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荆轲著名诗词



荆轲刺秦王中的著名诗句陶渊明《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⑵志在报强嬴。⑶ 招集百夫良,⑷岁暮得荆卿。⑸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⑹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

荆轲刺秦王中的著名诗句

陶渊明《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⑵志在报强嬴。

⑶ 招集百夫良,⑷岁暮得荆卿。

⑸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⑹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⑺宋意唱高声。

⑻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⑼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⑽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⑾豪主正怔营。

⑿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2 陶渊明《咏荆轲》 【译文】 燕国太子喜欢收养门客,目的是对秦国报仇雪恨。

他到处招集有本领的人,这一年年底募得了荆卿。

君子重义气为自己而死,荆轲仗剑就要辞别燕京。

白色骏马在大路上鸣叫,众人意气激昂为他送行。

个个同仇敌忾怒发冲冠,勇猛之气似要冲断帽缨。

易水边摆下盛大的别宴,在座的都是人中的精英。

渐离击筑筑声慷慨悲壮,宋意唱歌歌声响遏行云。

座席中吹过萧萧的衰风,水面上漾起淡淡的波纹。

唱到商音听者无不流泪,奏到羽音荆轲格外惊心。

他明知这一去不再回返,留下的姓名将万古长存。

登车而去何曾有所眷顾,飞车直驰那秦国的官廷。

勇往直前行程超过万里,曲折行进所经何止千城。

翻完地图忽地现出匕首,秦王一见不由胆颤心惊。

可惜呀!只可惜剑术欠佳,奇功伟绩终于未能完成。

荆轲其人虽然早已死去,他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

【注释】 ⑴本篇咏史,歌颂荆轲的侠义,惋惜他的失败。

荆轲为燕太子丹复雠,以匕首逼秦王,不成被杀。

事迹见《史记·剌客列传》。

⑵燕丹:战国燕王喜太子名丹。

⑶强嬴:指秦国。

秦为嬴姓。

⑷百夫良:能匹敌百人的良士。

春秋时秦国子车氏的三子,国人称之为三良,《诗经·黄鸟》称之为“百夫之特”。

⑸荆卿:即荆轲,燕国人谓之荆卿。

⑹素骥:白马。

《史记》说荆轲从燕出发时燕太子丹及宾客着白衣冠(丧服)相送易水上。

作者本此翻创为白马送行。

⑺渐离:人名,姓高。

筑:乐器名,似筝,十三弦,颈细而曲。

⑻宋意:燕国的勇士。

⑼商、羽:各为五音之一。

⑽盖:车篷。

飞盖:似谓车行如飞,极言其迅速。

一说“飞”字形容其高,就是“飞阁”、“飞檐”的飞。

⑾图穷:荆轲献秦王督亢地图,中藏匕首。

秦王展图,图穷而匕首现。

荆轲取匕首刺秦王。

“事”,即指行刺。

⑿豪主:指秦王。

怔营:惶惧。

【品评】 本篇大约作于晋宋易代之后。

诗人以极大的热情歌咏荆轲刺秦王的壮举,在对奇功不建的惋惜中,将自己对黑暗政治的愤慨之情,赫然托出。

写得笔墨淋漓,慷慨悲壮,在以平淡著称的陶诗中另具特色

诗歌按照事件的经过,描写了出京、饮饯、登程、搏击几个场面,尤其着力于人物动作的刻画,塑造了一个大义凛然的除暴英雄形象

比如,“提剑出燕京”,写出了荆轲仗剑行侠的英姿;“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更以夸张的笔法写出荆轲义愤填膺、热血沸腾的神态。

而“登车何时顾”四句,排比而下,一气贯注,更写出了荆轲义无反顾、直蹈秦邦的勇猛气概。

诗中虽没有正面写刺秦王的场面,但从“豪主正怔营”一句,可以想见荆轲拔刀行刺之时那股令风云变色的虎威。

这首诗还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来烘托荆轲的精神面貌。

最典型的是易水饮饯的场景。

在萧杀的秋风中、滔滔的易水上,回荡着激越悲壮的乐声,“悲筑”、“高声”、“哀风”、“寒波”相互激发,极其强烈地表达出“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主题。

朱熹说:“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

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

”这是颇具眼力的。

写一段给荆轲的颁奖词!

