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甲秀楼诗词甲和秀



甲秀楼赞美甲秀楼的诗词许芳晓 《芳杜洲》芳杜洲前春水生,碧潭相映数峰青。盈盈细草裙腰色,随着游人绿进城。刘春霖 甲秀楼长联上联: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茫茫眼界拓开。看东枕衡湘,西

甲秀楼赞美甲秀楼的诗词

许芳晓 《芳杜洲》芳杜洲前春水生,碧潭相映数峰青。

盈盈细草裙腰色,随着游人绿进城。

刘春霖 甲秀楼长联上联: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茫茫眼界拓开。

看东枕衡湘,西襟滇诏,南屏粤峤,北带巴衢;迢速关河,喜雄跨两游,支持那中原半壁。

却好把猪拱箐扫,乌撒碉隳,鸡讲营编,龙番险扼,劳劳缔造,装构成笙歌闾,锦绣山川。

漫云竹壤偏荒,难与神州争胜概。

下联:数千仞高凌牛渡,永镇边隅,问谁双柱重镌,滚滚惊涛挽住。

忆秦通棘道,汉置戕河,唐靖且兰,宋封罗甸;凄迷风雨,叹名流几辈,销磨了旧迹千秋。

到不如成月唤狮冈,霞餐象岭,岗披凤峪,雾袭螺峰,款款登临,领略这金碧亭台,画图烟景。

恍觉蓬州咫尺,频呼仙侣话游踪。

...

关于甲秀楼的诗句

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高22.9米,石柱托檐, 护以白色雕花石栏杆。

浮玉桥为九孔,称“九眼照沙洲”。

解放后临河修公路填埋二孔,现能见七孔。

楼基和桥虽经多次洪水冲击,历近四百年,仍然砥柱中流。

楼前原竖有铁柱二根:一为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鄂尔泰镇压古州(今榕江)苗民,收聚兵器,铸铁柱标榜功绩;二为嘉庆二年(1797年),勒保镇压兴义布依族王囊仙起义,收聚兵器又铸铁柱立于楼下。

解放初,政府维修甲秀楼,拆除铁柱,移存省博物院。

十年动乱中,楼危亭毁。

1981年,按原式样重修,楼基部分,采用现代建筑材料技术

重建涵碧亭,重修过程中,发现楼阁底层石墙中嵌有诗碑,重修后有八块诗碑复嵌于底层楼壁。

楼额“甲秀楼”三字,系宣统年间谢石琴所书。

十年动乱中散失,后寻回刻有“秀”、“楼”二字的两块,另据过去照片,配写“甲”字,按原式样悬挂楼顶层外面。

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阁楼,这种构造在中国古建筑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楼高22.9米,飞甍翘角,12根石柱托檐,护以白色雕塑花石栏杆,翘然挺立,烟窗水屿,如在画中。

登楼远眺,四周景致,历历在目。

浮玉桥如白龙卧波,全长90余米,穿过楼下,贯通两岸。

桥上有涵碧亭,桥下有涵碧潭、水月台,桥南有翠微阁,遥相呼应。

甲秀楼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浮玉桥;第二部分甲秀楼主体建筑;第三部分翠微园。

浮玉桥头立有石木牌坊,牌坊中央设有“城南遗迹”四个大字,桥上建有“涵碧亭”。

主体建筑甲秀楼飞甍翘角、石柱托檐、雕栏环护。

翠微园是一组由拱南阁,翠微阁,龙门书院组成的明清古代建筑群。

同时新建的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服饰陈列院,收集收藏了贵州省苗族、侗族、彝族、水族、革家、土家族、布依族等民族传统服饰、手工刺绣品、民间蜡染数百余件,令人叹为观止。

该馆所陈列展示的民族传统服饰和民族工艺品,是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体现,也是贵州各少数民族的骄傲。

甲秀楼边,有贵阳仅存的一座始建于明宣德年间,距今560多年的明代建筑翠微园。

这里原先是一片寺庙和园林,王阳明普经游览过的南庵便在这里

他在《南庵次韵二首》诗中写道:松林晚映千峰雨'渔人收网舟初集。

后改建为翠微园,把寺庙建筑与园林庭院合为一体。

翠微阁内,开辟了萧娴书法作品陈列馆。

萧娴是贵阳人,她是康有为的弟子,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女书法家。

请看她的手迹,在气势宏大的笔触中显出售秀,飞檐甲天下,落影秀寰中的条幅,诗句中隐言甲与秀的意思。

清风待客,明月留人,运笔飞动,词意清雅,表达了贵州人民殷勤好客的情怀,欢迎天下游客来贵州,到甲秀楼作客。

甲秀楼是闹市中一处不可多得的清幽之地,景区内古色古香,景区外高楼林立,入夜后灯火辉煌,人影晃动,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聚焦点,在现代文明中闪烁着历史的光芒,昂扬着甲秀天下的精神风貌,引导人们走向美好的未来

