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云遮雾绕诗词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有什么联系?当我们看...喔..改了下你看行不行``黄山风景区(Huangshan Mountain)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世界游览胜地,位于安徽省南部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有什么联系?当我们看...

喔..改了下你看行不行``黄山景区(Huangshan Mountain)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世界游览胜地,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

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

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

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

黄山集名山之长。

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雁荡山之巧石,峨眉山之秀丽,黄山无不兼而有之。

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 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黄山四绝著称于世。

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

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

黄山还兼有“天然动物园和天下植物园”的美称,有植物近1500种,动物500多种。

黄山气候宜人,是得天独厚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

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

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

蜚声中外,令世人难忘。

古今有很多黄山诗词流传于世。

2007年5月8日,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黄山之美,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意境之美,有着让人产生太多联想的人文之美。

无论是艳阳高照下显现出的铁骨峥嵘之阳刚之美,还是云遮雾绕下若隐若现的妩媚之美,亦或是阳春三月里漫山遍野盛开的鲜花透出的浪漫之美,甚至在雪花纷飞的严冬处处银妆素裹下的圣洁之美,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黄山一年365天只有52天可以看到云海。

游过黄山的人都说:黄山的“主旋律”是在云雾中。

这就是说黄山最好的景色是在高峰地带,而且是有云雾时为最佳。

当人们在高山之巅俯首云层时,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云,如临于大海之滨,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

黄山云海,特别奇绝。

漫天的云雾和层积云,随风飘移,时而上升,时而下坠,时而回旋,时而舒展,构成一幅奇特的千变万化的云海大观。

每当云海涌来时,整个黄山景区就被分成诸多云的海洋。

被浓雾笼罩的山峰突然显露出来,层层叠叠、隐隐约约,山之秀之奇在这里完美的表达出来。

飘动着的云雾如一层面纱在山峦中游曳,景色千变万化,稍纵即逝,每一分每一秒都不一样。

黄山年平均有雾淞62天,雨凇35.9天。

黄山大部分是粒状雾凇,气温在-2至-7℃时,就容易形成。

当雾滴扩大到毛毛细雨时,就能形成雨凇。

黄山地形复杂,小气候差异明显,所以有的地方多雨凇,有的地方多雾凇,有时两者可同时出现。

黄山市、黄山区、黄山风景区的区分 黄山市成立后,因历史的原因,形成了三个基本相同的地名,这就是:黄山市、黄山区、黄山风景区。

黄山市原为徽州地区,是我国三大地方学之一“徽学”(其他两个是“藏学”“敦煌学”)的发源地。

1987年,为发展黄山旅游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同时将原黄山市(县级市,原太平县)改为黄山区,这样就有了三个不同性质的“黄山”:黄山市(屯溪)、黄山区(太平,黄山风景区北大门)、黄山风景区(汤口镇,黄山风景区南大门)。

黄山风景区(也就是要游览的黄山脚下)目前在黄山区的政区内,不在黄山市政府所在区,黄山市政府所在区以及黄山车站、黄山机场距黄山风景区约70公里.

诗中有云的诗句

描写云的诗有: 岭上云 【唐】白居易 岭上白云朝未散,田中青麦旱将枯。

自生自灭成何事,能逐东风作雨无? 夏云 【唐】曹松 势能成岳仞,顷刻长崔嵬。

暝鸟飞不到,野风吹得开。

一天分万态,立地看忘回。

欲结暑宵雨,先闻江上雷。

立春日晓望三素云 【唐】陈师穆 晴晓初春日,高心望素云。

彩光浮玉辇,紫气隐元君。

缥缈中天去,逍遥上界分。

鸾骖攀不及,仙吹远难闻。

礼候于斯睹,明循在解纷。

人归悬想处,霞色自氛氲。

赋得云生栋梁间 【唐】陈希烈 一片苍梧意,氤氲生栋梁。

下帘山足暗,开户日添光。

偏使衣裘润,能令枕簟凉。

无心伴行雨,何必梦荆王。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岭上云 【唐】崔何 伫立增远意,中峰见孤云。

