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闽越王诗词



关于福州的诗句福州山川秀丽,万千景象,赢得多少诗人骚客歌吟,自唐宋以来,著名诗人杜荀鹤、陆游、辛弃疾、张元干,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著名学者朱熹、蔡襄、杨时、赵汝愚等纵情放歌,留下跨越千年,咏颂福州的

关于福州的诗句

福州山川秀丽,万千景象,赢得多少诗人骚客歌吟,自唐宋以来,著名诗人杜荀鹤、陆游、辛弃疾、张元干,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著名学者朱熹、蔡襄、杨时、赵汝愚等纵情放歌,留下跨越千年,咏颂福州的名篇佳作。

当我们欣赏之余,凭吊觅迹,揽胜抒怀,领略福州文化历史,引发思古之幽情,眷恋乡土之情思。

从年代来看,唐代诗人陈翊《登郡城楼》一首是较早描写福州诗: 井邑白云间,岩城远带山。

沙墟阴欲暮,郊色淡方闲。

孤径回榕岸,层峦破积关。

寥寥分远望,暂得一开颜。

西晋太康三年,首任郡守严高见无诸的旧冶城规模狭小,请地理专家勘测设计,在越王山的南麓建子城作为郡城,面积比冶城大几倍。

对于子城的优美景色,从诗中“沙墟阴欲暮”、和“孤径回榕岸”二句,可见子城之南,不但有大片沙墟之地,而且绿榕茂盛,初具“榕城”美称。

晚唐诗人杜荀鹤(846-904年)《闽中秋思》是咏福州较早的一首绝句: 雨匀菊菊丛丛色, 风弄红蕉叶叶清。

北畔是山南畔海, 只堪图画不堪行。

诗人旅途所见的闽中秋色,以“紫菊“ 和“红蕉”为地方特色,和北山南海的地理氛围,展现一幅南国图画,不过,闽中多山,交通不便,诗人便有“ 只堪图画不堪行” 的感叹。

晚唐诗人徐夤(894-898年)目睹闽都的山川、寺院、桥浦、泉树、舟钓等景观,以别致的回文诗,描绘当年福州城迷人风光: 轻帆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遥。

睛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翁承瓒(859-932年)莆田人,以右拾遗户部外郎完成册封闽王王审知使命后,在台江码头新丰市堤,出席闽王饯别宴会后赋诗一首,《甲子岁,衔命到家,至榕城册封,次日闽王降旌旗于新丰市堤饯别》: 登庸楼上方停乐,新市堤边又举杯。

正是离情伤远别,忽闻台旨许重来。

此身替与交新好,今日还将简册回。

争得长房犹在世,缩教地近钓龙台。

在这首诗中将台江自然景观入诗,所谓“ 台江码头新丰市堤” ,在现在台江的新街,此诗证明唐末大庙山新街一带江水和沙渚交错,船只纵横,成为近水埠头,商市也在堤边渐兴。

同时也说明福州别称榕城始自唐末,并非-般人所述起于宋张伯玉编户植树之后。

这具有史料价值。

谢泌(950-1012年),宋太平兴国年间进士,于景德元年任福州知州,他《福州即景》是一首福州风物诗: 一别无诸岁月长,遥闻此景画难能。

湖田播种重收谷,道路逢人半是僧。

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

常年六月东山里,地涌寒泉敕齿冰。

这首诗反映出自五代王审知大力提倡佛教后直至宋代年间,福州佛塔之多、寺院规模之大冠于南方各省。

“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 是当时福州城内的一大奇观。

据载,王审知先后舍钱90万贯,大盖寺院,福州诸县在五代时大大小小共拥有700多座寺庙,诗中说“千簇寺”,并没有夸张,“七塔”也是事实。

这七塔除了现在的白塔(定光塔)、乌塔(坚牢塔)外,还有寿山塔、神光塔、定慧塔、崇庆塔、育王塔。

福州蔡奇巷,旧名尊儒坊,因出神童蔡伯唏,四岁能诗,举神童,赐进士出身,官历司农卿,居此而得名。

宋真宗赵恒皇帝赐诗《赐蔡伯唏》赞扬伯唏,鼓励他努力上进。

七闽山水多灵秀, 四岁奇童出盛时。

家世应传清白训, 婴儿自有老成姿。

才当学步来朝谒, 方渐能言便赋诗。

更励孜孜图进益, 青云万里有前期。

在这首诗中不但赞扬蔡伯唏,更赞美了蔡的家乡。

首句“七闽山水多灵秀”,高度概括了福建山清水秀,人杰杰地灵,此句出自皇帝之手,更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吕祖谦(1137-1187年),宋隆兴进士,他与朱熹、张拭合称“东南三贤”,他的《登郡城》虽名为登郡城,实写宋时福州学风之盛: 路逢十客九青衿, 半是同胞旧弟兄。

最忆市桥灯火静, 巷头巷尾读书声。

郡城指福州,因晋为郡冶。

“青衿”读书人衣饰,指莘莘学子。

福州被誉为“ 海滨邹鲁”,唐开元年间就设有 “丽正书院” ,五代设 “招贤院”、四门学,诗教益昌,文化水平可与京都长安媲美,宋代文化更发达,当时福州府举进士者达2247人,书院、试院应运而生,淳熙年间,应试举土多达2万人,因此 “路逄十客九青衿 巷南巷北读书声 ”就不足为奇了。

福州温泉,相传晋太康年间就己发现。

宋有“内汤” 地名。

福州知州程师孟(1015-1092年)有《福州温泉》一诗: 曾看华清旧浴池, 徘徊却想开元事。

此泉何日落天涯, 不见莲花见荔枝。

诗中把福州温泉与陕西华清池媲比,联想历史教训,告诫当权者亲贤臣,远小人。

宋徽宗龙阁学士陈轩《冶城》更是把闽古都描绘得如人间仙境,一幅天然水墨图画: 城里三山古越都, 楼台相望跨蓬壶。

有时细雨微烟罩, 便是天然水墨图。

元代诗人雅琥,登南台大庙山钧龙台《题咏登钧龙台》是一首怀古之作: 自古瓯闽国富雄,南琛不与职方通。

江流禹划纵横外,山人秦封苍莽中。

逐鹿兵还神器定,屠龙人去钧台空。

海门日落潮头急,何处繁华是故宫

诗中概述了福州历史沿革,从“禹划”到“秦封”,直至汉代册封闽越王,而今人去台空 ,究竟“何处繁...

