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佛门衣钵传人写的诗词



关于佛教的诗词展开全部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神秀示法诗)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示法诗) 3.处处逢归

关于佛教的诗词

展开全部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神秀示法诗)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示法诗) 3.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

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神照本如开悟诗) 4.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文偃诗) 5.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

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待郎来。

(分庵主开悟诗) 6.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

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本寂诗) 7.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

(灵云志勤开悟诗) 8.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五祖清演开悟诗) 9.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神赞蜂子投窗诗) 10.常忆西湖处士家,疏枝冷蕊自横斜。

精时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

(虚舟普度墨梅诗) 11.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草吹尽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悉。

(程颢题淮南寺诗) 12.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支才一见,回首舞三台。

(觉海法因庵主开悟诗) 13.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列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寒山吾心诗) 14.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刘长卿送上人诗) 15.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

相打长伏弱,到死不入县。

(王梵志我有诗) 16.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

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

(守安南台静坐诗) 17.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糊涂。

分明有偈言无信,却受他家一钵盂。

(悟新诗) 18.山县萧条早放衙,莲塘无主自开花。

三叉路口炊烟起,自瓦青旗一二家。

(惠洪诗) 19.他人骑大马,我独骑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王楚志他人诗) 20.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身暧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了元诗) 21.祖师遗下一只履,千古万古播人耳。

空自肩担跣足行,何曾踏着自家底。

(五祖演云诗) 22.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寒山诗) 23.独坐清谈久亦劳,碧松燃火暖衾袍。

夜深童子唤不起,猛虎一声山月高。

(俞紫芝诗) 24.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

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寒山诗) 25.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诗) 26.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见精神

因知幻物出天象,问取人间老斫轮。

黄庭坚题子瞻墨竹诗) 27.亭亭菊一枝,高标矗晚节。

云何殷红色,殉道应流血。

(弘一咏菊) 28.岭上白云舒复卷,天边皓月去还来。

低头却入茅檐下,不觉呵呵笑几回。

(白云端禅师诗) 29.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能得几回过。

(朱放题竹林寺诗) 30.众星罗列夜明珠,岩点孤灯月未治。

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

(寒山众星诗) 31.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王梵志禅诗) 32.步步穿篱入境幽,松高柏老几人游;花开花落非僧事,自有清风对碧流。

(牛仙客沼寺诗) 33.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梅花尼嗅梅诗) 34.终南最佳处,禅诵出青霄。

群木沉幽寂,疏烟泛泬寥。

(司空图牛头诗) 35.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

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半生被眼瞒。

(守端蝇子透窗诗) 36.君不见,三界之中纷扰,只为天明不了绝。

一念不生心澄然。

无去无来不生灭。

(拾得诗) 37.自笑老夫筯力败,偏恋松岩爱独游。

可叹往年至今日,任运还同不系舟。

(拾得自笑诗) 38.不是风幡不是心,迢迢一路绝追寻。

白云本自无遗迹,飞落断崖深更深。

(草堂清禅师诗) 39.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德诚船居寓意诗) 40.不是风兮不是幡,清霄何事撼琅玝。

明时不用论公道,自在闲人正眼看。

(圆通仙禅师诗) 41.玉在池中莲出水,污染不能绝方比。

大家如是苦承当,洞庭一夜秋风起。

(佛印玄禅师诗) 42.七百僧中选一人,本来无物便相亲。

夜传衣钵曹溪去,铁树开花二月春。

(草堂清禅师诗) 43.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希运诗) 44.卢陵米价逐年新,道听虚传未必真。

大意不须歧路问,高低宜见本来人。

(黄龙慧面禅师诗) 45.荷衣松食住深云,盖是当年错见人。

埋没一生心即佛,万年千载不成尘。

(楚云南禅师诗) 46.师资缘会有来由,明镜非占语暗投。

坏却少林穷活计,橹声摇月过沧洲。

(萝庐禅师诗) 47.万境万机俱寝息,一知一见尽消融。

闲闲两耳全无用,坐到晨鸡与暮钟。

(石屋山居诗) 48.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

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时枙子香。

(石屋山居诗) 49.白云深处拥雷峰,几树寒梅带雪红。

斋罢垂垂浑人意,庵前潭影落疏钟。

(曼殊住西湖白云禅院作此诗) 50.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

鸟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

(孙觌枫桥三绝诗) 51.残年不复徙他帮,长与两禅同夜釭。

坐到更深都寂寂,雪花无数落天窗。

(陈与义与智老天经夜坐诗) 52.云痕变灭一兴亡,铃语沉沉碣...

