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萧道成诗词



和帝王有关的诗词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齐高帝萧道成《群鹤咏》八风舞遥翮

和帝王有关的诗词

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齐高帝萧道成《群鹤咏》八风舞遥翮,九野弄清音。

一摧云间志,为君苑中禽。

楚霸王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描写身为皇家人的身不由己的诗句

【 1 】顺治皇帝《赞僧诗》 顺治十五年,玉琳禅师到京,听说自己的弟子森道座为帝剃发,就命众人集薪烧森,帝知道后,才答应蓄发。

帝写了《赞僧诗》。

该诗是其向往出家生活的写照,恳切感人,诗曰: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身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时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不如不来亦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悲欢离合多劳虑,何日清闲谁得知; 若能了达僧家事,从此回头不算迟。

世间难比出家人,无牵无挂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皆因宿世种菩提; 个个都是真罗汉,披搭如来三等衣。

金乌玉兔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

禹开九州汤放桀,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黄泥。

黄袍换却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落在帝皇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讨几时休; 我今撒手西方去,不管千秋与万秋。

【 2 】 还有后人诗评李煜的句子

一代词君无愧是,奈何生在帝王家! 作个词人真绝代,可怜生在帝王家。

不幸生在帝王家 原句未曾在李煜的词中出现过。

【 3 】刘宋孝武帝刘骏之子刘子鸾,被后来继位为前废帝的哥哥刘子业上台后杀掉时,这个才十岁的少年无奈地说:“愿后身不复生王家。

”没过几年,其最后一任帝王、十三岁的顺帝刘凖,被后来成为南齐太祖萧道成逼着禅位时,吓得躲在佛盖之下,哭作一团。

而当刘凖听说萧道成不杀他时,边哭边说:“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子家。

”隋炀帝杨广之孙、被王世充扶上台后又废杀掉的杨侗,遇害之日也悲叹说,“从今以去,愿不生帝王尊贵之家。

”可悲的是,这种现象,竟然持续了几千年,并且历久不断地轮番上演!...

这句诗出自哪首诗?又是什么意思?

神雕侠侣中:"相思无用!唯别而已!别期若有定!千般煎熬又何如!莫道黯然销魂!何处柳暗花明!" 黯然销魂一词,语出南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江淹《别赋》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赵兮千里。

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

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

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

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

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

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

居人愁卧,恍若有亡。

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

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

巡层楹而空掩,抚锦幕而虚凉。

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

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

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

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

惊驷马之仰秣,耸渊鱼之赤鳞。

造分手而衔涕,感寂寞而伤神。

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韩国赵厕,吴宫燕市。

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

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

方衔感于一剑,非买价于泉里。

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

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军。

辽水无极,雁山参云。

闺中风暖,陌上草薰。

日出天而曜景,露下地而腾文。

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煴,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

至如一赴绝国,讵相见期?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左右兮魄动,亲朋兮泪滋。

可班荆兮憎恨,惟樽酒兮叙悲。

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

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同琼佩之晨照,共金炉之夕香。

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

惭幽闺之琴瑟,晦高台之流黄。

春宫闭此青苔色,秋帐含此明月光,夏簟清兮昼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长!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

傥有华阴上士,服食还仙。

术既妙而犹学,道已寂而未传。

守丹灶而不顾,炼金鼎而方坚。

驾鹤上汉,骖鸾腾天。

暂游万里,少别千年。

惟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

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

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辨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着乎? 作者介绍:江淹(444~505),南朝文学家。

字文通。

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东)。

祖父和父亲都在南朝宋任县令。

江淹6岁能诗。

13岁丧父。

家境贫寒,曾采薪养母。

20岁左右教宋始安王刘子真读“五经”,并一度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

泰始二年(466),江淹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刘景素对他很重视,待以布衣之礼,但由于江淹“少年尝倜傥不俗,或为世士所嫉”(《自序传》),因广陵令郭彦文一案,被诬受贿入狱。

在狱中,他给刘景素上书陈情获释。

此后,他曾举南徐州秀才,对策上第,转巴陵王国左常侍。

不久,又回到刘景素幕下,任主簿、参军等职。

泰豫元年(472),宋明帝死后,刘景素密谋叛乱,江淹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江淹于元徽二年(474)被贬为建安吴兴县(今福建浦城)令。

这一时期他在仕途上很不得志,而在文学创作方面却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宋顺帝升明元年(477),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江淹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他为萧道成出谋划策并起草文书,大受重用。

萧道成代宋自立,他被任为骠骑豫章王记室带东武令,迁中书侍郎,齐武帝永明间,任庐陵内史、尚书左丞、国子博士诸职。

少帝萧昭业即位,他任御史中丞,明帝萧鸾时,又任宣城太守、秘书监诸职。

梁武帝萧衍代齐后,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伯。

江淹集据《自序传》称凡10卷,《隋书·经籍志》著录为 9卷。

另有《后集》10卷。

今存《江文通集》已非《隋志》原本。

请大家帮我翻译下下面的诗句 问我何所有,山中惟白云。

只堪自愉悦...