求赞美福州的古诗词

福州山川秀丽,万千景象,赢得多少诗人骚客歌吟,自唐宋以来,著名诗人杜荀鹤、陆游、辛弃疾、张元干,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著名学者朱熹、蔡襄、杨时、赵汝愚等纵情放歌,留下跨越千年,咏颂福州的名篇佳作。

当我们欣赏之余,凭吊觅迹,揽胜抒怀,领略福州文化历史,引发思古之幽情,眷恋乡土之情思。

从年代来看,唐代诗人陈翊《登郡城楼》一首是较早描写福州诗: 井邑白云间,岩城远带山。

沙墟阴欲暮,郊色淡闲。

孤径回榕岸,层峦破积关。

寥寥分远望,暂得一开颜。

西晋太康三年,首任郡守严高见无诸的旧冶城规模狭小,请地理专家勘测设计,在越王山的南麓建子城作为郡城,面积比冶城大几倍。

对于子城的优美景色,从诗中“沙墟阴欲暮”、和“孤径回榕岸”二句,可见子城之南,不但有大片沙墟之地,而且绿榕茂盛,初具“榕城”美称。

晚唐诗人杜荀鹤(846-904年)《闽中秋思》是咏福州较早的一首绝句: 雨匀菊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清。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诗人旅途所见的闽中秋色,以“紫菊“ 和“红蕉”为地方特色,和北山南海的地理氛围,展现一幅南国图画,不过,闽中多山,交通不便,诗人便有“ 只堪图画不堪行” 的感叹。

晚唐诗人徐夤(894-898年)目睹闽都的山川、寺院、桥浦、泉树、舟钓等景观,以别致的回文诗,描绘当年福州城迷人风光: 轻帆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遥。

睛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翁承瓒(859-932年)莆田人,以右拾遗户部外郎完成册封闽王王审知使命后,在台江码头新丰市堤,出席闽王饯别宴会后赋诗一首,《甲子岁,衔命到家,至榕城册封,次日闽王降旌旗于新丰市堤饯别》: 登庸楼上方停乐,新市堤边又举杯。

正是离情伤远别,忽闻台旨许重来。

此身替与交新好,今日还将简册回。

争得长房犹在世,缩教地近钓龙台。

在这首诗中将台江自然景观入诗,所谓“ 台江码头新丰市堤” ,在现在台江的新街,此诗证明唐末大庙山新街一带江水和沙渚交错,船只纵横,成为近水埠头,商市也在堤边渐兴。

同时也说明福州别称榕城始自唐末,并非-般人所述起于宋张伯玉编户植树之后。

这具有史料价值。

谢泌(950-1012年),宋太平兴国年间进士,于景德元年任福州知州,他《福州即景》是一首福州风物诗, 一别无诸岁月长,遥闻此景画难能。

湖田播种重收谷,道路逢人半是僧。

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

常年六月东山里,地涌寒泉敕齿冰。

这首诗反映出自五代王审知大力提倡佛教后直至宋代年间,福州佛塔之多、寺院规模之大冠于南方各省。

“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 是当时福州城内的一大奇观。

据载,王审知先后舍钱90万贯,大盖寺院,福州诸县在五代时大大小小共拥有700多座寺庙,诗中说“千簇寺”,并没有夸张,“七塔”也是事实。

这七塔除了现在的白塔(定光塔)、乌塔(坚牢塔)外,还有寿山塔、神光塔、定慧塔、崇庆塔、育王塔。

福州蔡奇巷,旧名尊儒坊,因出神童蔡伯唏,四岁能诗,举神童,赐进士出身,官历司农卿,居此而得名。

宋真宗赵恒皇帝赐诗《赐蔡伯唏》赞扬伯唏,鼓励他努力上进。

七闽山水多灵秀, 四岁奇童出盛时。

家世应传清白训, 婴儿自有老成姿。

才当学步来朝谒 方渐能言便赋诗。

更励孜孜图进益, 青云万里有前期。

在这首诗中不但赞扬蔡伯唏,更赞美了蔡的家乡。

首句“七闽山水多灵秀”,高度概括了福建山清水秀,人杰杰地灵,此句出自皇帝之手,更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吕祖谦(1137-1187年),宋隆兴进士,他与朱熹、张拭合称“东南三贤”,他的《登郡城》虽名为登郡城,实写宋时福州学风之盛: 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胞旧弟兄。

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头巷尾读书声。

郡城指福州,因晋为郡冶。

“青衿”读书人衣饰,指莘莘学子。

福州被誉为“ 海滨邹鲁”,唐开元年间就设有 “丽正书院” ,五代设 “招贤院” 、 四门学 ,诗教益昌,文化水平可与京都长安媲美,宋代文化更发达,当时福州府举进士者达2247人,书院、试院应运而生,淳熙年间,应试举土多达2万人,因此 “路逄十客九青衿 巷南巷北读书声 ”就不足为奇了。

福州温泉,相传晋太康年间就己发现。

宋有“内汤” 地名。

福州知州程师孟(1015-1092年)有《福州温泉》一诗: 曾看华清旧浴池,徘徊却想开元事。

此泉何日落天涯,不见莲花见荔枝。

诗中把福州温泉与陕西华清池媲比,联想历史教训,告诫当权者亲贤臣,远小人。

宋徽宗龙阁学士陈轩《冶城》更是把闽古都描绘得如人间仙境,一幅天然水墨图画: 城里三山古越都,楼台相望跨蓬壶。

有时细雨微烟罩,便是天然水墨图。

元代诗人雅琥,登南台大庙山钧龙台《题咏登钧龙台》是一首怀古之作: 自古瓯闽国富雄,南琛不与职方通。

江流禹划纵横外,山人秦封苍莽中。

逐鹿兵还神器定,屠龙人去钧台空。

海门日落潮头急,何处繁华是故宫。

诗中概述了福州历史沿革,...

