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抗击侵略的诗词



古代诗人抗击外敌的诗句1.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 《满江红》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3.骝马新跨白

古代诗人抗击外敌的诗句

1.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岳飞 《满江红》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3.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王昌龄《出塞二首》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6.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7.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8.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洛阳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9.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0.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1.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以上供参考。

...

...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一诗句,不仅激励了几代中国人抗击国侵略、维...

展开全部 1、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岳飞 《满江红》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3、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王昌龄《出塞二首》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6、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

有没有关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诗歌

表达爱国之情的诗句:1.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2.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3.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4.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6.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7.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 8.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9. 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列传》 10.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与战争相关的文章和描写战争的诗句或战争名言

展开全部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战城南】 唐·李白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 唐·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杂曲歌辞·出自蓟北门行】 唐·李白 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

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

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

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

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

兵威冲绝漠,杀气凌穹苍。

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

途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

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

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

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

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

【杂曲歌辞·白马篇】 唐·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宜山虎,手接泰山猱。

酒后竞风彩,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翦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万战场,匈奴尽波涛。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李陵咏】 唐·王维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

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

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

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

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

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

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

【老将行】 唐·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吴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兵车行】 唐·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苦战行】 唐·杜甫 苦战身死马将军,自云伏波之子孙。

干戈未定失壮士,使我叹恨伤精魂。

去年江南讨狂贼,临江把臂难再得。

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唐·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犹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熏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飘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杂曲歌辞·采桑】 唐 自古多征战,由来尚甲兵。

长驱千里去,一举两蕃平。

按剑从沙漠,歌谣满帝京。

寄言天下将,须立武功名。

【杂曲歌辞·回纥】 唐 曾闻瀚海使难通,幽闺少妇罢裁缝。

缅想边庭征战苦,谁能对镜治愁容。

久戍人将老,须臾变作白头翁。

【沙场夜】 唐·于濆 城上更声发,城下杵声歇。

征人烧断蓬,对泣沙中月。

耕牛朝挽甲,战马夜衔铁。

士卒浣戎衣,交河水为血。

轻裘两都客,洞房愁宿别。

何况远辞家,生死犹未决。

【古征战】 唐·于濆 高峰凌青冥,深穴万丈坑。

皇天自山谷,焉得人心平。

齐鲁足兵甲,燕赵多娉婷。

仍闻丽水中,日日黄金生。

苟非夷齐心,岂得无战争。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3、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4、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陈毅《梅岭三...

林则徐的诗句

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福建候官人。

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

嘉庆十六年赐进士。

在为官40年中,他“经世自励”,廉洁奉公;又重视水利事业,救灾赈民。

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

同时,他编译《四洲志》等外文书籍、资料,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磷,溢号文忠。

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六日(1785年8月30日)出生在福建候官(今福州市)一个下层封建知识分子的家庭里。

父亲林宾日,以教读、讲学为生。

仅靠父亲教私塾的微薄收无法维持生活,于是,母亲用手工劳动来分担家庭的困窘。

在科举时代,林则徐的父母指望自己的儿子能在仕宦之途发达上升。

林则徐性聪颖,在4岁时便由父亲“怀之入塾,抱之膝上”,口授四书五经。

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下,较早地读了儒家经传。

嘉庆三年(1798年),他14岁中秀才后就到福建著名的鳌峰书院读书,受教于具有实学的郑光策和陈寿祺。

在父亲和亲友的影响下,开始注意经世致用之学。

嘉庆九年(1804年),20岁中举人。

父亲的淳淳教导使林则徐的学业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但此后由于家庭日难,外出当私塾。

在十一年(1806年)秋,应房永清之聘到厦门任海防同知书记。

这里的鸦片烟毒引起他的注意。

次年初,受新任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招入幕府。

他在张幕中获知了不少清朝的掌故和兵、刑、礼、乐等知识以及官场经验,为他日后的“入仕”准备了些必要条件

嘉庆十六年(1811年),林则徐会试中选,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开始进入了官场,实现了父母所斯望的入仕做官。

十九年(1814)授编修。

此后历任国史馆协修、撰文官、翻书房行走、清秘堂办事、江西云南的正副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

