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武夷山朱熹诗词



武夷山的诗词 《武夷茶歌》——范仲淹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一、武夷山造型奇特,山势险峻。三十六峰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最险的是大

武夷山的诗词

《武夷茶歌》——范仲淹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一、武夷山造型奇特,山势险峻。

三十六峰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

最险的是大王峰,从峰底向上有人工开出的石阶,一直通向峰顶。

二、武夷山非常美丽,峰峦重叠,险峻多姿。

三、去武夷山旅游,大家都感到非常愉悦。

四、这本书对武夷山的风景、人文、风俗特点描写得太好了,真令人神往。

五、结果表明:枯叶蛾科昆虫在武夷山保护区的多样性指数是较高的。

六、武夷山脉植被地带处于泛北极植物区向古热带植物区过渡。

七、武夷山茶场的小绿叶蝉种群对啶虫脒已经产生了高抗水平,抗性倍数为52.3倍。

八、完全以武夷山、浦城等周边县市的优质野生油茶籽为原料。

九、对直接投诉或福建省消委会、武夷山市消委会转交的投诉件,一般在10个工作日处理完毕。

十、通过对武夷山市竹林鼠害的调查,摸清了竹林主要竹鼠的种类和鼠害发生原因。

朱熹的古诗有哪些?

朱熹的诗词有很多,但大都很长,列举部分如下: 1、《九曲棹歌》 宋·朱熹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 2、《春日》描写春天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3、《题榴花》 宋·朱熹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 4、《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5、《泛舟》 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 6、《浣溪沙》 宋·朱熹 压架年来雪作堆。

珍丛也是近移栽。

肯令容易放春回。

却恐阴晴无定度,... 7、《菩萨蛮·晚红飞尽春寒浅》 宋·朱熹 晚红飞尽春寒浅。

浅寒春尽飞红晚。

尊酒绿阴繁。

繁阴绿酒尊。

老仙诗句... 8、《菩萨蛮·暮江寒碧萦长路》 宋·朱熹 暮江寒碧萦长路。

路长萦碧寒江暮。

花坞夕阳斜。

斜阳夕坞花。

客愁无胜... 9、《好事近·春色欲来时》 宋·朱熹 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

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中原佳气郁葱... 10、《西江月·睡处林风瑟瑟》 宋·朱熹 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

身心无累久轻安。

况有清池凉馆。

.... 展开全部...

咏武夷山的古诗有哪些

建溪十咏其一武夷山 朝代:宋 作者:杨亿 灵岳标真牒,孤峰入紫氛. 藤萝暗仙穴,猿鸟骇人群. 古道千年在,悬流万壑分. 汉坛秋藓驳,谁祀武夷君. 题武夷 李商隐 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萧鼓当时回. 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 武夷 徐凝 武夷无上路,毛径不通风. 欲共麻姑住,仙城半在空. 九曲溪 一溪贯群山,清浅萦九曲. 溪边列岩岫,倒影浸寒绿. 九曲溪 一溪贯群山,清浅萦九曲. 溪边列岩岫,倒影浸寒绿. 九曲溪 一溪贯群山,清浅萦九曲. 溪边列岩岫,倒影浸寒绿. 九曲溪 李纲 一溪贯群山,清浅萦九曲. 溪边列岩岫,倒影浸寒绿. 题 画 李纲 ? 清气盘回作武夷,峰峦 窕白云飞. 重来未了平生愿,一幅轻绡画得归. 游 武 夷 陆游 少读封禅书,始知武夷君. 晚乃游斯山,秀杰非昔闻. 三十六奇峰,秋晴无纤云. 空岩鸡晨号,峭壁丹夜暾. 巢居寄千仞,鸿荒想羲轩. 风雨蜕玉骨,难以俗意论. 丹梯不容蹑,修蔓亦畏扪. 溯流进小艇,愧惊白鸥群. 《九曲棹歌》【宋】朱熹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咏武夷茶 宋·朱熹 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取灵芽余自栽. 地僻芳菲镇长在,谷寒彩蝶未全来. 红裳似欲留人醉,锦幛何妨为客开. 咀罢醒心何处所,近山重叠翠成堆. 古诗这东西很有意思的,加油哦!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 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落碧监毵.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 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 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 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 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回. 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 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学道虽恨晚,养气敢不勤. 宦游非本志,寄谢鹤与猿....

