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各地举办的古诗词活动



学校正在举行“古诗文朗读”口语交际实践汇报活动1、设计活动,假如你班选择的是诵诗会,请你来安排诵读内容。(不要单一形式,至少三种形式)第一种方案:在早自习的时候朗诵第一节课的科目的知识点。第二种方案

学校正在举行“古诗文朗读”口语交际实践汇报活动

1、设计活动,假如你班选择的是诵诗会,请你来安排诵读内容

(不要单一形式,至少三种形式)第一种方案:在早自习的时候朗诵第一节课的科目的知识点。

第二种方案:在每节上订肌斥可俪玖筹雪船磨课之前朗诵诗文。

第三种方案:以表扬的形势每天抽查古诗背诵,并加以深度了解。

2、好友抽到的题目是朗诵《观沧海》,你告诉他用( 雄伟)的声音,划破长空,声情激扬地透出那气吞日月星辰的浑厚。

3、你被选为学校汇报演出活动的主持人,请你完善下面的开场白台词。

女甲: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男甲:( 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女乙: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男乙: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求采纳!!!

班级举办诗歌朗诵活动,其中有一项内容是“古诗词拉力”。

将所给...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古诗词是华夏文明的象征、是连绵千里不断的烽垛、是璀璨的中华文明的瑰宝、是历史的丰碑。

在这千山竞秀、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在这翰墨飘香、诗韵悠扬的温馨日子中,我们在这里隆重举办古诗词诵读及写字教学成果展示汇报。

古诗是一扇神秘的门,他垂青每一位敲门者,他敞开的门扉里,有一口淘不完的井,一座掘不尽的矿。

古诗词是一扇清新的窗,她激励着每一位寻梦者,她推启的窗外是一片看不够的景,抒不倦的情。

现在我宣布,古诗词诵读成果展示汇报开始。

浅谈如何在活动开展中进行古诗文教学

展开全部小学古诗文活动化教学策略的研究一、课题的提出 我国古诗文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滋养了无数代中国人,她是中华民族 生存发展的依据,是中华民族屡遭灾难却始终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坚实基础。

古诗文用词 准确、凝练,诗句的精深华妙充分表现了汉语言的魅力。

三千余年前孔子曾曰: “小子 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 木之名。

”他教导年轻人应多学诗。

时期的 1999 年,我们同样听到了原国家总书记江 泽民同志的劝勉: “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

”我国古典 诗词源远流长,司马迁、李白、苏轼等先贤大师,以文言构筑的诗文是辉煌灿烂的“精 神灯塔” ,足以照彻千万年,足以沐浴古今人。

学生们通过诵读去体会他们的精神,通 过诵读去接受美好情感和高尚人格的熏陶。

多诵读古诗文,还可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提高他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古语说得好: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 “能读千赋,则能为之” 。

苏轼也说过: “腹有诗书气自豪。

”可见,读和背是一种积累, 于人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新课程标准》要求 1-6 年级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 160 篇,并在附录中列出 70 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也新增了许多优秀诗词,这让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 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 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

阶段目标”中更明确要求了诵读、理解古代 优秀诗文的具体要求。

实际教学证明,多诵读古诗文,有助于学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 情趣,提高人文素养政治素养。

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急于求成,教学肓目 性和随意性较大,步入以下几个误区:一是倾盆大雨式的背诵。

教师为了赶进度,不考 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天天要求背诵一首

二是信口开河式的问答。

教师没有 精心备课,指导时随意提几个问题,草草了事。

三是填鸭注入式的串讲。

为了节省时间, 教师一讲到底,学生没有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

四是囫囵吞枣式的翻译。

教师仅把诗歌 大意告诉学生就算完成任务。

这些方法仅仅满足于语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学生难以 根本的体会诗歌最美的情感。

诗词是生命的歌,是美的化身,是值得后人咀嚼、消化、 回味的精神食粮。

诗词的阅读与欣赏应当超越单纯的训诂文字、诠释词语的范围,跨入 语义学与美学的领域,用心灵去捕捉诗的意象和境界

然而,现今不少语文课堂教学过分强调了教学的定量化、技术化和精确化;教师仍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研究 标准答案上; 依然要求学生采用 “死抠字词——理解句意——总结思想” 的老三套做法, 条分缕析、肢解原本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千古佳句。

