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描写汉朝美人诗词



描写汉朝美人诗词展开全部 佳人歌 李延年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作品翻译北方有佳人,风姿绝世,亭亭玉立,回眸一望能倾覆城池,回首再望能倾覆国家,

描写汉朝美人诗词

展开全部 佳人歌 李延年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作品翻译北方有佳人,风姿绝世,亭亭玉立,回眸一望能倾覆城池,回首再望能倾覆国家,岂不知倾城倾国的祸患,只因为佳人难再得!鉴赏初看起来,这首歌的起句平平,对“佳人”的夸赞开门见山,一无渲染铺垫。

但其意蕴,却非同凡俗。

地国秀丽,其佳人多杏目柳腰、清艳妩媚;北国苍莽,其仕女多雪肤冰姿、妆淡情深。

此歌以“北方”二字领起,开笔就给所歌佳人,带来了一种与南方迥异的晶莹素洁的风神。

北方的佳人何止千万,而此歌所瞩意的,则是万千佳人中“绝世独立”的一人而已,“绝世”夸其姿容出落之美,简直是并世无双;“独立”状其幽处娴雅之性,更见得超俗而出众。

不仅如此,“绝世而独立”还隐隐透露出,这位佳人不屑与众女灵伍,无人知已而独立栏杆的的淡淡哀愁,那就不仅是超世脱俗,而且更楚楚可怜了。

这就是平中孕奇,只开篇两句,恐怕就令武帝企足引领,生出对佳人的心向神往之情了。

作者简介李延年,汉代音乐家。

中山(今河北定县)人,乐工出身,父母兄弟亦均为乐工。

善歌,有善创造新声。

武帝时。

在乐府中任协律都尉。

为《汉郊祀歌》十九章配乐,又仿张蹇传自西域的《摩诃兜勒》曲,作“新声二十八解,用于军中,称“横吹曲”。

...

描写“汉朝美人”诗词有哪些?

1、殷勤花下同携手。

更尽杯中酒。

美人不用敛蛾眉。

——叶梦得《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2、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苏轼《贺新郎·夏景》 3、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张籍《征妇怨》 4、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

——徐再思《阳春曲·闺怨》 5、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刘禹锡《杨柳枝 / 柳枝词》 6、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7、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

——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8、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王昌龄《闺怨》 9、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李白《春思》 10、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薛逢《宫词》 11、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

——常建《春词二首》 12、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张籍《征妇怨》 13、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

——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14、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

——李清照《庆清朝·禁幄低张》 15、槐阴别院宜清昼,入座春风秀。

美人图子阿谁留。

——元好问《虞美人·槐阴别院宜清昼》 16、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欧阳修《诉衷情·眉意》...

关于汉朝的古诗 写两首

导航诗词鉴赏(汉朝)2011-08-05 | hermit_liu | 转藏(9)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出处】 汉·李延年《佳人歌》【鉴赏】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这两句诗是说这位美人回眸一顾盼,千娇百媚,使得全国全城的人无不扭转头来看她一眼。

“倾国倾城”的典故就出自这首歌;但是这句诗后来变成了咒骂女人祸国之词,说淫荡的女人迷惑了君王,就会把君王的国家倾覆了。

李延年为将他妹妹进呈给汉武帝,特地教人在汉武帝面前唱这首歌。

当汉武帝想见这么一个“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美人时,李延年就带他妹妹朝见。

果然,这位李家小姐的确冰肌玉骨,国色天香,舞艺超群,深得汉武帝宠幸,随即被封为李夫人。

【原诗】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

【出处】 汉·秦嘉《赠妇诗》【鉴赏】 人生就像早晨的露水,生命短暂,而一生中又有太多不顺利的事。

【原诗】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

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

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

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

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

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长夜不能眠,伏枕独展转。

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卷。

居异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出处】 汉·刘细君《悲愁歌》【鉴赏】 常居异域,内心非常忧伤,真愿自己能变作黄鹄飞回故乡。

