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边塞诗词结合当代强军目标



如何立足本职岗位践行强军目标展开全部立足本职岗位 践行强军目标 西津街道城中社区民兵营长 王庆华 中央军委习主席强调指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能打胜仗是核心。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和人民

如何立足本职岗位践行强军目标

展开全部立足本职岗位 践行强军目标 西津街道城中社区民兵营长 王庆华 中央军委习主席强调指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能打胜仗是核心。

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和人民对军队的根本要求,也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人武部作为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军事斗争准备作为人武部各项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通过几天的学习、教育,聆听各级首长抓军事斗争准备感悟和思考,使我深受教育和启发,人武部作为地方的军事部,如何完成好上级赋予的军事斗争准备任务,关系重大,意义深远。

下面,我就人武部围绕强军目标,如何做好军事斗争准备谈谈个人几点粗浅看法,不足之处,请首长、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转思路、提认识,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责任 军人为打仗而生,做好军事斗争准备,首先要树牢当兵打仗、带兵打仗思想

一要胸怀大局强认识。

身为军人,就必须心系国家安全。

当前,我国国内外安全环境不容乐观,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导致我周边局势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强,南海等敏感问题一时难以解决,钓鱼岛局势剑拨驽张;国内民族分裂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有死灰复燃之势,应对突发事件,人武部任务十分艰巨。

我们只有做到居安思危、真抓实备,才能把“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落到实处。

二要牢记职能强认识。

我们要真切感受到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国防建设高度重视,能打仗、打胜仗是军人的职责所系、价值所在。

人武部从事的虽是地方性军事工作,但作为主体的民兵预备役同样是武装力量。

虽是战役后方,但现代战争已无前后方之别。

只有将使命高高举过头顶,将打赢追求化为实际行动,才能肩负起历史的担当。

因此,我们必须始终牢记防卫作战、动员支前、战场管制、等根本职能,以等不得、慢不得、虚不得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全面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为实现“强军梦”不懈奋斗。

三要看清差距强认识。

当前,用习主席能打仗、打胜仗的标准衡量人武部完成军事斗争准备的任务,还存在当兵打仗、练兵打仗、带兵打仗的意识不强,对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的方法途径和目标任务理解把握不准,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相对滞后,国防动员能力与支援保障未来作战要求还有差距,后备力量战斗力水平难以适应形势任务需要等问题。

这些问题,影响制约着人武部军事斗争准备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人武部建设的全局来认识,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度来对待,从党委、干部肩负的责任来反思,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认真加以解决。

二、改作风、抓落实,树牢准备打仗、随时打仗思想 空谈误事,实干兴军。

抓军事斗争准备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和毅力,在求实务实上下功夫。

一是振奋精神抓落实。

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抓落实,不仅是一个态度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要积极倡导小舞台大作为,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

在干部使用上形成鲜明的导向,对素质好、工作好的同志要优先使用;要用好军事训练大考核、能力素质大排名这个杠杆,推动军事训练向深处发展。

要抓好训练先进典型的培育和宣传,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引导干部,真正把心思和精力向准备打仗、随时打仗聚焦。

二是强化责任抓落实。

严明的责任是抓好工作落实的重要保证。

要强化责任心,时刻想到肩上的责任,历史的重托,正确看待得失,正确对待走留,始终保持职务上的平常心,事业的进取心和工作上的责任心。

要落实责任心,既要坚持党委统揽、主官主抓,又要强调负责,建立责任倒逼机制,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能落实。

