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用典的古诗词



诗词中用典的作用展开全部 诗词中典故的作用: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

诗词中用典的作用

展开全部 诗词中典故的作用: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

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

这些典故都是京口这个地方的历史掌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的诗文歌赋,也是用典的一种,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如王勃在《藤王阁序》中几乎句句用典,增强了文章文化底蕴;姜夔在《扬州慢》中或明用,或暗用,或化用杜牧的诗,形成了虚实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凄凉。

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诗歌中使用典故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具体说来有如下作用:一、品评历史,借古论今1.古代诗人在一些以慨叹历史为主题的诗歌中.往往通过引用关于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的典故来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2.针对社会存在的一些弊端,古代诗人在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不便畅所欲言的时候,往往引用典故来影射时事.达到借古讽今的表达效果。

二、抒情言志,表明心迹诗歌的本质特征就在于抒情,但诗人的情感有时往往并不直接流露,而是借助典故作委婉含蓄的表达。

从抒发情感类型的角度,我们通常可以分为这样几种情况:1.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讴歌和赞美。

2.表达对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进取和追求。

3.表达对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慨叹。

三、引发联想。

创新意境诗词中,在对现实景物描绘时引用典故。

可把此时此景与彼时彼景相联,能创设新的画面,加深诗的意境,促使人产生联想,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简洁精练,内涵丰富。

古诗词往往受字数、句数的限制,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丰富的内涵,用典就是很好的一种手段。

因为用典是对历史故事等的高度概括,在增加诗歌容量的同时.还可收到言简而意丰的艺术效果。

...

高中古诗词中的用典例子!!急

1这里化用了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个典故。

引用古籍中的故事属于正面用典。

2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 温廷筠《商山早行》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易水送别》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崔灏《黄鹤楼》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绝句》3讲李清照夫妻感情的极其深厚、真挚,以及李清照对她丈夫的充分信任。

...

关于用典的诗句

1.李白《行路难》(其一)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 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这两句表示诗人自己对 从政仍有所期待.-----------------------------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了向秀《思旧赋》及王质烂柯这两个典故.意思是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 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向秀的《思旧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 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这样既表达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 友的不满之情,又暗示自己被贬时间之长,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 分丰富.-------------------------------3.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孙权,这里作者自喻.《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 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 以孙权喻太守,希望自己像孙权一样年少有胆识

古诗中用典的作用是什么

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说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郎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记·冯唐列传》。

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蒙古-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

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欺众。

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少了六个首级),被削职。

经冯唐代为辨白后,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

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节:兵符,古代使节用以取信的凭证。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2.亲射虎,看孙郎。

亲射虎,看孙郎:为“看孙郎,亲射虎”的倒句。

孙郎:孙权。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

权投以双戟,虎却废。

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这里以孙权喻太守。

用典的诗句是这几句中的哪一个????

诗歌典故的出处与由来诗歌中用典,讲究“言必有据”,必须有出处与由来,决不可信口雌黄。

综观中国古典诗歌的典故,大多数来自以下三个方面:1、典故来自先秦诸子著作。

如陶渊明的《饮酒》尾联: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原诗共二十首,此诗句出自第五首,是最广为传诵的名篇。

陶渊明弃官还柴桑,辗转迁移后定居南里南村。

此诗作于他五十三岁时,写隐居后醉酒采菊的乐趣。

尾联写诗人被眼前的景物、哲理、情趣和谐统一的情境所陶醉,悟出返朴归真,任随自然的哲理。

他感到很难用言语来形容,于是巧妙而风趣地用典“欲辨已忘言”作结。

此典出《庄子·齐物论》:“夫大道不称,大辨不言。

”和《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又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首联: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写老朋友准备了一顿实惠的美味:鸡肉和黄米饭,请我到他家去作客。

这种简单朴素的“鸡黍宴”,具有浓厚的乡村风味,简直是难以抵抗的诱惑!其中“鸡黍”典出《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后人即用之以表示农家待客饭菜的丰盛。

2、典故来自历史典籍。

诗人怀古、咏史之类的诗词,多从史书典籍中援引史实典故入诗。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里: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此中“周郎”来自《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记载周瑜二十四岁就被任为建威中郎将,吴中皆称他周郎。

赤壁因吴国都督周瑜火烧曹军得名,故称周郎赤壁。

又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里: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此中“燕然未勒”,咏叹强敌未破,功业未立。

“燕然”为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

典出《后汉书·窦宪传》,记载后汉永元元年,窦宪大破匈奴北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里,刻石勒功”而返。

作者化用典故,表明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无从谈起。

情调苍凉悲壮,感情沉郁。

3、典故来自文学作品。

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三、四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末句“一片冰心在玉壶”用典来自鲍照的《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喻做人品格高洁,做官清白。

又如王维《山居秋暝》的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典出《楚辞· 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这里反用其意,说春天的芳华虽已消歇,秋景也佳,王孙自可留在山中。

诗人仿佛找到一个世外桃源,含蓄地将自己留恋山林的心情表达出来。

4、典故来自神话寓言、民间传说,逸闻故事、民谣歌谣等。

如李商隐的《无题》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典出神话传说“八仙过海”。

“蓬山”指海上仙山,女方居处;“青鸟”是仙鸟,是西王母的传信使者。

还如李商隐的《马嵬》颈联: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尾句“七夕笑牵牛”用典,出自民间“牛郎织女”的故事 。

指天宝十载七月七日,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长生殿相约世世为夫妇之时,曾对天上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加以取笑。

可在马嵬坡,“六军同驻马”要求诛杀误国的杨贵妃时,唐玄宗竟然赐杨贵妃自缢!诗人别出新意,在诗中流露出唐玄宗背盟,没有保护好杨贵妃而听任“六军”摆布,至使爱情浪漫史以悲剧划上句号,留给后世扼惋。

再如杜甫的《大麦行》:“问谁腰镰胡与羌”一句中,自具问答 ,典出汉代民谣《小麦童谣》。

如何才能掌握这典故方面的知识?只有博览群书!假设不读书,不读史,就难于“蕴藉”!

古诗中关于爱情的用典

比如“除却巫山不是云”用的是巫山神女的典故;“凤去楼空江自流”用的是萧史和弄玉的典故;“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用的是张昶为妻画眉的故事;“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 用的是娥皇女英泪洒竹枝的典故。

希望对你有帮助,感谢关注80天环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