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孔子关于仁爱类的古诗词



孔子说过有关仁爱的话展开全部 《论语》中关于“仁爱”的论述 本节共选录十四章。仁是孔门哲学中最高的德行,整部《论语》共有五十九章提到“仁”字、共用了一百零九个“仁”字,但是并没有一章很明确的为“仁”

孔子说过有关仁爱的话

展开全部 《论语》中关于“仁爱”的论述 本节共选录十四章。

仁是孔门哲学中最高的德行,整部《论语》共有五十九章提到“仁”字、共用了一百零九个“仁”字,但是并没有一章很明确的为“仁”下定义。

因为仁是诸德圆融的最高境界,而每一个人的才性气质不同,成德的方向也不一样,所以孔子只是很具体地从各种角度开示人应如何行仁。

相反地,学者也可以由孔子的开示去揣摩“仁”是什么。

以下各章都是孔子有关仁德及行仁的阐述,排列上并不依论语原来的篇章次序,而以弟子问仁的形式开其端,逐步引出孔子对仁的开示。

章与章之间,若义理有所关联的,则予以联类。

如前四章,都谈到行仁须恭敬合礼,克制自己,尊重别人;五、六章提到仁者须谨慎言行;七、八章有为仁由己,不骛高远的含意;九、十章强调交友、环境培养仁德的重要;十一、十二章鼓励勇于行仁;(新浪读书独家首发)十三章从反面立论,说明不仁者的困顿;最后一章则畅言立志行仁,即能无恶,以凸显行仁是不假外求的道德自觉活动

(一) 颜渊①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②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③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④斯语矣。

”(《颜渊》第一二·一) 章旨 孔子回答颜渊,以克己复礼为仁及实行的方法

注释 ①颜渊姓颜,名回,字子渊。

鲁国人。

孔子弟子,小孔子三十岁。

天资聪明,贫而好学,于孔子弟子中为最贤。

年三十二岁卒,后世称为复圣。

②克己复礼朱熹《论语集注》:“克,胜也。

己,谓身之私欲也。

复,反也。

礼者,天理之节文也。

” ③归归与,犹赞许。

④事从事,奉行。

(二) 仲弓①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②,使民如承大祭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④。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第一二·二) 章旨 孔子以敬、恕来回答仲弓所问行仁之道。

注释 ①仲弓姓冉,名雍,字仲弓。

孔子弟子,小孔子二十九岁。

②大宾指诸侯。

③大祭指禘(音dì,帝王夏天的宗庙祭典)、祫(音xiá,合祭远近的祖先)等宗庙祭典。

④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在诸侯之邦任职没有人怨他,在大夫之家任职也没有人怨他。

古代天子的领属叫天下,诸侯的领属叫邦(汉初避汉高祖刘邦的名讳,改邦为国),大夫的领属叫家。

(三) 樊迟①问仁,子曰:“居处②恭,执事③敬,与人忠,虽之④夷狄,不可弃也。

”(《子路》第一三·一九) 章旨 孔子以恭、敬、忠来回答樊迟问仁。

注释 ①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鲁国人。

孔子弟子,小孔子三十六岁。

②居处日常起居生活。

③执事行事。

④之往也,到也。

(四) 子张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②焉,敏则有功③,惠则足以使人。

”(《阳货》第一七·六) 章旨 孔子教子张涵养仁心的功夫。

注释 ①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

孔子弟子,小孔子四十八岁。

②任倚仗。

③敏则有功做事勤快就会有效率。

(五) 司马牛①问仁。

子曰:“仁者,其言也②讱③。

”曰:“其言也讱,斯④谓之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⑤(《颜渊》第一二·三) 章旨 孔子指点司马牛实践仁德,宜自说话有所忍耐入手。

注释 ①司马牛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孔子弟子。

②也句中语气词。

③讱忍,说话有所忍耐,不轻易开口。

④斯则。

⑤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做好一件事相当难,说话怎能不有所克制忍耐,而敬慎其辞,以求言行相顾呢?章旨 孔子以刚、毅、木、讷近仁之质,示人当因而更加修为,以成其全功。

注释 ①刚公正无欲。

秉性硬直,就不会见利背义。

②毅果敢坚忍。

立志坚定,就不会畏难苟安。

③木性情质朴。

宅心笃实,就不会沽名钓誉。

④讷音nè,说话迟钝,就不会巧言令色。

子贡①曰:“如有博施②于民,而能济众③,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④,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⑤!夫⑥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⑦。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⑧。