有什么诗句是赞美福建的

展开全部 福州山川秀丽,万千景象,赢得多少诗人骚客歌吟,自唐宋以来,著名诗人杜荀鹤、陆游、辛弃疾、张元干,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著名学者朱熹、蔡襄、杨时、赵汝愚等纵情放歌,留下跨越千年,咏颂福州的名篇佳作.当我们欣赏之余,凭吊觅迹,揽胜抒怀,领略福州文化历史,引发思古之幽情,眷恋乡土之情思. 从年代来看,唐代诗人陈翊《登郡城楼》一首是较早描写福州诗: 井邑白云间,岩城远带山. 沙墟阴欲暮,郊色淡闲. 孤径回榕岸,层峦破积关. 寥寥分远望,暂得一开颜.西晋太康三年,首任郡守严高见无诸的旧冶城规模狭小,请地理专家勘测设计,在越王山的南麓建子城作为郡城,面积比冶城大几倍.对于子城的优美景色,从诗中“沙墟阴欲暮”、和“孤径回榕岸”二句,可见子城之南,不但有大片沙墟之地,而且绿榕茂盛,初具“榕城”美称. 晚唐诗人杜荀鹤(846-904年)《闽中秋思》是咏福州较早的一首绝句: 雨匀菊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清.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诗人旅途所见的闽中秋色,以“紫菊“ 和“红蕉”为地方特色,和北山南海的地理氛围,展现一幅南国图画,不过,闽中多山,交通不便,诗人便有“ 只堪图画不堪行” 的感叹. 晚唐诗人徐夤(894-898年)目睹闽都的山川、寺院、桥浦、泉树、舟钓等景观,以别致的回文诗,描绘当年福州城迷人风光: 轻帆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遥. 睛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翁承瓒(859-932年)莆田人,以右拾遗户部外郎完成册封闽王王审知使命后,在台江码头新丰市堤,出席闽王饯别宴会后赋诗一首,《甲子岁,衔命到家,至榕城册封,次日闽王降旌旗于新丰市堤饯别》: 登庸楼上方停乐,新市堤边又举杯. 正是离情伤远别,忽闻台旨许重来. 此身替与交新好,今日还将简册回. 争得长房犹在世,缩教地近钓龙台. 在这首诗中将台江自然景观入诗,所谓“ 台江码头新丰市堤” ,在现在台江的新街,此诗证明唐末大庙山新街一带江水和沙渚交错,船只纵横,成为近水埠头,商市也在堤边渐兴.同时也说明福州别称榕城始自唐末,并非-般人所述起于宋张伯玉编户植树之后.这具有史料价值. 谢泌(950-1012年),宋太平兴国年间进士,于景德元年任福州知州,他《福州即景》是一首福州风物诗, 一别无诸岁月长,遥闻此景画难能. 湖田播种重收谷,道路逢人半是僧. 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 常年六月东山里,地涌寒泉敕齿冰.这首诗反映出自五代王审知大力提倡佛教后直至宋代年间,福州佛塔之多、寺院规模之大冠于南方各省.“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 是当时福州城内的一大奇观.据载,王审知先后舍钱90万贯,大盖寺院,福州诸县在五代时大大小小共拥有700多座寺庙,诗中说“千簇寺”,并没有夸张,“七塔”也是事实.这七塔除了现在的白塔(定光塔)、乌塔(坚牢塔)外,还有寿山塔、神光塔、定慧塔、崇庆塔、育王塔. 福州蔡奇巷,旧名尊儒坊,因出神童蔡伯唏,四岁能诗,举神童,赐进士出身,官历司农卿,居此而得名.宋真宗赵恒皇帝赐诗《赐蔡伯唏》赞扬伯唏,鼓励他努力上进. 七闽山水多灵秀, 四岁奇童出盛时. 家世应传清白训, 婴儿自有老成姿. 才当学步来朝谒 方渐能言便赋诗. 更励孜孜图进益, 青云万里有前期.在这首诗中不但赞扬蔡伯唏,更赞美了蔡的家乡.首句“七闽山水多灵秀”,高度概括了福建山清水秀,人杰杰地灵,此句出自皇帝之手,更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吕祖谦(1137-1187年),宋隆兴进士,他与朱熹、张拭合称“东南三贤”,他的《登郡城》虽名为登郡城,实写宋时福州学风之盛: 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胞旧弟兄. 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头巷尾读书声. 郡城指福州,因晋为郡冶.“青衿”读书人衣饰,指莘莘学子.福州被誉为“ 海滨邹鲁”,唐开元年间就设有 “丽正书院” ,五代设 “招贤院” 、 四门学 ,诗教益昌,文化水平可与京都长安媲美,宋代文化更发达,当时福州府举进士者达2247人,书院、试院应运而生,淳熙年间,应试举土多达2万人,因此 “路逄十客九青衿 巷南巷北读书声 ”就不足为奇了. 福州温泉,相传晋太康年间就己发现.宋有“内汤” 地名.福州知州程师孟(1015-1092年)有《福州温泉》一诗: 曾看华清旧浴池,徘徊却想开元事. 此泉何日落天涯,不见莲花见荔枝.诗中把福州温泉与陕西华清池媲比,联想历史教训,告诫当权者亲贤臣,远小人. 宋徽宗龙阁学士陈轩《冶城》更是把闽古都描绘得如人间仙境,一幅天然水墨图画: 城里三山古越都,楼台相望跨蓬壶. 有时细雨微烟罩,便是天然水墨图. 元代诗人雅琥,登南台大庙山钧龙台《题咏登钧龙台》是一首怀古之作: 自古瓯闽国富雄,南琛不与职方通. 江流禹划纵横外,山人秦封苍莽中. 逐鹿兵还神器定,屠龙人去钧台空. 海门日落潮头急,何处繁华是故宫.诗中概述了福州历史沿革,从“禹划”到“秦封”,直至汉代册封闽越王,而今人去台空 ,究竟“何处繁华是...

关于福州的古诗

展开全部 福州山川秀丽,万千景象,赢得多少诗人骚客歌吟,自唐宋以来,著名诗人杜荀鹤、陆游、辛弃疾、张元干,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著名学者朱熹、蔡襄、杨时、赵汝愚等纵情放歌,留下跨越千年,咏颂福州的名篇佳作。

当我们欣赏之余,凭吊觅迹,揽胜抒怀,领略福州文化历史,引发思古之幽情,眷恋乡土之情思。

从年代来看,唐代诗人陈翊《登郡城楼》一首是较早描写福州诗: 井邑白云间,岩城远带山。

沙墟阴欲暮,郊色淡方闲。

孤径回榕岸,层峦破积关。

寥寥分远望,暂得一开颜。

西晋太康三年,首任郡守严高见无诸的旧冶城规模狭小,请地理专家勘测设计,在越王山的南麓建子城作为郡城,面积比冶城大几倍。

对于子城的优美景色,从诗中“沙墟阴欲暮”、和“孤径回榕岸”二句,可见子城之南,不但有大片沙墟之地,而且绿榕茂盛,初具“榕城”美称。

晚唐诗人杜荀鹤(846-904年)《闽中秋思》是咏福州较早的一首绝句: 雨匀菊菊丛丛色, 风弄红蕉叶叶清。

北畔是山南畔海, 只堪图画不堪行。

诗人旅途所见的闽中秋色,以“紫菊“ 和“红蕉”为地方特色,和北山南海的地理氛围,展现一幅南国图画,不过,闽中多山,交通不便,诗人便有“ 只堪图画不堪行” 的感叹。

