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描写日喀则的诗词



美丽的日喀则写文章”我的家乡在日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每当听到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时,我总会想:”我的家乡在哪里?“爷爷、奶奶和爸爸说,我的家乡在闽西。可妈妈说,我的家乡在厦门。到底我的家乡是哪

美丽的日喀则写文章

”我的家乡在日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每当听到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时,我总会想:”我的家乡在哪里?“爷爷、奶奶和爸爸说,我的家乡在闽西。

妈妈说,我的家乡在厦门

到底我的家乡是哪里,我不由得常问他们。

但他们总是笑着不给我答案让我自己选。

我在厦门出生、在厦门长大,现在是厦门演武小学年级学生

每天早晨,我从鹭江道坐车出发,经过演武大桥到学校上课。

鹭江道的对面,是一水之隔的钢琴之岛——鼓浪屿,岛上绿树成阴、鲜花盛开。

演武大桥,就像是跃动的音符,在厦鼓海面上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厦鼓海面,时而波光潋滟、斜风细雨,时而黑云翻墨、白雨跳珠。

每当看到这海天一色,爸爸总会说起那句诗句:”大海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人为峰。

“每当此时,我也会不由自主地微笑起来,感觉鹭岛真美!厦门真美!每年春节假期,我们全家人都要回闽西老家,那里有长辈们的亲朋好友。

闽西老家座落在一个大山洼边。

大山洼的半山坡上,有一群方形土楼,那是从前爷爷和爸爸生活的地方

那土楼年代很久远,感觉又老又旧,但又好像永远不会倒似的。

土楼后面的山坡上养了一群鸡鸭,还种了很多妈妈喜欢的野木瓜。

而我最喜欢回闽西老家的原因是,那里有我最好的玩伴——铃捷小姐姐和荣鑫大哥哥。

他们领着我在庄嫁收割后的田野上奔跑,在房屋前看人家放迎春的鞭炮和欢腾的烟花,以及玩一些不知名的游戏

每次我都玩得一身透汗,感觉很爽!爷爷、奶奶对闽西老家的感情很深。

每当说起闽西老家的故事,总是滔滔不绝。

给我印象较深的是,爷爷说他上中学时,每个月要挑着担子,带上咸菜,到几十里外的学校上学;奶奶说起她小时候,总少不了大陆解放前夕国民党逃兵在家乡抓壮丁的惊险故事。

每当我饶有兴致而不解地向他们问这问那时,他们总会不厌其烦地反复解释。

而我最喜欢追着爸爸给我讲他小时候的故事了。

爸爸小时候,会在夏夜里和小伙伴在田地里逮田鼠;会在白天放牛时挖猪菜、烤地瓜;会用簸箕在小溪里抄鱼摸虾。

最好笑的是,爸爸有一次和伙伴们到山上摘野果,在一个大石缝里看见了一只小黑熊,大家忙不择路地四散而逃,最后经过一段独木桥才安全脱险。

我问爸爸为什么要过独木桥。

爸爸说,有小熊就有大熊,很危险的!而且大熊跑的速度要比大人还要快!但是熊的身体笨拙,害怕掉沟里去,过不了独木桥的。

所以人只要过了独木桥就能躲开大熊的追击。

我每次想起这件事,都会象自己经历过一样地回味一番!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那我的家乡在哪里呢?爷爷说家乡是自己长辈长期生活的地方,奶奶说是父亲出生长大的地方,妈妈说是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爸爸说是一个人生长和长期奋斗的地方。

我想了很久,觉得:家乡是孕育希望、充满温暖和爱的地方,我爱我的家乡。

赞美布达拉宫诗句

展开全部【第1句】在最接近天堂的西藏,有座雄伟的建筑——布达拉宫。

这是令无数人感到神秘,又无比向往的地方。

仲秋,我插上白云的翅膀,飞向这向往已久的地方,飞机穿越蓝天白云降落在雪域高原。

那一刻我忘记了高原缺氧带来的身体不适,迎着夕阳投入到了布达拉宫的怀抱,激动是抑制不住的,我只能放声呼唤:拥抱你----布达拉宫!【第2句】在布达拉宫,看着那些高大、圣洁的灵塔,我知道你不在其中。