你问我我有什么,我告诉你,这个山中只有白云,我拥有白云。

只有在山中,我才拥有它,只要看到它,我才会有好的心情,我不会也不可能把他赠送给你《昭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签》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作者】陶弘景,452-536,字通明。

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人)。

好道术,爱山水。

梁时隐居于句容曲山(即今茅山),自号“华阳隐屋”。

梁武帝遇有朝廷大事,常前往谘询,时称“山中宰相”。

今传《陶隐居集》辑本一卷。

【品评】这是陶弘景隐居之后回答齐高帝萧道成诏书所问而写的一首诗。

首句即照应题目

齐高帝之问,带有劝其出山,颇不以弃功名、隐林泉为然。

而诗人则平平淡淡地回答:「岭上多白云」。

话虽简淡,含意却很深。

是的,山中能有什麽呢?没有华轩高马,没有钟鸣鼎食,没有荣华富贵,只有那轻轻淡淡、飘飘渺渺的白云。

在述恋利禄的人看来,「白云」实在不值什麽;但在诗人心目中却是一种超尘出世的生活境界的象徵。

然而「白云」的这种价值是名利场中人不能理解的,唯有品格高洁、风神飘逸的高士才能领略「白云」奇韵真趣。

所以诗人说:「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言外之意,我的志趣所在是白云青山林泉,可惜我无法让您理解个中情趣,就像山中白云悠悠,难以持寄一样。

言词间颇替齐高帝感到惋惜。

——诗人以这种委婉的方式表达了谢绝出仕之意。

此诗写得轻淡自然,韵味隽永,历代传诵。

形容“心中苦楚不可说”的诗句有哪些?

1、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春尽》唐代:韩偓释义:惜别伤春连日来酒醉昏昏,醒来之后衣裳上全是酒痕。

2、一摧云间志,为君苑中禽。

——《群鹤咏》南北朝:萧道成释义:因为失去羽翼不能再翱翔九天,只能成为帝王园囿中的玩物。

3、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

——《宫中题》唐代:李昂释义:现在的我想登上多高的山也不再需要和侍臣们商量了,当然政见也不再需要和他们一致了。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代:辛弃疾释义: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可怜已成了白发人!5、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宋代:岳飞释义: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

可可高山流水知音稀,纵然弦弹断,又有谁来听?6、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病起书怀》宋代:陆游释义: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7、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宋代:辛弃疾释义:我看都把那长达几万字能平定金人的策略,拿去跟东边的人家换换种树的书吧。

8、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宋代:辛弃疾释义:从塞北辗转江南,如今归隐山林,已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

9、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魏晋:阮籍释义:只遗憾凤凰鸟处在不恰当的位置,这让我内心非常悲伤。

10、几日不来春便老,开尽桃花。

——《浪淘沙·岸柳可藏鸦》宋代:吴琚释义:时光如梭,几日未来春天就已过尽,原来含苞欲放的桃花,眼下竟然已经残败凋零。

请帮忙解释一下这首诗,谢谢

陈寅恪《阜昌》诗:“谢泳先生在一家旧书店购得一册诗词抄本,其中录有陈寅恪的作品

据说,《陈寅恪诗集》中的《阜昌》一诗,见于抄本的标题为《题双照楼集》。

谢泳先生认为,这应该是“原题”,而“标题的改动有复杂的原因”(《万象》第七卷第十二期)。

陈寅恪《阜昌》诗作于一九四四年十二月,题下有小序:“甲申冬作时卧病成都存仁医院

”据《吴宓日记》,陈寅恪于十二月十四日因眼疾住进存仁医院,十七日,“寅恪口授其所作挽汪精卫(兆铭)诗,命宓录之,以示公权。

”日记随后抄录了全诗。

这应是《阜昌》的第一个抄本,因为该诗作于住院期间,如果陈寅恪有手写稿,大可直接拿给吴宓看。

他似乎只是打好了腹稿,听说吴宓将赴招待萧公权的晚宴,便“口授”出来,让其代为转达。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十日,汪精卫客死日本,一时议论纷纷。