在古诗文的传授过程中长期形式 单一, 过分强调学生对离他们距离久远的古诗句的硬性理解, 强调对古诗句的死记硬背, 往往把精美的古诗文搞得支离破碎,把对古诗文的理解变成了无数个知识点的简单累 加,学生学得费劲,毫无兴趣,更谈不上开启孩子们的心智,用优秀的文化资源充实孩 子,接受文化的熏陶,提升孩子们的文化品位。

这种教学形式抑制了学生的创造需要, 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古诗词所蕴藏着的美感被扫荡殆尽,学生学习语 文的情趣也深受影响。

本课题认为小学古诗文的教学应着眼于小学生年龄特点, 主要目的是激发小学生 学习古诗文的情趣。

基于此,我们开展“小学古诗文活动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

根据古 诗文的内容需要,讲解需要,学生感悟以及其它诸多方面的需要,在实际古诗文教学过 程中开展小学生最喜欢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去,使得他们的才艺真正能得到很好的展示,思维的火花得到尽情的迸发,从而让孩子 们能潜移默化地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夯实他们的文化底蕴。

为了真正把古诗文教学落到实处, 本课题组就目前小学古诗文教学状况进行了一番 调查。

时间:2008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及第二学期开始阶段 调查对象:本校四、五、六年级部分班级和任教的语文教师。

调查结果如下: 1.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古诗文学习兴趣 (表 1) 年级 四 学 生 五 六 人数 245 370 330 很有 兴趣 133 141 115 比例 54.5% 38.3% 34.8% 有一定 兴趣 106 208 189 比例 43.4% 56.4% 57.2% 无兴 趣 49 20 26 比例 2.0% 5.3% 8.0%有兴趣的主要原因:(表 2) 原因 增长 知识 “词句 “有 好” 趣” “很 美” 含义 深刻 读背 上口 陶冶 情操 长大想 做诗人人数 比例128 38.7%29 8.8%27 8.2%24 7.3%22 6.6%19 5.7%14 4.2%4 1.2%从表(1)上可看出,随年龄和年级的增高,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呈递减趋势。

越 到高年级,“很有兴趣”的学生所占比例越小,“没有兴趣”的比例相对升高。

学生对古诗文有兴趣的原因阐述基本上是感性的, 较为笼统、 模糊且单一。

“可 如: 以知道古代的人和事。

”、“古诗很有道理。

”等。

仅少数高年级的学生阐述较为理性 化些,如:“古诗经过岁月的磨练...

阅读古诗词,从中你读出古人在正月初一常常进行哪些活动?试回想你...

展开全部小学中秋节活动方案范文一:一、实施年级:四年级二、活动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中秋节的由来(2) 了解中秋节的习俗(3) 了解中秋节月饼的由来(4) 了解有关中秋节的诗歌[能力目标]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经常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本次活动更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3、通过展示、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活动班级:四(2)班活动时间:3月~5月活动过程:●活动一:开题课 确定研究主题师生谈话师: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

对于中秋节的传说也是各种各样,你们想了解吗?生:(大声:想)课件欣赏相关中秋节的图片师:看了刚才的图片,大家有什么话想说?生:自由讨论,交流。

师:对,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从今天起,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中秋节的文化,关于中秋节,你想知道些什么?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学生发言之后确定研究主题如:a、中秋节的由来b、中秋节的习俗。

c、有关中秋节的诗词d、中秋月饼的来源……●活动二:分组,落实任务根据学生的爱好,分成六组。

每组选出一名责任心强的同学任组长。

各组选择研究主题。

分析讨论定下研究计划并完成表格。

●活动三、开展调查研究1.习俗调查中秋赏月、吃月饼是全国各地普遍的风俗习惯,但由于中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的。

教师可引导学生向长辈了解自己家乡过中秋节还有哪些风俗习惯,把了解到的记录下来,回到班里进行交流。

2.月饼调查教师可引导学生按居住地域或自由组合,组成若干调查小组,制订一份简单的调查计划,深入学校或家庭附近的超市、百货商店、食品厂等地,针对月饼的品牌、产地、生产厂家、价格等方面进行调查采访,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分别购买一些不同种类的月饼,品尝口味,比较优劣,做好调查情况的汇总。

3.巧手作坊(1)写一写在了解了各地和家乡过中秋的习俗后,请学生计划一下“今年的中秋节你准备怎么过?”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制订一份简单的节日方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2)做一做用自己喜欢的制作形式和材料,自制一张精美的贺卡,写上一句的祝福的话语,寄给自己最亲近的人。

