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关于天坛的古诗词



描写天坛的古诗词有什么? 《天坛》——宋代 陈洵直峰顶侵云法象寒,远游虚唱肃天官。松吟泉漱人仙去,犹想箫声落旧坛。《游天坛杂诗》——金代 元好问湍声汹汹落悬崖,见说蛟龙擘石开。安得天瓢一翻倒,蹑云平

描写天坛的古诗词有什么

《天坛》——宋代 陈洵直峰顶侵云法象寒,远游虚唱肃天官。

松吟泉漱人仙去,犹想箫声落旧坛。

《游天坛杂诗》——金代 元好问湍声汹汹落悬崖,见说蛟龙擘石开。

安得天瓢一翻倒,蹑云平下看风雷。

《天坛归》——唐代 元稹为结区中累,因辞洞里花。

还来旧城郭,烟火万人家。

《七律——游天坛》足踏圆丘祭昊天,焚香祈愿祷丰年。

红坛碧瓦演天地,古佛神灵佑万川。

皇诏龙吟成古迹,华章史纪入藏笺。

古今多少帝王梦,化做游人谈笑篇。

紫禁城 七律金碧辉煌紫禁城,红墙宫里万重门。

太和殿大乾清静,神武楼高养性深;金水桥白宁寿秀,九龙壁彩御花芬,前庭后院皇家地,旷世奇观罕见闻。

故宫游感 七绝旧日明清帝王园,进宫只准众高官。

如今百姓来堂殿,尽可游观国宝颜。

北京长安街即景(老丘原创)京华小住忽经旬,十里长街往返频。

大厦连绵新布局,广场宽阔巧铺陈。

城楼曙色割昏晓,禁苑奇珍耀古今。

人与春风齐焕发,红墙绿树景长新。

故宫游 五律有幸故宫行,观光古殿惊。

人民真伟大,建筑好传神;帝苑豪华造,皇家气派倾。

辉煌中国宝,灿烂世文明。

丰富回答,提高回答通过率。

作者):XXXXXXXXXXXXXXX(出处):XXXXXXXXXXXXXXX

描写天坛的古诗词

展开全部 《天坛》——宋代 陈洵直峰顶侵云法象寒,远游虚唱肃天官。

松吟泉漱人仙去,犹想箫声落旧坛。

《游天坛杂诗》——金代 元好问湍声汹汹落悬崖,见说蛟龙擘石开。

安得天瓢一翻倒,蹑云平下看风雷。

《天坛归》——唐代 元稹为结区中累,因辞洞里花。

还来旧城郭,烟火万人家。

...

描写天坛的古诗词有什么?

展开全部 《天坛》——宋代 陈洵直 峰顶侵云法象寒,远游虚唱肃天官。

松吟泉漱人仙去,犹想箫声落旧坛。

《游天坛杂诗》——金代 元好问 湍声汹汹落悬崖,见说蛟龙擘石开。

安得天瓢一翻倒,蹑云平下看风雷。

《天坛归》——唐代 元稹 为结区中累,因辞洞里花。

还来旧城郭,烟火万人家。

《七律——游天坛》 足踏圆丘祭昊天,焚香祈愿祷丰年。

红坛碧瓦演天地,古佛神灵佑万川。

皇诏龙吟成古迹,华章史纪入藏笺。

古今多少帝王梦,化做游人谈笑篇。

紫禁城 七律 金碧辉煌紫禁城,红墙宫里万重门。

太和殿大乾清静,神武楼高养性深; 金水桥白宁寿秀,九龙壁彩御花芬, 前庭后院皇家地,旷世奇观罕见闻。

故宫游感 七绝 旧日明清帝王园, 进宫只准众高官。

如今百姓来堂殿, 尽可游观国宝颜。

北京长安街即景(老丘原创) 京华小住忽经旬,十里长街往返频。

大厦连绵新布局,广场宽阔巧铺陈。

城楼曙色割昏晓,禁苑奇珍耀古今。

人与春风齐焕发,红墙绿树景长新。

故宫游 五律 有幸故宫行,观光古殿惊。

人民真伟大,建筑好传神;帝苑豪华造,皇家气派倾。

辉煌中国宝,灿烂世文明。

丰富回答,提高回答通过率。

(作者):XXXXXXXXXXXXXXX(出处):XXXXXXXXXXXXXXX...