关于佛门的诗句

展开全部 1、嗓子落满了红尘,江河在琴弦上走调。

《仓央嘉措诗传》 2、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

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佛经》 3、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那一世》 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佛》 5、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

——佛语 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坛经行由品》 7、佛学的精髓在于至死不渝的善,高处的空灵和重生的力。

8、——“莫名其妙的生来,无可奈何地活着,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南怀瑾 9、扫地为何?为了净地。

净地为何?为了静心。

静心为何?心静方能见众生,见得了众生,方能勘破生死,生敬天地之心,心无挂碍,无挂而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小西天狄道传奇》 10、强者无敌,慈悲为怀;弱者无能,跪佛求生——月如火《仙武同修》 11、只有在幽暗中起身的人,才更加珍视灯盏的指引;只有真正经历过悲伤的找寻才更有丰厚的质地。

也许这就是佛陀给有缺陷而不完整的人类的指引:没有痛失就不会有记取,没有悲伤则无法领会欢愉的意义。

——冯娜《一个季节的西藏》 12、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无法占有,只能经历。

我们只是时间的过客,总有一天,我们会和所有的一切永别。

深知这一点的人,就会懂得:「无所谓失去,那只是经过而已;亦无所谓得到,而只是体验罢了。

」——觉乘 13、佛言:人有二十难。

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佛说四十二章经》 14、须弥芥子父,芥子须弥爷。

山水坦然平,敲冰来煮茶。

——傅翕 15、人是未醒佛,佛是已醒的人——花濡沫...

形容女子“看破红尘入佛门”的古诗句有哪些?

展开全部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红楼梦》第五回《金陵十二钗》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辛弃疾《鹧鸪天》匣浅难羁宝剑锋,玉藏石中也玲珑。

——《天河·琢磨》执手看歌敲金钗,笑语落珠明眸睐。

——《菱纱·翩翩》瞳凝秋水剑流星,裁诗为骨玉为神。

——《紫英·明光》谁言别后终无悔,寒月清宵绮梦回。

——《梦璃·离歌》剥落三千烦恼丝,寒寺青灯伴古佛。

——《红楼梦》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

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 寒山《碧涧泉水清》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神秀大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少林六祖慧能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离思》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

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

——苍雪 《南台静坐一炉香》...

【求有关佛门古风诗词句子,跪谢!求类似“不负如来不负卿”、“寺...

文学界苏轼深厚的佛学造诣,伴随他在江湖、庙堂间的反复进退,成为其人生旅途上须臾不舍的良师益友。

而对当时存在的欲劝度世人而装神弄鬼、引人一味求道而耽误农耕,以及某些佛门弟子蛊惑人心、扰乱国事的现象,苏轼也表达了痛心疾首的态度,进而偶有诋斥佛教。

但总而言之,苏轼儒家为主、释道相参的思想主流并未因此改变,而是表现出随着命运浮沉而不断充实生命深广的高度。

《苏轼文集》卷十二专录“记”一类文章29篇。

这些饱含雅趣、文理俱胜的作品,不仅使苏轼自蜀中,进而辗转至开封、黄州、儋州等地的游踪得以毕现,而且镌刻下他随着宦海漂泊而到达的每一处思想彼岸的雪泥鸿爪。

随东坡在宝刹庙堂间释怀、于亭台水阁畔咏叹,苏轼思想的不系之舟如缕缕浓淡相宜的翰墨在他沉浮而又泰然的人生沧海里宛然流转:早年乐道、贬居好佛、晚年更趋向诸家并收的大致走向,体现着他思想体系蕴含的愈加成熟的包容心态。

可其中一篇《中和胜相院记》却一反常态,不但斥僧侣所习经典为“荒唐之说”,更把佛家讲经说法的庄严道场归于“设械以应敌,匿形以备败”的虚伪骗局。

试想一个在佛法讲论中乐在其间、津津乐道与僧道交游之趣的苏轼突然正襟敛容,变得与之水火不容。

思维波澜如此起落,不由得让人好奇。

曾枣庄先生在《苏轼评传》里谈到过《中和胜相院记》,指出它体现了苏轼“对佛教的真正态度”。

表面看来,这似乎成了曾先生赞成苏轼内心实际排斥佛教观点的确证;但细而论之,这句话应该有两方面的含义:一者佛教不等同于佛法,作为士大夫的苏轼对佛法尽可情有独钟,却不意味着一定要将原有的刻骨铭心的儒家思想抛弃殆尽,转而对佛教顶礼膜拜;另一方面,尽管苏轼对释道两家思想深以为然,但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虽然已经表现了“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的看空自身的觉悟,却仍未忘怀“黄州、惠州、儋州”的“平生功业”;越是有岁月伴着理想一起失落而万物皆空之感,越是引以为憾--因为作为一个儒者的自居,始终是盖过其它的。

