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广州观音山的诗词



广州莲花山和观音山 展开全部 您好。与广州有关的诗词可能有以下这些,不知道是否合你的意。广州三樵歌〗奉敕追三樵,随侯傍道走。回头语李郎,唤取尔朱九。〖广州试越台怀古〗——黄滔南越千年事,兴怀一旦来。

广州莲花山和观音山

展开全部 您好。

与广州有关的诗词可能有以下这些,不知道是否合你的意。

广州三樵歌〗奉敕追三樵,随侯傍道走。

回头语李郎,唤取尔朱九。

〖广州试越台怀古〗——黄滔南越千年事,兴怀一旦来。

歌钟非旧俗,烟月有层台。

北望人何在,东流水不回。

吹窗风杂瘴,沾槛雨经梅。

壮气曾难揖,空名信可哀。

不堪登览处,花落与花开。

〖广州江中作〗书名:《全唐诗》 作者:张说去国年方晏,愁心转不堪。

离人与江水,终日向西南。

〖广州朱长史座观妓〗——宋之问歌舞须连夜,神仙莫放归。

参差随暮雨,前路湿人衣《题广州使院》——郑愚数年百姓受饥荒,太守贪残似虎狼。

今日海隅鱼米贱,大须惭愧石榴黄。

《广州石门寺重送李尚书赴朝,时兼宗正卿》——杨衡象阙趋云陛,龙宫憩石门。

清铙犹启路,黄发重攀辕。

藻变朝天服,珠怀委地言。

那令蓬蒿客,兹席未离尊。

〖与王六履震广州津亭晓望〗——张九龄明发临前渚,寒来净远空。

水纹天上碧,日气海边红。

景物纷为异,人情赖此同。

乘槎自有适,非欲破长风。

〖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刘言史南越逢初伏,东林度一朝。

曲池煎畏景,高阁绝微飙。

竹簟移先洒,蒲葵破复摇。

地偏毛瘴近,山毒火威饶。

裛汗絺如濯,亲床枕并烧。

坠枝伤翠羽,萎叶惜红蕉。

且困流金炽,难成独酌谣。

望霖窥润础,思吹候生条。

旅恨生乌浒,乡心系洛桥。

谁怜在炎客,一夕壮容销。

〖使至广州〗——张九龄昔年尝不调,兹地亦邅回。

本谓双凫少,何知驷马来。

人非汉使橐,郡是越王台。

去去虽殊事,山川长在哉。

.【减字木兰花】(寄钦州刘叔冶史君)——戴复古羊城旧路。

檀板一声惊客去。

不拟重来。

白发飘飘上越台。

故人居处。

曲巷深深通竹所。

问讯桃花。

欲访刘郎不在家〖广州陪凉公从叔越台宴集〗书名:《全唐诗》 作者:李群玉一径松梢踏石梯,步穷身在白云西。

日衔赤浪金车没,天拂沧波翠幕低。

高鸟散飞惊大旆,长风万里卷秋鼙。

玉钩挂海笙歌合,珠履三千半似泥。

注:本人非全部原创,有机首也是在网上搜索的。

...

