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蒙语语诗词



蒙古语的语法跟汉语有什么不同吗【摘要】汉语的句子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六种。蒙语的句子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五种,跟汉语不同的是没有补语这一句子成分。句

蒙古语的语法跟汉语有什么不同吗

【摘要】汉语的句子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六种。

蒙语的句子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五种,跟汉语不同的是没有补语这一句子成分。

句子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这五种在蒙汉语语法中的表现形式上差别不大,但是在句子里的语序上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在汉语的句子里主语、谓语、宾语的位置不可以调换,而在蒙语句子中句子成分的位置可以调换并且可以以好几种语序来表达。

由于汉、蒙语法的差异性,蒙语授课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往往对补、宾语分辨不清,或补、状语颠倒,造成语序混乱。

因此,在蒙、汉语对比教学中,必须把补语的概念、性质.补语和其它句子成分的区别,以及补语在蒙语中相对应的功能和表现形式,逐一讲清。

【关键词】蒙语 汉语 句子成分汉语的句子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六种。

蒙语的句子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五种,跟汉语不同的是没有补语这一句子成分。

1 汉语句子成分: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六种。

1.1 主语主语是指陈述或说明的对象的语言单位

主语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1.1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

1.1.2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

1.1.3符号:双行线。

1.2 谓语谓语是说明陈述或说明的对象的语言单位。

谓语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2.1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1.2.2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1.2.3符号:单行线。

1.3 宾语宾语是表示谓语动词的涉及对象的语言单位。

宾语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3.1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

1.3.2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1.3.3符号:波浪线1.3.4凡能原动词,如“希望、想、可以、说”等词后面的一般都作宾语处理。

1.4 定语,宾语是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定语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4.1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

1.4.2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

1.4.3符号:小括号( )。

1.5 状语状语是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状语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5.1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

1.5.2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

1.5.3符号:中括号〔 〕。

1.6 补语补语是指谓语后面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回答“怎么样”、“多久”、“多少”(时间、处所、结果)之类问题的语言单位。

补语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6.1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

1.6.2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

1.6.3符号:单书名号〈 〉。

2 蒙语与汉语句子在“补语成分”的问题上有所不同由于汉、蒙语法的差异性,蒙语授课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往往对补、宾语分辨不清,或补、状语颠倒,造成语序混乱。

因此,在蒙、汉语对比教学中,必须把补语的概念、性质.补语和其它句子成分的区别,以及补语在蒙语中相对应的功能和表现形式,逐一讲清。

为了能容易的分辨出汉语句子中的补语成分在用蒙语翻译上的表现形式,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2.1 院子里德每人总是打扫得干干净净的。

2.2旭日干生于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1965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生物系。

1965 2.3他看到妈妈回来,高兴得跳起来了

在上面的三个汉语句子中下划线的部分是补语成分,而在用蒙语翻译的时候就变成状语的成分。

3 蒙语汉语句子成分在排列顺序上的有所不同句子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这五种在蒙汉语语法中的概念上差别不大,但是在句子里的排列上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在汉语的句子里主语、谓语、宾语的位置不可以调换,而在蒙语句子中句子成分的位置可以调换并且可以以好几种排列方法来表达。

比如,在蒙语和汉语的句子成分中,主语、谓语、定语。

状语等概念大部分是一致的。

可是,汉、蒙语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

汉语句式中的有些概念在蒙语中却没有。

如,汉语句子成分中有补语,在蒙语中却没有与其相对应的概念。

因此,补语教学就成为汉、蒙语对比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蒙生在学习补语时,往往产生错觉。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生造句时,补语、状语顺序颠倒,造成语序混乱。

二是分析句子成分时,补语和宾语分不清。

在汉语中句子成分的排列是相当稳定的,顺序不能颠倒否则造成语序混乱。

但是在蒙语句子的成分排列是可以自由颠倒的,在大多情况下不会因为句子成分颠倒而造成语序混乱。

可是,汉、蒙语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因为语言的习惯不同而句子的成分排列也是不同的。

在汉语句子里通常是“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在蒙语则以“主语—宾语—谓语”的顺序排列。

例如:她 找 张老师

在这个例子中《她》是主语,《张老师》是宾语。

如果把主语和宾语的位置调换的话,整个句子的意思就会变成《张老师找她》。

再想想,如果把主语和谓语的位置调换的话就成了《找她张老师》,整个句子就会变得一点意义都没有。

但是请看下面例子: ·在蒙语中,主语、谓语、宾语的位置互相调换不会造成句子所表达的基本意义相互...