1.荆轲(?—公元前227年),姜姓,庆氏(古时“荆”音似“庆”)。

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人,战国时期著名刺客, 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

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

后游历到燕国,随之由田光推荐给太子丹。

2.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震惧,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

荆轲献计太子丹,拟以秦国叛将樊於期之头及燕督亢地图进献秦王,相机行刺。

太子丹不忍杀樊於期,荆轲只好私见樊於期,告以实情,樊於期为成全荆轲而自刎。

3.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

临行前,燕太子丹、高渐离等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

荆轲与秦舞阳入秦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在交验樊於期头颅,献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之地图,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为秦侍卫所杀。

非常有名的古诗

秋瑾一生留下许多著作,包括120多首诗,38首词。

她以天下为己任,大义凛然,气势豪迈,文词朗丽高亢,音节嘹亮。

为了普及革命,她还写过白话文,谱歌曲,甚至编弹词,来向广大群众传播革命的道理。

这些皆 收于《秋瑾集》中。

这里选了部分比较知名的诗篇:《月》一轮蟾魄净娟娟,万里长空现晶奁。

照地疑霜珠结露,浸楼似水玉含烟。

有人饮酒迎杯问,何处吹箫倚槛传?二十四桥帘尽转,清宵好影正团圆。

《梅》(其一) 本是瑶台第一枝,谪来尘世具芳姿。

如何不遇林和靖?飘泊天涯更水涯。

梅(其二) 冰姿不怕雪霜侵,羞傍琼楼傍古岑。

标格原因独立好,肯教福贵负初心

读书口号 东风吹绿上阶除,花院箫疏夜月虚。

侬也痴心成脉望,画楼长蠹等身书。

《望乡》白云斜挂蔚蓝天,独自登临一怅然。

欲望家乡何处似?乱峰深里翠如烟。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

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

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寻知音。

金瓯已缺终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

关山万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赤壁怀古》潼潼水势向江东,此地曾闻用火攻。

怪道侬来凭吊日,岸花焦灼尚余红。

《去常德州中感赋》一出江城百感生,论交谁可并汪伦?多情不若堤边柳,犹是依依远送人。

《秋海棠》栽植恩深雨露同,一丛浅淡一丛浓。

平生不借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赋柳》独向东风舞楚腰,为谁颦恨为谁娇?灞陵桥畔销魂处,临水傍堤万万条。

《杜鹃花》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

应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风露也寒凄。

《残菊》岭梅开候晓风寒,几度添衣怕倚栏。

残菊犹能傲霜雪,休将白眼向人看。

《红毛刀歌》一泓秋水净纤毫,远看不知光如刀。

直骇玉龙蟠匣内,待乘雷雨腾云霄。

传闻利器来红毛,大食日本羞同曹。

濡血便令骨节解,断头不俟锋刃交。

抽刀出鞘天为摇,日月星辰芒骤韬。

斫地一声海水立,露风三寸阴风号。

陆专犀象水截蛟,魍魉惊避魑魅逃。

遭斯刃者凡几辈?骷髅成群血涌涛。

刀头百万英雄泣,腕底乾坤杀劫操。

且来挂壁暂不用,夜夜鸣啸声疑鸮。

英灵渴欲饮战血,也如块磊需酒浇。

红毛红毛尔休骄,尔器诚利吾宁抛。

自强在人不在器,区区一刀焉足豪?《满江红(小住京华)》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不因人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如此江山》萧斋谢女吟《秋赋》,潇潇滴檐剩雨。