因此,坚守儒学正统的苏轼对所谓“异端”的佛教会有或多或少的贬斥与怀疑;但就佛学思想来说,不但没有在文中对此妄加评论,还能在诸多的佛偈禅机里含英咀华,于进退得失的夹缝之中,游弋在儒释道思想交合的浩浩瀚海。

那么,对佛教成道途径的可行性、乃至于沙门僧侣素养深浅的非难,可以看做苏轼对当时客观存在的某些混迹佛门的不肖子弟狐假虎威行为的讥刺,却并不算违背他对佛教一以贯之的态度;可 是《中和胜相院记》中对佛家学说所表示出的非同寻常的迁怒,还是令人疑惑。

既然不能在一般思想倾向上找到突破,那结合该文创作的年代背景以寻找线索,则又辟出另一条探索蹊径。

孔凡礼《苏轼年谱》记载了《中和胜相院记》创作于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是应惟简大师所请而记之。

当时正处于其父苏洵去世(1066年)到服丧期满(1068年)之间,苏轼虽暂时居丧在家,但之前仕途顺利,并没有像后来多遭贬斥的现实那样,有更多的切身感受和充裕时间来思考佛学的博大精深;至于结合自己亲身经历来切身体会解脱之道,更是后话。

要苏轼在从小耳濡目染的儒家通往济世立功的有为之路上,既看到佛光普照下空色如一的般若佳境,又要乘着道家凭虚御风的鲲鹏而作逍遥之游,可谓难上加难。

不独当时,即便来到了早已经历过几落几起的元祐五年(1090),深通佛法、业已悟及功名外物皆为虚幻的苏轼,在出任杭州知州时,还是在《乞子珪师号状》中建议朝廷赐予有功于钱塘六井疏浚工程的子珪和尚尊贵的师号,以彰其功。

当苏轼为官一任时,压倒其精神世界的仍是济世建功的儒者情怀,之前佛家的四大皆空在此之下便显得不合时宜了。

故而,尚处于仕宦事业上升阶段的苏轼对佛学的初步涉猎,还不足以让他像维护儒学正道那样对之誓死捍卫。

苏轼签判凤翔其间,“王彭(大年)为监军。

与彭游甚密,彭为言佛法”。

苏轼自己在《王大年哀词》中也回忆说:“每为出一篇,辄拊掌欢然终日。

予始未知佛法,君为言大略……予之喜佛书,盖自君发之”。

苏轼早在之前就已接触佛学典籍,并坦率地以“喜”字系之;加之向他“言佛法”之人是与之亲密无间的王彭,可见苏轼从一开始对佛学及其爱好者都充满了好感。

另外,从《中和胜相院记》开头所引述的成佛经过来看,他不但熟知佛经阐述的苦难解脱之道,还交结惟度、惟简等僧侣多时。

在这种情况下,居丧其间的苏轼对佛家经典绝非一知半解,相反早已对此饱有浸淫。

通观全文,绝大部分的篇幅,是对“弃家毁服坏毛发”的佛教招人入教的合理性,以及自己不学无术反靠装神弄鬼欺世盗名的部分教徒的讥讽,至于佛学所被斥“荒唐之说”的池鱼之殃,则更像是一笔带过的意外。

所以,《中和胜相院记》并不像作者笔下激烈的言辞那般对佛教、佛子和佛学没有区别地大加挞伐。

他的笔伐口诛,主要是对干扰正常农耕赋役生活的佛教活动、滥竽充数的僧侣宗教文化素养的担忧,以致言语锋芒过处,兼及佛学。

实际上并非刻意针对之。

记文末尾所述在胜相院中的见闻似与主旨无干,而试结合其中隐...

