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武则天男宠诗词



【武则天】武则天有多少个男宠? 你好! 武则天有多少个男宠(历史) 武则天被后世人们非议最多的是“好杀”和“荒淫”两大问题。主要描写武则天和太平公主母女二人情感生活的电视连续剧《大明宫祠》,对武则天

【武则天】武则天有多少个男宠?

你好! 武则天有多少个男宠(历史) 武则天被后世人们非议最多的是“好杀”和“荒淫”两大问题。

主要描写武则天和太平公主母女二人情感生活的电视连续剧《大明宫祠》,对武则天如何“荒淫”有较详尽的表现。

历史上武则天的私生活(男宠问题)又是怎样呢? 多情的薛怀义 武则天的第一个男宠是薛怀义。

薛怀义本名冯小宝,在洛阳经商为业,初与千金公主侍儿有染,后被千金公主介绍给武则天,为武则天所喜爱。

当时宫中经常举行佛事活动,为使冯小宝方便出入宫中,武则天命他剃度为僧,又命他与太平公主婿薛绍合族,改名薛怀义,薛绍称其为叔父,朝野则呼为薛师。

薛怀义依仗武则天之宠幸,多为不法之事。

后因武则天宠幸御医沈南,薛怀义恩宠渐衰,气极之下,竟偷偷将明堂焚毁。

武则天知是薛怀义所为,但也自觉难堪,未予追究,反令怀义主持重修明堂。

后薛怀义益发骄纵,并张扬武氏私事,为武则天所恶。

在武则天授意下,太平公主率人将其缢杀。

需要指出的是,武则天宠幸沈南和授意杀薛怀义,说明她对薛怀义并非一往情深,而薛怀义在焚烧明堂之前也早已不愿进宫,武则天和薛怀义的爱情被《大明宫祠》有所美化。

面如莲花的二张兄弟 张易之和张昌宗属世家子弟,宰相之后。

被称为面如莲花的张昌宗是太平公主推荐给武则天的,张昌宗又引进其兄张易之,武则天一见甚悦,于是二人同入宫中侍奉武氏。

此二人先被任为中郎将和少卿,后屡屡加官,因武氏年事已高,政事多委易之兄弟,二人权倾朝中,连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武三思等人都争着为二人执鞭牵马。

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等发动复辟唐朝的政变,将二张诛杀。

其实二张对唐朝的复辟也是有功的。

在武则天晚年为立谁为太子犹豫不决时,二张劝立庐陵王李显,对武则天应有所影响。

这一点,《大明宫祠》没有表现。

唐高宗死的时候,武则天60岁。

两年以后,开始宠幸薛怀义,从此至死20年间,武则天又先后与沈和二张有染。

史籍中有关武则天男宠问题的记载大致如此,除此之外的传说均系流言。

武则天也曾下令选天下美少年入宫,但被大臣谏止。

武则天的情人中谁最有才?

张易之 绝对的权力造就绝对的享受,作为把全天下最大的官,皇帝从来都是最贪婪的享受者。

他们不仅拥有世间最好的财物,同时也拥有世间最极品的后宫。

作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女皇武则天自然也不例外,她对男人的享受几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她在这方面的一大杰作就是设立了一个颇似“后宫”的控鹤府,里面任职的官员大多是女皇的男宠及轻薄文人,为武则天集聚男璧,以娱晚年的宫制之一。

这一府内的官员,除了曲宴供奉之外,另一重要职能是向女皇捌共“男性温存”。

据《旧唐书》记载:“天后令选美少年为左右供奉。

”其中有名的就有柳良宾、侯祥、僧惠范、薛怀义、沈南蓼、侯祥以及后期的张易之、张昌宗等多人。

由此可见,作为一个女皇帝,武则天拥有比历史上众多的男性皇帝毫不逊色的后宫大军。

武则天的情人虽多,但真正才貌的双却少之又少。

就拿第一大男宠薛怀义来说,他出身小贩,乃市井之徒,大字都识不得几个。

另一个男宠沈南蓼,只是个御医,也就能看看病诊诊脉,别无长处。

所以时间长了,武则天也就腻了,其结果是薛怀义被缢杀,沈南蓼身心虚弱,且年过中年,逐渐被打入冷宫。

所以,想讨武则天欢心,并长期保持下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最近查阅了相关史料,发现武则天身边最有才的情人就是赫赫有名的五郎张易之,细说起来,此人的头衔有诗人、美食家、医药学家、美容专家以及孝子。

