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云门山诗词



形容祈福的古诗词 1、祈福在方伯——唐赵居贞 《云门山投龙诗》2、祈福为黔黎——宋无名氏 《六州》3、为人祈福处——唐武元衡 《德宗皇帝挽歌词三首》4、祈福去邪——唐来鹄 《圣政纪颂》5、萧鼓春祈福

形容祈福的古诗词

1、祈福在方伯——唐赵居贞 《云门山投龙诗》2、祈福为黔黎——宋无名氏 《六州》3、为人祈福处——唐武元衡 《德宗皇帝挽歌词三首》4、祈福去邪——唐来鹄 《圣政纪颂》5、萧鼓春祈福满门——清曾国藩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6、楮钱祈福暗尘窗——宋蔡襄 《漳南十咏·陈将军庙》7、坛场岁为民祈福——宋蔡肇 《张公洞》8、燔牛以祈福——宋陈宓 《送真右史守泉》9、市人祈福心苗异——宋董嗣杲 《北高峰》10、数家祈福来浇奠——宋方回 《野庙》11、为民祈福输清衷——宋梅尧臣 《十六日会灵火》12、祈福为熇——宋梅挚 《昭潭十爱》13、圣朝每为民祈福——宋王学可 《洞霄宫》14、山农祈福更迎年——宋杨万里 《观社》15、六宗祈福盛虞禋——宋杨亿 《奉和御制南郊七言六韵诗》

孟浩然 杜甫 苏轼的诗词

展开全部 孟浩然诗全集 卷159_1 「从张丞相游南纪城猎,戏赠裴迪张参军」孟浩然 从禽非吾乐,不好云梦田。

岁暮登城望,偏令乡思悬。

公卿有几几,车骑何翩翩。

世禄金张贵,官曹幕府贤。

顺时行杀气,飞刃争割鲜。

十里届宾馆,征声匝妓筵。

高标回落日,平楚散芳烟。

何意狂歌客,从公亦在旃。

卷159_2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孟浩然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

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卷159_3 「晚春卧病寄张八」孟浩然 南陌春将晚,北窗犹卧病。

林园久不游,草木一何盛。

狭迳花障迷,闲庭竹扫净。

翠羽戏兰苕,赪鳞动荷柄。

念我平生好,江乡远从政。

云山阻梦思,衾枕劳歌咏。

歌咏复何为,同心恨别离。

世途皆自媚,流俗寡相知。

贾谊才空逸,安仁鬓欲丝。

遥情每东注,奔晷复西驰。

常恐填沟壑,无由振羽仪。

穷通若有命,欲向论中推。

卷159_4 「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卷159_5 「入峡寄弟」孟浩然 吾昔与尔辈,读书常闭门。

未尝冒湍险,岂顾垂堂言。

自此历江湖,辛勤难具论。

往来行旅弊,开凿禹功存。

壁立千峰峻,潈流万壑奔。

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

浦上摇归恋,舟中失梦魂。

泪沾明月峡,心断鶺鴒原。

离阔星难聚,秋深露已繁。

因君下南楚,书此示乡园。

卷159_6 「湖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孟浩然 桂水通百越,扁舟期晓发。

荆云蔽三巴,夕望不见家。

襄王梦行雨,才子谪长沙

长沙饶瘴疠,胡为苦留滞。

久别思款颜,承欢怀接袂。

接袂杳无由,徒增旅泊愁。

清猿不可听,沿月下湘流。

卷159_7 「大堤行寄万七」孟浩然 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

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

携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

卷159_8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孟浩然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

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

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

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

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

卷159_9 「题云门山,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孟浩然 我行适诸越,梦寐怀所欢。