甲秀楼简介

展开全部 甲秀楼在贵阳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而建。

始建于明,后楼毁重建,改名“来凤阁”。

清代多甲秀楼次重修,并恢复原名。

现存建筑是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的。

楼上下三层,白石为栏,层层收进,由桥面至楼顶高约20米。

南明河从楼前流过,汇为涵碧潭。

楼侧由石拱“浮玉桥”连接两岸,桥上原有小亭一座叫“涵碧亭”,现已拆除。

甲秀楼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名实相符,堪称甲秀。

甲秀楼2006年05月25日,甲秀楼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著名古楼阁甲秀楼矗立在贵阳南明河中的万鳌矾石上(这块石头酷似传说中的巨鳌),明万历年间(1573—1620)巡抚江东之于此筑堤联结南岸,并建一楼以培风水,名曰“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

天启元年(1621年)焚毁,总督朱燮元重建,更名来凤阁。

复毁。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巡抚田雯重建,仍用旧名。

有浮玉桥衔接两岸。

从古到今该楼经历了六次大规模的修茸。

历经四百年的风吹雨打而仍旧矗立不倒,是贵阳历史的见证,是贵阳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

甲秀楼在贵阳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而建。

始建于明,后楼毁重建,改名“来凤阁”。

清代多次重修,并恢复原名。

现存建筑是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的。

楼上下三层,白石为栏,层层收进,由桥面至楼顶高约20米。

南明河从楼前流过,汇为涵碧潭。

楼侧由石拱 “浮玉桥”连接两岸,桥上原有小亭一座叫“涵碧亭”,现已拆除。

甲秀楼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名实相符,堪称甲秀。

甲秀楼-地理位置 贵阳市甲秀楼在贵阳市城南的南明河上。

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偏北,东经106 ′27 ″~ 107 ′03 ″,北纬26 ′11 ″~ 26 ′55 ″之间,地处云贵高原的东斜坡上,属全国东部向西部高原过渡地带。

地形、地貌走势大致呈东西向延展,地势起伏较大,南北高,中部低。

奇特的喀斯物地貌大量分布,既有高原山地和丘陵,又有盆地和河谷、台地,海拔872米~1659米。

东与龙里、瓮安县接壤,南靠惠水、长顺县,西接平坝、织金县,北邻黔西、金沙、遵义县。

贵阳市辖六区一市三县,市域总面积8034平方千米,市区面积2403平方千米。

城区东起龙洞堡,西至百花山脉、阿哈水库,南起桐木岭,东北至洛湾,西北至麦架,包括中心区和外围龙洞堡、二戈寨、小河、花溪、新添、白云、三桥、金阳八个片区,面积约495平方千米。

城市行政区划辖六区(云岩区、南明区、白云区、乌当区、花溪区、小河区)、一市(清镇市)、三县(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

全市土地总面积8034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56% 。

其中,云岩、南明、小河区为贵阳市城区,面积为220.31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1.97%;花溪、乌当、白云区为贵阳市郊区,面积为2194.5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27.99%;清镇市、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总面积5625.5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70.04% 。

贵阳市是贵州省省会,位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东部,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被誉为“高原明珠”。

“贵阳”因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延用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故简称“筑”。

有人说,一个时代是一片树林,城市则是这树林中的大树。

当这片树林在时代风云中哗哗作响时,贵阳,这棵云贵高原上的大树,也正努力地吮吸着时代的养分,在岁月中枝展叶发。

因此贵阳又得“林城”这一称号。

甲秀楼-外观构造 甲秀楼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高约二十米,石柱托檐,护以白色雕花石栏杆。

浮玉桥为九孔,称“九眼照沙洲”。

解放后临河修公路填埋二孔,现能见七孔。

楼基和桥虽经多次洪水冲击,历近四百年,仍然砥柱中流。

楼前原竖有铁柱二根:一为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鄂尔泰镇压古州(今榕江)苗民,收聚兵器,铸铁柱标榜功绩;二为嘉庆二年(1797年),勒保镇压兴义布依族王囊仙起义,收聚兵器又铸铁柱立于楼下。

