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胡适给夫人的诗词



胡适写给他老婆的那首诗展开全部胡适小传 胡适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参加“庚款”留学考试时改名胡适,字适之。先生1891年2月17日生于上海大东门外,世为安徽绩溪人。其父胡传(字铁花,号钝夫),清岁贡生

胡适写给他老婆的那首诗

展开全部胡适小传 胡适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参加“庚款”留学考试时改名胡适,字适之。

先生1891年2月17日生于上海大东门外,世为安徽绩溪人。

其父胡传(字铁花,号钝夫),清岁贡生,官至淞沪厘卡总巡、台东直隶州知州,有著作《台湾纪事两种》传世。

先生一生领尽风骚,1962年2月24日于中央研究院院长任上逝世,享年72。

胡适5岁开蒙,在绩溪老家私塾受过9年旧式教育,打下一定的旧学基础。

1904年到上海进新式学校,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并开始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白话文章

1910年夏赴美留学,先入康乃尔大学习农科,后转入文科;1915年进哥伦比亚大学,追随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学习哲学。

1917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古代中国逻辑方法之进化》。

在此期间,胡适热心探讨文学改良方案,并试作白话诗。

而与《新青年》主编陈独秀的通信,以及《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的发表,更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文学革命。

同年胡适学成归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至此一发而不可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

五四时期,胡适连续撰写《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文,提倡“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并相继完成《国语文法概论》、《白话文学史》等著作,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而成为现代中国人重要的思想和交流工具起了决定性作用

1、开怀一笑---胡适的故事 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胡适(1891--1962年)是属兔子的,他的夫人江冬秀是属老虎的,胡适常开玩笑说:"兔子怕老虎。

"当时就流传了胡适怕老婆的笑话。

有一次,巴黎的朋友寄给胡适十几个法国的古铜币,因钱有"PTT"三个字母,读起来谐音正巧为"怕太太"。

胡适与几个怕太太的朋友开玩笑说:"如果成立一个怕太太协会',这些铜币正好用来做会员的证章。

"胡适经常到大学里去讲演。

有一次,在某大学,讲演中他常引用孔子孟子、孙中山先生的话。

引用时,他就在黑板上写:"孔说","孟说","孙说"。

最后,他发表自己的意见时,竟引起了哄堂大笑,原来他写的是:"胡说"。

2、抗战期间,胡适任驻美国大使,有一记者写了一篇关于胡适的报道,说胡适是个收藏家,一是收藏洋火盒,二是收藏荣誉学位。

...

蒋百里的夫人及子女今何在

展开全部 蒋百里(1882年-1938年),民国时期著名军事学家, 1912年蒋百里在北京 与广东李浴日、云南杨杰同为中国军事学巨擘,驰名海内外。

晚清浙江杭州府海宁州硖石镇人。

以字行,晚号澹宁,笔名飞生、余一。

名字出自《周易·震卦》“震惊百里”。

祖父蒋光煦(号沐公)是著名的藏书家、刻书家,建“别下斋”藏书楼一座,贮书10万册,刻印《别下斋丛书》、《涉闻梓旧》等多种书籍流传于世。

父亲蒋学烺(号壶隐),因生下来缺左臂,沐公不喜欢他,送他到寺庙出家做小沙弥。

长大还俗学医,悬壶济世,娶浙江海盐秀才、名医杨笛舟的独生女杨镇和为妻。

她是贤妻良母,又通文墨,成为蒋百里的启蒙老师

蒋百里13岁时父亲亡故,与母亲相依为命。

出家人不能归族,其父未得到遗产,家庭生活困苦。

其时蒋百里的叔父蒋世一延请老秀才倪勤叔给自己的孩子授业。

喜欢读书的蒋百里经常溜到书房里去听讲,倪勤叔见他聪慧,顿生爱才之心,知道他家境清寒,就对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是可造之才,我愿教百里读书,不收‘束修’(按当时的习俗,未做诗文的学生每年6元至8元大洋,已开笔的8元至12元)。

”从此穷学生就从倪勤叔读书,学习诗文。

蒋百里过目不忘,除了能熟背四书五经,课余还读《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等古典小说,爬上茶馆茶桌,手舞足蹈,绘声绘色地讲上述故事给茶客听,被誉为“神童”。

