救。

...

语文古诗词所有问题的答题方法

展开全部 分析“诗眼”型 提问方式 ①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②从某两句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③此诗某联某句中的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中哪个更好,为什么? ④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解答提示: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

设计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出这些经古人锤炼出的字妙在何处。

回答问题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题旨和诗人的感情来分析。

答题要点: 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或语里义; ③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出句中描摹的景象; 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

有哪些诗词句是含有“疑问”,“质疑设问”的意思的呢,急求啊,谢谢...

展开全部 回答你的问题有言在先:你是在提问,给你回答正确了,你就应当给于回复。

千万不能得到答案后就不睬不理了!前面已多次遇到这样的情况。

当然,你是讲文明的人,不会这样做的。

你在提问题,句中无问题。

你让答题人,如何答问题。

语文是基础,问话须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