晚唐诗人徐夤(894-898年)目睹闽都的山川、寺院、桥浦、泉树、舟钓等景观,以别致的回文诗,描绘当年福州城迷人风光: 轻帆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遥。

睛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翁承瓒(859-932年)莆田人,以右拾遗户部外郎完成册封闽王王审知使命后,在台江码头新丰市堤,出席闽王饯别宴会后赋诗一首,《甲子岁,衔命到家,至榕城册封,次日闽王降旌旗于新丰市堤饯别》: 登庸楼上方停乐,新市堤边又举杯。

正是离情伤远别,忽闻台旨许重来。

此身替与交新好,今日还将简册回。

争得长房犹在世,缩教地近钓龙台。

在这首诗中将台江自然景观入诗,所谓“ 台江码头新丰市堤” ,在现在台江的新街,此诗证明唐末大庙山新街一带江水和沙渚交错,船只纵横,成为近水埠头,商市也在堤边渐兴。

同时也说明福州别称榕城始自唐末,并非-般人所述起于宋张伯玉编户植树之后。

这具有史料价值。

谢泌(950-1012年),宋太平兴国年间进士,于景德元年任福州知州,他《福州即景》是一首福州风物诗: 一别无诸岁月长,遥闻此景画难能。

湖田播种重收谷,道路逢人半是僧。

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

常年六月东山里,地涌寒泉敕齿冰。

这首诗反映出自五代王审知大力提倡佛教后直至宋代年间,福州佛塔之多、寺院规模之大冠于南方各省。

“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 是当时福州城内的一大奇观。

据载,王审知先后舍钱90万贯,大盖寺院,福州诸县在五代时大大小小共拥有700多座寺庙,诗中说“千簇寺”,并没有夸张,“七塔”也是事实。

这七塔除了现在的白塔(定光塔)、乌塔(坚牢塔)外,还有寿山塔、神光塔、定慧塔、崇庆塔、育王塔。

福州蔡奇巷,旧名尊儒坊,因出神童蔡伯唏,四岁能诗,举神童,赐进士出身,官历司农卿,居此而得名。

宋真宗赵恒皇帝赐诗《赐蔡伯唏》赞扬伯唏,鼓励他努力上进。

七闽山水多灵秀, 四岁奇童出盛时。

家世应传清白训, 婴儿自有老成姿。

才当学步来朝谒, 方渐能言便赋诗。

更励孜孜图进益, 青云万里有前期。

在这首诗中不但赞扬蔡伯唏,更赞美了蔡的家乡。

首句“七闽山水多灵秀”,高度概括了福建山清水秀,人杰杰地灵,此句出自皇帝之手,更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吕祖谦(1137-1187年),宋隆兴进士,他与朱熹、张拭合称“东南三贤”,他的《登郡城》虽名为登郡城,实写宋时福州学风之盛: 路逢十客九青衿, 半是同胞旧弟兄。

最忆市桥灯火静, 巷头巷尾读书声。

郡城指福州,因晋为郡冶。

“青衿”读书人衣饰,指莘莘学子。

福州被誉为“ 海滨邹鲁”,唐开元年间就设有 “丽正书院” ,五代设 “招贤院”、四门学,诗教益昌,文化水平可与京都长安媲美,宋代文化更发达,当时福州府举进士者达2247人,书院、试院应运而生,淳熙年间,应试举土多达2万人,因此 “路逄十客九青衿 巷南巷北读书声 ”就不足为奇了。

福州温泉,相传晋太康年间就己发现。

宋有“内汤” 地名。

福州知州程师孟(1015-1092年)有《福州温泉》一诗: 曾看华清旧浴池, 徘徊却想开元事。

此泉何日落天涯, 不见莲花见荔枝。

诗中把福州温泉与陕西华清池媲比,联想历史教训,告诫当权者亲贤臣,远小人。

宋徽宗龙阁学士陈轩《冶城》更是把闽古都描绘得如人间仙境,一幅天然水墨图画: 城里三山古越都, 楼台相望跨蓬壶。

有时细雨微烟罩, 便是天然水墨图。

元代诗人雅琥,登南台大庙山钧龙台《题咏登钧龙台》是一首怀古之作: 自古瓯闽国富雄,南琛不与职方通。

江流禹划纵横外,山人秦封苍莽中。

逐鹿兵还神器定,屠龙人去钧台空。

海门日落潮头急,何处繁华是故宫。

诗中概述了福州历史沿革,从“禹划”到“秦封”,直至汉代...

关于福州的诗句期待跟多回答

福州山川秀丽,万千景象,赢得多少诗人骚客歌吟,自唐宋以来,著名诗人杜荀鹤、陆游、辛弃疾、张元干,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著名学者朱熹、蔡襄、杨时、赵汝愚等纵情放歌,留下跨越千年,咏颂福州的名篇佳作。

当我们欣赏之余,凭吊觅迹,揽胜抒怀,领略福州文化历史,引发思古之幽情,眷恋乡土之情思。

从年代来看,唐代诗人陈翊《登郡城楼》一首是较早描写福州诗: 井邑白云间,岩城远带山。

沙墟阴欲暮,郊色淡方闲。

孤径回榕岸,层峦破积关。

寥寥分远望,暂得一开颜。

西晋太康三年,首任郡守严高见无诸的旧冶城规模狭小,请地理专家勘测设计,在越王山的南麓建子城作为郡城,面积比冶城大几倍。

对于子城的优美景色,从诗中“沙墟阴欲暮”、和“孤径回榕岸”二句,可见子城之南,不但有大片沙墟之地,而且绿榕茂盛,初具“榕城”美称。

晚唐诗人杜荀鹤(846-904年)《闽中秋思》是咏福州较早的一首绝句: 雨匀菊菊丛丛色, 风弄红蕉叶叶清。

北畔是山南畔海, 只堪图画不堪行。

诗人旅途所见的闽中秋色,以“紫菊“ 和“红蕉”为地方特色,和北山南海的地理氛围,展现一幅南国图画,不过,闽中多山,交通不便,诗人便有“ 只堪图画不堪行” 的感叹。

晚唐诗人徐夤(894-898年)目睹闽都的山川、寺院、桥浦、泉树、舟钓等景观,以别致的回文诗,描绘当年福州城迷人风光: 轻帆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遥。

睛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翁承瓒(859-932年)莆田人,以右拾遗户部外郎完成册封闽王王审知使命后,在台江码头新丰市堤,出席闽王饯别宴会后赋诗一首,《甲子岁,衔命到家,至榕城册封,次日闽王降旌旗于新丰市堤饯别》: 登庸楼上方停乐,新市堤边又举杯。