溶溶傍危石,片片宜夕曛。

渐向群木尽,残飞更氤氲。

云 【唐】崔涂 得路直为霖济物,不然闲共鹤忘机。

无端却向阳台畔,长送襄王暮雨归。

春云 【唐】邓倚 摇曳自西东,依林又逐风。

势移青道里,影泛绿波中。

夕霁方明日,朝阳复蔽空。

度关随去马,出塞引归鸿。

色任寒暄变,光将远近同。

为霖如见用,还得助成功。

咏云 【唐】董思恭 帝乡白云起,飞盖上天衢。

带月绮罗映,从风枝叶敷。

参差过层阁,倏忽下苍梧。

因风望既远,安得久踟蹰。

云 【唐】杜甫 龙似瞿唐会,江依白帝深。

终年常起峡,每夜必通林。

收获辞霜渚,分明在夕岑。

高斋非一处,秀气豁烦襟。

云 【唐】杜牧 东西那有碍,出处岂虚心。

晓入洞庭阔,暮归巫峡深。

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

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

云 【唐】杜牧 尽日看云首不回,无心都大似无才。

可怜光彩一片玉,万里晴天何处来? 孤云 【唐】贯休 将比鹭鸶还恐屈,始思残雪不如多。

清风相引去更远,皎洁孤高奈尔何。

云 【唐】郭震 聚散虚空去复还,野人闲处倚筇看。

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

云 【唐】韩琮 深惹离情霭落晖,如车如盖早依依。

山头触石应常在,天际从龙自不归。

莫向隙窗笼夜月,好来仙洞湿行衣。

春风淡荡无心后,见说襄王梦亦稀。

白云向空尽 【唐】焦郁 白云升远岫,摇曳入晴空。

乘化随舒卷,无心任始终。

欲销仍带日,将断更因风。

势薄飞难定,天高色易穷。

影收元气表,光灭太虚中。

倘若从龙去,还施济物功。

南池杂咏五首·溪云 【唐】皎然 舒卷意何穷,萦流复带空。

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

莫怪长相逐,飘然与我同。

云 【唐】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云 【唐】李峤 大梁白云起,氛氲殊未歇。

锦文触石来,盖影凌天发。

烟煴万年树,掩映三秋月。

会入大风歌,从龙赴圆阙。

云 【唐】李峤 英英大梁国,郁郁秘书台。

碧落从龙起,青山触石来。

官名光邃古,盖影耿轻埃。

飞感高歌发,威加四海回。

齐梁晴云 【唐】李商隐 缓逐烟波起,如妒柳绵飘。

故临飞阁度,欲入回陂销。

萦歌怜画扇,敞景弄柔条。

更奈天南位,牛渚宿残宵。

咏云 【唐】李商隐 捧月三更断,藏星七夕明。

才闻飘迥路,旋见隔重城。

潭暮随龙起,河秋压雁声。

只应惟宋玉,知是楚神名。

山出云 【唐】李绅 杳霭祥云起,飘飏翠岭新。

萦峰开石秀,吐叶间松春。

林静翻空少,山明度岭频。

回崖时掩鹤,幽涧或随人。

姑射朝凝雪,阳台晚伴神。

悠悠九霄上,应坐玉京宾。

赋得含峰云 【唐】李世民 翠楼含晓雾,莲峰带晚云。

玉叶依岩聚,金枝触石分。

横天结阵影,逐吹起罗文。

非得阳台下,空将惑楚君。

咏云 【唐】李邕 彩云惊岁晚,缭绕孤山头。

散作五般色,凝为一段愁。

影虽沉涧底,形在天际游。

风动必飞去,不应长此留。

春云 【唐】李中 阴去为膏泽,晴来媚晓空。

无心亦无滞,舒卷在东风。

夏云 【唐】李中 如峰形状在西郊,未见从龙上泬寥。

多谢好风吹起后,化为甘雨济田苗。

云 【唐】李中 悠悠离洞壑,冉冉上天津

捧日终为异,从龙自有因。

高行四海雨,暖拂万山春。

静与霞相近,闲将鹤最亲。