4.携手共享(1)搜集与中秋节相关的诗词,举行一次诗词朗诵会,要求能说出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体味其中的意境。

(2)“每逢佳节倍思亲”,在阖家团聚的时刻,大家一定也会想到远在台湾的小伙伴,期盼着祖国的早日统一。

有条件的话,教师可带领学生上网,通过发email的形式给远方的小伙伴捎去节日的祝福。

●活动四、综合成果展示这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为此我们以班队活动的形式来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交流。

●活动五 活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标准应以学生已有的发展基础为评价标准,并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综合实践活动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可以是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可以是小组评价或由辅导老师(包括校外辅导员)进行评价小学中秋节活动方案范文二:一、活动目的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最大意义与主旨是“团圆”。

团圆与和谐紧密相连,团圆不仅是外在的形式,而且是内心的和谐与相通。

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民族情感,我校德领组、少先总队决定在中秋节前后,开展“月圆人圆”主题活动。

二、活动时间20xx年9月15日——9月25日三、活动安排第一阶段:佳节读月——主题阅读1.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各班开展有关的晨读。

2.举行一次中秋主题班队会。

搜集、诵读有关中秋的经典诗词,在品月饼、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主题班会时间:9月15日班队会,少先总队将进行检查。

第二阶段:佳节忆月——交流展示1.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诗词佳句的资料,各班将资料、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照片等经过精心设计,展示在教室布置及黑板报中,少先总队将进行检查评比。

2.各班可以在班内设一面“寄情”墙,学生可以把对同学、亲人、老师、长辈想说想表达的情义写纸上并贴在墙上。

第三阶段:佳节赏月——实践活动1.开展一次“小小月饼寄深情”亲子互动活动。

鼓励学生为父母制作中秋贺卡,帮长辈做家务,与家人一起品月饼、赏明月,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

2.开展“快乐体验”志愿者活动,少先总队...

描写草原的诗词

展开全部活跃在文坛的辞赋作者 一、颜其麟,祖籍湖北,生于1935年,大学毕业。

解放前攻读四书五经,解放后一直研究古典文学。

现为中国诗书画研究院研究员,香港中华辞赋研究院院士、院长。

上世纪80年代初,著作开始问世。

其著作有《香港赋》、《三峡赋》、《黄河赋》、《桂林赋》、《黄山赋》、《庐山赋》、《南昌赋》、《黄鹤楼赋》、《扬州赋》、《西双版纳赋》、《鄂州赋》、《石画赋》、《鳖赋》、《南榭赋》、《丹阳赋》、《菏泽牡丹赋》、《洛阳牡丹赋》、《张家界赋》、《少林赋》、《郑州赋》、《海上田园赋》、《服装赋》等30多篇大赋。