青海湖畔,你留下了最后的佛影。

你是活佛,却眷念人间

你本该为众生抄写经书,却为一个人写下无数的情书。

你写尽俗世最浪漫的情愫,我品出佛心最挚热的情音。

彩蝶翩然醉花径,我自相随堕凡尘。

看着世间最美的樱花,自有一袭淡雅,自此无花开放。

佛,也总是要有一个角落让自己沉沦,只是我也沉沦在了和你一样的角落。

那一天,真的转过了所有的经筒,不为触碰你的指尖,只为你平安幸福

【第3句】有首歌里唱到:生灵顺从雅鲁藏布江流淌,时光在布达拉宫越拉越长。

的却是这样,内陆的夜晚七点,早已伸手不见五指,在这里,太阳仍留恋着雪域高原,还在展放灿烂的笑脸。

这是我平生度过白天最长的一天,也是最有意义的一天。

布达拉宫在蓝天白云的掩映下,红白相间,与群山交相辉映,五星红旗舞动着高原的秋风,为布达拉宫平添了无限的威严。

【第4句】西藏,透着古老的神秘。

仿佛一位曳着红袍的高僧,独坐于世界之巅。

跌宕的身世,神奇的传说,都一笔一划镌刻成了生命的纹理。

他双手托起天堂跌入人间的倒影:豪情与秀美的雪山湖泊是他的容颜,千年不渝的佛语是他的魂灵。

风雪烈日,未凋容颜。

酥油梵呗,萦彻魂灵。

他,使智者沉静,仁者长叹。

他,使信者心契,凡者留恋。

【第5句】布达拉宫坐落在西藏拉萨的红山之巅,宫堡式建筑。

最初是藏王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的。

17世纪重建,为世代达赖喇嘛东宫居所。

它如天上的楼宇衔接在山巅,四周洁白的宫殿,环绕着正中的红宫。

绿树掩映远望如象牙塔,犹如高山的雪莲花。

白云与它相依,蓝天与它为伴。

仰望琼楼历史悠悠,传说种种,它更变得神秘而清秀。

【第6句】几只雄鹰从布宫顶上盘旋而过,恍如昔日主人捎来的信物。

沿着"之"字形白色边玛墙,拾阶而上。

边玛墙承接着白宫,红宫端坐于顶。

布宫通身唯有四色:红色象征权威,白色象征和平,黑色象征庄严,黄色象征繁荣。

它们共同诠释着布宫亘古不变的寓意。

紧闭的梯形窗户,遮掩住所有的故事,每一扇都保持着相同的姿势。

我多想一一推开它们,去窥探其中的世界。

布宫内光线暗弱,大多门窗均未开启的缘故。

燃起的酥油灯火被衬托的异常明亮,沉静淡定的身姿,让时光也变得静穆与安详。

空气里挥散未尽的过去的味道,徘徊于廊间,牵引着遥远的气息。

几多陌生的脚步,日日往来其间,又添进几许新鲜的况味。

这何尝不是前世与今生的演绎。

【第7句】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想去西藏?有人说,因为看了羌塘草原的蓝天,才会感觉生命很真!有人说,只是为了徒步穿越墨脱,不虐到淋漓尽致不痛快!还有人说,布达拉宫可以让自己的信仰在稀薄的空气中得到升华!特别是那些失意失落的人会说,只有在日喀则的老街小巷里,才能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才能找到自己的前世和来生。

【第8句】布达拉宫,湛蓝清透的视觉之美,依山而踞的浑厚之美,五色相间的色彩之美,高低有致的参差之美,层次明了的立体之美,这是全球最高的宫殿,无与伦比的天上神宇宫阙,被誉为世界十大土木石杰出建筑是当之无愧的了。

【第9句】布达拉宫高高在上,十多层楼宇相互叠砌,迂回曲折直至山顶。

东部叫白宫,是达赖喇嘛居住的地方。

中部叫红宫,是佛殿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殿。

西部白色的僧房,是供为达赖喇嘛服务的亲信喇嘛居住。

我从山脚下的无字石碑起,经曲折石铺斜坡路,艰难向上攀爬。

一路不仅遇到了很多前来游览的客人,还有很多三步一磕的信徒,他们的虔诚带给我的不只是感动,还有对生命的理解。

布达拉宫的最高殿堂叫萨松朗杰,意为胜界,宫殿内供有乾隆皇帝的画像。

萨松朗杰的西边,有个殿堂叫其美甘丹,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经堂。

几年后,我才知道《非诚勿扰2》里那首著名的《见与不见》情诗,便出自这位叫仓央嘉措的六世达赖之手。

【第10句】晨光初绽,拉萨方醒。

阳光照亮整座城市,如酥油灯火勾亮一方佛堂。

布达拉披着晨装优雅的立于山巅,注视着这座城市,海般的苍穹在他身后尽情铺展开:山一程,水一程,千转梦回是君身,心路向天横;风一更,雪一更,几度轮回舍红尘,无声似有声。

