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诗经带茂的诗词



有关茂字的诗词,成语,典故1. 【文情并茂】文章写得不仅富有文采,而且感情也很丰富。2. 【英声茂实】指美名和盛业。3. 【竹苞松茂】苞:茂盛。松竹繁茂。比喻家门兴盛。也用于祝人新屋落成。4. 【枝

有关茂字的诗词,成语,典故

1. 【文情并茂】文章写得不仅富有文采,而且感情也很丰富。

2. 【英声茂实】指美名和盛业。

3. 【竹苞松茂】苞:茂盛。

松竹繁茂。

比喻家门兴盛。

也用于祝人新屋落成。

4. 【枝繁叶茂】枝叶繁密茂盛。

5. 【支叶硕茂】支:同“枝”;硕:大;茂:茂盛。

枝叶大而茂密。

比喻子孙繁衍,家族兴旺。

6. 【枝叶硕茂】硕:大;茂:茂盛。

枝叶大而茂密。

比喻子孙繁衍,家族兴旺。

7. 成语典故 枝繁叶茂 成语拼音 zhī fán yè mào 成语解释 枝叶繁密茂盛 成语故事或出处 明·孙柚《琴心记》:“愿人间天上共效绸缪,贺郎君玉润水清,祝小姐枝繁叶茂。

【含有茂的成语或诗句?(可谐音)最好是褒义词或抒情的..】作业

离骚 屈原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2]时乎吾将刈;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还 诗经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兮.才游象外身虽远,学茂区中事易闻.自顾漳滨多病后,空瞻逸翮舞青云 五城道中 李益金铙随玉节,落日河边路.沙鸣后骑来,雁起前军度.五城鸣斥堠,三秦新召募.天寒白登道,塞浊阴山雾.仍闻旧兵老,尚在乌兰戍.笳箫汉思繁,旌旗边色故.寝兴倦弓甲,勤役伤风露.来远赏不行,锋交勋乃茂.未知朔方道,何年罢兵赋.赠宣城赵太守悦 李白赵得宝符盛,山河功业存.三千堂上客,出入拥平原.六国扬清风,英声何喧喧.大贤茂远业,虎竹光南藩.错落千丈松,虬龙盘古根.枝下无俗草,所植唯兰荪.忆在南阳时,始承国士恩.公为柱下史,脱绣归田园.伊昔簪白笔,幽都逐游魂.持斧冠三军,霜清天北门.差池宰两邑,鹗立重飞翻.焚香入兰台,起草多芳言.夔龙一顾重,矫翼凌翔鹓.赤县扬雷声,强项闻至尊.惊飙颓秀木,迹屈道弥敦.出牧历三郡,所居猛兽奔.迁人同卫鹤,谬上懿公轩.自笑东郭履,侧惭狐白温.闲吟步竹石,精义忘朝昏.憔悴成丑士,风云何足论.猕猴骑土牛,羸马夹双辕.愿借羲皇景,为人照覆盆.溟(可以了吧?至于茂陵,风茂,茂草,茂林等,我都不好意思提了.呵呵.)

含有玉字的诗经诗句有哪些?

展开全部 1.君子偕老 先秦:《诗经》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

子之不淑,云如之何?玼兮玼兮,其之翟也。

鬒发如云, 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皙也。

胡然而天也? 胡然而帝也?瑳兮瑳兮,其之展也。

蒙彼绉絺,是绁袢也。

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2.竹竿 先秦:《诗经》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

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3.有女同车 先秦:《诗经》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4.渭阳 先秦:《诗经》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

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

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5.终南 先秦:《诗经》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君子至止, 锦衣狐裘。

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

君子至止, 黻衣绣裳。

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诗经中含有带“氵”偏旁的诗词有哪些?

1、《蒹葭》先秦·佚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汉广》先秦·佚名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3、《淇奥》先秦·佚名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4、《汝坟》先秦·佚名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

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5、《江有汜》先秦·佚名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

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

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

不我过,其啸也歌。

带,焕,字的诗词

《访疾》展开全部年代: 唐 作者: 孟郊冷气入疮痛,夜来痛如何。

疮从公怒生,岂以私恨多。

公怒亦非道,怒消乃天和。

古有“焕”辉句,嵇康闲婆娑。

请君吟啸之,正气庶不讹。

《沁园春·甲子相高》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甲子相高,亥首曾疑,绛县老人

看长身玉立,鹤般风度,方颐须磔,虎样精神

文烂卿云,诗凌鲍谢,笔势駸駸更右军。

浑馀事,羡仙都梦觉,金阙名存。

门前父老忻忻。

“焕”奎阁新褒沼语温。

记他年帷幄,须依日月,只今剑履,快上星辰。

人道阴功,天教多寿,看到貂蝉七叶孙。

君家里,是几枝丹桂,几树灵椿。

《水调歌头·玉琯届良月》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玉琯届良月,璇极炳明星。

适当季舍,有梦应麒麟。

但愧衡门深隐,偶尔玉川添累,还解振家声。

乐章歌一阕,笔阵扫千军。

羡君侯,为学富,“焕”文清。

青云咫尺要路,曳紫更腰金。

顾我荆榛虽茂,其奈栋材无用,何似八千椿。

君王行赐宴,礼重敬如宾...