中秋赏月诗词六首 七言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霜月 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十五夜望月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夜 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月夜思乡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还有水调歌头 月下独酌 望月怀远之类的,不过都不是七言了

谁有关于中秋节的诗词

1《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2《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3《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5《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6《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7《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 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 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中秋诗词——汉魏诗 1、古诗: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2、古诗: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3、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中秋诗词——唐朝诗词 1.李白: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李白: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谁与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4.李白: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6.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7.李商隐:月 池上与桥边,难忘复可怜, 帘开最明夜,簟卷已凉天。

流处水花急,吐时云叶鲜。

嫦娥无粉黛,只是逞婵娟。

8.李商隐:月 过水穿楼触处明,藏人带树远含清。

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9.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10.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帡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11.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12.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13.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4.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5.李商隐: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16.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

诗词解析讲解

给你一个网站你也可以自己去看看,希望可以帮到你。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①。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②。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③,高处不胜寒④。

起舞弄清影⑤,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⑥,低绮户⑦,照无眠⑧。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⑩。

〔赏析〕 由于作者与当权者政见不合,被排挤到密州去当地方官,心情很抑郁,同时他已七年不见弟弟子由,心里十分怀念,种种思绪通过此词来抒发。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

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

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

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

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来得温暖亲切。

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

虽在尘凡而胸次超旷,一片光明

下片怀人。

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

苏轼兄弟情谊甚笃。

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

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

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

“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

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

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

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

这首词把宇宙、人生问题融合在一起,把对官场的思考和对弟弟的怀念贯穿到赏月中去,想象瑰丽而又不忘现实生活,是作者的代表作。

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 不假雕琢, 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

《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

”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

宋代胡仔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苕溪渔隐丛话》)评价极高。

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对联、灯谜

http://library.hsfz.net.cn/zhongqiujie/sc/index.html 汉魏诗 1、古诗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2、古诗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3、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唐诗 1.李白: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李白: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5.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唐诗 6.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7.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8.李商隐: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9.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宋词 1.秋夜月 当初聚散。

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

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

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

惹起旧愁无限。

2. 秋蕊香引 留不得。

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

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

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

忍思忆。

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

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3. 宣清 残月朦胧,小宴阑珊,归来轻寒凛凛。

背银〔钅工〕、孤馆乍眠,拥重衾、醉魄犹噤。

永漏频传,前欢已去,离愁一枕。

暗寻思、旧追游,神京风物如锦。

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当时曾痛饮。

命舞燕翩翻,歌珠贯串,向玳筵前,尽是神仙流品,至更阑、疏狂转甚。

更相将、凤帏鸳寝。

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这欢娱 4. 长相思(京妓)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

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

巷陌纵横。

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

凤烛荧荧。

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

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

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

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宋词 5. 望汉月 明月明月明月。

争奈乍圆还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

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6.鹧鸪天 吹破残烟入夜风。

一轩明月上帘栊。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

碧云归去认无踪。

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7. 十二时(秋夜) 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

觉翠帐、凉生秋思。

渐入微寒天气

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

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

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

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

烛暗时酒醒,元来又是梦里。

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憀情意。

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整馀香被。

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

宋词 8.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苏轼《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

过酒家饮酒,醉。

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

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

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10.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现代诗歌 1.月亮升起的地方 作者:小岛 月亮升起 有雕归巢的声音 有鱼儿跃出碧光 有琴声演绎古老传说 好多不知谁的眼睛 落于白桦树上 眨眨地 透出智慧和孤傲 夜里 却抛给月亮 无限柔情 也是那晚 贴在窗上的那些 姥姥剪出的窗花 被冰凌花裹着 在我的梦中 溶化了 (萨尔图:大庆市一地名,蒙语意为"月亮升起的地...

诗歌朗诵会的开场白

展开全部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台湾民谣: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 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 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中秋诗词——汉魏诗 1、古诗: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2、古诗: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3、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中秋诗词——唐朝诗词 1.李白: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李白: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谁与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4.李白: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6.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7.李商隐:月 池上与桥边,难忘复可怜, 帘开最明夜,簟卷已凉天。

流处水花急,吐时云叶鲜。

嫦娥无粉黛,只是逞婵娟。

8.李商隐:月 过水穿楼触处明,藏人带树远含清。

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9.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10.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帡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11.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12.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13.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4.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5.李商隐: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16.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诗词——宋朝诗词 1.秋夜月 当初聚散。

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

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

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

惹起旧愁无限。

2.秋蕊香引 留不得。

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

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

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

忍思忆。

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

向仙岛...

如何学习维吾尔语?