在京时期,他矢志做一个济世匡时的正直官吏。

于是,他“文学而潜修”。

为了通于政事,“益究心经世学,虽居清秘、于六曹事例因革。

用人行政之得失,综核无遗”。

在京师为官七年中,他广泛搜集元、明以来几十位专家关于兴修畿辅水利的奏疏、著述,写了《北直水利书》。

书中明确指出“直隶水性宜稻,有水皆可成田”,“农为天下本务,稻又为农家之本务”。

认为只有发展华北水利,提倡种稻,就地解决漕粮,才能合理解决南粮北运及由此产生的漕运积弊问题。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林则徐曾在京参加过一些士大夫“雅歌投壶”的文艺团体“宣南诗社”,结识了龚自珍、魏源等人,在诗社里进行诗文酬唱活动

嘉庆二十五年(1820)七月,林则徐外任浙江杭嘉湖道。

他积极甄拔人才,建议兴修海塘水利,颇有作为。

但他感到仕途上各种阻力难以应付,曾发泄“支左还绌右”“三叹作吏难”这样的苦闷。

终于在次年七月借口父病辞职回籍。

林则徐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但由于性情过于急躁,请人写“制怒”大字悬挂堂中以自警。

道光二年(1822年)四月复出,到浙江受任江南淮海道,未履任前曾署浙江盐运使,整顿盐政,取得成效。

林则徐受到道光皇帝的宠信,很快跨入官场上青云直上时期。

道光三年(1823年)正月,提任江苏按察使。

在任上,他整顿吏治、清理积案,平反冤狱,并把鸦片毒害视为社会弊端加以严禁。

江苏这一年夏秋之际大雨成灾,松江饥民聚众告灾,汹汹将变。

林则徐反对调兵镇压,亲自赴松江安定灾民,采取一系列救灾措施,缓和了阶级矛盾。

年底入觐归来,署江宁布政使,让林则徐负责全省灾赈事务。

但道光四年秋,林则徐先后遭父母丧,在籍守制。

直至十年正月再度出仕。

道光十年(1830年)服丧完毕。

从六月到次年七月,林则徐先后任湖北、河南、江宁布政使。

“—岁之中,周历三省、所至贪墨吏望风解缓。

疆臣重其才,皆折节倾心下之。

”他为清朝统治的长远利益,锐意整顿财政,兴修水利,救灾办赈”,“一时贤名满天下。

”十月,升任河东河道总督。

面对关系到河道民生重大问题,决心“破除情面”,“力振因循”,以求“弊除帑节,工固澜安。

”为了治理黄河,亲自顶着寒风,步行几百里,对备用的几千个治水商梁秸进行检查,还将沿河地势,水流情况

绘画张挂,便于了解和治理。

林则徐办事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

道光十二年(1832年)二月,调任江苏巡抚。

从这一年起到十六年间,他对农业、漕务、水利、救灾、吏治各方面都做出过成绩,尤重提倡新的农耕技术,推广新农具。

他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到:“地力必资人力,土功皆属农功。

水道多一分之疏通,即田畴多一分之利赖。

”林则徐这种农耕思想,是在实际考察中体验出来的。

道光十二年(1833年),江苏大水灾,林则徐不顾报灾限期和朝廷斥责,详尽陈述灾情,呼吁缓征漕赋,提出“多宽一分追呼,即多培“一分元气”请求,这对发展生产,苏息民困在客观上起了有利的作用

同时,他分析水灾原因是由于吴淞江、黄埔江、娄河及与之相表里的白茆河年久失修,逐年淤塞所致,于是决定兴修白茆河、娄河,还...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句(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了这首出猎词。

作者词中抒发了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

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

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

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为报全城士民盛意,词人也要象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

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以上主要写“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

“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过片一句,言词人酒酣之后,胸胆更豪,兴致益浓。

此句以对内心世界的直抒,总结了上片对外观景象的描述。

接下来,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象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赫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

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

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

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

关于满江红的诗句

展开全部1、原文 满江红-写怀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简析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这首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的中华民族不敢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3、作者简介 岳飞(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将。

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

官至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

以不附和议,被秦桧所陷,被害于大理寺狱。

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

《宋史》有传。

《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岳武穆集》十卷,不传。

明徐阶编《岳武穆遗文》一卷。

词存三首。

...

