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春季赏花诗词



春天赏花的诗关于春天赏花的诗句: 1、江畔独步寻花·其五——唐代: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2、海棠——宋代: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春天赏花的诗

关于春天赏花的诗句: 1、江畔独步寻花·其五——唐代: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2、海棠——宋代: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3、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宋代:吴潜 海棠亭午沾疏雨。

便一饷、胭脂尽吐。

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

羽书万里飞来处。

报扫荡、狐嗥兔舞。

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

4、饮酒·其四——魏晋: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5、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宋代:叶梦得 落花已作风前舞。

又送黄昏雨。

晓来庭院半残红。

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

更尽杯中酒。

美人不用敛蛾眉。

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6、蓦山溪·梅——宋代:曹组 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

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

梅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

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7、九日水阁——宋代:韩琦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8、古梅二首——宋代:萧德藻 湘妃危立冻蛟脊,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百千年藓著枯树,三两点春供老枝。

绝壁笛声那得到,只愁斜日冻蜂知。

9、玄墓看梅——清代:德元 谢却兰桡信杖藜,千峰盘磴入花畦。

晴云度影迷三径,暗水流香冷一溪。

僧寺多藏深树里,人家半在夕阳西。

登临更上朝元阁,满壁苔痕没旧题。

...

踏青赏花祈福的诗句

1、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宋)《中秋月》2、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杜荀鹤(唐)《山中寡妇 》3、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唐)《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4、山寺临池水,春愁望远生。

蹋桥逢鹤起,寻竹值泉横。

司空曙(唐)《早春游慈恩南池》5、八月长江去浪平,片帆一道带风轻。

崔峒(唐)《清江曲内一绝·折腰体》6、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唐)《忆秦娥·箫声咽》7、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苏轼(宋)《花影》8、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唐)《晚春》9、不觉愁春去,何曾得日长。

牡丹相次发,城里又须忙。

王建(唐)《长安春游》10、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

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

王翰(唐)《相和歌辞·子夜春歌》古人春游魏晋春游:交流交流学术。

西周初年,就在官方的节日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里有“曲水流觞”的习俗,人们期望以此洁身祓除、禳灾祈福。

此后,“曲水流觞”就成为春游的一项重要活动

孔子与弟子们简单的郊外浴乎沂相比,魏晋时期社会精英们显然有了更高的追求:地点要风雅僻静,人物要有学术地位。

蓝天如洗,青山妩媚,在潺潺清流里放置酒杯,高谈阔论的精英们随时可取而饮之,展示名士风流就是“曲水流觞”高端论坛目的之一。

史上最有名的 “曲水流觞”是书法界的一哥王羲之发起的。

他向谢安、孙绰等多位有头有脸的亲朋好友发出邀请,称在春天举行外修禊祭祀仪式后,在他的兰亭里来一场曲水流觞的雅集,欢迎大家拨冗出席。

这是一场诗与酒的盛会,王羲之也乘着酒兴写下了著名的千万+文章《兰亭集序》,描绘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结尾加入了哲学思考:好景不长,生死无常。

虽然文章内容远没有形式(书法)让人惊艳,但也足以让这次聚会流芳千古。

唐朝时期:万人空巷全民春游的盛世狂欢。

魏晋时期,文人精英们的春游虽然获得了很多点赞,评分甚高,但到底只是精英圈儿的高端小众游,民间参与程度明显不足。

到了盛世唐朝,春游的情形就大为不同了。

那是万人空巷全民春游的盛世狂欢。

首先是国家倡导。

《唐诗纪事》记载,每年春天,皇帝都会带着后妃、朝臣游梨园,到渭水边游览祭祀。

把郊游形成制度,正是国力丰厚的表现。

其次,老百姓都积极参与。

于是,很快形成了全民性“春游热”。

你看,杜甫都忍不住发了一首《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每到上巳节,长安城东南郊曲江两岸便挤满了欢天喜地的游人。

生机勃勃的景象让白居易也赶紧跟了一个帖“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

”(《春游》)宋元春游:祭祀成为主题。

如果说唐朝是个丰腴的美人儿,那宋朝就是个文弱的书生。

宋朝,春游不再像唐朝那样是个举国狂欢的国民节日,但也还是专门设有“踏青节”。

而人们外出踏青开始更为实际地选择了清明节,“寒食祭先扫松,清明踏青郊行”(周密《武林旧事》)南宋时,清明节踏青已成为春游主题。

不少名画都记录了当时的情景,比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描绘了当时北宋都城汴京的人们在清明节这一天郊游的情景。