正是一大把的头衔让她和弟弟张昌宗长期受宠,直到武则天被迫退位。

下面是他的几首诗词,至于质量,能从一千多年前一直流传到今天,足以说明一切。

泛舟侍宴应制 明出御沟,解缆坐回舟。

绿水澄明月,红罗结绮楼。

弦歌争浦入,冠盖逐川流。

白鱼臣作伴,相对舞王舟。

横吹曲辞·出塞 侠客重恩光,骢马饰金装。

瞥闻传羽檄,驰突救边荒。

转战磨笄地,横行戴斗乡。

将军占太白,小妇怨流黄。

騕褭青丝骑,娉婷红粉妆。

一春莺度曲,八月雁成行。

谁堪坐秋思,罗袖拂空床。

侍从过公主南宅侍宴探得风字应制 逐赏平阳第,鸣笳上苑东。

鸟吟千户竹,蝶舞百花丛。

时攀小山桂,共挹大王风。

坐客无劳起,秦箫曲未终。

张易之是唐代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白皙貌美,兼善音律歌词。

初以门荫迁为尚乘奉御。

他能够受宠,全赖他的弟弟张昌宗大力推荐。

而张昌宗最初系太平公主所发现,太平当时喜不自胜,不愿自秘,献于武后。

武后发现女儿所说关于张昌宗的话丝毫不错。

当夜封张昌宗为飞旗将军。

这时张昌宗向武后这个老淫妇透露他有一个大哥,善制春药,服之使人返老还童,对床上功夫造诣极深。

武后把张易之召来,试之,觉得张昌宗所说确系句句实言。

到后来,张易之被封为“恒国公”,在王宫里号称五郎;张宗昌被封为“邺国公”,在王宫里号称六郎。

张易之在满足武则天的基本欲望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医药学家和美容专家的特长。

他最擅长的技能之一就是炼制春药,武则天经过长期服用,不仅皮肤恢复弹性,许多白发变回黑色,而且在六十九岁时,又生了一颗智慧齿。

在七十六岁时,也许是张易之真的回春有术,武后脱落已久的两眉又重新生出。

估计吃的再猛些,就是生出胡须来,也不足为奇的。

由此可见,春药对女子的美容有着极其肯定的功效。

那是否可以把春药列为护理性化妆品,在化妆品拒台销售呢?再根据现在流行的医药改包装成医疗器械的做法,推而广之,整个的成人用品店完全可以放在各大商场的美容用品区,等同于化妆品销售了。

