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关于诗词之美的论文



我身边的诗词之美 作文展开全部 古诗是凝固的旋律,是智慧的乐章,是祖先献给世界的一份厚礼,更是劳动人民用勤劳和睿智筑起的韵律长城。 古诗,文有尽而意深远,是美的享受; 古人,时有尽而智恒远,是爱的凝

我身边的诗词之美 作文

展开全部 古诗是凝固的旋律,是智慧的乐章,是祖先献给世界的一份厚礼,更是劳动人民用勤劳和睿智筑起的韵律长城

古诗,文有尽而意深远,是美的享受; 古人,时有尽而智恒远,是爱的凝聚。

古诗,渗透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即使在新世纪的今天也无处不在。

当你吃饭时,望着桌上香喷喷的饭菜,你可懂得这是“粒粒皆辛苦”的成果;当你熄了灯,仰望满天繁星闪烁时,你可体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意境; 当你深情抚摸长辈们粗糙大手的时候,你可领悟这是“饱经风霜”的见证; 当你敬仰岁寒三友的风姿时,你可品味“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实真”的感受;当你…… 在我们的生活中,古诗到处可见,虽只有寥寥几行字,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

古往今来,诵读古诗的人很多,但懂得欣赏、细细品味的人却不多。

用心领会吧!古诗会引领你穿梭在历史的长河中,畅览在中华民族的古典文化里,尽情遨游在智慧的海洋上,让你回味无穷……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品味古诗,来弘扬传统和古老的文化,让古诗丰富我们的生活,让中华民族的瑰宝发扬光大!...

关于中国古典诗词意境之美的文章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境界自成高格。

? 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

所谓意境美,是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动图景和所体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一种美的形态,它是?意象合一?的艺术升华,是想象空间的艺术化境界。

意境美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多方面的。

本人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经验,将从古典诗词中人物形象、事物之传神及用词之精妙,来浅谈对中国古典诗词中所呈现出来的意境之美的认识。

李白、孟浩然、韦应物等 人为代表创作的山水诗,用自然清新、明艳清丽的语言描物写景,抒情表意,创作出形神兼备、情景交融、诗中有画、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澄明性灵境界。

如李白的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 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 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等等。

事 实上,意境的创造决不仅限于此,意境美是一种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 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形象地说明了诗人追求意境的构思过程。

它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艰苦的探索,若加工不足则失之 浅露,加工太过则失之雕琢。

最高境界是一种不露痕迹的美,正如古代的绘画一样,所传达的是意境中的神韵之美。

如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 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字字平淡无奇而境界自出,其中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其妙处正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它的美在神而不在 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这意境不仅给人以清幽绝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的人又是如此悠然自乐,尘 虑皆空,真令人流连忘返。

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美是中国古代诗人创作诗歌追求的终极目标和最高理想,是对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它从立意命题内容形式上尽善尽美,追求个性与共性并重,微观与宏观统一,主体与客体交融,是浑然天成,自然和谐的审美境界。

总 的说来,意境是诗人和艺术家直觉和理解、情感和思维、意识和无意识相互交融,共处于兴奋状态下所获得的既能恰当地寄托自己的情感心意,又能巧妙地使之生发 延展的知觉表象,它只须抓住那些能唤起特定情感的自然特征,便能以一种洗练,含蓄的形式,给人以强烈的情感上的影响,使景物的特点和人的情怀自然地结合起 来,从而才能普遍引起人的喜悦或为之动容的情感,也就是美感。

浅论诗歌之美

最近一段时间,我在菊斋连续发了一些学术讨论性质的帖子,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这些争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交流,促进诗歌研究的作用,但更大程度上成为唇枪舌剑的战斗,这不是我所希望的。

此外,从很多人对碰虚等人的卫道般的热诚来看,我也修正了以前认为喜欢虚碰诗的人全是诗盲或跟风打手的想法,认为他们确实是在维护自己心目中的诗歌形象。

这种现象引起我深深的思考,碰嘘等人的诗明明很差,在我来看简直是不言而喻的,为什么很多“诗人”、“学者”都赞誉有加呢?因此,在此间,我有意识地和一些对方战壕里的诗友在网上作了较深入的交流,目前对此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看法。

