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王安石前后期诗词创作



王安石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北宋帝国首相、新党领袖。其亦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北宋临川人。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北宋帝国首相、新党领袖。

其亦擅长诗词,最著名的要属《泊船瓜洲》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出身官宦之家,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考中进士第四名。

嘉佑三年1058年,向宋仁宗上万言书针砭时弊、要求改革。

1069年,宗神宗时任参加政事,推出了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和募役法等新变法。

1070年,升任宰相。

由于新法中关于土地改革影响到地主阶级与相关的官僚,变法遭到知识分子的敌视。

使得他在民间形象不佳。

1074年和1076年两次被罢免职务。

宗神宗死后,原反对派司马光(曾因与王安石政见相左而被排挤)任宰相,几乎废除了所有法案。

变法失败后,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

王安石生平大事庆历二年(1042)进士第四名及第。

地方官多年。

王安石认为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

在嘉佑三年(1058)上宋仁宗赵祯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

封建士大夫也把致国太平的厚望寄托于王安石,期待他能早日登台执政。

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诏王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

熙宁元年(1068)四月,召王安石入京,变法立制,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

由于深得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 熙宁三年(1070)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进行变法。

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并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

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

在改革中,他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

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

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

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

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结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

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1074)第一次罢相。

熙宁八年(1075)复拜相。

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 熙宁九年(1076)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

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

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

王安石文学1.前期诗歌王安石存诗1500多首,诗歌创作以退居江宁为界,前后两期诗风有很大差别。

前期诗歌主要以杜甫的创作思想为主导,以关心时事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为主要题材,具有明显的写实精神

正因为王安石对杜甫的崇拜,所以他在前期的诗歌创作中自觉不自觉地表现了自己的政治观,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紧扣当时的时政,提出了尖锐的问题,把自己渴望济世匡俗的理想抱负写进了诗中,如《感事》、《河北民》、《收盐》、《读诏书》等诗篇,密切联系现实人生,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表现了他主张革除弊政、关心民生疾苦的进步思想和博大胸怀。

2.后期诗歌王安石的后期诗歌是指:他在熙宁九年罢相后的创作。

仕途的丰富经历,变法失败的复杂心情,使他的诗风发生很大变化:前期诗歌中洋溢的那种政治热情已经逐渐消退,大量的写景取代了政治诗的位置;艺术走上了杜甫“老去渐于诗律细”之路,注重对仗、用典、声律的精益求精,吸收王维诗歌的取境之长,追求诗歌的艺术美。

又如《江上》: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回。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这些小诗新颖别致,锤炼甚工,妥贴自然,意境清丽,表现出荆公体的老练圆熟。

他的《泊船瓜洲》诗亦很有名: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说:“王荆公晚年诗律尤精严,造语用字,间不容发;然意与言会,言随意遣,浑然天成,殆不见有牵率排比处。

”比较恰当地指出了王安石后期诗歌的艺术特征,在宋诗的发展过程中,他不仅推动了宋人宗杜、学杜之风的兴盛,而且以其深邃的思想、新颖的见解,及后期诗歌对艺术技巧、字句锤炼的新的探索,乃至喜欢用典,在散文化的长篇里发议论之习,在宋诗独特风貌的形成和发展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但后期由于受韩愈、卢同诗的影响,有些作品不免生硬粗糙、喜造硬词、押险韵,对后来也有不良影响。

王安石故居王安石故居位于抚州市东乡县的上池村,距离县中心25公里,是展示中国明清建筑艺术及其发展历史的文物保护区。

该村始建于北宋、迄今已有千年之久,现在保存下来的建筑主要是明清以来修建的。

现存有50余栋古代建筑和十多处和王安石有关的遗迹。

王安石的资料

王安石简介 (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字介甫,号半山。

抚州临川 (今属江西)人。

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谥文,又称 王文公。

生平 王安石自幼随做地方官的父亲王益转徙于新 淦、庐陵、新繁、韶州等地,至景□四年(1037),全 家始定居于江宁。

早年的播迁生活,使他较为广泛地接 触到社会的贫困和人民的苦难,产生了“心哀此黔首” (《感事》)的感情。

他“少好读书”(《宋史·王安 石传》),“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 《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 (《答曾子固书》)。