《诗经·采薇》全诗......

诗经 采薇 (原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经?采薇赏析(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译文)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注释) 昔:从前。

矣:语气助词 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

思:语气助词。

霏霏:雪花飞舞的样子。

赏析一: 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像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

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赏析二: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

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

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

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

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

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

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全诗分三章,前三章叠出,以采薇起兴写薇由作而柔而刚,而戍役军士远别家乡,历久不归,思乡之情,忧心不已!作者写道:山薇啊,你发芽了,出生了,我们总该回家了吧!但转眼又是一年,我们都顾不上家室,这却是为何呢?为了猃狁入侵之故,我们连好好坐上一会儿也来不及,也是为了猃狁之故。

我们需要攻战!又到了采薇的时候,薇叶长大了,枝叶柔嫩,这下总该回家了吧!心里的忧伤如此炽烈,为战事奔波,我们戍期未定,谁难替我们带回家信!山薇长得粗壮刚健了,这下该回家了吧!已是阳春十月了!可是王事没完,还没法闲暇,忧伤的心情好不痛苦,却无人相慰劳!四、五两章是写边关战事繁忙、紧张:那盛开的花是什么?是棠棣之花。

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伍车马服饰之盛:那好大好大的是什么?那是将士的军车,兵车既已驾起,战马高大雄健,战事频繁,军队又要迁徙,岂敢定居?驾着四匹昂首高大的公马,军将们坐在战车上,步兵们蔽依车后,战马威武雄健,兵士手中的象骨的弓和鱼皮箭袋时时佩在身边,猃狁的侵战如此强大猖狂,马能不日日加强戒备?这两章写的是猃狁的匈悍而周家军队盛大的军威,纪律严正,卒伍精强。

但是戍役的生活也是艰辛而紧张的,这些都是作者用写实的笔法来写的。

第六章则笔锋一转,写出征人在还乡路上饱受饥寒,痛定思痛的哀伤心情:想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又饥,又渴,可谓十分狼狈而又凄苦。

晋人谢玄把“昔我往矣”四句论为三百篇中最好的诗句。

文学史上影响极大。

常为后世文人反复吟唱、仿效。

由于《诗经》素以浑厚、质朴著称,这类如此凄婉动人的作品确属不多。

因而它便成了《诗经》抒情作品的一个典范而为历代文学家所称颂。

这首诗的主题是严肃的。

猃狁的凶悍,周家军士严阵以待,作者以戍役军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将帅、遣戊役,守卫中国,军旅的严肃威武,生活的紧张艰辛。

作者的爱国情怀是通过对猃狁的仇恨来表现的。

更是通过对他们忠于职守的叙述——“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和他们内心极度思乡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的。

全诗再衬以动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刚,棠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军士们“日戒”的生活,心里却是思归的情愫,这里写的都是将士们真真实实的思想,忧伤的情调并不降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恰恰相反是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也正是这种纯正的真实性,赋予了这首诗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从写作上看,它和诗经的许多作品一样用以薇起兴的手法,加上章法、词法上重沓叠奏,使内容和情趣都得以层层铺出,渐渐深化,也增强了作品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全诗有记叙,有议论,有景物,有抒情,有心理描写,搭配错落有致,又十分妥贴,因此《采薇》一篇确是《诗经》中最好的篇章之一。

诗经中与梓相关的诗句

《定之方中》 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

揆之以日,作于楚室。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升彼虚矣,以望楚矣。

望楚与堂,景山与京。

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焉允臧。

灵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驾,说于桑田。

匪直也人,秉心塞渊,騋牝三千。

《小弁》 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弁彼鸒斯,归飞提提。

民莫不榖,我独于罹。

何辜于天,我罪伊何。

心之忧矣,云如之何。

踧踧周道,鞠为茂草。

我心忧伤,惄焉如捣。

假寐永叹,维忧用老。

心之忧矣,疢如疾首。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不属于毛,不离于里。

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菀彼柳斯,鸣蜩嘒嘒。

有漼者渊,萑苇淠淠。

譬彼舟流,不知所届。

心之忧矣,不遑假寐。

鹿斯之奔,维足伎伎。

雉之朝雊,尚求其雌。

譬彼坏木,疾用无枝。

心之忧矣,宁莫之知。

相彼投兔,尚或先之。

行有死人,尚或墐之。

君子秉心,维其忍之。

心之忧矣,涕既陨之。

君子信谗,如或酬之。

君子不惠,不舒究之。

伐木掎矣,析薪扡矣。

舍彼有罪,予之佗矣。

莫高匪山,莫浚匪泉。

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

无逝我梁,无发我笱。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

诗经·小雅·采薇的作者、全诗、赏析

原文 诗经·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马癸}{马癸}。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赏析一 这是一首描写戍卒出征还归的诗,是历来为人称颂的名篇。

