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廉洁诗词石灰



关于廉洁的古诗展开全部 咏 史 (唐 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翻译:尽看前朝

关于廉洁的古诗

展开全部 咏 史 (唐 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翻译:尽看前朝旧事,成功来自勤俭节约,而奢侈浪费最终会导致国破家亡。

教育国人远离奢侈,勤劳朴素,家运国运将永久兴旺。

诗人择取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来考察历史兴亡,在批判帝王淫奢昏愚足以败国亡国的同时,还对勤俭图治而最终失败的当朝皇帝文宗表示了叹惋、悲悼,其痛惜哀惋中渗透着不得其解的迷茫,包含着对历史兴败定规前所未有的质疑。

《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代表了诗人在这方面的思考和困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珍珠始是车?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虽然诗篇主要表达对文宗的哀惋之情,但我们还可从多个层面对其丰富的内涵予以另外的解读。

我们从这首作品流露的深切哀惋情绪中,还能读出作者对文宗勤俭贤德而失败的深深不解,对“成由勤俭破由奢”这个历史定规的质疑。

诗人虽然对自己的困惑不得其解,但这个思考质疑本身就是咏史诗历史视野的新突破;诗人无可奈何的悲叹惋惜也启示我们,单纯将道德与兴亡作因果联系的德型政治文化自身存在观念的盲区。

入京诗 (明 于谦) 绢帕蘑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碍阎罗话短长。

此诗的大意是说:蘑菇、绢帕和线香是供人们使用的,如果都被当官的拿去讨好了上司,就会给人民生活所需带来困难;自己一身清白去做京官,就不会让老百姓指戳脊梁。

于谦还将“两袖清风朝天去”这句话写成横匾,挂上自家的门楣,以示不为利禄所动。

但是,同僚并不以其为谦虚清廉,反而说他坏了官场规矩,而且是“居心叵测”。

于谦对此置若罔闻,还是没有随波逐流,言行始终如一。

从此,于谦空手入京就职这个故事广泛传开了,“两袖清风”还被引申为“品德正直清廉官员”的代名词。

书端州郡齐壁 (宋 包拯)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含义:这首诗充分表明了包拯廉洁奉公、刚直不阿的从政为人的道德准则,也表明了他立志做国家的栋梁、为民造福的决心。

包公不但严于律己而且制定了一条“家训”,劝诫子孙将来永远清廉。

这则家训说:“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仰工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这则家训真是独特而严厉。

据史书记载包拯子孙如其子包绶、其孙包永年等,也都一直恪守家训,居官清廉,并且深受世人的称赞。

包拯的清正廉洁之风,到其子包绶时,也更加发扬光大了 包公所到之处,都深入体察民情,兴利除弊,为百姓做好事。

例如他知端州时,发现老百姓由于饮用江水,身体多病,他就发动群众,在端州城内打了七眼水井。

百姓改饮井水,健康状况大为改善。

公办案公正、机智,为人正直、作官清廉,为世人,也为我所钦佩死后也更可以说是鞠躬尽瘁。

他为官清廉,爱民精神和品质也将永远被世人所传颂! 关于古代的廉政格言警句有: [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公生明,廉生威。

翻译:官员一心为公、办事公正则会心明眼亮;居官清廉则会树立威信。

[春秋]《论语?里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

翻译:财富和高官显爵,是人们都想得到的。

但对有道德的人来说,如果它们来路不正,就不要它们。

[春秋]《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翻译:当官的如果自身清正廉明,就是不发命令,老百姓也会好好干;如果自身贪邪不正,百姓何以从。

[唐]李商隐《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翻译:遍观历代圣贤治国治家的经验教训,成功皆因勤俭,败亡皆因奢侈。

[宋]包拯《乞不用赃吏疏》: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翻译:廉洁的官吏,是人民的表率;贪赃的官吏,是人民的盗贼。

[宋]岳飞: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翻译:文官清正廉洁,武将拼死报国,这样国家就可以太平了。

[宋]朱熹: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翻译:世上的路没有比贪欲更险恶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误了一生。

[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翻译:忧患劳苦,可以使国家兴盛;一味贪图安逸享乐,就可以葬送自身。

另为还有: 古代“砥廉诗” 下文试对历代“砥廉诗”作简要分析。

一是咏廉。

“公生廉,明生威”,自古以来,廉政作为一种道德,一份操守,一直为人深情期待和吟咏着。

宋代歌谣《襄阳人歌》:“叶光化,丰谷城;清如水,平如衡。

”,光化县令叶康直,谷城县令丰稷,均行善政,百姓便撷取“水”、“衡”两种意象来歌颂他们的清廉、公正;明代文学家冯梦龙亦写到:“吏肃唯遵法,官清不爱钱;豪强皆敛手,百姓尽安眠。

”,同样深刻反映了百姓对清廉政治和安居乐业的渴求。

二是刺贪。

“贪”为“廉”之反,历来为人所不耻。

明代有诗:“来如猎犬去...

