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古代描写箫声的诗词



描写箫声的成语或诗句展开全部 1、【描写古筝的诗词】: 断虹落屏山,斜雁着行安。钉铃双琢木,错落千珠拌。愁龙啼玉海,夜燕语雕阑。只应桓叔夏,重起为君弹。——杨维桢《鸣筝曲》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弦

描写箫声的成语或诗句

展开全部 1、【描写古筝的诗词】: 断虹落屏山,斜雁着行安。

钉铃双琢木,错落千珠拌。

愁龙啼玉海,夜燕语雕阑。

只应桓叔夏,重起为君弹。

——杨维桢《鸣筝曲》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沈约:《咏筝》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李端:《听筝》花脸云裘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

凭君向道休弹去,自尽江州司马头。

——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筝》蒙恬芳轨没,游楚妙弹开,新曲帐中发,清音指下来。

钿装模六律,柱列配三才,莫听西秦奏,筝筝有剩哀。

——唐/李峤:《筝》 2、【描写箫声的诗词句子】: 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青玉案》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离别的笙箫。

——徐志摩《再别康桥》...

描写箫声的成语或诗句有哪些?

描写箫声的成语有:余音袅袅、 婉转悠扬、清耳悦心等。

描写箫声的诗句有:1.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青玉案》)2.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龚自珍《秋心三首·其一》)详细释义如下:1. 【成语】: 余音袅袅【拼音】: yú yīn niǎo niǎo【解释】: 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出处】: 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举例造句】:他的箫声余音袅袅,让人沉醉。

【近义词】: 余音缭绕【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声音悦耳2. 【成语】: 婉转悠扬【拼音】: wǎn zhuǎn yōu yáng【解释】: 婉转:声调温和曲折;悠扬:声音漫长而和谐。

委婉曲折,也指声音悠扬动听。

【举例造句】:远处忽然传来了一阵婉转悠扬的箫声,我们不禁侧耳倾听。

3. 【成语】: 清耳悦心【拼音】: qīng ěr yuè xīn【解释】: 耳朵为之清宁,心情为之欢悦。

形容声音美妙动听。

【出处】: 宋·张耒《鸣蛙赋》:“春露初霭,朝华始敷,文羽清喙,飞鸣自如,若奏琴筝而和笙竽,清耳悦心,听者为娱。

”【举例造句】:这首曲子清耳悦心,让人喜欢

4. 《青玉案·元夕》宋代: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秋心三首·其一》清代:龚自珍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参考资料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view_69405.aspx