正是离情伤远别,忽闻台旨许重来。

此身替与交新好,今日还将简册回。

争得长房犹在世,缩教地近钓龙台。

在这首诗中将台江自然景观入诗,所谓“ 台江码头新丰市堤” ,在现在台江的新街,此诗证明唐末大庙山新街一带江水和沙渚交错,船只纵横,成为近水埠头,商市也在堤边渐兴。

同时也说明福州别称榕城始自唐末,并非-般人所述起于宋张伯玉编户植树之后。

这具有史料价值。

谢泌(950-1012年),宋太平兴国年间进士,于景德元年任福州知州,他《福州即景》是一首福州风物诗: 一别无诸岁月长,遥闻此景画难能。

湖田播种重收谷,道路逢人半是僧。

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

常年六月东山里,地涌寒泉敕齿冰。

这首诗反映出自五代王审知大力提倡佛教后直至宋代年间,福州佛塔之多、寺院规模之大冠于南方各省。

“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 是当时福州城内的一大奇观。

据载,王审知先后舍钱90万贯,大盖寺院,福州诸县在五代时大大小小共拥有700多座寺庙,诗中说“千簇寺”,并没有夸张,“七塔”也是事实。

这七塔除了现在的白塔(定光塔)、乌塔(坚牢塔)外,还有寿山塔、神光塔、定慧塔、崇庆塔、育王塔。

福州蔡奇巷,旧名尊儒坊,因出神童蔡伯唏,四岁能诗,举神童,赐进士出身,官历司农卿,居此而得名。

宋真宗赵恒皇帝赐诗《赐蔡伯唏》赞扬伯唏,鼓励他努力上进。

七闽山水多灵秀, 四岁奇童出盛时。

家世应传清白训, 婴儿自有老成姿。

才当学步来朝谒, 方渐能言便赋诗。

更励孜孜图进益, 青云万里有前期。

在这首诗中不但赞扬蔡伯唏,更赞美了蔡的家乡。

首句“七闽山水多灵秀”,高度概括了福建山清水秀,人杰杰地灵,此句出自皇帝之手,更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吕祖谦(1137-1187年),宋隆兴进士,他与朱熹、张拭合称“东南三贤”,他的《登郡城》虽名为登郡城,实写宋时福州学风之盛: 路逢十客九青衿, 半是同胞旧弟兄。

最忆市桥灯火静, 巷头巷尾读书声。

郡城指福州,因晋为郡冶。

“青衿”读书人衣饰,指莘莘学子。

福州被誉为“ 海滨邹鲁”,唐开元年间就设有 “丽正书院” ,五代设 “招贤院”、四门学,诗教益昌,文化水平可与京都长安媲美,宋代文化更发达,当时福州府举进士者达2247人,书院、试院应运而生,淳熙年间,应试举土多达2万人,因此 “路逄十客九青衿 巷南巷北读书声 ”就不足为奇了。

福州温泉,相传晋太康年间就己发现。

宋有“内汤” 地名。

福州知州程师孟(1015-1092年)有《福州温泉》一诗: 曾看华清旧浴池, 徘徊却想开元事。

此泉何日落天涯, 不见莲花见荔枝。

诗中把福州温泉与陕西华清池媲比,联想历史教训,告诫当权者亲贤臣,远小人。

宋徽宗龙阁学士陈轩《冶城》更是把闽古都描绘得如人间仙境,一幅天然水墨图画: 城里三山古越都, 楼台相望跨蓬壶。

有时细雨微烟罩, 便是天然水墨图。

元代诗人雅琥,登南台大庙山钧龙台《题咏登钧龙台》是一首怀古之作: 自古瓯闽国富雄,南琛不与职方通。

江流禹划纵横外,山人秦封苍莽中。

逐鹿兵还神器定,屠龙人去钧台空。

海门日落潮头急,何处繁华是故宫。

诗中概述了福州历史沿革,从“禹划”到“秦封”,直至汉代册封闽越...

急急急急!三坊七巷 古诗

展开全部 福州,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省水、陆、空交通枢纽。

三山傲首挺立,闽江穿流城区,白塔、乌塔,两塔对峙,构成榕城独特的“三山两塔一条江”的城市格局,天造神设、山水灵秀、气势非凡,素有“东南都会””福地宝城”之美誉。

福州,现辖五区二市六县(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五个区,福清、长乐两市,闽候、罗源、连江、平潭、闽清、永泰六个县)全市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人口580万,其中市区面积1043平方公里,人口143万。

福州是座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践后裔无诸(受封为闽越王)在此筑城建都,称为“冶城”。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因“州北有福山”,始称“福州”。

唐末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扩建夹城将风景秀丽的于山、乌石山、屏山围在城中,从此福州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三山”也就成了福州的别名。

因王审知受封闽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中的“闽国”,定都于福州,从此,福州便有了“闽都”之称。

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张伯玉,发动市民广植榕树后“绿荫满城,暑不张盖”,又得“榕城”之美称。

福州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

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着历代英才。

他们中有五代开闽的王审知,南宋爱国名相李纲,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启蒙思想家严复,文学家林纾,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海军元老萨镇冰,“二七”革命烈士林祥谦等等,仅宋、明、清3个朝代,福州籍进士达3632人,其中状元7人,位居全国各州府的前列,近现代名人灿若繁星,举不胜举。

福州又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从清朝到民国先后13任海军总长、次长、总司令为福州人囊括。

1991年,国家对近现代中国杰出专家学者所作的统计中,福州籍53人,中科院福州籍的学部委员、院士47人,均列全国各城市的前茅。

福州名胜古迹众多,旖旎多姿的自然景观与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互相融合、交相辉映。

至今许多文物名胜古迹仍完好无损。

据普查统计,已发现古遗址、古建筑、古墓群等各类文物点4497处。

其中有新石器时代遗址81处;商周遗址67处;宋至清代木构古建筑2040处。

唐至清代的古塔、经幢64座,古桥354座。

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保护单位54处。

著名的文物有:建于1000年前的我国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华林寺,立于1000年前的,被誉为“天下四大名碑”之一的“恩赐琅峫王德政碑”,距今1200多年,被称为书法艺术“世宝”的唐篆书法名家李阳冰亲书的乌石山摩崖石刻,闽候县昙石村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遗址等。

福州临江吻海,闽江横贯城区,年均径流量600多亿立方米,海洋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水产鱼类620多种,是全国三大海水养殖基地之一。

海岸线长达1137公里,有可建万吨以上泊位的天然良港10多处。

福州与台湾岛一水相连,东澳港至台湾新竹仅70海里。

马尾港距香港488海里,距上海433海里,是沟通中国与亚太地区的海上枢纽。

历代到海外谋生创业者众多,如今已有250多万侨胞分布在世界各地。

归侨、侨眷和港澳眷属近百万人,在台湾地区有60多万福州乡亲。

福州气候宜人,绿树长青,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全年无霜期326天,年平均日照1700-1980小时,相对湿度77%。

