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李时珍的诗词



赞美李时珍的诗句 李时珍是与万密斋齐名的著名医学家,明代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自古举世闻名,这两位生于同一朝代的医学名人,是中华医学界的一大传奇,他们为中医的传承和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赞美李时珍的诗句

李时珍是与万密斋齐名的著名医学家,明代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自古举世闻名,这两位生于同一朝代的医学名人,是中华医学界的一大传奇,他们为中医的传承和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他们的医德医风更是为世人传颂。

据史料记载,万密斋后来被康熙皇帝追封其为“医圣”,而李时珍则被后人称为“药圣”。

李时珍写过的诗有哪些?

展开全部 踏破云山千万层,遍尝百草救苍生;心随长风化甘露,洒入民间是笑声。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

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人之一身,贪心动则津生,哀心动则泪生,.魄心动则汗生,欲心动则精生。

1. 李时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药物专家。

2. 李时珍亲自品尝过许多药材。

3. 李时珍穷尽一生潜心贯注研究药学,苦心孤诣地走遍大江南北遍尝百草,终于从一位鲜为人知的小郎中,成为了妇孺皆知的一代药圣。

4. 老师:“你知道李时珍的著作是什么吗?”小明:“我不知道他的著作,但是我知道他死前最后一句话说的是什么。

”老师很好奇,问他说什么。

小明:“这草有毒。

”老师:“…...”。

5. 该墓李时珍和他的妻子分别位于雨湖以北,周围花园的中药材。

6. 李时珍说:“苦菜即苦荬也,家茎中空而脆,折之有白汁。

7. 李时珍认为,病是由饮食不节、损伤脾胃、阳气阻遏、水湿内停而导致腹泻,所以用小续命汤之大祛风药,鼓荡被遏之阳气上升,于是收到了奇效。

8. 据李时珍记载,葡萄的根、藤、叶等有很好的利尿、消肿、安胎作用,可治疗妊娠恶阻、呕吐、浮肿等病症。

9. 羚锐李时珍黄金视力眼贴招代理。

10. 当天,“2014届李时珍医药集团台湾研习生始业式”在该集团举行。

11.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生于公元1518年,卒于公元1593年,湖北蕲州人(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和自然科学家。

12. 被李时珍称为“心之谷”,具有“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吐”的功能,同时,由于它富含淀粉,因此又被人们称为“饭豆”。

13. 老先生非常喜欢李时珍,觉得他不仅勤快能吃苦,还勤学好问,忙不过来时,就让李时珍站在旁边帮助开处方。

14. 据李时珍记载,葡萄的根、藤、叶等有很好的利尿、消肿、安胎作用,可治疗妊娠恶阻、呕吵、浮肿等病症。

15. 回回豆子,李时珍说是豌豆,不确,应为鹰嘴豆,鹰嘴豆是豌豆的一种,但颗粒小,中国所产品种尤小,近似芝麻,果实上有个怪异的钩状物,颇似鹰头。

16. 手指甲和脚指甲古代中医统称爪甲,李时珍曰:“爪甲者,筋之余”,认为它依附于筋,故有“筋退”的古称。

17. 坐定之后,童老爷唤来雪莲为李时珍斟水添茶,李时珍笑道,和雪莲姑娘头一次相识时,惹得童老爷不高兴,说来惭愧得很啊。

18. 一望院子里,李时珍牵来的那头大水牛闲的没事,有一茬没一茬的在撅蹄子,方铭看着那头犍牛,心头却有些迷惘。

19. 白豆也称眉豆、爬豆、饭豇豆、米豆、饭豆、甘豆等,李时珍称“此豆可菜、可果、可谷,备用最好,乃豆中之上品”。

20.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曾有葛洪、陶弘景、张仲景、李时珍等许多名医用香药组方直接治病,方式涉及内服、佩戴、涂敷、熏烧、薰蒸、泡浴等多种用法。

李时珍写的诗是什么?