赞美广州的诗句

展开全部 〖广州试越台怀古〗——黄滔南越千年事,兴怀一旦来。

歌钟非旧俗,烟月有层台。

北望人何在,东流水不回。

吹窗风杂瘴,沾槛雨经梅。

壮气曾难揖,空名信可哀。

不堪登览处,花落与花开。

〖广州朱长史座观妓〗——宋之问歌舞须连夜,神仙莫放归。

参差随暮雨,前路湿人衣。

〖广州江中作〗书名:《全唐诗》 作者:张说去国年方晏,愁心转不堪。

离人与江水,终日向西南。

《题广州使院》——郑愚数年百姓受饥荒,太守贪残似虎狼。

今日海隅鱼米贱,大须惭愧石榴黄。

广州三樵歌〗奉敕追三樵,随侯傍道走。

回头语李郎,唤取尔朱九。

《广州石门寺重送李尚书赴朝,时兼宗正卿》——杨衡象阙趋云陛,龙宫憩石门。

清铙犹启路,黄发重攀辕。

藻变朝天服,珠怀委地言。

那令蓬蒿客,兹席未离尊。

〖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刘言史南越逢初伏,东林度一朝。

曲池煎畏景,高阁绝微飙。

竹簟移先洒,蒲葵破复摇。

地偏毛瘴近,山毒火威饶。

裛汗絺如濯,亲床枕并烧。

坠枝伤翠羽,萎叶惜红蕉。

且困流金炽,难成独酌谣。

望霖窥润础,思吹候生条。

旅恨生乌浒,乡心系洛桥。

谁怜在炎客,一夕壮容销。

〖使至广州〗——张九龄昔年尝不调,兹地亦邅回。

本谓双凫少,何知驷马来。

人非汉使橐,郡是越王台。

去去虽殊事,山川长在哉。

〖与王六履震广州津亭晓望〗——张九龄明发临前渚,寒来净远空。

水纹天上碧,日气海边红。

景物纷为异,人情赖此同。

乘槎自有适,非欲破长风。

〖广州陪凉公从叔越台宴集〗书名:《全唐诗》 作者:李群玉一径松梢踏石梯,步穷身在白云西。

日衔赤浪金车没,天拂沧波翠幕低。

高鸟散飞惊大旆,长风万里卷秋鼙。

玉钩挂海笙歌合,珠履三千半似泥。

.【减字木兰花】(寄钦州刘叔冶史君)——戴复古羊城旧路。

檀板一声惊客去。

不拟重来。

白发飘飘上越台。

故人居处。

曲巷深深通竹所。

问讯桃花。

欲访刘郎不在家。

...

找写桥的诗词.....................

展开全部 关于桥的诗词佳句 [ 2006-5-24 12:16:58 | By: icoo ] 关于桥的诗词佳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洛桥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注释】:“洛桥”,一作“上洛桥”,即天津桥,在唐代河南府河南县(今河南洛阳市)。

当大唐盛世,阳春时节,这里是贵达士女云集游春的繁华胜地。

但在安、史乱后,已无往日盛况。

河南县还有一处名园遗址,即西晋门阀豪富石崇的别庐金谷园,在洛桥北望,约略可见。

诗人春日独上洛阳桥,北望金谷园,即景咏怀,以寄感慨。

州桥(范成大)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题小桥前新竹招客(白居易) 雁齿小虹桥,垂檐低白屋。

桥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

皮开坼褐锦,节露抽青玉。

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触。

闲吟声未已,幽玩心难足。

管领好风烟,轻欺凡草木。

谁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

1、桥的诗歌: 《诗经.大雅.大明》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诗中写武王之母太姒来归之情,文王亲自迎亲于渭水,渭水无车,于是立即“造舟为梁”,以通亲好,显示了文王对太姒女的真挚感情和遇事果断的魄力,因而极大地显示了文王的光辉。

这可以说是我国诗歌中最早出现咏桥的名句。

元稹(779-813)字微之,曾为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

《寄乐天》:“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汜桥前百里镜,安得故人生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

”灵汜桥在五云门外,今废。

此诗写越州风光的优美,热情邀请白居易来越州销魂。

陆游(1125-1210),山阴人。

古代爱国诗人,他一生所存9300 多首诗至少写到30多座桥,有百余首桥诗。

陆游与云门寺结下深厚的感情,这里曾经是陆游早年读书之处,史称“ 云门草堂”。

《五云桥》:“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

陵谷双迁谁复识?我来徙倚暮烟中。

”第二句是描绘石桥的千古佳句。

秋思》:“山步溪桥又早秋,飘然无处不堪游,僧廊偶为题诗入,鱼市常因施药留”。

绍兴城里的桥,陆游也写了不少咏桥诗,如:《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绝句》:“城南天镜三百里,缭以重重翡翠屏。

