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长安秋夜 罗隐 诗词鉴赏



求古诗词赏析!(09年海南、宁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

求古诗词赏析!

(09年海南宁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5分) 【答案】(5分)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考点考查诗歌形象的分析。

【解析】解题格式:形象:身份+性格 + (形象意义)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答题步骤: 诗中形象(意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思路分析】提问及变式:①“╳╳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诗中是什么意思”等。

②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③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是什么形象;(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作者情感)。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

(6分) 【答案】(6分)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

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

【考点】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及构思的分析与评价

【解析】 解题格式: ①手法+表达作用②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③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④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表达)什么感情 【思路分析】 题目类型: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2)“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怎样的情趣”,“主旨是什么”或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句某联发问。

答题步骤: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

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

译文:陌上柔桑破嫩芽-野地里柔软的桑条上冒出了嫩芽。

陌:田野小路。

东邻蚕种已生些-东头邻居的蚕种已经孵化出一些小蚕了。

平冈细草鸣黄犊-平坦的山坡上,黄毛小牛在那里吃草,不时发出叫声。

斜日寒林点暮鸦-夕阳照在带有寒意的树林上,投宿的乌鸦又点缀着寒林的景色。

青旗沽酒有人家-这里也有挂旗卖酒的小酒店。

青旗:卖酒的招牌。

愁风雨-害怕风雨吹打。

春在溪头荠菜花-白色的荠菜花开满溪头,大好的春光就在这里。

荠菜:春天开白花的一种野菜。

赏析:辛弃疾的词本以沉雄豪放见长,这里选的这首却很清丽,足见伟大的作家是不拘一格的。

《鹧鸪天》写的是早春乡村景象。

上半片“嫩芽”、“蚕种”、“细草”、“寒林”都是渲染早春,“斜日”句点明是早春的傍晚。

可以暗示早春的形象很多,作者选择了桑、蚕、黄犊等,是要写农事正在开始的情形。

这四句如果拆开,就是一首七言绝句,只是平铺直叙地在写景。

词的下半片最难写,因为它一方面接着上半片发展,一方面又要转入一层新的意思,另起波澜,还要吻合上半片来作个结束

所以下半片对于全首的成功与失败有很大的关系

从表面看,这首词的下半片好象仍然接着上半片在写景。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不免堆砌,不免平板了。

这里下半片的写景是不同于上半片的,是有波澜的。

首先它是推远一层看,由平冈看到远山,看到横斜的路所通到的酒店,还由乡村推远到城里。

“青旗沽酒有人家”一句看来很平常,其实是重要的。

全词都在写自然风景,只有这句才写到人的活动,这样就打破了一味写景的单调。

这是写景诗的一个诀窍。

尽管是在写景,却不能一味渲染景致,必须参进一点人的情调,人的活动,诗才显得有生气。

读者不妨找一些写景的五七言绝句来看看,参证一下这里所说的道理。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两句是全词的画龙点睛,它又象是在写景,又象是在发议论。

这两句决定全词的情调。

如果单从头三句及“青旗沽酒”句看,这首词的情调好象是很愉快的。

它是否愉快呢?要懂得诗词,一定要会知人论世。

孤立地看一首诗词...

求写作用的诗词

一、天地山水1.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3.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6.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江西造口壁》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10.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1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1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16.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1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8.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1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2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古代诗词名句分类集粹(2)二、日月风雨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3.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7.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8.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9.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11.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1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13.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14.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行》1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1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17.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朝.杜牧《秋思》18.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19.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朝.刘长卿《别严士元》20.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2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埂础囤飞塬读剁嫂筏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2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23.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不知园内树,若个是真梅--唐.东方虬《春雪》2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朝.李白《北风行》2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 古代诗词名句分类集粹三、花草虫鸟1.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2.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8.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1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11.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

代人赋》12.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13.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1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1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18.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1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20.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53.里《小池》22.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2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2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25.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2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2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2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

孟浩然《春晓》2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30.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

急需爱国、思乡、送别、田园、边塞、山水、四季、咏物诗集

斗胆一试:难度很大,毕竟是诗集不是一两首。

一:爱国诗集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2.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3.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4.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 5.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6.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7.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8.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 游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 游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唐?杜牧 5、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 6、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清?秋 瑾 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宋?辛弃疾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 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范仲淹 1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唐?杜甫经典爱国古诗词5首 陆游的《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毋忘告乃翁。