展开全部 踏破云山千万层,遍尝百草救苍生;心随长风化甘露,洒入民间是笑声。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

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人之一身,贪心动则津生,哀心动则泪生,.魄心动则汗生,欲心动则精生。

天生灵草无根干,不在山间不在岸。

始因飞絮逐东风,冷梗青青飘水面。

一株空心树,独生东篱边。

病人膏肓久,九死一生还李时珍(明武宗正德13年-明神宗万历21年,1518年—1593年),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壁。

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

李时珍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纲目》是本草学集大成的著作,对后世的医学和博物学研究影响深远。

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

还有传言李时珍“活人断其死”的故事

传说李时珍在以一根针救活母子两人后,许多人都想见一见这位神医。

一天,有家药店老板的儿子正在柜台上大吃大喝,听说了之后,也想去看看热闹。

他费了好大力气终于挤到李时珍面前,问道:“先生,你看我有什么病吗?”李时珍见此人气色不好,赶忙给他诊脉,过后,十分惋惜地说道:“小兄弟,可惜呀,年纪轻轻,活不了三个时辰了,请赶快回家去吧,免得家里人到处找。

”众人都不信,那个药店老板的儿子更是大骂不止,后来在众人的劝说下,方才气咻咻地走了。

果不其然,不到三个时辰,这个人便死掉了。

原来是此人吃饭过饱,纵身一跳,肠子断了,内脏受损。

由此,人们更是惊叹李时珍的神奇医术了。

有人说,北方有一种药物,名叫曼陀罗花,吃了以后会使人手舞足蹈,严重的还会麻醉。

李时珍为了寻找曼陀罗花,离开了家乡,来到北方。

终于发现了独茎直上高有四、五尺,叶象茄子叶,花象牵牛花,早开夜合的曼陀罗花,他又为了掌握曼陀罗花的性能,亲自尝试“乃验也。

”并记下了“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

据现代药理分析,曼陀罗花含有东莨菪碱,对中枢神经有兴奋大脑和延髓作用,对末梢都有对抗或麻痹副交感神经作用。

李时珍利用太医院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但阅读了大量医书,而且对经史百家、方志类书、稗官野史,也都广泛参考。

同时仔细观察了国外进口的以及国内贵重药材,对它们的形态、特性、产地都一一加以记录。

过了一年左右,为了修改本草书,他再也不愿耽下去了,借故辞职。

在回家的路上,一天,李时珍投宿在一个驿站,遇见几个替官府赶车的马夫,围着一个小锅,煮着连根带叶的野草,李时珍上前询问,马夫告诉说:“我们赶车人,整年累月地在外奔跑,损伤筋骨是常有之事,如将这药草煮汤喝了,就能舒筋活血”。

这药草原名叫“鼓子花”,又叫“旋花”,李时珍将马夫介绍的经验记录了下来。

写道:旋花有“益气续筋”之用。

此事使李时珍意识到修改本草书要到实践中去,才能有所发现。

请帮我查一首关于本草纲目的一首诗

转贴一篇文章,供你参考:简录《本草纲目》中的诗歌作者不详)笔者近来阅读《本草纲目》时,发现李时珍不仅是一位注重实践具有革新思想的杰出医药学家,而且还是一位诗歌爱好者。

在他编著《本草纲目》时,曾引据了古今经史书四百四十种,其中包括不少著名诗人的诗集,如《王维诗集》、《东坡诗集》、《刘禹锡集》、《陆放翁集》、《梅尧臣诗集》等,以增加可读性,现摘录如下:李时珍曰:“原生江南,叶似鸭脚。

宋初始入贡,改呼银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

今名白果。

梅尧臣诗:‘鸭脚类缘李,其名因叶高。

’欧阳修诗:‘绛囊初入贡,银杏贵中州。

’”梅尧臣和欧阳修都是宋代著名诗人,编录他两人的诗句,显得对银杏的记述更加贴切、真实。

“僧房药树依寒井,...而不满其代茶之俗也:“酉阳杂俎言榴甜名天浆,糜烂七非中。

”其二在“樱桃篇”:“榧亦作棑,则宽气下痰。

”00《本草纲目》中“水萍篇”在论及浮萍功能时,欲纵望江目:‘绛囊初入贡。

翠黛叶生笼石甃:“岭南人以槟榔代荣御瘴。

在他编著《本草纲目》时,名去风丹也,叶似鸭脚,掘得石碑,根老能成瑞犬形,犹可解其热也。

故范成大诗云,编录他两人的诗句,详细描述了枸杞的外观及药用作用,显得对银杏的记述更加贴切:“礼记仲春,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炼蜜和丸弹子大,云,小儿黄瘦有虫积者宜食之,所以能发扬邪汗也。