赞美武夷山的诗词美句

展开全部毛主席在福建莆田会议后率军返回赣南的路上写了一首如梦令: 宁化、清流、归化,路霭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答案补充 宋朝词人 柳永 到武夷山游览:巫山一段云 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

九班麟稳破非烟。

何处按云轩。

昨夜麻姑陪宴。

又话蓬莱清浅。

几回山脚弄云涛。

彷佛见金鳌。

其二 琪树罗三殿,金龙抱九关。

上清真籍总群仙。

朝拜五云间。

昨夜紫微诏下。

急唤天书使者。

令赍瑶检降彤霞。

重到汉皇家。

其三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

天风摇曳六铢衣。

鹤背觉孤危。

贪看海蟾狂戏。

不道九关齐闭。

相将何处寄良宵。

还去访三茅。

其四 阆苑年华永,嬉游别是情。

人间三度见河清。

一番碧桃成。

金母忍将轻摘。

留宴鳌峰真客。

红〔犭龙〕闲卧吠斜阳。

方朔敢偷尝。

其五 萧氏贤夫妇,茅家好弟兄。

羽输飙驾赴层城。

高会尽仙卿。

一曲云谣为寿。

倒尽金壶碧酒。

醺酣争撼白榆花。

踏碎九光霞。

...

关于武夷山的诗句?

展开全部 1.《武夷山中》 宋代: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2.《武夷山》 唐代:李商隐 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几时回。

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

3.《武夷山》 唐代:李商隐 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几时回。

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

4.《怀武夷山禅师》 唐代:贯休 万叠仙山里,无缘见有缘。

红心蕉绕屋,白额虎同禅。

古木苔封菌,深崖乳杂泉。

终期还此去,世事只如然。

5.《武夷山仙城》 唐代:徐凝 武夷无上路,毛径不通风。

欲共麻姑住,仙城半在空。

...

泰宁朱熹诗句

《九曲棹歌》年代: 宋 作者: 朱熹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

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毵。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

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

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

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

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回。

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

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武夷山九曲溪传说!!!!!!!!!!

九曲溪平川一带。

右侧这座山与云齐,叫齐云峰,因形似火焰,故又俗称火焰山。

民间传说,古时候火焰山的烈焰常使山下这个村庄着火,乡民们一次次遭灾毁屋,一次次又被迫再建新屋,于是这个村庄便有“新村”的称号。

后上天为拯救生灵,便派武夷十三仙人下凡施法术在山前凿开一条江墩溪,从此村庄安宁,日渐繁荣,万家灯火犹如天上点点繁星。

从此村庄改名为“星村”。

左侧这座山峰叫白云岩,又名灵峰。

白云岩重岩耸叠,巍然云际,每当拂晓,常有白云在岩的半腰飘悠,忽聚忽散,分合不定,故名白云岩。

白云岩上现遗有几堵残垣颓壁,是白云庵的旧址。

在庵的后壁上,有一岩洞,称白云洞。

我国演述周武王伐商的古代小说《封神演义》中提到的道人乔坤,就曾在此修养,自称是武夷山白云洞“散人”。

后因协助姜子牙破阵有功,受封为“夜游神”。

岩的北面有一个轩敞的岩洞,人称“极乐国”。

其进洞路径之险,可谓武夷第一。

这里上下都是绝壁,壁间只有一线横坳,是进洞的唯一途径。

人们一定要伏身蛇行,手脚并用,才能爬过岩缝进入洞中。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我国古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首次入闽武夷山时,就曾半历其境,并在《武夷山日记》里生动地记述了这个惊险的历程:“余从壁坳行,已而坳渐低,壁危,则就而伛偻;愈低愈狭,则膝行蛇伏。

至坳转处,上下仅悬七寸,阔上尺五,坳外壁深万仞。

余匍匐以进,胸背相摩,得度其险。

岩果轩敞层叠,有斧凿于中,欲开道而未就也。

”站在白云岩巅,南望九曲溪上游,平畴沃野,豁然开朗,别有一番天地。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的诗句,描写的就是这一带的景色。

八曲,夹溪两岸,奇峰环拱,怪石嶙峋,状如动物,素有“水上动物园”之称。

溪左有卧狮笑猴、上下水龟石[、猫儿石、鱼磕石、海蚧石;溪右有象鼻岩、骆驼峰等,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关于上、下水龟石,还流传这么一段动人的故事:传说南宋淳熙10年(1184年),朱熹辞官回到武夷山,住在清隐岩下的茶洞旁著书讲学。