年平均气温为19.6℃,最时是1月份平均气温为10.5℃,最热时是7月份平均气温为26.8℃,年平均降水量1342.5毫米。

农作物一年三熟,四季瓜果飘香,四时蔬菜纷呈。

福州山地占80%,森林资源十分丰富。

福州是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也是一座独具特色的旅游城市。

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山水特色凸显,左旗(旗山)、右鼓(鼓山)、北莲(莲花峰)南虎(五虎山)拱卫,盆地面积1440平方公里。

闽江横陈,吉祥山、烟台山、高盖山、五虎山逐案抬升,乌石山、于山分列左右。

白塔、乌塔各置东西,晋安河、白马河如蛟龙出水,以屏山为珠,呈“双龙戏珠”之势。

福州的第一胜景鼓山,国家级重点佛教寺院西禅寺早已蜚声海内外。

市区的西湖公园、左海公园、森林公园、温泉公园、鳄鱼公园各具特色,景色千姿百态。

郊县平潭海坛度假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还有省级风景名胜福清石竹山、连江青芝山、永泰青云山、闽候十八重溪等等。

这些名山秀水风景如画,与悠久的历史,多彩的文化相映生辉,吸引着无数中外旅游观光者。

福州民间工艺久负盛名,传统的工艺品脱胎漆器、角梳、纸伞被称为“福州三宝”。

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寿山石雕和200多年历史的脱胎漆器名扬中外,与软木画被称为“榕城三绝”。

还有历史悠久的闽剧和评话,古典十番、福州尺唱等传统艺术。

而以福州菜肴为代表的闽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名菜“佛跳墙”名扬海内外。

鱼丸、太平燕、鼎边糊、线面等是独具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

福州还是全国三大温泉区之一,温泉分布在方圆约9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心区,这在国内外大中城市中也是罕见的。

福州为何称“都”呢?原来,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末五代时期,王审知随兄王潮从王绪起兵南下入闽,于公元893年攻下福州城,后于梁...

关于“梦”的优美诗词

展开全部昼梦 【唐】杜甫 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

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

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

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

归梦 【唐】杜甫 道路时通塞,江山日寂寥。

偷生唯一老,伐叛已三朝。

雨急青枫暮,云深黑水遥。

梦归归未得,不用楚辞招。

梦李白二首 【唐】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皎龙得。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宝历二年八月三十日夜梦后作 【唐】白居易 尘缨忽解诚堪喜,世网重来未可知。

莫忘全吴馆中梦,岭南泥雨步行时。

答山驿梦 【唐】白居易 入君旅梦来千里,闭我幽魂欲二年。

莫忘平生行坐处,后堂阶下竹丛前。

禁中寓直,梦游仙游寺 【唐】白居易 西轩草诏暇,松竹深寂寂。

月出清风来,忽似山中夕。

因成西南梦,梦作游仙客。

觉闻宫漏声,犹谓山泉滴。

梦旧 【唐】白居易 别来老大苦修道,炼得离心成死灰。

平生忆念消磨尽,昨夜因何入梦来? 梦裴相公 【唐】白居易 五年生死隔,一夕魂梦通。

梦中如往日,同直金銮宫。

仿佛金紫色,分明冰玉容。

勤勤相眷意,亦与平生同。

既寤知是梦,悯然情未终。

追想当时事,何殊昨夜中? 自我学心法,万缘成一空。

今朝为君子,流涕一沾胸。

梦上山 【唐】白居易 夜梦上嵩山,独携藜杖出。

千岩与万壑,游览皆周毕。

梦中足不病,健似少年日。

既悟神返初,依然旧形质。

始知形神内,形病神无疾。

形神两是幻,梦寤俱非实。

昼行虽蹇涩,夜步颇安逸。

昼夜既平分,其间何得失? 梦微之 【唐】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

梦仙 【唐】白居易 人有梦仙者,梦身升上清。

坐乘一白鹤,前引双红旌。

羽衣忽飘飘,玉鸾俄铮铮。

半空直下视,人世尘冥冥。

渐失乡国处,才分山水形。

东海一片白,列岳五点青。

须臾群仙来,相引朝玉京。

安期羡门辈,列侍如公卿。

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致诚。

帝言汝仙才,努力勿自轻。

却后十五年,期汝不死庭。

再拜受斯言,既寤喜且惊。

秘之不敢泄,誓志居岩扃。

恩爱舍骨肉,饮食断膻腥。

朝餐云母散,夜吸沆瀣精。

空山三十载,日望辎并迎。

前期过已久,鸾鹤无来声。

齿发日衰白,耳目减聪明。

一朝同物化,身与粪壤并。

神仙信有之,俗力非可营。

苟无金骨相,不列丹台名。

徒传辟谷法,虚受烧丹经。

只自取勤苦,百年终不成。

悲哉梦仙人,一梦误一生! 梦与李七、庾三十二同访元九 【唐】白居易 夜梦归长安,见我故亲友。

损之在我左,顺之在我右。

云是二月天,春风出携手。

同过靖安里,下马寻元九。

元九正独坐,见我笑开口。

还指西院花,乃开北亭酒。

如言各有故,似惜欢难久。

神合俄顷间,神离欠申后。

觉来疑在侧,求索无所有。

残灯影闪墙,斜月光穿牖。

天明西北望,万里君知否? 老去无见期,踟蹰搔白首。

无梦 【唐】白居易 老眼花前暗,春衣雨后寒。

旧诗多忘却,新酒且尝看。

拙定于身稳,慵应趁伴难。

渐销名利想,无梦到长安。

疑梦二首 【唐】白居易 莫惊宠辱虚忧喜,莫计恩雠浪苦辛。

黄帝孔丘无处问,安知不是梦中身。

鹿疑郑相终难辨,蝶花庄生讵可知。

假使如今不是梦,能长于梦几多时。

中书夜直梦忠州 【唐】白居易 阁下灯前梦,巴南城里游。

觅花来渡口,寻寺到山头。

江色分明绿,猿声依旧愁。

禁钟惊睡觉,唯不上东楼。

梦游天姥吟留别 【唐】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春梦 【唐】岑参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代别后梦别 【唐】长孙佐辅 别中还梦别,悲后更生悲。

觉梦俱千里,追随难再期。

翻思梦里苦,却恨觉来迟。

纵是非真事,何妨梦会时。

梦太白西峰 【唐】常建 梦寐升九崖,杳霭逢元君。

遣我太白峰,寥寥辞垢氛。

结宇在星汉,宴林闭氤氲。

檐楹覆余翠,巾舄生片云。

时往溪水间,孤亭昼仍曛。

松峰引天影,石濑青霞文。

恬目...