”(《雍也》第六·二八) 章旨 孔子明示子贡行仁之方,在于推己及人,不必好高骛远。

注释 ①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卫人。

孔子弟子,小孔子三十一岁。

②博施广施恩德。

③济众济助众人。

④何事于仁何止于仁呢?言能如此,则不止于仁也。

⑤尧舜其犹病诸言尧舜恐怕都还要为此感到遗憾。

其,恐怕、或许。

病,憾也,心有所不足。

诸,之乎的合音。

⑥夫音fú,文言中的提挈词。

⑦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立道,也使别人能够立道;自己想行道于世,也想别人行道于世。

达,有通达、顺利、显达等意思。

⑧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是说能够就近拿自身之所欲,譬之他人,可以说是为仁的方法了。

近,指“自身”。

譬,比喻

方,途径、方法。

(八) 子曰:“仁远乎哉①?我欲仁,斯仁至矣②!”(《述而》第七·二九) 章旨 有仁德的人,说话严谨而有节,因此,若要实践仁德,可从说话有所忍耐,力求谨慎入手。

有仁德的人,言行必然相顾。

要做好...

孔子说过有关仁爱的话

《论语》中关于“仁爱”的论述 本节共选录十四章.仁是孔门哲学中最高的德行,整部《论语》共有五十九章提到“仁”字、共用了一百零九个“仁”字,但是并没有一章很明确的为“仁”下定义.因为仁是诸德圆融的最高境界,而每一个人的才性气质不同,成德的方向也不一样,所以孔子只是很具体地从各种角度开示人应如何行仁.相反地,学者也可以由孔子的开示去揣摩“仁”是什么. 以下各章都是孔子有关仁德及行仁的阐述,排列上并不依论语原来的篇章次序,而以弟子问仁的形式开其端,逐步引出孔子对仁的开示.章与章之间,若义理有所关联的,则予以联类.如前四章,都谈到行仁须恭敬合礼,克制自己,尊重别人;五、六章提到仁者须谨慎言行;七、八章有为仁由己,不骛高远的含意;九、十章强调交友、环境对培养仁德的重要;十一、十二章鼓励勇于行仁;(新浪读书独家首发)十三章从反面立论,说明不仁者的困顿;最后一章则畅言立志行仁,即能无恶,以凸显行仁是不假外求的道德自觉活动. (一) 颜渊①问仁.子曰:“克己复礼②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③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④斯语矣.”(《颜渊》第一二·一) 章旨 孔子回答颜渊,以克己复礼为仁及实行的方法. 注释 ①颜渊姓颜,名回,字子渊.鲁国人.孔子弟子,小孔子三十岁.天资聪明,贫而好学,于孔子弟子中为最贤.年三十二岁卒,后世称为复圣. ②克己复礼朱熹《论语集注》:“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 ③归归与,犹赞许. ④事从事,奉行. (二) 仲弓①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②,使民如承大祭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④.”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第一二·二) 章旨 孔子以敬、恕来回答仲弓所问行仁之道. 注释 ①仲弓姓冉,名雍,字仲弓.孔子弟子,小孔子二十九岁. ②大宾指诸侯. ③大祭指禘(音dì,帝王夏天的宗庙祭典)、祫(音xiá,合祭远近的祖先)等宗庙祭典. ④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在诸侯之邦任职没有人怨他,在大夫之家任职也没有人怨他.古代天子的领属叫天下,诸侯的领属叫邦(汉初避汉高祖刘邦的名讳,改邦为国),大夫的领属叫家. (三) 樊迟①问仁,子曰:“居处②恭,执事③敬,与人忠,虽之④夷狄,不可弃也.”(《子路》第一三·一九) 章旨 孔子以恭、敬、忠来回答樊迟问仁. 注释 ①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鲁国人.孔子弟子,小孔子三十六岁. ②居处日常起居生活. ③执事行事. ④之往也,到也. (四) 子张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②焉,敏则有功③,惠则足以使人.”(《阳货》第一七·六) 章旨 孔子教子张涵养仁心的功夫. 注释 ①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孔子弟子,小孔子四十八岁. ②任倚仗. ③敏则有功做事勤快就会有效率. (五) 司马牛①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②讱③.”曰:“其言也讱,斯④谓之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⑤(《颜渊》第一二·三) 章旨 孔子指点司马牛实践仁德,宜自说话有所忍耐入手. 注释 ①司马牛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孔子弟子. ②也句中语气词. ③讱忍,说话有所忍耐,不轻易开口. ④斯则. ⑤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做好一件事相当难,说话怎能不有所克制忍耐,而敬慎其辞,以求言行相顾呢? 章旨 孔子以刚、毅、木、讷近仁之质,示人当因而更加修为,以成其全功. 注释 ①刚公正无欲.秉性硬直,就不会见利背义. ②毅果敢坚忍.立志坚定,就不会畏难苟安. ③木性情质朴.宅心笃实,就不会沽名钓誉. ④讷音nè,说话迟钝,就不会巧言令色. 子贡①曰:“如有博施②于民,而能济众③,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④,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⑤!夫⑥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⑦.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⑧.”(《雍也》第六·二八) 章旨 孔子明示子贡行仁之方,在于推己及人,不必好高骛远. 注释 ①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人.孔子弟子,小孔子三十一岁. ②博施广施恩德. ③济众济助众人. ④何事于仁何止于仁呢?言能如此,则不止于仁也. ⑤尧舜其犹病诸言尧舜恐怕都还要为此感到遗憾.其,恐怕、或许.病,憾也,心有所不足.诸,之乎的合音. ⑥夫音fú,文言中的提挈词. ⑦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立道,也使别人能够立道;自己想行道于世,也想别人行道于世.达,有通达、顺利、显达等意思. ⑧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是说能够就近拿自身之所欲,譬之他人,可以说是为仁的方法了.近,指“自身”.譬,比喻.方,途径、方法. (八) 子曰:“仁远乎哉①?我欲仁,斯仁至矣②!”(《述而》第七·二九) 章旨 有仁德的人,说话严谨而有节,因此,若要实践仁德,可从说话有所忍耐,力求谨慎入手.有仁德的人,言行必然相顾.要做好一件事,是相当不容易的,因此更应克制忍耐,不可轻易发言.这也是为仁之方. 孔子担心司马牛误会了“讱”就是不说话或少说话,所以拈出“说话要有所克制忍...