三是攻坚克难抓落实。

要集中梳理人武部在军事斗争准备中存在的矛盾问题,聚力攻坚,务求突破。

要夯实基础,做到定好计划,理清工作思路;学好理论,提高思维层次;建好系统,提高信息化水平;立好制度,确保健康发展。

要突破制约战斗力建设和发展的瓶颈。

理顺领导体制,顺畅工作关系,主动作为,多措并举,为人武部军事斗争准备创造条件、提供支撑。

四是改进作风抓落实。

加强和改进作风是全党全军的重大政治任务,每位同志必须高度重视,从自身严起,从具体问题改起,以作风转变推动工作落实。

党委要搞好统筹,机关要搞好建议,要端正训风演风,坚决纠治学习编脚本、念稿子、走过场,训练图形式、避难就轻、避险就安,降低训练标准。

要纯洁生活作风,以“功成不必在我任,功成必须有我任”的高尚情怀树牢准备打仗、随时打仗思想。

三、优结构、强素质,筑牢能打仗、打胜仗根基 抓好军事斗争准备,关键是“人”。

就是要提高干部、民兵队伍动员支前、防卫作战、战场管制的能力。

因此,一要优化组织结构。

要本着有利于建设、有利于使用、有利于动员的原则,根据遂行任务需要,综合考虑人口分布、道路交通自然条件等因素,把城区作为民兵建设的重要地域,扩大重要目标区域、重要交通沿线、企事业单位的民兵比例,确保一有令下,召之即来。

二要改进编组方法。

针对民兵队伍人员难集中、流动快的特点,我们必须打破以往按人口数...

描写边塞军旅的诗句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前出塞九首 前出塞九首 作者:杜甫 (一)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二)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三)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骐驎,战骨当速朽。

(四)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五) 迢迢万馀里,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六)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七)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八)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九) 从军十年馀,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这九首诗中, (一)是讽喻帝王的黩武拓边; (二)是描述捷马突杀的情景; (三)是犹疑于报效国家与将军邀功间; (四)是讲述从征途中的感慨与捎信事; (五)是吟咏大敌当前,试问我等低微之辈会有功勋惠临吗? (六)是阐明和平为第一要务,若得安平,不战最为上;(七)是讲述拓边南进的百般苦楚; (八)是讲述某次虏敌大将的胜仗; (九)是讲述打了胜仗后对功名利禄的态度---内地无战事的将士们还常为荣誉事争斗不已,况且是出征塞外呢?与其和那些俗子同样争功辱没了自己,莫如退出;当初的应征报国就没...

"践行强军目标,争做四有新人"演讲稿

展开全部民族精神,铸强军之梦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众所周知,富国和强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

一个国家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既要有雄厚经济实力,又要有强大国防力量作后盾。

军队是一个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一个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实壁垒,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作为支撑。

因此实现强军梦,拥有强大的国防和军事力量,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不可或缺的。

1840年以来的百余年间,中华民族惨遭外族侵略之痛,饱经列强欺侮之苦,甚至曾有亡国灭种之危险。

百余年的屈辱史同样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的抗争。

我们忘不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邓世昌,我们忘不了林海雪原中抗击日寇的杨靖宇,我们忘不了铁血将军张自忠 ,我们更忘不了那千千万万为保我山河,护我人民而牺牲的中国军人!。

曾经我们缺少坚船利炮,我们缺少枪支弹药,但是,中国军人从来没有缺失过抗争精神!他们逢敌亮剑,用生命捍卫着身后的每一寸土地,保护着身后的每一位同胞。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落后就要挨打”这一事实。

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

”为此,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不懈追求和艰辛探索。

从”两弹一星”实验成功到东风系列弹道导弹的成功研制,从歼十的成功试飞到辽宁号下海,中华民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也正是我国军事力量的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才能稳定的屹立在世界东方,才能在国际社会中拥有话语权,才能在霸权主义面前说一声不,才能成为一个维护世界和平的负责任大国。

强军是历史的警示。

强军是时代的呼唤. 强军是形势所迫。

强军是军队的使命所在。

因此,中华民族必须要实现强军梦。

只有实现强军梦,中华民族才能更加稳定的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人民的安全才会有更好的保障,中国才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只有实现强军梦,中华民族才能更好更快的实现中国梦,才能更好更快的完成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实现强军梦,我们要始终牢记坚决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牢记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

必须保持严明的作风和铁的纪律,确保部队的高度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

实现强军梦,我们要把握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的深刻演变,着眼未来战场和使命任务,深化作战问题研究,加强实战化训练,锻造精锐之师,提高复杂困难条件下可靠遂行任务的能力。

实现强军梦,我们还要有对祖国的绝对忠诚和逢敌必亮剑的亮剑精神。

我们热爱和平,但是我们绝不畏惧战争。

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世界新军事革命进程加快,我国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增强,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

所以,作为新时期的共和国军人,我们应当与时俱进,掌握现代化军事技能,苦练本领,不畏艰难,在祖国需要的时候能够作为一把利剑,一出鞘,便让敌人闻风丧胆。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我有宝刀,慷慨从戎,击楫中流,泱泱大风,决胜疆场,气贯长虹,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作为中华儿女,作为一名军人我在此宣誓:无论是谁,要想侵我华夏,伤我同胞,占我领土,我必让其付出血的代价!