岳飞的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年代】:南宋 【作者】:文天祥 【作品】:过零丁洋 【内容】: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年代】:南宋 【作者】:岳飞 【作品】:满江红 【内容】: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年代】:清 【作者】:龚自珍 【作品】:己亥杂诗 【内容】: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从 军 行 (选一) ★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 塞 (选一) ★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少 年 行 (选一) 唐·王 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经典爱国现代诗5首 《囚歌》(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呵,给你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 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 地下的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起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二:思乡古诗⑴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⑵归 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⑶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⑷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⑹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⑺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

有关罗隐的资料,我急用。

展开全部罗隐(833—909)是浙江新城(今富阳新登)人,原名横,字昭谏,后因屡试不第,愤而改名为隐,自号江东生。

他的曾祖和祖父都任过福州福唐县令,父亲也应过开元礼,为贵池尉。

罗隐27岁就在贡籍,“才了十人,学殚百代。

”(沈崧《罗给事墓志》),谁知十次应试,却十次落第!“自己卯至于庚寅,一十二年,看人变化”(《湘南应用集序》),“寒饿相接,殆不似寻常人”(谗书·序》)。

此后十六七年,“东归霸国以求用”(《五代史补》),除家乡浙江外,还有陕西河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安徽江苏等,但都“龃龉不合”(《十国春秋·罗隐传》)。

罗隐向有“江东才子”之称,为什么总是所至不遇?这是因为当时的用人制度已极其腐败,科场被权贵把持,营私舞弊,任人唯亲。

罗隐是“江左孤根”(《投郑尚书启》),“族惟卑贱”(《投湖南王大夫启》),自然只好感叹“五等列侯无故旧,一枝仙桂有风霜”(《长安秋夜》)了。

《五代史补》说他“恃才傲物,尤为公卿所恶,故六举不第。

”据载,唐昭宗曾欲以甲科取隐,当场有大臣反对说:“隐虽有才,然多轻易,明皇圣德,犹横遭讥,将相臣僚,岂能免乎凌轹?”并举出“讥谤之词”《华清宫》为据:“楼殿层层佳气多,开元时节好笙歌。

也知道德胜尧舜,争奈杨妃解笑何?”昭宗听了,就取消了原来的打算(见姚士麟《〈两同书〉跋》)。

可见,罗隐的这些诗着实刺痛了统治者的心,既使其恼恨,又使其害怕,不为其所容也理所当然了。

再则,罗隐所求的“霸国”实际上是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也多骄奢腐败,并无用人之心。

如靠征讨黄巢起义军而威震一时的淮南节度使高骈,这时正独霸一方,罗隐往谒以求用,而高骈却惑于嬖吏吕用之、张守一、诸葛殷等神仙之说,酷好仙术,荒唐不堪。

罗隐写了《淮南高骈所造迎仙楼》、《后土庙》予以揭露。

他把诗题在墙上,连夕挂帆而去。

高骈知道后,恼羞成怒,发船紧追,追之不及始罢。

直到55岁那年,转机终于来了,在外奔波了大半生而所至不遇的罗隐,回到了钱塘,投奔雄据东南的杭州刺史钱liú@⑴。

钱liú@⑴辟罗隐为从事,又请置钱塘县,表隐为钱塘县令。

唐昭宗天复二年(902), 钱liú@⑴进爵越王,哀帝天yòu@⑵元年(904),又进爵吴王。

天yòu@⑵三年(906),罗隐转司勋郎中,充镇海节度军判官。

梁开平元年(907), 钱liú@⑴被封为吴越王,又表荐罗隐为给事中。

22年中,宾主遇合,如鱼得水,凡邦土的大事记、钱氏的文告、奏表几乎都出于罗隐之手。

吴颖说:“昭谏则固有于天下之大者也,遨游吴楚,退而应钱王之召。

其高节奇气,有可以撼山岳而砥江河者。

”(《重刻罗昭谏江东集叙》)袁英称之为“佐国是而惠残黎”(《重刻罗昭谏集跋言》)。

唐昭宗景福三年(893)九月, 以武威军防御使钱liú@⑴为镇海军节度使、浙江西道观察处置军使,钱liú@⑴使沈崧草谢表,盛言浙西繁富。

隐曰:“今浙西兵火之余,日不暇给,朝廷执政方切于贿赂,此表入奏,执政岂无意于要求耶?”改为:“天寒而麋鹿常游,日暮而牛羊不下。

”以诙谐幽默的语言为东南人民说了话。

朝廷大臣见了都说:“此罗隐词也。

”(《吴越备史·罗隐传》)。

罗隐感知遇之恩,竭力辅佐,深谋献策,敢于进谏。

当时,吴越的赋税很多,小到鸡、鱼、蛋之类都要纳税。

西湖的渔民每天要向钱王府上缴几斤鱼,名“使宅鱼”。

渔民不胜其苦。

罗隐作《题〈pán@⑶溪垂钓图〉》曰:“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若叫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钱liú@⑴感悟,“遂蠲其征”(同上)。