特不揣浅薄,发表出来以供众诗友参考。

诗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这给诗歌鉴赏带来很大的困难。

一些诗友经常说:评诗是很感性的事,没道理可讲。

这种说法既有一定道理,也不是完全合理。

这种观点的致命错误在于,过分夸大了不同主体对诗歌的审美差异,而抹杀了诗歌客体本身之美的相对独立性。

这种观点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迷信“权威”,迷信“多数”,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以我看来,好诗总是可以说出个一二三四。

本文力图从理论层面,对诗歌的评价标准给出我的粗浅想法。

因为我对新诗了解很少,所以这里所提到的诗歌均指旧诗。

什么是好诗,什么是坏诗?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区分好诗与坏诗的标准在于美不美。

这里的美是指广义的美,雄浑是美,沉郁也是美,豪放是美,忧郁也是美,明朗开阔是美,凄楚也是美。

本文不打算从哲学上分析美的本质,仅打算在对一些诗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关于诗歌审美的可操作性的观点。

一、 诗歌之美的来源: 诗歌的美,是整体的美,很难把各种来源割裂开来。

但具体分析,诗歌之美绝大多数缘于以下几个部分: 1、 意象之美。

以意象达情、表义是诗歌的常用手法。

古往今来,众多的优秀诗篇在我们眼前展现了纷繁复杂、无穷远尽的意象。

有雄壮的,“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有深沉开阔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有以动感取胜的,“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有以静取胜的,“明月松间照,青泉石上流”,有意象纷呈的,如:“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有朦胧深致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有阴涩晦暗的,“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有凄惨激越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以怪为美的,“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拿虎螭”;有主体鲜明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有幽怨悲苦的,“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有纤细柔弱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意象多种多样,很难作出无所不包的统计。

塑造意象第一贵鲜明,即写物能抓住其关键特点,作到传神而生动,写人物能抓住其最典型的神态,直入其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如在目前。

如写猪“明日钢刀犹未扰,今朝锦梦莫相违”,写猴“褐尾方藏双股下,红臀已跃从人前”,写女孩的娇嗔“巧嗔忽来风打水,雷霆乍去鸟依人”,写自己“仰天大笑出门去”;第二贵深遂,即深沉博大,或意境开阔,或引人深思,或体现作者深层情感,古人这方面的句子很多,不举例了;第三贵自然,即使意象繁复,也应举重若轻。

写意象有几戒,一戒为写意象而写意象,如李贺,以《箜篌引》为例,同是写音乐,与乐天的《琵琶行》题裁相同,也多用意象,而李贺的全是纯空乱想,故与乐天相差甚远。

前人讥之为诗鬼,盖其多说鬼话之故。

与其相仿的是韩愈。

因此,诗至韩愈李贺,诗格已近卑下。

二戒敷衍,才力不济,一句诗容不下好多意象,可以少写一些,而不要勉强对付,如“鱼跃练波抛玉尺,莺穿细柳织金梭”之类。

第三戒意象为于单薄,如“月渡露中,照见小瓶色淡红”之类,有些妖气,除了这点妖气就什么也没有了,有人论之为有灵气,推为上作,此不知诗者也。

第四戒为意象不自然,如嘘堂的几首咏雨诗,人再无聊也不会用镜子照雨。

再如碰壁的“偶然忆及中肠事,正握杯时手一斜”也是如此,不典型。

2、 字面之美。

诗歌是语言艺术,文字美形式美也是一个主要的美感来源。

字面之美主要包括: (1) 文字的雅致。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对于诗歌尤其如此。

打油诗也有意义深遂,内容充实的,但终不入大雅之堂者,文字太不雅致了。

需要着重指出的,有几种文字是应避免的:第一是文白混杂,如碰壁的“倩谁来收拾汝冰凉骨”,虚堂的“遥远欧伦巴,善护尔之首”,不伦不类,不象个样子;第二是生造词汇,胡乱搭配,如碰壁的“古蟋”“纤鲤”;第三是晦涩不通,如虚堂的“夜灯白欲腐”;第四是故作恶心语,如虚堂的“如肮脏内衣”;第五类是粗豪,如“大将出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地动三山铁臂摇”“乌蒙磅礴走泥丸”“野夫路见不平事,磨损胸中万古刀”之类;第六类是为用典而用典,这类太多了,不举例了;第七类是炼字太过或才力不够...