之外,尚有《古诗新魂》、《三峡诗汇》、《国花颂》等古诗集问世。

其人既从事汉赋创作,又从事书法创作。

自谓“赋伍班张歌盛世,书宗颜魏颂京华”。

周南赞曰“书赋同辉”;沈鹏称之“赋书双璧”。

胡光舟读其赋而称之为“全国不敢作为第二人想的当代汉赋作家”。

人生信念是:“文章俯仰千秋富,翰墨沉浮百世春”。

其奋斗目标是:“铺陈世界张张纸,容纳乾坤本本书”。

其赋作问世之日,亦其书法出版之时,所谓“赋书双璧”、“书赋同辉”,亦即是之云尔。

1996年在北京举办个人自书诗赋展览,受到很多专家的嘉许;2002年荣获国际炎黄文化金奖,与沈鹏、刘炳森等著名书法家齐名同列(同列为卓越贡献奖)。

颜的《宜春赋》一共三十八段,九千来字,堪称辞赋字数之最。

比潘岳长赋三千多字《西征赋》还长的多。

赞美宜春“山娇川媚,物美风醇”“袁山耸翠千秋美,地以人重;高士流芳百世馨,人因地传”。

颜的辞赋洋洋洒洒特别擅长铺陈,极尽渲染之能事,文法比较正宗,功底扎实,气势恢弘,对仗工整,包容广泛,波澜壮阔。

将宜春的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特产物品等一笔描尽。

不过依笔者拙见,中间部分内容陈述的稍显繁琐,如削减浓缩一下更妙。

威海市委书记崔曰臣高度评价颜先生的《威海赋》并为《威海赋》作序。

颜先生为了著《威海赋》先后四赴威海,客居三月有余,详读史料,遍访山水,历时近一年,终成此赋。

这说明颜先生著文的态度极其认真负责。

《威海赋》也成为当代城市宣传之工具。

二、孙继纲,洛阳辞赋研究会会长,一篇《洛阳龙门赋》让他名声大噪。

此赋写来字字珠玑,文笔锦绣,文采华丽,辞藻丰富。

特别对佛学有很深很透彻的了解和修为。

“洛阳龙门,形胜誉甲天下”开篇就气势非凡,“洞窟星罗,映先祖之智能;石龛棋布,展华夏之文明”展现一千多年的佛学史。

“石窟,融南北文化为其体;艺术,树中原风格为其旌。

文化造极,四海称颂;艺术登峰,五洲认同”对石窟艺术大加赞叹。

“南洞阿弥陀,胸袒慈怀,蚕眉横卧;北洞无量寿,手指天地,尊容自呈。

”为各类佛像的姿态描写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孙先生据了解还担任政府要员,可能是工作比较忙的原因,却搜不到他其它作品,对此深为遗憾。

三、魏明伦,生于一九四一年,四川内江人。

童年失学,九岁唱戏。

1950年参加四川省自贡市川剧团,先后任演员、导演、编剧至今。

四十余年未换单位

一九八五年,凭着一本《潘金莲》而一举成名,并引发社会各界大讨论。

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又相继创作了大量的戏剧作品,并屡屡获奖,被戏称为“巴蜀鬼才”1987年被新华社《半月谈》公布为中国当代九大剧作家之一。

魏先生名利双收以后,最近被四川地方各地请去著赋。

酒楼会堂,桥梁陵墓,均可入其赋。

收费不菲,少则几千,多则几十万。

已发表作品有《大洲广场赋》、《中华世纪坛赋》、《会堂赋》《廊桥赋》《二滩赋》、《绵竹赋》、《盖世金牛赋》、《合江亭赋》、《纪信诓楚赋》等近10篇骈赋文,每一篇骈赋均被中央级报纸争相转载和为全国发烧友收藏,魏明伦也由此被誉为目前“国内骈赋第一快手”。

如《中华世纪坛赋》中“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

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

” 浩瀚青史,概括于坛内;辉煌文化,浓缩于眼前”这些句子对仗工整,音韵铿锵,且文采斐然,寓意深刻。

但个别作品还是显的有些不够精练,如“大潮推动小城,小城观念大变”“赵州桥什么人修?洛阳桥什么人留?”这些句子还可以再深加工一下,就更为精练,强悍了。

总而言之,魏的碑赋类似于骈赋,文赋,俗赋的一种综合。

语句流畅,用词平易,可读性较强,是辞赋的一种发展方向

四、何开四,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艺评谈家协会主席,著名词赋家:何所作的《中华钱币赋》阅读了100多万字的资料,历时3个月修改17次。

600余字的《中华钱币赋》现刻碑立于成都印钞公司

并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巴蜀文化赋》、《大地赋》、《国酒茅台赋》、《川菜赋》,《国宝熊猫赋》《沐川赋》《南糊赋》《小平百年赋》等,其中创作的《中国农业赋》一直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刊刻展出。

“钱积如山,德立千仞;钱流如川,心如止水”何的赋和魏有相似之处,但何比魏讲究韵律,生动性要稍差于魏,二人各有千秋,难分伯仲。

五、陈恩田,著名书法家、诗人,祖籍安徽安庆,出生于四川乐山, 12岁因卖对联成为乡里远近闻名的“小秀才”,后常与...

谁知道走遍天下书为侣的资料

展开全部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民族,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无一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把《诗经》作为儒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来也有以诗“教子”或“示儿”的优秀传统,也可以说“诗教”是中国家教传统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一部分。

随着经济大潮的滚滚到来,西方文化逐渐侵袭了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的心灵,民族的文化在他们的头脑中几乎与保守、迂腐、狭隘成了“同义词”。

拯救中华灿烂悠久的文化历史,留住中华民族思想和文化的根成了刻不容缓的大事。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民族精神的精髓。

让学生爱上读诗、颂诗、写诗的各项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从而达到传承民族文化的目的,而且有利于学生透过诗文感悟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受民族精神的洗礼,成为熟知并践行“仁、义、礼、智、信”的中国公民。

推而广之,师者教学生诵诗、用诗,就自然成为我国学校教育传统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一部分。