古人的诗句来赞美石灰

赞美石灰的古人诗句不多,最有名的是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全文: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

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

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

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于是,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

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

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

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

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

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

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

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

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

谥曰忠肃。

有《于忠肃集》。

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提一个描写清正廉洁的诗句】作业

古代“砥廉诗”浅析 诗是传统文化的菁华、文学艺术的奇葩。

孔子云:“诗言志也”,古代现实主义诗人们,述理明志,讽贪刺虐,写下了大量的“砥廉”诗作。

从现存“廉诗”来看,题材不外“咏廉”、“刺贪”、“自勉”、“尚朴”、“述害”、“陈利”、“身言”、“轻财”、“物喻”、“讽世”十个方面,下文试对历代“砥廉诗”作简要分析。

一是咏廉。

“公生廉,明生威”,自古以来,廉政作为一种道德,一份操守,一直为人深情期待和吟咏着。

宋代歌谣《襄阳人歌》:“叶光化,丰谷城;清如水,平如衡。

”,光化县令叶康直,谷城县令丰稷,均行善政,百姓便撷取“水”、“衡”两种意象来歌颂他们的清廉、公正;明代文学家冯梦龙亦写到:“吏肃唯遵法,官清不爱钱;豪强皆敛手,百姓尽安眠。

”,同样深刻反映了百姓对清廉政治和安居乐业的渴求。

二是刺贪。

“贪”为“廉”之反,历来为人所不耻,明代有诗:“来如猎犬去如风,收拾州衙大半空,只有江山移不动,也将描入画图中。

”,生动描绘了一个贪得无厌的知府形象,令人忍俊不禁中生出愤慨悲凉;“鸡鸣喈喈,鸭鸣呷呷,县尉下乡,有献则纳;鸡鸣于埘,鸭鸣于池,县尉下乡,靡有孑遗;鸡既烹矣,鸭既羹矣,锣鼓鸣矣,县尉行矣”,这首宋代歌谣仿照《诗经》句式,对贪得无厌的县尉作了尖锐的批评。

三是自勉。

历代“砥廉”诗中,不少是作者歌咏自勉的,如北宋包拯《书端州郡斋壁》:“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道出了他立身的准则,坚贞的操守;又如郑燮《题竹》:“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一幅夜雨听竹图,描摹出一位关心民间疾苦,深夜辗转不寐的廉吏形象。

四是尚朴。

“奢”与“贪”相生相伴,诗人们往往推崇简朴的生活,如明代沈贲《讽兄》:“锦衣玉食非为福,檀板金樽可罢休;何事长事子孙计,瓦盆盛酒木棉裘。

”,意指简朴持家方能长久;又如于谦《题画诗》:“青紫均沾雨露恩,一团生意淡中存;食前方丈倘来物,大节还须咬菜根。

”说的也是嚼得菜根百事可为的道理。

五是述害。

《古诗源》辑有汉代古诗:“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利旁有倚刀,贪人还自贼。

”,先以甘瓜与苦蒂、美枣与荆棘为喻,继以“利”字之右侧刀为诫,告以甘苦、美刺、利害相关联的警示;另唐诗云:“贪人好聚财,恰如枭爱子;子大而食母,财多还害己。

”,则以枭爱子,子食母形象阐述了贪多聚财,财多害己道理。

六是陈利。

元代吉雅漠丁《题画竹为董文中赋》:“雨过蛟龙起,风生翡翠寒,但存清白在,日日是平安

”,以竹为喻,巧用双关,以清白与好友共勉,暗藏了清廉可致平安的道理;明代冯梦龙诗:“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所以恬淡人,无营心自足。

”,亦是劝导人淡泊名利的佳句。

七是身言。

“砥廉”诗中不乏现身说法之作,如唐代陈璠《临刑诗》:“积玉堆金官又崇,祸来倏忽变成空;五年荣贵今何在,不异南柯一梦中”,宿州太守陈璠临刑索笔之作,道出其悔愧已晚的心声;又如宋代陈必敬《过钓台》:“公为名利隐,我为名利来;羞见先生面,黄昏过钓台。