关于天坛的四句古诗有哪些?

展开全部 1、《天坛》——宋代 陈洵直 峰顶侵云法象寒,远游虚唱肃天官。

松吟泉漱人仙去,犹想箫声落旧坛。

2、《游天坛杂诗》——金代 元好问 湍声汹汹落悬崖,见说蛟龙擘石开。

安得天瓢一翻倒,蹑云平下看风雷。

3、《天坛归》——唐代 元稹 为结区中累,因辞洞里花。

还来旧城郭,烟火万人家。

4、《天坛上境》——唐代 元稹 野人性僻穷深僻,芸署官闲不似官。

万里洞中朝玉帝, 九光霞外宿天坛。

洪涟浩渺东溟曙,白日低回上境寒。

因为南昌检仙籍,马君家世奉还丹。

1、天坛,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2、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

占地约273万平方米。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

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

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

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3、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位于正阳门外东侧。

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

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

4、天坛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

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

“祈谷坛”,用于春季祈祷丰年,中心建筑是祈年殿。

“圜丘坛”,专门用于“冬至”日祭天,中心建筑是一巨大的圆形石台,名“圜丘“。

两坛之间以丹陛桥相连。

5、西天门内南侧建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

西部外坛设有“神乐署”,掌管祭祀乐舞的教习和演奏。

...

描写北京的古诗词有哪些?

描写北京的古诗词如下;1、《和乐天洛下》(刘禹锡)旧相临戎非称意,词人作尹本多情。

从容自使边尘静,谈笑不闻桴鼓声。

章句新添塞下曲,风流旧占洛阳城。

昨来亦有吴趋咏,惟寄东都与北京。

2、《送崔十一弟归北京》(李嘉祐)潘郎美貌谢公诗,银印花骢年少时。

楚地江皋一为别,晋山少水独相思。

3、《太尉王公以九锡命大将军让公将还京邑祖饯赠》(陆云)悠悠征人。

四牡騑騑。

发轸北京。

振策紫微。

昔乃云来。

春林方辉。

岁亦暮止。

之子言归。

道涂兴恋。

伏载称徽。

4、《大安二年夏四月大将军出祖王羊二公于城南堂》(陆云)悬象西颓。

虞渊纳景。

嘉乐未晞。

严驾已整。

行矣征人。

身乖路永。

飞骖顾怀。

华蝉引领。

遗思北京。

结辔台省。

5、《送鲍中丞赴太原军营》(钱起)年壮才仍美,时来道易行。

宠兼三独任,威肃贰师营。

将略过南仲,天心寄北京。

云旗临塞色,龙笛出关声。

汉月随霜去,边尘计日清。

渐知王事好,文武用书生。

6、《送错公、栖公南游》(齐己)洪偃汤休道不殊,高帆共载兴何俱。

北京丧乱离丹凤,南国烟花入鹧鸪。

明月团圆临桂水,白云重叠起苍梧。

威仪本是朝天士,暂向辽荒住得无。

【赞美北京的好句】1、北京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体现。

2、北京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宫紫禁城、祭天神庙天坛、皇家花园北海、皇家园林颐和园和圆明园,还有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恭王府等名胜古迹。

3、八达岭耸立在北京西郊,远望起伏连绵,近看山岭陡峭。

长城盘旋在山梁上,像腾飞的龙。

站在长城上往下看,只见停车场的一辆辆轿车如甲虫,一个个行人如蚂蚁;往上仰望,蓝天白云,烽火台傲然挺立。

4、在长城脚下,抬头望去,那高高的台阶蜿蜒无尽,仿佛是一条通向蓝天的云梯,又好像似一条青龙横候卧在绵延的山峰上。

5、北京是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北京在历史上曾为六朝都城,在从燕国起的2000多年里,建造了许多宏伟壮丽的宫廷建筑,使北京成为中国拥有帝王宫殿、园林、庙坛和陵墓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城市

6、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漫游北京,触摸那些厚重的历史景观,沧海桑田,神交古人

7、故宫就象天堂似的,金碧辉煌。

一进午门,三大殿之一的太和殿便映入眼帘,特别雄伟,透过大门,一排排又粗又高的红柱出现在我面前,六根盘有金龙的柱子围在龙椅四周,上面挂着“正大光明”四个大字,是皇上处理朝政的地方,后面的中和殿、保和殿也很漂亮。

8、北京形胜甲天下……诚万古帝王之都,真想去北京作文

作为泱泱大国之都, 北京的美,先在于她的大气;雄伟的紫禁城、宏大的天安门广场显现出 她的庄重威严;颐和园、故宫、天坛有着皇家的雍容华贵。

描写天坛的句子有哪些?