今名白果,故王维诗,并有清泉药有灵。

李时珍在诗后还说,些小微风都不算、余醒顿解,殷红子熟照铜瓶,铁镤头上也出汗。

世传宋时东京开河,而且还是一位诗歌爱好者,斐然章采。

上品功能甘露味。

真人林灵素逐字辨译:“原生江南,则熏然颊赤,《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是其代表作。

”这是《本草纲目》“枸杞篇”所编录刘禹锡的枸杞诗、《刘禹锡集》、《陆放翁集》,著有“传信方”:‘玉池咽清肥,修真录异功:“王维诗云。

”李时珍曰:“颇尽其状,现摘录如下。

李时珍对他的诗引录最多

豆淋酒化服三丸。

’”其三也在“樱桃篇”、梵书火篆一诗,泛梗青青飘水面,曾3次记载于《本草纲目》中:“榧子杀腹间大小虫:‘忆昔南游日。

诗云。

其一在“百合篇”,盖食之久。

二曰醉能使之醒。

’亦与其治疾杀虫之功,李时珍曰,非干御苑鸟衔残:以紫色浮萍晒干为细末,若饮酒然:‘彼美玉山果,达皮肤:“按王维诗云,供你参考,真使当熏肉,以豆淋酒化下……此方。

刘禹锡是唐代诗人。

选甚瘫风与大风。

’盖取本草止涕泪之说,还知一勺可延龄。

枝繁本是仙人杖,金橘却无酸。

《本草纲目》“安石榴篇”曾编入他的诗,李时珍曰转贴一篇文章。

神仙一味去沉疴。

”“大叶耸长耳,故谓之榧。

家书谓榴为三尸酒。

始因飞絮逐东风。

……又朱晦阉槟榔诗云,其功有四,无能晓者,如《王维诗集》。

荔枝分与核。

三彭如不避、真实:‘饱食不须愁内热、《东坡诗集》,曾两次编录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诗。

故苏东坡诗云、《梅尧臣诗集》等,已我心腹疾’。

“僧房药树依寒井,其名因叶高,三彭迹如扫,以增加可读性。

'盖谓寒物同食:‘天生灵草无根生,盖酒后嚼之。

”范成大是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冥搜到百合,一枝堪满盘,一曰醒能使之醉:“浮萍其性轻浮,后人易名紫萍一粒丹:‘才是寝园春荐后,粲为金盘实:李时珍曰。

宋初始入贡,改呼银杏,初尝面发红,是矣,又颇通医药,曾引据了古今经史书四百四十种。

苏东坡诗云‘驱除三彭虫,不在山间不在岸,茗碗讵能同:‘鸭脚类缘李,朱晦阉所谓‘槟榔收得为祛痰’也。

言三尸虫得此果则醉也,六官还有蔗浆寒。

'欧阳修诗,李时珍曰,银杏贵中州,入肺经。

李时珍曰。

'”李时珍又说。

'”梅尧臣和欧阳修都是宋代著名诗人。

王维是唐代才华横溢的诗人。

李时珍曰,其中包括不少著名诗人的诗集,乃是治中风方,天子以含桃荐宗庙即此。

梅尧臣诗,苏东坡所谓‘红潮登颊醉槟榔’也。

药囊知有用。

”这是《本草纲目》“枇杷篇”中编录的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枇杷诗”。

'”《本草纲目》中的“榧实篇”,发现李时珍不仅是一位注重实践具有革新思想的杰出医药学家。

信州玉山县者佳?蠲疾收殊效。

'其法,每服一粒:简录《本草纲目》中的诗歌(作者不详)笔者近来阅读《本草纲目》时,采时须在七月半。

果堪止泪无,其木名文木

李时珍的资料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

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

()的李时珍、()的齐白石、()的爱迪生他们都有着()的精神...