除了为中国古代的医药学和美容研究作贡献,张易之与他兄弟张昌宗、张昌仪三人还都是“美食家”。

据张鷟《朝野佥载》:“张易之为控鹤监,弟昌宗为秘书监,昌仪为洛阳令,竞为豪侈。

易之为大铁笼,置鹅鸭于其内,当中取起炭火,铜盆贮五味汁,鹅鸭绕火走,渴即饮汁,火炙痛即回,表里皆熟,毛落尽,肉赤烘烘乃死。

昌宗活拦驴于小室内,起炭火,置五味汁如前法。

昌仪取铁橛钉入地,缚狗四足于橛上,放鹰鹞活按其肉食,肉尽而狗未死,号叫酸楚,不复可听。

易之曾过昌仪,忆马肠,取从骑破胁取肠,良久乃死。

”(朝野佥载》记载,唐代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都是虐食的热衷者。

兄弟俩互相比赛,看谁在虐食上更有创意。

张易之的发明是在铁笼内放置多只鹅鸭,铁笼周围烧上一盆盆火炭,铁笼内一个铜盆煮着滚开的五香调料汁,鹅鸭受不了炭火的煎熬,就在铁笼里乱窜,渴了就喝滚烫的五味汁。

就这样,外面火烤,里面汁烫,不用多长时间,整只鹅鸭就被烤熟,羽毛脱尽,热腾腾,香喷喷,端上桌来,大家群起食之。

张昌宗则把鹅鸭换成小驴:他将驴子拴在小屋里,四周摆满火炭,铜盆内盛满滚烫的调料汁,小驴外烤内烫,直至活驴内外烤熟,这时,食客拿个碟子,爱食哪个部位,就自己动手割而食之。

有一天,张昌宗来看望哥哥,说起马肠好吃,张易之随即从马厩牵过一匹马来,用快刀在马肚上切开口子,伸手入马肚掏出马肠割下煎炒而食,那马疼得大嚎,过了好长时间才死,哥俩却直说马肠果然好吃。

此外,张易之还是个颇有孝心之人,不仅为他妈建造豪宅,陈设豪奢之至,而且还十分关心他妈的生理健康,把英俊不...

诗词赏析:武则天最著名的情诗是哪一首

展开全部 《如意娘》是武则天最著名的一首诗,她为谁而写?是情诗还是艳诗?历来争议颇多。

有人说是写给唐高宗李治的,那么,就是情诗;也有人说是写给她的男宠的,当然就是艳诗了。

到底是写给谁的?让我们先欣赏一下这首诗,然后,根据武则天的生活和人生轨迹,一一剖析开来,自然会见分晓。

如 意 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

上官婉儿和武则天的故事

上官婉儿(664~710年),唐女诗人。

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

上官仪孙女。

仪被杀,随母郑氏配入内庭。

年十四,即为武则天掌文诰。

中宗时,封为昭容。

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

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

临淄王(即玄宗)起兵,与韦后同时被杀。

上官婉儿是陕州陕县人,是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的孙女。

麟德元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家族籍没。

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庭。

她十四岁的时候,出落得妖冶艳丽,秀美轻盈,一颦一笑,自成风度,加上天生聪秀,过目成诵,文采过人,下笔千言。

仪凤二年上官婉儿曾被武则天召见宫中,当场命题,让其依题著文。

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珠圆玉润,调叶声和,尤其她的书法秀媚,格仿簪花。

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分,让其掌管宫中诏命。

此后,武则天所下制诰,多出上官婉儿的手笔。

武则天将上官婉儿倚为心腹,甚至与张昌宗在床榻间交欢时也不避忌她。

上官婉儿正值情窦初开,免不得被引动,加上张昌宗姿容秀美,不由地心如鹿撞。

一天,婉儿与张昌宗私相调谑,被武则天看见,拔取金刀,插入上官婉儿前髻,伤及左额,且怒目道:“汝敢近我禁脔,罪当处死。

”亏得张昌宗替她跪求,才得赦免。

婉儿因额有伤痕,便在伤疤处刺了一朵红色的梅花以遮掩,谁知却益加娇媚。

宫女们皆以为美,有人偷偷以胭脂在前额点红效仿,渐渐地宫中便有了这种红梅妆。

以后,上官婉儿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则天欢心。

从圣历元年开始,又让其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

神龙元年,唐中宗复位。

中宗即位后政权掌握在韦后的手中。

中宗一生颠沛流离,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养成了一副柔弱性格。

而韦后则一心学武则天,勾结女儿安乐公主,把持了朝纲。

早在唐高宗崩时,上官婉儿那年十六岁,她母亲早已去世。

这婉儿善于修饰,画眉贴翠,搔首弄姿,便和中宗皇帝偷了私情。

后来中宗被废,幽囚在房州地方,只有韦后伴着中宗皇帝在幽囚地方,吃尽苦楚。

中宗到了复位以后,大权在握,便接着把婉儿召幸,合成一个鸾凤交,册为婕妤,封婉儿母郑氏,为沛国夫人。

又令婉儿专掌起草诏令。

上官婉儿曾与武三思私通,武三思相貌不凡,枕席上的功夫也很让她满意。

后经中宗召幸,她自叹命不由人,中宗年老,难免床闱缺乏风情,她便把武之思荐给了韦后。

韦后平日在宫中爱赌双陆游戏,她和武三思对坐着赌双陆,韦后故意撒痴撒娇,逗着武三思玩笑;中宗手中握着一把牙签儿,还替他二人算着输赢的筹码。

由于有上官婉儿和武三思的加入,韦后势力大增,把唐中宗的权柄完全架空。

武三思依靠韦后和安乐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继设计贬杀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五王,权倾人主,不可一世。