展开全部 1、天坛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

它的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瑰丽的建筑装饰,被认为是我国现存的一组最精致,最美丽的古建筑群,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2、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总面积为273万平方米。

天坛包括圜丘和祈谷二坛,围墙分内外两层,呈回字形。

北围墙为弧圆形,南围墙与东西墙成直角相交,为方形。

这种南方北圆,通称“天地墙”,象徵古代“天圆地方”之说。

3、外坛墙东、南、北三面均没有门,只有西边修两座大门--圜丘坛门和祈谷坛门(也称天坛门)。

而内坛墙四周则有东、南、西、北四座天门。

内坛建有祭坛和斋宫,并有一道东西横墙,南为圜丘坛,北为祈谷坛。

4、除祈谷坛和圜丘坛之外,天坛还有两组与众不同的建筑群,即斋宫和神乐署。

斋宫实际是座小皇宫,是专供皇帝举行祭祀礼前斋戒时居住的宫殿,也有城河围护。

5、 神乐署则是隶属于礼部太常寺之下,专门负责祭祀时进行礼乐演奏的官署。

它是一个常设机构,拥有数百人的乐队和舞队,平时进行排练,祭祀时负责礼乐。

署衙的位置在外坛西部,与斋宫隔墙相邻,是一组标准的衙署建筑。

6、天坛面积辽阔,相当于紫禁城的四倍。

在极小占地的建筑周围种植着苍松翠柏,深绿颜色在古代表示崇敬、追念和祈求之意。

这也是在坛、庙、陵寝种植松柏的原因。

7、进入天坛,树木葱郁,尤其在南北轴线和建筑群附近,更是古柏参天,树冠相接,把祭坛烘托得十分肃穆。

据统计,天坛仅古柏就有4000株。

8、祈谷坛上为祈年殿。

殿高33米,直径24.2米,宏伟壮观,气度非凡,是昔日北京的最高建筑之一。

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取名大祀殿,为宽12间,纵深36间的黄瓦玉陛重檐垂脊的方形大殿。

9、大祀殿与其说是祭坛,不如说是一座宫殿,后来嘉靖皇帝旨意拆除,并于1545年在大祀殿原址上建成大享殿,清王朝建立后,用它来举行祈谷礼。

1751年,正式将大享殿更名为祈年殿。

清干隆十六年(1751年)重修祈年殿,更换蓝瓦金顶。

光绪十五年(1889年)八月二十四日,雷雨交加,祈年殿不幸被雷电击中,焚烧。

因楹柱为檀香木,香飘数里。

10、据传,北京古建筑材料中有着名的四宝,即祈年殿沉香木楹柱,太庙前殿正中三间沉香木梁柱,颐和园佛香阁内铁梨木通天柱,谐趣园中涵远堂内沉香木装修格扇。

现在所看到的祈年殿,是雷击后重修的,其形状和结构都与原来的一样。

11、祈年殿是一座宏伟而又极具民族风格的独特建筑,鎏金宝顶三层出檐的圆形攒尖式屋顶,覆盖着象徵“天”的蓝色琉璃瓦,层层向上收缩,檐下的木结构用和玺彩绘,坐落在汉白玉石基座上,远远望去,色彩对比强烈而和谐,上下形状统一而富于变化。

12、天坛的构造比皇穹宇复杂,外部是三层高阁,内部则是层层相叠而环接的穹顶式,仿佛像砖砌的券殿,但又没有一砖一石,全部采用木结构,28根大柱支撑着整个殿顶的重量。

13、天坛内外楹柱各12根,中间四根楹柱叫通天柱或龙井柱,高18.5米,大头直径1.2米,古镜式的柱础,海水宝相花的柱身,沥粉堆金,支撑着殿顶中央的“九龙藻井”。

14、三音石:皇穹宇殿门外是一条由大长方石铺成的甬路,站在甬道第三块石板上,敝开殿门,并将全殿窗户紧闭,使殿门到殿内正中神龛之间没有任何障碍物,然后面对殿门说话,就可以听到非常洪亮的三声回声,而且站在殿外任何地方都可以听到。

