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诗词修养是高层次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句诗词的意义是什么?此句出自晏殊的《浣溪纱》春恨词: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此词虽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句诗词的意义是什么?

此句出自晏殊的《浣溪纱》春恨词: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译文:我边听着小曲边饮酒,十分惬意怅然的自我派遣着心中的愁绪.不自觉得由眼前的旧亭台引起今昔的联想,产生了时光与年华易去难留的淡淡愁思,于是面对西下的夕阳发出几是才能回来的感叹 我面对花残燕归的景象,伤春叹老之情更为浓烈.既为花的凋落而无可奈何,又伤感燕子的归来.只有一个人在小园落花飘香的小路上独自徘徊流连,感到惆怅不安孤独寂寞,无法排解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

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写对酒听歌的现境。

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

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

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

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

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

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

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

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象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

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

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

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

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然而此词之所以流传千古,精华还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

这一联基本上用虚字构成。

人们都知道,用实字作成对子比较容易,而运用虚字就不那么容易了。

所以卓人月在《词统》中论及此联时,说“实处易工,虚处难工,对法之妙无两”。

钱钟书在《谈艺录》中也说,所谓“律之对仗,乃撮合语言,配成眷属。

愈能使不类为类,愈见诗人心手之妙。

” 它虽然用虚字构成,却具有充实的、耐人寻味和启人联想的内容,这就更使人觉得难能可贵了。

这一联写出了人们心中所有但为笔底所无的细腻感受,道出了自然界的规律。

成功之处就在作者善于捕捉刹那间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提到具有某种哲理意味的高度上来加以描写。

“无可奈何”是作者的感觉、感受和感叹,“花落去”,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面对落花,联想到春天的消失,联想到人生的变易,止不住产生一种惋惜的心情,然而作者对此无能为力,只有徒唤“无可奈何”了。

这里的“花”,既是指春天一开一落的花,又使人联想到其他许多一兴一亡的事情。

“似曾相识”也是作者的感觉和感受。

燕子秋天南去,春来北归,不违时节。

它们差池双翦,贴地争飞,呢喃对语,由于体态相同,谁也难以分辨出其是否是旧巢双燕,故在“相识”之前冠以“似曾”二字。

“燕归来”,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燕子的北来南去,象征着季节的变换和年华的交替。

“燕”,既是指春来秋去的燕子,又使人联想到象燕子那样翩然归来,重寻故旧的人或物。

“花”和“燕”变成一种象征,让人们想得很开,想得很远……。

“花落去”与“燕归来”每交替一次,便过了一年,而人生在这无穷的交替之中逐渐衰老直至消失。

“花落去”、“燕归来”,本属司空见惯的寻常小事,但当作者在这两个短句之前加上带有感叹色彩的词组“无可奈何”与“似曾相...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三个层次之间是什么关系

展开全部 试谈语文核心素养及其培养一、 对几个概念的理解要谈“语文核心素养”,必须厘清几个概念。

什么叫“素养”?素,可以理解为本色、本质;养,可以理解为修养、教养、培养。

素,侧重先天的内在遗传基因,个性特征,性格倾向;养,侧重后天的外在教育文化熏陶、生命历练。

“素养”,就是指个体在遗传基因的物质基础上,受后天教育、培养而获得的能力和修养。

什么叫“核心素养”?这是一个崭新的概念,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即:“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核心素养”分解为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我认为所谓“核心素养”一定是最基础、最主要、最本质的素养,它是具有生长力的素养,是种子素养。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可提炼为语言能力和人文修养。

语文关键能力就是语言能力,一个人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语言生动,感染力强,我们就可以说此人具有很强的语文素养。

就像鲁迅先生所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思维能力可整合到语言能力中,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载体。

如果一个人语言条理性强,语言深刻犀利,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此人思维具有条理性和深刻性。

如果某人语言混乱,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我们就可以说此人思维混乱,没有条理。

语言是思维的表现,是思维的外在特征,它们俩水乳交融,密不可分。

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可整合为人文修养。

如果说语言能力是语文关键能力的话,那人文修养就是语文的必备品格。

人文修养为语言能力导向,为语言能力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什么?人文修养包含三个维度:其一为,情感、态度、价值观。