孔子的仁爱思想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

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例如,我们现在提倡要“尊重他人”、“五讲四美”、“精神文明”等等,如果不把它和长久影响中国社会的伦理思想体系联系起来,那怎么能让它有个根基呢?“尊重他人”(“爱他人”)这样的道德观念正是和儒家的“仁学”相联系的。

如果我们抛弃了孔子的“仁学”理论,天天批判“仁政”,鼓吹“己所不欲要施于人”,提倡什么“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那么你能真止地“尊重他人”吗?你能真正地爱护别人吗?所以任何对人们的社会规范的具体要求它都必须有—套伦理学理论作支撑,而这套伦理学理论又是内传统积累而成的。

这里不能全面的讨沦儒家的伦理问题,它无疑有许多方面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但它的核心内容“爱人”思想无论如何是我们今天仍应继承和发挥的。

照我看,孔子把“仁”解释为“爱人”,是基于“亲亲”思想,《中庸》引孔子的话说:“仁音,人也,亲亲为大。

” 《论语。

学而》:“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爱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是爱人的基础,但是“为仁”不是仅止在“亲亲”上,而必须“推已及人”,要作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而要作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得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作为“为仁”的准则。

如果要把“仁”(“仁政”)推广到整个社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已复礼曰仁,—日克已复礼,大下归仁。

为仁由已,而由人乎!”我认为,对“克己复礼”的解释常有误。

(我自已过去的解释也不正确。

)对“克己复礼”的解释,往往把“克己”与“复礼”解释为平列的两个相对的方面,我认为这不合孔子的思想。

所谓“克己复礼”是说,在“克己”基础上的“复礼”才叫“仁”。

“仁”是人作人的内在品质,“克己”是要靠人对自身内在品质(即“爱人”的品德)的自觉:“礼”是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规范,它的作用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礼之用,和为贵”。

要人们遵守礼仪规范必须是自觉的才有意义,才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对“仁”和“礼”的关系,孔子有非常明确的说法:“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云礼云,玉帛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乎哉!”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认为“克己”(求仁)是要靠自己的内在自觉性。

有了“求仁”的内在自觉性,“我欲仁,斯仁至矣”,并实践于日用伦常之中,这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了。

“极高明”要求我们寻求伦理体系中的终极理念,“道中庸”要求我们把它实践于平常生活之中,而“道中庸”和“极高明”是分不开的。

哪怕是寻求最低限度的伦理观念的“认同”,也是和某种伦理体系的终极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的。