给我点带有叶和梦的诗句,要一句里面都要有着两个字哦。

1.山 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2.咏秋叶 一 堪叹青春梦几重,息心稳坐草枯丛。

夜随秋月翔寒岁,日伴黄花沐晓风。

晚照漫游衔远路,朝霞初上看征鸿。

笑谈大雪封山日,树籽无忧入梦中。

二 深深脉络刻沧桑,感悟人生处处香。

大地含情扶瘦梗,西风着意炼华章。

曾将日魄输青果,更把收成献故乡。

已送清馨飞四海,婷婷绿树却披黄。

三 夜沐西风志更坚,一蓑烟雨任悲欢。

临秋踏浪心犹劲,逢雪观苗叶正鲜。

自有新人来接力,遥思往日自凭栏。

放怀痛饮三杯酒,前路遥遥纵目观。

四 腐叶无声酒更醇,幽藏沃土雪层深。

风疏雨骤遥相忆,地久天长自酒斟。

梦里不知天色晚,眼前犹见露珠霖。

此时莫问西来意,明月清风共我吟。

昼梦 【唐】杜甫 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

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

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

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

归梦 【唐】杜甫 道路时通塞,江山日寂寥。

偷生唯一老,伐叛已三朝。

雨急青枫暮,云深黑水遥。

梦归归未得,不用楚辞招。

梦李白二首 【唐】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皎龙得。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宝历二年八月三十日夜梦后作 【唐】白居易 尘缨忽解诚堪喜,世网重来未可知。

莫忘全吴馆中梦,岭南泥雨步行时。

答山驿梦 【唐】白居易 入君旅梦来千里,闭我幽魂欲二年。

莫忘平生行坐处,后堂阶下竹丛前。

禁中寓直,梦游仙游寺 【唐】白居易 西轩草诏暇,松竹深寂寂。

月出清风来,忽似山中夕。

因成西南梦,梦作游仙客。

觉闻宫漏声,犹谓山泉滴。

梦旧 【唐】白居易 别来老大苦修道,炼得离心成死灰。

平生忆念消磨尽,昨夜因何入梦来? 梦裴相公 【唐】白居易 五年生死隔,一夕魂梦通。

梦中如往日,同直金銮宫。

仿佛金紫色,分明冰玉容。

勤勤相眷意,亦与平生同。

既寤知是梦,悯然情未终。

追想当时事,何殊昨夜中? 自我学心法,万缘成一空。

今朝为君子,流涕一沾胸。

梦上山 【唐】白居易 夜梦上嵩山,独携藜杖出。

千岩与万壑,游览皆周毕。

梦中足不病,健似少年日。

既悟神返初,依然旧形质。

始知形神内,形病神无疾。

形神两是幻,梦寤俱非实。

昼行虽蹇涩,夜步颇安逸。

昼夜既平分,其间何得失? 梦微之 【唐】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

梦仙 【唐】白居易 人有梦仙者,梦身升上清。

坐乘一白鹤,前引双红旌。

羽衣忽飘飘,玉鸾俄铮铮。

半空直下视,人世尘冥冥。

渐失乡国处,才分山水形。

东海一片白,列岳五点青。

须臾群仙来,相引朝玉京。

安期羡门辈,列侍如公卿。

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致诚。

帝言汝仙才,努力勿自轻。

却后十五年,期汝不死庭。

再拜受斯言,既寤喜且惊。

秘之不敢泄,誓志居岩扃。

恩爱舍骨肉,饮食断膻腥。

朝餐云母散,夜吸沆瀣精。

空山三十载,日望辎并迎。

前期过已久,鸾鹤无来声。

齿发日衰白,耳目减聪明。

一朝同物化,身与粪壤并。

神仙信有之,俗力非可营。

苟无金骨相,不列丹台名。

徒传辟谷法,虚受烧丹经。

只自取勤苦,百年终不成。

悲哉梦仙人,一梦误一生! 梦与李七、庾三十二同访元九 【唐】白居易 夜梦归长安,见我故亲友。

损之在我左,顺之在我右。

云是二月天,春风出携手。

同过靖安里,下马寻元九。

元九正独坐,见我笑开口。

还指西院花,乃开北亭酒。

如言各有故,似惜欢难久。

神合俄顷间,神离欠申后。

觉来疑在侧,求索无所有。

残灯影闪墙,斜月光穿牖。

天明西北望,万里君知否? 老去无见期,踟蹰搔白首。

无梦 【唐】白居易 老眼花前暗,春衣雨后寒。

旧诗多忘却,新酒且尝看。

拙定于身稳,慵应趁伴难。

渐销名利想,无梦到长安。

疑梦二首 【唐】白居易 莫惊宠辱虚忧喜,莫计恩雠浪苦辛。

黄帝孔丘无处问,安知不是梦中身。

鹿疑郑相终难辨,蝶花庄生讵可知。

假使如今不是梦,能长于梦几多时。

中书夜直梦忠州 【唐】白居易 阁下灯前梦,巴南城里游。

觅花来渡口,寻寺到山头。

江色分明绿,猿声依旧愁。

禁钟惊睡觉,唯不上东楼。

梦游天姥吟留别 【唐】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

滕王阁序(诗词)

1《滕王阁序》由唐代王勃所做,原文如下: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译文:这里是汉代的豫章郡城,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

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

物类的精华,是上天的珍宝,宝剑的光芒直冲上牛、斗二星的区间。

人中有英杰,因大地有灵气,陈蕃专为徐孺设下几榻。

雄伟的洪州城,房屋像雾一般罗列,英俊的人才,像繁星一样地活跃。

城池座落在夷夏交界的要害之地,主人与宾客,集中了东南地区的英俊之才。

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名望,远道来到洪州坐镇,宇文州牧,是美德的楷模,赴任途中在此暂留。

正逢十日休假的日子,杰出的友人云集,高贵的宾客,也都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聚会。