”,既颂扬了严子陵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也暗喻了对自己逐名追利的羞愧心情。

八是轻财。

贪奢皆缘“钱财”起,诗人们用辛辣的笔触对“金钱”作了大量尖锐的讽刺,如元代贡师泰《古意》:“黄金本何物,举世相纷争;贱者可以贵,死者可以生。

”,深刻揭露和批判了黄金的特殊权力;又如明代袁宏道《读》:“闲来偶读《钱神论》,始识人情今益古;古时孔方比阿兄,近日阿兄胜阿父。

”,巧借钱的别称,讽刺了当时淡漠的世故人情。

九是物喻。

诗人常常借物以言清廉之志,如明代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借石灰象征自己清白的操守;又如清代郑燮《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在赞美岩竹的坚强中,隐喻了作者的刚劲风骨。

十是讽世。

元代有诗《年节》:“残年节礼送纷纷,尽是豪门与富门;唯有老僧阶下雪,始终不见草屐痕。

”,描画出元代过节时权贵之家送礼者盈门的情形;另有一首《奉使来谣》:“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地。

”,深刻揭示了官吏的残暴与百姓的痛苦,从这两首诗反映的社会腐朽风气看,元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也就不足为怪了。

“砥廉诗”虽题材、体式殊异,但均道出了“官清民自安”这一相同主题。

闲暇时常读读这些“廉诗”,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民主的社会,也是大有启发和裨益的。

展开全部 一、咏 史(唐 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二、金陵怀古四首(其一) (宋 王安石)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

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三、书端州郡齐壁 (宋 包拯)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四、过孝感县十里所望一土山下有渔舟呼之不来 (宋 张耒) 有道隐屠钓,仁廉非偶然。

倾筐出紫鳜,挥手谢青钱。

昔有离骚客,名高楚国贤。

独醒遭尔笑,吾幸醉终年。

五、拒礼诗 (明 况钟)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

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泪注如泉。

六、离任 (明 况钟) 捡点行囊一担轻, 京华望去几多程。

停鞭静忆为官日, 事事堪持天日盟。

七、咏煤炭 (明 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八、入京诗(明 于谦)绢帕蘑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碍阎罗话短长。

九、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鎚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十、任满偈城隍(明 胡守安)一官来此几经春,不愧苍天不负民。

神道有灵应识我,去时还似到时贫。

十一、题贿金(明 吴讷)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

若有赃私并土物,任他沉在碧波间。

十二、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 郑板桥)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十三、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 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十四、罢郡(清 蔡信芳) 罢郡轻舟回江南, 不带关中一点棉。

回看群黎终有愧, 长亭一别心黯然十五、赠曾志 陶铸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

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

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

无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十六、冬夜杂咏 青 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十七、满江红·怀念鲁迅白子魁 渺渺孤魂,难舍弃,神州大地。

高擎起,文豪旗帜。

拼搏不已。

世界如今还板荡,中国贪官正得意。

看城狐社鼠咬民心,隳社稷。

眠不得,中夜起;千万事,千万语。

与毛翁商量,文坛战役。

匕首投枪磨个亮,雄心瘦骨勤料理。

莫彷徨,呐喊再出征,风云泣。

十八、 处 世 姜洪佩有德言能立,无求品自高。

做人常律己,正气贯云霄。

十九、咏 廉 政张本诚贪官沈浮怎能忘,反面教员罪恶彰。

迷恋色财法难忍,舔沾贿赂锁银铛。

一身正气豪情壮,两袖清风意志昂。

秉公勤政讲奉献,为国报效美名扬。

二十、严 惩 腐 败李振奎腐败贪污不可为,廉明公正留口碑。

赃官逍遥民声怒,反贪定要击重锤。

险阻征途鼓剩勇,为民除害业绩辉。

干群团结千业举,党纪严明万事飞。

-------------------《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墨梅 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梅花的精神,实际上写出了作者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和坚贞纯洁的节操。

也是作者鄙视流俗,坚贞自守的高尚情操。

------------------------入京诗(明 于谦)绢帕蘑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碍阎罗话短长。