中日甲午之战,深深地刺激了蒋百里。

15岁时他经常手捧《普天忠愤集》,挑灯夜读,读至热血沸腾处,放声痛哭,泪如雨下,立誓为国效命。

1898年,戊戌变法,16岁的蒋百里考中秀才。

受维新思想的影响,渴望读到新书。

恰逢双山学院购进了四大橱经、史、子、集和时务、策论、算学、格致等书。

听到这个消息,蒋百里真如穷人得着了宝藏,请求老师早一二小时放学,让他到双山书院中看书。

蒋百里如饥似渴地吸吮知识,以研读文学一类为多。

[2] 1900年春,蒋百里18岁时,应同邑桥镇孙氏之请,聘为塾师。

不久在方雨亭县令的介绍下,蒋百里到林迪臣创办的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就读深造,同学中有钱学森之父钱均夫等人。

1901年,方县令、林知府、陈监院(陈仲恕)3人共同出资,送蒋百里东渡日本留学。

光绪卅一年(1905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科第十三期毕业班毕业,轻松夺魁[3] ,在所有日本毕业生面前把代表第一名的日本天皇佩剑带走[3] 。

1902年,中国留日学生已达3000人左右,大多思想激进,倾向革命。

同年,蒋百里当选为中国留日学生大会干事,并组织“浙江同乡会”,又于1903年2月创办大型综合性、知识性杂志《浙江潮》。

该杂志32开本,月刊,每期约8万字,行销国内,鲁迅先生积极支持《浙江潮》,每期都寄回国内让亲友阅读,他的第一批作品《斯巴达之魂》等,即发表于《浙江潮》。

身系上海狱中的章太炎先生的诗文也在该刊登载,《狱中赠邹容》一诗万人争诵。

百里将军对日本人的军事评价不高,但是他后半生和日本结缘不少。

他是国民政府对日作战计划的主要设计者,他编著的《国防论》成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军队的战略指导依据。

在这部让蒋百里耗尽心血的千钧之作的扉页上,将军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样的字句:“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

”八年抗战的战场上,无数百里将军在保定军官学校、在陆军大学带出来的国防军子弟浴血沙场,成为中国军队高层指挥官的柱石。

蒋百里为《浙江潮》所写的发刊词,情文并茂,传诵一时。

他又以飞生、余一等笔名,发表《国魂篇》、《民族主义论》等长篇论文连载,宣扬民主革命,提倡民族精神

立论独到,条理清晰,文辞流畅,感情奔放,颇类梁启超文笔;而他倾向革命,又不同于梁启超的改良主义,颇受读者注意。

1906年留学德国。

武昌起义后,任浙江都督府总参议。

19 12年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1913年,任袁世凯总统府一等参议。

1917年,任黎元洪总统府顾问。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蒋百里正与梁启超等一起去欧洲考察

次年春回国,正值国内提倡新文化,一时如风起云涌。

梁启超深感于欧洲的文艺复兴,决心放弃政治生涯,全力从事新文化运动,蒋百里积极参与,成了梁氏最得力的助手,号称“智囊”。

他不仅出主意,更著书立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战将。

1923年同胡适组织新月社。

1925年任吴佩孚部总参谋长。

1933年赴日考察,认为中日大战不可避免,拟定多种国防计划.呼吁国民政府备战。

1935年,任军事委员会高等顾问。

1936年赴欧美考察,回国后倡议发展空军

1937年9月,他以蒋中正特使身份出访意、德等国,回国后发表《日本人》及《抗战基本观念》,断定日本必败,中国必胜。

1938年8月代理陆军大学校长。

1913年6月18日凌晨5点,天刚灰亮,保定军校校长蒋百里就召集全校两千余名师生紧急训话。

他身着黄呢军服,腰挂长柄佩刀,足蹬锃亮马靴,站在尚武堂石阶上一脸沉痛:“初到该校,我曾宣誓,我要你们做的事,你们必须办到;你们希望我做的事,我也必须办到。

你们办不到,我要责罚你们;我办不到,我也要责罚我自己。

现在看来,我未能尽责……...

求胡适与江东秀的爱情故事!

