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解放战争诗词



解放战争 诗词展开全部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距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

解放战争 诗词

展开全部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距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注释] (1)风雨:指战争形势。

(2)仓黄:变化翻覆。

(3)今胜昔:如今胜过以往。

(4)情:指情感用事而沽名钓誉。

(5)老:朽。

(6)沧桑:引申为革命。

[赏析] 这首诗不仅描述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揭示了它的重大意义,表现了它的激动人心,不只是穷尽了理、事、情;而且还显示了诗人的高瞻远瞩、破格创新、挥洒自如、神旺气足,还表现了诗人的才、胆、识、力。

正是“以在我之四衡,在物之三合,而为作者文章

”...

关于“解放战争”的诗词有哪些?

1.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距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2. 西江月 秋收起义 一九二七年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3. 西江月 井冈山 一九二八年秋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人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重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4. 清平乐 会昌 一九三四年夏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关于解放战争的诗句

展开全部 83.七律:忆重庆谈判 一九四五年 有田有地吾为主,无法无天是尔民。

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屎不黄金。

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注:此诗与一九四五年八月重庆谈判之际所作,此诗最早见于一九四九年三月十三日上海《亚报》),一九八三年《文教资料简报》十二期盛巽昌文《毛泽东诗词二首》录全诗 84.五律:张冠道中 一九四七年四月 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

露湿尘难染,霜笼鸦不惊。

戎衣犹铁甲,须眉等银冰。

踟蹰张冠道,恍若塞上行。

注:这首诗见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一九九六年九月版《毛泽东诗词集》根据作者审定的抄件刊印。

85.五律:喜闻捷报 一九四七年 一九四七年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注:这首诗见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一九九六年九月版《毛泽东诗词集》根据作者审定的抄件刊印。

86.四言诗:我党工商业政策的任务 一九四八年一月三十一日 发展生产,繁荣经济, 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注:源于中央文献出版社版《毛泽东文选》第5卷。

关于“解放战争”的诗句有哪些?

展开全部 沁园春 长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候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菩萨蛮 黄鹤楼 一九二七年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西江月 秋收起义 一九二七年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 井冈山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人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重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清平乐 蒋桂战争 一九二九年 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洋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写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展开全部 赞美“解放军”的诗词有: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孟良固》 陈毅 孟良崮上鬼神号, 七十四师无地逃。

信号飞飞星乱眼, 照明处处火如潮。

刀丛扑去争山顶, 血雨飘来湿战袍。

喜见贼师精锐尽, 我军个个是英豪。

哪里有危难 哪里就有你们苦战的身影 只要祖国需要 你们就会筑起一道不朽的钢铁长城 你们是祖国忠诚的儿女 你们是时代可敬的英雄 你们是无私无畏的勇士 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你们就是青山翠柏 你们就是江涛海浪 和平——就是对你们最高的奖赏 关于解放军的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简称:人民解放军、解放军,英文:People's Liberation Army of China,英文缩写:PL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主要的武装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是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后留存的部队中国工农革命军,经过五次反围剿的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1949年合并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等部队陆续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军事机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组织而成。

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总人数约200万人,是世界上现役兵员最多国家军队之一。

中国的国防军费在2011年为9230亿人民币,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占世界各国国防预算总额的8.2%,居世界第二位。

...

...下列诗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是A.红军不怕...

找到一首当代诗坛名家著名爱国主义诗人“当代李白”李者也写的令人热血沸腾、豪气干云的的铁血军旅诗词。

是从“四库全诗”丛书的“匹夫爱国三部曲”系列诗集书籍 lt;铁血志:一个匹夫的阅兵令 gt;里摘出来的名篇名言名句,供参考吧:沙场胜负文/李者也沙场胜负一腔血,半因功名半气节。

靖康之耻国将亡,金人铁蹄踏宋阙。

大散关上心未散,大义激沸将士血。

彼强我弱不足惧,斗志可补兵力缺。

一战连败敌三帅,再战险将兀术灭。

宋室因此存汉土,国脉又延百年结。

自此金军怯窥蜀,隔山遥叹川中月。

【注】大散关,位于陕西省宝鸡市。

因建于散谷水中而得名,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历史上争夺大散关之战有70多次。

尤其是1131年,金兀术率10万金兵大举进犯,吴玠吴璘率领的宋军处于明显劣势,却誓死坚守,利用有利地形,巧妙排兵布阵,接连打败金军3位主帅,金兀术身中流矢,死伤甚众,败走。

1132年再次大败金军,从此金兵轻易不敢再犯西线战场,为南宋守住了西南大片国土。

简述1940年代诗歌创作的主要趋向

1940年代的新诗由于现实语境的制约,很容易与“国家主题”的书写联系起来,但此时的40年代显然与一般现代文学史意义上的第三个十年(1937至1949年)并不一致。

一、阶段性、区域性及整体构成40年代新诗的国家主题就其具体的文化语境来看,可以从阶段性和区域性两个主要方面谈起。

首先,就阶段性而言,以1945年日本投降为界,40年代诗歌可以被明显分成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阶段。

这两个阶段的诗歌因同处战争的环境,必然受到战争的影响、制约,涉及国家主题的内容,但由于各阶段战争性质、对象的不同,其“国家主题”在具体呈现的过程中会有明显的差异。

抗日战争时期诗歌的国家主题,由于“民族”、“国家”等超越阶级矛盾的客观存在,各政治、文化区域诗歌主题书写的个性往往可以统摄于“共同的话语场”之中。

随着抗战胜利,进入解放战争阶段,新诗的国家主题更加明确、具体,其风格、特征也更加受制于不同区域的政治文化。

其次,就区域性而言,抗日战争时期的新诗由于政治的特殊性,可分为国统区、解放区(以延安为中心、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辐射各地的区域)、沦陷区及上海“孤岛”(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是一个与沦陷区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四个区域。

四个区域的诗歌由于政治、文化语境和社会制度等原因,在呈现创作风格、“国家主题”时不尽相同。

二、沉郁的写实及讽刺的表达自“九一八”爆发以来新诗在发展道路上的演变轨迹正得到历史的呈现:30至40年代的诗歌不仅在思想精神情绪等方面上存有抗战前后的差异,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抗战之后的诗歌也正经历着阶段性的变化。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之后,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国内社会政治形势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七月诗派”在40年代的诗歌创作为例,沉郁、写实无疑是其重要的诗歌美学风格之一。

三、“现实”与“现代”的融合对以往诗歌经验的总结、反思,对新传统的寻求、探索、实践,贯穿于《新诗现代化》、《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技术诸平面的透视》、《诗与民主》。

四、“旗”的意象及其所指与30年代土地、太阳是诗歌表达国家主题的典型意象相比,40年代诗歌的典型意象是“旗”。

五、从延安走向新中国与上述几方面相比,40年代解放区诗歌的“国家主题”由于区域政治文化的原因,往往具有自身的个性特征。

从白原在《中国,我呼唤你》中的直抒胸臆,艾青抵达延安后所作的《献给乡村的诗》、《中国人民的歌》展示的“土地意象”和“国家的想象”,到晋察冀诗人陈辉的《为祖国而歌》以清新的格调,火一般的战斗激情、深爱祖国的赤子之情,展示抒情主人公内心的世界,区别胡风1937年的同题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