明清春游:一起来做运动吧明代在春游时开始了全民健身运动,各类体育项目日益增多。

其中,女子蹴鞠让人眼前一亮,,明初女子踢球能手叫彭云秀。

陈继儒《太平清话》说:“明初彭云秀“以女流清芬,挟是技游江海,叩之,谓有解一十有六,詹同文赠之以滚弄行。

”说彭云秀会16种踢法,全身触球永不坠地。

除了踢球外,荡秋千、放风筝也成为明清人们春游最喜欢的项目。

清代诗人高鼎《村居》诗曰:“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就是生动的描绘。

刘侗《帝京景物略》载 ,“岁清明,桃柳当鐤,岸草遍矣,都人踏青高梁桥。

舆者则褰,骑者则驰,蹇者徒步。

既有挈携,至则棚席幕青,毡地藉草……”坐轿子的,骑马的,走路的,春游不再是旖旎地赏花吟诗,而是健健身出出汗。

踏青也好,春祭也罢,古人的春游,蕴含着无穷的深意。

归根在一点:尊重天道,敬畏自然

关于春天的诗词

关于春天的诗词:《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现代描写春天的诗句】《八百里春天》简人八百里春天,宛如一个巨大、寂静的烟斗它使所有的事物都含烟江南。

水车日夜转动两岸木棉与青石搭起家的轮廓轻风像草绳系住牛哞和炊烟,以及散步的雨燕。

乡村的词典里,我曾留意过落水的月亮,至死仍和杏仁的香味抱成一团牵牛花早已出落成微笑的形状,唉!涉过篱影的女孩它又怎能克服你的美,从浅浅的鬓边而我,势必是一株解放的垂柳,随心所欲地表现自由的春天,整个晌午观察雨水一点点跳过堤塘,我开始有着小小的阴谋——从新叶中打井,同艾草并肩的孩子一起穿上绿色的苔藓...

带着宝宝一起赏花春天发芽的诗句

描写春天生机勃勃的诗句有:1城东早春 唐 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 早春的清新景色,正是诗人的最爱。

绿柳枝头嫩叶初萌,鹅黄之色尚未均匀。

若是到了京城花开之际,那将满城便是赏花之人。

)2.春雪 唐 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3.春中喜王九相寻 唐 孟浩然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

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

(二月里的湖水呀是那么清澈,家家户户春意盎然,鸟儿快乐地鸣叫。

树林里的花儿开了又谢,扫也扫不完;小径上翠绿的青草呀,充满了勃勃生机,踏上去之后,很快就又可以生长起来。

我的酒友又来喊我去喝酒了,我们拿出酒杯啊,打开酒瓮。

酒杯握在手中啊,歌妓们在眼前唱歌跳舞。

歌舞是那么的优美动人啊,千万不要停下来啊!)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5《春晓》.唐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春日》朱熹诗词意思.

《春日》朱熹诗词意思原诗春日 【宋】朱熹胜日②寻芳③泗水④滨⑤,无边光景⑥一时新.等闲⑦识得东风⑧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注释1、春日:春天.2、 胜日:指春光明媚的好日子.3、 寻芳:春游赏花.4、 泗水:水的名字,在山东省中部,源于泗水县,流入淮河.5、 滨:水边;河边.6、 光景:风光景物7、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8、 东风:春风《春日》这首七言诗是宋·朱熹所作,其中“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为名句.诗的大意是:风和日丽来到泗水边赏景,一望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很容易认识到东风的面容,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简析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作者简介朱熹(1130.9.15~1200.4.23)南宋哲学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写过一些美妙的好诗,善于寓哲理于形象,以《春日》、《观书有感》等较著名.

写出10首有关“春天”的古诗及赏析

有关“春天”的古诗如下:1.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唐·杜甫《春运》2.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3. 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4.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5.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6.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7.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韩愈《春雪》8.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杜甫《春望》9.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10.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赏析:1. 吴论:肃肃,落声。

菲菲,落貌。

【黄注】红素乃地下花絮。

【顾注】惟鸟雀,见过客之稀。

独柴扉,见村居之僻。

关中数乱,谓吐蕃、党项入寇。

剑外未清,谓吐蕃近在西山

故乡尚有军营,则欲归不得矣。

2.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

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

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再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

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

3.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

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

“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

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

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

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

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

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

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4. 这首诗记叙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描写草堂周围烂漫的春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

春花之美、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都跃然纸上。

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

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

次句“千朵万朵”,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

“压枝低”,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

“压”、“低”二字用得十分准确、生动。

第三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妍。

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连”起来。

5.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

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

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6. 白居易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

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中国历史上,在天堂杭州当剌史或知州的可以说是不乏名人,不过,最有名的要算是唐朝和宋朝的两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苏东坡了。

他们不但在杭州任上留下了叫后人敬仰的政绩,而且也流传下来许多描写杭州及其西湖美景的诗词文章与传闻轶事,所以又有人们称他们为“风流太守”。

7.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

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

描写春天生机勃勃的诗句有哪些?