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展开全部目标擘画蓝图,目标指引方向。

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思想深刻、内涵丰富,集中体现了党对人民军队的时代要求,科学回答了人民军队建设带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既有重大的政治和军事意义,又有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价值。

强国复兴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

这一论断鲜明揭示了党和人民赋予军队的新时代使命任务,集中阐明了强军目标的政治意蕴。

强国必须强军,国家强大军队是支撑。

一个国家要在世界丛林中奠鼎立足,没有一支强大军队是不可能的。

从近代欧洲老牌帝国到当代世界大国,从中国古代盛世王朝到近代旧中国,都以铁的事实证明了这个历史规律。

两宋王朝,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闻达世界,却先败于金、后败于元,直接原因就是缺少一支能够抵御外敌入侵、保卫国家的强大军队。

近代中国,军力羸弱也是挨打受辱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此,习主席指出:“军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将是致命的。

”习主席鲜明提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并号召为之奋斗,正是深刻总结了“强国必须强军”的历史规律。

党的使命决定军队使命,党的目标规定军队目标。

实现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我们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近百年历程中,我们党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创造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习主席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放在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这个大背景下来思考,科学统筹强国和强军两大战略,以中国梦引领强军梦、以强军梦支撑中国梦。

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深刻把握了党的使命与军队使命的内在政治逻辑,是基于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提出的军队建设目标指向,是党的意志、党的主张在军事领域的具体展开。

国家有什么样的安全需求,就要建设什么样的军队。

当今世界正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各种因素引发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可能性不能低估。

特别是一些国家不愿意看到中国强大起来,在我国发展过程中不断使绊子、下套子、找茬子。

可以预见,我国越是发展壮大,面临的压力阻力将越大,同各种敌对势力的斗争将越激烈,由大向强、将强未强之际是国家安全的高风险期。

军事手段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保底手段”,是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打造好的“防身利器”。

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揭示军事力量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匹配的客观要求,体现我们党对世界发展大势和国家安全形势的深刻把握,指明了实现国家和平发展的坚强后盾和力量保证。

迈向世界一流的科学引领主义譬如旗帜,目标如同星辰。

在我军朝着世界一流军队迈步发展的过程中,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为这一伟大历史进军提供了科学指南,立起了根本遵循。

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集中展现我们党建设强大军队的坚定决心和不懈追求。

上世纪二十年代,我们党在严酷的斗争和血的教训中,清醒认识到强大军队对于挽救革命、拯救民族于水火的极端重要性。

从那时起,建设强大军队成为我们党矢志不渝的目标。

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总是根据形势任务变化,及时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引领军队建设向前发展。

习主席提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与我们党关于军队建设的目标要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准确把握了军队建设的根本,是对我军建设目标作出的新概括新定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有强军目标凝心聚力、科学指引。

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科学揭示建设强大军队的内涵要义和本质要求。

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底蕴厚重、富于真理,凝结着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历史经验,阐明了推进新时代强军兴军的必然规律。

听党指挥是立军之本、建军之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

以听党指挥作为强军目标的灵魂,既抓住了军队的命脉,又科学揭示了我们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坚强柱石。

能打胜仗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

以能打胜仗作为强军目标的核心,适应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对军事力量运用提出的新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作风优良是我军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关系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

以作风优良作为强军目标的保证,抓住了当前部队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彰显了强大军队应有的样子。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与我军一以贯之的建军治军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相一致,从规律层面阐明了军队的建设标准、发展路径和价值取向。

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内在包含我们党对建设强大军队的新探索和新认知。

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新的战略安排: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实...