传法衣钵最后到那里了

展开全部2005年11月10日,中国陕西法门寺保存的释迦牟尼的佛指舍利,赴韩国供奉,当时有100多万人前去瞻仰膜拜这佛教界的最高圣物。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被尊称为“佛祖”。

舍利是其火化之后所形成的坚硬之物,也是佛祖留给后人唯一的身体之物。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 释迦牟尼除舍利之外,还有两件他曾使用过的东西留存于世:一件袈裟和一只钵盂。

也就是今天出家人都拥有的衣钵。

但与众不同的是,释迦牟尼的衣钵是佛祖的传法信物,谁得到这一衣一钵,谁就是后任的佛祖。

鲜为人知的是,与舍利一样,释迦牟尼的衣钵后来也辗转流传到了中国。

相传,南朝梁武帝时期,第28代佛祖达摩从印度来到了中国宏扬佛法,佛祖的信物——释迦牟尼的衣钵也被他随身携带到了中国,后来达摩手中的衣钵在中国传了六代,当衣钵传到六祖惠能手上后,衣钵就没有再传下去。

于是,千百年来,佛祖衣钵的去向也就成了一个千古之谜。

南华禅寺位于广东韶关,始建于南朝梁武帝时期,也就是达摩来到中国传法的时候,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史料记载,六祖惠能曾在此说法37年,并创立了禅宗,这里也是佛祖的衣钵最后出现过的地方

我们《走遍中国》摄制组走进韶关,试图去解开这个千古之谜。

来到南华禅寺,正赶上雨季,禅寺清幽肃穆,充满着一份神秘。

在寺中的天王宝殿前,我们见到一个崭新的巨大的衣钵雕塑,据说就是为了纪念佛祖的衣钵。

在今天的南华禅寺,流传着许多有关佛祖衣钵法力无边的传说。

在寺中的祖殿前,一座俗家人陈亚仙的祖墓静静的坐落着。

佛门静地出现俗家人的祖墓,这在我们到访过的众多寺庙中是绝无仅有的。

据记载,陈亚仙是韶关当地的一个财主,当年六祖惠能来到南华禅寺的时候,南华禅寺不仅破败,而且狭小。

于是六祖就找到了陈亚仙,请求他施舍一袈裟之地。

陈亚仙一看六祖的袈裟法力无边,只好把地借给惠能扩建寺院,但要求给他留下祖坟之地,后来陈亚仙也皈依了佛教,成了居士。

南华禅寺中有一处神秘之地,这就是藏经阁。

阁里保藏着众多的镇寺法物。

六祖的衣钵会不会就珍藏在那里?我们来到南华禅寺的藏经阁,它始建于明代,在寺院众多的建筑中并不显眼。

藏经阁一楼供奉着观音菩萨,可供游客膜拜和参观。

听我们说明来意后,看管一楼的僧人带我们绕到了菩萨的背后,这儿有一扇锁着的小铁门,这位僧人告诉我们,镇寺法物都在二楼,眼前这道门是通往二楼的必经之路,二楼另有专人把管。

穿过曲折的回廊,这位僧人带我们去找二楼管理者。

僧人矢口否认衣钵的存在。

六祖惠能的真身,今天被安放在祖殿里供人膜拜。

真身是六祖惠能圆寂后,用他的尸体特制的。

真身内部是人体干尸,外表贴以麻布、涂香灰泥、上漆制成。

这座真身像形生动逼真,形态慈祥,它是由六祖惠能的弟子、唐代著名的佛教雕塑家方辩制作的。

六祖惠能的真身原来安放在祖殿前的灵照塔内,灵照塔始建于唐代,是南华禅寺内至今保留原址不变的最高最古的建筑物,后来惠能的遗体才移入祖殿内供奉。

据《六祖坛经》记载,惠能俗姓卢,生于唐贞观年间,三岁丧父,母亲把他抚养长大。

由于家境贫寒,24岁时惠能前往湖北黄梅东山寺向五祖弘忍求法。

七八个月后,五祖召集众第子,让每个人要做一个偈语,谁的偈语最能反映佛性真谛,谁就可继承佛祖衣钵,成为六祖。

五祖认为惠能的偈体现了佛教的真谛,就因为这一偈,尚未剃度的惠能以居士的身份获得了佛祖的传法衣钵。

不料,这衣钵却为惠能招来了杀身之祸 。

梅关古道,开凿于唐朝,在古代这是唯一一条连接中原岭南的通道,当年的六祖就是顺着这条古道来到韶关的。

惠能得到佛祖的衣钵后,遵五祖的指令马上南下。

一直向往着祖位的五祖大弟子神秀,为了夺回衣钵,也马上派众僧追杀。

在今天的梅关古道上,当年六祖惠能放衣钵的石头还在,后人为了保护此石,专门为它盖了一个亭子。

当年惠明为什么拿不动佛祖的袈裟,至今没有人能解释得清楚,试想一衣一钵能有多重,难道佛祖的衣钵真的是法力无边?难道佛祖的衣钵真有天龙八步保护?但是韶关大学宗教研究室主任罗千人教授却认为,当年在六祖和惠明之间肯定进行过一场涤荡人性的讨论。