看一个人语文核心素养,首先要看他(她)喜不喜欢语文,对语文有没有兴趣。

有了兴趣,有了爱好,他(她)就会乐此不疲,其乐无穷。

钱理群先生说过:“兴趣使人优秀,任务只能让人合格

”冰心先生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有了爱,就有了动力,就有了乐趣,就有了时间,就有了积淀,就有了底蕴,就有了生长,就有了成就……价值观为能力导航。

所谓价值观,通俗地讲就是是非好坏的判断与选择。

国家现在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原先没有价值判断或混乱价值观教育的纠正。

有一阵子,教育界提倡多元价值,甚至是没有价值取向,结果导致学生是非不分,好坏不分。

譬如老人倒在马路上,年轻人不敢去扶起;以为赚到钱的就是成功人士等等,这些错误价值导向对青少年贻害无穷。

中国几千年语文教育强调“文以载道”,这里的“道”就是价值观。

我们可千万别把老祖宗优秀的传统丢弃了啊!其二为,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审美主体欣赏、鉴别、评判美丑的特殊能力,包含审美知觉力、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和创造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可什么是美,却见仁见智。

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首先要让学生分辨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不能以怪为美、以奇为美、以俗为美,更不能以丑为美。

那什么是美呢?我以为“真”是美。

真善美,真是前提,如果失去真实、真诚、真理,美就没有了基础。

一切假的东西都不是美的!“假作真时真亦假。

”当今社会假货泛滥,假唱为荣,以假充真,假话连篇,怎么得了?真是底线,是美的保证。

善也是美。

一切善举皆为美行!善良是美德,培养一个善良的公民,胜过一百个高分数的“精致的利己主义”,我们要为学生点滴的善行点赞,同情弱者,公平正义,见义勇为,怀有恻隐之心,不献媚,有风骨的好人都是美好之人。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要培养孩子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如果人人具有美的眼睛,美的心灵,美的双手,那我们的世界将是多么美好!其三为,文化底蕴。

一位具有语文核心素养的人,必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是个大概念,就语文学科来说,所谓文化底蕴,就是一个人对古今中外一切经典文化的积累程度。

作为一名语文人需要什么文化底蕴呢?需要经典诗词的底蕴。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是诗歌养育了中华民族

孔子曰:“不读诗,无以言。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诗教,让人温柔敦厚,让人文质彬彬,让人“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诗使人灵秀,读诗长大的人内心灵动,外在秀美。

一个气质高雅、温柔敦厚的人群组成的民族,是多么优秀的民族啊!需要文学名著的底蕴。

文学名著是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更是民族精神和灵魂代言人。

《西游记》培养孩子无限的想象力,“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

如何赏析古诗?

展开全部 (1)鉴赏口诀: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

①送别类。

②怀古类。

③思乡怀人类

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

④战争或边塞类。

⑤闲适类。

⑥借景抒情类。

⑦托物言志类。

⑧爱情类。

⑨民生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

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三.定主旨。

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

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四.找意象(典故)。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

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

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五.找技巧

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六.品风格

“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

如李白之诗清新飘逸,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韩愈的诗深奥险怪,白居易的诗通俗鲜明。

再如,按词论家说,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

诗歌鉴赏的最后,或者说到了细微之处,要让学生体会出作者的语言风格及语言所要达到的表达效果。

而与相关的一些术语有:刚舰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丽、恬淡、凄美、明快等。

语言表达效果: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以上六点看起来很分散,似把诗歌给拆开来读了,但实际情况绝非如此。

这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不过我把它稍做了一点修改:“师傅引对门,修行在个人。

”只有让学生懂得了诗歌鉴赏的门道,才能使学生建立一种赏析的思路,进而在不断的赏析中培养起一种属于自己的赏析风格。

二、诗歌内容、思想情感(一)、诗歌内容分类赠友送别诗、借景抒情诗、思妇闺情诗、托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边塞征战诗、即景抒怀诗、山水田园诗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

或诉依依别情或言别后的思念。

咏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

或为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感叹昔盛今衰,借古讽今。

战争诗要么表现保家卫国的豪情,要么表现舍身杀敌的壮烈,要么表现战士凯旋的豪迈,要么表现对战争的厌恶,揭露战争带给亲人、家乡、人民的苦难,控诉封建统治者发动战争的罪恶。