强军目标的演讲稿??

展开全部 扬民族精神,铸强军之梦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众所周知,富国和强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

一个国家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既要有雄厚经济实力,又要有强大国防力量作后盾。

军队是一个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一个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实壁垒,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作为支撑。

因此实现强军梦,拥有强大的国防和军事力量,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不可或缺的。

1840年以来的百余年间,中华民族惨遭外族侵略之痛,饱经列强欺侮之苦,甚至曾有亡国灭种之危险。

百余年的屈辱史同样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的抗争。

我们忘不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邓世昌,我们忘不了林海雪原中抗击日寇的杨靖宇,我们忘不了铁血将军张自忠 ,我们更忘不了那千千万万为保我山河,护我人民而牺牲的中国军人!。

曾经我们缺少坚船利炮,我们缺少枪支弹药,但是,中国军人从来没有缺失过抗争精神!他们逢敌亮剑,用生命捍卫着身后的每一寸土地,保护着身后的每一位同胞。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落后就要挨打”这一事实。

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

”为此,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不懈追求和艰辛探索。

从”两弹一星”实验成功到东风系列弹道导弹的成功研制,从歼十的成功试飞到辽宁号下海,中华民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也正是我国军事力量的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才能稳定的屹立在世界东方,才能在国际社会中拥有话语权,才能在霸权主义面前说一声不,才能成为一个维护世界和平的负责任大国。

国旗下演讲稿范文 http://fanwen.chazidian.com/guoqixiayanjianggao/强军是历史的警示。

强军是时代的呼唤. 强军是形势所迫。

强军是军队的使命所在。

因此,中华民族必须要实现强军梦。

只有实现强军梦,中华民族才能更加稳定的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人民的安全才会有更好的保障,中国才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只有实现强军梦,中华民族才能更好更快的实现中国梦,才能更好更快的完成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实现强军梦,我们要始终牢记坚决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牢记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

必须保持严明的作风和铁的纪律,确保部队的高度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

实现强军梦,我们要把握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的深刻演变,着眼未来战场和使命任务,深化作战问题研究,加强实战化训练,锻造精锐之师,提高复杂困难条件下可靠遂行任务的能力。

实现强军梦,我们还要有对祖国的绝对忠诚和逢敌必亮剑的亮剑精神。

我们热爱和平,但是我们绝不畏惧战争。

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世界新军事革命进程加快,我国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增强,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

所以,作为新时期的共和国军人,我们应当与时俱进,掌握现代化军事技能,苦练本领,不畏艰难,在祖国需要的时候能够作为一把利剑,一出鞘,便让敌人闻风丧胆。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我有宝刀,慷慨从戎,击楫中流,泱泱大风,决胜疆场,气贯长虹,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作为中华儿女,作为一名军人我在此宣誓:无论是谁,要想侵我华夏,伤我同胞,占我领土,我必让其付出血的代价!

边塞诗词赏析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行,诗歌的一种体裁,从军行,写军队生活的乐府古题,王昌龄共写《从军行》七首,这是第四首。

这首诗反映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

诗的前两句描绘边地风光,借以渲染战争气氛。

后两句集中概括了戍边将士长期参与的酷烈战争生活以及决心破敌的豪情。

壮阔的塞外景色与将士宏伟的抱负融合在一起,气魄雄阔,风格浑豪。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常被用来表现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

中唐诗人戴叔伦写有“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雄豪诗句,同此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凉州词》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解】: 1、夜光杯:一种白玉制成的杯子。

【韵译】: 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 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 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 【评析】: ??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

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

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

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

这两句,蘅塘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

"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

清代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

在学人领悟。

"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

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

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

回答者:feiduo_2001 - 童生 一级 3-2 11:28 ▲王翰《凉州词》赏析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赏析 王翰: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太原市)人。