作为历史学家,陈寅恪对一位已“盖棺”的政治人物应该怎样“定论”,自然会有自己的看法。

他急于让吴宓将诗抄示萧公权,却很是耐人寻味。

萧公权是专治中国政治思想史的,陈寅恪是要用他的见解,去影响一位政治学家对汪精卫的评判吗?《阜昌》到底写了些什么呢?先来看看吴宓的抄本:阜昌天子颇能诗,集选中州未肯遗。

阮瑀多才原不忝,褚渊迟死更堪悲。

千秋读史心难论,一局收枰胜属谁。

事变无穷东海涸,冤禽公案有传疑。

首联有两个夹注,“阜昌”后是:“刘豫为齐帝年号。

”“集选中州未肯遗”后是:“元遗山选《中州集》,列入齐曹王刘豫诗。

按豫曾为进士。

”显然,这是将汪精卫比作配合金兵入侵宋境、受金人册封为齐帝的刘豫了。

说元好问不因刘豫的政治行为,而抹煞他诗界的地位,表明了陈寅恪对待汪精卫的态度。

颔联中的阮瑀和褚渊,也是指汪精卫。

阮瑀即阮籍之父,建安七子之一。

据说他才思敏捷,落笔成章。

为曹操谋士时,起草文书呈上,曹操提笔欲有改订,竟发现不能增损一字。

汪精卫为孙中山草拟“总理遗嘱”,孙中山也完全赞同,没有一字添改。

褚渊是南朝人,曾在宋、齐两朝为官,他与汪精卫的可比之处较多。

其一,那个有“面首三十”的山阴公主,得知褚渊貌美,让皇帝将他赐给自己,百般引诱,褚渊却能坐怀不乱;汪精卫也有“民国美男子”之誉,且从未有滥情的表现。

其二,宋明帝临终,封褚渊为中书令,托他与袁粲一同协理国事,袁粲死节于宋,褚渊却助萧道成篡宋建齐,因此受世人唾弃;汪精卫的情形颇为类似。

其三,褚渊任南齐司徒时,一次乘车外出,阁道断裂,掉入水中,有人嘲笑他为“落水三公”,“褚渊落水”便成了典故;汪精卫与日本人合作,当然是“落水”了。

在这一联中,陈寅恪一面肯定汪精卫的才华,一面又为他未能早成烈士而最终“落水”感到可悲。

颈联没有用典。

尾联是借“精卫填海”的神话,暗喻现实。

“东海”即东瀛,指日本;“冤禽”即精卫鸟,指汪精卫;“有传疑”指当时关于汪精卫之死有种种传闻。

后两联的意思比较明显,陈寅恪本着知人论世的史识,充分考虑到时局的复杂性。

他对汪精卫不是简单的谴责,更没有一味地去“妖魔化”,而是在讽喻的同时,又因怜惜其才而表示惋惜。

在《陈寅恪诗集》里,这后四句文字略有差异:千秋读史心难问,一局收枰胜属谁。

世变无穷东海涸,冤禽公案总传疑。

“心难论”改成“心难问”,“事变”改成“世变”,“有传疑”改成“总传疑”,意思都更进一层,复杂的心态愈加明显。

由此也可以肯定,吴宓抄录的是初稿,后来,陈寅恪又作推敲,修订成诗集中保留的样子。

《吴宓日记》中的这首诗,原本没有标题。

《陈寅恪诗集》中题为“阜昌”,实际上是取首二字为题,相当于“无题”。

两相对照,前后是一致的。

陈寅恪会不会一度将此诗的标题拟定为“题双照楼集”呢?可能性不大。

首先,汪精卫生前出版的有《汪精卫文存》、《汪精卫集》及《双照楼诗词稿》等,并没有什么《双照楼集》,写成“题双照楼集”,至少有悖历史学家的严谨。

再说,此诗写作的动机是“挽汪精卫”,并非是在几乎双目失明的状态下,看了什么书有感而作。

也许,是传抄者怕人读不懂诗的内容,又不便直书汪精卫的名字,才像钱钟书《题某氏集》那样,给它按上一个隐讳的标题吧?”