【原诗】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 愿为黄鹤兮归故乡。

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

【出处】 汉·辛延年《羽林郎》【鉴赏】 男子多半是喜欢新娶的媳妇,而女子却总是钟爱她的原嫁丈夫。

【原诗】 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

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

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

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

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踟蹰。

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

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

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裙。

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

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

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出处】 汉·刘邦《大风歌》【鉴赏】 刘邦平定天下后,回到故乡沛县,邀请旧日好友一起饮酒庆祝,喝到醉醺醺的时候,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这首《大风歌》。

前两句诗气魄豪壮,雄迈飞扬,充分表现出一代英雄志得意满,意气风以的气概。

一句诗表达了刘邦要巩固他的统治,急须招揽人才的心情,依据史书记载,刘邦唱此歌时,"泣下数行",可见他情绪十分激动。

【原诗】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

【出处】 汉·张衡《四愁歌》【鉴赏】 我所思念的人儿住在泰山,我很想去寻找他,但是路上有梁父山的阻隔,要想穿过它实在非常困难。

泰山古代都写作太山。

梁父山是泰山下的小山。

这首四愁歌描写作者四面远人,内心愁苦万分。

后人常引用“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

”两句诗,来表示对情人或理想的追求与向往;只是前途坎坷多阻,想要达成心愿实在不容易。

【原诗】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崐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

侧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怏? 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

侧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路远莫致倚峙踞,何为怀忧心烦纡?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男儿重意气,何为钱刀为!【出处】 汉·卓文君《白头吟》【鉴赏】 原诗中的“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这两句是卓文君自喻其人格纯洁如玉。

皑:白色,通常用来形容雪的洁白。

皎:皎洁,通常用以形容月光,洁白光明的意思,但也不专指月光,如《诗经·小雅》有“皎皎白驹”之句。

“闻君有两意”:两意,指两条心。

的是司马相如另有所爱——欲纳茂陵女为妾。

“竹杆何袅袅,鱼尾何簁簁”:诗人用竹树尾的摇动和鱼尾的摇动来形容动摇意志、爱情不坚定。

钱刀:古时使用的铜钱形状似刀,故叫做钱刀。

这里指爱情不是金钱能买到的。

汉朝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恋爱故事是很动人的。

据说,司马相如穷困时在临贡富豪卓王孙家作客,在饮宴中偶然见到卓王孙新守寡的女儿文君很美貌,于是弹琴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挑逗文君。

文君果为所动,当夜与相如私奔成都

相如是个贫苦之人,生计无着,过了一阵只好同文君回到临贡开个小酒店。

卓文君当垆卖酒,卓王孙大为恼怒,不忍爱女抛头露面为人取笑,只好人一部分财产给她。

司马相如后来到京城向皇帝献赋,为汉武帝赏识,给他官做。

司马相如在京城想娶茂陵女为妾,卓文君听到此消息,写了这首白头吟表示恩情断绝之意。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是对司马相如负心的严厉责备...

求:古代形容女子瘦美的诗句!!

展开全部 一、肤 《诗经·硕风·卫人》中描绘美女庄姜“肤若凝脂”。

凝脂,凝固的脂肪,吹弹得破、光滑、细腻而洁白。

两千多年以来,“凝脂”的特征一直是中国古代美女的主要标准之一。

美女妩媚多端,毕竟以色为主。

(《闲情偶寄·声容部》李渔)诗经云:“素者,绚也!”作为白的极致“雪”字被视为皮肤颜色的标准。

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绘邻家女“眉如翠羽,肌如白雪。

”其它诸如“肌肤胜雪”、“肤如凝雪”、“欺霜赛雪”等词语随处可见。

另外晶莹、透明、温暖的白玉也常用作修饰美女的肌肤。

例如五代时的花蕊夫人“冰肌玉骨清无汗。

” 单纯的白色并非皮肤颜色的唯一标准,与白色相协调的是粉红。

《诗经·桃夭》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以桃花桃实的饱满光泽来形容新嫁娘的“艳”,后来就用“艳若桃李”来形容女子的美艳。