展开全部 描写春天生机勃勃的诗句有: 1城东早春 唐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 早春的清新景色,正是诗人的最爱。

绿柳枝头嫩叶初萌,鹅黄之色尚未均匀。

若是到了京城花开之际,那将满城便是赏花之人。

) 2.春雪 唐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3.春中喜王九相寻 唐 孟浩然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

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 。

(二月里的湖水呀是那么清澈,家家户户春意盎然,鸟儿快乐地鸣叫。

树林里的花儿开了又谢,扫也扫不完;小径上翠绿的青草呀,充满了勃勃生机,踏上去之后,很快就又可以生长起来。

我的酒友又来喊我去喝酒了,我们拿出酒杯啊,打开酒瓮。

酒杯握在手中啊,歌妓们在眼前唱歌跳舞。

歌舞是那么的优美动人啊,千万不要停下来啊!)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 5《春晓》.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描写牡丹花的古诗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木末:树梢。

芙蓉花:指辛夷花,花形和颜色都近似荷花。

唐·王维《辛夷坞》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赏牡丹》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晚发:花开得晚。

唐·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天下真花独牡丹。

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 姚黄魏紫:两种名贵的牡丹花。

宋·范成大《再赋简养正诗》篔筜竟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篔筜:大竹名,节长而竿高。

踯躅:即羊踯躅,杜鹃花科,春季开花,花红黄色,鲜艳夺目。

唐·韩愈《答张十一》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

南朝陈·徐陵《侍宴》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

唐·骆宾王《晚泊》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唐·王维《山居即事》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芙蓉:荷花。

唐·王维《临湖亭》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人》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 不著水:不沾水,指荷叶不没于水。

唐·李颀《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唐·李白《别储邕之剡中》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唐·杜甫《为农》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翠筱:小竹。

娟娟:美好貌。

净:光洁。

雨裛:湿透。

红蕖:荷花。

冉冉:柔弱貌。

唐·杜甫《狂夫》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唐·杜甫《暮春》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

唐·刘长卿《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芙蓉:荷的别名 东风:春风。

唐·高蟾《上商侍郎》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

宋·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宿雨:指荷叶上隔夜的雨水珠。

清回:形容荷叶清净圆润。

风荷举:晨风吹动着荷叶在水面上舒展开来。

宋·周邦彦《苏幕遮》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

宋·米友仁《临江仙》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 西陵:西兴镇,在今浙江萧山。

宋·姜夔《湖上寓居杂咏》:苑墙曲曲柳冥冥,人静山空见一灯。

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

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出净兹寺送林子方》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胭脂雪瘦:形容红中稍透白色的荷花颜色。

沉水:沉香,闺房熏用。

走夜光:反射月光的露珠在荷叶上滚动。

指荷叶上滚动的水珠。

金·蔡松年《鹧鸪天·赏荷》牡丹在我国被誉为“国花”、“国色天香”、和“花中之王”,在世界上也负有盛名。

牡丹花,娇艳多姿 ,雍容大方,富丽堂皇。

自古以来引起许多骚人墨客的讴歌、赞美,是很自然的。

据初步收集,历代文人专写牡丹的诗词就有四百余首。

其中,以唐、宋两朝为最多,共一百三十多人,二百七十余首。

包括象王维、李白、李贺、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温庭筠、李商隐、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辛弃疾等一些很著名的诗人在内。

仅苏轼一人,就有三十多首。

金元明三代,六十余人,九十多首。

清代,三十多人,五十余首。

近代和当代文人,也写了不少咏牡丹的诗。

唐朝殷文圭诗: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李孝光的《牡丹》诗,颇能表达人们对牡丹的赞美之情: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徐夤在《郡庭惜牡丹》中,那对人生短暂、青春不驻的感叹,更是动人: 断肠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

青春不驻堪垂泪,红艳已空犹倚栏。

更多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471574.html

【春日诗词是什么?朱熹的《春日》】作业

春日》这首七言诗是宋·朱熹所作,其中“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为名句.诗的大意是:风和日丽来到泗水边赏景,一望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很容易认识到东风的面容,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原诗 春日 (宋·朱熹) 胜日②寻芳③泗水④滨⑤, 无边光景⑥一时新. 等闲⑦识得东风⑧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题、春日:春天. 2、 胜日:指春光明媚的好日子. 3、 寻芳:春游赏花. 4、 泗水:水名,在山东省. 5、 滨:水边,河边. 6、 光景:风光景物 7、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 东风:春风 编辑本段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东风的面貌,东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简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名句赏析 ——“万紫千红总是春.” 首句点明出游的时令、地点,下三句写“寻芳”的所见所识.春回大地,诗人耳目一新.正是这新鲜的感受,使诗人认识了东风.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而百花争艳的景象,不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光吗?诗人由“寻”而“识”,步步深化,统率全诗的则是一个“新”字.但泗水在山东,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而南宋时那地方早已沦陷于金国,朱熹怎能去游春呢?原来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春”暗喻孔子倡导的“仁”.这些意思如果用哲学讲义式的语言写出来,难免枯燥乏味.本诗却把哲理融化在生动的形象中,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