年十七、八,即以稷、契自命:“才 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 (《忆昨诗示诸外 弟》),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志趣。

庆历二年(1042)登杨□ 榜进士第,签书淮南判官。

历年(1047)调知鄞县,便着 手兴修水利,贷谷与民,受到人民爱戴。

嘉□元年(1056) 为群牧判官,后历官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三司度支 判官、知制诰等。

任度支判官时,受同僚宋敏求委托,在 家藏唐人诗集的基础上编《唐百家诗选》。

神宗即位, 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

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 年拜相。

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 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等新法,使国力有所增 强。

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 相,次年复拜相,进《三经新义》,立于学官。

熙宁九 年(1076)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潜心于学术研究和 诗歌创作。

元□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王安 石忧愤病死。

王安石事迹,见《宋史》本传、《续资治 通鉴长编》、《宋诗纪事》、《宋人轶事汇编》、《宋 稗类钞》等。

文学主张与创作 王安石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 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早在庆历三年(1043),他就 抨击西昆派的代表人物杨亿、刘筠“以其文词染当世, 学者迷其端原”,批判他们的文风“无文章黼黻之序” (《张刑部诗序》)。

后来他的文学观随着变法思想的 形成而明显地表现出功利主义的倾向。

他的文学主张的 核心是:“文章合用世”(《送董传》),“务为有补 于世”(《上人书》)。

但不否定修辞技巧的作用:“容 (形式美)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同前)。

他 的文学创作正是这种主张的具体实践。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散文创作以论说文 的成就最为突出。

大致可以分为四类:①直接向皇帝陈 述政见的奏议。

如《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批评北宋中 叶整个官僚政治制度的腐败现象,提出法先王之意,主 张“改易更革”;《本朝百年无事□子》系统地阐述仁 宗在位41年间的政治措施的得失,劝勉神宗革除“因循 末俗之弊”。

这类文章具有组织严密,析理精微,措词 大胆切直而又很有分寸、语气诚敬干脆而又富于鼓动性 等特点。

尤其是《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洋洋万言,体 大思精,近人梁启超以为“秦汉以后第一大文”,惟贾谊 《陈政事疏》“稍足方之”(《王荆公》第21章)。

② 是针砭现实的杂文。

如《原过》、《使医》,短小精悍, 巧于用比;《兴贤》、《委任》,从正反两面反复论证, 逻辑性很强;《闵习》、《知人》批判世人溺于旧习和 君主不能识贤,笔锋锐利,寄慨深远。

③是人物论和史评。

如《子贡》、《鲧说》、《伯夷》、《读〈江南录〉》、 《读〈孟尝君传〉》、《读〈柳宗元传〉》,一反传统 之见,发前人所未发,储欣以为能“希风《史记》论赞, 奇美特绝”(《临川全集录》卷二)。

其中《读〈孟尝 君传〉》全文不足百字,而抑扬吞吐,胜意迭出,尤为 短文中的杰作。

④书序和信札及其他。

如《周礼义序》、 《诗义序》等,在学术见解中体现了他反传统的政治态 度,即苏轼所谓“网罗六艺之遗文,断以己意”(《王 安石赠太傅》);行文则“简而能庄”(沈德潜《唐宋 八家文钞》卷三十),字字着力。