描写箫声的成语或诗句

展开全部 ●湘江静 史达祖 暮草堆青云浸浦。

记匆匆倦篙曾驻。

渔榔四起,沙鸥未落,怕愁沾诗句。

碧袖一声歌,石城怨、西风随去。

沧波荡晚,菰蒲弄秋,还重到、断魂处。

酒易醒,思正苦。

想空山、桂香悬树。

三年梦冷,孤吟意短,屡烟钟津鼓。

屐齿厌登临,移橙后、几番凉雨。

潘郎渐老,风流顿减,《闲居》未赋。

史达祖词作鉴赏 这是一首旧地重游、抚今追昔纯写旅怀的词。

这首词全篇构思很有特点。

它以前经驻舟的断魂处为主脉,综合古今,反反复复。

例如“暮草”一句写荒野景色,为古今所同见,“渔榔”五句,是过去见闻,为断魂处的具体描写。

“沧波”三句,对转而写今日。

下片从断魂入手,重点写今天的感受。

“酒易醒”三句承上启下,上承断魂,“孤吟”三句,转到闲居。

“三年”三句,写今日天涯倦客,回忆过去关津生活,也是对古今感受的概括而说的。

“屐齿”二句,转写未来,遐想对未来生活的安排,“潘郎”三句,又转到现在,与“洒易醒”三句遥相呼应。

上下贯通一气。

“暮草”五句,既是旧地重游的追忆,又是旧地重游的感慨。

“暮草堆青云浸浦”,是前游时看到的水国荒凉的晚景。

在这草暗云沉的景色里,听到的是驱鱼的声音,看到的是沙鸥的身影,“倦”字指对旅途奔波的厌倦,这就是从前驻篙的地方

“榔”当作“桹”。

岳《西征赋》李善注引《说文》曰:“桹,高木也。

”并对《赋》中“纤经连白,鸣桹厉响”解释说:“以长木叩船有声。

言曳纤经于前,鸣长桹于后,所以惊鱼,令人网也。

”陆龟蒙《渔具诗序》“扣而骇之曰桹”,注云:“以薄板置瓦器上,击之以驱鱼。

”他的《鸣桹诗》说得更具体:“铿如木铎音,势若金钲急。

驱之就深处,用以资俯拾。

”以上通过词人的回忆,描绘了一幅愁肠百结的处境,构成了一种诗境,二者结合在一起,所以“怕愁沾诗句”。

“怕”字既写不是滋味的心理状态,又写出了诗句未成匆匆离去的原因。

“碧袖”二句,笔锋陡转,深入写愁。

诗句没有写成,哀怨的歌声又突然传来,声声哀怨,融入秋风,把愁境的描写推进了一层。

“碧袖歌”即罗袖歌,指妇女的歌声。

张先《转声虞美人》词:“一声歌掩双罗袖。

”“石城怨”,即《石城乐》,刘宋时臧质所作,见《唐书。

乐志》。

张祜《莫愁乐》诗:“侬居石城下,郎到石城游。

自郎石城出,长在石城头。

”所以称为怨歌。

从首句至此纯用追叙,回忆前游,令人魂断。

这样的地方,词人是来了一次,不会想第二次的。

“沧波”三句,写作客孤身,重来旧地。

时间仍然是秋天的傍晚,景色仍然是沧波茫茫,菰蒲无际。

这草暗云沉的水国,本来是不想来的,结果却来了。

在“重到断魂处”上用了一个“还”字,说明了并非自作多情,来寻旧踪,而是浪迹西东,无意重到。

越想忘记过去,反而越忘记不了。

这种怅惘不甘的心情,和苏轼《夜泛西湖》诗说的“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的娱快心情相比,是迥然不同的。

下片写重来时的感想,用酒解愁,酒易醒,愁却不可解;不愿奔波,却奔波不已,所以愁思正苦。

“想空山”句,正面抒写怀抱。

当怅惘之际,想到淮南小山的招隐,词意一转。

《楚辞·招隐士》云:“桂树重生兮山之幽。

”又云:“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幽山留隐,令人神往。

“悬”字从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画栏桂树悬秋香”来,突出了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想”字上承“思正苦”,下贯《闲居》未赋。

愁不可解,是第一层;旅途多怀,是第二层;归隐之想,是第三层。

层层关连,一层深似一层,词人把翻腾着的千思万想揭示得淋漓尽致。

“三年”三句,总结近年生活,艰难备尝,十分凄苦。

三年之间,屡闻“津钟烟鼓”,把终日奔波之苦,写得具体、形象

早晨渡头的钟声,黄昏关山的雾鼓,这样的生活,居然只身屡经,怎不令人梦冷意短?这三句与上片诗句未成、断魂处重到相映照,说明酒所以易醒、思所以正苦的原因。

这种与上片欲断还连的手法,把今昔奔波生活,表现得委婉曲折。

“屐齿”二句,紧承上文。

“屐齿厌登临”,直连烟津钟鼓,厌奔波的痛苦,“移橙”句,遥接空山桂香,想归隐的生活。

杜甫《遣意》诗云:“衰年催酿黍,细雨更移橙。

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移橙以后,凉雨几番。

词人想到的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交游的渐绝,可以享受空山桂香的快乐

词人不直接抒写对仕途奔波的不,却用移橙凉雨的景色抒情,形象饱满,情景交融。

结拍三句,用潘岳《闲居赋序》:“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徙官而一进阶,再免,一除名,一不拜职,迁者三而已矣。

