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安慰病痛的诗词



如何安慰家人重病的人古诗词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河岳英灵集》)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

如何安慰家人重病的人古诗词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

”(《河岳英灵集》)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

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此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安慰人的诗句,不管安慰什么人,如思乡的人,难过的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李白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晏殊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

--韦庄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苏轼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需酣畅万古情。

--李白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韦庄世乃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王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 相逢且么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

--白居易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李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诗句,读作:shī jù 就是组成诗词的句子

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

中国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律诗,见于《诗经》。

发展为五言或七言律诗,见于唐诗。

宋元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后,诗句内容逐渐扩充和演绎,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期,诗句演变成没有了字数的限制的自由体诗歌

求爱情类的诗词(安慰)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 (元·徐再思)苏东坡所作《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如何安慰被病痛折磨的母亲

展开全部 重走长征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歌吟有梦我们从瑞金出发从1934年的那个春天出发隆隆的枪炮声,似乎还回荡在岁月的密林里在崎岖的山路上,我们寻找着那支穿草鞋的队伍留下的足迹浓烈的硝烟,一缕缕地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弥漫那面苏维埃的旗帜,在迎风招展中正把镰刀和铁锤碰撞的光辉播洒进中国革命的历史走在漫漫的长征路上我们呼吸着70多年前的空气我们感受着70多年前的风雨我们聆听着70多年前的故事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好像踩在英勇的红军战士留下的一串串脚印里那些草地在我们的脚下不断地延伸延伸着一种顽强和毅力那些山峰在我们的仰望中巍峨地矗立矗立着一个个红军战士的影子抚摸着泸定桥的铁索,我们仿佛把70多年前的那段历史紧握在金沙江的岸边,是谁在深情地哼唱着《十送红军》的民歌?站在遵义的天空下,我们追忆的翅膀舒展在那片蔚蓝的高空上倾听着打响的小竹板,我们想起了井冈翠竹的坚韧与挺拔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红艳艳的,是正在燎原的星星之火五岭逶迤蜿蜒的,是壮烈的人生金沙水拍激荡的,是挥洒的热血皮带和野菜煮出的,是昂扬的斗志……我们重走长征路就是重新阅读一部二万五千里的浩瀚史诗我们知道,七百二十个日日夜夜的惊心动魄,隐藏在这部史诗里几万双草鞋的艰难险阻,隐藏在这部史诗里万水千山的运筹帷幄和力挽狂澜,也隐藏在这部史诗里这部史诗,本身就是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绝唱纪念长征70周年诗歌:走出草地一位红二方面军战士的故事告别“瓮、那”山皑皑白雪,走出甘孜城石砌藏楼。

渺无际涯的荒原上,红旗引领着北进的铁流。

(注1)横亘百里,古苍原广袤浩瀚,黑水泥沼,大草滩处处险阻艰难。

时而暑气蒸腾,时而浓雾弥漫,时而冰雹袭来,时而暴雨扑面。

给养极度匮乏,终日饥肠辘辘,衣衫褴褛不堪,难遮湿寒彻骨。

严酷的环境,即使飞鸟也不愿停留,不尽的困苦,却挡不住,具备钢铁意志的洪流。

没有粮食,嚼草根啃树皮。

一块牛皮带,也成为挽留生命的期冀。

“走出草地,就是胜利!”朴实坚毅的言辞,激励着每位红军战士。

(注2)…………远去的队伍,渐渐在视野中消失。

踉跄前行的小战士,依旧不懈地努力。

还是出征的次日,狂风裹着冰雹,饥饿伴着疲惫,病魔恣意舞蹈,把这赣西的小战士击倒。

侧卧草毡,小战士已筋疲力尽,面向北方,他喃喃低吟……“走出草地……走出草地……!”竭尽仅存的气力,他支起廋弱的身体。

朝着北方,他仿佛看见了霞光,霞光里,一骑骏马弛近身旁。

“小兄弟,莫慌张,跨上战马扛起枪,天大的困难吓不倒,红军战士要坚强!”还是那亲切和蔼的面容,还是那浓重熟悉的湘音,真是任弼时政委……又送来七色美丽祥云?(注3)数月前,普渡河畔遇顽敌,鏖战中,小战士负伤落残疾。

(注4)药品奇缺,伤口化脓连日高烧不退热,无奈何掉队转战中。

巧遇政委任弼时,询问安慰让坐骑。

一路关心细照料,阶级情深胜兄弟。

正是困苦艰难,锻造出红军意志如钢,依靠官兵一致,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力量。

美好的憧憬,焕发出小战士激情无限,崇高的理想,更坚定他必胜的信念,重新站立,小战士鼓足勇气,蹒跚而行,又将身躯缓缓前移。

铅幕低垂,除却呼啸的北风,空寂的荒野,仅有小战士孤独的身影。

朔风卷起团团飞雪,缠绕着倔强的战士,就像乱舞的银蛇,欲将万物吞噬。

狰狞的魔兽,任你肆意暴虐。

英雄的红军,绝不做半步退却。

咬紧牙关,嘴角渗出了鲜血,奋力拼搏,没有丝毫的胆怯。

抗争,绝不在恶魔面前颤栗,抗争,一定要活着走出草地!又是一天过去,倦怠使病痛愈加剧烈。

正当暮色降临,眼前一黑,小战士再度昏厥。

…………恍惚中,莫名的力量拉住双手,飘飘渺渺,他仿佛趟着浮云游走。

没有色彩,除非黑与白,没有声音,静谧的如同死寂。

身旁,不时闪过游鱼、飞鸟,几只野兔追着狐狸嬉闹,多么奇怪的世界,一切全然颠倒。

浮云游动,时疾时缓,云层里,隐约跳动着明亮的光环。

渐行渐近,光环连成了一片,光的中央,闪烁着流光溢彩的

如何安慰帮助一个受病痛折磨的女孩

其实我个人觉得所谓的言语安慰,也许是不起作用的,你应该选择用实际的行动来安慰她,例如带她去逛逛,例如带她去吃饭,例如和她一起去看望长辈,例如陪她散心等等,你觉得呢?以上是我的回答,可能有些不准确,可能有些不全面,但是,希望能够帮到你,当然,如果觉得好,可以采纳。

怎样用诗词描写安慰自己的忧愁心情1

展开全部 《三国演义》开篇词(原作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注解:“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此句甚为豪迈、悲壮,其中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含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澹泊、轻视。

临江豪迈的英世伟业的消逝,像滚滚长江一样,汹涌东逝,不可拒,空留伟业。

历史给人的感受是浓厚、深沉的,不似单刀直入的快意,而似历尽荣辱后的沧桑。

“青山依旧在”即象是对英雄伟业的映证,又象对其的否定,但这些都不必深究,“几度夕阳红”,面对似血的残阳,历史仿佛也凝固了。

在这凝固地历史画面上,白发的渔夫、悠然的樵汉,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风。

但“惯”字又表现出了莫名的孤独与沧凉。

“一壶浊酒喜相逢”使这份孤独与沧凉有了一份安慰,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给这首的词的宁静气氛增加了几份动感。

“浊酒”显现出了主人与来客友谊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

在这些高山隐士心中,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只不过是人们荼余饭后的谈资,何足道哉!该词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

在感受沧凉悲壮的同时,又创造了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词中高远意境就在这宁静的气氛中反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