简单来说,学习语言都是三个点:语法,词汇量,口语/听力

语法,这个很关键。

从汉语母语的人来说,维语的语法很不一样。

如果对语法不熟,一段几乎相同的词语组成的句子可能可以翻译出完全不同的意思,所以一开始学习都要从语法入手,这是基础的基础一定要打好。

语法学习中请注意这些点:句法,人称,词尾,副动词。

语法的学习,先要学习简单句子的结构

和汉语的主谓宾不同,维语是主宾谓的结构(当然,在诗歌或者某些特殊句型里,也是会主谓宾的)。

主宾谓是维语最基础的句法,维语的句型结构非常多,需要通过教材和大量的阅读来掌握。

词尾很重要。

维语的一大特点就是词尾众多,如果需要,一个动词的后面可以同时缀上十几个词尾,所以一定要明白每一个词尾的意思。

人称既包括在“主语”位置上的人称(这个很简单,就是“我在学习”中的“我”,只需要注意在不同的语境下选择尊称),也包括人称词尾。

人称词尾比较复杂,一个人称词尾中可能涵盖了“归属”“时态”“行为”等等非常多的意思,需要认真学习。

副动词也可以算做是单词量的一方面。

维语的句子中,很多时候要用副动词来表示说话者或者其他人的想法/打算,或者形容一件事情的程度/时间/消息来源等等。

例如“花很漂亮”这句话,用维语来表达,或许这个“很”就要用上副动词,维语有不同的“很”,有一些会配上不同的副动词。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语法点,也是一个比较难背的词类(因为通常很少有实际的释义,一个副动词在不同的词尾后又会有不同的意思),但是又非常常用,最好能熟练掌握。

接下来是词汇量。

语法的基础打好了就像是一栋大楼拼好了框架,词汇量就是在往框架里添砖头。

背单词这种事大家从小学高中都没少做,也多少总结出了不同的方法。

那么我就只说一下维语词汇的特点好了。

第一个特点就是同义的词汇很多。

对于这样的词汇,如果是名词,那么最好能对维吾尔人的生活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比如不同的“锅”,在汉语里都是“锅”,但是在维语里就分得很细,从锅的大小、用途、材质,都有不同的词汇)。

如果是形容词或者副词,那就需要知道哪个词适用于什么语境(维吾尔语的语境很多,当你对不同的人说话/你想表达不同程度和不同方面的形容,等等都是不同的语境,需要用到不同的词语),分辨词语使用的最好方法就是大量阅读和使用。

第二个特点也可以算是一个窍门,就像汉语里“好”和“不好”的区别只在一个“不”,维语的很多形容词也只是通过不同的后缀来区分。

当你的词汇量越来越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不只是形容词,包括动词之类,很多词都是在一个词根的基础上添加后缀形成的。

(这也是拼音文字的特点,英文、法文等等这些语言中的词汇都有词根的概念,汉语就没有,所以要注意)最后是口语。

既是口语也是听力。

维语里有弱化、脱落等现象,也就是在发音的同时会出现语流音变,这样一来,说的和听到的可能和写出来的就不一样。

语流音变的形式不多,但是需要熟练掌握。

口语和听力的练习,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融入环境

不要怕说,要跟维吾尔族人交谈,说的多了自然也就会了(这也是为什么在乌鲁木齐长大的很多维族孩子,或者一些汉族孩子,会说而不会写的原因),他们说话,你也要听。

维语也存在方言,有些方言的变化甚至很大,这就需要有足够的经验来辨识。

哦对了,还有一个是字母,这是书写和识读维吾尔语的前提。

维语有32个字母,每个字母都有变体,一共有128个变体。

当初我们练习字母的时候一个字母就要反复书写十多页,几乎一个字母一个本子,这确实需要多写多练。

另外请不要相信找个维族朋友/新疆朋友/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生活之类。

如果题主是新疆人就会知道,在新疆汉族会说维语的真的很少!(我很多同学去到内地之后被要求说一段维语真的是很囧啊...就好像内蒙长大的汉族一定会说蒙语一样),汉族孩子能接触到的维族孩子也很大一部分都是在汉语环境下长大的,我在乌鲁木齐,初中高中的很多维族同学都只会说不会写。

通过这样的渠道学习,速成可能是可以的,但谈不上掌握,因为可能学到的更多的是非常口语的东西,或者压根就是方言=

现代中秋诗词歌赋

《彩云追月/中秋》 (当代) 刘周花在此时落,月在此时圆人间天上,歌起舞飞旋凤鸟还巢,更无狼烟寂寞了美婵娟。

波涌万种缠绵,海底倒映天不教浮云将月蔽,心想太平万万年我有霓裳风吹动,水起涟漪歌抚平云藏潜龙,月隐寒宫云须染彩,月洒光晕彩云追月,云掩秋空月沾凉意,云载清风才现欢欣,又惹愁生此忧谁解?谁是知音?且饮此杯,共语升平良辰易逝何如梦 。