睿宗景云元年(710)进士,玄宗时作过官,后贬道州司马,死于贬所。

性豪放,喜游乐饮酒,能写歌词。

并自歌自舞。

《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尤以《凉州词》为人传诵。

唐人七绝多是乐府歌词,凉州词即其中之一。

它是按凉州(今甘肃省河西、陇右一带)地方乐调歌唱的。

《新唐书·乐志》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

”这首诗地方色彩极浓。

从标题看,凉州属西北边地;从内容看,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

这些无一不与西北边塞风情相关。

这首七绝正是一首优美的边塞诗。

边塞诗,若以对战争的态度为标准。

可划分为歌颂战争与暴露战争两类。

本诗所写战争的性质和背景已无可考,但从诗人感情的脉搏来体会,这无疑是一首反战的诗歌。

不过它不正面描写战争,却通过战前饮酒这件事来表达将士厌战的悲痛情绪,用笔十分隐蔽曲折。

首句设色艳丽,故意夸示饮宴之美:在晶莹透亮闪闪发光的杯子里斟满了葡萄美酒,战士们聚在一起准备痛饮了。

写到这里,突然来一顿挫:“欲饮”而无奈“琵琶马上催”。

这个上二下五的句式,妙在突然促成了文意的转折。

马上的乐队弹起琵琶催人出发,这使得将士们心情大变,由热闹舒适的欢饮环境一下被逼到紧张激昂的战前气氛中。

看来无法再饮酒了!可是,“醉卧沙场君莫笑”。

第三句意又一转,告诉我们:这时虽然军令如山,却是催者自催,饮者自饮,而且下决定决心要“醉卧”。

诗人似在代将士倾诉衷肠:管他呢,虽然出发在即,我们依然痛饮,不辞醉倒沙场,这种狂饮你们不会见笑吧?“君莫笑”三字,于顿挫之中一笔挑起,引出了全诗最悲痛、最决绝的一句,这就是结末的“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个诘问句,夸张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后果,道出了普遍性,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显然,这里所控诉的,已不止是将士们所面临的这一次征战,而是“古来”即有的一切由统治阶级为了自身利益而发动的驱使千千万万将士去送死的战争!全诗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战争以来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却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这就使人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人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

《唐诗别裁集》说此诗“故作豪放之词,然悲感已极”。

可谓深得作者用心。

此诗的确流露了如当代论者所批判的消极情绪,但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残酷环境中,战士和诗人们对于无休无止的边庭争战,一般也只能产生这种悲痛的情绪,我们对此就不必苛求了。

▲王之涣《凉州词》赏析 凉州词①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② 春风不度玉门关。

③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 排行七, 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世祖隆迁居绛州 (今山西新绛)。

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谤辞官,家居十五年。

晚年出任文安 县(今禹河北)尉,卒于官舍。

为人慷慨有大略,善作边塞诗,与高适、王昌 龄、崔国辅等唱和,名动一时。

靳能为作墓志,称其“歌从军,吟出塞,皎兮 极关山明月之思,萧...

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什么

展开全部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迫切任务。

当前,我国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我国安全环境更趋复杂、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显著增强。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我国面临的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

”新形势下,针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称或不完全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还不相适应或不完全相适应的客观实际,我军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的突出矛盾。

习主席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时代大背景,鲜明提出了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对我军建设目标的新概括、新定位,体现了党和人民对新形势下军队全面建设的新期待新要求。

...

扼要叙述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目标是什么

习主席深刻指出,要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坚持一切建设和工作向能打胜仗聚焦。

这一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军队建设的客观规律,阐明了能打胜仗在强军兴军中的核心牵引作用,对新形势下我军履行使命提出了更高要求。

全军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能打胜仗是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军队打不赢,一切等于零。

实现强军目标,要求我军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做到上得去、打得赢。

这是党和人民对军队的根本要求,是我军履行职能、不辱使命的根本体现。

能打胜仗是军队存在的根本价值。

军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遏制战争和打赢战争是军队的职能所系、价值所在。

当今世界的军事竞争,本质上是打赢能力的竞争;世界军事转型和军事革命,本质上是为了提升打赢能力。

我们党创建人民军队以来,始终注重提高部队战斗力。

毛主席强调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邓主席强调要坚持战斗力标准,江主席强调要解决好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胡主席强调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指引我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习主席突出强调军队要能打仗、打胜仗,是对我们党领导军队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集中回答了军队有效履行职能使命的核心问题,抓住了建设强大军队的关键和要害。