解放初,政府维修甲秀楼,拆除铁柱,移存省博物院。

十年动乱中,楼危亭毁。

1981年,按原式样重修,楼基部分,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

重建涵碧亭,重修过程中,发现楼阁底层石墙中嵌有诗碑,重修后有八块诗碑复嵌于底层楼壁。

楼额“甲秀楼”三字,系宣统年间谢石琴所书。

十年动乱中散失,后寻回刻有“秀”、“楼”二字的两块,另据过去照片,配写“甲”字,按原式样悬挂楼顶层外面。

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阁楼,这种构造在中国古建筑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可以在这一特色上大做文章,来提高此楼的知名度和可鉴赏性,以吸引广大的旅游爱好者和建筑专家来观光、考察

楼高约20米,飞甍翘角,12根石柱托檐,护以白色雕塑花石栏杆,翘然挺立,烟窗水屿,如在画中。

登楼远眺,四周景致,历历在目。

浮玉桥如白龙卧波,全长90余米,穿过楼下,贯通两岸。

桥上有涵碧亭,桥下有涵碧潭、水月台,桥南有翠微阁,遥相呼应。

甲秀楼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浮玉...

甲秀楼的重大历史事件

著名古楼阁甲秀楼矗立在贵阳南明河中的万鳌矾石上(这块石头酷似传说中的巨鳌)。

甲秀楼夜景(19张)从古到今甲秀楼经历了六次大规模的修葺。

历经四百年的风吹雨打而仍旧矗立不倒,它是贵阳历史的见证,是贵阳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

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26年(159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明万历年间(1573—1620)巡抚江东之于此筑堤联结南岸,并建一楼以培风水,名曰“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

有浮玉桥衔接两岸。

天启元年(1621年)焚毁,总督朱燮元重建,改名“来凤阁”。

清代多次重修,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巡抚田雯重建,并恢复原名。

现存建筑是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的。

楼上下三层,白石为栏,层层收进,由桥面至楼顶高约20米。

南明河从楼前流过,汇为涵碧潭。

楼侧由石拱 “浮玉桥”连接两岸,桥上原有小亭一座叫“涵碧亭”,现已拆除。

甲秀楼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名实相符,堪称甲秀。

清代贵阳八景之一的“鳌矾浮玉”即为位于贵阳南明河鳌矶石上的甲秀楼,楼系贵州巡抚江东之所建。

建楼以前,王阳明的再传弟子马廷锡曾在此建栖云亭讲学传道。

甲秀楼全景照(11张)楼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开始兴建,当时先在沙中垒台作“奋鳌状”,名“鳌头矶”,再于台上建阁,名“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

楼曾几毁几建,1981年维修一新。

重修中,发现楼阁底层石墙中嵌有诗碑,后有8块诗复嵌于底层楼壁。

甲秀楼前原竖有铁柱二根,一为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云贵总督鄂乐泰镇压古州(今榕江)苗民,收聚兵器,铸铁柱标榜功绩;二为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云贵总督勒保镇压兴义布依族王囊仙起义,收聚兵器所铸,两柱皆有铭文。