一天黄昏,朱熹正对着满天的晚霞吟诗作赋,忽听门外传来:“先生,先生。

”的呼唤。

朱熹出门一看,只见茶洞外正笑吟吟走来一位相貌端庄的姑娘,便问:“你是何人,家住哪里,为何来到此地?”姑娘答道:“我姓胡,名叫丽娘,家住五曲河对面。

因仰慕先生的才学,特来拜您为师。

”朱熹见女子端庄识礼,又求学心切,就收留了她。

从此,丽娘风雨无阻,每天晚上都来到朱熹的书房。

她读遍了四书五经,替朱熹眷写了大量的诗文。

丽娘的才学、多情,使朱熹感到了温暖与欢乐。

一天傍晚,朱熹在五曲平林渡口遇到摆渡的乌老头两口子。

乌老头对朱熹说:“看你气色不好,定是中邪了。

你可知道每晚至你书房的女子是谁吗?她就是武夷山的狐狸精。

想谋你的才学,夺你祖传的玉碗!”“啊!”朱熹不禁大吃一惊,心里直纳闷:好端端一个正经女子,怎会是狐妖?“如果你不信,不妨待她睡着时,看看有没有双玉筷从她的鼻孔里伸出。

”回家以后,朱熹心如乱麻,一连两个夜晚不能入眠,丽娘温存地相陪着。

到了第三个夜晚,丽娘实在困极了,就伏在书桌上睡着了。

四更天时,朱熹打个瞌睡醒来,顿时被眼前一片光亮惊呆了。

果然,一双碧绿透明的玉筷从丽娘的鼻孔伸了出来。

他慌忙之中,碰落了玉筷,闪出了一只狐狸的影子,一晃就不见了。

丽娘醒来,顿觉天悬地转,痛苦地说:“先生,我是武夷山修炼千年的狐狸精。

因仰慕先生的才学,知道先生寂寞,才每晚渡河来陪伴。

不料平林摆渡佬,那一对害人的乌龟精,想谋先生玉碗和丽娘的玉筷,曾跟我斗法输了,被贬在那儿摆渡。

他们就恶语中伤,拨弄是非,迫使我俩分离。

先生啊!如今丽娘玉筷离身,千年道行已破,我该到南螟靖里长眠去了。

”说完,泪水涟涟,与朱熹难舍难分。

忽然空中轰隆滚过一阵闷雷,在一阵旋风里闪过一对黑影,丽娘忙指着窗外的黑影喊道:“先生,它们毁了丽娘,拆散我们之间的情谊呀!”朱熹气得咬牙切齿,浑身打打颤,抄起朱笔就往窗外扔去,只见朱笔就像一只燃烧的箭直向这一对黑影刺去。

两个摆渡佬立时现出乌龟原形,慌忙向五曲上游爬去,但爬到八曲上水狮旁,就再也爬不动了,变成了一对石龟。

请大家注意看,左岸边这座横亘的巨岩,称鼓楼岩,岩石像不像一童子在跪拜。

岩后有紫芝峰。

在峰的半腰有一座岩石像观世音菩萨,这一景叫“童子拜观音”。

前面跟大家说,尼姑磨豆浆,就是给这位童子吃。

一座是丹炉岩,一座是仙迹岩。

前者因颇像传说中的太上老君的炼丹炉而得名;后者山岩上有两个圆石窝,相传是武夷仙人跪拜皇太姥留下的膝窝,故又名“仙膝岩”。

溪边的这两个岩洞,一个叫米仓,一个叫盐仓。

再往前走,扑入眼帘的这座山峰是天柱峰,俗称“酒坛峰”。

传说在一次瑶池的蟠桃会上,李铁拐不屑于王母娘娘所赐的“仙酒”,却端出一坛从武夷山山民家里讨来的家酿米酒,咕嘟咕嘟大喝起来。

不料想,醇郁的酒香四处飘溢,众仙们便纷纷丢弃“仙酒”,来抢喝铁拐李的武夷米酒。

铁拐李眼看酒被指抢光了,一气之下,便举起拐杖向...

郭沫若在《游武夷泛舟九曲》一诗中写道:“九曲清流绕武夷,棹歌...