如果说,孔子的“仁学”充分讨论了“仁”和“人”(人道)的关系,还没有来得及去充分讨论“仁”与“天”(天道)的关系,那么孟子在后一方面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如他说:“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

” 人心本仁,与“天心”本是相通的。

对此朱烹说得更明白,他说:“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乎天地之心以为心者也,故语心之德虽其总摄贯通无所不备,然一言以蔽之,则曰仁而己矣。

” 此则从“天心”本“仁”,而说“人心”也不能不“仁”,“人心”与“天心”实是相贯通的,因此儒家的伦理学说实是建立在一道德形上学之上,故《中庸》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

”儒家这一“天人合一”思想无疑有其特殊的伦理意义,而贡献于人类社会。

但是,如果我们把曾经支持中国两千多年有关作人的道理的“仁学”(“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作为反动思想批判掉了,那么我们的社会如何不混乱,如何还能不发生“精神危机”呢?从这里看,对待传统的伦理思想,我们只能继承它、发展它,使之适合现今社会生活之要求,决不能抛弃它,而另外建立与之对立的“斗争哲学”。

当然,在我们继承“传统”的同时,不仅应使“传统”得到发展与更新,要“日日新,又日新”(这也是中国的传统),而且还应充分吸收一切适应我们社会发展要求的其他民族的伦理美德。

关于朋友情深的古诗名句

1.嘤嘤鸣矣,求其友声------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7.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 8.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 9.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 11.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 12.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 13.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 君有奇才我不贫。

-(清)郑板桥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唐)王勃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清)蒲松龄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战国)庄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西晋)付玄 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唐)李白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子夏 布衣之交不可忘。

-(唐)李延寿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

-(宋)欧阳修 人生乐在相知心 。

-(宋)王安石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明)冯梦龙 于患难风豪杰。

-(清)魏禧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

-(清)曹雪芹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宋)顾夏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汉书》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鲍溶 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

-《三国志.蜀书.刘巴传》 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

-《周易》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

-陈刚中 朋友,以义合者。

-(宋)朱熹 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汉乐府》 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 。

-(宋)欧阳修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史记》 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晋)陶渊明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唐)杜甫 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唐)白居易 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

-(唐)贺兰进明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三国)曹植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明)冯梦龙 少年乐相知,衰暮思 故友。

-(唐)韩愈 一贵一贱交情见。

-(唐)骆宾王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唐)李白 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

-《雁门集》 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

-(明)冯梦龙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易.系辞上》 婴其呜矣,求其友声 。

-《诗经.小雅》 乐莫乐兮新相知。

-(战国)屈原 刎颈之交。

-《汉书.诸葛丰传》 知音世所稀。

-(唐)孟浩然 朋友切切思思。

-《论语.子路》 礼尚往来。

-《礼记.曲礼》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战国策》 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

-《淮南子》 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

-《史记》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选.争报恩》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唐)张九龄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唐)王维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 交情老更亲。

-(唐)杜甫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抱朴子.交际》 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

小人口如蜜,转眼如仇人。

-《逊志斋集》 朋友之交不宜浮杂。

-《抱朴子.交际》 势力之交难以经远。

-(晋)陆机 丈夫结交须结贫,贫者结交交始亲。

-(唐)高适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陶潜 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

-(南宋)辛弃疾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

-《战国策》 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鲁迅 找一个赞美你的朋友,不如找一个挑你刺的朋友。

-《当代青年谈人生》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

-华罗庚 在背后称赞我们的人就是我们的良友。

-(西)塞万提斯 事实上,每个人的朋友中都 有先进与落后的,问题在于我们怎样去帮助后进朋友,使他进步,切莫跟着他随波逐流,这才是真正的“够朋友”。

-谢觉哉 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

-巴金 三朋四友,吃喝玩乐,这叫做“酒肉朋友”,朋友相聚,不谈工作,不谈学习,不谈政治,只谈个人之间私利私愤的事,这叫做“群居终日,言不乃义” 。

-谢觉哉 友谊永远是美德的辅佐,不是罪恶的助手 。

-(罗马)西塞罗 愚蠢的朋友比明智的敌人更糟糕。

-(印度)释迦牟尼 谁若想在厄运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波斯)萨迪 把友谊归结为利益的人,我以为是把友谊中最宝贵的东西勾销了。

-(罗马)西塞罗 有些人对你恭维不离口,可全都不是患难朋友 -(英)莎士比亚 那此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

《论语》中有关孔子仁爱思想的句子

论语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展开全部[古文今译]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 [个人浅析]孔子讲“仁”,不仅是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

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论语原文]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 [古文今译]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

有收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 [论语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古文今译]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仁德人喜爱山;聪明人灵活,仁德人专一。

聪明人快乐,仁德者长寿。

” [论语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孔子的仁爱观有哪些】作业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仁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大概的意思就是说:"你恭敬人,人就不会侮辱你;你待人宽厚就会得到人心;你为人诚信就可让人信任你;你勤快,刻苦就有成功的希望;给人恩惠就可以让人愿意帮你.说得不好请指教!