虽通塞有遇,抑亦拙者之效也。

”潘岳是自叹“拙宦”的。

词人对自己的遭遇深为不满,但又不愿直说,故借奔波跋涉的厌倦,写拙宦的悲哀。

年岁渐老,风流顿减,但《闲居赋》却没有写出来。

不正面说归隐不得是环境造成的,却反面说未赋闲居,责任在于自己。

这三句看来心静如水,语言十分平淡无奇,实际上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和牢骚,平淡的语言里流露出激愤,意味隽永。

以归隐不得之人,面对断魂之地,怎能不激起感情的波涛呢?

形容箫声幽婉的语句(古诗词也可以)

一、采菱歌 鲍照 惊舲驰桂浦,息棹偃椒潭。

箫弄澄湘北,菱歌清汉南。

二、咏怀 阮籍 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

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 战士食糟糠,贤者处篙莱, 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得末, 夹林非吾有,朱宫生尘埃, 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

宋代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吟道: 东风夜落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唐代诗人杜牧有诗曰: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此千古佳句脍炙人口,为后人传诵。

诗人李白在《忆秦娥》中吟出: 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 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

感怀 曾瑞 溪边倦客停兰棹, 楼上何人品玉箫? 哀声幽怨满江皋, 声渐悄, 遣我闷无聊。

梅梢月 张弘范 西风落叶长安, 夕阳老雁关山。

今古别离最难。

故人何处? 玉箫明月空闲。

箫 宋 丁谓 庄籁知天理,虞韶见帝心。

轻清杨柳曲,和乐凤凰音。

翼展编筠密,中虚镂玉深。

吴门休鼓腹,仙侣好追寻。

箫 唐 张祜 清籁远愔愔,秦楼夜思深。

碧空人已去,沧海凤难寻。

杳妙和云绝,依微向水沉。

还将九成意,高阁伫芳音。

山西村 宋 陆游 莫道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已亥杂诗 清 龚自珍 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聚今朝。

郊庙朝会歌辞方皇乐歌 宋 佚名 卓彼嘉坛,奠玉方泽。

百辟祗箫,八音纯绎。

祀呈承明,柔祗感格。

欹湖 唐 王维 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

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

秦楼月 (见中州乐府 ) 元 赵秉文 箫声苦。

箫声吹断夷山雨。

夷山雨。

人空不见,吹台歌舞。

危亭目极伤平楚。

断霞落日怀千古。

怀千古。

一杯还酹,信陵坟土。

夜宿武夷宫 宋 彦修 巢松老鹤鸣丹井,笼月梅花摇素影。

竹敲白露幔亭寒,吟弄紫箫山月冷。

山月箫声清且幽,幔亭不见昔人游。

我来欲此腾云雾,笑指三山十二楼。

宫词 宋 张公庠 碧瓦鸳鸯势欲飞,禁门深静日迟迟。

玉箫吹遍新传谱,坐看黄鹂数换枝。

上已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顺伯、林景思游湖 宋 杨万里 今年山路少人来,酒肆萧然绮席埃。

政尔坐愁春寂寞,昼船箫鼓忽如雷。

禁苑 宋 晏殊 风回玉宇箫声远,日下琼林佩影间。

待得年光遍天下,始教春色到人间

上巳赐宴琼林与二府诸公游水心憩于西轩 宋 晏殊 咽云箫鼓传声沸,临水楼台倒影多。

吟绕曲栏无限思,绪风迟日满烟波。

越僧一书记索赋二绝·松风阁 宋 薛嵎 何处笙箫起半空,满山斜日动蛟龙。

老僧无语凭栏久,过尽白云千万重。

用什么词语来形容箫声?

展开全部 形容声音,一般用比喻、拟人、通感、夸张等修辞手法,具体怎么用词,要根据自己要描述的环境和要表达的感情来定。

苏子的《赤壁赋》中有一段写箫声的句子特别经典,有比喻,有拟人,特引过来,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

舞幽壑(hè)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