此诗的大意是说:蘑菇、绢帕和线香是供人们使用的,如果都被当官的拿去讨好了上司,就会给人民生活所需带来困难;自己一身清白去做京官,就不会让老百姓指戳脊梁。

于谦还将“两袖清风朝天去”这句话写成横匾,挂上自家的门楣,以示不为利禄所动。

但是,同僚并不以其为谦虚清廉,反而说他坏了官场规矩,而且是“居心叵测”。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郑板桥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拒礼诗 况钟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

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泪注如泉。

咏煤炭 于谦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清正廉洁的诗

石 灰 吟展开全部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若等闲:好像很平常。

[简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

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

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

“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咏竹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峭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人一生阿直不阿,所以他笔下的竹子显得坚定、挺拔、苍劲。

竹子这种宁折不弯的精神,又是诗人“清为官、勤为民”的亮节志向的生动写照,表现了诗人坚强不屈的豪迈气概。

...

有关清正的诗句

展开全部 千锤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 板桥《竹石诗》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 谦《石灰呤》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

贪使人堕落,廉使人奋进。

松竹梅,岁寒三友,廉正清,为官三要。

领导有正气,职工有士气,单位有朝气。

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反腐倡廉,警钟长鸣。

奢欲贪 俭生廉。

一丝不苟勤于政务,一生为民乐在其中。

世上黄金贵,清廉价更高。

廉洁乃干部之魂,勤政是公仆之本。

为官以廉为先,从政以勤为本。

党风正则人心向,政风正则令畅通,民风正则富思进,家风正则万事兴。

贪婪的欲望使人堕落,廉政的品质使人奋进。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公。

严是爱,松是害,廉洁从政做表率。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唯公则灵。

清廉则无畏,秉公则无私。

以公为矛,锐不可当;以廉为盾,坚不可催。

做人贵在品,为官重在廉。

廉而洁,一身正气;勤而俭,两袖清风。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官位要缚心。

廉洁自律绷紧弦,拒腐防变勿思贪。

清廉是进步的阶梯,腐败是灭亡的快车。

头顶国徽,对国家负责尽职尽责;肩扛红盾,为人民服务自警自励。

固本清源,反腐倡廉。

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廉其政。

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

名位利禄皆为身外之物,品格事业才是立身之本。

一念之贪,损自德,毁自身,殃及儿女;两袖清风,躬于行,利于民,感召世人。

心正则廉洁,身正则刚直,行正则威严。

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一草一木当晓百姓利益,一言一行勿忘党的宗旨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勤政爱民,家家安乐;崇贤尚德,处处祯祥

有关廉政的古诗有哪些,

展开全部 咏 史(唐 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翻译:尽看前朝旧事,成功来自勤俭节约,而奢侈浪费最终会导致国破家亡。

教育国人远离奢侈,勤劳朴素,家运国运将永久兴旺。

诗人择取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来考察历史兴亡,在批判帝王淫奢昏愚足以败国亡国的同时,还对勤俭图治而最终失败的当朝皇帝文宗表示了叹惋、悲悼,其痛惜哀惋中渗透着不得其解的迷茫,包含着对历史兴败定规前所未有的质疑。

《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代表了诗人在这方面的思考和困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珍珠始是车?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虽然诗篇主要表达对文宗的哀惋之情,但我们还可从多个层面对其丰富的内涵予以另外的解读。

我们从这首作品流露的深切哀惋情绪中,还能读出作者对文宗勤俭贤德而失败的深深不解,对“成由勤俭破由奢”这个历史定规的质疑。

诗人虽然对自己的困惑不得其解,但这个思考质疑本身就是咏史诗历史视野的新突破;诗人无可奈何的悲叹惋惜也启示我们,单纯将道德与兴亡作因果联系的德型政治文化自身存在观念的盲区。

入京诗(明 于谦)绢帕蘑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碍阎罗话短长。

此诗的大意是说:蘑菇、绢帕和线香是供人们使用的,如果都被当官的拿去讨好了上司,就会给人民生活所需带来困难;自己一身清白去做京官,就不会让老百姓指戳脊梁。

于谦还将“两袖清风朝天去”这句话写成横匾,挂上自家的门楣,以示不为利禄所动。

但是,同僚并不以其为谦虚清廉,反而说他坏了官场规矩,而且是“居心叵测”。

于谦对此置若罔闻,还是没有随波逐流,言行始终如一。

从此,于谦空手入京就职这个故事广泛传开了,“两袖清风”还被引申为“品德正直清廉官员”的代名词。

书端州郡齐壁(宋 包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含义:这首诗充分表明了包拯廉洁奉公、刚直不阿的从政为人的道德准则,也表明了他立志做国家的栋梁、为民造福的决心。