展开全部 胡江二人的婚姻出于偶然。

小时候,胡适随母亲到姑婆家看民间的社戏,适逢江母也来了

江母看到小胡适眉清目秀,聪敏伶俐,就有意招他为女婿。

但胡母未曾答应。

她考虑到江冬秀比胡适大一岁,不合时俗。

而且,江冬秀属虎,据民间说法,属虎的女人将是母老虎。

但江母并不考虑这些,只一意招胡适为婿。

江母托胡适的本家叔叔为媒。

这位媒人说动了胡母,于是就合一下八字试试。

不料,八字正相合,一来二去,胡适与江冬秀的婚姻就定下来了,也未征得胡适的同意。

那年胡适太小,等他到了明白“结婚”这两个字含义的年龄,已经是木已成舟了。

订婚后,胡适到上海读书,留学美国,一去十多年,直到1917年回家结婚,从未见过江冬秀一面。

所以胡适的婚姻是不折不扣的旧婚姻。

这对于中国新派的第一号人物来说,与其说是滑稽,不如说是讽刺。

胡适幼年丧父,是母亲一手将他抚育成人,慈母的影响在胡适一生中都不绝如缕,使他受益,更使他想冲破而无法冲破。

所以,胡适虽然极力主张婚姻自由,主张破除陋习,但是为了不让母亲伤心,他接受了这份“苦涩的礼物”。

他们之间有爱情可言吗? 一次,胡适病了,不认识多少字的江冬秀写信问候他。

胡适为此曾写了一首诗:“病中得他书,不满八行纸;全无要紧话,颇使我欢喜。

”这首诗几乎代表了胡适终生对江冬秀的感情,只是“欢喜”而已。

1917年冬,时任北京大学教授的胡适回故乡完婚。

从他们结婚照上看来,江冬秀长相极为一般,但是眉宇之间却隐隐透出一股杀气。

而胡适恐怕还没有尝过老婆的厉害,笑得和一朵花一样。

婚后,胡适为使冬秀照顾母亲,就自个儿回了北京。

直到1918年,江冬秀才离开乡村,到胡适身边。

自此以后,天涯海角,江冬秀总是伴随着他。

以至于唐德刚戏言:“胡适大名重宇宙,小脚太太亦随之。

”新婚燕尔,小夫妻的感情还是不错的,他们一起逛琉璃厂,出入于各大古董店;一起去前门大栅栏买东西、看戏。

空闲时,相约到便宜坊去打牙祭。

前门和大栅栏都是北京著名的商业区,车水马龙,人流如潮。

前门位于北京的中轴线上,十分繁华。

大栅栏东起前门,西至煤市街,在北京人人皆知。

至于便宜坊更是北京著名的老字号了,它在菜市口米市胡同,这里的焖炉烤鸭全国驰名,与全聚德比起来,甚至更正宗一些。

每适佳节,江冬秀都要按照家乡的风俗来过节日。

元宵节,端阳节,中秋节,她都要做徽州菜,在这些节日,找些朋友欢叙一次,吃些家乡菜,真是一件欢乐的事情。

江氏还擅长做腊八粥,胡适则是最爱吃不过,有一次与程仰之打赌吃腊八粥,结果胡适赌输了。

欢聚之时,他是最高兴不过的,还经常讲一个怕老婆的玩笑,他说:“太太年轻时是活菩萨,怎好不怕!中年时是九子魔母,怎能不怕;老了是母夜叉,怎敢不怕!”说完后,自己都哈哈大笑起来。

胡适开玩笑时决不会想到,这些玩笑日后竟会一一应验。

爱热闹的江冬秀一过年总要拉着胡适去逛北京的庙会,尤其是厂甸庙会。

胡适逛厂甸的主要目的是为买书和一些小件文物。

琉璃厂是由书摊、书铺逐渐发展起来的。

因此,在厂甸庙会上,书摊也占有重要地位。

大书摊多在海王村公园和土地祠内,出售的多为线装书,其中不乏精刻孤本。

书摊是文人学者经常涉足并流连忘返之处。

很多学者尽管是挚友,但由于彼此都很忙,平时很少见面,但往往在厂甸的书摊上不期而遇。

此外,庙会还有很多玩具,还有许多江冬秀喜爱的小吃摊,大糖葫芦、杏仁茶、茶汤、豆汁、棉花糖以及各种传统小吃应有尽有,处处充满节日的喜庆气氛。

江冬秀平时在家里喜欢打扑克,做安徽锅,请客,爱热闹,家里常常高朋满座。

她在厨艺上可是一把好手。

胡适的朋友石原皋30岁的时候,家眷都还在家乡,单身在外,江冬秀就热情的要为他过生日,在胡适的家里请了两桌客,江冬秀亲自下厨,大菜里有一个徽州著名的“一品锅”,这是一只大铁锅,口径差不多有二尺,热腾腾的端了上桌,里面还在滚沸,一层鸡,一层鸭,一层肉,点缀着一些蛋皮饺,紧底下是萝卜白菜。