帝乡归莫问,楚殿梦曾频。

白向封中起,碧从诗里新。

冷容横钓浦,轻缕绊蟾轮。

不滞浓还淡,无心卷复伸。

非烟聊拟议,干吕在逡巡。

会作五般色,为祥覆紫宸。

观云篇 【唐】刘禹锡 兴云感阴气,疾足如见机。

晴来意态行,有若功成归。

葱茏含晚景,洁白凝秋晖。

夜深度银汉,漠漠仙人衣。

山出云 【唐】陆畅 灵山蓄云彩,纷郁出清晨。

望树繁花白,看峰小雪新。

映松张盖影,依涧布鱼鳞。

高似从龙处,低如触石频。

浓光藏半岫,浅色类飘尘。

玉叶开天际,遥怜占早春。

咏浮云 【唐】陆凭 虚虚复空空,瞬息天地中。

假合成此像,吾亦非吾躬。

云 【唐】罗邺 纷纷霭霭遍江湖,得路为霖岂合无。

莫使悠飏只如此,帝乡还更暖苍梧。

浮云 【唐】罗隐 溶溶曳曳自舒张,不向苍梧即帝乡。

莫道无心便无事,也曾愁杀楚襄王。

春云 【唐】裴澄 漠漠复溶溶,乘春任所从。

映林初展叶,触石未成峰。

旭日消寒翠,晴烟点净容。

霏微将似灭,深浅又如重。

薄彩临溪散,轻阴带雨浓。

空余负樵者,岭上自相逢。

看云 【唐】齐己 何峰触石湿苔钱,便逐高风离瀑泉。

深处卧来真隐逸,上头行去是神仙。

千寻有影沧江底,万里无踪碧落边。

长忆旧山青壁里,绕庵闲伴老僧禅。

片云 【唐】齐己 水底分明天上云,...

描写云的诗句

展开全部 风调雨顺、五风十雨、雨旸时若:形容风雨适时,气候调和,遂人所愿;和风细雨、柔风甘雨、斜风细雨、雨丝风片:指春天的和风细雨,亦喻待人处事采取和缓的方式,不粗暴;雨后春笋:指春天雨后,竹笋长得又多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蓬勃发展;雨过天晴:指雨霁云开,天空晴朗,比喻情况由坏转好;风风雨雨:泛指刮风下雨,亦比喻遇到重重阻碍或议论纷纷;风雨交加:指风雨一齐袭来,亦比喻几种灾难一起袭来;狂风骤雨、狂风暴雨、烈风淫雨、震风陵雨:形容大风大雨、疾风暴雨,亦比喻声势猛烈;滂沱大雨、飘泼大雨、银河倒泻:形容雨下得很大;风雨飘摇、风潇雨晦、风雨晦暝、风雨如晦:形容风雨交加,天色昏暗,比喻局势动荡不安、社会黑暗;八方风雨:指四面八方的急风骤雨,比喻局势变幻,激烈动荡;呼风唤雨:原指神道呼风唤雨的法力,现多比喻能够支配自然的巨大力量,亦形容恶势力猖獗;凄风苦雨:指寒冷的风,成灾的雨,形容天气恶劣,后常比喻处境悲惨凄凉;风雨剥蚀:指物体因受风雨侵蚀而损坏;雨沐风餐、栉风沐雨、雨淋日炙:形容在外奔波,历尽辛劳;旱不雨:指天气干旱,久不下雨;云不雨:言乌云密布而未下雨,原指德能未能下及,现比喻事件已酝酿成熟,但还没有爆发; 风雨同舟:指在风雨中同船渡河,比喻共度难关; 风雨无阻:指刮风下雨也阻挡不住,无论天气如何都照常进行; 风霜雨雪:比喻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风雨兼程,指冒着风雨加倍赶路; 挥汗成雨:言洒出的汗能成为雨,形容人很多; 泪如雨下、涕零如雨、涕泪滂沱:指眼泪象雨水一样往下流淌,形容悲痛欲绝。

三、诗人挥毫竞绘雨:交流关于写雨的诗歌 雨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自然景观。

每当天下雨时,许多人特别是文人往往将雨当成一种自然景象来观赏。

朦朦细雨、倾盆大雨、暴风聚雨……各种各样的雨态以及下雨时风声雨声、电闪雷鸣的气势和声色等,很容易使文人墨客触生情,涌动文思,所谓“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唐?杜甫《携妓纳凉晚际遇雨》)是也,故古人常常将对雨的观察和感悟赋于诗文。