包公不但严于律己而且制定了一条“家训”,劝诫子孙将来永远清廉。

这则家训说:“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仰工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这则家训真是独特而严厉。

据史书记载包拯子孙如其子包绶、其孙包永年等,也都一直恪守家训,居官清廉,并且深受世人的称赞。

包拯的清正廉洁之风,到其子包绶时,也更加发扬光大了 包公所到之处,都深入体察民情,兴利除弊,为百姓做好事。

例如他知端州时,发现老百姓由于饮用江水,身体多病,他就发动群众,在端州城内打了七眼水井。

百姓改饮井水,健康状况大为改善。

包公办案公正、机智,为人正直、作官清廉,为世人,也为我所钦佩死后也更可以说是鞠躬尽瘁。

他为官清廉,爱民精神和品质也将永远被世人所传颂! 关于古代的廉政格言警句有:[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公生明,廉生威。

翻译:官员一心为公、办事公正则会心明眼亮;居官清廉则会树立威信。

[春秋]《论语?里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

翻译:财富和高官显爵,是人们都想得到的。

但对有道德的人来说,如果它们来路不正,就不要它们。

[春秋]《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翻译:当官的如果自身清正廉明,就是不发命令,老百姓也会好好干;如果自身贪邪不正,百姓何以从。

[唐]李商隐《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翻译:遍观历代圣贤治国治家的经验教训,成功皆因勤俭,败亡皆因奢侈。

[宋]包拯《乞不用赃吏疏》: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翻译:廉洁的官吏,是人民的表率;贪赃的官吏,是人民的盗贼。

[宋]岳飞: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翻译:文官清正廉洁,武将拼死报国,这样国家就可以太平了。

[宋]朱熹: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翻译:世上的路没有比贪欲更险恶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误了一生。

[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翻译:忧患劳苦,可以使国家兴盛;一味贪图安逸享乐,就可以葬送自身。

另为还有:古代“砥廉诗”下文试对历代“砥廉诗”作简要分析。

一是咏廉。

“公生廉,明生威”,自古以来,廉政作为一种道德,一份操守,一直为人深情期待和吟咏着。

宋代歌谣《襄阳人歌》:“叶光化,丰谷城;清如水,平如衡。

”,光化县令叶康直,谷城县令丰稷,均行善政,百姓便撷取“水”、“衡”两种意象来歌颂他们的清廉、公正;明代文学家冯梦龙亦写到:“吏肃唯遵法,官清不爱钱;豪强皆敛手,百姓尽安眠。

”,同样深刻反映了百姓对清廉政治和安居乐业的渴求。

二是刺贪。

“贪”为“廉”之反,历来为人所不耻。

明代有诗:“来如猎犬去如风,收拾州衙大半空,只有江山...

关于廉政建设的诗词有哪些?

1、《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释义】意思是石灰被千锤百炼才出得深山,经历烈火焚身的痛苦也坦然自若这首诗的寓意是自己不怕磨难,志向高洁,虽经痛苦,仍不变节的高尚的道德情操2、《咏史》 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释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就是总结历史经验,指出古代君主治理国家的教训,成功主要由于勤俭,奢侈则招致破败。

也叫“成由勤俭败由奢”。

3、《入京诗》 于谦绢帕蘑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碍阎罗话短长。

【释义】绢帕、麻菇、线香这些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可是因为贪官污吏的搜刮,它们反而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所以我什么也不带,只带两袖清风去朝见天子,免除百姓的不满。

4、《书端州郡齐壁》 包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释义】净化心灵,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廉洁奉公,是我为自己确定的为官宗旨。

正直能干的人,像那高大笔直的树干,终归会成为社会栋梁;好比精粹的钢材,是不会用来制作弯钩的。

那些贪官如同鼠雀,见粮仓充盈,就满心欢喜;好似狐兔,见杂草除尽,无处藏身,就愁苦不已。

圣贤在古籍中留下的立身处事之教诲,我们要引以为戒,可不要招致后辈人的耻笑啊。

5、《题画竹为董文中赋》吉雅漠丁雨过蛟龙起,风生翡翠寒。

但存清白在,日日是平安。

【释义】以竹为喻,巧用双关,以清白与好友共勉,暗藏了清廉可致平安的道理。

于谦的石灰吟是不是爱国

清正廉洁的诗?急急急急!!!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经过千万次锤打从深山里采出来的石灰,对熊熊烈火的焚烧看得跟平常事一样。

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