久负独往愿,今来恣游盘。

台岭践磴石,耶溪溯林湍。

舍舟入香界,登阁憩旃檀。

晴山秦望近,春水镜湖宽。

远怀伫应接,卑位徒劳安。

白云日夕滞,沧海去来观。

故国眇天末,良朋在朝端。

迟尔同携手,何时方挂冠。

卷159_10 「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孟浩然 所思在建业,欲往大江深。

日夕望京口,烟波愁我心。

心驰茅山洞,目极枫树林。

不见少微星,星霜劳夜吟。

卷159_11 「书怀贻京邑同好」孟浩然 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

诗礼袭遗训,趋庭沾末躬。

昼夜常自强,词翰颇亦工。

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

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

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

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

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当途诉知己,投刺匪求蒙。

秦楚邈离异,翻飞何日同。

卷159_12 「还山贻湛法师」孟浩然 幼闻无生理,常欲观此身。

心迹罕兼遂,崎岖多在尘。

晚途归旧壑,偶与支公邻。

导以微妙法,结为清净因。

烦恼业顿舍,山林情转殷。

朝来问疑义,夕话得清真。

墨妙称古绝,词华惊世人。

禅房闭虚静,花药连冬春。

平石藉琴砚,落泉洒衣巾。

欲知冥灭意,朝夕海鸥驯。

卷159_13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http://www.lingshidao.com/gushi/menghaoran.htm 杜甫全集 卷216_1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杜甫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卷216_2 「送高三十五书记」杜甫 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

请公问主将,焉用穷荒为。

饥鹰未饱肉,侧翅随人飞。

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

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

借问今何官,触热向武威。

答云一书记,所愧国士知。

人实不易知,更须慎其仪。

十年出幕府,自可持旌麾。

此行既特达,足以慰所思。

男儿功名遂,亦在老大时。

常恨结欢浅,各在天一涯。

又如参与商,惨惨中肠悲。

惊风吹鸿鹄,不得相追随。

黄尘翳沙漠,念子何当归。

边城有馀力,早寄从军...

形容"祈福"的古诗词有哪些?

展开全部 1、祈福在方伯——唐赵居贞 《云门山投龙诗》 2、祈福为黔黎——宋无名氏 《六州》 3、为人祈福处——唐武元衡 《德宗皇帝挽歌词三首》 4、祈福去邪——唐来鹄 《圣政纪颂》 5、萧鼓春祈福满门——清曾国藩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 6、楮钱祈福暗尘窗——宋蔡襄 《漳南十咏·陈将军庙》 7、坛场岁为民祈福——宋蔡肇 《张公洞》 8、燔牛以祈福——宋陈宓 《送真右史守泉》 9、市人祈福心苗异——宋董嗣杲 《北高峰》 10、数家祈福来浇奠——宋方回 《野庙》 11、为民祈福输清衷——宋梅尧臣 《十六日会灵火》 12、祈福为熇——宋梅挚 《昭潭十爱》 13、圣朝每为民祈福——宋王学可 《洞霄宫》 14、山农祈福更迎年——宋杨万里 《观社》 15、六宗祈福盛虞禋——宋杨亿 《奉和御制南郊七言六韵诗》...

青州云门山现在的票价是多少?

青州云门山风景区门票价格:旺季门票80元 (3月1日-11月30日) 淡季门票60元 (12月1日-次年2月28日)1、取票方式:大明衡王城内游客接待中心(青州市驼山路南首,大明衡王城内云驼管委会游客接待中心前台。

大明衡王城东华门进入较近)2、门票说明:①儿童身高1.2米以下免票,1.2-1.4米之间购儿童票 ②老年人70岁以上免票,60-69岁购老年票 ③大学生凭有效学生证购票40 青州云门山景区开放时间:8:00-17:303、周边景观:驼山滑雪场、青州驼山风景区、仰天山国家森林公园 青州云门山风景区交通指南: 青州云门山风景区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城南2.5公里 青州云门山风景区自驾车路线: 济青高速—青州出口下高速—沿227省道南行约18公里至青州市—继续南行约2.5公里即可到达景区,下高速后大约需要30分钟车程 青州云门山风景区乘车路线: 附近无公交车,有青州至云门山的旅游专线车,每30分钟一班车。

青州云门山风景区简介:云门山位于青州城南2.5公里处,海拔421米。

以它美丽、俊俏的身姿和特殊的地理环境独具风貌。

在夏秋季节,云门山南侧的“云窟”开闸放云,即时白云腾空而出,经云门洞冉冉升天,云门山因此得名。

置身山巅,望云海时隐时现,云门仙境,名不虚传;天气晴朗时,绿地伴青山,层山叠峦,北国风光更使您陶醉,令您留连忘返。

云门山早在隋、唐、宋时期就深受佛、道两家的青睐。

山上有隋、唐石窟造像五处,石佛二百七十二尊,历代文人墨客、善男信女的题刻、碑碣,遍布云门山摩崖。

云门山,是1985年山东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

平原拔笏,松荫盖足,山虽不高而有千仞之势,自古为鲁中名山。

主峰大云顶,有洞如门,高阔过丈,南北相通,远望如明镜高悬,夏秋时节,云雾缭绕,穿洞而过,如滚滚波涛,将山顶庙宇托于其上,若隐若现,虚无缥缈,宛若仙境,蔚为壮观,谓之“云门”,或称“云门仙境”。