全诗共六章。

前五章为第一大部分,是戍卒对昔日服役思归的回忆;第六章为第二大部分,写戍卒归家途中遇雪而心中悲哀的苦况。

两部分互相映衬,互相生发。

根据《诗序》说:“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玁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遗戍役,以守卫中国。

故歌《采薇》以遣之。

”以“采薇”起兴,按照朱熹《诗集传》的说法,也许是“以其出戍之时采薇以食,而念归其日之远也。

”故诗的前三章以薇菜的“作止”、“柔止”、“刚止”三种变化,从薇菜的“作”(初生)、“柔”(柔嫩)、“刚”(坚硬),表示时间的推移,重叠了三次“曰归曰归”,表明期待已久,归而未得,单调、烦燥、不满的心情溢于言表。

下以“岁亦莫(暮)止”、“心亦忧止”、“岁亦阳止”三句相承接,把忧愁、还归和时光荏苒用复叠的方式连在一起,反复以“欲归不得——一年将尽——我心忧伤”渲染出一种怅恨哀怨的气氛。

心忧而且岁暮,眼看着物候迁移,自己久戍未归,这种凄苦的心情是十分感人的。

而这种感人的忧愁之情又通过“忧心烈烈”、“忧心孔疚”表现得无可遮拦。

时光白白流逝,一年又到了岁暮,思归未得,戍卒的心情本已十分凄苦,何况还“载饥载渴”,更进了一层。

加上“我戍未定”,也“靡使归聘”,不仅军旅生活饱尝饥渴之苦,且驻防营地也不固定,当然也不能派人回去通个音讯,这更使人产生不定的心绪,无可依傍,也无可慰藉。

心忧岁暮,征人望乡,但作者不由想到自己是“靡室靡家”。

靡室靡家,不是说自己真的没有家室,而是说,虽然有家,但因自己久戍在外,骨肉分离,不能与家人团聚,因此,有家也等于没有家了。

“王事靡盬”,战火未熄,不暇危坐安居,全是因“玁狁之故”。

这里叠用了两次“玁狁之故”,不仅点明久戍不归、心忧如焚和载饥载渴的原因,且以决心抵御外侮的愤激语气,与前三章中岁暮望乡的忧愁之情取得某种平衡,并转入下章对军旅生活充满昂奋的回忆,振起全篇,请看以下两小节: 起句用常棣花起兴,以“彼尔维何”和“彼路斯何”两个设问句导入,以常棣花之绚烂美丽,喻我方高大的将帅之车,在形象、色彩上兼有与薇菜起兴对比之意。

描写将帅戎车,诗人把镜头对准了最能体现军队精神面貌的战马。

戎车既驾,车驾前的马是“四牡业业”,“四牡{马癸}{马癸}”“四牡翼翼”,以“业业”、“{马癸}{马癸}”、“翼翼”表现驷马之高大、威武、强盛和训练有素。

从“君子所依,小人所腓”中可知,这些高大、威武、训练有素的战马不仅是军队精神面貌的反映,且是作战时将帅的凭依和士卒的掩护,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标志。

高头大马后面,是搀着强弓、手持利刃的士兵,“翼翼”四牡配上“象弭鱼服”,保持“岂不日戒”、“岂敢定居”高度警惕性的士兵,显示了“玁狁孔棘”情况下周朝反侵略战争的赫赫军威。

因此,“一月三捷”既是当时作战情况的记录,也体现了战士的豪情和必胜的信心。

战则捷,居则戒,与首章“玁狁之故”呼应。

至此,全篇气势为之一振,诗人在凯歌般高昂的旋律中结束了自己的回忆。

末章写戍卒归途所见,以“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两种截然不同的季节特征,表现了今昔截然不同的悲喜感情。

著一“昔”字,兼有概括、收束前五章回忆、开启下文的作用

而眼前景、口头语,不假修饰地淡淡道出,却又兴寄深微,自然天成。

如方玉润《诗经原始》所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

“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神伤,绝世文情,千古常新。

”故东晋谢玄认为这四句是毛诗中最烩炙人口的佳句(见《世说新语·文学》),似不为过誉。

这首写边防戍卒服役思归的作品,将战事之频繁,戍卒之思归,军中生活之艰苦,抗击外侮的决心交织在一起,在爱国与眷恋家室,战斗的乐观主义精神与忧生嗟时的矛盾情绪冲突中,反映了那一时代的战争生活和人民的战争心理,表现了战争生活的各个侧面,特别是末章情景交融,化景语为情语的写作方法,成了后世写作边塞战争诗努力追攀效法的楷模。

赏析二 从古到今,人们都认为此诗写得最精彩的是最后一章,尤其是其前半。

《世说新语·文学》篇记载,晋代谢安因子弟聚集,问:“《毛诗》何句最佳?”当时谢玄就举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数句。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人们把《采薇》末章尤其是“杨柳依依”几句,看成是古今罕...