上官婉儿又与其私通,并在所草诏令中,经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气愤不已。

景龙元年七月,李重俊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矫皇帝旨意,发左羽林军及千骑兵,在半夜时分,分两路军马直扑武三思、武崇训府第。

并诛其亲党十余人,又统兵三千,直趋肃章门,斩关直入,搜索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急忙逃至唐中宗和韦后处,并扬言说:“观太子之意,是先杀上官婉儿,然后再依次捕弑皇后和陛下。

”韦后和中宗一时大怒,遂带着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登上玄武门躲避兵锋,令右羽林大将军刘景仁率飞骑二千余人,屯太极殿前,闭门自守。

太子兵败被杀。

中宗下诏将太子首级献上太庙。

这时,韦皇后见死了武三思,心中万分凄凉,听说太子首级到京,便下懿旨:“将太子首级,在三思、崇训父子柩前致祭。

”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亲自到灵前吊奠。

上官婉儿怂恿中宗设立修文馆,大召天下诗文才子,邀请朝中善诗文的大臣入修文馆,摛藻扬华。

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连流竟夕,醉不思归。

上官婉儿每次都同时代替中宗、韦后和安乐公主,数首并做,诗句优美,时人大多传诵唱和。

对大臣所做之诗,中宗又令上官婉儿进行评定,名列第一者,常赏赐金爵,贵重无比。

相传婉儿将生时,母亲郑氏梦见一个巨人,给她一秤道:“持此称量天下士。

”郑氏料想腹中,必是一个男子,将来必能称量天下人才,谁知生下地来,却是一个女儿,郑氏心中甚是不乐。

这婉儿面貌美丽,却胜过她母亲,自幼儿长成聪明伶俐,出世才满月,郑氏抱婉儿在怀中戏语道:“汝能称量天下士么?”婉儿即呀呀地相应,如今果然。

因此,朝廷内外,吟诗做赋,靡然成风。

韦后本不工诗,即由婉儿代为捉刀,各文臣也明知非帝后亲笔,但当面只好认她自制,格外称扬,韦后遂把婉儿宠上加宠。

婉儿趁此机会,将兵部侍郎崔湜引做面首。

从来佳人才子,没有不相怜相惜的!当初上官婉儿和武三思尚结一份私情,见了崔湜,神情之间,若接若离。

如今武三思被韦皇后管住,丢下婉儿一个人孤凄凄的,一缕痴情,便全寄在崔湜身上。

崔湜年少多才,与婉儿堪为一对佳偶,如今结成露水缘,婉儿才得如愿以偿,但尚有不满意处,崔湜在宫外,婉儿在宫内,宫闱虽然弛禁,究竟有个中宗在上面,...

广纳是什么意思啊?文章就是武则天在后宫广纳男宠。

广纳是一个单词...

展开全部 你好,明代思想家李贽,把武则天列为明君。

的确在历史上武则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同时也是第一位女皇帝,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曾经唐太宗曾夸奖过武则天的志气,唐太宗有一匹马,叫做狮子骢,没装任性,没有人能驯服它,而武则天则对唐太宗说:“给我三样东西,我便能制服它,铁鞭,铁棍,匕首我用铁鞭抽他,如果他不服,用铁棍敲打他的脑袋又不服,用匕首割断他的喉咙,年少的武则天则有如此的志气又怎会不成大事呢? 然而对于武则天的评价,还有另一说法,特别是司马光所编的《资治通鉴》,对武则天则持反对态度,认为武则天阴险毒辣攻于心计,这些也许是源于武则天的第一个女儿安定公主的死因的缘故,王皇后来看过她的女儿之后,她便亲手掐死了她的女儿,借而嫁祸给王皇后,因为当时李治深信武则天,便将王皇后打入冷宫。