【第11句】群山围绕着拉萨,布达拉宫矗立在红山之上,山头那五色的经幡彰显着藏传佛教的神秘,藏胞手里那飞转的经轮成为拉萨广场独特的风景。

经轮是顺时针转动的,虔诚人的脚步也是顺时针,围绕着布达拉宫,不知要走上多少圈。

【第12句】驻足仰首,意境悠悠,欲走近欲停留。

凝神倾听佛教的钟声响起,又如菩萨抖落竹叶上的水滴。

听罢就让人心旷神怡!也许有那么点点距离,才更能观出美的极致。

宫殿的美丽更重要的是丰富的内涵,及臧族的文化和炎黄子孙的智慧。

整个建筑...

关于思念家乡的长篇诗歌歌曲的名字 诗歌越长越好

韩红《家乡》我的家乡在日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阿妈拉说牛羊满山坡那是因为"菩萨"保佑的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美丽河水泛清波雄鹰从这里展翅飞过留下那段动人的歌(藏语)我的家乡在日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阿妈拉说牛羊满山坡那是因为"菩萨"保佑的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美丽河水泛清波雄鹰从这里展翅飞过留下那段动人的歌(藏语)...

赞美祖国山河优美景色的15个

展开全部 1.长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2.黄河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3.桂林 桂林山水甲天下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桂林山水》 汉碑看山东,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俗语) 4.杭州 描写杭州的诗词多是围绕西湖的: 如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描写西湖的平湖秋月: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 【木兰花慢】(别西湖两诗僧) 嫩寒催客棹,载酒去、载诗归。

正红叶漫山,清泉漱石,多少心期。

三生溪 桥话别,怅薜萝、犹惹翠云衣。

不似今番醉梦,帝城几度斜晖。

鸿飞。

烟水 弥弥。

回首处,只君知。

念吴江鹭忆,孤山鹤怨,依旧东西。

高峰梦醒云起,是 瘦吟、窗底忆君时。

何日还寻后约,为余先寄梅枝。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是写白堤的江南忆?忆江南 忆江南(白居易) 江 南 好, 风 景 旧 曾 谙。

日 出 江 花 红 胜 火, 春 来 江 水 绿 如 蓝。

能 不 忆 江 南?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 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西湖十咏】(探春 苏堤春晓) 上苑乌啼,中洲鹭起,疏钟才度云窈。

篆冷香篝,灯微尘幌,残梦犹吟芳草。

搔首卷帘看,认何处、六桥烟柳。

翠桡才舣西泠,趁取过湖人少。

掠水风花 缭绕。

还暗忆年时,旗亭歌酒。

隐约春声,钿车宝勒,次第凤城开了。

惟有踏青 心,纵早起、不嫌寒峭。

画阑闲立东风,旧红谁扫。

〖送客之杭〗选自:《全唐诗》 作者:牟融 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

帆带夕阳投越浦, 心随明月到杭州。

风清听漏惊乡梦,灯下闻歌乱别愁。

悬想到杭州兴地,尊前应与话离忧。

以月光为话题的作文

1.月光与诗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古代的文人墨客对月光,总是怀着一种留恋钟爱的特殊情怀。

在他们的诗词里,月是相思,是感叹,是别愁,是历史兴衰的见证。

月光,在黑暗的夜空中洒落,冷而清,淡雅如茶。

而亘古不变的月光,它见证过多少人的悲欢离合,慨叹过多少历史兴衰,而它,又引起了多少游子心中深藏的感伤与相思?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

漂泊在外的人,在寂静清冷的夜晚,最不忍看到的,就是那轮弯而残缺的月啊。

那轮明月,不经意间,便触动了他们的灵魂。

漂泊在外的灵魂,可以辗转江湖,可以借酒消愁,可以颠沛流离,但最不能承受的,就是思乡之痛啊!这才有了李白的《静夜思》。

那个傲世的天才,他写“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他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写“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尽显豪迈与不驯,但在月明如水的夜里,他写“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用笔轻柔,平白的字句中流露的点点滴滴,尽显思乡之痛。