纵观华夏民族文学画廓,写雨的诗文很多,而且不乏名篇佳句。

写雨的诗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时节,也是十分需要雨水滋润的时节。

但春雨贵如油,春天下雨,岂不是“好雨”?!一个“好”字,把作者的见春飘然而下的喜悦心情表现得颇为充分。

三、四句言春雨伴随着微风夜来,悄无声息地滋润万物,写春雨的作用,笔墨细腻。

末两句写清晨看锦城成都的花在春雨的滋润下,红润一片,花因饱含雨水而重、而浓,写的情深意切。

全诗通篇无一“喜”字,但喜悦之情却溢于言表。

韩愈《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诗人以饱满的激情盛赞小雨,于小中见大,于景中寓理寓情。

的“小雨“比喻为酥酒之初熟,味甘滑、润泽,连小草也沾上了雨露,细雨中草色微绿,近看不觉而远视泛青。

最后归结为”一年春好处“,连帝王宫苑的景色也比不过了。

初春的景色被描绘的细腻真切。

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久旱遇雨,欣喜若狂,连衣服、床铺湿了也顾不得,表达了诗人的喜雨之情和对民生的关注。

苏轼《有美堂暴雨》:“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全诗生动地写出了暴风骤雨来临前后的景象:雷声轰鸣,乌云密布,黑风从天外刮来,大海为之竖立,足见其凶猛;大雨随风飞腾,由浙东横过大江,足见其急骤。

湖海水涨,雷声铿锵,诗人的才思也在暴风雨的催促下迸发出来。

秦观《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写轻雷响过,春雨淅沥而下。

雨后初晴,阳光好象在刚刚被雨洗过的碧瓦间浮动。

春雨过后,芍药含泪,情意脉脉;蔷薇横卧,娇态可掬。

虽主要写雨后的景致,却透露出对春雨滋润之功的称颂。

除了专门写雨的诗文以外,古人的其它诗作中多有描写雨及雨中景物的句子: “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

”(晋?张协《杂诗十首》)形容雨如散落的丝线一般密集。

“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

”(《南朝陈?张正见《后湖泛舟》》写夏日骤雨初停,断虹出现在天边,上涨的湖水从缺口流出,形成一股新的水流。

“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唐?僧志南《绝句》)杏花绽开时节的细雨,亲切地将要打湿衣服;扬着柳枝的微风拂面,令人感到暖和香甜,诗人即景寓情,给人以禅的意境。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杜枚《秋思》)微雨飘洒,笼罩在雨中的池塘意境横生;好风吹来,襟袖都生温馨之意。

“雨急山溪涨,云迷岭...

关于屏的诗词

展开全部 《屏风》——唐·李商隐六曲连环接翠帷,高楼半夜酒醒时。

掩灯遮雾密如此,雨落月明两不知。

《屏风曲》——唐·李贺蝶栖石竹银交关,水凝绿鸭琉璃钱。

团回六曲抱膏兰,将鬟镜上掷金蝉。

沈香火暖茱萸烟,酒觥绾带新承欢。

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唐·李白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