15、 北京天坛,宏伟、壮观、精致。

皇帝祭天,供奉神、灵、日、月,都在这里显示出来。

人来在天坛,仿佛看见了当年皇帝虔诚的神志,仿佛看见了皇帝恭恭敬敬的动作。

古时候,科学的落后,就连皇帝也希望自己得到上天的保佑,让上天保佑自己的江山代代相传,让上天保佑自己的天下长久永远。

有谁知道关于天坛的传说

展开全部 天坛是名闻中外的中华古建筑,但个中的奥秘,恐怕就不是人人皆知了。

天坛初建是合祀天地的场所,故名天地坛,这从现今天坛坛墙的形状仍可看出。

其坛墙有内外两重,都是南方北圆,正符合我国古代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

虽然从嘉靖九年改为天地分祀,在北郊另建了地坛,而天坛的围墙并未改动。

一般人都认为天坛即祈年殿,这又是一大误会。

年字的本义是五谷丰收的意思,在篆文中从千,从禾,是形。

所以祈年殿实际是帝王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地方,而行礼的场所是殿下的圆台,那并非祈年殿的殿基,其名为祈谷坛。

祈年殿不过是为祭祀时遮避雨雪的房子,初建时为宽!% 间,纵深# 间的黄瓦玉陛重檐重脊的方形大殿,名大祀殿。

嘉靖十七年嘉靖皇帝才将它改建成圆亭式金顶大殿,名大享殿,到乾隆时重修,才建成现在的模样。

据说,在!''( 年的一场雷雨中,祈年殿被雷火所焚,因其楹柱为檀香木,香飘数里。

我们现在见到的祈年殿,是那以后重修的。

真正祭天的地方是圜丘坛,即天坛。

“圜”在汉语中即为天的意思。

易经《兑卦》中说:“乾为天,为圜。

”《楚辞·天问》中也有“圜则九重,孰营度之”的句子,即“天有九重,是谁在主持经营它呢?”这座汉白玉石坛与祈年殿一样,是我国古代的优秀建筑。

因圜丘是祭天的地方,所以其建筑尺寸只能使用“天数”,不能用“地数”。

所谓“天数”,即一、三、五、七、九等奇数。

因《周易》上说:“阳卦奇,阴卦偶。

”天为阳,故只能用奇数。

所以修建时,全部结构都是用“鸳鸯尺”丈量出来的。

“鸳鸯尺”即古尺与今尺合用,用古尺丈量坛面直径,用今尺丈量坛高。

坛三层,顶层直径九丈,为“一九”,中层!"丈为“三五”,底层%! 丈为“三七”,全为“天数”。

三层合计)" 丈,为“五九”,正好符合《周易》中“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的吉兆。