南京是哪六朝古都

展开全部 195年,孙策渡江占据丹阳、江乘、胡孰、秣陵等县。

208年前后,诸葛亮出使江东,观察南京山川形胜,作出了“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的著名评语。

211年,孙权听从谋士张纮之言,自京口迁秣陵,改名建业。

229年,孙权称帝,是为吴大帝,自武昌还都建业,是为南京为国都之始。

吴石头城遗址在今南京城西草场门至清凉门之间。

280年,西晋灭吴,改建业为建邺。

后因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改名建康。

琅玡王司马睿南渡,以建康为根基。

317年,司马睿即位,是为晋元帝,东晋正式建立,定都建康。

420年,刘裕代晋称帝,是为宋武帝,宋立国,都建康。

479年,萧道成代宋称帝,是为齐高帝,齐立国,都建康。

502年,萧衍代齐称帝,是为梁武帝,梁立国,都建康。

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是为陈武帝,陈立国,都建康。

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故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

今南京图书馆保留有六朝建康城遗址。

六朝建康城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

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

...

形容“心中苦楚不可说”的诗句有哪些?

1、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春尽》唐代:韩偓释义:惜别伤春连日来酒醉昏昏,醒来之后衣裳上全是酒痕。

2、一摧云间志,为君苑中禽。

——《群鹤咏》南北朝:萧道成释义:因为失去羽翼不能再翱翔九天,只能成为帝王园囿中的玩物。

3、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

——《宫中题》唐代:李昂释义:现在的我想登上多高的山也不再需要和侍臣们商量了,当然政见也不再需要和他们一致了。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代:辛弃疾释义: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可怜已成了白发人!5、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宋代:岳飞释义: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

可可高山流水知音稀,纵然弦弹断,又有谁来听?6、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病起书怀》宋代:陆游释义: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7、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宋代:辛弃疾释义:我看都把那长达几万字能平定金人的策略,拿去跟东边的人家换换种树的书吧。

8、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宋代:辛弃疾释义:从塞北辗转江南,如今归隐山林,已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

9、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魏晋:阮籍释义:只遗憾凤凰鸟处在不恰当的位置,这让我内心非常悲伤。

10、几日不来春便老,开尽桃花。

——《浪淘沙·岸柳可藏鸦》宋代:吴琚释义:时光如梭,几日未来春天就已过尽,原来含苞欲放的桃花,眼下竟然已经残败凋零。

...

怡悦是什么意思?

怡悦拼音:[yí yuè]释义:1.亦作"怡说"。

2.取悦;喜悦。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心情不错,开心愉悦相关古诗词:“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这是陶弘景隐居之后回答齐高帝萧道成诏书所问而写的一首诗。

首句即照应题目。

齐高帝之问,带有劝其出山之意,颇不以弃功名、隐林泉为然。

而诗人则平平淡淡地回答:「岭上多白云」。

话虽简淡,含意却很深。

是的,山中能有什麽呢?没有华轩高马,没有钟鸣鼎食,没有荣华富贵,只有那轻轻淡淡、飘飘渺渺的白云。

在述恋利禄的人看来,「白云」实在不值什麽;但在诗人心目中却是一种超尘出世的生活境界的象徵。

然而「白云」的这种价值是名利场中人不能理解的,唯有品格高洁、风神飘逸的高士才能领略「白云」奇韵真趣。

所以诗人说:「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言外之意,我的志趣所在是白云青山林泉,可惜我无法让您理解个中情趣,就像山中白云悠悠,难以持寄一样。

言词间颇替齐高帝感到惋惜。

——诗人以这种委婉的方式表达了谢绝出仕之意。

此诗写得轻淡自然,韵味隽永,历代传诵。

这首诗描写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色,没有半点污染.诗人本是借着这景色来表达自己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用来做环保宣传意在告诫大家不要破坏大自然的恩赐.

徐州的名人

展开全部 古彭徐州,历史悠久,地杰人灵。

龙飞之地,将相之乡。

猛士如风,谋士如云;文人骚客,艺术大家。

数不胜数;民族英雄,革命英烈,彪炳史册。

历代徐州籍的开国皇帝就有数人之多。

除刘邦外,南朝宋武帝刘裕,南唐烈祖李弁,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后梁太祖朱全忠等都是徐州籍。

徐州籍的王侯将相更是层出不穷。

刘姓诸侯王遍及汉朝各地,自不必细说。

单就随刘邦征战功成丶裂土分封的异姓侯就有 20多人。

如“五里三诸侯”的安国侯王陵、绛侯周勃、汝阴侯灌婴,萧何、曹参、周昌、樊哙等。

东汉末年,被誉为江东第一谋士的彭城人张昭。

东晋骁将刘牢之,清初状元李蟠,清雍正重臣李卫……都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徐州还哺育出一代代文人骚客、艺术大家。