怎样表现孔子的仁爱?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

孔子宣扬“仁”的学说。

他认为“仁”即“同情和爱人”。

学生樊迟曾问老师孔子:“什么是仁?”答曰:“爱人”。

爱别人,关爱别人,就是“仁”。

即仁者爱人。

他大声疾呼“爱人”、“安人”、“安百姓”、“泛爱众”、“博施济众”。

表现了天下为仁的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

“仁”是孔子对春秋时期仁爱思想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社会政治伦理观念。

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先礼后人,先上后下,先人后己,这是做人的准则。

这即所谓忠恕之道。

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克己复礼,正人先正己,约束修行,践行周礼,非礼不看、不听、不言、不行。

一个有“恭、宽、信、敏、惠”的人,就能够身体力行,达到完美无缺的境界,而要想达到这个境界,先要做到爱人。

“仁者”就要“爱人”。

“爱人”是达到“仁者”境界的前提条件,而“仁者”是“爱人”的结果。

为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要以个人的爱为出发点,最终形成人类的爱。

“仁”是最高境界,是人在社会上立身处世的标准

“仁人”是品德高尚的人。

孔子的仁学奠定了儒家以民为本的人本思想和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

孔子仁爱思想的内涵是什么?

孔子的哲学核心是“仁”。

在《论语》中,“仁”以不同的面目,在不同的背景下出现了无数次。

这些闪烁不定的面容并不是因为孔子的“仁''没有“一以贯之''的主旨,而恰恰说明了“仁”内涵的丰富。

樊迟问“仁”,孔子答曰“爱人”;颜回问“仁”,孔子答曰:“克己”,曾子概括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朱熹解释说,尽自己的力量去办事叫忠,推己及人叫恕。

这样看来,孔子的“仁”,也就是从人我双方立论,相当于我们今天常说的“人类共存意识”吧。

“仁”的内涵里,主要的两方面就是“忠”和“恕”。

有了这个“忠”,就会有足够的自我约束;有了这个“恕”,就会有足够的对别人的宽容。

这个顶重要了。

孟子后来讲“仁”,就不大讲“恕”了,这就一步一步走向专制。

孟子就没有孔子可爱。

当然,孔子的“仁”,不仅仅是指一个人应当具有的人格境界,而且还应该是一个社会政治应当具有的政治理念。

是公理,是正义。

因而,在非常时刻应当“杀身以成仁”,而决不能“求生以害仁”。

他自己一生,倡导“仁”,实践“仁”,修自身为“仁”,又要改造社会政治为“仁”。

修自身成“仁”,他是做到了,改造社会政治为“仁”,他失败了。

但他“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何曾有一丝一毫的媚俗之态 ! 他正大光明,磊磊落落,他一意孤行,坦坦荡荡。

他亦知道改造社会是不可能的,但他“知其不可而为之”,关键在于做 ! 他肯定已经意识到了他在未来的影响,所以他要用自己的行为树立一个榜样,以自己的生命之汁点亮一盏明灯,使后世一切以各种借口逃避伦理责任的行为无所遁形。

孔子仁爱故事

展开全部 《孔子故事系列》之二君子以剑自卫乎 【原文】: 子路戎服见于孔子,拔剑而舞之曰:「古之君子,以剑自卫乎?」孔子曰:「古之君子,忠以为质,仁以为卫,不出环堵之室,而知千里之外。

有不善则以忠化之,侵暴则以仁固之,何持剑乎?」子路曰:「由乃今闻此言,请摄齐以受教。

」——《孔子家语·好生第十》 【白话易解】: 有一天,子路身着戎装,全副武装地来拜见孔子,见到夫子后,拔起剑就舞了起来,问:「夫子,古时的君子,也是用剑来自卫的吧?」孔子答道:「古时的君子,以忠义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用仁爱作为自己的护卫,虽然不出窄小的屋子,却知道千里之外的大事。