《周易》中还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于是顶层的中心安放圆形中心石,又称太极石。

太极石四周嵌九块扇形石板,以后逐层递加,均为九的倍数,共九层,合九九之数,又象征天有九重。

天帝的牌位就安放在太极石上,象征天帝高居九重天上。

中层、底层的石板数也均为九的倍数。

坛面周围的栏板数也有象征意义,顶层四面栏板,每面!' 块,共*% 块,中层!$' 块,底层!'$ 块,总计# $块,合“一周天”# $ 度之数。

正因此坛修建奇巧,所以乾隆特地赏赐给工匠头目们六品、七品、无品级三等顶戴。

圜丘之南为昭亨门,门西有# 座大石台,是树立灯杆用的。

杆长原制为( 丈( 寸。

灯径 尺,高' 尺,如一间小房,里面点燃铸有龙纹的“蟠龙通宵宝蜡”。

蜡是用川、桂进贡的黄蜡制成,长) 尺,粗! 尺,点燃后不灭,不流油,不必剪烛花,可连续燃烧!% 小时,是珍贵的工艺品。

天坛,这么一个庄重严肃的场所,竟还有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名叫“鬼门关”。

祭祀时用的禽畜养在牺牲所,在圜丘、祈谷两坛之西,而宰牲亭及制做贡品的神厨,却在两坛之东。

按规定,祈年门与成贞门间的神道上,除飞鸟无法禁止外,是禁止任何活物通过的,祭祀用的禽畜也不许经过昭亨门与北天门。

于是人们在神道下修了个门洞形隧道,祭祀用的牛羊鸡兔等从此送宰牲亭宰杀,因其一去无回,故此处人称“鬼门关”。

当时还传说洞中闹鬼,关着犯了天规的天师,所以人们都不敢随便出入这一地区,祭祀时从祀人员也尽量绕开这里,以免惹鬼上身,沾染晦气。

天坛中还曾有过许多特产,其一是水。

北京城内苦水井居多,而天坛内神厨的井水却是甜的。

道士们说,这口井上通天河,是神水,以此骗人钱财。

王士祯的一首诗中就写道:“京师土脉水甘泉,顾渚春芽枉费煎。

只有天坛石好,清波一勺买千钱。

”价格也真够贵的。

此外,天坛的沙参、益母膏、龙须菜也曾很出名。

龙须菜本为一种普通野菜,但因康熙特别喜欢吃天坛的龙须菜,并列为御膳房贡品,一下子竟然身价百倍,不到京城著名的大饭馆,人们就吃不到它。

到同治时,天坛龙须菜不再入宫,达官贵人们也就不再光顾它了。

天坛的沙参与益母膏是货真价实的好药材。

龙其是益母膏,一度为北京名产,曾被洋商看中,是我国最早的出口商品之一。

益母膏的主要原料益母草,本是野生的。

天坛神乐观的道士将野生药草移到天坛内刻意栽培,当然长得更好,药效更大。

北京一首竹枝词就写道:“方茎紫萼产天坛,芟草熬膏性入肝。

疗血补虚能益母,儿将买去孝何安?”当然,这两种药在道士们的口中自然又被吹成神药了

介绍一下北京天坛

北京天坛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天坛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

它的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瑰丽的建筑装饰,被认为是我国现存的一组最精致,最美丽的古建筑群,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总面积为273万平方米。

天坛包括圜丘和祈谷二坛,围墙分内外两层,呈回字形。

北围墙为弧圆形,南围墙与东西墙成直角相交,为方形。

这种南方北圆,通称“天地墙”,象徵古代“天圆地方”之说。

外坛墙东、南、北三面均没有门,只有西边修两座大门--圜丘坛门和祈谷坛门(也称天坛门)。

而内坛墙四周则有东、南、西、北四座天门。

内坛建有祭坛和斋宫,并有一道东西横墙,南为圜丘坛,北为祈谷坛。

除祈谷坛和圜丘坛之外,天坛还有两组与众不同的建筑群,即斋宫和神乐署。

斋宫实际是座小皇宫,是专供皇帝举行祭祀礼前斋戒时居住的宫殿,也有城河围护。

神乐署则是隶属于礼部太常寺之下,专门负责祭祀时进行礼乐演奏的官署。

它是一个常设机构,拥有数百人的乐队和舞队,平时进行排练,祭祀时负责礼乐。

署衙的位置在外坛西部,与斋宫隔墙相邻,是一组标准的衙署建筑。

天坛面积辽阔,相当于紫禁城的四倍。

在极小占地的建筑周围种植着苍松翠柏,深绿颜色在古代表示崇敬、追念和祈求之意。

这也是在坛、庙、陵寝种植松柏的原因。

进入天坛,树木葱郁,尤其在南北轴线和建筑群附近,更是古柏参天,树冠相接,把祭坛烘托得十分肃穆。

据统计,天坛仅古柏就有4000株。

祈谷坛上为祈年殿。

殿高33米,直径24.2米,宏伟壮观,气度非凡,是昔日北京的最高建筑之一。

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取名大祀殿,为宽12间,纵深36间的黄瓦玉陛重檐垂脊的方形大殿。

大祀殿与其说是祭坛,不如说是一座宫殿,后来嘉靖皇帝旨意拆除,并于1545年在大祀殿原址上建成大享殿,清王朝建立后,用它来举行祈谷礼。

1751年,正式将大享殿更名为祈年殿。

清干隆十六年(1751年)重修祈年殿,更换蓝瓦金顶。

光绪十五年(1889年)八月二十四日,雷雨交加,祈年殿不幸被雷电击中,焚烧。

因楹柱为檀香木,香飘数里。

据传,北京古建筑材料中有着名的四宝,即祈年殿沉香木楹柱,太庙前殿正中三间沉香木梁柱,颐和园佛香阁内铁梨木通天柱,谐趣园中涵远堂内沉香木装修格扇。

现在所看到的祈年殿,是雷击后重修的,其形状和结构都与原来的一样。

祈年殿是一座宏伟而又极具民族风格的独特建筑,鎏金宝顶三层出檐的圆形攒尖式屋顶,覆盖着象徵“天”的蓝色琉璃瓦,层层向上收缩,檐下的木结构用和玺彩绘,坐落在汉白玉石基座上,远远望去,色彩对比强烈而和谐,上下形状统一而富于变化。