胡先生详细介绍这一品锅,告诉客人这是徽州人家待客的上品,酒菜、汤,都在其中矣。

对于胡太太的烹调本领,他赞不绝口的还有一个大砂锅,里面有三斤重的一只大母鸡,三四斤重的一只蹄膀,三十六个鸡蛋,全家吃的兴高采烈,不亦乐乎。

石原皋只花了十几块钱的买菜钱,其他的都是胡家的。

这一天,初得贤妻的胡适在朋友面前特别有面子。

出乎胡适之预料,江冬秀并不像一般的乡村女子那样羞怯、胆小,这样一个琐碎的女人却有一种男子的气概。

她颇能果断,而且具有一种泼辣的办事能力

到北京后,梁实秋要和他好脾气的太太离婚。

江冬秀看不过去,就帮助梁妻。

闹到法庭打官司的地步,江冬秀也不害怕,亲自到庭为梁妻辩护,终于使梁实秋败诉,这事在当时轰动了整个京都。

江冬秀的胆大由此可见一斑。

夫妻两个也常常以此作为笑谈。

胡适:爱情和婚姻的区别

展开全部 胡适的爱情与婚姻胡适说,配偶而又兼为智识上的伴侣几乎是不可能的,智识上之伴侣不可得之家庭,犹可得之于朋友,此吾所以不反对吾之婚事也。

正因为这样,胡适与包办之夫人能共其一生。

他就是在这样“迁就容忍”的心情下,接受了他的婚姻。

而胡适所说的“智识上的伴侣”就包括美国姑娘韦莲司。

胡适1916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导师是杜威。

胡适1918年结婚,且把此时写信告诉韦莲司。

韦莲司是哥伦比亚大学图书管理员,一生单身,俩人一直通信。

胡适1927年4月10日的信中说,“我是十三年以前知道你的生日的,从此,一直不曾忘记过。

我从你的一个银匙上,知道了你生在哪一年。

你差不多长我五岁,但我觉得你总是年轻的。

”回国十年后,胡适应邀到哥伦比亚大学,与韦莲司重逢了,后来,韦莲司信中说,让你走是如此的艰难,老友!你们两人是同一个不合理制度下的牺牲品。

生命充满了离合聚散,在离合聚散之间,我们工作

又过五年,1933年,胡适访美,两次看望韦莲司。

后来韦莲司信中说,你已经全然地了解了我,那个胸部扁平而不善持家的我,那个头脑不清而又不得体的我。

我简直不能相信,你竟爱上了这么一个可怜的东西。

然而,你的爱却裹住了我。

没想到,我会如此爱你,我崇拜你,超过所有的男人!如我跟你所说的,一堵高不可测的石墙,只要我们无视它的存在,它在一时之间就能解体消失。

胡适回信的结尾说,我还是觉得这两次去绮色佳看你,给了你许多麻烦。

我真诚地希望你能渐渐回复到平静的生活。

1942年,一位美国男子向已过了五十岁的韦莲司求婚,韦莲司拒绝了,这是最后一次机会

韦莲司后来说,我永远无法和我唯一想结婚的人结婚。

1962年2月,胡适在台湾去世,已经77岁的韦莲司无法来参加葬礼,她委托胡适之子在其墓前献上了一个小小的不显眼的花篮。

同时提出,将自己的毕生积蓄几千美元捐出来作为胡适著作译成英文和出版的费用。

1965年1月,已经80岁的韦莲司整理好与胡适的全部书信,寄给了胡适的妻子江冬秀,保存在了台北胡适纪念馆。

1971年2月,韦莲司孤寂地死在加勒比海东南的一个小岛上,享年86岁。

正像元好问的诗所写的,“问人间情为何物,直叫人此生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痴几回安适?”胡适还有另外的婚外情,与嫂妹曹诚英。