有不善的人,就用忠信来感化他;有暴乱侵扰的人,则用仁义来使他们安定。

这样,又何须持剑使用武力呢?」子路听了非常的敬佩,感慨道:「啊!我今天才听到这样的话,我愿从今以后,至诚恭敬地向您求教啊!」 --------------------------------------------------------------------------------《君子以剑自卫乎》读后感: 我们看这一段师生对话,作为学生的子路对老师的那种真心拜服,当今实不多见了。

子路跟随老师一生,他去世比老师还早一年,即使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别人问他,老师是什么样子,他竟不知道从何讲起。

因为老师的德行,俯拾即是,耳濡目染多年,所以反倒很难一言几言说清楚。

后来还是夫子告诉子路,有人再问就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夫子被后世人尊为「大成至圣先师」,其实也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

他十五志于学,勤学不倦,终其一生倡导「仁」道。

夫子忘食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都是他心中有「道」的结果。

「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所以,孔夫子时时都在道中。

教育学生抓住机会教育点,诲人不倦,教学相长,夫子的智慧,也在与学生的讲论中日益深厚。

这个故事是子路刚进入孔门不久发生的。

老师在子路刚刚求学之始就种下了「仁」的种子,可谓慎于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治乱,不是一个人的力量,那么先要把自己的学说,传播给学生,使之遍布四方,承传不绝,而达到德行天下的效果。

在他不断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相长,学无止境——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个故事的味道在哪里呢?我们现代人相信以暴制暴,而且各种传媒(影视、网络等),甚至小朋友看的动画片也是这样表演的。

学习了传统文化我们才明白,要宣德化,柔远人,要以仁化暴,教育本身的力量就在于榜样。

为师者的榜样,在他的言、行,更在那颗心。

因为诚于中,形于外。

我们有多少老师、家长,甚至领导都是采取严厉的处罚,严格的管制,去对待学生、孩子、下属。

甚至有的家庭,夫妇之间也用暴力。

朋友之间因一点点的经济问题就上了法庭,当今社会还有杀父弑母这样的乱象。

其实所有这些都是以暴制暴,或者以暴制暴的延伸。

昨天看了一则消息,因为几千元而兄弟相残,最后,哥哥被弟弟杀死了。

八十几岁的老母,亲眼目睹这场惨剧,而这场惨剧的原因,是因为奉养自己的母亲,两个儿媳都不情愿。

大儿子的孩子已经上大学了,他觉得是叔叔、婶子不对,不奉养奶奶却独占奶奶的钱,就请自己的同学去砸了叔叔的窗子。

婶婶因此而不平,怂恿叔叔拿刀去了哥哥家,使得孙子受伤,他的同学挨了几刀,医药费就花了几万元,最后这个弟弟又杀死了哥哥,这就是以暴制暴的悲惨结局。

是非高下之风,来源于不平的心境。

心是根本,喜爱、贪恋由心所生,敌对、怨恨也从心而生,一切外在的环境,都是我们内心的反映。

纵然不动真刀枪,可心念在不平之中,每天在算计,内心里是波涛翻滚,甚至是烽烟叠起,我们人与人的关系,如何能和睦得起来呢?我们内心是善念的时候,我们的面目表情,我们的言语都会有所显现;而当我们内心对立、不平,甚至恶念的时候,当然也会如实地反应在我们的待人接物之中。

所以我们体会到,为人老师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施行仁道的重要。

我们又体会,怎么样让学生听老师的话?为什么孔老夫子三言两语,子路就那么容易地契入了呢?而且还说以后就老老实实跟着老师学呢?几千年前,圣贤人的心境,比较高,他们从善如流。

而我们现代人,由于德行教育弱化,导致现在世风日下。

所以为人师者更应注意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才有可能让学生尊敬、钦服。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还体会到,作为比较崇尚武功的子路,他对夫子的钦敬,也不是一日之功,而是跟随夫子日久,仰之弥高的结果。

最主要的是夫子因材施教,把对学生的教诲,化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通过不言之教的身教,子路的境界也在不自觉中提升,终于在后来成为一位贤人。

颜回评价夫子:「威而不猛」。

我们就体会,「君子不重则不威」,夫子「威」的是德行,而我们一再说的「猛」,就是大家说的那个「暴」。

当时夫子身高被众人称为「长人」,也就是高大的人,而且他的武功能够单手拖起城门之匝。

他的剑术之高超,也是子路这个以勇著称的人所远远不及的。

腰配宝剑,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全然一副弃兵戈于不用的气概,他的这份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