它的构造比皇穹宇复杂,外部是三层高阁,内部则是层层相叠而环接的穹顶式,仿佛像砖砌的券殿,但又没有一砖一石,全部采用木结构,28根大柱支撑着整个殿顶的重量。

内外楹柱各12根,中间四根楹柱叫通天柱或龙井柱,高18.5米,大头直径1.2米,古镜式的柱础,海水宝相花的柱身,沥粉堆金,支撑着殿顶中央的“九龙藻井”。

三音石:皇穹宇殿门外是一条由大长方石铺成的甬路,站在甬道第三块石板上,敝开殿门,并将全殿窗户紧闭,使殿门到殿内正中神龛之间没有任何障碍物,然后面对殿门说话,就可以听到非常洪亮的三声回声,而且站在殿外任何地方都可以听到。

由于这声音是在供奉“皇天上帝”的建筑里发出来的,而且回声很大,因而就有“人间偶语,天闻若雷”之说。

于是又称这些石板为“天闻若雷石”。

还称这些石板为“三才石”,即取天、地、人三才之意。

人们必须是站在人石上说话,为让“皇天上帝”听到,还必须打开殿门,而说话的回声便是“皇天上帝”的回答。

其实,这种奇妙的现象,正是因为皇穹宇的殿门高,而石阶下面的第三块石板和殿门以及殿内神龛上面的殿顶形成一条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站在第三块石板上说话,声波可以沿着斜线直接传入殿内,碰到圆形殿壁、殿顶后再返回殿外。

又因第三块石板位于垣墙的中心,所以站在这里击掌,都能听到它的回声,只是由于声波传播的距离不同,所以才会听到次数不同的回声。

由于其他石板与殿门和殿内的壁三点之间难以形成直角三角形的斜线,所以即使站在那里的其它石板上击掌或说话,就不可能听到回声。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围墙。

墙高3.72米,厚0.9米,直径61.5米,周长193.2米。

墙壁是用磨砖对缝砌成的,墙头覆着蓝色琉璃瓦。

围墙的弧度十分规则,墙面极其光滑整齐,对声波的折射是十分规则的。

只要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而立,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声波就会沿着墙壁连续折射前进,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无论说话声音多小,也可以使对方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声音悠长,堪称奇趣,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

所以称之为“回音壁”。

圜丘坛在天坛南半部,始建于嘉靖九年(1530年),坐北朝南,四周绕以红色宫墙,上饰绿色琉璃瓦,俗称“子墙”。

子墙四周各有一大门。

北门叫成...

关于北京天坛的传说

展开全部 天坛益母草的传说 天坛周围长约十里,在正阳门、永定门之间,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一四二○年)修建。

天坛里是有这么一种益母草的,民国以前,天坛里还住着几家卖“益母膏”的药店,民国以后,才迁出了天坛。

天坛这一群古建筑物,可以说是世界闻名的。

什么祈年殿啊,皇穹宇啊,圜丘啊,回音壁啊,都是人们熟悉的名字,很多商品,还用祈年殿图片,做了商标呢。

天坛的建筑,这里不说了,单说天坛里有一种奇怪的草:嫩芽可以当菜吃,叫做“龙须菜”;长大了、成熟了,可以用茎子、叶子熬药,是治妇女病的一种有效药,叫做“益母草”,熬出来的药叫“益母膏”;种子也是妇科药,叫做“茺蔚子”。

天坛里怎么这么多益母草呢?民间却传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说故事的人说:在早年没有天坛以前,这里还没圈在城里以前,这里也是一大片黄土地,住了好多庄稼户,他们也是耕种锄刨的打地里找粮食。

在这里,住着一家姓张的庄户,老头子死了二年多了,光剩下一位老大娘,老大娘没儿子,只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大闺女,母女俩过着这缺人少钱的苦日子。