《洛神赋》中的女神远观“皎若太阳升朝霞”近看“灼若芙蕖出渌波。

”“桃花含露”“出水芙蓉”“出水红菱”等类似描写美女的词语皆着眼于粉红色

同样描绘扬贵妃的美,白居易的诗“梨花一枝春带雨”着眼的是与白同色的梨花。

而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 着眼的是与牡丹同色的艳红。

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绘邻家女“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则提出了白里透红的和谐美的标准,这也是一种健康的美。

古代将白色、红色完美结合的莫过于“不傅脂粉而颜色如朝霞映雪”(汉孝惠皇后张嫣)。

清晨的朝霞映照在白雪上,单是意境之美,足以美得令人心醉、令人窒息。

代表人物: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

“虢国夫人在姊妹中最为美艳,很受唐玄宗的喜爱。

一月给钱十万作为买脂粉的费用。

虢国自矜艳丽,每出入禁中,常素面朝天。

杜甫诗:“虢国夫人承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人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经典链接: 刘备的妻子甘皇后玉质柔肌,姿态光艳。

一次刘备召甘后到白绡帐中。

下属远远望去,只见帐中的甘皇后好比月下聚雪。

河南进献一个玉人,高三尺。

刘备把玉人放在甘美人的身后。

甘后和玉人洁白齐润。

刘备说:“不意我玉人乃有两也。

”下属们直看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

二、手 《诗经?卫风?硕人》中写美女庄姜“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柔荑是茅草的芽茎。

它洁白、光滑;鲜嫩得一掐出水又纤细无比,宛若无骨。

它的妙处还在于它能发出淡淡的香气。

轻轻吮一口,唇齿留香。

用它来比喻美女的手指真是生动、传神、恰如其分。

唐代诗人韩偓《咏手》中,用“腕白肤红玉笋芽”把手比作嫩笋牙,与柔荑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外《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公刘兰芝。

她“指如削葱根”。

把手指比喻成削好的葱白。

取其形、色,颇为经典。

唐赵鸾鸾《纤指》诗:“纤纤软玉削春葱,长在香罗翠袖中。

”将手指比作白玉。

晶莹、透明又有温暖的感觉。

四者的特征均构成中国古代美女手的标准。

代表人物:庄姜 经典链接一: 明太祖朱元璋赏赐给开平王常遇春一个侍女。

结果常遇春迷上了美眉的柔荑,整日把玩不已。

常遇春的妻子见状愤而挥刀将美眉的柔荑割断。

常遇春那郁闷啊,罄竹难书。

上朝时朱元璋见六弟闷闷不乐,询问再三才得知实情。

朱元璋大笑说:“此乃小事一桩,再赏赐一个柔荑更美的妹妹又何妨?且饮酒宽怀。

”密令校尉数人到常遇春王府把常遇春的妻子肢解,各以一脔赏赐群臣,名为“悍妇肉”。

常遇春大惊失色,急忙谢归。

经典链接二: 南朝陈武帝霸先皇后章要儿冰雪聪明,仪容俊美,手指甲长五寸。

颜色红中透白,每逢遇到丧事,就会有一个手指甲先折断。

三、发 乌黑、亮丽、浓密、修长是中国古代美女头发的标准。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赞美妇女头发乌黑、浓密的古诗。

《诗经·鄘风·君子偕老》载:“鬒发如云,不屑髢也。

“鬒”意为头发浓密而黑,“髢”意为假髻。

这句古诗赞美了浓密而漆黑的头发有如天上的乌云,拥有这样一头黑发便不屑于使用假的发髻了。

后人常以乌云代指女人秀发,如“乌云高绾”词语。

古人在称赞妇女的美丽秀发时常以“鬒发”名之。

如《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载:“昔有仍氏生女,鬒黑而甚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