——根据《彩云追月》乐曲填词

关于月亮的诗歌

皓 月 皓月闪烁在树林, 枝干上 树叶下 发出一种声音 啊,心上的人。

池塘像深邃的明镜, 倒映着黑色的柳影, 风在柳梢啜泣嘤嘤…… 梦幻吧,是时候了。

辽阔,温馨的宁静 似乎走下 星光闪烁的苍穹 这正是美满的时刻。

月亮升起的地方 月亮升起 有雕归巢的声音 有鱼儿跃出碧光 有琴声演绎古老传说 好多不知谁的眼睛 落于白桦树上 眨眨地 透出智慧和孤傲 夜里 却抛给月亮 无限柔情 也是那晚 贴在窗上的那些 姥姥剪出的窗花 被冰凌花裹着 在我的梦中 溶化了 中 秋 一 如果那也算作一次分离 在我年轻的心中 是否可以原谅你 就像落叶可以原谅野风 无礼 青春可以原谅岁月 将她抹去 二 蟋蟀停止了吵闹 石榴树挂满了羞红的果 最后那一场雨淋湿了野玫瑰 (他们说湖边的玫瑰喜欢歌) 你会不会坐在月下 听我唱 听我的歌飞进山林 飞越湖水 飞向那一轮圆月 三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难演的戏 在众人围成的舞台上 没有灯火 没有音乐 只有用我嘹亮的声音 唱那首忘了名字的歌 那又怎么样呢 岁月还将继续 不知到哪一天 又要分离 四 月已升至半空 原来湖水也会有潮声 原来自始至终永恒不变的 只是月圆月缺 苍白的林中 秋菊绽放 月下 你我含泪挥别

中国各朝代的官方语言是什么?

秦、两汉、三国、西晋的官话:洛阳读书音,即洛阳太学里教学采用的标准读书音。

(参考:http://baike.baidu.com/link?url=0K6pnfhFgxqahILxe74CRr0RX7CD1VCaNDUjKSyGgTKAltJWdveEMzuBAQcGdlw3EZ3WRHjyik2LwDvSwevYOg18HlR9dym-OjGBVTGU9wm#4)东晋、南北朝、十六国:八王之乱,永嘉南渡,洛阳读书音变迁,在原洛阳读书音的基础上又融合了洛阳话,成为新的洛阳读书音(洛阳正音),以此为官话。

如《晋书.徐邈传》有载:“虽不口传章句,然开释文义,标明指趣,撰正五经音训,学者宗之。

”可知东晋时仍以洛阳读书音为官话。

(参考:http://baike.baidu.com/link?url=0K6pnfhFgxqahILxe74CRr0RX7CD1VCaNDUjKSyGgTKAltJWdveEMzuBAQcGdlw3EZ3WRHjyik2LwDvSwevYOg18HlR9dym-OjGBVTGU9wm#4)隋、唐、宋:一直以洛阳正音为官话。

这其中有两个典故可证明:一是武则天时的侯思止,在上朝时读“猪”这个字,未按洛阳正音读“雕”,而是以长安音读成了“株”,结果被大臣耻笑;二是宋代名臣寇准和大臣丁谓在讨论“正音”问题时,寇准说“西洛”为“天下之中”,“洛阳话”应为标准音。

丁说“不然,唯读书人然后为正”。

二人的意思综合起来,就是洛阳方言不是标准音,只有“洛阳读书音”才是“唯一标准”。

这两者意思是洛阳方言不是标准音,只有“洛阳读书音”(洛阳正音),才是“唯一标准”。

(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12101257.htm#1_1)元朝:元朝建立之后,实行蒙语教育,有很多蒙语词汇进入汉语体系,形成华蒙相成的形式。

(参考:http://baike.baidu.com/link?url=0K6pnfhFgxqahILxe74CRr0RX7CD1VCaNDUjKSyGgTKAltJWdveEMzuBAQcGdlw3EZ3WRHjyik2LwDvSwevYOg18HlR9dym-OjGBVTGU9wm#4)明朝:为了剔除掉蒙语遗留的文化,颁布《洪武正韵》,多数参照中原雅音(汴洛音)兼江淮官话系的南京话正以中华之语。

明成祖始迁都北平,即以北京音作标准音,以南京音为基础,形成新的官话。

(参考:http://baike.baidu.com/link?url=0K6pnfhFgxqahILxe74CRr0RX7CD1VCaNDUjKSyGgTKAltJWdveEMzuBAQcGdlw3EZ3WRHjyik2LwDvSwevYOg18HlR9dym-OjGBVTGU9wm#4)清进:清代皇帝毕竟是满洲人,和历代汉人皇帝截然不同,满清皇帝对于汉族知识分子尊崇的洛阳话读书音并不是特别感兴趣,更习惯于说“北京话”。

道光和以后历任皇帝的大力提倡,于是,“北京话”慢慢取代了“洛阳话”在办公、外交、社交等场合的主流地位,成为上层社会和整个社会交流的“官话”。

(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12101257.htm#2)新中国:以北京话为标准音的普通话

(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12101257.ht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