有关抗日时期的诗篇

展开全部 寄语蜀中父老 朱德元帅于一九三九年 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

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

登祝融峰 叶剑英元帅于一九三八年 四顾渺无际,天风吹我衣。

听涛起雄心,誓荡扶桑儿。

民族英雄杨靖宇的抗日诗篇 据有关党史专家介绍,在民族英雄杨靖宇悲壮的一生中,他写了许多诗词歌赋,反映自己赶走侵华日寇的决心,爱国精神可见一斑。

诗一 《田中奏折》 “世上岁月短,囹圄日夜长。

民族多少事,志士急断肠。

” 背景:1929年春天,24周岁的杨靖宇用名张贯一受党组织委派,在东北开展解放工作

8月30日,由于叛徒出卖,在抚顺新火车站前的一家客栈内,张贯一被日本警察逮捕,随后开始了一年零六个月的牢狱生涯。

1930年1月,他和同志一起做通狱卒的工作,帮助传递探监人员送来的衣物和书报。

此后,张贯一读到了日本帝国主义准备侵华的《田中奏折》。

张贯一敏锐地感觉到,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战争已经山雨欲来,他在狱中长夜难眠,作感怀诗一首

诗二 送战友编歌壮行保国家 “穿上征袍擐盔甲,志强男儿保国家。

今日相聚要开怀,共商大计闯天下。

共君一夕话,明日各天涯。

纵然惜别总有时,相约再会在松花。

先建根据地,军民共一家。

同仇敌忾抗日寇,联合义勇把敌杀。

三江出奇兵,辽东跃骏马。

白山黑水齐出动,复兴我中华。

祝君捷报传,盛于五月花。

振臂高呼我必胜,鸭绿江边饮战马。

” 背景:1932年3月9日,末代皇帝溥仪在伪满洲国“执政”,日伪当局借机做起“王道乐土”、“日满亲善”的欺世宣传。

张贯一开始酝酿如何依靠群众,挫败日伪当局的反华宣传攻势,同时组织军队抗击日伪部队

4月初,杨靖宇担任代理省委军委书记工作,抗日名将周保中要去吉林搞兵运,来向张贯一辞行,张开口唱出一首自编的歌曲,送别战友,表达驱逐日寇必胜的雄心。

诗三 《西征歌》 “红旗招展,枪刀闪烁,我军向西征; 大军浩荡,人人英勇,日寇心胆惊。

纪律严明,到处宣传,群众齐欢迎; 创造新区,号召人民,为祖国战争! 南方红军,已到察绥,眼看要出关; 西征大军,夹攻日本,赶快去会面。

日本国内,党派横争,革命风潮涌, 对美对俄,四面楚歌,日寇死不远。

紧握枪刀,向前猛进,同志齐踊跃, 歼灭日寇今田部队,我军战斗好, 摩天高岭,一场大战,惊碎敌人胆, 盔甲枪弹,胜利无算,齐奏凯歌还。

同志们快来高高举起胜利的红旗, 拼着热血誓必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铁骑纵横满洲境内,已有十大军, 万众蜂起,勇敢杀敌,中国收复矣!” 背景:1936年8月19日,抗日名将王凤阁将军得到机密情报,传到杨靖宇手中,原来是“日军建立‘独立大讨伐司令部’……将东边道复兴委员会直辖9个县划分为5个小区,指定专项部队讨伐”。

重点是“向王凤阁、杨靖宇所领导的抗日军和红军发动总攻击”。

1936年8月20日,军事将领会议结束,杨靖宇将军鼓舞士气时说:“信仰要坚定,士气要鼓舞,我们的目标一定要达到,一定要和中央红军在长城边上会师。

为此,我在龙岗山脉的上龙头写下一首《西征歌》,务请各位将领带回去传唱,把士气振奋起来,为祖国收复失地而战,为祖国解放而战。

”民间歌声怀念杨靖宇 “松花江水流不停啊,不灭日寇气不平, 长白山上英雄多啊,数着那杨靖宇杨司令…… 苦战了八年没有接济啊,荒山里牺牲了杨司令, 一片忠心昭日月啊,留得万世传英名。

” 背景:1945年秋天,祖国收复失地,日寇宣布投降,此时在东北解放区内盛传《民族英雄——杨靖宇之歌》,表达人民群众对杨靖宇将军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