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诗词古算题资料



语文的诗歌鉴赏资料(练习)语文的诗歌鉴赏资料,和一些常用方法,...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寄情与境,情景交融,借古讽今,托物言志表现手法:渲染,烘托,白描,虚实结合,明褒实贬修辞手法:对偶,比喻,拟人

语文诗歌鉴赏资料(练习)语文的诗歌鉴赏资料,和一些常用方法,...

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寄情与境,情景交融,借古讽今,托物言志表现手法:渲染,烘托,白描,虚实结合,明褒实贬修辞手法: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对比,反复,设问思想感情:1.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无道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2.建功报国建功报国的渴望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悲叹3.思乡怀人羁旅思愁思念亲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4.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盛今衰的感慨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赞同35|评论(16)

著名古代诗词

展开全部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诗词 第十名 杜牧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四,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评论:几个王朝的兴衰! 第九名 李清照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栽(应该使提手旁的栽,打字时找不到,抱歉)!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评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古代女诗人,她的代表作。

第八名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骚更短,浑欲不胜簪。

评论:现实主义诗人的哀唱! 第七名 柳永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澜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评论:王国维所说“学之三境界”中最广位流传的。

周杰伦新专辑中的《发如雪》也引用了“伊人憔悴”。

第六名 李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评论:著名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题记。

第五名 苏轼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厥,今夕是何年?我与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园?人有悲欢离合,约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评论:被王菲翻唱之后就红遍大江南北。

第四名 李白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斤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芩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缀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流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虐。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无花马,千金裘,呼二将出换美酒,与尔通销万古愁。

评论:浪漫主义诗人的豪情壮志! 第三名 辛弃疾 丑奴儿 少年不是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评论:“少年不是愁滋味”,青少年必知! 第二名 李商隐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春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使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未探看。

评论:小学时就知道的教师节贺卡必备内容! 第一名 岳飞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架长车踏破、贺然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厥。

题凤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

《世说新语?简傲》:“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 思,千命驾。

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凤字而 去。

喜不觉,犹以为欣故作。

凤字, 凡鸟也。

”相传,晋人吕安与嵇康为 至交。

一日,吕安访康,值康外出,遇康兄嵇喜。

喜出门遨安,安不入,题 “凤”字于门,暗讽嵇喜为凡鸟。

后以“题凤”(或题凡鸟)比喻访友不遇,遂以为典。

唐?钱起《酬赵给事相寻 不遇留赠》:“忽看童子扫花处,始愧夕郎题凤来。

”唐?李端《晚春过夏 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谒客唯题凤欲觇毡。

”清?舒位《随园 作》:“相看未敢题凡鸟,却趁斜阳自 款门。

古文爱情诗词古句

展开全部 (1)相思时蝶恋花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2)宋 柳永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南宋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峨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有关诗歌的资料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

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

”《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

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编辑本段]诗体概说 诗体的分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现在,只就一般的看法,简单地谈谈汉魏六朝和唐宋的诗体。

汉魏六朝诗,一般称为古诗,其中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个时期的文人诗。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

乐府歌辞是由乐府机关采集,并为它配上乐谱,以便歌唱的。

《文心雕龙·乐府》篇说:"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

"由此可以看出诗、歌、乐府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诗指的是诗人所作的歌辞,歌指的是和诗相配合的乐曲,乐府则兼指二者而言。

后来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虽然没有配乐,也称为乐府。

中唐时白居易等掀起一个新乐府运动,创新题,写时事,因而叫作新乐府。

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

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

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

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

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

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

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

绝句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

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

古绝一般只限于五绝。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

现代诗的含义: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古典诗”与“现代诗”的比较:“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

“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

“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编辑本段]诗歌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一)诗歌的起源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

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

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

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尔吉、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诗是怎么样产生的呢?原来在文学还没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

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志]原是同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 [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实际就是记忆。

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学的帮助,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

志就是诗。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歌的称谓又是怎样来的呢?诗和歌原不是一个东西,歌是人类的劳动同时产生的,它的产生远在文学形成之前,比诗早得多。

考察歌的产生,最初只在用感叹来表示情绪,如啊、兮、哦、唉等,这些字当时都读同一个音:"啊"。

歌是形声字,由"可"得声。

在古代“歌”与“啊”是一个字,人们就在劳动中发出的“啊”叫作“歌”。

因此歌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下来。

既然诗与歌不是一回事,后来为什么又把二者连在一起以[诗歌]并称呢?这只要弄清楚它们的关系就明白了。

歌,最初只用简单的感叹字来表示情绪,在语言产生之扣,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化,情绪更加丰富,用几个感叹字表达远远不够用了。

是在歌里加进实词,以满足需要。

在文字产生之后,诗与歌的结合又进了一步,用文字书写的歌词出现。

这时,一支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音乐,二是歌词,音乐是抒情的,歌词即诗,是记事的。

这就是说,诗配上音乐就是歌,不配音乐就是诗。

最初的诗都能配上音乐唱,歌就是诗,诗就是歌。

关于诗与歌的结合,我国古籍中很早就有论述。

《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尚书》:"诗言志,歌永言"这便形象地指出了诗与歌的内在联系。

由于这种情况,后来人们就把诗与歌并列,称为“诗歌”,目前,诗歌已经成为诗的代名词了。

(二)...