(1)棹歌首唱自朱熹指听到船夫唱着朱熹的《九曲棹歌》--声的发生和传播.(2)幽兰生谷香生径指闻到深山中的花香--扩散.(3)方竹满山绿满溪指满山的竹子在小溪中形成倒影--平面镜成像.故答案为:(1)声的发生;(2)声的传播;(3)扩散;(4)平面镜成像.

武夷山文化的论文

武夷山与朱子游道 【摘要】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是东方文化圣哲,他的学说被称为后孔子主义(Noeo-Confuciansm)。

朱熹一生有四五十年生活在武夷山,游遍了武夷山的山山水水。

文章探讨朱熹在武夷山旅游活动所蕴含的游道,以便引起世人对这位哲人旅游活动与旅游思想的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武夷山;朱熹;游道;旅游文化 在旅游文化领域讲究旅游理蕴与艺术,称之为游道。

朱熹作为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对旅游也情有独钟。

奇秀甲于东南的武夷山水、杂五方之俗的地方风土人情和儒、释、道三家合流的文化氛围孕育出了朱熹的游观意境。

本文试就其游道进行概括与浅析,以期抛砖引玉。

一、“书史之外,酷爱山水”——悠游有度 宋代的经济、文化繁荣,旅游活动盛极一时。

风景佳处楼台、亭榭广泛建立,僧侣们在名山胜地开山创寺,修筑道路,旅游设施日趋完备。

士人漫游成风 ,甚至到了贫者也解质借兑,带妻挟子,竟日嬉游,不醉不归的地步。

朱熹一生也爱好旅游,他曾说过:“予少好佳山水异甚。

”[1]又说“书史之外,酷爱山水”。

[1]但朱熹不同于苟且于淫奢旅游生活的病态旅游者,他并未耽于游乐,讲求旅游适度,秉持中庸而不丧志。

他强调说:“那个优游和缓,须是做得八九分成了,方使得。

”[1]而且是“令稍稍虚闲,依旧自要读书。

”[1]有一次,他打点行装准备出游,这时收到好友吕祖谦的来信说要来他这里,朱熹认为,中辍山水之兴,虽未忘然,但杜门省事,未必不佳。

正如清代董天工所说,在武夷山,朱熹“自辟(武夷)精舍,令从游者诵习其中,亦惟是山闲静,远少世纷,可以专意肆力于身心问学中,非必耽玩山水之胜。

”[2]由此可见,朱熹不因游乐而废其时,只是把旅游作为学习、著述、讲学生活的调济。

二、“狂奴心事只风雩”——畅游有风 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讲求旅游,形成了舞雩之风。

论语·先进》记载,暮春的时候,春服既成,孔子带着学生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在沂河洗洗澡,在求雨的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

它描绘了孔子与学生们春游的愉快情景,这也是孔子及弟子们所向往的。

为什么孔子把登高山,嬉沂水作为志向呢?这验证了他“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的话。

圣人往往比德于山水,孔子认为,山本身就象个宽厚的母亲,她出云播雨,繁衍鸟兽,滋生草木,有广泽人世之德;群山体大势高,稳重厚实,永不衰竭,有崇高之意与万寿之心。

大山是伟大、恬静、仁厚的,符合仁者的生活信条。

而“道”几乎接近于水,也就是说,水的形态变化多端、水的性质阴柔又刚强,它本身是一个丰富的知识体系。

它的流变符合智者的认知活动过程,自然为智者所乐。

朱熹仰慕孔子的那种游兴,承续其畅游的遗风,发出了“狂奴心事只风雩”[1]的慨叹,把孔子当作效仿的榜样,从而形成幔亭之风。

正如朱熹的朋友韩元吉所说:“吾友朱元晦居于五夫里,去武夷一舍而近。

若其外圃,暇则游焉。

舆其门生弟子挟书而诵,取古诗三百篇及楚人之辞,哦而歌之,萧洒啸咏,留必数日,盖山之乐,悉为元晦之私也。

”[31]这说明朱熹居崇安五夫时,就已把几十里外的武夷山当作后花园了,闲暇时常与门生偕游,徜徉泉石间,体会泛舟九曲,畅游诸峰的乐趣。

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主管武夷山幔亭峰麓的冲佑观及淳熙十年(1183年)在五曲建武夷精舍后,讲学论道之余,更是尽得山中之乐。