那轮幽静安然的明月,你可曾看到过李白的眼泪啊! 苏轼笔下的月是变化的,变化中透着美丽与哀伤。

在《水调歌头》中他欲乘风飞舞,对酒当歌,他举杯问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而当他明白“高处不胜寒”的悲凉时,又寄情于月光,他怀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希冀,希望在短暂的人生中,能和相知相伴的人共享一轮明月。

可是世事无常,苏轼的爱妻先他而去,多年之后,他仍不能相忘那个深情而理解他的女人,《江城子》中的月,凄凉,冷僻。

“明月夜,短松冈”,有多少人能了解他“年年肠断处”的悲凉呢?《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尽显英雄豪迈,而“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慨叹,多少有些“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凉啊。

《春江花月夜》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清新的“春江花月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明月与海潮共舞,美得精妙,美得优雅。

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也有一句描写的诗———“唯见江心秋月白”,“此时无声胜有声”,唯有明月知我心。

这一句更能从侧面有力地烘托出琵琶女的高超琴技。

而那晚的明月,是否也因美丽忧郁的琵琶女的遭遇而暗自伤神呢? 月光,冷幽而永恒,而它的出现,似乎都带有淡淡的伤怀情愫。

而诗人们基于月光所诠释的这一种迷离寂寞的意境,创造出不同的月,写出不同的月的神韵。

月光,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中的悠远豪迈,是“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冰冷清幽,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中的皎洁恬静,是“更深月色半人家”中的安静沉默……是不同意境中的不同心情,是诗人在不同心境中的不同感悟。

月光是美丽的,它的美丽流淌在诗人的诗句中。

装在心里,可以慢慢回味,细细体会。

月光就像一杯美酒佳酿,酿的时间越长,越是香醇可口,令人迷醉。

月光,因美丽而富有诗情;因为诗情,在千百年来更加皎洁如玉。

月光,诗人心里一曲永恒的绝唱;我们心中的一首美丽忧伤的诗。

2.月光 天暗了下来,皎洁的月光也挂在了天空中,忙碌了一天的我,也准备进入梦乡. 我照旧躺在了冰冷的小床上,没有任何能帮我取暖的东西,陪着我的,唯独只有从窗户外射进来的月光,它,日日夜夜的陪着我,守护着我,然而有了它,我从部曾寂寞. 今夜是月光太强的缘故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回想起今天不愉快的事情.满脑的思绪让我不由自主地走到了窗前看着那月亮发出皎洁的月光,为什么明明不是我的错而要强加在我的身上呢?是因为贫与富的关系吗?我的心情糟透了,我想现在只有月亮明白我的心把!它,默默奉献,没有它,到了晚上,这个世界将一片漆黑,陷入黑暗之中,我的伙伴月光,它是大公无私的,不会因为贫与富之分,而只为富人奉献,它是为全世界的每个人奉献的,不分贫与富. 站在窗前的我,试图忘掉今天一切的不愉快,一阵凉爽的风吹了进来,我感到无比凉爽,从心里凉到心头,借着月光,我将淡忘一切,慢慢淡忘它,哇,真舒服,我睁开双眼,又回到了床上,渐渐地,闭上了双眼,寂静极了,但窗外还传来青蛙的鸣叫,还有陪伴着我的月光. 月光,是皎洁的,在我心中,它就是我的伙伴,陪伴着我一生一世.

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

展开全部 [民族简介]蒙古族,现有人口约4800,00人。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

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

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

“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

“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

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学。

蒙古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为内蒙古、卫拉特、马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

[饮食习惯]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

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

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

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

随着科学的发达,生活的繁荣,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

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

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

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

“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方法之一。

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

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达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

当你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后,热情好客的蒙古人便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

[建筑特色]“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

“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

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

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 . 2 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

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

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

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

搬迁简便。

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

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

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服饰特色]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

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

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格外醒目。

[民族禁忌]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3、回族[民族简介]回族,有人口约8,000,000人,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

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新疆、青海、河北以及河南云南、山东也有不少聚居区。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

其先民主要是1 3 世纪蒙古人3 次西征后大批东迁的“回回”人,以及远在唐宋时期侨居中国东南沿海的穆斯林“蕃客”,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并吸收了汉、蒙古、维吾尔族等生活习俗,逐渐形成了回回民族。

汉语为回族的共同语言,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动中,回族保留了一些阿位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在边疆民族地区,回族人民还经常使用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

回族有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点。

在内地,回族主要与汉族杂居;在边疆,回族主要与当地少数民族杂居;大都分布于水陆交通线上,...