在这命悬一线的时刻,惠能用精湛的佛法使惠明顿悟,从而保住了佛祖的衣钵,摆脱了众僧的追杀。

今天的古道上依然梅林茂密,一如千年之前。

惠能从这里脱险之后,几经辗转,投奔了南华禅寺。

尽管寺里的僧人一再否认六祖衣钵的存在,可是,据《六祖坛经》记载,佛祖衣钵就在南华禅寺。

《六祖坛经》是六祖留给后人的唯一经典,也是中国的唯一一部佛教经典。

也就是说六祖衣钵应该就保藏在寺里。

经过多方努力,南华禅寺方丈传正大师终于同意我们拍摄藏经阁二楼。

藏经阁的确让我们大开眼界,我们眼前的是宋代的木雕500罗汉,这是明代的铜铸六祖雕像。

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不少六祖生前用过的物品,还发现了当年武则天请六祖上京说法的圣旨。

其中一双绣花缎袜也是武则天所赐,据说六祖讲经时才穿用。

这根六祖锡仗重达45公斤,传说六祖曾用它降龙伏虎;还有六祖惠能...

描写“少林寺”的诗句有哪些?

展开全部 《寂后寄少林长老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道济 片帆飞过浙江东,回首楼台渺漠中。

传与诸山诗酒客,休将有限恨无穷。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年代: 宋 作者: 释正觉 太行盘纡,黄河泄舒。

肝胆明洁,胸膺廓虚。

清风未生齿颊,白雪已上眉须。

少林之默无他说,黄梅之舂不识书。

彻见本来人面目,名言安敢妄分疏。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年代: 宋 作者: 释正觉 瀛涵崧镇,深兮高兮。

默默之得,类之不齐。

一鼻直,两眉低。

影像尔能半露,语言谁得全提。

少林九年兮,痴坐凄凄。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年代: 宋 作者: 释正觉 发衰雪白,眼寒秋碧。

壁立千寻,功消一色。

体得有家风,心传亡辙迹。

少林祖师兮岂会唐言,黄梅行者兮不识横画。

《偈颂二百零五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正觉 朔风拂旦吹秋过,时节薄寒宜就火。

拱默威音世外游,放闲枯木堂中坐。

尘劫空时却有空,道环虚处元无我。

灵灵不昧寂而知,衣钵少林分付可。

参考资料 诗词名句网:http://www.shicimingju.com/chaxun/all/%E5%B0%91%E6%9E%97...

吾本来兹土,传法度迷津。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这是达摩大师的遗嘱偈语。

其义苞罗始终,涵藏千载,实乃禅宗法脉之概括也。

前辈虽有种种界说,但后学不敢苟同,藉此俯陈陋识,仰冀方家督鉴。

一花 达摩说一花,既非一花,是名一花。

当年释迦佛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惑然。

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即开口说:“我有正法眼藏,涅 妙心,实相非相,微妙法门,咐嘱迦叶。