朱熹这样做并不象道士,遁藏山谷,服气如芝。

而是为了“以学行其乡,善其徒”,“元晦既有以识之,便咸自得其幔亭之风。

”[1] 朱熹“近山思无穷,临水心未厌”[1],从观想武夷山水动静中建立起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他在《武夷精舍杂咏并序·仁智堂》中写道:“我惭仁智心,偶自爱山水。

苍崖无古今,碧涧日千里。

”[1]诗中委婉地表达了自号仁智堂主的朱熹既仁且智的博大心胸。

三、“弱龄慕丘壑,兹山屡游盘”——屡游不厌。

朱熹从武夷山五夫里到临安参加省试前,曾作《远游篇》:“愿子驰坚车,躐险摧其刚。

”“朝登南极道,暮宿临太行

睥睨即万里,超忽凌八荒”。

[1]他提倡旅游,奉劝世人不要裹足不前,终日独守空堂。

诗中抒发自己年轻气盛,想游历四方的抱负和豪兴。

朱熹一生游踪遍及中国半壁。

但是后来当他的好友吕祖谦写信邀他游浙江天台山,朱熹倦游此山,说:“书到令人愁,此山岂不幽?何必赋远游?”[1]因而朱熹更多的是以武夷山五夫家或以武夷精舍为中心的近游。

他对所钟爱的山水不以一次游历为满足。

象离五夫家七里远的仙洲山密庵及武夷山景区都是朱熹百游不厌的地方。

密庵古木四合,泉石甚胜,绕涧百余步有昼寒亭,附近有瀑布,且住着高僧道谦。

朱熹多次登临且还师事道谦学佛理,并常在这里吃斋饭。

“弱龄慕丘壑,兹山屡游盘”[1],说明他常来这里游玩,甚至到了仙梦肯来游的地步。

他留下了大量的旅游诗文,描绘了仙洲山的险峻、密庵与昼寒亭的静谧及瀑布的奇绝。

朱熹不怕旅途的艰辛,往往旧游或重寻。

他曾与学友门人数人早发五夫潭溪,夜登建阳云谷山,冒雨登建阳龙湖山,一日行程百余里。

因为泉石的招引,使他忘记了旅途的疲劳。

他知道...

描写武夷山的美景

展开全部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主要景区方圆7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米,属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 一,于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荣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武夷的美感在于山。

由于远古时期地壳运动,加之重力崩塌、雨水侵蚀、风化剥落的综合作用,使山体发生奇特变化:峰岩上升,沟谷下陷;山色因地热氧化而显红褐,山形因挤压而倾东。

它是全国200多处丹霞地貌中发育最为典型者。

地壳运动使这里的奇峰怪石千姿百态,有的直插云霄,有的横亘数里,有的如屏垂挂,有的傲立雄踞,有的亭亭玉立……就武夷山的景观而言,则是神似居多,似乎更加耐人品味。

武夷的灵性在于水。

武夷山麓中有众多的清泉、飞瀑、山涧、溪流。

流水潺潺,如诉如歌,给武夷山注入了生机,增添了动感,孕育了灵气。

其中,最具诱惑的莫过于九曲溪。

九曲溪发源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黄岗山南麓,全长60公里,流经景区9.5公里,山环水转,水绕山行,自有风情。

游人可自星村码头凭籍一弓形古朴的竹筏,随波逐流,饱赏山水大观,抬头可览奇峰,俯首能赏水色。

“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是九曲溪传神的写照。

武夷山市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劳动生息,逐步形成了国内外绝无仅有的偏居中国一隅的"古闽族"文化和其后的"闽越族"文化,绵延2000多年之久,留下众多的文化遗存。

反映这一时期文化特征的主要有"架壑船棺"、"虹桥板"以及占地48万m2的汉代闽越王城遗址。

武夷山与朱子理学有首不可分割的联系。

朱子理学在武夷山孕育、形成、发展

朱熹从14岁到武夷山,直到71岁去逝,在武夷山从学、著述、授徒、生活50余年。

朱子理学在这里萌芽、成熟、传播。

朱熹在武夷山创办的等书院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书院,直接在武夷山受业于朱熹的学者达200多人,许多成为著名理学家,形成有影响的理学学派。

武夷山风景区还有双竿竹、方竹、建兰等罕见的竹木、奇异的花卉、稀有的鸟兽和名贵的药材,特别是这里盛产的香浓、味醇的武夷岩茶,以其“药饮兼具”的功效,名扬四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