《答司马谏议书》驳 司马光对新法的非难,逻辑严密;《答吕吉甫书》以释 憾解怨的态度作绝交书,置个人恩怨于度外,表现出了 磊落的胸怀。

记叙文在王安石的散文中占有较大比重。

人物传记 如《先大夫述》,运用朴实的语言记叙其父王益居官清 廉正直。

着墨不多,而给人的印象较为鲜明。

《伤仲永》 写仲永因后天不学终于由神童沦为常人的可悲经历,申 述劝学之旨,题材很典型。

墓志碑文,为数甚多,通常 是概括叙写墓主生平、历官、品格,文笔简妙老洁,偶 尔插入几则生动故事,显得重点突出,亲切感人。

如《给 事中赠尚书工部侍郎孔公墓志铭》写孔道辅不好鬼神□ 祥,举笏击杀妖蛇事,寥寥几笔,勾勒了一个无神论者 的形象。

游记如《游褒禅山记》,“借题写己,深情高 致,穷工极妙”(《御选唐宋文醇》卷五十八引李光地 语)。

一般说来,王安石的记叙散文不重写景状物、铺陈 点染,而属意于借端说理、载道见志,因而某些作品显 得形象性不足。

抒情文以祭文为多。

用四言韵语写的,如《祭束向 元道文》、《祭范颍州仲淹文》等,辞语古朴,情意真 挚,颇有感染力;用杂言韵文写的,如《祭欧阳文忠公 文》,高度赞扬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道德情操,词清韵 幽,感激□欷,在当时各家所...

王安石的文章

展开全部 《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

《上仁皇帝言事书》,是主张社会变革的一篇代表作,根据对北宋王朝内外交困形势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完整的变法主张,表现出作者“起民之病,治国之疵”的进步思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在叙述并阐释宋初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的同时,尖锐地提示了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利建树,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

它对第二年开始施行的政,无异吹起了一支前奏曲。

《答司马谏议书》,以数百字的篇幅,针对司马光指责新法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事,严加剖驳,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措词得体,体现了作者刚毅果断和坚持原则的政治家风度。

安石的政论文,不论长篇还是短制,结构都很谨严,主意超卓,说理透彻,语言朴素精练,“只用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刘熙载《艺概.文概》),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与逻辑力量。

这时推动变法和巩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果起了积极的作用。

安石的一些小品文,脍炙人口,《鲧说》、《读孟尝君传》、《书刺客传后》、《伤仲永》等,评价人物,笔力劲健,文风峭刻,富有感情色彩,给人以显豁的新鲜觉。

他还有一部分山水游记散文,《城陂院兴造记》,简洁明快而省力,酷似柳宗元;《游褒禅山记》,亦记游,亦说理,二者结合得紧密自然,即使抽象的道理生动、形象,又使具体的记事增加思想深度,显得布局灵活并又曲折多变。

王安石的诗歌,大致可以罢相(1076年左右)划界而分为前、后期,在内容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

“王荆公少以意气自许,故诗语惟其所向,不复更为涵蓄……后为群牧羊官,从宋次道尽假唐人诗集,博观而约取,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叶梦得《石林诗话》)。

前期的诗歌,长于说理,倾向性十分鲜明,涉及许多重大而尖锐的社会,问题注意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替他们发出了不平之声。

《感事》、《兼并》、《省兵》等,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描写和提示了宋代国势的积弱或内政的腐败,指出了大地主、大商人兼并土地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危害,提出“精兵择将”的建议;《收盐》、《河北民》等,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备受统治者迫、害压榨的悲惨遭遇;《试院中》、《评定试卷》等,则直接抨击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要求起用具有经世济国的人才;《元日》、《歌元丰》等,热情地讴歌了变法带来的新气象和人民的欢乐;《商鞅》、《贾生》等,通过对历史人物功过得失的价,抒发了自己的新的见解和进步意义。

安石后期的隐居生活,带来了他的诗歌创作上的化。

他流连、陶醉于山水田园中,题材内容比较狭窄,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抒发一种闲恬的情趣。

但艺术表现上却臻于圆熟,“雅丽精绝,脱去流俗,每讽味之,便沉沆瀣生牙颊间。

”(《后山诗话》载黄鲁直语)和《泊船瓜洲》、《江上》《梅花》、《书湖阴先生壁》等诗,观察细致,精工巧丽,意境幽远清新,表现了对大自然美的歌颂和热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从诗体说来,安石的古体诗虽然多用典故,好发议论,但象《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颖,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

律诗则用字工稳,对偶贴切,但有时不免失于过多的雕刻。

五绝和七绝尤负盛誉,“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寒厅诗话》),“荆公绝句妙天下”(《艇斋诗话》)。

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严羽《沧浪诗话》)。

安石的词,今存约二十余首。

虽不以词名家,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刘熙载《艺概.词曲概》)。

《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通过描写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壮景及怀古,揭露六朝统治阶级“繁华兢逐”的腐朽生活,豪纵沉郁,被赞为咏古绝唱。