在政治上的武则天比较清明,他提倡科学能够破格任用人才,他能接受不同人的意见,就像晚年的武则天多情,曾有过多个男宠,生活奢侈腐化,然后经过狄仁杰的劝说,他们开始认真的处理朝政,从这一方面看出她与昏君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然而不得不说武则天,在晚年生活方面还是有很大的过错的,因为武则天信奉佛教,便大兴寺院,导致百姓生活加重劳民伤财。

对于武则天阴狠毒辣这一面的确有体现,在打击政敌的过程中,也不免乱杀无辜,武则天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反对她的的贵族元老,杀害皇后,王氏,萧氏,长孙无忌和宰相褚遂良,武则天他滥用酷刑是朝廷内外充满恐怖气氛,他多次夺位,用人也反复无常,常常使忠臣落地不得善终。

对我来说,我比较崇拜武则天,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在位期间,无论是在文化上,还是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唐朝也有许多的影响。

武则天虽然政今严明,刑法严峻,但也听取别人不同的意见,就像诸葛亮给刘禅的那封《出师表》里所说的“广开言路,善纳进鉴”吧,因此,这对于直言进谏的大臣也是一大好处。

对于改革弊政,促进政治清明起了很大的作用,科举制,永远大家都熟悉的一个制度,在中国的影响也很大,科举制,是在隋朝时被隋炀帝所创建的,但是在武则天的时候扩大仕途,开创殿试扩大制举,缩短制举时间,扩大录取人数,这一制度的实现,无论是对现任管吏,还是平民百姓,都可以毛遂自荐以求进用。

武则天同时也十分注重农业,她也认为“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

……田垦则粟多则人富!”同时武则天也是十分注重新修水利,在武则天执政的半个世纪中经济发展的也是十分迅速武则天通过不同的改革措施,使得大唐提升,边疆稳定,武则天重视农业繁荣富足,人民安居乐业,生活稳定,因此从以上种种足以说明,武则天为唐朝的繁荣昌盛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于古诗词的资料

李白,(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古风》59首;《长干行》,《子夜吴歌》,《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 杜甫(公元712--770年),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

秋兴八首、诸将五首、咏怀古迹五首、三吏、三别、望岳、登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清明二首、江南逢李龟年、绝句、夔州歌、赠花卿、兵车行、春望、春夜喜雨、登高、水槛遣心、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居易(772--846),晚唐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

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七古《桃源行》、《老将行》、《同崔傅答贤弟》等,形式整饬而气势流荡,堪称盛唐七古中的佳篇。

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如《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王昌龄(690-756),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又如《从军行》《长信秋词》、《西宫春怨》、《闺怨》、《采莲曲》等,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汉族人。

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等,《贺新郎》(陈同甫自东阳来过年)、《摸鱼儿》(淳熙已亥)等。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为他的词构成悲壮的基调。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

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

名作有《念奴娇 赤壁怀古》、《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等。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北宋词人,婉约派创始人。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有《乐章集》。

雨霖铃 (寒蝉凄切)、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海潮 (东南形胜)、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李清照 (1084.2.5.~1155.4.10.)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

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醉花阴》(薄雾浓云消永昼)。

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

如《声声慢》寻寻觅觅、《永遇乐》由「元宵佳节」引起感伤,追怀往日的「中州盛日」。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韩愈(768-824) 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南人,《原道》、《论佛骨表》、《师说》、《进学解》《柳子厚墓志铭》《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序》七律《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七绝《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助教》。

柳宗元(773-819) 字子厚,祖籍河东,世称柳河东,柳柳州,著有《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

《捕蛇者说》《永州八记》《小石潭记》。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吉州永丰县(今属江西)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自称庐陵人,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

欧阳修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以散文为最高。

政论作品如《本论》、《原弊》、《上高司谏书》、《朋党论》、《新五代史 伶官传序》等。

抒情、叙事散文,《释秘演诗集序》、《祭石曼卿文》、《苏氏文集序》《丰乐亭记》、《醉翁亭记》。

苏洵,苏轼,苏辙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人。

苏洵和他儿子苏轼、苏辙被合称为“三苏”。

著有《嘉佑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生于四川眉山。

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号栾城,晚号颍滨遗老,四川眉山人。

著有《栾城集》、《栾城后集》。

王安石(1021-...