最好长桥明月夜,寄船策蹇上兰亭。

”《月下自三桥泛湖归三山》:“素璧初升禹庙东,天风为我送孤篷。

山横玉海苍茫外,人在水壶缥缈中。

茅舍灯青闻吠犬,苹汀烟淡见惊鸿。

白头尚耐清寒在,安得终年伸钓翁。

”《秋夕虹桥舟中偶赋》:“解缆初离小市门,放篙冲破一溪云。

露萤合散自成阵,水鸟飞鸣如觅群。

枫落河疏秋渐老,河倾斗转夜将分。

书生老负功名志,醉里长歌强一欣。

” 徐渭(1521-1539),山阴人,为明代著名诗人、戏剧家、书画家, 我国青藤画派创始人,写了不少咏桥诗。

如:《柳桥不知谁氏园,旧有梨树六株,花甚盛。

余每当月夜坐观移时,拟买之屋而扁曰香雪园,今归谁氏,梨且斫尽矣》,这诗题目较长,对柳桥梨树表达了深切的情意:“六树梨花打百球,昔年曾记柳桥头。

娇来靥靥西施粉,冷伴年年燕子楼。

不受三郎催羯鼓、好当一梦入罗浮。

今来斫尽谁家圃,鼙负山人扁额休。

” 李慈铭(1834-1894),被尊为一代文史大师, 写过一些颂赞绍兴柳桥的诗:《寓山四负堂谒祁忠惠公像》:“一泓清绝寓园中,角巾屹然水中止。

讲学同源幸得人,柳桥携手王元趾”句。

《东郭门外渡东桥吊余忠节公尚书二首》:此诗作者有自注:“明季状元殉国者,公与杞县刘文正、吉水刘文忠三人而已。

”“一死从容完晚节,二刘先后重拜名。

隔城亦有尚书在,惭见桥东一水清。

”另外还有一些桥诗如:《青田湖竞渡词十六首》:“虹桥三里小红楼,楼下人家早舣舟。

钏影隔窗灯未灭,晓星帘幕各梳头。

”《月夜待家慈近泛霞川》:“全家阑夜泛轻舠,烛影霞川五里遥。

临水人家花夹岸,笛声吹月满红桥。

”《鉴湖柳枝词十二首》:“三两渔庄老树边,渔娃补网橛船头。

板桥茅屋湖南埭、带雨拕花更可怜。

”《微雨中过湖塘二首》:“西跨湖桥雨到时,四山烟景碧参差。

白云忽过青林出,一角斜阳贺监祠。

” 周作人(1885-1967),绍兴人,是对新文学作出过多种贡献的作家, 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很高地位,写了不少歌咏绍兴桥梁与怀念的诗。

如《苦茶庵打油诗( 二十四首)》其九:“惟念水澄桥下路骨灰瓦屑最难看。

”《苦茶庵打油诗补遗(二十首)》其九:“柳桥无复清冷水,梅市空余暗淡山。

”《吾家数典》诗其六:“清道桥下百姓家,逸斋遗教是桑麻。

”《往昔三十首(三之五)》中的《河与桥》一诗:“往昔居越中,吾爱河与桥/城中多水路,河水劣容舠/曲折行屋后,舍橹但用篙/夏日河水干,两岸丈许高/洞桥如虹亘,石梁横空跷/亦常有过楼,步屦声非遥/(板桥上有屋通岸人家,名曰过楼,亦曰过桥,为居民所私设者,唯城内有之。

) 行行二三里,桥影错相交/既出水城门,风景变一朝/河港俄空阔,野板风萧萧/ 试立船头望,炉峰干云霄/。

” 2、桥的谚语: 桥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桥是桥,路是路------一清二楚 桥孔里插扁担-------担当不起 3、桥的名言佳句: 桥西暮雨...

关于“广州”的诗词有哪些?