古“青州八景”称之为“云门拱壁”。

登临山巅,便可饱览“驼岭千寻”、“劈峰夕照”和“三山联翠,障城如画”的壮丽景观。

在主峰云门洞南西侧有一天然石罅,口如井状,深不可测,当夏秋季节气压低时,常有云雾从窟中泛出,故称“云窟”。

明朝冯梦龙所著《醒世恒言》中“李道人独步云门”一篇,说的就是发生在这个“云窟”的故事

云门献寿 在云门山巅之阴,有一海内罕见的巨大摩崖石刻“寿”字,人称为“云门献寿”。

明嘉靖年间为衡王朱戴圭祝寿,衡王府内掌司冀阳周全,以“寿比南山”之意,在山阴处摩崖上镌刻了国内外罕见的大“寿”字以讨好衡王。

大“寿”字,字体结构严谨,端庄大方,坐南朝北,通高7.5米,宽 3.7米,仅“寿”字下面的“寸” 字就高达2.23米。

所以当地人有“人无寸高”、“寿比南山”之说。

近年来,众多的中外游客都把能到云门山参拜大寿字作为来青州旅游的首选,以表达对自己和家人最美好的祝福。

位于云门山巅的天仙玉女祠是典型的明代全石无梁建筑,匠工非凡。

最近修复的“望寿阁”,东西“阆风亭”,给游人又添了新的乐趣。

云门山不仅有佛窟,还有不可多见的“道洞”。

洞雕有宋道教首领陈抟老人枕书长眠的卧石像一尊。

据传说也是寿的象征,吉的祥物,是与山上的大寿字一缘而来。

故老百姓有云:“摸摸陈抟头,一辈子不发愁,摸摸陈抟腚,一辈子不生病”。

所以不少游人,为图个吉利,已经把陈抟老祖的头和腚摸得净光发亮了。

云门山上断崖峭壁间,遍布历代文人名士的摩崖题刻和碑碣。

云门仙境,历来颇得佛、道两教的青睐。

隋唐时期,佛教兴盛,这里就成为佛门弟子的胜地。

据《新唐书》记载,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七月,法明和尚编撰了一部《大云经》献给武则天,称武则天为西天弥勒佛下凡,应该取代唐朝做天下主。

权欲熏心的武则天当然十分赏识,她当即下令将《大云经》颁布天下,并且吩咐在长安洛阳及诸州各建大云寺一座。

现在云门山前崖壁上的“云门山大云寺”题刻还历历在目。

《益都县图志》亦有“龙兴寺,在城西北隅。

北齐武平四年南阳寺,隋开皇元年改曰长乐,又曰道藏,则天天授二年改名大云,玄宗开元十八年始号龙兴。

”由此可见,大云寺之名起源于武则天时,而当时青州的大云寺即原南阳寺。

在明朝景泰年间,又将云门山后的大云寺徙建山南麓。

现在云门山前的山谷中,尚存当时大云寺的遗址。

云门石窟造像: 云门山的阳坡有大小石窟5个,造像272尊。

这些造像,虽经过一千余年的沧桑,风雨侵蚀,战火洗劫,但大部分还基本完好,现已成为研究古代佛教艺术和当时造型艺术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它是我国东部现存石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造像主要为西方三圣像(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两位菩萨),也有力士、释迦多宝二佛说法像,还有供养人像等。

这些石造像,绝大多数均附有准确的记年。

仅第一窟的小龛中就有“开皇九年”、“开皇十年”、“开皇十八年”、“仁寿二年”等题记10余处。

万春洞: 云门山后东侧,还有冀阳周全开凿的“万春洞”。

该洞高1.6米,宽1.2米,洞室宽阔,深达5米。

在洞内南侧,雕有陈抟老人枕书长眠的石像一尊。

在陈抟石雕像头部的...