正因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能打仗、打胜仗,在战争年代才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力量依托,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才能够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社会主义国家的钢铁长城

现在,虽然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但战争的危险和根源并没有消除。

要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军队必须具备克敌制胜的强大能力。

能打胜仗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我们党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描写边塞的诗

展开全部一、从军行(其一)1.作者简介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太原(今属山西)人,一说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天宝元年(742)迁江宁(今江苏南京)丞,后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故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

其边塞、闺怨诗轰动一时,有“七绝圣手”、“诗家夫子”之称。

《从军行》组诗共七首,是诗人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

2.基本解读这首诗写了边塞戍卒怀乡思亲之情。

(主旨)“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此句写了环境、时序、风物、戍卒。

在一片广漠的边塞之上,一座边城的西边,一座百尺高的烽火楼上,一个戍卒孤独地走上嘹望台,从青海湖上吹来的秋风在黄昏时分显得更加凛冽寒冷。

此时此刻,戍卒的思乡念亲之情也正是最为浓烈之时。

这是一幅悲凉而又伤感的画面。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当戍卒走上高台,坐下,寒风瑟瑟,本就让人愁思不已,他更用羌笛吹起了“伤离别”的乐府古曲《关山月》。

笛声呜呜咽咽,如泣如诉,如亲人在呼唤,似征人在叹息。

笛声如同一缕情思,飘向万里之遥的故乡,征人的妻子也同样在思念久戍边庭的亲人。

但是战争远未停止,征人回乡遥遥无期,只能是无可奈何的等待。

3.鉴赏要点王昌龄边塞诗的内容丰富,主题多样,表达的情感不止一种,此诗为抒写思乡之情。

以音乐入诗,表达深情,是本诗写作的一个特点。

这首诗抒情方式较有特色。

前三句叙事,后一句抒情。

叙事连贯性较强,实写所见所闻,真实感人;而抒情则虚写,宕开一层,写征人家中妻子的思念之情。

这也是暗示的表现方法。

4.相关资料①己之愁从金闺之愁衬出,便为情深。

(清朱之荆《增订唐诗摘钞》,清乾隆十五年南屏草堂刻本)②曰“更吹”,曰“无那”,形出黄昏独上之情,极缠绵悱恻。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清乾隆三十年刻本)⑧不言己之思家,而但言无以慰闺中之思己,正深于思家者。

(清李瑛《诗法易简录》,清道光二年+--笔舫刻本)④由高楼黄昏的海风,烘托出乐曲引起的万里相思的情感,是融景入情……写的虽是“边愁”,但意境雄浑开阔,情调激越悲凉,绝不是寻常温柔缱绻的儿女之情。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第四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⑤此诗先写独坐思家,次写吹笛寄怨,再写家人念己,步步逼进,层层深入,以表夫妇相忆之情。

(沈祖菜《唐人七绝诗浅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二、蓟 中 作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高适(700—765),字达夫,郡望为渤海蓓县(今河北景县)。

天宝八载(749),得睢阳太守张九皋力荐,举有道科,授封丘尉。

天宝十二载(753),辞官往河西哥舒翰幕府,任左骁卫兵曹、掌书记。

安史乱起,帮助哥舒翰守潼关。

广德元年(763)任西川节度使。

入朝后任刑部侍郎,转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

后人编有《高常侍集》。

此诗一名《送兵还作》,是诗人于天宝十载(751)以封丘尉身份送兵到北部边境回程途中在蓟中所写。

蓟中,蓟城,故址在河北卢沟桥北。

2.基本解读这首诗写了边塞风光,表达自己忧心边事但请缨无路的苦闷心情。

(主旨)“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写在边城所见景象。

诗人骑马从塞外千里迢迢赶到蓟城,登上这座边城的城墙。

只见边塞苦寒之地,一片萧条,白日当中,黯淡无光的景象。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写诗人登城所见而引发诗人忧心边事心情。