武则天人物评析1000字就够了

展开全部 武则天是中华帝国唯一的女皇帝。

杰出的女人,有绝顶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心狠手辣。

在她再位间任用酷吏以强硬的手段统治她的王朝。

取李唐江山而代之,她的王朝号(周)。

武则天,本名武照,称帝后改为武曌。

祖籍初唐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四川省广元市人(在广元皇泽寺有1955年出土的后蜀主孟昶“广政碑”(公元959年),它是考证武则天出生于广元的重要依据。

)。

她诞生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正月,卒于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

生母是武士的续妻,陇右大士族、隋朝宰相、遂宁公杨达之女。

武则天,出生在[唐初]新贵显宦之家,显赫的权势,豪奢的生活,滋养了她无限量的权力欲。

然而,初唐极重士族的门阀之风盛行,而武氏庶族的门第,低微的出身,又使她饱受流俗的轻视,而不甘埋没。

这一特殊的境遇与遭际,强烈地刺激着青年时代的武则天,陶冶了她狂妄地去追逐和攫取最高权力,以达唯我是从的欲望,和以冷酷而不择手段地去报复一切的心理。

这一点在她以后从政乃至于“南面称孤”的一系列政治斗争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成为她一生功过参差的修养。

品德、性格和心理根源。

则天自幼聪慧敏俐,极善表达,胆识超人。

父亲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读书识字,使她通晓世理。

史载,则天十三、四岁时,已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诗词歌赋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础,而且长于书法,字态卓荦不群。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则天以长相俊美,入选宫中,受封“才人”。

入宫之后,则天行事干练,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娇艳,颇得太宗欢心,遂赐号“媚娘”。

时日既久,太宗又发现则天学识尚好,且懂礼仪,便把她从侍穿衣着的行列,调人御书房侍候文墨。

这一变故使武则天开始接触皇家公文,了解了一些宫廷大事,并能读到许多不易得见的书籍典章,眼界顿阔,日渐通晓官场政治和权术。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死去,则天与所有嫔妃,发送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

太宗九子李治唐高宗即位后,因早先与则天暗通款曲,对她极有兴趣,遂经常往来于感业寺,并于两三年后重召则天入官,晋封为“昭仪”,进号宸妃,与王皇后、萧淑妃争宠,互相谗毁。

永徽六年(655年),极受高宗宠幸的武则天,在内宫的斗争中稳操胜券,并日促高宗立己为后。

然而,在封建社会中,皇后的废立乃国之大事,须与重臣们商定。

当高宗把废皇后王氏,立则天为皇后的打算向诸遂良、长孙无忌等元老重臣说明后,立即遭到强烈的反对。

他们认为武氏出身卑微,不宜为后。

但是,高宗的主张也得到武则天的同谋许敬忠以及李义府、徐世等一些朝中要员的支持。

在他们的帮助下,高宗终于在这年的十月断然颁诏,废皇后王氏,正式册立则天为皇后。

自此,皇家内宫大权,全部落人武氏之手。

则天登上皇后宝座后,机智精明,“通文史,多权谋”的长处,得到长足的发挥和发展,使高宗对她宠爱之余,另眼相看。

她亦利用皇后的身份,皇上对己的宠爱,积极参与朝政,“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

从永徽六年(655年)到显庆四年(659年)的五年时间里,她设法清除政敌,贬尚书右仆射诸遂良,使其郁闷而死;黜同中书门下长孙无忌,逼其自缢;罢免朝中诸遂良、长孙元忌的支持者,巩固和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和权力,扫除了她参政道路上的障碍。