边塞诗则为对边塞军旅生活的描写,或表现边塞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

思乡诗、闺怨诗及羁旅行役诗则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

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写景抒情诗和咏物言志诗(包括山水田园诗,隐逸诗等),往往表现诗人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或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伤感,或者表现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复杂怀感,或者表现祖国山河的壮丽,表达对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有的则借景(物)来表达自己远大的志向和自己高尚的本质。

(二)、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1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

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

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

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全诗即景抒情。

2、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年,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

浅谈如何诵读古典诗词提高学生素养

喜欢诗词的朋友都读过晏殊的《浣溪纱》春恨词:???????????????????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是晏殊的名作之一,基本上代表了晏殊的艺术风格。

他的词集叫《珠玉词》,名字起得可算是恰如其分。

《珠玉词》里象珠般圆转、玉似晶莹的作品委实不少,当初中文竞技场里不乏喜欢晏殊词的同学

此词明为怀人,而通体不着一怀人之语,是一篇以景衬情的佳作。

???然而此词之所以流传千古,精华还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

???这一联基本上用虚字构成。

人们都知道,用实字作成对子比较容易,而运用虚字就不那么容易了。

所以卓人月在《词统》中论及此联时,说“实处易工,虚处难工,对法之妙无两”。

钱钟书在《谈艺录》中也说,所谓“律之对仗,乃撮合语言,配成眷属。

愈能使不类为类,愈见诗人心手之妙。

”???它虽然用虚字构成,却具有充实的、耐人寻味和启人联想的内容,这就更使人觉得难能可贵了。

这一联写出了人们心中所有但为笔底所无的细腻感受,道出了自然界的规律。

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善于捕捉刹那间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提到具有某种哲理意味的高度上来加以描写。

???“无可奈何”是作者的感觉、感受和感叹,“花落去”,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面对落花,联想到春天的消失,联想到人生的变易,止不住产生一种惋惜的心情,然而作者对此无能为力,只有徒唤“无可奈何”了。

这里的“花”,既是指春天一开一落的花,又使人联想到其他许多一兴一亡的事情。

“似曾相识”也是作者的感觉和感受。

燕子秋天南去,春来北归,不违时节。

它们差池双翦,贴地争飞,呢喃对语,由于体态相同,谁也难以分辨出其是否是旧巢双燕,故在“相识”之前冠以“似曾”二字。

“燕归来”,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燕子的北来南去,象征着季节的变换和年华的交替。

“燕”,既是指春来秋去的燕子,又使人联想到象燕子那样翩然归来,重寻故旧的人或物。

“花”和“燕”变成一种象征,让人们想得很开,想得很远……。

“花落去”与“燕归来”每交替一次,便过了一年,而人生在这无穷的交替之中逐渐衰老直至消失。

“花落去”、“燕归来”,本属司空见惯的寻常小事,但当作者在这两个短句之前加上带有感叹色彩的词组“无可奈何”与“似曾相识”以 后,于是便把这极其普通的自然现象纳入人生有限而时间永恒这一哲学范畴中来,创造出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

????关于此联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一次,晏殊来到维杨,住在大明寺中。

他转来看去,忽然发现墙上有一首诗写得很好,可惜没有作者的姓名。

晏殊跑进跑出,问个不停,终于打听到这首诗的作者名叫王琪,家就在大明寺附近。

由于晏殊从诗句中发现王琪文学修养较高,很会写诗,所以,他立即决定要把王琪请来,一同探讨诗文。

???王琪来了以后,发现晏殊善于赏诗论文,态度还很谦虚;晏殊见王琪性格开朗,言谈投机,又请王琪入席用餐。

二人边吃边谈,心情特别舒畅。

饭后,又一同到池边游玩。

晏殊望着晚春落花,随口说道:“我想了个诗句写在墙上,已经想了一年,还是对不出来。

”那个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王琪思索了一下,不慌不忙地对道: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一对句不但在词面上对得切合时宜,很有特点,而且在含义上使二人的思想感情如挚友重逢,一见如故。