胡适《西湖》诗中写道:“然而西湖毕竟可爱,轻烟笼着,月光照着,我的心也跟着湖光微荡了。

前天,伊也未免太绚烂了!我们只好在船篷阴处偷窥着,不敢正眼看伊了!”“多谢你能来,慰我山中寂寞,伴我看山看月,过神仙生活。

”这件事,徐志摩在胡适家说漏了嘴,江冬秀拿菜刀以死相拼。

费了很大劲才平息了这事。

曹诚英学胡适所爱之农学,又去胡适的母校康奈尔大学读书,终生未嫁,1972年病逝,要求将骨灰埋在通往胡适家乡上庄的公路旁。

胡适与江冬秀的关系

胡适的家庭“三从四得”:”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了要盲从;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打骂要忍得,太太花钱要舍得。

”胡适还说,“她干涉我病里看书,常说‘你又不要命了!’我也恼她干涉我,常说‘你闹,我更要病了!’我们常常这样吵嘴,每回超过也就好了。

”“情愿不自由,便是自由了!”

关于爱情的诗词

我愿与君相知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汉 ;卓文君〈白头吟〉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稹〈离思〉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 ;刘禹锡《竹枝词》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无题〉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 杜秋娘〈金缕衣〉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李白《清平调之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桐》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李煜 《更漏子 金雀钗》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朱淑真〈山查子〉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玉楼春〉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生〈千秋岁〉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虞美人〉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苏轼〈江城子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

秦观〈鹊桥〉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元徐再思《蟾宫曲*春情》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清;史清《溪佚题》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黄増《集杭州俗语诗》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曹雪芹《红楼梦》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民国;梁启超 几次细思量 情愿相思苦! 胡适〈生查子〉 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宋;欧杨修《玉楼春》哎!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古人云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思 日日相思夜未眠,笑问人间何处无,苦苦盼望能相见。

笑看人生过一世。

次次相见不相问,不必伤心不流泪,偷偷留下这首诗。

悲欢离合人人有。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秋风词 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 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燕子楼 张仲素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无题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无题 李商隐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暮秋独游曲江 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赠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寄人 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

求写秋天的古诗词

展开全部 秋月》 徐志摩 一样是月色, 今晚上的,因为我们都在抬头看—— 看它,一轮腴满的妩媚, 从乌黑得如同暴徒一般的 云堆里升起—— 看得格外的亮,分外的圆。

它展开在道路上, 它飘闪在水面上, 它沉浸在 水草盘结得如同忧愁般的 水底; 它睥睨在古城的雉堞上, 万千的城砖在它的清亮中 呼吸, 它抚摸着 错落在城厢外内的墓墟, 在宿鸟的继续的呼声里, 想见新旧的鬼, 也和我们似的相依偎的站着, 眼珠放着光, 咀嚼着彻骨的阴凉: 银色的缠绵的诗情 如同水面的星磷, 在露盈盈的空中飞舞。

听那四野的吟声—— 永恒的卑微的谐和, 悲哀揉和着欢畅, 怨仇与恩爱, 晦冥交抱着火电, 在这幽绝的秋夜与秋野的 苍茫中, “解化”的伟大 在一切纤微的深处 展开了 婴儿的微笑! 秋 天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金黄的稻束(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是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

静默。

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

《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裷了, 还驮著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一九二三年) 《鸽子》 胡适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三三两两, 回环来往, 夷犹如意,—— 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 (一九一八年) 《秋晨》 于赓虞 别了,星霜漫天的黑夜, 我受了圣水难洗的苦孽, 你方从我的背上踏过, 欢迎啊,东曙,你又已复活! 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睁眼 双手抱住太阳的脚,看 叶颤,花舞,听市声沉醉, 直到落下欢欣的眼泪! (一九三四年) 《沪杭车中》 徐志摩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一九二八年) 《私语》 徐志摩 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池, 一颗憔悴的秋柳里, 一条怯懦的秋枝上, 一片将黄未黄的秋叶上, 听他亲亲切切喁喁唼唼, 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语情节, 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 跟着秋流去。