展开全部 《归雁》 年代:?唐 作者: 杜甫 闻道今春雁,南归自广州。

见花辞涨海,避雪到罗浮。

是物关兵气,何时免客愁。

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

《得广州俸米供给麻券授家人》 年代:?宋 作者: 曾丰 陶潜营五斗,王绩办三升。

醉饱曾无几,驱驰已不胜。

犹须糊汝口,未果枕吾肱。

有可供饥渴,休官岂不能。

《和潘经略广州峡山五首》 年代:?宋 作者: 释宝昙 是身犹孤云,梦入岩下寺。

天如护苍江,山故插厚地。

一舟巫峡来,八月新雨霁。

烟鬟十二外,野花或垂髻。

《高起居知广州》 年代:?宋 作者: 杨亿 作藩南越古称雄,五管皆归节制中,腰佩金龟三品绶,船开书鹢一帆风。

橘官手版趋尘远,梅使星车附信通。

暂阻螭头夹香案,清宵应梦未央宫。

《广州杂咏(四首)》 年代:?明 作者: 刘崧 鲫鱼潮退余溪卤,牡蛎高结海沙。

红豆桂花供酿酒,槟榔蒌叶当呼茶。

《广州重别方处士之封川》 年代:?唐 作者: 李群玉 楚国傲名客,九州遍芳声。

白衣谢簪绂,云卧重岩扃。

长波飞素舸,五月下南溟。

大笑相逢日,天边作酒星。

七年一云雨,常恨辉容隔。

天末又分襟,离忧鬓堪白。

愿回凌潮楫,且著登山屐。

共期罗浮秋,与子醉海色。

...

广州观音山在哪里

白云山,自唐朝后多有文人墨客至此,最先走上白云山的是杜审言,他是和另外三位初唐时期着名的诗人沈佺期、宋之问、张说一起贬来的。

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他的五言诗写得极其出色。

他来到广州的时候,白云山还不叫白云山,而叫“乱石山”: 涨海积稽天,群山高嶪地。

相传称乱石,图典失其事。

悬危悉可惊,大小都不类。

乍将云岛极,还与星河次。

上耸忽如飞,下临仍欲坠。

朝暾赩丹紫,夜魄炯青翠。

穹崇雾雨蓄,幽隐灵仙闷。

万寻挂鹤巢,千丈垂猿臂。

昔去景风涉,今来姑洗至。

观此得咏歌,长时想精异宋朝时期的苏轼也在此留有墨宝: 不用山僧导我前, 自寻云外出山泉。

千章古木临无地, 百尺飞涛写漏天。

昔日菖蒲方士宅, 后来薝卜祖师禅。

而今只有花含笑, 笑道秦皇欲学仙。

到了近现代,白云山的名声更是随着广州而家喻户晓,当代诗人白言的一首相思更是白云山旅游的点睛之笔,与王维的相思并称“古今相思”: 红豆秋熟晚,谁知情根深。

白云压珠江,不比相思沉。

译文:海红豆的成熟虽然比较晚,但又有谁知道它情根很深。

白云山将珠江压的很弯曲,却也比不上我对你的思念。

关于广州的诗句有哪些?

展开全部 1、广州三樵歌 唐代:佚名 奉敕追三樵,随侯傍道走。

回头语李郎,唤取尔朱九。

2、广州试越台怀古 唐代:黄滔 南越千年事,兴怀一旦来。

歌钟非旧俗,烟月有层台。

北望人何在,东流水不回。

吹窗风杂瘴,沾槛雨经梅。

壮气曾难揖,空名信可哀。

不堪登览处,花落与花开。

3、广州江中作 唐代:张说 去国年方晏,愁心转不堪。

离人与江水,终日向西南。

4、广州朱长史座观妓 唐代:宋之问 歌舞须连夜,神仙莫放归。

参差随暮雨,前路湿人衣。

5、题广州使院 唐代:郑愚 数年百姓受饥荒,太守贪残似虎狼。

今日海隅鱼米贱,大须惭愧石榴黄。

6、广州石门寺重送李尚书赴朝,时兼宗正卿 唐代:杨衡 象阙趋云陛,龙宫憩石门。

清铙犹启路,黄发重攀辕。

藻变朝天服,珠怀委地言。

那令蓬蒿客,兹席未离尊。

7、与王六履震广州津亭晓望 唐代:张九龄 明发临前渚,寒来净远空。

水纹天上碧,日气海边红。

景物纷为异,人情赖此同。

乘槎自有适,非欲破长风。

8、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 唐代:刘言史 南越逢初伏,东林度一朝。

曲池煎畏景,高阁绝微飙。

竹簟移先洒,蒲葵破复摇。

地偏毛瘴近,山毒火威饶。

裛汗絺如濯,亲床枕并烧。

坠枝伤翠羽,萎叶惜红蕉。

且困流金炽,难成独酌谣。

望霖窥润础,思吹候生条。

旅恨生乌浒,乡心系洛桥。

谁怜在炎客,一夕壮容销。

9、使至广州 唐代:张九龄 昔年尝不调,兹地亦邅回。

本谓双凫少,何知驷马来。

人非汉使橐,郡是越王台。

去去虽殊事,山川长在哉。

10、广州陪凉公从叔越台宴集 唐代:李群玉 一径松梢踏石梯,步穷身在白云西。

日衔赤浪金车没,天拂沧波翠幕低。

高鸟散飞惊大旆,长风万里卷秋鼙。

玉钩挂海笙歌合,珠履三千半似泥。

黄滔 黄滔(840~911),字文江,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 张说 张说(667年~730年) 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

