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古代诗词艺术美



古代诗词中常用的几种艺术表现手法展开全部 1、点染点染,本是国画的术语.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借用到古典诗歌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

古代诗词中常用的几种艺术表现手法

展开全部 1、点染点染,本是国画的术语.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借用到古典诗歌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引导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其余各句均是“染”,渲染相思之情的伤悲.如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其中第一句是“点”,点出“伤离别”;其余各句是“染”,渲染伤别之情. 李清照的《声声慢》就用了“乍暖还寒”、“三杯两盏淡酒”、“晚来风急”、“雁过也”、“满地黄花”、“梧桐更兼细雨”来渲染伤心的心绪,最后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点出自己“愁”的主旨.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正宫][端正好],前面“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是染,后面“都是离人泪”是点.也是用的这种手法.2、虚实虚实结合是古典诗歌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所谓“实”,是诗词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捉摸到的部分;所谓“虚”则是指诗词中表现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的部分.换言之,就方法而言,详细为实,简略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就对象而言,景为实,情为虚;眼见为实,想象为虚;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过去和将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虚实结合,可以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和回味,也可以使诗人的感情表达得更深沉而充分.如李白的《蜀道难》,以虚写实,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了让人惊叹不已的蜀道形象.李商隐的《锦瑟》运用“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四个典故,以虚写虚(过去的经历、梦想、挫折等),让后学者畅想不已,被喻为古代“朦胧诗”.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却又以实写虚,将抽象的“愁”化为具体可感的江水滚滚,新鲜美妙,让人回味.3、疏密诗歌的疏密手法,主要是指描写人、事、景、物的密度.密度小者为疏,密度大者为密.疏者大笔勾勒,重在传神;密者多为工笔细描,重在铺写渲染.在诗歌中,疏利于写大景,密利于写小景;在词、曲中,婉约者较密;豪放者较疏.但在一首诗歌中,诗人们也时而采用疏密结合的手法,构成一定的意境,如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空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四句,前两句“风急”、“天高”、“猿啸”、“渚清”、“沙白”、“鸟飞”一句三个意象,显得绵密急促;后两句“落木”、“长江”一句一意象,显得物象稀少而疏阔.从美学角度看,因为密就产生了一种紧促感,因为疏就产生了一种弛缓和开朗感,一紧一缓之间,给欣赏者带来了心理的愉悦;而作者营造这一密一疏的艺术形象,又将秋天特有的景物放在了宏大的背景中,相互映衬,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四句,也是深得疏密之妙.前两句交代“雨后空山”、“秋天傍晚”,一写环境,一写时间,可谓疏朗简洁;后两句却写到“明月”、“青松”、“月光”、“清泉”、“石头”、“水花”,意象十分丰富;一疏显得宏观开阔,一密显出局部的清幽,的确让人心旷神怡.4、动静客观事物的动静之态,给了诗人们许多创作的灵感,他们常常将事物的动、静结合起来描写,做到静中见动,动中见静,动静相生,动静互衬,妙趣无穷.如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天星.”前两句写静,后两句写动,给人美妙的遐想.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动写静,花落、月出、鸟鸣的动,突出了春涧的幽静.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前两句写动,绘出一幅绚丽的图景;后两句写静,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但也静中见动,是诗人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动.李白《望天门山》更是高妙,以“天门中断楚天开”写出了水神奇的动,力量巨大;又用“碧水东流至此回”写出了山雄奇险峻的静,强大力量的静;然后又用“两岸青山相对出”写静,静中有动;“孤帆一片日边来”写动,动中有静;动静相衬,即有力量的对抗,又有宁静与和谐,真是运笔如神!5、浓淡在绘画中,浓淡主要指色彩的深浅、明暗.在文学创作中,主要指语言的色彩.浓者,重笔浓彩,绚丽;淡者,素笔淡写,不尚雕饰.就作家个人而言,有的追求素淡,有的追求浓艳;有的浓淡兼施,两相映衬,收到鲜明生动的艺术效果.如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上片写金陵的壮丽景色,用了“似练”、“翠峰”、“残阳”、“彩舟云淡”来写秋...