丹姓的来源

丹[丹,读音作dān(ㄉㄢ)]一.姓氏渊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尹祁姓,出自尧帝之子丹朱,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以血缘背景论,丹氏追本溯源,源头乃尧子丹朱。

尧帝,姓尹祁,号放勋。

因封于唐,故称“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尧帝。

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

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

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

尧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

史载,尧帝的儿子子名朱者,居于丹水(今湖北清江支流),其后以其氏为姓,丹朱傲慢荒淫,因而没有得到传位,大家都一致推荐了舜。

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的禅让。

第二个渊源:源于古巴蜀土著,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在远古大巴山东段,土著有古巴蜀人的一个分支,其得名传说有二,一说是在很早以前巫姓和丹姓两少数民族住于此地,后人为了纪念巫、丹两姓原居地,故而取谐音武当而记之。

这之中的丹氏族人,即为原古巴蜀人中中居于丹顶山区人群。

第三个渊源:源于台湾土著“邵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丹氏为台湾省日月潭“邵族”中著名七大姓之一,“邵族”人的七大姓分别是毛、石、袁、陈、高、白、丹氏。

日月潭的“邵族”人数不多,族人分属七大姓家族,除昔日居住在水里乡的白姓,与族人较疏离外,其余姓氏家族都在部落或祭仪中有专属工作,颇为特殊。

事实上,“邵族”人的姓氏不只七个,但其中有几个姓因人数较少,因此就被分派到七大姓中,对外以依附的大姓为称。

第四个渊源: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二 历史名人:丹保安:(公元1943~今),回族,山西翼城人。

著名社会科学专家。

山西大学毕业。

现任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山西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山西省政协委员、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委员、省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书法协会理事。

很长时间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和组织工作,为本省社会科学各学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省主联主要创建人之一。

他在民族宗教问题上的调研论文曾产生过显著社会效益,协助统战部领导在宗教界开展“双五好”活动受到过中央重视并在全国推广。

到省社院工作后,对学院行政、后勤、基本建设等方面创建全国一流的统战学院表现有突出成绩

主要著作、论文有:《经济师必备》、《农村实用大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对马列主义的一个重大发展》、《毛泽东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政策思想》、《山西伊斯兰教和回族志》等。

其《长治市引导和帮助宗教团体兴办自养事业清查报告》一文被山西社科界在1992年评为入选佳作。

本人业绩被收入《山西社科人物辑览》、《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名人录》、《中国少数民族专家学者辞典》、《中国回放大族大辞典》、《中华人物辞海·当代大文化卷》、《天南地北回族人》等书籍。

丹 增:(公元1950~今),西藏日喀则人。

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现任西藏拉萨军分区政委。

主要业绩:在部队历任排长。

政治指导员、政治教导员、政治委员等职务。

任现职以来,大胆改革,开拓创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他注重社会调研,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报刊上发表。

撰写的腮想政治工作要掌握人的思想规律》、《加强和改善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重视和加强少数民族工作》、《一部难得的历史教科书》、《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践者和带头人》等二十余篇理论文章先后在《政工通讯》、《西藏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一文被收入《高举伟大旗帜,推进宏伟事业》,《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被载人恍辉的历程》,《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首位》一文被载人《中国改革先锋》。

丹 赤:(公元1940~今),原名王建家;山东黄县人。

著名杂文作家。

1958年因公负伤,被迫高中辍学,自学成才。

1970年从事新闻工作,1979年调入黑龙江日报社作专职杂文编辑,现为高级编辑,兼任黑龙江省杂文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曾主编黑龙江日报的《龙江笔汇》、《海天文谭》等杂文专栏、专版,被列入“全国报刊主要杂文栏”并于1989、1996年两度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编辑。

自1965年起始,在省内外各大报刊、香港《大公报》,发表杂文、随笔、评论文章一吉五百余篇。

1989年出版了自选集《丹赤杂文选》、1998年出版了杂文集《刘姥姥开店》,其代表作品分别被载入《中国杂文鉴赏辞典》、《中国杂文大观》、《中国二十世纪杂文大观》、《中学生杂文读本》等二十三本杂文集中。

先后发表较有影响的杂文创作理论文章,文艺评论五十余篇,载入《杂文创作百家谈》、《中国当代杂文百家百论》等专著。

1978年6月25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艺评论《寄语育花人》在当时对于拨乱反正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影响极佳。

创作情况被载入《杂文百家专访》、《当代杂文五十家》以及“杂文选刊”的《当代杂文五十家特辑》之中丹 亭:(公元1934...

...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而是...