疑是天边十二峰,飞入君家彩屏里。

寒松萧瑟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

锦衾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

高咫尺,如千里,翠屏丹崖灿如绮。

苍苍远树围荆门,历历行舟泛巴水。

水石潺湲万壑分,烟光草色俱氛氲。

溪花笑日何年发,江客听猿几岁闻。

使人对此心缅邈,疑入嵩丘梦彩云。

《屏》——唐·李峤洞彻琉璃蔽,威纡屈膝回。

锦中云母列,霞上织成开。

山水含春动,神仙倒景来。

修身兼竭节,谁识作铭才。

《咏屏风》——唐·袁恕己绮阁云霞满,芳林草树新。

鸟惊疑欲曙,花笑不关春。

山对弹琴客,溪留垂钓人。

请看车马客,行处有风尘。

《崔五六图屏风各赋一物得乌孙佩刀》——唐·李颀乌孙腰间佩两刀,刃可吹毛锦为带。

握中枕宿穹庐室,马上割飞翳螉塞。

执之魍魉谁能前,气凛清风沙漠边。

磨用阴山一片玉,洗将胡地独流泉。

主人屏风写奇状,铁鞘金镮俨相向。

回头瞪目时一看,使予心在江湖上。

《三谣·素屏谣》——唐·白居易素屏素屏,胡为乎不文不饰,不丹不青?当世岂无李阳冰之篆字,张旭之笔迹?边鸾之花鸟,张璪之松石?吾不令加一点一画于其上,欲尔保真而全白。

吾于香炉峰下置草堂,二屏倚在东西墙。

夜如明月入我室,晓如白云围我床。

我心久养浩然气,亦欲与尔表里相辉光。

尔不见当今甲第与王宫,织成步障银屏风。

缀珠陷钿贴云母,五金七宝相玲珑。

贵豪待此方悦目,晏然寝卧乎其中。

素屏素屏,物各有所宜,用各有所施。

尔今木为骨兮纸为面,舍吾草堂欲何之?《题金州西园九首·芭蕉屏》——唐·姚合芭蕉丛丛生,月照参差影。

数叶大如墙,作我门之屏。

稍稍闻见稀,耳目得安静。

《咏破屏风》——唐·姚合时人嫌古画,倚壁不曾收。

露滴胶山断,风吹绢海秋。

残雪飞屋里,片水落床头。

尚胜凡花鸟,君能补缀不。

草书屏风》——唐·韩偓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云母屏风隔坐》——唐·无名氏彩障成云母,丹墀隔上公。

才彰二纪盛,荣播一朝同。

近玉初齐白,临花乍散红。

凝姿分缥缈,转佩辨玲珑。

意惬恩偏厚,名新宠更崇。

谁知历千古,犹自仰清风。

《寒林石屏》——唐·无闷草堂无物伴身闲,惟有屏风枕簟间。

本向他山求得石,却于石上看他山。

《题木刻屏风》——唐·乾隆谁氏园林择胜开,山环抱复水潆洄。

川横桥喜路不断,岸转船如峰自回。

意入敞亭趣有永,目游高阁望无埃。

分明层叠浅深处,欲问丹青能是哉?《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宋·苏轼何人遗公石屏风,上有水墨希微踪。

不画长林与巨植,独画峨嵋山西雪岭上万岁不老之孤松。

崖崩涧绝可望不可到,孤烟落日相溟蒙。

含风偃蹇得真态,刻画始信天有工。

我恐毕宏韦偃死葬虢山下,骨可朽烂心难穷。

神机巧思无所发,化为烟霏沦石中。

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像略与诗人同。

愿公作诗慰不遇,无使二子含愤泣幽宫。

《狄咏石屏》——宋·苏轼霏霏点轻素,渺渺开重阴。

风花乱紫翠,雪外有烟林。

雪近势方壮,林远意殊深。

会有无事人,支颐识此心。

《和吴冲卿鸦鸣树石屏》——宋·王安石寒林昏鸦相与还,下有跂石苍孱颜。

曾於古图见彷佛,已怪刀笔非人间

君家石屏谁为写,古图所传无似者。

鸦飞历乱止且鸣,林叶惨惨风烟生。

高斋日午坐中见,意以落日空上行。

君诗雄盛付君手,云此非人乃天巧。

嗟哉浑沌死,乾坤至,造作万物丑妍巨细各有理。

问此谁主何其精,恢奇谲诡多可喜。

人於其间乃复雕鑱刻画出智力,欲与造代追相倾。

拙者婆烫尚欲奋,工者固已穷夸矜。

吾观鬼神独人意异,虽有至巧无所争。

所以虢山间,埋没此宝千万岁,不为见者惊。

吾又以此知妙伟之入在百世后,造始乃与元气并。

画工粉墨非不好,岁久剥烂空留名。

能从太古到今日,独此不朽由天成。

世人尚奇轻货力,山珍海怪采掇今欲索。

此屏后出为君得,胡贾欲价著不识。

吾知金帛不足论,当与君诗两相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