诗经·东山的诗词鉴赏

这是一篇分为四章的长诗。

我们在通过名物训诂,也就是解决了字、词、句之后,需要注意的,首先是思想内容,然后看它是如何表现内容的。

就内容看,这是一篇行役诗。

行役有兵役、劳役、事役。

行役诗在《诗经》中,占着重要的位置,说明行役在当时人民身上和心上压力之大。

反映这一史实诗,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这篇所写,属于兵役。

是写诗中的主人从军出征,经过三年之久,才得回来时的悲喜交加的心情的。

每章的开头,都是“我徂东山”等四句。

这虽是音乐叠章的惯例,但就本篇各章的意义看,这种写法,却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层层推进。

一章写将归,二章写归途,三章写归至(到家),四章写归后,而以重叠的前四句为总纲。

前四句,从“徂东山”到“来自东”,是从“不归”到归“来”,也是从过去到现在。

“慆慆”,极言“不归”的时间之久,细“雨”迷“蒙”,却是到家时的气候特征,这是印象很深,难于忘掉的时刻。

而长期的苦闷和当前的喜慰,尽在不言之中。

在一章里,象电影镜头一样,刚显出了细雨衣归人,就转对过去的回忆。

回忆的首先是将归时的心情:决定要回去了,却面向着西方伤感。

没有亲身的感受,是不会体味到这一点的。

因为人们对没有希望的事,可以不去想;而希望到眼前,情绪却会立刻波动起来。

于是,他从心底发出了愿望:从今以后,再不要穿军装了①!接着又把思想拉回到现实。

现实的具体生活,是大家还象聚集在桑叶下的野蚕那样,仍蜷缩在兵车下露宿着啊!二章重复前四句,再展现了一下现景,回头转写归途看到的荒凉景象:栝蒌虽然仍蔓延在人家的房上,但没有人!你看:土鳖在室内缘爬,蜘蛛网在门口,田边留着野兽的蹄印,夜里闪灼的鬼火。

一幅幅画面,组织成一片凄凉!但征人认为没有什么可怕,倒很值得想一想。

想什么?没有说。

可是眼前的荒凉残破景象,“孰实为之,孰令致之?”不正是想的主要内容吗!三章首四句和下八句,联系得更为密切,一个画面是细雨归人,另一个画面是“鹳鸣”、“妇叹”。

妇不只叹,而是行动起来,忙着迎接亲人

她刚把房屋打扫修补好,征人恰好进门。

真象柴堆上垂下的一个个苦瓜,受尽了苦!在悲喜交集的情况下,千言万语,无从说起,惟一的寒暄,只是一句:“自我不见,于今三年!”语是那么淡,情却是无限的深。

四章是征人到家后的事了。

也许已隔了一段时间。

和平为人们带来了幸福

年青人的纷纷结婚,就是标志。

黄莺闪耀着美丽的毛羽,比翅齐飞;青年女子出嫁,热闹非凡,仪式隆重,一片欢乐!和一、二章,形成强烈对比。

难道这欢乐只限于年青人?最后用反问语气说:新婚诚然是美好的,但那久离重聚的旧夫妻,不是更感到欣慰吗?没有歌颂和平,没有歌颂为取得和平而付出代价的人,但却是最切实、最真挚的歌颂。

这篇抒情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就是通过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来体现具体环境经历中的思想感情的。

诗的着笔点是第三章细雨迷蒙中到家的那一刻。

因为那是出征三年的结束。

“我徂东山”等四句,概括了出征的全过程,而“我征聿至”一句,是转折点。

从此倒推,便有未归、将归、途中、到家各阶段;从此下推,便出现了后来的新生活。

诗的具体写作时间,当然在四章所写情景之后,但着笔点,却定在三章,因为这是从全部回忆中总结得来的表现方式。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这篇诗不只形象地写了感官接触到的事物,更重要的是写了人物的意识活动

而意识活动,正是精神面貌的依据,也是艺术作品的灵魂。

一个作者能如实地把所经、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通过象形思维,具体地写出来,就会成为佳作。

我们正可以从三千年前的作者那里,得到启发。

诗经中简短的诗词

先秦佚名绸缪《诗经.唐风》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先秦佚名关雎《诗经.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先秦佚名击鼓《诗经.邶风》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墉风.相鼠)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18、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