”《太平御览》记载“上(汉武帝)观其(卫子夫)发鬓,悦之”。

卫子夫的一头秀发一打开,就像黑色的瀑布一样,闪闪发光,马上吸引住了少年天子汉武帝。

(据说武帝那时候正为没有后代而苦恼,所以比较注重道家的某些观点,比如头发乌黑浓密者气血旺,气血旺者高寿多子。

)《陈书·后主沈皇后列传》附《张贵妃传》记载:“张贵妃发长七尺,鬒发如漆,其光可鉴。

”又如《昭明文选·七辨》曰:“鬒发玄髻,光可以鉴。

”“鬒”和“玄”都是称赞发黑的词语。

而头发亮丽到可以当铜镜照人的地步,令人叹为观止。

除卫子夫、张贵妃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外,十六国时期,陈达妹才貌俱佳,发长七尺余,石虎甚爱,娶之为妾。

《新唐书·后妃传》记载唐高祖李渊的妻子、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太穆顺圣窦皇后出生时发垂即过颈,从三岁便开始便与身等,及长大成人更是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乌云。

古代女人的发型变化多端,如直...

中国古诗词中关于美人的名篇很多,其中一阕是写于西汉时期的短歌,...

展开全部 【答案】B。

解析:A项是绝句或律诗的形式,西汉时还没有出现这种体裁。

C项出自曹植的《洛神赋》,该诗把洛神的神态姿容刻画得惟妙惟肖。

D项出自《诗经·硕人》,赞美的是卫侯之妻庄姜夫人的美丽。

故A、C、D三项均排除。

B项出自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所作的乐府《北方有佳人》,正是这首名动京师的佳人歌,使李夫人得幸于汉武帝,答案为B。

...

形容美女在花丛中的诗词

展开全部 打很早的时候起,中国人就固执地认为漂亮的标准就是又高又胖。

《诗经》中所歌咏的美人,不管是男是女,都是高大肥硕的:《邶风·简兮》赞美一个漂亮的舞星:“硕人俣俣,宫廷万舞”,硕是肥硕,俣是个儿高,可见高而胖是美的标准;《卫风·硕人》赞美一位贵妇:“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 颀者长也,硕而颀,也是又高又胖。

胖到什么程度呢?——“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柔荑”为植物的嫩芽,“凝脂”是凝结的猪油。

“领”是脖子;“蝤蛴”,后世音转为“蛴螬”,是蝼蛄的幼虫,又白又胖。

你想想:一身肥膘,脖子如鼓囊囊的虫子,手指如肥满鼓胀的嫩芽,这幅形象,不是足可以当得起现在所谓“一篓油”的雅号吗?后来的蔡邕《协初赋》中写美人,所用的喻体,换得高雅一些:“面如满月,辉似朝日,色如莲葩,肌如凝蜜”,但整个形象与“一篓油”还是没啥区别。

然而在古代,这“一篓油”就像麦当娜,绝对是为人们所企慕、所崇拜的偶像。

那时人们对妇人不但崇尚肥,而且还越肥大越美,《唐风·椒聊》赞赏女人:“彼其子兮,硕大无朋;彼其子兮,硕大且笃。

” 硕大而无朋,也就是“巨无霸”,在古人看来,这样吨位的女人是倾国倾城、漂亮到了家的。

我们读《诗经》,可注意到其中赞扬美人的句子,几乎都离不开“硕”:诸如《陈风·泽陂》:“有美一人,硕大且卷”;《豳风·狼跋》:“公孙硕肤,赤冩几几”;《齐风·猗嗟》:“猗嗟昌兮,硕而长兮” ;《卫风·硕人》:“硕人敖敖”等等,皆为其例。

有人可能说,以上所举的《诗经》全是北方诗,南方的审美标准或许有所区别?请看《楚辞·大招》描写美女:“丰肉微骨,调以娱只”。

所谓“丰肉微骨”,是瞅着光显肉而看不见骨形,这与现代挑选美人所要求的“骨感”是恰恰相反的;再往下看——“曾颊倚耳,曲眉规只”,这就美得更加惊人,所谓“曾颊”即“层颊”,也就是双下巴,脸与颈的形状不很分得清楚,象外地某个卫视中一位男主持(对不起忘了名字了)。