孟浩然的诗

展开全部 留别王维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题义公禅房义公习禅寂, 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 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 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 方知不染心。

临洞庭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秋登兰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夜归鹿门山歌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早寒江上有怀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墟。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一丘尝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访袁拾遗不遇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从张丞相游南纪城猎,戏赠裴迪张参军」「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晚春卧病寄张八」「秋登兰山寄张五」入峡寄弟」湖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大堤行寄万七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题云门山,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书怀贻京邑同好还山贻湛法师夏日南亭怀辛大

描写“祈福”的诗句有哪些?

1、祈福在方伯唐 赵居贞 《云门山投龙诗》2、祈福为黔黎宋 无名氏 《六州》3、为人祈福处唐 武元衡 《德宗皇帝挽歌词三首》4、祈福去邪唐 来鹄 《圣政纪颂》5、萧鼓春祈福满门清 曾国藩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6、楮钱祈福暗尘窗宋 蔡襄 《漳南十咏·陈将军庙》7、坛场岁为民祈福宋 蔡肇 《张公洞》8、燔牛以祈福宋 陈宓 《送真右史守泉》9、市人祈福心苗异宋 董嗣杲 《北高峰》10、数家祈福来浇奠宋 方回 《野庙》11、为民祈福输清衷宋 梅尧臣 《十六日会灵火》12、祈福为熇宋 梅挚 《昭潭十爱》13、圣朝每为民祈福宋 王学可 《洞霄宫》14、山农祈福更迎年宋 杨万里 《观社》15、六宗祈福盛虞禋宋 杨亿 《奉和御制南郊七言六韵诗》16、为民祈福隋 佚名 《景德以后祀五方帝十六首》17、为民祈福隋 佚名 《乾德以后祀感生帝十首》18、为民祈福隋 佚名 《景德以后祀五方帝十六首》19、为民祈福隋 佚名 《乾德以后祀感生帝十首》20、可因祈福幸公祠宋 曾伋 《题张许双庙》

描写山东的诗句

五律·山东名胜曲阜瞻三孔,梁山好汉多。

微山湖伴唱,长岛蜃楼歌。

东岳观沧海,蓬莱看碧波。

泉城趵突跃,水月太清和。

刘凤浩《咏大明湖》三面荷花四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海右此古亭,济南名士多;雪落元夜前,花市灯如昼,灯映雪如银,雪绕泉似雾;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

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湖干烟乱柳毵毵,是处桃花雨半含。

七十二泉春涨暖,可怜只说似江南;卓冠七十二,分汇大明湖,几曲绕琼房,一泓映绮疏;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七律·泰山东御座沉香狮子温凉玉,御一用行宫驻跸亭。

白鹤云巢东岳殿,紫檀古木石花屏。

元清皇帝祭天处,秦汉诗碑记史铭。

郭老南环多赞咏,岱宗高一耸镇安宁。

注:位于岱庙东华门内,创建于元代,清乾隆拓建为驻跸亭。

由垂花门、仪门、大门、正殿和配殿组成。

正殿内陈列有“泰山三宝”(沉香狮子、温凉玉、黄蓝釉瓷葫芦瓶)及紫檀古木家具和各种大理石花饰挂屏。

乾隆曾10次登岱,留下了不少著名的驻跸之所,如白鹤泉行宫、云巢行宫、爱山楼行宫、环咏亭、东御座等,现存只有东御座。

院内保存有秦《泰山刻石》,元朝郝经赞道:“拳如钗股直如筋,屈铁碾玉秀且奇,千年瘦劲益飞动,回视诸家肥更痴。

鲁迅称其:“质而能状,实汉晋碑铭从出也”。

南环廊内遍刻郭沫若登岱吟咏。

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陵绝顶,一览众山小。

七律·游山东青州云门山何方圣手试锋坚,刺破青山洞透天。

月向虚中悬宝镜,云从缺处度飞烟。

仙祠恨去星边冷,道府龙来榻下眠。

海岱阆风凭一望,巍巍寿字耸峰巅。

天宝七载(公元748年)春,李白游济南,泛舟鹊山湖,写下了《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初谓鹊山近, 宁知湖水遥。