显庆五年(66O年),高宗李治因患凤眩,目不能视,遂下诏委托武后协理政事。

自此,则天从参政步人执政,“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人虽在幕后,却遥控了朝廷实权。

后来,高宗后悔,图谋收回大权,并密令中书侍郎上官仪草诏废后。

岂知机事不密,“谋泄不果”,武后手辣心狠,先下手为强,立将上官仪处死。

高宗之举,功亏一篑,反使武后更为警觉。

由于则天武后处理政务有章有法,不似高宗久诿不决,甚为群臣敬服。

高宗虽厌其独行独断,许多国家大事又不能不倚重她。

这样,就使武后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竟与高宗同临紫殿,一起接受群臣朝拜。

上元元年(674年),高宗号天皇,皇后号天后,天下人谓之“二圣”。

自此,高宗形同虚设,[唐代]权柄,尽在武后则天掌握之中。

从上元元年(674年),则天以“天后”之尊开始执政,至天授元年(690年)正式称帝的16年中,武氏为当皇帝做了大量的长时间的准备,采取了多种有力有效的措施。

首先,在王位的继承上,高宗想禅位于长子李弘。

武后则不念母子之情,将李弘毒死,立次子李贤为太子。

李贤被高宗委以临国之任,处理政务颇为精干,武后则废李贤为庶人,立三子李显为太子。

弘道天年(683年),高宗卒,中宗李显刚刚继位,武后则以皇太后名义临朝称制。

一年后便废掉中宗,改封庐陵王,立四子李旦为帝,是睿宗。

李显、李旦都是昏庸无能之辈,在皇帝位上也是傀儡,处处受制于武后。

其次,是修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从传统上和舆论上打击和削弱一贯反对自己的士族官僚集团,扶植和依靠新兴的庶族地主阶级。

这样使士族官僚不再有人仕做官的优越条件,也不能因出身高贵而为所欲为。

而对庶族出身的官员,也不再因门第贫贱而受耻受辱于人。

修成的《姓氏录》...

武则天是怎么死的

病逝:神龙元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病死去世,享年82岁,遗诏省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神龙二年(706年)五月,与高宗合葬乾陵。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

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另外武则天也有不少负面评价,其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违反传统的礼教,身为女子,竟然拥有不少男性嫔妃(称为“男宠”),也公开与多名男性欢好,不以为耻,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与中宗时韦后之专政,合称为武韦之乱。

...

武则天是昏君还是明君?

展开全部 个人认为是明君,相对于其他的真正的昏君,她至少在稳定国家、造福人民方面做出贡献参考武则天是中华帝国唯一的女皇帝。

杰出的女人,有绝顶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心狠手辣。

在她再位间任用酷吏以强硬的手段统治她的王朝。

取李唐江山而代之,她的王朝号(周)。

武则天,本名武照,称帝后改为武曌。

祖籍初唐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四川省广元市人(在广元皇泽寺有1955年出土的后蜀主孟昶“广政碑”(公元959年),它是考证武则天出生于广元的重要依据。

)。

她诞生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正月,卒于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

生母是武士的续妻,陇右大士族、隋朝宰相、遂宁公杨达之女。

武则天,出生在[唐初]新贵显宦之家,显赫的权势,豪奢的生活,滋养了她无限量的权力欲。

然而,初唐极重士族的门阀之风盛行,而武氏庶族的门第,低微的出身,又使她饱受流俗的轻视,而不甘埋没。

这一特殊的境遇与遭际,强烈地刺激着青年时代的武则天,陶冶了她狂妄地去追逐和攫取最高权力,以达唯我是从的欲望,和以冷酷而不择手段地去报复一切的心理。

这一点在她以后从政乃至于“南面称孤”的一系列政治斗争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成为她一生功过参差的修养。