这和《诗经》中所歌咏的美人完全一样,因为《卫风》中曾用“硕大且俨”来夸美女,《太平御览》卷三六八引作“硕大且媨”。

注:“媨,重颐也”,“重颐”与“曾颊”同义,也是双下巴。

比人家多一个下巴,这在古代的卫地和楚地都是难得的美态。

这说明,以肥大为美的标准,在古代不但不分男女,而且不分南北。

正因为古时以胖大为尚,故“硕人”一词也就成为“美人”的代称,如《小雅·白华》:“啸歌伤怀,念彼硕人”;蔡邕《青衣赋》:“玄发光润,领如螬蛴。

修长冉冉,硕人颀颀”;陈琳《止欲赋》:“色曜春华,艳过硕人”之类,都是这样的用例。

《左传》中形容美女,叫“美而艳”,《说文》释“艳”为“好而长”,也就是漂亮而高大。

从文字上来说,“艳”字从“丰”,而“丰”本身就是肥大饱满的意思。

如司马相如《美人赋》、葛洪《西京杂记》、蔡邕《协初赋》、萧衍《净业赋》等等,都直接用“丰肌”来形容美人。

这反映衡量美人只注重肉之质量的倾向。

另外,古妇女又美称曰“娘”,娘这个字为俗字,其本字为“娘”,按《说文》训“娘”:“肥大也。

”“娥”也是对漂亮姑娘的美称,而“娥”字从“我”,凡从我之字,皆有高大之义。

古又称妇女之美为“嫣”、为“娙”。

何谓嫣”、“娙”?《说文》云:“嫣,长貌”;“娙,长好貌”;《诗·关雎》中的“窈窕淑女”,是对美女的最经典的称呼,所谓“窈窕”,即《卫风》中“硕人”的形容词“敖敖”之音转,而“敖敖”,《毛传》释为“长貌”。

此外,“敖敖”的叠字还音转为双声的“娥媌”:《列子·周穆王篇》:“郑卫之处子,娥媌靡曼”,后来又转为“娥眉”,《楚辞·离骚》:“众女嫉余娥眉兮”。

原其本意,敖敖、窈窕、娥媌、娥眉,都是个儿高的意思。

后来所谓的“苗条”也是从“窈窕”、“娥媌”转来的,其正诂也只是高大,并不包含有现在的“瘦”的意思。

古人于美人,只强调长大为重要条件,《尔雅》:“委委佗佗,美也”,孙炎曰:“佗佗,长之美。

”《论衡》:“上世之人,侗长佼好。

”《史记·苏秦列传》:“有长佼美人。

”《盐铁论·刺权》:讲中山素女之美,“亦长白女子也。

”此类例子颇夥,不一而足。

古时形容男士的美,也多用“美丰姿”这个词,说明 “胖”也是男性美的首要条件。

先秦有两个有名的帅哥,一个叫“子都”,一个叫“子充”。

而都,大也;充,长也、高也。

从他们的名字,就能看出他们之所以帅原是因为块头大。

说到名字,又想起古人的起名,其对“名”与“字”的选择,也突出地表现了那时以长大为美的观念。

《左传·隐公元年》载郑公子名吕,字子封。

“吕”,古文亦作“甫”(《尚书》中的“吕刑”,《礼记》《孝经》并引作“甫刑”可证)。

而《尔雅》云:“甫,大也。

”《淮南子·天文篇》:“仲吕者,中充大也;南吕者,任包大也”;《方言》:“吕,长也。

宋鲁曰吕,长亦大也”。

而作为他的“字”的“封”,也是大的意思,《诗经·商颂·殷武篇》:“封建厥福”,毛传曰:“封,大也。

”《左传·襄...