二根铁柱现存省博物馆。

明清以来甲秀楼便是文人骚客聚集之处,高人雅士题咏甚多。

现楼内古代真迹石刻、木皿、名家书画作品收藏中,清代贵阳翰林刘玉山所撰206字长朕为一绝,比号称天下第一长联的昆明孙髯翕大观楼长联还多26个字。

鼓鼓楼文化长联历代骚人墨客对甲秀楼题咏甚多,其中清人刘玉山所撰206字长联脍炙人中,此联比号称天下第一联的昆明大观楼长联还多26字。

甲秀楼它概括了山城贵阳的地理形势及历史变迁。

甲秀楼长联: “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茫茫眼界拓开。

看东枕衡湘,西襟滇诏,南屏粤峤,北带巴衢;迢速关河,喜雄跨两游,支持那中原半壁。

却好把猪拱箐扫,乌撒碉隳,鸡讲营编,龙番险扼,劳劳缔造,装构成笙歌闾,锦绣山川。

漫云竹壤偏荒,难与神州争胜概。

数千仞高凌牛渡,永镇边隅,问谁双柱重镌,滚滚惊涛挽住。

忆秦通棘道,汉置牂牁,唐靖且兰,宋封罗甸;凄迷风雨,叹名流几辈,销磨了旧迹千秋。

到不如成月唤狮冈,霞餐象岭,岗披凤峪,雾袭螺峰,款款登临,领略这金碧亭台,画图烟景。

恍觉蓬州咫尺,频呼仙侣话游踪。

”许芳晓《芳杜洲》:“芳杜洲前春水生,碧潭相映数峰青。

盈盈细草裙腰色,随着游人绿进城。

”[1] 江东之江东之,字长信,安徽歙县人,生年不详,卒于明万历27年(1599)。

贵阳市江东之于明万历5年中进士,官至御史,因向万历帝检举大太监冯保、徐爵违纪,受到万历皇帝赏识,即便因为争寿宫事牵连,被贬谪霍州,由于生病,处罚也免了。

皇帝始终记得这位刚毅正直的官员,于是起用他做邓州知州,明万历24(1596)年,任命他为贵州巡抚,成为贵州封疆大吏。

在黔任职期间一是购置官田,积资济贫,助寒士“锐意向学”;二是取“科甲挺秀、人才辈出”之寓,创建甲秀楼,“黔人称贤”,获“抚者必以东之为首”之美誉。

江东之身前曾憾:一是身为贵州巡抚未能平定播州之乱;二是甲秀楼尚未竣工,并因他离任而停止。

他官罢之时,江公堤已建成,甲秀楼却还尚未竣工。

临别之际,江东之心悬甲秀楼施工建设,唯恐不能最终完成,因此办理交接时,特别留下五百金存于府库,希望后续者完成。

可惜后来总是被搁置。

然而被江东之巡抚感动的人们推举了地方士绅,与时任贵州巡抚的郭子章共同努力,万历34(1606)年,历尽坎坷的甲秀楼终于修建完成。

江东之已经辞世,最终未能看到挺拔秀丽、具有江南建筑风格的甲秀楼矗立在南明河畔,但贵州人牢牢记住了江东之。

甲秀楼建成之后,贵阳文风愈盛,甲秀楼附近的南明河畔,更为人文荟萃之地。

正如江东之诗文所预:明河清浅水悠悠,新筑沙堤接远洲。

秀出三狮连凤翼。

雄跨双骏据鳌头。

渔郎矶曲桃花浪,丞相祠前据壑舟。

此日临渊何所限?擎天砥柱在中流。

甲秀楼,由此成为贵阳文化的象征。

康熙28年贵州巡抚田雯重修甲秀楼。

田雯,山东德州人,康熙三年中进士,康熙26至30年间任贵州巡抚。

其时甲秀楼虽存,但已破旧不堪。

田雯深谙贵州人文风气与甲秀楼息息相关,于是重修甲秀楼,并将堤桥名为“浮玉”。

在黔5年间,田雯整顿吏治、奖励农桑、偃武修文、政绩卓著,离任之后,当地人士为之集资建祠。

鼓鼓楼传说传说明朝年间,贵阳这个地方出了一位状元。

甲秀楼官府为了讨好他,愿出巨资修一座藏书楼, 作为他读书游艺的地方。

为此,知府大人请了三位风水先生,在全城察看了一...

甲秀楼三字谁写的?

楼额“甲秀楼”三字,系宣统年间谢石琴所书。

甲秀楼在贵州省贵阳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而建。

始建于明,后楼毁重建,改名"来凤阁"。

清代甲秀楼多次重修,并恢复原名。

现存建筑是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的。

楼上下三层,白石为栏,层层收进,由桥面至楼顶高约20米。

南明河从楼前流过,汇为涵碧潭。

楼侧由石拱"浮玉桥"连接两岸,桥上原有小亭一座叫"涵碧亭"。

甲秀楼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名实相符,堪称甲秀。

甲秀楼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高约二十米,石柱托檐,护以白色雕花石栏杆。

浮玉桥为九孔,称“九眼照沙洲”。

解放后临河修公路填埋二孔,现能见七孔。

楼基和桥虽经多次洪水冲击,历近四百年,仍然砥柱中流。

楼前原竖有铁柱二根:一为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鄂尔泰镇压古州(今榕江)苗民,收聚兵器,铸铁柱标榜功绩;二为嘉庆二年(1797年),勒保镇压兴义布依族王囊仙起义,收聚兵器又铸铁柱立于楼下。