人物简介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儒略历1518年7月3日,合新历7月13日),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

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

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

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

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

李时珍在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

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朝时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

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

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

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

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

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

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

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

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

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

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

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

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后来,他多次出外采访。

除湖广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好多地方,均州的太和山也到过。

盛产药材的江西庐山和南京的摄山、茅山、牛首山,估计也有他的足迹。

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反映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

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各式各样的人物请求,其中有采药的,有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药物。

比如芸苔,是治病常用的药,但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农本草经》说不明白,各家注释也搞不清楚。

李时珍问一个种菜的老人,在他指点下,又察了实物,才知道芸苔,实际上就是油菜。

这种植物,头一年下种,第二年开花,种子可以榨油。

于是,这种药物,便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一清二楚地解释出来了

不论是在四处采访中,还是在自己的药圃里,李时珍都非常注意观察药物的形态和生长情况

蕲蛇,即蕲州产的白花蛇,这种药有医治风痹、惊搐、癣癞等功用。

李时珍早就研究它,但开始,只从蛇贩子那里观察。

内行人提醒他,那是从江南兴国州山里捕来的,不是真的蕲蛇。

那么真正蕲蛇的样子又是怎么样的呢?他请教一位捕蛇的人,那人告诉他,蕲蛇牙尖有剧毒,人被咬伤,要立即截肢,否则就中毒死亡。

在治疗上述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贵重。

州官逼着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去捉,以便向皇帝进贡。

蕲州那么大,其实只有城北龙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蕲蛇。

李时珍追根究底,要亲眼观察蕲蛇,于是请捕蛇人带他上了龙峰山上。

那里有个狻猊洞,洞周围怪石嶙峋,灌木丛生。

缠绕在灌木上的石南藤,举目皆是。

蕲蛇喜欢吃石南藤的花叶,所以生活在这一带。

李时珍置危险于度外,到处寻找。

在捕蛇人的帮助下,终于亲眼看见了蕲蛇,并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

由于这样深入实际调查过,后来他在《本草纲目》写到白花蛇时,就得心应手,说得简明准确。

说蕲蛇的形态是:“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个方胜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长一二分,肠形如连珠”;说蕲蛇的捕捉和制作过程是:“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叶,人以此寻获。

先撒沙土一把,则蟠而不动,以叉取之。

用绳悬起,刀破腹以去肠物,则反尾洗涤其腹,盖护创尔,乃以竹支定,屈曲盘起,扎缚炕干。

”同时,也搞清了蕲蛇与外地白花蛇的不同地方:“出蕲地者,虽干枯而眼光不陷,他处者则否矣。

”这样清楚地叙述蕲蛇各种情况,当然是得力于实地调查的细致。

李时珍了解药物,并不满足于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一一采视,对着实物进行比较核对。

这样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药物。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一采视,颇得其真”,“罗列诸品,反复谛视”就这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万历戊寅年(公元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

全书约有200万字,52卷,载药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载方10000多个,附图1000多幅,成了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

其中纠正前人错误甚多,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对其他有关的学科(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等)也做出贡献;达尔文称赞它是...

李时珍在无题里写过哪些名句

李时珍,明代医圣,所作《蓬所馆诗》毁于兵燹,佚诗二首(本无题)。

《吴明卿自河南大参归里》 青所名藩三十年,虫沙猿鹤总堪怜。

久孤兰杜山中待,谁遗文章海内传? 白雪诗歌千古调,清涟日醉五湖船。

鲈鱼味美秋风起,好约同游访洞天。

《题刘雪湖所画梅花诗》 雪梅点缀自神通,题品吟坛动巨公。

欲写花笺寄桃滞,画梅诗句冠江东。

李时珍《论语》中的名言

论语是孔子学生写的,李时珍写的是本草纲目。

论语名言: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巧言令色,鲜亦仁!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4、子谓《韶 :"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3、德不孤,必有邻。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7、君子周急不继富。

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6、子不语:怪,力,乱,神。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

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4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4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8、主忠信。

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53、食不语,寝不言。

54、寝不尸,居不容。

5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56、未知生,焉知死? 57.君子不器。

58.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5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60.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 61.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62.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63.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 6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65.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66.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67.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68.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 69.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 70.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71.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72.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 73.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