优美的文章段落,诗词

展开全部 不复制啊,挺好的,直接告诉你是你哪些好了,一楼的什么嘛!复制占位置。

= =+|||诗词的话:1.戴望舒的《雨巷》2.徐志摩的《再别康桥》3.顾城的《别》4.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5.闻一多的《死水》6.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7.舒婷的《致橡树》8.徐志摩的《我不知道风,是在往那一个方向吹》9.余光中的《乡愁》10.席慕蓉的《乡愁》11.北岛的《回答》12.席慕蓉的《楼兰新娘》13.卞之琳的《断章》14.顾城的《小巷》和顾城的《远和近》,在这里,我告诉你,这两首小诗非常短。

15.王蒙的《青春万岁》16.余光中的《等你,在雨中》17.林徽音的《笑》18.废名的《星》19.郑愁予的《错误》20.何其芳的《预言》这是20首我最爱的现代诗,不论你选不选,但我想对你说,这些诗有着美丽而含蓄的内涵,希望不管怎样,去欣赏一下。

文章的话:1.罗兰的《秋颂》2.《天蓝色的彼岸》http://www.meiwenzhan.com 我受不了了,如果让我一直找下去我疯了,你看这个网站,里面的文章不错,而我说的1和2,是非常美的文章与书,我想你应该自己选段落抄,每个人的审美不一样,让你自己选更好,所以我直接给你讲文章与诗歌的名字。

...

我们为什么要读古典诗词 论文

林语堂说,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家,但它是一个以诗歌为宗教的国家。

那些璀璨夺目的诗歌留存千年,构筑起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情感。

如今,身处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也许人们再也不能体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怀,此时,古典诗词对于现代人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和作用?本期“岭南大讲堂·文化论坛”上,广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大兴通过生动的例子解读古典诗词的现代魅力。

一切真的古典文学都是现代的文学 今天我跟大家一起讨论的话题是古典诗词的现代魅力,可能有朋友会问,古典诗词是传统的文学,传统的文学跟现代人有关系吗?有作用吗?有魅力吗?在这里我想引用一个意大利著名学者克罗齐的话“一切真的历史都是现代的历史”,我现在把他这句话稍微做一点延伸,我觉得“一切真的古典文学都是现代的文学”,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古代文学家所面临、所描写、所表达的许多问题,今天仍然存在,仍然是我们今天所要面临的问题,这也是古典诗词的普世价值之所在。

古人的精神世界和我们是相通的,古典诗词的现代魅力有两重含义,一个从客观上来讲,古典诗词当中确实有许多和我们现代相通的地方

第二,从主观上来讲,我们读古典诗词应该具备一副现代的眼光。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但是我认为最普遍的,或者说最严峻的问题应该是两点:第一,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第二,道德水平严重下降。

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就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现在,我们天天都在讲和谐,其实和谐有两个基本的含义,第一,要建立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第二,要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恰好就是中国古典诗词两个最基本的主题。

请客吃饭中看出古今不同 孟浩然的好作品很多,我们今天选的是一首和自然、和人的关系比较和谐的作品《过故人庄》,我先给大家读一遍: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的诗有一个特点,就是语言比较平淡,他不用什么典故,也不去雕琢字句。

但意蕴是很深厚的,所谓语淡意不薄。

第一句讲请客的食物。

吃的是鸡和黍,那个时候的鸡是走地鸡,黍也是自己家种的。

故人等鸡长大了,黍成熟了,就请好朋友孟浩然过来,用的都是健康食品、放心食品。

而且我们在座的朋友,应该说多少人在广州的郊区都有熟人吧,都有朋友吧,都有故人吧,等他们家的桂圆熟了,等他们家的鸡长大了,有没有邀请你去?没有吧。

这就说明你们的关系还没有像孟浩然和他的朋友之间的关系。

用自己养的鸡,用自己种的黍来招待自己的好朋友,这一点不一定是我们现代的人能够比得上的。

现在大城市的人有几个人是把朋友请到自己家里来吃?一般都是在餐馆里面吃,在餐馆里面吃大概有几个意义,第一个是懒得做,第二个是显摆一下。

第三,不是贴心的朋友我不想把你带到家里,不想让你知道得太多。

所以,这个关系就隔得很远。

古代人是在家里吃的,而且是面对打谷场和菜园子吃,这就是没有把他当外人。

再一个,吃饭的时候说什么?“把酒话桑麻”,乡亲们在一起没有别的话,杂言就是乱七八糟的话,他说“把酒话桑麻”,也不谈国家大事,因为国家大事的话题太重大了,一个农民承受不了。