在战乱纷争的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却相对安定,这固然有各种主客观原因,而罗隐辅佐钱氏22年,也是功不可没的。

古诗雪唐罗隐的古诗词

1.《雪》作者:唐·罗隐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2.译文:都说瑞雪兆丰年,丰年情况将如何?长安城里有穷人,我说瑞雪不宜多。

3.赏析:题目是“雪”,诗却非咏雪,而是发了一通雪是否瑞兆的议论。

绝句长于抒情而拙于议论,五绝篇幅极狭,尤忌议论。

作者偏用其短,看来是有意造成一种特殊的风格

瑞雪兆丰年。

辛勤劳动的农民看到飘飘瑞雪而产生丰年的联想与期望,是很自然的。

但眼下是在繁华的帝都长安,这“尽道丰年瑞”的声音就颇值得深思。

“尽道”二字,语含讥讽。

联系下文,可以揣知“尽道丰年瑞”者是和“贫者”不同的另一世界的人们。

这些安居深院华屋、身袭蒙茸皮裘的达官显宦、富商大贾,在酒酣饭饱、围炉取暖、观赏一天风雪的时候,正异口同声地大发瑞雪兆丰年的议论,他们也许会自命是悲天悯人、关心民生疾苦的仁者呢! 正因为是此辈“尽道丰年瑞”,所以接下去的是冷冷的一问:“丰年事若何?”即使真的丰年,情况又怎样呢?这是反问,没有作答,也无须作答。

“尽道丰年瑞”者自己心里清楚。

唐代末叶,苛重的赋税和高额地租剥削,使农民无论丰歉都处于同样悲惨的境地。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

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

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

这些诗句对“事若何”作出了明确的回答。

但在这首诗里,不道破比道破更有艺术力量。

它好象当头一闷棍,打得那些“尽道丰年瑞”者哑口无言。

三、四两句不是顺着“丰年事若何”进一步抒感慨、发议论,而是回到开头提出的雪是否为瑞的问题上来。

因为作者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抒写对贫者虽处丰年仍不免冻馁的同情,而是向那些高谈丰年瑞者投一匕首。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好象在一旁冷冷地提醒这些人:当你们享受着山珍海味,在高楼大厦中高谈瑞雪兆丰年时,恐怕早就忘记了这帝都长安有许许多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露宿街头的“贫者”。

他们盼不到“丰年瑞”所带来的好处,却会被你们所津津乐道的“丰年瑞”所冻死。

一夜风雪,明日长安街头会出现多少“冻死骨”啊!“为瑞不宜多”,仿佛轻描淡写,略作诙谐幽默之语,实际上这里面蕴含着深沉的愤怒和炽烈的感情。

平缓从容的语调和犀利透骨的揭露,冷隽的讽刺和深沉的愤怒在这里被和谐地结合起来了。

雪究竟是瑞兆,还是灾难,离开一定的前提条件,是很难辩论清楚的,何况这根本不是诗的任务。

诗人无意进行这样一场辩论。

他感到憎恶和愤慨的是,那些饱暖无忧的达官贵人们,本与贫者没有任何共同感受、共同语言,却偏偏要装出一副对丰年最关心、对贫者最关切的面孔,因而他抓住“丰年瑞”这个话题,巧妙地作了一点反面文章,扯下了那些“仁者”的假面具,让他们的尊容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诗里没有直接出现画面,也没有任何形象的描绘。

但读完了全诗,诗人自已的形象却鲜明可触。

这是因为,诗中那些看来缺乏形象性的议论,不仅饱含着诗人的憎恶、蔑视、愤激之情,而且处处显示出诗人幽默诙谐、愤世疾俗的性格。

从这里可以看出,对诗歌的形象性是不宜作过分偏狭的理解的。

4.作者简介: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

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

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

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

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罗隐奉献的诗词

常用罗隐的“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来形容人们无私奉献。

《蜂》【唐】罗隐体裁:七绝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代诗人罗隐的咏蜂诗,唐诗三百首之一,通过诗歌赞美了那些终日勤劳,不畏艰难,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又讽刺了那些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不劳而获的人。

诗文解释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

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诗文赏析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这首诗有几个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

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

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

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

王渔洋的诗歌及赏析

王士祯(1634年—1711年),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豫孙,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