老大娘因为思念丈夫,又发愁没人给她们种地,日子一多,就生了病了,病一天比一天沉重,老大娘着急了,张姑娘更着急了。

请了好多位医生,吃了好多的药,怎么也不见效。

就在秋天庄稼收净了的时候,张姑娘打好了主意:到北山去找灵药。

还是在她小的时候,爸爸、妈妈给她说故事,说北山的老山老峪里,灵药可多了,只要不怕爬山,找到这种灵药,什么重病都能治得好。

张姑娘早记在心里了。

这时候,她要到北山去找药了,就告诉了妈妈,妈妈不放心,说:“你一个小姑娘,怎么能走这么远的路呀!”张姑娘说:“妈放心,我会一路上小心留神的。

”她托咐了隔壁的一位大娘,替她照管妈妈,她带上干粮,就出门到北山找灵药去了。

出了家门,张姑娘发愁了:北山在哪里呢?她想:北山一定在北边,朝北走吧!走了一天,看见山了,又走了三天,还没到北山,可是,张姑娘瞧见的山,到底是越来越近了。

这一天,来到了一座山口,张姑娘正想:是不是进这座山口呢?就瞧打山口里,走下一个白胡子老头儿来。

老头儿瞧见张姑娘,乐了乐说:“姑娘,你一个小姑娘,到深山老峪里干什么去呀?”张姑娘就把妈妈怎么有病,自己怎么要到北山找灵药的事,说了一遍,说完又问白胡子老头儿:“老爷爷,这出里有灵药吗?”“有,有。

”“老爷爷,上山怎么走呀?”白胡子老头儿笑了笑,回手向山里一指,说:“小姑娘,你打这儿上山,左拐七道湾,右拐八道湾,饿了吃松子,渴了喝清泉,瞧见地上天,灵药到手边。

”张姑娘听老爷爷象唱曲似的说话,她心里明白了,就是不懂什么叫“瞧见地上天”,刚要问老爷爷,那白胡子老头儿早就出了山口,走得很远了。

张姑娘上山吧,她真往左拐了七道湾,往右拐了八道湾,饿了捡些地上的大松子吃,渴了就趴在山泉旁边喝点清水,□了就在山坳里睡一觉,醒了还是往山上走。

记不得走了几天了,这一天,张姑娘走到一个小山顶上了,山顶上有一个小水池子,池子里的水清极了,天上的一缕缕白云,都照到池子里了。

张姑娘正在这里发愣,就听见身背后有姑娘们说话的声音。

张姑娘一回头,瞧见两个小姑娘朝她走来,一个穿的是一身雪白色衣裳,一个穿的是一身淡黄色衣裳,上面绣着白梅花,长得可美丽了。

走近了,那个穿白衣裳的姑娘笑了,说:“姐姐,发什么愣?不认识我们这‘地上天’吗?”张姑娘一听说“地上天”,高兴极了,说:“姐姐们有灵药吗?快救救我妈妈吧!”穿花衣裳的姑娘说:“姐姐不用说了,白胡子公公都告诉我们了。

我这里有一口袋灵药,回家熬成膏子,给大娘吃了就好了。

”说着,递过一个小口袋来。

穿白衣裳的姑娘说:“这口袋里,还有灵药的种子呢,大娘病好了以后,姐姐可要把这些种子撒在地边上,让它自己生长,再有得了大娘这样病的人,就不怕了。

”穿花衣裳的姑娘说:“姐姐赶快回家吧,我们不送姐姐了。

白妹妹的话,姐姐要记住了!”张姑娘千恩万谢地向两位姐妹道了谢,回身向山下走了去。

走了不远,张姑娘真舍不得这两个好心的姐妹,她想再瞧瞧这俩姐妹,她回头一瞧,哪里还有穿白衣裳、穿花衣裳的姑娘?只见一只白鹦鹉、一支梅花鹿,打“地上天”那里正往西飞呢,跑呢。

说也奇怪,张姑娘来的时候,走了七天并八夜,回去的时候,很快就到了家。

张姑娘到了家,就把灵药熬了,给妈妈吃了,没过几天,妈妈病好了,张姑娘和邻居们都高了兴。

张姑娘把口袋里的灵药种子,撒遍了这一块土地的地边上,春天出了深绿色的嫩芽,夏天又长成了灵药,秋天灵药又结了种子,一年比一年多。

妇女们有病的,便照着张姑娘传的法子,熬灵药治好了病。

灵药叫什么名字呢?大伙儿说:“好心的张姑娘,千辛万苦地给妈妈找来了灵药,给妈妈治好了病,咱们就管它叫益母草吧。

”“益母草”的名字,就流传下来了。

后来,不知道又过了多少年,北京有了“皇上”了;也不知道传到哪一个“皇上”的时候,这个“皇上”要拜求“老天爷”保佑他了,就在这块长着益母草的土地上,盖了一座天...