描写古代美女闺房的句子

展开全部 走进那阁楼,环往四周,那用上好檀木所雕成的桌椅上细致的刻着不同的花纹,处处流转着所属于女儿家的细腻温婉的感觉。

靠近竹窗边,那花梨木的桌子上摆放着几张宣纸,砚台上搁着几只毛笔,宣纸上是几株含苞待放的菊花,细腻的笔法,似乎在宣示着闺阁的主人也是多愁善感 竹窗上所挂着的是紫色薄纱,岁窗外徐徐吹过的风儿而飘动一直很好奇,古代女子的闺房究竟是怎样的,闺房里又都有些什么东西呢? 【菱花铜镜】 古书中描写的闺中的女儿家多半是自恋的,在她爱上一个人以前。

她先迷恋的人是自己,她最好的闺友是镜子。

最有名的镜子是一条叫做若耶的小溪吧,那个在溪畔浣纱的姑娘美丽的倒影把鱼儿都羞得潜到了水底,留下了千百年说也说不完的故事。

铜镜在古代用以梳妆照面和照妖辟邪,现存最早的铜镜出土于殷墟的妇好墓,想必一个协夫出征的女子英雄心底也是极爱美的,更不要说世间平凡的女子了。

在西汉年间,人们就开始用铜镜作为男女爱情的表记、信物,取“心心相映”之寓意。

生前互相赠送,“朝夕相伴”,死后随之埋入墓中,以示“生死不渝”。

唐苏鄂《杜阳杂编》里有一个“破镜重圆”的故事,记述了南朝乐昌公主与驸马徐德言历经了磨难与悲欢后终得相聚。

现今仍常用以比喻夫妻失散后重逢或离异后重归于好。

宋代黄坚《沁园春》里写:“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着无由近得伊”。

不由得让人想到《红楼梦》里那一场镜花水月的梦境,那一场深深的无望的爱情。

【亵衣】 古代女子的内衣最早被称为“亵衣”。

“亵”意为“轻浮、不庄重”,可见古人对内衣的心态是回避和隐讳的。

中国内衣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的史料见于汉朝。

古代女子内衣蕴藏着不尽的昔日情怀,“前圆后方,前短后长,这是应和天地人合一的传统理念;过腰、胸、肩等分别系带,是为了在流动中达到不同的‘塑身修形’效果。

袋口的拼接处,必须绣上小幅图案来遮住线的结点,保持画面完整,这便是所谓‘出境生情’”,且汇聚了绣、缝、贴、补、缀、盘、滚等几十种工艺,用以表达不同的主题。

可惜有些工艺,今天已经失传。

《红楼梦》六十五回写尤三姐“松松挽着头发,大红袄子半掩半开,露着葱绿抹胸,一痕雪脯”和贾珍、贾琏两个牛黄狗宝喝花酒,洋洋洒脱、嬉笑怒骂,把两个不知耻的男人耍了个够。

可等她日思夜想了五年的柳湘莲冷脸出现时,她泪如雨下却连一句辩解的话也说不出来,惟有一死表明心迹,可怜“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

” 【青丝情丝】 青丝缨络结齐眉,可可年华十五时; 窥面已知侬未嫁,鬓边犹见发双垂。

这是《竹枝词》里的句子,古代女子十五岁谓及笄之年,青丝的故事也就此开始,头发是古代女子感情的载体,青丝,就是情丝。

一缕情丝,总是要以所爱的男子为寄托,犹如藤萝之依附乔木。

在古人笔记中传世的爱情故事处处可见古代女子以秀发相赠、以身心俱陈的笃定情长,而这些故事大都以男人的背信收梢。

剪下一缕青丝当做信物赠给情人时,她并不知道那丝丝缕缕最终缠住的只是自己。

有一个上古时代的传说:巴人首领廪君率船队顺清江西征,在盐池与美丽的盐水女神相爱,廪君把自己的一绺头发送给女神说:“结上它吧,我要和你同生共死。

”但廪君不愿停止西征的脚步,女神恋恋不舍化做飞虫拦住了他的去路想挽留他,廪君就在阳石之上一箭射死了女神,女神死时脖颈上还缠绕着他送的头发……“结上它吧,我要和你同生共死。