喜马拉雅山脉主峰. 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西藏 和 尼泊尔交界处.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由结晶岩系构成.海拔8848.13米(最新海拔数据8844.43米),并以3.7厘米/年的速度增高.为世界第一高峰,有世界屋脊之称.珠穆朗玛藏语意为女神第三.清康熙帝五十六年(1717)《皇舆全览图》上作朱母郎马阿林.1855?a target=_blank href=/lemma-php/dispose/view.php/2174.htm l]印l]测量局l]英l]人主持下,将该局局长S.G.额菲尔士的姓氏命名此峰.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此峰正名为珠穆朗玛峰.尼泊尔称萨迦-玛塔.1960年5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攀登峰顶.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院也曾多次组织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获得了大量的重要科学资料.1989年3月,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宣告成立.保护区面积3.38万平方千米.区内珍稀、濒危生物物种极为丰富,其中有8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如长尾灰叶猴l]熊l]、喜马拉雅塔尔羊l]金钱l]等.峰顶共有600多l]冰l],面积1600平方千米,最长的26千米,每当旭日东升,巨大的山峰在红光照耀下,绚丽多彩.此外,还常出现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位置】 珠穆朗玛峰是喜玛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4.43米(2005年10月9日发布数据),是地球上第一高峰,位于东经 86.9°,北纬27.9°.由于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地带,每年依然以1厘米的速度‘长高.珠穆朗玛峰地处中尼边界东段,北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的定曰县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藏语称 “珠穆朗玛”(清[u熙帝[/十六年(公元 1717年)编绘的《皇舆全览图》中作“朱母朗马阿林”),意为“神女第三”. 【地理地形】 珠穆朗玛峰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威武雄壮昂首天外,地形极端险峻,环境异常复杂.雪线高度:北坡为5800—6200米,南坡为5500—6100米.东北山脊、 东南山脊和西山山脊中间夹着三大陡壁(北壁、东壁和西南壁).珠峰不仅巍峨宏大,而且气势磅礴.在它周围20公里的范围内,群峰林立,山峦叠障.仅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多座,较著名的有南面3公里处的“洛子峰”(海拔8463米,世界第四高峰)和海拔7589米的卓穷峰,东南面是马卡鲁峰(海拔8463米,世界第五高峰) ,北面3公里是海拔7543米的章子峰 ,西面是努子峰(7855米)和普莫里峰(7145米).在这些巨峰的外围 ,还有一些世界一流的高峰遥遥相望:东南方向有世界第三高峰干城嘉峰(海拔8585米,尼泊尔和锡金的界峰);西面有海拔7998米的格重康峰、8201米的卓奥友峰和 8012米的希夏邦马峰.形成了群峰来朝,峰头汹涌的波澜壮阔的场面. 【冰川】 在这些山脊 和峭壁之间又分布着548条大陆型冰川,总面积达1457.07平方公里,平均厚度达7260米.冰川的补给主要靠[u度洋[/风带两大降水带积雪变质形成. 珠穆朗玛峰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山岳冰川就有15条,最大的绒布冰川长达26千米,平均厚度达120米,最厚处超过300米以上.这些冰川类型齐全,其上限一般在7260米.冰川的补给主要靠印度洋季风带两大降水带积雪变质形成.其中最大、最为著名的是复式山谷冰川—绒布冰川.绒布冰川冰舌平均宽14千米,面积达86.89平方千米. 冰川上 有千姿百态、瑰丽罕见的冰塔林,又有高达数十米的冰陡崖和步步陷井的明暗 冰裂隙,还有险象环生的冰崩[u崩[/. 【气候】 珠峰地区及其附近高峰的气候复杂多变,即使在一天之内,也往往变化莫测, 更不用说在一年四季之内的翻云覆雨.大体来说,每年6月初至9月中旬为雨季, 强烈的东南季风造成暴雨频繁,云雾弥漫,冰雪肆虐无常的恶劣气候.11月中旬 翌年2月中旬,因受强劲的西北寒流控制,气温可达-60°C,平均气温在-40°C至 50°C之间.最大风速可达90/米.每年3月初至5月末,这里是风季过度至雨季的 春季,而9月初至10月末是雨季过度至风季的秋季.在此期间,有可能出现较好的天气,是登山的最佳季节. 【路线】 攀登示意图 早在19世纪初叶,珠峰就成为世界登山家和科学家所向往的地方.然而直到 1953年,才由英国人埃德蒙.希拉里、丹增创下首登成功的纪录.到1998年底, 全世界有1054人享有登临世界巅峰的殊誉.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和开创了11条登山路线,这些路线是: 东南山脊路线:1952年由瑞士登山队发现,可惜功亏一篑,第2年才由英 国队沿此线登顶成功. 东北山脊路线:1960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队开创并成功地登顶. 西北脊转北壁路线:1963年由美国队开创并取得了成功. 西南壁路线:1975年由英国博宁队首创并登上顶峰. 西北脊路线:1979年由前南斯拉夫队发现并由此登上顶极. 北壁直上路线:1980年由曰本队首创并登上顶峰. 南面柱状山脊路线:1980年波兰队开辟并登上顶峰. 东北山脊转北壁路线:1980年意大利人梅斯纳尔独身一人首创并取得成功. 西南壁转西北脊路线:1982年由前苏联队开创,并沿此线登上顶峰. 东壁转东南山脊路线:1983年由美国旧金山湾区队首创并取得成功. 东壁路线:1988年由美国一新西兰国际探险开创并由此登顶. 同年,中、日、尼三国联合登山队还创下从南、北两坡双跨并会师顶峰的壮举.人类攀登珠峰的英雄奇迹正不断涌现 【交通】 从中华人...