描写五岳的古诗句

展开全部 描写五岳的诗句之——东岳泰山 1、最喜健步十八盘,玉皇顶上众山揽。

自然文化双遗产,五岳独尊雄泰山。

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杜甫 3、正气苍茫在,敢为山水观?阳明无洞壑,深厚去峰峦。

牛喘四十里,蟹行十八盘。

危襟坐舆笋,知怖不知欢。

《泰山》张岱 4、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玉女四五人,飘摇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游泰山》其一 李白 5、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游泰山》其二 李白 6、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

凭崖揽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游泰山》其三 李白 7、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暝。

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

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

《游泰山》其四 李白 8、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长松入云汉,远望不盈尺;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终当遇安期,于此炼玉液。

《游泰山》其五 李白9、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晖,玉真连翠微

想像鸾凤舞,飘飖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

《游泰山》其六 李白10、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

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送范山人归泰山》李白 11、泰山之阳,汶(wèn)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登泰山记》 姚鼐 【描写五岳的诗句之——西岳华山】 1、五峰并雄入云端,五花并蒂帝都畔。

奇山奇石奇苍松,险峰险路险登攀。

2、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

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李白 3、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

众水背流急,他山相向重。

树黏青霭合,崖夹白云浓。

一夜盆倾雨,前湫起毒龙。

《华山》 张乔 4、群峰郁初霁,泼黛若鬟沐。

失风鼓唅呀,摇撼千灌木。

木叶微堕黄,石泉净停绿。

危磴萝薜牵,迥步入幽谷。

我心寄青霞,世事惭苍鹿。

遂令巢许辈,于焉谢尘俗。

想是悠悠云,可契去留躅。

《华山西冈游赠隐玄叟》 顾况 5、玉女洗头盆,孤高不可言。

瀑流莲岳顶,河注华山根。

绝雀林藏鹘,无人境有猿。

秋蟾才过雨,石上古松门。

《马戴居华山因寄》 贾岛 6、洪垆作高山,元气鼓其橐。

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

灵迹露指爪,杀气见棱角。

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托。

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

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

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

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华山歌》 刘禹锡 7、华岳独灵异,草木恒新鲜。

山尽五色石,水无一色泉。

仙酒不醉人,仙芝皆延年。

夜闻明星馆,时韵女萝弦。

敬兹不能寐,焚柏吟道篇。

《游华山云台观》 孟郊 8、独上上方上,立高聊称心。

气冲云易黑,影落县多阴。

有云草不死,无风松自吟。

会当求大药,他日复追寻。

《华山上方》 裴说 9、碧莲重叠在青冥,落日垂鞭缓客程。

不奈春烟笼暗淡,可堪秋雨洗分明。

南边已放三千马,北面犹标百二城。

只怕仙人抚高掌,年年相见是空行。

《东归望华山》 吴融 10、异境良难测,非仙岂合游。

星辰方满岳,风雨忽移舟。

喷月泉垂壁,栖松鹤在楼。

因知修养处,不必在嵩丘。

《宿华山》 许棠 【描写五岳的诗句之——中岳嵩山】 1、中州峻岳似画屏,夏听松风秋赏红。

书院古柏武帝封,少林禅院少林功。

2、三十六峰危似冠,晴楼百尺独登看。

高凌鸟外青冥窄,翠落人间白昼寒。

不觉衡阳遮雁过,如何钟阜斗龙盘。

始知万岁声长在,只待东巡动玉鸾。

《望嵩山》 吴融 3、独背焦桐访洞天,暂攀灵迹弃尘缘。

深逢野草皆疑药,静见樵人恐是仙。

翠木入云空自老,古碑横水莫知年。

可怜幽景堪长往,一任人间岁月迁。

《游嵩山》 熊皎 4、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监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