”并授以衣钵。

迦叶即为禅宗一代开山祖师,衣钵为信,代代单传。

传至二十八代达摩时,印度本土佛教日渐衰微,传人难觅。

于是,达摩托衣钵,航海东来。

一苇渡江,面壁九年,终于等到了意中传人慧可,亲授了如来衣法。

犹如一枝红杏出墙来,得到了中华文化沃土的培植和绿叶的扶衬。

世尊在法会上拈花示众,其意义仅止于当时吗?其花岂是昙花一现?其众,又何止“千二百五十人俱”? 微笑播下菩提种,拈花引来百花开。

灵山一花是缘起,达摩移来带土栽。

“五叶” 花红还须绿叶扶,达摩面壁等来者。

来者谁?衣钵传人也。

当时东土有一神光大师,学识渊博,精通玄理。

他慕名拜师达摩,立雪断臂,舍身求法,感动了达摩。

达摩即传予如来衣法,亲赐法号“慧可”。

唐德宗又御赐谥号:“大祖禅师”。

此乃禅宗东土第一传人也。

达摩灭度后,慧可即托衣持钵,一路寻访,来到大别山最南麓,在司空山和狮子山重开道场和禅堂,并传衣钵于僧璨。

嗣后,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即传慧能。

弘忍传授衣法时谓慧能说:“昔达摩大师,初来东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

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

自古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咐本心。

衣为争端,止汝勿传。

”如来衣钵至此未传。

东土五位衣钵传人,从慧可至慧能,两个“慧”字,首尾照应,智慧圆满,叶肥花红。

“慧可”乃达摩亲赐法号;“慧能”又相传二异僧“为安其名”。

“结果” 佛住世说法三百余会,会会有经。

唯独灵山法会拈花示众,无经于世,是一奇事;千百年后,慧能大师于宝林寺开坛说法,“钞录流行,自曰《法宝坛经》。

”祖师之言称经者,古无二人,世人奇异;还有一奇:“梁天监元年,智药三藏自西竺国航海而来,将彼土菩提树一株,植此坛畔,示预志曰:‘后一百七十年,有肉身菩萨于此树下开演上乘,度无量众,真传佛心印之法主也。

”其实并不奇,慧能大师受佛慧命,乘愿再来,正是为了释迦佛当年灵山法会上拈花示众未有经典传世这一大事因缘,续如来当年未竟之业,开教外别传一代宗风。

欲托中华之沃土,开五叶之法脉。

为何当时佛未说法?因为禅乃佛之“正法眼藏,涅 妙心”,拘于当时语言环境之障碍,社会无明之障碍,人心愚迷之障碍,难以言喻,只好教外别传,以心传心,暂不立文字。

为何该慧能说经?禅之法门,已单传三十三代,历千百年之世事沧桑,特别是中华文化之沃土的培植,五叶相续,禅宗思想渐臻成熟,已成体系,又“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

” 当初佛祖睹明星而悟道,说:“一切众生,个个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为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无师智,自然智,一切显现。

”这正是佛所开悟的根本真理,亦是佛的“正法眼藏,涅 妙心。

” 《坛经》开宗明义:“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全经实为直指人心,自了成佛的如来心旨,实相非相之不二法门,亦是以心地为道场的标新立异。

《坛经》是佛祖之真血脉,灵山法会的延续。

正如《坛经》中云: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

顿教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 “自 然” 禅从自然中来,还到自然中去。

本来无此物,自然便是禅。

当年,释迦牟尼于尼连河畔,接受了两名牧牛女子的乳麋,觉得“今食饮食,得充气力。

”复而沐浴洗衣,更觉得遍体清凉,光彩焕发。

于是,他来到一株高大茂郁的菩提树下,结跏趺坐,静思默想。

那天晚上,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他默坐金刚座上,示现种种禅定境界,遍现十方无量世界和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之万生万物,洞见三界因果,翌日凌晨,明星朗耀,他豁然大悟,得无上大道,成为圆满正等正觉的佛陀。

佛陀的智慧从大自然中来,大自然中蕴藏着无尽的禅机、禅理、禅的妙谛。

自迦叶至慧能,三十三代单传,先多拘泥于打坐,禅定,并以一部《楞严经》相传。

而慧能则以《金刚经》为主,主张自心是道场,世事为度门。

而大师则标新立异,不拘一格,开一代禅风。

俟后,“五家七宗”,历代公案;呵佛骂祖,脾睨宇宙;当头棒喝,机锋峻烈;更有那赵州茶,云门饼;举拂,瞪目,竖指;以及禅诗、禅词,禅画等等,众彩纷呈,万象森罗。

明旸法师在记述五家宗派的主要特点时说:“五家在度生方便,随机接物的风格上,略有不同,而归根到底,同出一源,本无差别。

”他又引用了圆瑛老人揭示曹溪门下禅风的一首诗,曰:“轰轰烈烈似雷霆,棒喝交驰不暂停,迫得顶门开正眼,相逢原是本来人。

”明旸法师在论到历代公案语录时说:“我们能够不于言中撷取,要在言外知归。

所谓‘阳春布德,香漏泄于枝梢;素月流辉,波印透开于潭底。

'这一举一动,片言半偈,扬眉瞬目,竖臂擎拳,在在处处,无不是本地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