历史上的“仓央嘉措”是怎样的一个人?

门达旺是门隅地区的首府。

在门巴人的传说中,太阳名叫“达登旺波”,意 谓七匹马拉的车,达旺就是达登旺波的简称。

七匹马的太阳车辚辚过处,还生长着门 巴人起源的爱情故事,说的是明镜般的湖水中走出一位美男子,怎样以月亮为弓,以 流星为箭,将定情的靴带射向美丽的姑娘;这里还生长着卓瓦桑姆的美丽传说,说的 是天女化身的贫家姑娘卓瓦桑姆怎样与嘎拉王一见倾心,后来又怎样遭致反面人物王 后的迫害,最终善战胜了恶,美战胜了丑。

仓央嘉措就是在这样的故事环境中长大 的。

他的父亲是藏族,母亲则是门巴族人。

在这藏族和门巴族聚居地,两个民族的文 化相异而又交融。

这是仓央嘉措的幸运,也是仓央嘉措的不幸。

因为生在红 教区,他 向往着爱情。

而黄 教则是唯一一个限制结婚和情欲的藏传佛教。

与其他转世灵童不同,由于历史的阴差阳错,仓央嘉措并非自小被迎请入 宫,因此他是在天籁中长大的。

当年五世喇嘛圆寂。

第悉·桑结嘉措作为摄政王正当 其政,那个人上对朝廷下对人民隐瞒了真相,长达15年之久秘不发丧,只在私下里秘 密查访转世灵童。

这一事件改变了仓央嘉措人生的轨迹,揭开了他悲剧命运的序幕。

如果仓央嘉措一辈子只生活在东山顶上,也许他会幸福;如果他一生下来就成为活 佛,也许同样的他会幸福;可是没有。

两样对他来说都是惘然。

虽然藏史声称两三岁 时 就将他隐秘地转移并教授佛法,但民间的说法则让他一直在家乡成长到15岁。

其时西藏上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错综复杂,明争暗斗:位高权重的摄政第悉·桑结嘉 措与朝廷册封的蒙族汗王的藏蒙之间,以及蒙族人内部矛盾冲突日益白热化,局势动 荡不安,正值一次政治大地震前夕。