不像我们现在一个人到了农村去了喜欢跟人家谈国家大事,喜欢谈奥巴马,这些就不是很恰当。

最后,吃完了之后下一次还来不来?这个很重要,如果这次宴会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话他就不会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次的宴会纯粹是朋友之间的叙旧,没有任何功利目的,这也是我们很难做到的。

为什么我们研究请客没有古代人那样爽快呢?因为我们现在请客吃饭难免有功利目的。

我们可能会说我的儿子今年大四了,您不是认识王维、认识朝宗吗?您能不能给他在荆州找一个位置?所以说,他们没有这么多世俗的考虑。

古典诗词帮助人们回归“原生态” 中国人认为文学是与天地并生的,刘勰的《文心雕龙》讲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人禀七情,应物斯感。

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人有七情六欲,由于受到自然界这种物的感动,他才开始写作,这种过程十分自然。

所以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这里面的“物”就是自然,诗歌就是人和自然的有机融合,人的情感的有机融合。

所以叫“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古代的这些作品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看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在现代工业社会就不一样。

现代工业剥夺了人对自然界的直接体验,使人们远离了自然的原生态。

现在自然环境已大多为人工所取代,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诸多角度来看,我们所体验和理解的世界已经被人类加工处理过了,再也不是直接或者本源的了,而是间接的。

我们居住于城市中,人与地球的直接体验就无从谈起了。

水泥地覆盖了一切原本可以从土壤里生长出来的生物,建筑物遮住了自然美景,我们的饮用水是从水龙头里流出来的,而不是来自溪流或蓝天,植被也被人类的思维所局限,被人...

形容人美景美的诗句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一个含义很宽泛的概念,从材料的选择、详略的处理、结构的安排到各种因素的配合变化都是广义的技巧问题。

(一)修辞方法: l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3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4夸张:提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反问:加强语气。

7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8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二)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共有5种: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诗歌重点掌握描写和抒情) 一、描写:就是用语言文字等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

常见的描写方式或描写角度有: ①正面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就是直接面对人物、景物进行描述。

侧面描写,就是不从正面,间接地去描写人物、景物。

侧面描写又叫侧面烘托。

《陌上桑》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看罗敷。

②虚实结合 实写,是写眼前的实景,写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虚写,是写想象中的景象。

如: 早梅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万木冻欲折”就是虚写,是想象中的景象。

“万木冻欲折”与“孤根暖独回”恰好构成对比,反衬梅花“孤根独暖”的性格。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1)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2) 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3) 设想的未来之境。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 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

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

下阙虚写。

通过 “行人”设想他的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情形,来写愁思。

妻思夫,夫想妻。

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③白描与工笔(细描) 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纯用粗线条勾画,不加彩色渲染。

现常用于写作,指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例如: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词全用白描,不加任何渲染烘托,通过纯客观的景物 组成有主观色彩的意境。

工笔,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在写作上常常称作细描。

就是精雕细刻的描写。

描写人物抓住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描写,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格、性格的特点。

④细节描写 :必须抓住细小的动作、细小的情节,来展现人物的形象、心理。

例如: 张籍《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一句,既是一个心理的细节描写,又是一个行动的细节描写。

又如: 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其中“闲敲棋子落灯花”就是一处细节描写。

⑤动静结合(有声与无声): 在动静结合的描写过程中往往采用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衬动、以静写动(以有声写无声,以无声写有声)的写法

例如: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此诗“月出??时鸣”句以动衬静,突出了春天月夜空旷寂静的清幽明净的优美境界。

再如:张籍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典型的以动衬静,动中见静美的动静结合的手法。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别枝:另一枝;社林:庙周围的树木) 此诗首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是以有声写无声,以动写静。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此诗中“莺啼山客犹眠”一句是以动写静的手法。

⑥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

“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

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的意境美: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它和各种事实、生活现象一起,构成了文学的材料。

”(《和青年作家谈话》,《文学论文选》第29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可见,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而诗歌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学样式,也必有它自己的语言或艺术的表现行为。