诗人看到边塞之地如此萧条,民不聊生,就为胡虏的反复叛乱而担忧。

难道没有安定边境的奏疏上陈吗?并不是,而是朝廷偏信某些无能将领,让他们无功受赏,令有志之士扼腕长叹。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尽管自己有着孙武和吴起一样的谋略,但皇帝不重视也只能空自闭门叹息。

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郁闷之情。

3.鉴赏要点这首诗写了诗人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高适早年落拓,延至四十余岁尚是一封丘小尉,故登上边城,触景生情,想到无才无识者巴结讨好朝廷即可尸位素餐,不管边地人民死活,弄得边地狼烟四起,民不聊生;而有才有识者上书言事,却石沉大海,不被重用,一腔忧愤尽抒笔端。

暗示手法的运用。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语含讽刺,表面写诸将,实际写玄宗偏听偏信。

4.相关资料“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见”,归咎于君;“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归咎于臣。

同一忧感,不若此语得体,激切温厚。

然“已承恩”三字,偷惰、欺蔽二意俱在其中,可为边事之戒。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明末刻三色套印本)三、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岑参(约715—770),祖籍南阳(今属河南),后移居江陵(今属湖北)。

天宝三载(744),中进士,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

天宝八载(749),入安西都护高仙芝幕,任掌书记。

天宝十三载(754),入安西都护封常清幕,以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充节度判官、支度副使。

至德二载(757),至灵武肃宗处,迁右补阙,后历任起居舍人、虢州长史等职。

永泰元年,出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

有《岑嘉州集》。

《全唐诗》...

我想找有关边塞的诗(题目、朝代、作者、内容)

展开全部边塞诗 唐代的边塞诗 (一)概况: 1、边塞诗和边塞诗派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

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

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他的边塞诗一方面题材开阔,内容包括:A、边塞风光;B、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C、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D、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

不仅内容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大多领域,而且格调高亢。

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

边塞诗创作一时蔚为风气。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高之《燕歌行》、岑参《白雪歌》、 《走马川行》等七言 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

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

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有《出塞》、《从军行》,王之涣有《出塞》,王翰有《凉州词》。

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

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

2、初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 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 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

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

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 3、盛唐边塞诗的特点,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

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

(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

(4)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

就边塞诗的体裁来看,包括歌行在内的古体诗创作已经成熟,蔚为大观,代表作品有:李颀《古从军行》“…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 另一个方面,近体边塞诗也走向成熟。

代表作品有: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关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以报生擒土谷浑。

”;王之涣《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二)高适的边塞诗 1、生平: 高适(701-765)是盛唐边塞诗的主要创作者,这和他的边塞经历有密切的关系。

高适在人生的早年,就渴望从军,建立边功。

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

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自天宝十二年(753)开始,高适长期从军,三度出塞,军旅生活体验丰富。

高适每次出塞都写了大量的诗或纪行,或抒怀。

高适边塞诗题材选取角度的特点是:以政治家的眼光来观察、分析边塞的现状,把战争和国家的安危、人民的苦乐联系在一起考虑,因此题材广泛,思想深刻。

譬如,他对边塞的纷扰不宁表示忧虑:“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

他对战士的勇往无前,作热烈的歌颂:“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燕歌行》)。

他对战争的意义也有深刻的思索:“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九曲词》)。

角度全面是高适诗歌的独到之处。

2、诗作风格:风骨凛然 前人评价高适的诗“读之使人感慨”(严羽《沧浪诗话》)“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概括起来就是风骨凛然。

“风骨凛然”即突出雄浑悲壮的精神意绪,无畏无惧的英雄气概 ,因而有气魄,有境界的诗风。

他的诗继承汉魏古诗的遒劲风格,常用的表现方式是铺排对比,直抒胸臆。

诗作带着强烈的感情。

譬如表明功名欲望的“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高适在诗中常常抒发议论,穿插在叙事和抒情当中,使作品更深厚老成。

高诗以七古见长。

诗歌容量大,情感跌宕起伏,意象色彩鲜明而又简洁。

故胡应麟《诗薮》称“音节鲜明,情致委折,浓纤修短,得衷合度”。

3、《燕歌行》赏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