这怎能不使人格外高兴?因此,晏殊一听,急忙称好!???这既是传说,当然未必可信。

急!求关于文明礼貌的相关资料、格言、诗歌等。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为人民服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蔚然成风,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

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应当引起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

3.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面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道德建设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需要研究解决。

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抓住有利时机,巩固已有成果,加强薄弱环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改进和创新,把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4.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5.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

正确运用物质利益原则,反对只讲金钱、不讲道德的错误倾向,在实践中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

6.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7.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

要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民主权利,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取正当物质利益。

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

把权利与义务结合起来,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8.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

要把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全社会形成注重效率、维护公平的价值观念。

把效率与公平结合起来,使每个公民既有平等参与机会又能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9.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要从实际出发,区分层次,着眼多数,鼓励先进,循序渐进。

积极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大力倡导共产党员和各级干部带头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

10.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合。

要广泛进行道德教育,普及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帮助人们加强道德修养。

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把公民道德建设融于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之...

1914年中国的历史背景( 送别 这首歌的出现有什么历史意义),及意...

清宣统3年(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领,导的武,昌,起,义,获中国各省响应,最终致清宣统皇帝溥仪逊位成功,中,华,民,国肇建,中国政,治,制,度由维持两千多年的帝制走向民,主,共,和。

20世纪初,李叔同身处中国社会急剧动荡,思想观念、社,会,制,度新旧交替的年代。

李曾追随时代潮流,呼应维新变法,(如演出《黑,奴,吁,天,录》),歌唱“民,国,肇,造”。

但李自离开《太平洋报》时起,很明显地是从时代风涛中退却了下来。

面对孙,中,山,让,权、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称,帝,卖,国、张,勋,复,辟,等等层出不穷的社会变幻,以及个人家庭的突然变故(李家的百万资财在辛,亥,革,命前后的金,融,风,暴,中荡然无存),李叔同感到对社会情势越来越不能适应。

他对社会和个人命运无力把握,失去了信念与信心,确有看破了红尘的意味。

在清末民初的一段时间中,佛,教和佛,学思潮盛行。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不只将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作为个人奉献的精神力量,也把佛,教的彼岸说作为改造社会的参照。

由于当时的历史背景,李叔同和当时许多知识分子一样对反,动,统,治不满,但由于个人的局限性,只能通过艺术作品抒发个人内心矛盾。

从而出现了《送别》中的“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充满了感伤色彩和苦闷失望情绪的歌词。

可以说《送别》的背后是一个历史时期中国知识分子思想感情的象征。

这股思潮,对少年时代就推崇康、梁的李叔同,是会有影响的。

在他的意念里,自己无力它顾,只有一心念佛,多多行善,才能使社会美好起来,已使天下苍生脱离苦海走向幸福的彼岸。

在艺术领域,李叔同极富创造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个缺乏实践尤其是社会实践能力的人。

他所钟情执著的艺术门类,又都比较抽象空灵,易于远离现实而接近宗,教。

从小就有佛化倾向、在艺术上又进入了较高层次的李叔同,当他在现实中看不到人生价值和生命的终极意义时,是很容易到非现实中去探寻究竟的。

1914年5月9日23时,北,洋,政,府没有等到预期的外援,以“国力未充,难以兵戎相见”为由,对外宣布接受二十一条中一至四号的要求。

5月25日,完成签字。

消息传出,举国震怒。

签约当天,湖南学生彭超留下血,书,愤然投,江,自,杀。

北京二十万人到中央公园集会,捐款一百万元“救,国,基,金”。

天,津,南,开,学,校的十七岁学生周,恩,来上街演讲,号召人们振兴经济、誓,雪,国,耻。

全,国,省,教,育,会,联,合,会决定,全国各级学校以每年5月9日为国,耻,纪,念,日,称为“五,九,国,耻”。

从总体结构看,《送别》很像一首古词(类小令),共三段,其中一、三两段文字相同。

第一节,着重写送别的环境。

作者选取了“长亭”、“古道”、“芳草”、“晚风”、“暮色”、“弱柳”、“残笛”“夕阳”八个典型的意象,渲染离别的场景。

第二节,着重写送别人的心境,是全曲的高潮。

通过“天涯”、“地角”、“知交”、“零落”、“浊酒”、“夜别”、“离梦”,诉诸感官,触动心弦。

第三节,是第一节的重叠,进一步烘托别离的气氛,是意象上的强化和音韵上的反复。

其中,“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两句周而复始,与回环往复的旋律相配合,形成一种回环美,加深了魂牵梦绕的离情别意。