它同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开了苏东坡豪放的先声,给后来词坛以良好的影响重点介绍:伤仲永(伤,是“怜惜”的意思。

伤仲永,即怜惜方仲永这个幼时天资聪颖的神童由于没有学习,以致成年后竟成为默默无闻的庸人。

)作者: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作者交代了方仲永的籍贯、姓名、身份、家世。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仪礼·丧服》郑玄注:“收族者,谓别亲疏,序昭穆。

”《礼记·大传》孔颖达正义:“‘收族故宗庙严’者,若族人散乱,骨肉乖离,则宗庙祭享不严肃也;若收之,则亲族不散,昭穆有伦,则宗庙所以尊严也。

”因此,“收族”的意思是:以上下尊卑、亲疏远近之序团结族人,使不离散。

方仲永的试笔之作“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养父母”,是“孝”的表现,“收族”,是“仁”的表现。

五岁的孩子有这样的志向,这在封建时代是很了不起的。

因此,难怪人们在赞扬之余,还特地把这首诗送给本乡的读书人去看,让他们来评定。

)为意,传一乡秀才(在唐宋时是对一般读书人的称呼,跟明清两朝经过县试及格的生员不同。

“一乡”,全乡。

这句话应理解为传给全乡的读书人看.不是只给某个秀才看。

)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

泊船瓜洲的作诗背景

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

因为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恢意懒的王安石,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

就在他上任后,又多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并终于在复出后的第二年,终于如愿以偿地再度罢相。

显而易见,这种际遇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也就难免字里行间,不贮满忧郁、伤感、消沉之情,也就难免不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意了,他是绝不可能如某些学者所说的,会以“春风又绿江南岸”来喻皇恩浩荡,来抒发什么因如愿以偿的复出和将开创变法新局面而欣喜异常的感情了。

诗的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是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一腔乡愁的真实写照:诗人还未远离家乡,就已为何时能返家乡而愁绪满腹了呢? 由此再来看“春风又绿江南岸”,就知此句的重心在“又”而非“绿”了,诗人并非着意刻画江南美景,因为“绿”本是春天的最常见最平常之景,只是实写,理应毫无特别精彩之处,只是《容斋随笔》的炼字故事使这平常无奇之“绿”字才有了特殊的语言的魅力。

其实,讲到写江南春天之美,只要与白居易的《忆江南》词相比,就可看出高下文野之分了。

但这里并无贬低诗人之意,只是要说明,诗人写作此句的重心,并没有放在“绿”字,而是放在了“又”字上,要表达的是:无情之春风尚且知道一年一度“又”回江南,而作为对故乡情浓意切的诗人,却恰恰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离开江南的家乡,违心地重登仕途,这里有自责,更有着人生的无奈,还有着对前途的担忧。

这一去,前途吉凶莫测,不知何时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一个“又”字,融情于景,实在是诗人满心难以排遗的乡愁的自然的流露。

把握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后,再来看诗的前两句,“京口瓜洲一水间”的“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的“只隔”,显然在情感上与“又”一脉相承,写的都是家乡虽近在咫尺,却不能像春风一样,一年一次定时的又来相会,知何时再能相见的怅惘之情。

水间',以愉快的笔调写他从京口渡江,又有了新解:“我们常常引“春风又绿江南岸”来喻形势的大好,其实大违诗之本意,那个又字怎讲,没有了落实。

唯此,许多人以欣然之意来读“春风又绿江南岸”并将之作为喜庆美景的喻词,都是有违该诗原主旨的误读误解。

回答者:匿名 10-23 17:26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

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

次句“钟山只隔数层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又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

“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

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

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实《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

因为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恢意懒的王安石,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

就在他上任后,又多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并终于在复出后的第二年,终于如愿以偿地再度罢相。

显而易见,这种际遇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也就难免字里行间,不贮满忧郁、伤感、消沉之情,也就难免不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意了,他是绝不可能如某些学者所说的,会以“春风又绿江南岸”来喻皇恩浩荡,来抒发什么因如愿以偿的复出和将开创变法新局面而欣喜异常的感情了。