诗歌是渴望情感、感受和想象,是一种“摆脱散文的现实情况,凭主体的独立想象,去创造一种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诗性世界。

”(黑格尔《美学》第三卷)诗是把情思融进物象,借助跨越时空的想象,使它的情境与意象具有立体感;笔者认为这里的情境与意象所共同表现出来的一种空间就是诗歌的意境,一首诗歌如果没有了这种情境与意象所产生出来境界,是很难给人以美感的。

我们首先来看一首唐朝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作于安徽滁州刺史任内,写的是春天涧边的景色。

起始两句写在涧边的所见所闻,是雨前傍晚的涧边的春景,从岸上写出;后两句写雨中西涧的景色,从水中写出;四句诗有静有动,以动衬静,雨前涧边的春景构成一幅幽深的画面,雨中西涧的景色同样也很深邃。

两张滁州西涧的画幅,都流露了诗人心情的闲适和恬淡,而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所感受的这其中的体味,其实就是所谓的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美学史上特有的美学范畴,也是诗歌美学中非常重要和基本的审美范畴。

一.关于意境的发展及含义 关于意境的发展及含义,学术界历来都有争议或分歧。

“意境”一词,源自佛经。

佛家认为,心之所游履攀缘者,谓之境,所观之理也谓之境,能观之心谓之智。

这里说的“智”与“境”,在文学方面就是“意”与“境”。

我国古代学者对“意境”多有阐述:晋代的陆机在《文赋》中从“情思”与“物境”互相交融的角度说过,“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则认为构思规律的奥妙在于“神与物游”,即作家的主观精神与客观物境的契合交融;从唐朝开始,最初把意境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提出来的是王昌龄,在他的《诗格》中说道: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王昌龄《诗格》,中国历代诗话选,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38——39页)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王昌龄所说的“物境”是指形似;“情境”是指传情;“意境”实际上是指表意。

通过后人对意境的理解,由此可以看到王昌龄对于意境的解释还是比较粗造的。

到了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把“意境”描绘成“意象”;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笺注》中又把“意境”摹写成“兴象”;近代的王国维继承并发展了源远流长的“境界说”,深入探讨了“意境”的含义,揭示了诗歌创作的契机,他在《人间词话》等一系列著作中,对于“境界”有多种精辟的理解: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人间词话》) “何以谓之有境界?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也。

”(《宋元戏曲考》) 可见,王国维对“意境”的探讨与看法已经远远超过了前人对于“意境”的理解了。

可是王维说的“境界”到底是不是就是人们所认为的“意境”呢?历来说法是不一的,大多数人还是持赞同的口吻的,笔者个人以为“境界”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意境”的含义,但从细处来看,还是有区别的,二者是不能划等号的;从“境界”的字面意义来看,它最初是指地界、疆域等,而没有涉及到人的或是其他的思想精神的领域,只是后来才慢慢被引入的。

究其字意的内涵还是和“意境”有所差别的。

早在50年代,李泽厚先生就指出,“意境”一词“比稍偏于单纯客观意味的‘境界’二字似更准确” (李泽厚《“意境”杂谈》,《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叶嘉莹女士也认为,“境界”一词含义太多,使用起来“不免导致种种误会”或者增加了理解上的“混淆和困难”,相比之下,还是“意境尤易于为人所了解和接受”(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第225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那到底什么是意境呢?宗白华这样说道: 什么是意境?……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景,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

艺术境界主于美。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现在人一般认为,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

”(《辞海》1999缩印本第2453页)笔者认为...

关于美学的文章

展开全部 审美是人生的节日 摘 要:审美为何是人生的节日?美的问题有几个层面?“美在关系”说是谁提出来的?他的理由是什么?中国古代是否有“美在关系”说的命题?形成美的根源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作为美的关系的系统包含哪些内容?文章对这些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审美;美在关系;人生节日审美如今成为一个很普通的词,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审美。

当我们翻开书本,在读小说的时候,是在审美。

当我们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的时候,是在审美。

当我们打开电视,观看电视剧的时候,是在审美。

当我们来到香山,看春天的桃花,秋天的红叶,是在审美。

当我们来到街心花园,看那绿树红花,也是在审美。

那怕你在自己的家里,看着墙上的挂历的图画,也是在审美。

但是我们是否珍惜这样的时刻呢?是否意识到自己是在审美呢?我告诉大家,审美是人生的节目

这是人生中值得珍惜的时刻。

我们要慢慢地来欣赏这人生中的审美时光。

我们为什么说审美是人生的节日呢?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节日是什么概念?节日是一个时空关系概念。