其实,李叔同出家为僧的真正原因是与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个人的身体疾病息息相关的。

当时中国社会急剧动荡,思想观念和社,会,制,度的新旧交替、交叉和反复,使得一向追随时代潮流,呼应维新变法,讴歌唱“民国肇造”的李叔同,感到难以适应。

他对社会和个人命运无力把握,失去了信念与信心,产生了看破了红尘的观念。

十九世纪美,国,音,乐,家J·P·奥德威作有一首歌曲《梦见家和母亲》,这首歌流传到日,本,后,日,本音乐家犬童球溪以原歌的曲调(可能作过略微的改动),填上日文的新词,作成《旅愁》这首日,文,歌。

1904年《旅愁》发表后,在,日,本被广泛流传。

1905年至1910年,李叔同留,学,日,本,故接触到了《旅愁》,他被这首歌曲的优美旋律所打动,产生了创作灵感,后于1915年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时便以J·P·奥德威的曲调配上中文歌词,作成了在中国传颂至今的《送别》一歌。

《送别》用的是J·P·奥德威作的曲调,但李叔同本人在作词时对曲子作过少量修改,故《送别》与《梦见家和母亲》的曲子并不完全相同。

在歌词上,《梦见家和母亲》、《旅愁》、《送别》则分别是三位艺术家的个人创作,是三个独立的作品,之间无直接联系;当然由于曲调的一致基础,或许在艺术神韵和表现感情上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送别》的歌词类似中国诗词中的长短句,有古典诗词的文雅,但意思却能平白易懂;整个中文歌词与曲调结合得十分完美,几乎不能发现是谱曲后重填词的歌曲。

《送别》这首歌的歌名常被误作为“《骊歌》”,虽然《送别》是一首骊歌,但“骊歌”并不是它的歌曲名字。

二十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送别》是作为在新式学...

层次分明的议论性抒情散文

(三)下雨天,真好 雨是水的精魂,在绿树间呜咽地歌唱,在荷花中翕忽地蹦跳,在湖面上轻快地奏乐。

这一切,似乎能涤尽尘世的浮华,讲演出千年的诗篇。

树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树在山上啜饮着雨后的露珠,扑腾着翅膀的鸟儿在林子里不停地穿梭。

偶尔一声蝉叫清脆入耳,零碎晶莹的露珠惊慌失措地幻化成无数的珍珠,把自己隐藏在土壤里。

树的根正错综在土里,悄悄地吸纳进这些个“珍珠”。

雨点便悄悄地在树的身体里扎根,发芽,茂盛。

朋友啊,当你走过雨后的树边,请你仔细听——听那雨点开花的声音…… 丝丝花雨,淡淡幽香,抹抹日光,幽幽树情,尽在雨后这个初晴的日子里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荷 荷花唇齿上,惟独雨可以弥散的殷红,灿烂了整个人寰。

因为我爱荷,所以我愿雨以锐利的武器剪裁我冰淋般的孤独。

每当这时,我会坐在荷塘边,看着荷叶与花的依偎,那孤独便如蒸干的水没有了踪迹。

那荷花在雨中的呢喃早已定格成我眼中绝版的温柔,但是雨怀疑着荷花的婉约,伸出尾巴拍打它。

荷叶总是成为擎高天空的神物,用身体阻挡雨的进攻。

有人曾说:“荷叶是荷花的母亲。

”是的,不错的。

否则,怎么会有叶的点点关怀,细细呵护? 这一切,尽在雨中弥散成一幅水彩,牵动母亲的心。

湖 湖像一面镜子,反射无数的阳光

而雨一来,它却不停抖荡身体,像是紧张,又像是兴奋。

在雨点的刺痛下,湖却发出了一声又一声欢快的叫喊,不停地颤动着我的心扉。

不一会儿,雨点变成了雨锤,沉重地打击着湖的心灵。

我问湖:“痛吗?”“不痛,像抚摸。

”哦,我明白了,雨是水的精魂,是世上最纯洁最干净的河流。

这一切,尽在雨中氤氲成“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境界。

忽然很想打着伞儿,旋转着雨点在街上跳舞。

然后抛掉伞儿在街心让雨浸进灵魂,复活那死去的心,说一句:“下雨天,真好!”