无心于政治也无心于佛身的仓央嘉措被迫参与其 中,满心的厌倦与失望。

他看不到未来,一切都无从逆料。

心灰意冷,彷徨无倚。

任 凭第悉好言规劝或严厉申饬,年轻的活佛只是不思学经。

戒律森严的环境和多情的内心世界、角色和天性的冲突,终于在20岁那年不 可遏止地爆发了。

曾为少年仓央嘉措落发授戒的五世班禅大师,五年后又该再次为之 授比丘戒了。

仓央嘉措依约去往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满脸的乌云密布。

我们无从得知 一路上他想了些什么,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他的决心已定。

经由五世班禅自传我们得知 了结果:班禅大师祈求劝导良久,仓央嘉措沉默以对良久,然后毅然站起身来,夺门 而去。

他双膝下跪在日光大殿外,给大师磕了三个头,反反复复只说一句话:“违背 上师之命,实在感愧”,念念叨叨黯然而去。

在后来的许多天里,不仅没有转机,甚 至变本加厉:不仅拒受比丘戒,反而要求大师收回此前所受的出家戒和沙弥戒。

说这 番话的时候,仓央嘉措痛彻肺腑:“若是不能交回以前所受出家戒及沙弥戒,我将面 向扎什伦布寺而自杀。

二者当中,请择其一!” 这就是仓央嘉措,惟一不再的仓央嘉措,无可奈何的仓央嘉措。

他从来就身不由 己,他的命运全由别人来安排。

他甚至不如一个农奴还有逃亡的自由,甚至不如一个 小僧也有还俗的自由。

他是藏传佛教第一人,他拥有的是最多的不自由。

说那番话的 时候,他的心在流血吧。

从那以后,我们看到的仓央嘉措,就是一个放浪的活佛。

他没有办法选择,但是 他决定背叛,即使这种背叛极为危险,并且,终于成为了悲剧。

回到那首诗的结局。

狗遵从了活佛的意愿,然而天没有。

在破晓时分,人们读着男人在雪野里清晰地印下 的夜奔的足迹,那足迹急促而有力,人们疑惑,沉思,继而惊愕。

这些蜿蜒连接着布 达拉宫和小巷深处的脚印,在坦然以爱情的名义歌唱的同时,也写下了对宗教的背叛。

神圣庄严的宗教律例不可能容忍出轨的离经叛道。

仓央嘉措就这样因“耽 于酒色, 不守清规”而被康熙帝予以废立。

年仅24岁。

没有人知道他是怎样在监视的目光下仓惶走在逃亡的路上,也没有人知道他的卒年及 准确的圆寂之地。

此去无痕,有人说是在烟波浩渺的青海湖畔被水夺去了年轻的生命 ,有人说是被清朝皇帝软禁于山西五台山并圆寂于当地,有人说是在藏南一山洞坐化 ,又说是决意遁去,周游印度、尼泊尔等地。

有一个非常戏剧性的细节,当人们迎接 六世达赖的灵童的时候,大家发现灵童居然就在玛吉阿米的故乡…… 庄严肃穆的布达拉宫,这历代喇嘛的驻锡地。

它以尊荣显赫的姿态永远地拒绝了 仓央嘉措。

在西藏的历史上, 曾经一共产生过十四辈达赖喇嘛,除却第一代达赖的 灵塔在扎什伦布寺外,其它历代达赖喇嘛总有灵塔、塑像、绘画等纪念物供奉在布达 拉宫,即使人们不怎样提及的只活了十一岁的九世达赖、只活了十八岁的十一世达赖 都有他们的灵塔在,然而,声名远扬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呢?塑像是不会再铸的了, 壁画中也看不见他的影子,至于灵塔的安置,布达拉宫说,他?不配。

然而,他的诗 却传遍了前藏、后藏,传遍了藏北、藏南,传遍了古老的山南。

传遍了大江南北。

地理方面的俗语有什么啊???救急!!!

地理谚语1、“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是云贵高原的地形气候特点写照。

2、“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是反映过去福建交通的困难。

3、、“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是秦岭地区地理景色的写照。

4“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描述的是昆明市-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昆明市的气候特征。

5、“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气候是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6.上山云里钻,下山走河边,对山喊得应,走路要一天。

横断山脉地形7、“一场秋雨,一场寒" 与冷锋有关8、“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 福建“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云南昆明“坐北朝南,冬暖夏凉”指北方“三日风三日霜三日日头公” 福建厦门“冬寒冷皮 春寒冻骨” 福建厦门“打早打辣雾,尽管洗衫裤” 广西白州“日出热辣辣,中午雨淋头” 同上“冬至无雨一冬晴” 广东汕头“一日南风三日暴”江苏南京“今朝日头乌云托,明朝晒坏乌龟壳”上海崇明岛9、、“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四川10、 、“秦岭山脉一条线,南吃大米北吃面。

”11、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高山地理气候12、“黄梅时节家家雨”是我国江淮下游地区的自然现象,这一现象出现于春末夏初梅子黄熟的时 节13、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其原因是山顶的气温比同时间的山脚下的气温低。

14、“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长江特征15、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黄河特征16、胜景天然别,精神入画图。

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

过夏僧无热,凌冬草不枯。

游人来至此,愿剃发和须。

”四顶山特征17、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草原地理18、仰望山接天,俯视江如线,对面能说话,相会要一天”此句形象地描述了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山高谷深的地形特点/19、三山夹两盆”这是新疆地形的特点。

“三山”指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

在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是准噶尔盆地,在天山和昆仑山之间是塔里木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