汉初彭城讽谏诗人韦孟,主持编写《淮南子》的淮南王刘安,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及文学家刘向,和刘向的儿子刘歆,东汉道教创始人张道陵,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南朝编著《世说新语》的刘义庆,写出中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史通》的盛唐刘知几,在徐州度过了23个春秋,自称是其故园的大诗人白居易,同是唐朝最重要的诗人之一的刘禹锡,堪称一代词宗南唐后主李煜。

“苏门四学士”之一陈师道,清初文学评论家张竹坡,被誉为画坛“江北第一人”的清末画家李兰,被称为“诗书画”三绝艺术家的清末民初教育家钱食芝,被誉为“民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张伯英,国画大师李可染,雕塑大师刘开渠。

还有在解放战争中烈士宋绮云与徐林侠及其儿子小萝头宋振中。

其他还有清史专家萧一山、雕塑理论家王子云、国画名家萧龙士、人民音乐家马可、指挥家胡德风,书法家冯亦吾,“四小名旦”之一许翰英等等。

现在的名人更是数不胜数,有著名演员李保田,导演胡玫,相声演员韩兰成,中央电视台长赵化勇,播音员郎永淳,乒乓球世界冠军杨影,乒乓球世界冠军阎森,国家男子篮球队主力胡卫东,国家女篮主教练宫鲁明,中国女足门将张艳茹,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马南仆,书画家赵绪成,作家周梅森,森美工业公司创始人王澄清。

徐州千百年来,无数风流人物,群星荟萃,实在难以尽述。

以下仅介几位: (1)、彭祖 徐州古称彭城,肇源于彭祖。

彭祖是黄帝的后裔。

他是著名的老寿星,活了八百岁。

善于导引气功养生,饮食及房中术。

因善于烹调,被称为我国的烹饪鼻祖,是名副其实的我国的第一位厨师。

据说他因烹调雉羹(鸡汤),进奉给尧帝受封而建立起大彭氏国。

(2)、刘邦 徐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汉高祖的故乡,刘邦出生颇有神话色彩,传说汉高祖之母避雨于桥遏龙而孕,其受娠地龙雾桥就在今天丰县城东北的梁楼村。

汉高祖儿时避乱迁到沛城以北三里左右的地方落户。

故当地有“丰生沛养汉高祖”的说法。

高祖十年,汉高祖亲征平叛而归,途经沛县故里,在沛宫大摆酒席,宴请父老乡亲。

还挑选了一百二十名青少年,组成合唱团,以助酒兴。

酒酣之时,汉高祖击筑高歌,自赋诗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儿童亦随之唱和。

歌罢,高祖挥剑起舞,万分伤感。

对沛县父老说:游子思故乡,我虽定都长安,但百年之后我的魂魄还要回归故里。

高祖离沛后,沛人为显扬帝威,请金石良匠将《大风歌》摹刻上石,并筑百尺高台,立碑于台上。

《大风歌》碑相传为东汉蔡邕所书,历经两千余年的风风雨雨,流传至今。

(3)、项羽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年) 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公元前206年建都彭城,自立为西楚霸王,号令天下。

在楚汉战争中,兵败垓下,自刎乌江。

(4)、刘向 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徐州沛县)人。

治《春秋谷梁传》。

曾校阅皇家藏书,撰成《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

所作《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绝大部分已亡佚。

所著另有《洪范五行传》、《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今存。

又有《五经通义》,亦佚。

刘向整理了《战国策》,刘向为《战国策》一书命名,也同时为那段纷纭复杂、多姿多采的历史命了名——“战国”的名称由此而来,这也可看做是刘向编校《战国策》的额外收获吧。

(5)、张道陵 张道陵(生卒年不详)东汉著名宗教首领、道教创始人、教主。

本名陵。

沛国丰(今徐州丰县)人。

曾为江州令,后客居蜀中,学道于鹤鸣山中,作道书二十四篇,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并聚徒传道。

受其道者,出米五斗,其道称“五斗米道”,时人指其徒为“米贼”。

卒后产衡、孙鲁等世世为教主,被后道家奉为“张天师”,其道又称“天师道”。

(6)、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 唐代大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巩义人,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

白居易在徐州生活23年之久,把徐州当作了第2故乡,流传下最早的作品是《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诗中云:“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满怀着故乡情意。

白居易留下不少与徐州有关的诗歌,如相和张仲素的三首《燕子楼诗》,《长相思二首》之一,《朱陈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