这秋雨的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 情诗情节,也掉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 跟着秋流去。

(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 《秋月呀》 徐志摩 秋月呀! 谁禁得起银指尖儿 浪漫地搔爬呵! 不信但看那一海的轻涛,可不是禁不住它 玉指的抚摩,在那里低徊饮泣呢!就是那: 无聊的云烟, 秋月的美满, 熏暖了飘心冷眼, 也清冷地穿上了轻缟的衣裳, 来参与这 美满的婚姻和丧礼。

(一九二二年十月六日) 《秋月》 徐志摩 一样是月色, 今晚上的,因为我们都在抬头看—— 看它,一轮腴满的妩媚, 从乌黑得如同暴徒一般的 云堆里升起—— 看得格外的亮,分外的圆。

它展开在道路上, 它飘闪在水面上, 它沉浸在 水草盘结得如同忧愁般的 水底; 它睥睨在古城的雉堞上, 万千的城砖在它的清亮中 呼吸, 它抚摸着 错落在城厢外内的墓墟, 在宿鸟的继续的呼声里, 想见新旧的鬼, 也和我们似的相依偎的站着, 眼珠放着光, 咀嚼着彻骨的阴凉: 银色的缠绵的诗情 如同水面的星磷, 在露盈盈的空中飞舞。

听那四野的吟声—— 永恒的卑微的谐和, 悲哀揉和着欢畅, 怨仇与恩爱, 晦冥交抱着火电, 在这幽绝的秋夜与秋野的 苍茫中, “解化”的伟大 在一切纤微的深处 展开了 婴儿的微笑! (一九三0年十月) 《秋天的梦》 戴望舒 迢遥的牧女的羊铃, 摇落了轻的树叶。

秋天的梦是轻的, 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

于是我的梦静静地来了, 但却载着沉重的昔日。

哦,现在,我有一些寒冷, 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

(一九三一年一月) 《霜花》 戴望舒 九月的霜花, 十月的霜花, 雾的娇女, 开到我鬓边来。

装点着秋叶, 你装点了单调的死, 雾的娇女, 来替我簪你素艳的花。

你还有珍珠的眼泪吗? 太阳已不复重燃死灰了。

我静观我鬓丝的零落, 于是我迎来你所装点的秋。

(一九三五年十月) 《秋》 杜运燮 连鸽哨都发出成熟的音调, 过去了,那阵雨喧闹的夏季。

不再想那严峻的闷热的考验, 危险游泳中的细节回忆。

经历过春天萌芽的破土, 幼芽成长中的扭曲和受伤, 这些枝条在烈日下也狂热过, 差点在雨夜中迷失方向

现在,平易的天空没有浮云, 山川明净,视野格外宽远; 智慧、感情都成熟的季节啊, 河水也像是来自更深处的源...

民国有哪些著名的诗词人?

展开全部 徐志摩,郭沫若,陈寅恪,胡适等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

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

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

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

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

[1]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

1923年成立新月社。

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1926年任光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前身)、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

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

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

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2.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

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他的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

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

胡适信奉实用主义哲学。

3.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

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

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78年6月12日,因病长期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4.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

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

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

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

夫人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

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关于友谊的诗句或名言

友谊是一种温静与沉着的爱,为理智所引导,习惯所结成,从长久的认识与共同的契合而产生,没有嫉妒,也没有恐惧。

——荷 麦 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

——纪伯伦 真友谊象磷火——在你周围最黑暗的时刻显得最亮。

——D.M. 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

——华盛顿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 果 挚友如异体同心。

——亚里士多德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爱因斯坦 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

——纪伯伦 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

——拉法特 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

——莎士比亚 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

——巴尔扎克 单独一个人可能灭亡的地方,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得救。

——巴尔扎克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伊索 两个人交谈,一个人可以洗耳恭听。

但是,三个人则无法互谈这人世最严肃而应深究的事。

爱默生 原谅敌人要比原谅朋友容易。

狄尔治夫人 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象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

巴金 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鲁迅 真正的爱情能够鼓舞人,唤醒他内心沉睡着的力量和潜藏着的才能。

薄迦丘 除了一个真心的朋友之外没有一样药剂是可以通心的。

培根 谈到名声、荣誉、快乐、财富这些东西,如果同友情相比,它们都是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