古代诗词中,何谓“婉约派”呢?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荷叶杯 》 韦庄绝代佳人难得,倾国,花下见无期。

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

《春云怨 》冯伟寿盈盈笑靥宫黄额。

试红鸾小扇,丁香双结。

团凤眉心倩郎贴。

《青玉案 》 赵彦端芙蓉双带,垂杨娇髻,弦索初调处。

花凝玉立东风暮,曾记江边丽人句。

《更漏子》 温庭筠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澹烟如柳。

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

《感镜》 白居易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蜞,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一顾倾城,再顾倾国.叶梦得《虞美人》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昏雨。

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袅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

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古代的诗词歌赋,就是有关于情感方面的诗句,跪求。

美一点的。

1、倘若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2、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3、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4、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7、相思十诫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衣带渐宽,怨秋风悲画扇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相思枕畔,但凭见泪痕湿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别是一般,剪不断理还乱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此情可待,记忆里一个你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重门深居,难独上画楼西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再相会,岂知吾谁与归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负尽苍生 负尽蓬山万重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续断之间,听一夜梧桐雨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东劳西燕,天欲晓各自飞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曲终人散,念去去伤别离

写出古代诗词中有关写花的诗句

诗中花 1.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11.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王冕《墨梅》) 13.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 14.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 15.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16.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唐)李峤(qiáo) 17.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18.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19.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20.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21.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高鼎《画》) 22.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3.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24.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5.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寒 食》》) 26.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27.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邵雍《一去二三里》) 28.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29.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30.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 31.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32.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33.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4.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百花中。

(郑思肖《寒菊》) 35.惟见林花落, 莺啼送客闻。

(李白《别房太尉墓》) 36.一朵忽先变, 百花皆后香。

(陈亮《梅花》) 37.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38.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39.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李华《春行即兴》) 40.晴时风日雨时干, 草满花堤水满溪。

(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著名古代诗词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诗词 第十名 杜牧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四,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评论:几个王朝的兴衰! 第九名 李清照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栽(应该使提手旁的栽,打字时找不到,抱歉)!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评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古代女诗人,她的代表作。

第八名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骚更短,浑欲不胜簪。

评论:现实主义诗人的哀唱! 第七名 柳永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澜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评论:王国维所说“学之三境界”中最广位流传的。

周杰伦新专辑中的《发如雪》也引用了“伊人憔悴”。

第六名 李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评论:著名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题记。

第五名 苏轼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厥,今夕是何年?我与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园?人有悲欢离合,约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评论:被王菲翻唱之后就红遍大江南北。

第四名 李白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斤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芩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缀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流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虐。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无花马,千金裘,呼二将出换美酒,与尔通销万古愁。

评论:浪漫主义诗人的豪情壮志! 第三名 辛弃疾 丑奴儿 少年不是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评论:“少年不是愁滋味”,青少年必知! 第二名 李商隐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春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使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未探看。

评论:小学时就知道的教师节贺卡必备内容! 第一名 岳飞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架长车踏破、贺然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厥。

古代诗词特别值得品悟。

他们有的蕴含着景物美……可以说古诗词是?...

唐长寿中,有荥阳郑蜀宾颇善五言,竟不闻达。

年老,方授江左一尉。

亲朋饯别于上东门,蜀宾赋诗留别曰:“畏途方万里,生涯近百年;不知将白首,何处入黄泉。

”酒酣自咏,声调哀感,满座为之流涕。

竟卒于官。

(出《大唐新语》)唐长寿中,有荥阳郑蜀宾颇善五言,竟不闻达。

年老,方授江左一尉。

亲朋饯别于上东门,蜀宾赋诗留别曰:“畏途方万里,生涯近百年;不知将白首,何处入黄泉。

”酒酣自咏,声调哀感,满座为之流涕。

竟卒于官。

(出《大唐新语》)唐朝长寿年间,有个荥阳人叫郑蜀宾,他很擅长五言诗。

但一直也没有出名作官。

到年老时,才被任命为江左一个县尉。

临上任时亲朋好友都来到上东门为他饯行。

蜀宾即席赋诗留别。

说:“坎坷的路途啊万里远,人生一世将近百年,不知不觉就要白头了,也不知在什么地方进入黄泉。

”酒意正浓,自己咏叹,声调很哀伤。

满座的人都被感动得流了泪。

后来终于死在官任上。

意境很美的古典诗词有哪些

展开全部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2.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3.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4.冬之日,夏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夏之夜,冬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诗经·唐风·葛生》 5.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国风·周南》 6.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诗经·出其东门》 7.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8.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国风·唐风·绸缪》 9.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诗经·郑风·有女同车》 10.式微,式微,胡不归? ——《诗·邶风·式微》 拓展资料 意境美是艺术形象中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交融契合的审美境界。

艺术美的基本要素。

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范畴之一。

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文艺理论界对“境界”说的阐述虽然众说纷纭,为轩为轾,但有一个地方却出人意外,这就是绝大多数评论者都把“境界”和“意境”等同起来。

称之为“文学形象”、“作品中的世界”。

这种看法无疑是片面的。

“境界”一词作为一般习惯用法,如云“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泛指作品中的一种抽象界域而言者。

又如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而言者。

又如云“‘明月照积雪’‘大江日夜流’‘中天悬明月’‘黄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此处之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作者所描写的景物而言者。

“意境”是艺术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也是美学中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

这一艺术辨证法范畴内容极为丰富,“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

在两个统一过程中,情理、形神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就形成了“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