诗的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是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一腔乡愁的真实写照:诗人还未远离家乡,就已为何时能返家乡而愁绪满腹了呢? 由此再来看“春风又绿江南岸”,就知此句的重心在“又”而非“绿”了,诗人并非着意刻画江南美景,因为“绿”本是春天的最常见最平常之景,只是实写,理应毫无特别精彩之处,只是《容斋随笔》的炼字故事使这平常无奇之“绿”字才有了特殊的语言的魅力。

其实,讲到写江南春天之美,只要与白居易的《忆江南》词相比,就可看出高下文野之分了。

但这里并无贬低诗人之意,只是要说明,诗人写作此句的重心,并没有放在“绿”字,而是放在了“又”字上,要表达的是:无情之春风尚且知道一年一度“又”回江南,而作为对故乡情浓意切的诗人,却恰恰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离开江南的...

王安石的家境怎样

属于小康,是中产阶级,其父为小官吏。

附资料:王安石,生于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卒于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

宋临川人(今 江西省东乡县上池自然村人),汉族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亦有情韵深婉之作。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

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

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

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

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

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

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

其政治变法对宋初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

江西诗派,并说下其诗歌创作的特点

展开全部 历史渊源 北宋后期,黄庭坚在诗坛上影响很大,追随和效法黄庭坚的诗人颇多,逐渐形成以黄庭坚为中心的诗歌流派。

宋徽宗时,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尊黄庭坚为诗派之祖,下列陈师道、潘大临、谢逸、洪刍、饶节、僧祖可、徐俯、洪朋、林敏修、洪炎、汪革、李錞、韩驹、李彭、晁冲之、江端本、杨符、谢薖、夏倪、林敏功 、潘大观、何觊、王直方、僧善权、高荷,合25人。

认为这些诗人与黄庭坚是一脉相承的。

诗派中并不都是江西人。

后被人归入江西诗派的还有吕本中、曾几、陈与义等。

稍后曾纮、曾思等人也被补入江西诗派。

艺术风格 诗派成员多数学杜甫,宋末方回又把杜甫和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称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

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即或师承前人之辞,或师承前人之意;崇尚瘦硬奇拗的诗风;追求字字有出处。

在创作实践中,诗派“以故为新”,重要作家的诗作风格迥异,自成一体,成为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

它的影响遍及整个南宋诗坛,余波一直延及近代的同光体诗人。

代表人物 黄庭坚(1045-1105) 作为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的诗歌理论有很大影响。

他的诗歌理论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诸如诗歌本体论、创作论、鉴赏论、诗人论以及诗的境界、风格等都有所论及。

但是主要还是诗歌创作论范畴。

其宗主黄庭坚倡导求新求变,要在广泛吸取前人文学遗产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自成一家。

这种思想也贯穿了江西诗派的整个发展嬗变史。

黄庭坚诗歌理论中最著名的主张是:“夺胎换骨”、“点铁成金”。

即或师承前人之辞、或师承前人之意的一种方法目的是要在诗歌创作中“以故为新”。

他主张多读前人作品,从中汲取艺术营养,熟练地掌握炼字、造句、谋篇等写技巧,同时力求打破技巧的束缚而进入“不烦绳削而自合”的境界,并争取超越前人而自成一家。

他极力推崇杜甫,把晚期杜甫诗视为宋诗美学理想的参照典范。

他的尊杜观点最能体现宋代诗学的时代精神。

他主张对前代诗歌的语言艺术作积极的借鉴。

他说:“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

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

故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虽然如此,但一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试派也不满与当时崇尚晚唐诗歌的风气。

平淡质朴,精光内敛,体现出黄诗的老成境界。

由此可见平淡之美是宋代诗坛的整体性追求,黄庭坚的创作道路也是以此为终极目标的。

陈师道(1053-1102) 也是苏轼门下的重要诗人,为苏门六学士之一。

他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因不满新学而不应科举,至35岁时才由苏轼的举荐而任州学教授