汉族,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文学家。

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

书法高秀似晋人。

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

论诗创神韵说。

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

擅长各体,尤工七绝。

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

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

慈仁寺秋夜怀旧旅病萧条绣佛前,云山浓淡欲寒天。

梦回却忆湖南寺,暮梵晨钟已十年。

赏析:这诗读起来像是衰年的怀旧之作,而实际王士禛当时仅25岁。

10年前他为了应童子试去济南(诗中“湖”指大明湖),此时他为了应廷试寓居北京,从少年到青年,10年的时光大抵流失在科举的道路上。

在一般人看来,王士禛的经历真可谓少年得志,足可羡慕,而他却为10年时光的流失深感怅惘。

这里面可能有时代的因素——对于清初参加科举的汉族文人而言,心中常会有苦涩滋味,但这种对自我失落的担忧和哀伤,这种对自我在现实中的无力的敏感,和晚明以来自我意识的觉醒有着历史的联系。

只是作为一个接受了现实处境的诗人,他的敏感无法用尖锐的语言表达出来。

更能够说明问题的是王士禛的成名之作、顺治十四年秋他在济南参加一次名士聚会时所作《秋柳四首》(比前诗早一年)。

此诗一出,大江南北遍为传诵,和者甚众,这表明它打动了许多文人的内心。

秋柳四首(一)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

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

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

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二)娟娟凉露欲为霜,万缕千条拂玉塘。

浦里青荷中妇镜,江干黄竹女儿箱。

空怜板渚隋堤水,不见琅琊大道王。

若过洛阳风景地,含情重问水丰坊。

”(三)东风作絮糁春衣,太息萧条景物非。

扶荔宫中花事尽,灵和殿里昔人希。

相逢南雁皆愁侣,好语西乌莫夜飞。

往日风流问枚书,梁园回首素心违。

(四)桃根桃叶正相连,眺尽平芜欲化烟。

秋色向人犹旖旎,春闺曾与致缠绵。

新愁帝子悲今日,旧事公孙忆往年。

记否青门珠络鼓,松柏相映夕阳边。

赏析:这四首《秋柳》诗,意韵含蓄,境界优美,咏物与寓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更叫人叹绝的,是全诗句句写柳,却通篇不见一个“柳”字,表现出诗人深厚的艺术提炼功底。

诗咏济南大明湖畔的秋日衰柳,但一开始就牵连到“白下”即南京

南京不仅作为六朝故都而成为唐以后诗人们咏叹兴亡的传统对象,对于清初文人来说,它又是明王朝始建和覆灭(南明弘光朝的灭亡通常被视为明亡的标志)这两个特殊时期的首都,是旧日风华繁盛之地。

在这首诗中,写出由“秋柳”所联想到的美的东西的消逝,和由此引起的深沉的幻灭感。

但这种幻灭感,通过“陌上黄骢曲”、“江南乌夜村”之类典故的衬托,被处理成过去式的或谓历史的悲哀。

而美丽的语汇和意象,流动的富于音乐感的节奏,又减少了这种幻灭感对人心的刺激,使之转化为优美的忧伤。

当时同在济南的顾炎武也写过一首《赋得秋柳》,不管是唱和之作还是有意针对王士禛的《秋柳》而作,总之它表现了完全不同的情调,顾诗仅从末联“先皇玉座灵和殿,泪洒西风夕日斜”来看,就可以体会到一种现实的悲哀,对于他这一类文人来说,明清易代尚不能视之为过去了的历史。

但王诗所表现的从历史的悲哀中挣脱出来的要求,无疑在社会上得到更多人的认同,所以它能传诵一时。

到了康熙中期,这种心理愈加深入,像《桃花扇》一类作品,均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

古诗罗隐雪的古诗词

展开全部 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2.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戏赠友人》 3.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 4.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金.王若虚《论诗诗》 5.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清.黄遵宪《杂感》 6.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7.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论诗十绝》 8.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 9.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宋.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10.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清.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11.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12.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绝》 13.不求好句,只求好意——宋.欧阳修《吊僧诗》 14.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15.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1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7.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18.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19.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20.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1.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兴》 2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23.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黎志远《汉阳舟次》 2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5.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唐.李白《江上吟》 26.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调张籍》 2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28.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诗名句分类二:事理哲理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4.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刘琨《重赠卢谌》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登鹳雀楼》 6.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7.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1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11.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唐.杜甫《夏夜叹》 12.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宋.陈亮《三都乐》 13.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宋.王迈《读渡江诸将传》 14.万物兴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15.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16.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17.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18.山外青山楼外楼——宋.林升《题临安邸》 19.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21.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唐.李白《上李邕》 22.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唐.李绅《答章孝标》 2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4.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25.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唐.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2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27.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28.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宋.释文向《过苕溪》 2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3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31.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3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苏麟《断句》 34.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3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 36.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元.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 37.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阳春曲.题情》 38.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明.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3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古诗名句分类三:友谊爱情 1.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6.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