品德、性格和心理根源。

则天自幼聪慧敏俐,极善表达,胆识超人。

父亲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读书识字,使她通晓世理。

史载,则天十三、四岁时,已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诗词歌赋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础,而且长于书法,字态卓荦不群。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则天以长相俊美,入选宫中,受封“才人”。

入宫之后,则天行事干练,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娇艳,颇得太宗欢心,遂赐号“媚娘”。

时日既久,太宗又发现则天学识尚好,且懂礼仪,便把她从侍穿衣着的行列,调人御书房侍候文墨。

这一变故使武则天开始接触皇家公文,了解了一些宫廷大事,并能读到许多不易得见的书籍典章,眼界顿阔,日渐通晓官场政治和权术。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死去,则天与所有嫔妃,发送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

太宗九子李治唐高宗即位后,因早先与则天暗通款曲,对她极有兴趣,遂经常往来于感业寺,并于两三年后重召则天入官,晋封为“昭仪”,进号宸妃,与王皇后、萧淑妃争宠,互相谗毁。

永徽六年(655年),极受高宗宠幸的武则天,在内宫的斗争中稳操胜券,并日促高宗立己为后。

然而,在封建社会中,皇后的废立乃国之大事,须与重臣们商定。

当高宗把废皇后王氏,立则天为皇后的打算向诸遂良、长孙无忌等元老重臣说明后,立即遭到强烈的反对。

他们认为武氏出身卑微,不宜为后。

但是,高宗的主张也得到武则天的同谋许敬忠以及李义府、徐世等一些朝中要员的支持。

在他们的帮助下,高宗终于在这年的十月断然颁诏,废皇后王氏,正式册立则天为皇后。

自此,皇家内宫大权,全部落人武氏之手。

则天登上皇后宝座后,机智精明,“通文史,多权谋”的长处,得到长足的发挥和发展,使高宗对她宠爱之余,另眼相看。

她亦利用皇后的身份,皇上对己的宠爱,积极参与朝政,“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

从永徽六年(655年)到显庆四年(659年)的五年时间里,她设法清除政敌,贬尚书右仆射诸遂良,使其郁闷而死;黜同中书门下长孙无忌,逼其自缢;罢免朝中诸遂良、长孙元忌的支持者,巩固和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和权力,扫除了她参政道路上的障碍。

显庆五年(66O年),高宗李治因患凤眩,目不能视,遂下诏委托武后协理政事。

自此,则天从参政步人执政,“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人虽在幕后,却遥控了朝廷实权。

后来,高宗后悔,图谋收回大权,并密令中书侍郎上官仪草诏废后。

岂知机事不密,“谋泄不果”,武后手辣心狠,先下手为强,立将上官仪处死。

高宗之举,功亏一篑,反使武后更为警觉。

由于则天武后处理政务有章有法,不似高宗久诿不决,甚为群臣敬服。

高宗虽厌其独行独断,许多国家大事又不能不倚重她。

这样,就使武后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竟与高宗同临紫殿,一起接受群臣朝拜。

上元元年(674年),高宗号天皇,皇后号天后,天下人谓之“二圣”。

自此,高宗形同虚设,[唐代]权柄,尽在武后则天掌握之中。

从上元元年(674年),则天以“天后”之尊开始执政,至天授元年(690年)正式称帝的16年中,武氏为当皇帝做了大量的长时间的准备,采取了多种有力有效的措施。

首先,在王位的继承上,高宗想禅位于长子李弘。

武后则不念母子之情,将李弘毒死,立次子李贤为太子。

李贤被高宗委以临国之任,处理政务颇为精干,武后则废李贤为庶人,立三子李显为太子。

弘道天年(683年),高宗卒,中宗李显刚刚继位,武后则以皇太后名义临朝称制。

一年后便废掉中宗,改封庐陵王,立四子李旦为帝,是睿宗。

李显、李旦都是昏庸无能之辈,在皇帝位上也是傀儡,处处受制于武后。

其次,是修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从传统上和舆论上打击和削弱一贯反对自己的士族官僚集团,扶植和依靠新兴的庶族地主阶级。

这样使士族官僚不再有人仕做官的优越条件,也不能因出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