他视苏轼为师长,曾不顾朝廷禁令私自离境为出守杭州的苏轼送行。

但陈师道作诗的方式的“闭门觅句”式的苦吟,与苏轼挥洒自如的方式迥然不同。

所以他写诗并不学苏,而以同样重视推敲锻炼的黄庭坚为师,自称:“仆于诗,少好之,老而不厌,数以千计。

及一见黄豫章,尽焚其稿而学焉。

”(《答秦觏书》)虽说陈师道的诗最终自成一体,但毕竟与黄诗有一层渊源关系,因此他和黄庭坚并称为“黄陈”。

陈诗运思遣词都很有工力,但字面上已洗净风华绮丽。

这正是宋诗以平淡为美、以思理见长特色的一种表现。

黄庭坚、陈师道去世以后,诗坛空气趋于凝固。

经过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努力,宋诗的特征已基本定型,黄、陈法度森严的创作更为青年诗人提供了法则和规范,而严酷的政治局势又从外部促使诗人的心态更加内敛。

于是,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便成为江西诗派的创作倾向,这也是当时整个诗坛的倾向。

突然发生的靖康事变打破了诗坛的沉闷空气。

崛起于东北的金国于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灭辽,第二年就攻陷汴京。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淮河以北成为金的领土。

在短短两年之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事变,金兵的铁马胡笳彻底打破了诗人们宁静的书斋生活,整个诗坛震惊了,代表诗坛风气的江西诗派因此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金兵围攻汴京时,吕本中正在城中,他最早用诗歌记录了那场事变,《守城士》描写了抗金将士的奋勇抵抗,《兵乱后寓小巷中作》刻画了人民遭受战祸的惨状,《城中纪事》控诉了敌军烧杀抢掠的罪行。

金兵退后,吕本中又写了《兵乱后自嬉杂诗》29首以抒愤,其一写道: 晚逢戎马际,处处聚兵时。

后死翻为累,偷生未有期。

积忧全少睡,经劫抱长饥。

欲逐范仔辈,同盟起义师! 沉郁悲壮,写出了爱国士大夫的共同心声。

其他经历了靖康事变的江西诗派人也有一此类似的作品,例如韩驹的《陵阳先生诗》中就颇多呼吁抗金的诗。

即使在咏物、咏史一类传统题材方面,也时而可见他们的忧国伤时之思,如洪炎的《次韵公实雷雨》和徐俯的《咏史》: 惊雷势欲拔三山,急雨声如倒百川。

但作奇寒侵客梦,若为一震静胡烟?田园荆棘漫流水,河洛腥膻今几年?拟扣九关笺帝所,人非大手笔非椽。

楚汉分争辩士忧,东归那复割鸿沟?郑君立义不名籍,项伯胡颜肯...

王安石的故事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

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指出“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

更重要的是,王安石在执政前就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曾经指出:“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而“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趋农为急”。

在这次改革中,王安石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

王安石认为,要发展生产,首先是“去(劳动者)疾苦、抑兼并、便趣农”,把劳动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那些游手好闲者也回到生产第一线,收成好坏就决定于人而不决定于天。

要达到这一目的,国家政权需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从上到下的改革。

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

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诸如农田水利、青苗、免役、均输、市易、免行钱、矿税抽分制等一系列的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

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王安石亲自撰写《周礼义》、《书义》、《诗义》,即所谓的《三经新义》,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教材

关于王安石的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

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

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

庆历二年(1042)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官吏。

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

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

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文。

庆历二年(1042),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历任签书淮南(扬州)节度判官厅公事、知鄞县(今浙江宁波)事、舒州(今安徽潜山)通判,一度调开封任群牧司判官,旋又外调知常州事、提点江南东路刑狱公事,继召为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

多年的地方官经历,使王安石认识到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宋封建统治所面临的危局是“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

因此,王安石在嘉佑三年(1058)上宋仁宗赵祯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

以历史上晋武帝司马炎、唐玄宗唐玄宗等人只图“逸豫”,不求改革,终于覆灭的事实为例,王安石对改革抱有士大夫群中少见的紧迫感,大声疾呼:“以古准今,则天下安危治乱尚可以有为,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要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不然,汉亡于黄巾,唐亡于黄巢的历史必将重演,宋王朝也必将走上覆灭的道路。