解放初,政府维修甲秀楼,拆除铁柱,移存省博物院。

十年动乱中,楼危亭毁。

1981年,按原式样重修,楼基部分,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

重建涵碧亭,重修过程中,发现楼阁底层石墙中嵌有诗碑,重修后有八块诗碑复嵌于底层楼壁。

楼额“甲秀楼”三字,系宣统年间谢石琴所书。

十年动乱中散失,后寻回刻有“秀”、“楼”二字的两块,另据过去照片,配写“甲”字,按原式样悬挂楼顶层外面。

带景字的古诗词

展开全部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杨柳枝》 唐 刘禹锡 扬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

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

《杨柳枝》 唐 温庭筠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关于贵州建筑物的说明文比如贵阳18中,贵阳甲秀小学或者甲秀楼这一...

甲秀楼位于贵阳南明塘,兀立在南明河中的巨石——鳌矶上.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贵州巡抚江东之在此筑堤联结南岸,并建立一楼以培风水,楼名“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天启元年(1621年)焚毁后几经重建、增修,规制则保持原貌.甲秀楼立江中,右依观音寺、翠微阁,下为浮玉桥.桥上有小巧玲珑的涵碧亭. 甲秀楼中联匾诗碑甚多,其中尤以清人刘玉山所撰长联最为著称.上联云:“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眼界拓开.看东枕衡湘,西襟滇诏……”;下联是:“数千仞高踞修渚,永镇边隅,问谁双柱重……”.此联气势磅礴,堪与昆明大观楼长联相媲美. 甲秀楼因其秀美之风光,更因其坐落于贯穿贵阳的南明河上而成为贵阳的市的标志建筑,成为贵阳市民休闲游玩的地方. 清代贵阳八景之一的“鳌矾浮玉”即为位于贵阳南明河鳌矶石上的甲秀楼,楼系贵州巡抚江东之所建.建楼以前,王阳明的再传弟子马廷锡曾在此建栖云亭讲学传道.楼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开始兴建,当时先在沙中垒台作“奋鳌状”,名“鳌头矶”,再于台上建阁,名“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楼曾几毁几建,1981年维修一新.重修中,发现楼阁底层石墙中嵌有诗碑,后有8块诗复嵌于底层楼壁. 甲秀楼高约22.9米,为木结构阁楼,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画甍翘檐,红棂雕窗,白石巨柱托檐,雕花石栏相护.楼前桥先称江公堤,后改浮玉桥,桥头建有涵碧亭,亭柱镌清咸丰年间贵阳知府汪炳嗷的联语:"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贵州巡抚田雯在《黔书》中描述道:“每春波摇绿,秋沚澄清,岸柳乍垂,芽芹正拿,览渔舟之泛泛,洗杯斝以临流,谁谓黔中无佳山冰哉?!”据说甲秀楼初建成时浮玉桥有九孔,桥西侧的沙洲叫芳杜洲,洲上花木缤纷.月朗星稀时,桥与沙洲相映成趣,名“九眼照沙洲”,而后修滨河路九孔石拱桥被填了两孔,筑坝拦水,芳杜洲也没于水底. 甲秀楼前原竖有铁柱二根,一为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云贵总督鄂乐泰镇压古州(今榕江)苗民,收聚兵器,铸铁柱标榜功绩;二为嘉庆2年(公元1797年)云贵总督勒保镇压兴义布依族王囊仙起义,收聚兵器所铸,两柱皆有铭文.二根铁柱现存省博物馆. 明清以来甲秀楼便是文人骚客聚集之处,高人雅士题咏甚多.现楼内古代真迹石刻、木皿、名家书画作品收藏中,清代贵阳翰林刘玉山所撰206字长朕为一绝,比号称天下第一长朕的昆明孙髯翕大观楼长朕还多26个字: “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眼界拓开.看东枕衡湘,西襟滇沼, 南屏粤峤,北带巴夔,迢递关河.喜雄跨两游,支持崖疆半壁.恰好马矢碉隳,乌蒙箐归,艰难缔造,装点成锦绣湖山.漫云筑国偏荒,莫与神州争胜概. 数千仞高居牛渚,永镇边隅.问谁双柱重镌,颓波挽住.想秦通僰道,汉置牂牁,唐靖矩州,宋封罗甸,凄迷风雨.叹名流几辈,留得旧迹千秋.对此象岭霞生,螺峰云拥,缓步登临,领略些画阁烟景.恍觉蓬莱咫尺,拟邀仙侣话行踪.”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