那么这个时空关系有何特点呢?节日意味着与非节日的区别,意味着从凡庸的世界进入一个新奇的世界。

节日起码有几个特征:1)人生不能没有节日。

没有一个民族是没有节日的。

节日是民俗。

民俗是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

人是民俗的动物,是文化的动物。

因此节日对于人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像空气与水那样不可缺少的东西。

没有节日人是受不了的。

所以人们要制定各种节日。

2)节日的另一个特征是氛围感。

人处在节日中,就进入一种兴奋的欢乐的氛围中,甚至处于心醉神迷的境界,这是另一个世界,一个超越功利的世界。

3)节日的第三个特征,或者说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精神自由和它对现成世界的正规性、压抑性、永恒性、不可改变性的消解,对于变动性、未完成性的肯定。

如果说非节日是由当权者统治的话,那么节日属于另一个世界、属于平民的狂欢,自由精神统治一切。

可以犯规。

可以出格。

可以反常。

可以颠三倒四。

可以不顾等级的规定。

可以摆脱一切刻板的条文。

这是一种乌托邦世界,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世界。

因为节日是这样一种时空关系,特别有利于美的呈现,从而成为形成美的根源的一种时空关系。

人置身于节日的氛围中,处于兴奋的、忘我的、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对于对象物最为敏感,最具有感受力和想象力,而且最少功利的考虑,所以在节日的时空里,最具有形成美的根源的条件

我们从这样一个角度,把审美理解为人生的节日。

如果我们考察一下中国古代诗词,就会发现描写节日的诗词特别多。

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你讲了半天审美是人生的节日。

那么“审美”又是什么呢?美是什么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问题。

从古至今有各种各样的回答,但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答案是大家都同意的。

“美是什么”的问题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次,审美对象,如我们说黄山西湖、桂林山水的风景是美的,这仅指美的对象而言;第二层次,审美素质,如我们说事物的对称、和谐、秩序、节奏、声律,多样统一、黄金分割是美的等,仅指美的素质;第三层次,美的本质、美是什么?这时候我们问的是美的根源在哪里?这是对美的本质的哲学探讨。

如回答美是客观的;美是主观的;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是无功利的判断;美是评价;美是自由的象征;美是真与善的统一;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是人化的自然;美是关系;等等。

总之这第三个层次是对美的哲学追问。

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是第三层面问题。

一、狄德罗的“美在关系”说今天我们讨论的“美是关系”,是法国十八世纪启蒙主义思想家狄德罗(D. Didero,t 1713~1784),在他的论文《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研究》中正式提出来的,他认为,在一切美的事物的共有性质中,必定有一种性质会使美呈现出来,这种性质的变化也会使美发生变化。

他说:“总而言之,由于这种性质,美才发生、增加、变化无穷、凋谢、消失。

”[1](P128)那么这种“性质”究竟是什么呢?狄德罗回答说,这种性质就是“关系的概念”。

所以他的结论是美是关系。

用他的话说:“不论关系是什么,组成美的,就是关系”。

他举了一个文学作品中的例子来论证他的“美是关系”的观点。

法国剧作家高乃依写过一个剧本,描写的是公元前600多年罗马发生的战斗,其中荷拉士三兄弟为祖国的荣誉与敌人战斗,结果兄弟两人战死,一人假装逃跑。

荷拉士的女儿匆匆回来向父亲老荷拉士报告情况,说她的兄弟二死一逃,老荷拉士沉思着,然后愤怒地对女儿说:“他就死”(有的翻译成“让他死”),意思是为了保卫祖国,就让剩下的一个儿子也去战死吧。

狄德罗说:假使一个人对高乃依的这个剧本毫无所知,对老荷拉士的回答也没有一点观念,我要是问他,你对“他就死”这句话,有何感想,那么由于被我问的这个人,既不知道“他就死”这句是怎么回事,也猜不透这句话是一个短语呢,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也不知道这句话与全篇的关系,显然他将回答说:这句话既不美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