文坛领袖孟学士,文章的气势像腾起的蛟龙,飞舞的彩凤,王将军的武库里,藏有像紫电、青霜这样锋利的宝剑。

由于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著名的地方。

我年幼无知,竟有幸亲身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

时当九月,秋高气爽。

积水消尽,潭水清澈,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

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

来到昔日帝子的长洲,找到仙人居住过的宫殿。

这里山峦重叠,青翠的山峰耸入云霄。

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从阁上看不到地面。

白鹤,野鸭停息的小洲,极尽岛屿的纡曲回环之势,雅浩的宫殿,跟起伏的山峦配合有致。

打开雕花精美的阁门,俯视彩饰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湖川曲折令人惊讶。

遍地是里巷宅舍,许多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

舸舰塞满了渡口,尽是雕上了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

正值雨过天晴,虹消云散,阳光朗煦,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

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的惊叫,鸣声到衡阳之浦为止。

放眼远望,胸襟刚感到舒畅,超逸的兴致立即兴起,排箫的音响引来的徐徐清风,柔缓的歌声吸引住飘动的白云。

像睢园竹林的聚会,这里善饮的人,酒量超过彭泽县令陶渊明,像邺水赞咏莲花,这里诗人的文采,胜过临川内史谢灵运。

音乐与饮食,文章和言语)这四种美好的事物都已经齐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两个难得的条件也凑合在一起了,向天空中极目远眺,在假日里尽情欢娱。

苍天高远,大地寥廓,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

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我知道了事物的兴衰成败是有定数的。

西望长安,东指吴会,南方的陆地已到尽头,大海深不可测,北方的北斗星多么遥远,天柱高不可攀。

关山重重难以越过,有谁同情不得志的人?萍水偶尔相逢,大家都是异乡之客.怀念着君王的宫门,但却不被召见,什么时候才能够去侍奉君王呢?呵,各人的时机不...

三县洲大桥名字来历

福州地名浩繁而有趣,一九八0年普查资料,福州地名计有4260多条。

《七闽现代骨董录》载.过去福州民间把地名串编起来的,“进京路引”,这里不妨摘录一段:“青圃蓝圃慢慢行,乌龙过江三角埕,黄山城门乡下路,后琯直达白湖亭,下渡红墙十锦庙,梅坞过岭仓前桥,中洲大桥设税馆,中亭街鱼货两边排,小桥左边排水果,安民崎顶挂退衣,横街几家酒米店,惠泽境内剔棕毛,文山横山吉祥山,吉祥山下铸铜锣,茶亭粉店多热闹,福德桥边祖庙前,洗马六柱九仙铺,斗中街一派制头梳,月爿池几家铜钴店,闯进南关一座城……从南到北一直念到省外。

通过这段,“路引”,我们对解放前福州地名和市貌可略见一斑。

有人利用福州地名串成对联,谱写诗词和对子,如:“竹横前后屿,柳倒大小桥”。

上联嵌竹屿、横屿、前屿、后屿等四个屿名,下联列柳桥、倒桥、大桥、小桥等桥名。

又如,“路有东、北大,街分上、下杭。

藤结上中下,门辟东西南”。

分别点出东大路、北太路、上杭街、下杭街、上藤路、中藤路、下藤路.东门街、西门街和南门街。

这类联对既饶风趣,又便于记忆

pppp有的单个地名也可配成有趣的对子,如:蛇山对猴屿,碗弄对桶 街,凤凰池对麒麟弄,野猫弄对春牛亭,白鸽树对鲤鱼庙等等。

至于用数字命名的地名,也是遍及各处,如一真庵、二桥亭、三叉街、四宝园、五柱厅、六印路、七间里、八角井、九狮庙、十锦祠。

pppp福州地名和店名多冠以“三”,“三”字在福州话中和“生”同音,是吉利的字眼。

如,福州戏班有“三赛乐”,澡堂有“三合泉”,布店有“三多”,点心店有“三成炳”、“三成协”,地名有:三坊七巷、三叉街、三保街、三角井、三门里、三合弄、三条档、三角池、三牧坊、三座排、三民里、三县洲、三穿井、三兴弄、三通桥、三和巷、三官堂、三角坂、三捷透、三边洲、三一弄、三座厝、三官巷、三眼井、三角埕、三门桥等。

ppp更有意思的是,民间还常利用地方特点编成歇后语来说明生活中某些现象,例如:“乌尾里推刀——推到底”,(指责推辞责任的人)“下渡尾迎神——好看在后”,“黄巷逐猪——两头跑”,“鼓楼前拾柴屑——自幼结识肝胆兄弟”,“圣君殿水—一双头潮”等等。

这些都已成为福州人民的口头语。

福州,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省水、陆、空交通枢纽。

三山傲首挺立,闽江穿流城区,白塔、乌塔,两塔对峙,构成榕城独特的“三山两塔一条江”的城市格局,天造神设、山水灵秀、气势非凡,素有“东南都会””福地宝城”之美誉。

福州,现辖五区二市六县(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五个区,福清、长乐两市,闽候、罗源、连江、平潭、闽清、永泰六个县)全市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人口580万,其中市区面积1043平方公里,人口143万。

福州是座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践后裔无诸(受封为闽越王)在此筑城建都,称为“冶城”。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因“州北有福山”,始称“福州”。

唐末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扩建夹城将风景秀丽的于山、乌石山、屏山围在城中,从此福州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三山”也就成了福州的别名。

因王审知受封闽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中的“闽国”,定都于福州,从此,福州便有了“闽都”之称。

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张伯玉,发动市民广植榕树后“绿荫满城,暑不张盖”,又得“榕城”之美称。

福州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

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着历代英才。

他们中有五代开闽的王审知,南宋爱国名相李纲,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启蒙思想家严复,文学家林纾,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海军元老萨镇冰,“二七”革命烈士林祥谦等等,仅宋、明、清3个朝代,福州籍进士达3632人,其中状元7人,位居全国各州府的前列,近现代名人灿若繁星,举不胜举。

福州又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从清朝到民国先后13任海军总长、次长、总司令为福州人囊括。

1991年,国家对近现代中国杰出专家学者所作的统计中,福州籍53人,中科院福州籍的学部委员、院士47人,均列全国各城市的前茅。

福州名胜古迹众多,旖旎多姿的自然景观与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互相融合、交相辉映。

至今许多文物名胜古迹仍完好无损。

据普查统计,已发现古遗址、古建筑、古墓群等各类文物点4497处。

其中有新石器时代遗址81处;商周遗址67处;宋至清代木构古建筑2040处。

唐至清代的古塔、经幢64座,古桥354座。

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保护单位54处。

著名的文物有:建于1000年前的我国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华林寺,立于1000年前的,被誉为“天下四大名碑”之一的“恩赐琅峫王德政碑”,距今1200多年,被称为书法艺术“世宝”的唐篆书法名家李阳冰亲书的乌石山摩崖石刻,闽候县昙石村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遗址等。

福州临江吻海,闽江横贯城区,年均径流量600多亿立方米,海洋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水产鱼类620多种,是全国三大海水养殖基地之一。

海岸线长达1137公里,有可建万吨以上泊位的天然良港10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