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道德教育方面更是积累了五千年的经验,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安定和谐做出了重大贡献。

而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教育之所以能够奏效,是因为传统社会的道德教育接受了儒家的观念,切实做到了以下几点:展开全部 第一,高度重视道德教育,树立了道德教育的明确目标,并把道德教育视为一个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宗教教育构成的完整体系 早在《礼记·学记》上就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观点。

这就是说,建立一个政权和领导一国的老百姓,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而“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教育的目的是“长善救失”,即使人的过失得以挽救,而使人善良的方面不断增长。

可见,道德教育是古代教育的核心内容。

道德教育必须从修身,即达到身心和谐开始,进而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乃至国与国之间的伦理关系。

因此,只有教育办好了,人心得治了,伦理关系协调了,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人们真正长久的幸福生活。

而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之所以能够奏效,是因为它是一个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等构成的完整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特别重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家庭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开始,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扩展,社会教育应当秉持孔子提出的“思无邪”的理念。

因此中国古代的文艺作品,都遵循着孔老夫子的这一思想,不论音乐、歌舞、戏剧、诗词等等,无不是以宣扬道德、弘扬正气为主要内容,这样才能使社会的正气上升,邪气下降。

在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网际网络渗透到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社会教育对人价值观的影响更是起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所以我们的文化部门、新闻媒体,网际网络等,更应当承担起弘扬社会正气的责任,为倡导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此外,宗教教育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佛教,本质上就是一种教育。

佛陀教育教导人“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与儒家重视道德教育的思想本质上是一致的。

自公元67年佛教传到中国后,受到中国朝野的欢迎,成为一种高度艺术化的教育。

而这种艺术化的教育,体现在佛教的建筑、雕塑、音乐、绘画之中,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形成淳朴向善的民风和达到社会的安定和谐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采取了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强调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 《说文解字》把“教”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

儒家看到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是身体力行的感化而不是空洞的说教,是开启人的爱心、羞耻心而不是强制灌输一种理念,因此特别了强调“正人先正己”、“身教胜于言教”,强调了作为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者的领导人的道德示范作用。

在这方面,孔子多次强调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意思是说,领导人的德行好比风,老百姓的德行好比草。

风向哪边吹,草就向哪边倒。

又说:“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说法。

实践证明,“上行则下效”:“上有克让之风,下有不争之俗”,“上清而无欲,则下正而民朴”,“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大臣不廉,小臣必污;小臣不廉,风俗必败。

”由此可见,作为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领导者的道德修养对于形成一个社会良好的社会风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孟子继承了孔子重视领导者以身作则的道德示范作用,他说:“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孟子·离娄上》)只有仁人应处于统治地位。

不仁的人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广大的群众。

追溯历史,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士大夫阶层实现政治理想的过程中,尤其重视个体品格的高低,重视个体人格的力量,良好的个体道德修养成为为官者首要而基本的条件

包拯清正廉明、不畏强权的为官品格;海瑞为民请命、刚直不阿的风范,都为统治者和平民所敬仰。

第三,把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制度建设保证推行道德教育 中国古代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并不是空洞的道德说教,而是依靠各种社会制度来加以强化。

简单地讲,社会弘扬什么,就要通过制度激励什么;反对什么,就要通过制度约束什么。

英国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密尔说的好,“当社会不利于人常常运用高尚的情感时,这种情感就会由于缺乏培养而枯死。

”从这个意义上说,从法律、监督机制的健全、激励机制的完善上保障和推行道德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古人重视道德教育,但绝不意味着因此忽视了制度的完善和健全。

在中国古人那里,道德教育与制度建设这两者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例如,为了落实孔子“举贤才”、“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的主张,孟子进一步提出:“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公孙丑上》)这一观点也为历朝历代的开明统治者所接受,因而注重从官吏的选拔、考核、监察、奖励、培训和管理制度上落实“进贤受上赏,蔽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