” 【梳篦】 中国自古便注重礼仪,人们对自己的仪容装饰十分重视。

梳篦使头发洁净无尘、丝丝相现早在四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便有插梳的习惯

春秋以前的梳子形制复杂、装饰考究,但外形特征基本一致,都是直竖形:梳把较高,横面较窄,很少作方形或扁平的。

从战国到魏晋南北朝,梳篦的材料一直以竹木为主,尤以木料最常见。

梳篦的造型,多上圆下方形似马蹄。

隋唐五代的梳篦,多作成梯形,高度明显降低,其质料及装饰视用途而别。

宋朝以后,梳子的形状趋于扁平,一般多作成半月形。

明清时期的梳篦样式,基本保持宋制。

【化妆品】 战国时期的女子已开始铅粉扑面、黛黑画眉把自己变媸为妍。

宋玉之《大招》中即有“粉白黛黑,施芳泽只。

长袂拂面,善留客只。

”之说。

《韩非子》也云:“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

”当然,最有名的话还是出自《战国策》中那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古代的妆粉,有两种成份,一种以米粒研碎后加入香料而成,故粉字从“米”,从“分”。

另一种是糊状的面脂,俗称“胡粉”。

因为它是化铅而成,也称“铅粉”。

除米粉、铅粉外,妆粉也有用其它物质制作的。

如在宋代,有以益母草、石膏粉制成的“玉女桃花粉”;在明代,有以紫茉莉花籽制成的“珍珠粉”;在清代,有用滑石及其它细软的矿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等等。

粉的颜色也从原来的白色增至多种颜色,并掺入了各种名贵的香料,使之更具迷人魅力。

古代和妆粉配套的主要化妆品是胭脂。

胭脂亦作“焉支”、“燕支”,它是一种红色的颜料,也是妆面的主要用品,类似今天我们用的腮红。

【手...

汉朝皇后陈阿娇的介绍

氏,大汉孝武陈皇后,是中国汉朝孝武帝刘彻的原配妻子,血缘上也是武帝的嫡亲姑表姐。

陈氏小名阿娇,世人多喜称之为‘陈阿娇’。

陈氏是西汉帝室贵胄:汉文帝是她外公,汉孝文皇后窦氏是她外婆,汉景帝是她舅舅,汉武帝是她表弟兼丈夫。

陈阿娇的父亲是世袭堂邑侯陈午,乃汉朝开国功勋贵族之家;母亲是汉景帝刘启的唯一的同母姐姐馆陶长公主刘嫖,是当时朝廷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陈阿娇自幼就深得其外祖母——汉景帝之母窦太后的宠爱。

[编辑本段]【金屋藏娇】 景帝的薄皇后无出。

由于没有嫡子,景帝最初遵照‘立长’的传统立自己的庶长子刘荣为太子。

刘嫖希望自己的女儿陈阿娇能成为汉朝皇后,就想把女儿许给太子刘荣 。

不料遭刘荣生母栗姬无礼拒绝。

馆陶长公主震怒,遂起废太子之心。

是时,胶东王刘彻的生母王娡只是景帝后宫里一个地位普通的‘美人’。

然而王美人聪敏世故,一发现有机可乘立刻屈意迎合、百般讨好馆陶长公主,为自己的儿子谋夺太子之位。

一日,馆陶长公主抱着刘彻问:“彻儿长大了要讨媳妇吗?”胶东王刘彻说:“要啊。

”长公主于是指着左右宫女侍女百多人问刘彻想要哪个,刘彻都说不要。

最后长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儿陈阿娇问:“那阿娇好不好呢?”刘彻于是就笑着回答说:“好啊!如果能娶阿娇做妻子,我会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

”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由来。

此典故载于 汉·班固《汉武故事》:“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于猗兰殿。

年四岁,立为胶东王。

数岁,长公主嫖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不?’胶东王曰:‘欲得妇。

’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

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不?’于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 长公主刘嫖见阿娇和刘彻年纪相当,从小相处和睦、感情融洽,就同意给陈阿娇和刘彻这对姑表姐弟亲上加亲订立婚约。