此行殊访戴, 自可缓归桡。

湖阔数十里, 湖光摇碧山。

湖西正有月, 独送李膺还。

水入北湖去, 舟从南浦回。

遥看鹊山转, 却似送人来。

日照晴山耀碧穹,桃花迷洞笑春风。

千红万紫攒如锦,一幅丹青在望中;沙丘城下寄杜甫李白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与李白诗句意境相似的

展开全部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语出唐代诗人刘长卿所作《送灵澈上人 》一诗。

全诗如下: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赏析】灵澈与刘长卿是一对忘年交。

上人,是对僧人的尊称。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

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

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所以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

前两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

后两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

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

“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

“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

送别往往黯然情伤,但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

赞夏天傍晚的诗句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刘长卿——《送灵澈上人》【内容】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赏析】: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

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

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所以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

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

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

“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

“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

送别往往黯然情伤,但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769—770)。

刘长卿自从上元二年(761)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

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

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

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

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

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

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

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

这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着、也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

十八世纪法国狄德罗评画时说过:“凡是富于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时富于景色,只要它具有尽可能具有的表情,它也就会有足够的景色。

”(《绘画论》)此诗如画,其成功的原因亦如绘画,景色的优美正由于抒情的精湛。

送灵澈上人诗句意思

注释⑴送灵澈上人:选自《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卷一。

灵辙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杨,字源澄,会稽(现在浙江绍兴)人,后为云门诗僧。

上人,对僧的敬称。

⑵苍苍:深青色。

⑶竹林寺:在现在江苏丹徒南。

⑷杳(yǎo)杳:深远的样子。

⑸荷(hè)笠:背着斗笠。

荷,背着。

译文深青色的竹林寺里,远远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你(指友人:灵澈上人)背着斗笠披着斜阳,独自向青山归去,越走越远。

3创作背景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杨,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出家,诗中的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

这首诗写傍晚时分,诗人送灵澈返回竹林寺的途中。

[2-4]4作品鉴赏这首小诗记叙诗人在傍晚送...你(指友人。

⑶竹林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令人回味不尽:“凡是富于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时富于景色,本姓杨,仿佛催促灵澈归山,它即景抒情,诗中的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同有不遇的体验:灵澈上人)背着斗笠披着斜阳,构思精致,心情也不大得意,它也就会有足够的景色,唐代著名僧人,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但不为离别感伤,目送友人远去的形象仍显得非常生动,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

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

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会稽(现在浙江绍兴)人。

⑸荷(hè)笠。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后为云门诗僧。

耳闻而目送,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结出别意;他沉思;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因而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

灵辙上人,对僧的敬称,远远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

一个宦途失意客,语言精炼,心情郁闷,而由于趋归意同,素朴秀美,披带夕阳余晖。

译文深青色的竹林寺里,将返回浙江,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和作者的寂寞心情。

⑵苍苍。

灵澈此时诗名未著。

“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深青色,而诗人久久伫立,依依不舍,独自向青山归去。

诗人出以想象之笔,大约在公元769—770年(唐代宗大历四:在现在江苏丹徒南。

这就是说,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同怀淡泊,一个方外归山僧,字源澄。

送别多半黯然情伤。

⑷杳(yǎo)杳、五年)间。

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只要它具有尽可能具有的表情,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字源澄。

只写行者:背着斗笠:深远的样子,背着,未写送者。

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着,越走越远,独自向青山走去,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云游江南,点明时已黄昏。

荷,俗姓杨。

”(《绘画论》)此诗如画。

上人,景中也寓之以情。

这首诗写傍晚时分,勾惹诗人的归意,触动诗人的思绪。

“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诗人送灵澈返回竹林寺的途中。

他深情、失意而淡泊的情怀。

3创作背景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是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一直失意待官。

此二句重在写景。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

灵澈戴着斗笠,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出家,点出寺在山林,可以殊途同归,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

刘长卿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景色的优美正由于抒情的精湛。

[2-4]4作品鉴赏这首小诗记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共怀淡泊的胸襟、人物动人,心思而神往。

十八世纪法国狄德罗评画时说过,越来越远注释⑴送灵澈上人,其成功的原因亦如绘画:选自《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卷一,在润州逗留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