封建士大夫也把致国太平的厚望寄托于王安石,期待他能早日登台执政。

熙宁初,王安石以翰林学士侍从之臣的身分,同年轻的宋神宗宋神宗议论治国之道,深得宋神宗赏识。

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

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指出“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

更重要的是,王安石在执政前就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曾经指出:“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而“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趋农为急”。

在这次改革中,王安石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

王安石认为,要发展生产,首先是“去(劳动者)疾苦、抑兼并、便趣农”,把劳动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那些游手好闲者也回到生产第一线,收成好坏就决定于人而不决定于天。

要达到这一目的,国家政权需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从上到下的改革。

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

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诸如农田水利、青苗、免役、均输、市易、免行钱、矿税抽分制等一系列的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

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王安石亲自撰写《周礼义》、《书义》、《诗义》,即所谓的《三经新义》,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教材。

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

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第一次罢相。

特别是由于变法的设计者王安石与变法的最高主持者宋神宗在如何变法的问题上产生分歧,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

加上变法派内部分裂,其子王雱的病故,王安石于熙宁九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

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

政局的逆转,使王安石深感不安,当他听到免役法也被废除时,不禁悲愤地说:“亦罢至此乎!?”不久便郁然病逝。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

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

他反对西昆派杨亿、刘筠等人空泛的靡弱文风,认为“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

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

诚使巧县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

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也。

”(《上人书》)正因为安石以“务为有补于世”的“适用”观点视为文学创作的根本,他的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

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等。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

各朝代诗人的写作风格

展开全部 1. 屈 原 诗歌充满追求进步的生活热情和深厚的爱国感情,表 现了他憎恶黑暗、坚持正义的高洁人格。

想象丰富,辞藻绚烂,常 用大胆幻想和夸张的手法,融化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构成雄奇壮 丽的境界,富于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大纲选其《离骚》(节选)和 《湘夫人》2首。

关键词:爱国主义 浪漫主义 楚辞体 2. 曹 操 其诗或反映汉末动乱现实,或抒发个人宏大抱负。

情 感深沉,慷慨悲凉。

大纲选其《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3 首。

关键词:思想积极 质朴刚健 (建安风骨) 3. 曹 植 其诗前期大都表现游乐生活和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后期作品则充满愤激情绪,有的还能反映人民疾苦。

笔力雄健,词 采华茂,在学习乐府民歌的基础上,讲究形式美,对五言诗的发展 做出了突出贡献。

大纲选其《七步诗》《白马篇》(白马饰金羁… …视死忽如归)2首。

关键词:建功愤激 笔力雄健 词采华茂 4. 陶渊明 其大量田园诗描绘农村风光和劳动情景,流露出对污 浊社会的憎恶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风格平淡自然,韵味隽永。

语 言简洁含蓄,深厚而富有意境。

大纲选其《归园田居》(其一) 《归园田居》(其三)《饮酒》(其五)3首。

关键词:田园生活 平淡自然 简洁含蓄 5. 骆宾王 初唐四杰之一。

其诗题材丰富,感情真挚。

大纲选《咏鹅》1首。

6. 王 勃 其诗于清丽婉畅之中带有宏放浑厚的气象。

大纲选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首。

7. 贺知章 写景之诗,较清新通俗。

大纲选其《咏柳》《回乡偶 书》(少小……) 8. 王之涣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其诗雄奇豪放,音乐性强,脍炙 人口。

大纲选其《登鹳雀楼》《凉州词》2首。

9. 孟浩然 其诗多写隐居闲适生活和羁旅愁思。

诗风清淡自然,以 五言见长。

大纲选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春晓》《宿建德江》 3首。

10.王昌龄 其诗多写边塞军旅生活,也有闺怨、宫怨、送别之作, 于七绝用力最专,常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 有"七绝圣手"之誉。

大纲选其《出塞》(其一)《从军行》《芙 蓉楼送辛渐》3首 关键词:气势雄浑 格调高昂 11.王 维 其诗前期多写边塞生活,后期多写山水诗。

绘影绘形, 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

苏轼评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大纲选其《使至塞上》《鹿柴》《竹里馆》《山居秋暝》《九月九 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6首。