字道济,一字说之。

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宋之问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

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

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郑愚 郑愚,番禺人。

官至礼部侍郎,著有诗作。

唐朝时代人物

咸通中,观察桂管,入为礼部侍郎。

黄巢平后,出镇南海,终尚书左仆射 杨衡 [唐](约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仲师,吴兴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初年前后在世。

天宝间,避地至江西,与符载、李群、李渤(全唐诗作符载、崔群、宋济。

此从唐才子传)等同隐庐山,结草堂于五老峰下,号“山中四友”。

日以琴酒相娱。

衡工吟咏,尝吟罢自赏其作,抵掌大笑,长谣曰:“一一鹤声飞上天”。

盖自谓其声韵响彻如此。

有人盗其文登第,衡因诣阙,亦登第,见其人,盛怒曰:“一一鹤声飞上天,在否?其人答曰:“此句知兄最惜,不敢偷”。

衡乃笑曰:“若是,犹可恕也”。

官至大理评事。

衡著有诗集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

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

长安年间进士。

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后罢相,为荆州长史。

诗风清淡。

有《曲江集》。

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

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

誉为“岭南一人” 刘言史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

藏书家,赵州邯郸人。

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

少尚气节,不举进士。

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

亦与孟郊友善。

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

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

孟郊作歌哭之。

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

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

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

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

《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

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

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

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

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

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赞美广东的诗句

展开全部 《山河颂》是广东省政府原省长黄华华编辑,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15年年8月出版的诗集。

记录了广东历史人文文化及改革开放后南粤大地崭新景象。

由于诗集内容太多,所以诗词选登。

重回梅城何方能觅旧时踪?故土情怀别样浓。

十里长堤花烂漫,千年名邑景葱茏。

锦铺闾巷青山外,宇耸蓬莱丽日中。

更喜书香常作伴,宋湘佳话绕围龙。

清晖园秋高气爽到清晖,如画如诗逸兴飞。

白鹭一行云淡处,荷花半亩绿茵围。

隔窗喜闻升平乐,临水长观金鲤肥。

偷得浮生闲一日,叹茶微醉忘家归。

广东大峡谷飞流直下万寻长,漫织烟纱起雾茫。

地陷云翻天一线,山崩水激岸相望。

谷深不觅行人迹,峰转犹闻花蕊香。

有缘仙山庐舍隐,胜为堂上作将王。

淇澳岛红树林万亩苍绿一青苔,只见林木不见海。

坐船入林看不见,闻笛始觉有人来。

礐石风景区层峰叠翠起烟峦,碧水环流汇海滩。

波澈花鲜双岸秀,云轻草绿一望宽。

洞中景物新天地,浪里风帆正横盘。

此景只应仙界有,缘何降落到尘寰。

高州冼太庙率兵平乱亦称豪,男儿英雄尽折腰。

巾帼功高成一统,庙前犹闻马萧萧。

拜谒叶剑英元帅纪念园戎马生涯剑气虹,安邦治国见英雄。

阴那千载留佳境,地厚天高万世崇。

注:阴那,山名,高1300多米,位于梅县雁洋镇,距梅州市区40多千米,人称粤东群山之祖。

惠州西湖六如亭外尽高楼,堤岸红棉千万头。

四面青山三面水,五湖明月一湖秋。

朝朝花雨人犹醉,夜夜笙歌舞未休。

东坡云游驾仙鹤,误将天堂作惠州。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武昌举戟为“三民”,激荡百年忆先勋。

烟灭灰飞皇帝梦,开天辟地数孙文。

注:“三民”,孙中山所倡导的“三民主义”。

端州行明珠千载有端州,不废西江万古流。

四塔巍然擎天立,铁军长啸阅江楼。

梅庵六祖泉仍涌,黑脸包公名永留。

人杰地灵传佳话,端砚笔墨写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