2008年3月我校成立学校“诗化校园建设规划小组”,确立以“营造学生发展的最佳空间”为基点,以“诗化校园”为主题,构建“主体鲜明、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典雅优美”的诗化校园总体思路。

我们对诗化校园有着美好的憧憬:让我们的学校成为“富有诗意的精神家园”;让我们的学生经历“富有诗意的学习生涯”;让我们的教师拥有“富有诗意的工作经历”。

二、课题相关的教育综述: 1995年3月,自赵朴初等9位文化界知名人士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后,在中央的重视下,经典诵读活动在全国各地,包括世界上的其它的国家,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

但国内外研究现状显示,虽然古典诗文的教学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但总体来说,目前对古诗文的研究还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实施的过程更多的凭个人的兴趣出发,对古诗文的教学和研究缺乏系统的思考,很少把它作为地区性、全校性统一的课程来进行实践,古诗文经典诵读还没有焕发出她真正的活力,把“诗化”校园作为一项课题进行研究的更是不多。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 学生的认知特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十三岁以前的儿童是记忆力黄金时期。

这时,如果让他们熟读背诵一些人文经典,恰恰符合他们以记忆为主理解为辅的天然学习方式。

古诗文诵读采取的是“不求甚解”与“直面经典”的方式,小学生每天用10-20分钟诵读经典,重在对学生人格的熏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条件,因而并没有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反而开拓了学生课外学习的另一空间,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诗歌教育的规律 我国一向有着诗教的优良的传统,给孩子以诗的熏陶是一个民族文化进步的象征。

诗歌是人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最早接触到的文学样式,她伴随着母亲的乳汁渗透到孩童的心田。

鲁迅先生、郭沫若先生等先后提倡以歌谣来表现文化,辅翼道德,辅翼教育。

(三)教育改革的必然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离不开优秀文学作品的支持,学生只有在大量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感受优秀文学作品,创作优秀文学作品的基础上,才能提高语文素养。

新课程提倡“创生课程”的活动,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鼓励教师开发课程资源,“诗教”就是语文领域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一块点金石。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强化古诗文诵读,使学生积累大量优秀文化的精华,增强文化底蕴,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研究经典诵读和学生行为养成、道德教育之间的联系。

2.通过强化儿童诗创作,为孩子们营造运用语言描绘事物,表达情感的实践活动,丰富精神世界。

3.通过活动的不断开展,使教师积累理性的认识和感性的经验,提升综合素养,促进专业成长。

4.开发《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本》校本课程,研究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开发的原则、内容选择、进行可行性研究,形成学校特色。

5.探索古诗文诵读过程中的管理、教学机制和评价体系,不断总结和完善。

(二)研究的内容 1.创建诗化校园 丰富学校文化 “营造诗化校园”已被列入我校的五年工作规划,学校把诗歌作为校本课程。

让诗歌进校园、进课堂、进活动。

倡议学生大量背诵诗歌,并且每月搞一次诗画长廊创作,每学期出一份诗歌专刊手抄报,每年举办一次诗歌朗诵会。

开展师生原创诗歌大赛、诗教观摩等活动;每学期汇编出班级文学社(诗社)作品一册,进行评比、展示,并进行奖励;每年评选校园十佳小诗人,成立“浅草诗社”。

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课本、节日、时事、季节、地方特色及自己的感触,开展诗歌创作活动。

让学生漫步在经典诗歌长廊,发现、欣赏它的美,进而走进仿写和创作诗歌的王国,享受美感体验,挥洒奔放激情。

全校形成“学、编、说、传、唱、演、画、书、用”中华诗词的热潮,让学诗、用诗、写诗成为学校的文化时尚,让诗词这一文化瑰宝滋润着学生,“诗化”校园。

2.积极诵诗创诗 ...

【求八年级下语文古诗苑漫步主持串词,有四个活动内容:一,积累篇...

春夏秋冬四季之景的诗句 春 1、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3、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6、早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7、早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10、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1、春风双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舟》 1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夏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4、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高骈《山亭夏日》 5、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苏轼《浣溪沙》 6、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 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 8、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虞世南《蝉》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甫《山行》 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7、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 8、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10、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1、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李白《子夜吴歌》 12、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王五》 1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1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15、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柳永《小声甘州》 冬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沁园春·雪》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4、瀚海澜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东方虬《春雪》 7、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陆畅《惊雪》 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 9、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祖咏《终南望余雪》 1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1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落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12、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你自己选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