12.李 白 其诗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风格雄奇奔放,前 无古人,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清新自然,音律和谐多变,达到了古 代积极浪漫主义的艺术高峰。

大纲选其《古朗月行》《静夜思》 《秋浦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寄》《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渡荆门送别》 《独坐敬亭山》《望天门山》《行路难》《将进酒》《宣州谢眺楼 饯别校书叔云》《梦游天姥吟留别》《越中览古》《蜀道难》17首。

关键词:雄奇奔放 清新自然 浪漫主义 13.崔 颢 早期多写闺情,流于浮艳;后体验边塞生活,诗风变 为雄浑奔放。

大纲选其《黄鹤楼》1首。

14.王 翰 恃才不羁,诗多壮丽之词,多属边塞风格。

大纲选其 《凉州词》1首。

15高 适 以边塞诗著名,与岑参并称"高岑"。

其诗情调悲壮 苍凉,笔势豪健(雄壮奔放,激昂慷慨)。

大纲选其《别董大》1首。

16.刘长卿 其诗多写政治失意之感(贬谪漂流的感慨)和山水隐 逸之情。

他善于描写自然景物,风格清雅洗练,接近"王孟",擅 长五言,尤工五律,有"五言长城"之称。

大纲选其《逢雪宿芙蓉 山主人》1首。

关键词:隐逸之情 清雅洗练 17 杜 甫 其诗显示唐朝由盛及衰,称为"诗史",思想深厚, 境界开阔。

以古体、律诗见长,反映民间疾苦,表达爱国之情。

风 格多样,以沉郁为主。

大纲选其《江畔独步寻花》《赠花卿》《绝 句四首》(其三)《绝句二首》(其一)《江南逢李龟年》《闻官 军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望岳》《旅夜抒怀》《春望》《咏 怀古迹》(其三)《蜀相》《登高》《兵车行》《阁夜》《客至》 《登岳阳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8首。

关键词:爱国诗史 沉郁顿挫 18. 岑 参 以七言诗见长,后期边塞诗生动夸张,慷慨激昂,表 现了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积极乐观精神。

作品气势磅 礴,想象丰富,语言变化自如,形成了奇峻壮阔的风格。

大纲选其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首。

关键词:激昂慷慨 奇峻壮阔 19、韦应物 其诗多关心民间疾苦,表达愤世忤时之作,以描写田 园景物者最著名 。

简淡秀朗,意境高远,语言简洁,风格淡雅,富 有诗情画意。

大纲选其《滁州西涧》1首把春雨中荒山野渡的景色写 得优美如画,又含蓄地流露出待渡者的怅惘心情,颇耐寻味。

关键词:简淡秀朗 意境高远 20. 卢 纶 其诗多送别酬答,也有少数反映边塞将士生活的作品, 大纲选其《塞下曲》(其二)1首。

21. 孟 郊 其诗多感伤自己的遭遇,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浅率,形 成瘦硬奇警的风格,"郊寒岛瘦" 。

大纲选其《游子吟》1首,写 的平易自然,意味深隽。

22. 常 建 常以山村、寺观为题材,其诗多为五言。

大纲选其 《题破山寺后禅院》1首 。

23. 韩 愈 其诗...

谁知道王安石的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宋代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字介甫,号半山。

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

庆历二年(1042)进士第四名及第。

任地方官多年。

王安石认为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

因此,在嘉佑三年(1058)上宋仁宗赵祯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

封建士大夫也把致国太平的厚望寄托于王安石,期待他能早日登台执政。

由于深得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进行变法。

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并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

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

在改革中,他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

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

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

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

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结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

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第一次罢相。

次年复拜相。

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于熙宁九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

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

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

王安石在哲学思想方面,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一些思想,是传统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洪范传》、《老子注》是他在这方面的主要著作,后者已经散佚。

他的文章以论说见长,列于唐宋八大家。

在诗歌方面,早年写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

有集本传世,一是《临川先生文集》本,一是《王文公文集》本,两本都掺有他人的著作。

王安石曾封于舒、荆,死后又谥为文,故也称为王荆公或王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