两人成年后更是举行大婚,结发成夫妻。

‘金屋藏娇’是一个传诵千年的婚姻传奇,是一个男子对自己的 原配正妻 许下的结发誓言和婚姻承诺。

‘金屋藏娇’婚约是当时汉朝政治的一个转折点。

因为女儿的定婚,刘嫖转而全面支持刘彻,朝廷局势为之大变。

经长公主一番经营,景帝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贬栗姬入冷宫忧死。

不久,皇帝正式册封王娡为皇后,立刘彻为太子。

这里要指出:中国的继承传统一直是‘立嫡立长’。

就是说:正妻有儿子的,立正妻的儿子;正妻没有儿子的,在所有庶出的儿子中立最年长的那个。

刘彻是嫔妃生的十皇子,既不是‘嫡’、又不是‘长’;他是凭借着妻子娘家的势力才得以青云直上,从夺取太子之位直到登基称帝。

汉景帝去世后,刘彻即皇帝位,立原配嫡妻陈氏为皇后。

初期,刘彻在政见上与祖母窦太皇太后发生分歧,建元新政更是触犯了当权派的既得利益,引起强烈反弹。

有赖于皇后陈阿娇作为唯一的外孙女极受窦太皇太后宠爱,加上陈家以及长公主的全力支持,汉武帝有惊无险保住了帝位。

此时,‘金屋藏娇’就象当年人们希望的那样是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羡慕不已的婚姻传奇——年轻的皇帝夫妻琴瑟和谐、患难与共。

[编辑本段]【恩情中道绝】 祖母窦太皇太后去世后,汉武帝亲政,终于得以大权独揽。

可叹的是:‘苦尽’后未有‘甘来’,能‘同患难’的夫妻却不能‘共富贵’。

陈皇后出身显贵,自幼荣宠至极,难免娇骄率真;且有恩于武帝,不肯逢迎屈就;与汉武帝渐渐产生裂痕。

兼岁月流逝,却无生育;武帝喜新厌旧,爱弛。

汉武帝喜好女色,多内宠,后宫无数。

后宫中,汉武帝同母姐平阳公主进献的女奴卫子夫最先为武帝生育三女一子。

此时,汉宫里发生一件真相莫测的‘巫蛊’案,矛头直指被汉武帝冷落已久的陈皇后。

汉武帝命酷吏张汤查案。

巫蛊,‘巫鬼之术’或‘巫诅(咒)之术’,具体包括诅咒、射偶人(偶人厌胜)和毒蛊等,是源于远古的信仰民俗,用以加害仇敌。

当时人认为:让巫师、祭司等人把桐木偶人埋于地下,再诅咒所怨者,被诅咒者就会灾难。

由于古人迷信,对巫蛊的威力深信不疑。

‘巫蛊’自古是宫廷大忌;又因为操作简便,说不清道不明,被怀疑者根本无法自辩,一直是栽赃陷害对手的绝好伎俩。

综观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无数后妃、重臣、皇子和公主冤死在这两个字上。

元光五年,二十七岁的刘彻以‘巫蛊’罪名颁下诏书:“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

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

”从此,武帝把陈后幽禁于长门宫内;衣食用度上依旧是皇后级别待遇不变。

至此,金屋崩塌,‘恩’‘情’皆负。

陈皇后数年后病逝,最后以翁主之礼与其母馆陶大长公主刘嫖一起葬于窦太后陵墓侧,即陪葬于汉文帝的霸陵。

天可怜见,陈阿娇最后是和真正疼爱自己的母亲、外婆和外公埋葬在一起,而不是屈辱地和其他嫔妃一起埋在‘妃园’。

‘金屋藏娇’的故事彻底落幕。

留给人们的是长长的叹息,留给历史的是无尽的遗憾和悠远的回响。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的诗句随着‘金屋藏娇’的故事流传至今,寄托后世无数俊杰对这位美丽高贵皇后的充分理解和无限同情。

[编辑本段]【巫蛊迷雾】 陈皇后之失位,明面的罪名是‘巫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