题剑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

《东观汉纪》卷二《章 帝纪》:“章帝赐尚书剑各一,手署姓 名,韩棱楚龙泉,郅秦蜀汉文,陈宠济南锻成。

一室纳两刃,其余皆平 剑。

其时论者以为棱渊深有谋,故得龙泉。

寿明达有文章,故得汉文剑。

宠敦朴,有善于内,不见于外,故得 锻成剑。

皆因名而表意。

”又,《后汉 书》卷四十五《韩棱传》:“(棱)五迁 为尚书令,与仆射郅寿、尚书陈宠,同时俱以才能称。

肃宗(即章帝)尝赐诸尚书剑,唯此三人特以宝剑,自 手署其名曰韩棱楚龙渊,郅寿蜀 汉文,陈宠济南椎成。

”相传汉章帝 刘识赐诸尚书剑时,特赐韩棱、郅寿、陈宠三人以宝剑,且亲署受剑人 之姓名。

后遂以“题剑”喻称尚书受宠信,故以为典。

唐?沈伦期《和户 部岑尚书参迹枢挨》:“汉章题楚剑,郑武袭缁衣。

”唐?高适《信安主幕 府诗》:“剪桐光宠锡,题剑美坚贞。

求有关春节的古代诗词?

1、《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2、《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3、《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4、《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元日 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6、《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7、《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8、《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樱审蚶咸啵?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9、《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10、《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11、《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12、《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13、《春节看花市》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古代诗词名句

展开全部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佚名《凤求凰??琴歌》 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郑愁予《赋别》 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李白《三五七言》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纳兰性德《虞美人》 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 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徐干《室思》 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18、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 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24、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张仲素《燕子楼》 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张可久《塞鸿秋》 2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徐再思《折桂令》 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李冠《蝶恋花》 3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江城子》 3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3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 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 34、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文廷式《蝶恋花》 3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3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李商隐《无题》 3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3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欧阳修《玉楼春》 3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4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 4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4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 4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4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45、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辛弃疾《摸鱼儿》 4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4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苏武《结发为夫妻》 48、寻好梦,梦难成。

况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聂胜琼《鹧鸪天》 49、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负。

-柳永《昼夜乐》 50、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51、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席慕蓉《印记》 52、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范成大《车遥遥篇》 53、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戴叔伦《相思曲》 5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 55、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夫妻百事哀。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56、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顾敻《诉衷情》 57、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5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59、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乐婉《卜算子》 6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白居易《浪淘沙》 61、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62、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邵瑞彭《蝶恋花》 63、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玉楼春》 64、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曹雪芹《终身误》 65、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周...

求与扬州有关的中国古代诗词!

展开全部 扬州作家申维日前收到中国现代文化馆的通知,其近年来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狼狈不堪的生活》、《爱情乞丐》、《那场风花雪月的梦》将在馆内设专柜陈列,并附详细文字介绍作家的创作经历。

中国现代文化馆是由巴金先生最早倡议建立的,是中国现代文学的资料中心,目前已建有巴金文库、冰心文库等世界各地华人作家文库81座。

同时,对当代具有相当社会影响的作家作品设专柜陈列。

入选中国现代文化馆馆藏要求十分严格,作者必须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其作品不但要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还要有相当的社会反响和图书销量。

...

古代关于茶的资料,诗词歌赋都有那些?

展开全部 中国茶文化的起源: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巴蜀常被称为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

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

茶叶文化的形成,与巴蜀地区早期的政治、风俗及茶叶饮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① 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

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

西汉以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

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

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②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é瘛⑸缁嶙饔谩?br ③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

”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茶经》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

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

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茶经》是个里程碑。

干百年来,历代茶人对茶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和探索,直至《茶经》诞生后茶方大行其道,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④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 。

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

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

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

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⑤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

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

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

在那些文人墨客看来,事物的至精至美的极至最后之境就是“道”,“道”就存在于事物之中。

张源首先在其《茶录》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

精、燥、洁茶道尽矣。

”他认为茶中有“内蕴之神”即“元神”,发抒于外者叫做“元体”,两者互依互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

元神是茶的精气,元体是精粹外观的色、香、味。

只要在事茶的过程中,做到淳朴自然,质朴求真,玄微适度,中正冲和,便能求得茶之真谛。

张源的茶道追求茶汤之美、茶味之真,力求进入目视茶色、口尝茶味、鼻闻茶香、耳听茶涛、手摩茶器的完美之境。

张大复则此基础上更进一层,他说:“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爱山水而不会其情,读书而不得其意,学佛而不破其宗。

”他想告诉我们的是,品茶不必斤斤于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谛,即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仙境,一种天、地、人融通一体的境界。

这可以说是明人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发展与超越。

到清朝时,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规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⑥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的年产7500T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T。

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

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

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

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

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纷纷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和湖北英山及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2、饮茶的发源时间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

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

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2)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