知己难逢,年光似瞬,双鬓飘零如许。

愁情怕诉,算日暮穷途,此身独苦。

世界凄凉,可怜生个凄凉女。

曰:“归也”,归何处?猛回头,祖国鼾眠如故。

外侮侵陵,内容腐败,没个英雄作主。

天乎太毒!看如此江山,忍归胡虏?豆剖瓜分,都为吾故土。

《翠楼怨》题王泽环亡姬遗像,因庚子兵乱,此像失职,后其友朱望清见于市上,赎回归之。

寂寞庭寮,喜飞来画轴,破我无聊。

试展朝云遗态,费维摩几许清宵?紫玉烟沉,惊鸿影在,历劫红羊迹未消。

赖有故人高谊,赎得生绡。

环佩声遥,纵归来月下,魂已难招。

故剑珠还无恙,黄衫客风韵偏豪。

自叙乌阑,遍征红豆,替传哀怨谱《离骚》。

但恐玉萧难再,愁煞韦皋。

《剑歌》炎帝世系伤中绝,芒芒国恨何时雪?世无平权只强权,话到兴亡眦欲裂。

千金市得宝剑来,公理不恃恃赤铁。

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此方英杰。

饥时欲啖仇人头,渴时欲饮匈奴血。

侠骨棱(山曾)傲九州,不信太刚刚则折。

血染斑斑已化碧,汉王诛暴由三尺。

五胡乱晋南北分,衣冠文弱难辞责。

君不见剑气棱棱贯斗牛?胸中了了旧恩仇?锋芒未露已惊世,养晦京华几度秋。

一匣深藏不露锋,知音落落世难逢。

空山一夜惊风雨,跃跃沉吟欲化龙。

宝光闪闪惊四座,九天白日暗无色。

按剑相顾读史书,书中误国多奸贼。

中原忽化牧羊场,咄咄腥风吹禹域。

除却干将与莫邪,世界伊谁开暗黑。

斩尽妖魔百鬼藏,澄清天下本天职。

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

《泛东海歌》登天骑白龙,走山跨猛虎。

叱咤风云生,精神四飞舞。

大人处世当与神物游,顾彼豚犬诸儿安足伍!不见项羽酣呼钜鹿战,刘秀雷震昆阳鼓,年约二十余,而能兴汉楚;杀人莫敢当,万世钦英武。

愧我年二七,于世尚无补。

空负时局忧,无策驱胡虏。

所幸在风尘,志气终不腐。

每闻鼓鼙声,心思辄震怒。

其奈势力孤,群才不为助。

因之泛东海,冀得壮士辅。

《对酒》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宝刀歌》(1907) 汉家宫阙斜阳里,五千余年古国死。

一睡沉沉数百年,大家不识做奴耻。

忆昔我祖名轩辕,发祥根据在昆仑。

辟地黄河长江,大刀霍霍定中原。

痛哭梅山...

关于项羽、荆轲的名言、诗给点!最好有出处谢谢,分不多、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春秋战国门荆轲 》作者:周昙 年代:唐 反刃相酬是匹夫,安知突骑驾群胡。

有心为报怀权略,可在於期与地图。

《丙午十月十三夜梦过一大冢傍人为余言此荆轲》作者:陆游 年代:宋 采药游名山,物外富真赏。

秋关策蹇驴,雪峡荡孤桨。

还乡忽十载,高兴寄遐想。

梦行河潼间,初日照仙掌。

坡陀荆棘冢,狐兔伏蓁莽。

悲歌易水寒,千古见精爽。

国雠久不复,惊觉泚吾颡。

何时真过兹,薄酹神所飨。

《荆轲》 作者:张耒 年代:宋 燕丹计尽问田生,易水悲歌壮士行。

嗟尔有心虽苦拙,区区两死一无成。

杂咏一百首·荆轲》 作者:刘克庄 年代:宋 把袖谋几售,开图计忽穷。

空贵千古恨,不中祖龙胸。

《咏史诗·易水》作者:胡曾 年代:唐 类别:怀古 一旦秦皇马角生,燕丹归北送荆卿。

行人欲识无穷恨,听取东流易水声。

荆轲刺秦王,千古长仰望李清照《乌江》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荆轲的人物形象

秦王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

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

燕国的太子丹原来留在秦国当人质,他见秦王政决心兼并列国,又夺去了燕国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国。

他恨透了秦国,一心要替燕国报仇。

但他既不操练兵马,也不打算联络诸侯共同抗秦,却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

他把家产全拿出来,找寻能刺秦王政的人。

后来,太子丹物色到了一个很有本领的勇士,名叫荆轲。

他把荆轲收在门下当上宾,把自己的车马给荆轲坐,自己的饭食、衣服让荆轲一起享用。

荆轲当然很感激太子丹。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过了两年,秦国大将王翦(音jiān)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一直向北进军,逼近了燕国。

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荆轲。

太子丹说:“拿兵力去对付秦国,简直像拿鸡蛋去砸石头;要联合各国合纵抗秦,看来也办不到了。

我想,派一位勇士,打扮成使者去见秦王,挨近秦王身边,逼他退还诸侯的土地。

秦王要是答应了最好,要是不答应,就把他刺死。

您看行不行?” 荆轲说:“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边,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们是向他求和去的。

听说秦王早想得到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在河北涿县一带)。

还有秦国将军樊于期,现在流亡在燕国,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他。

我要是能拿着樊将军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他一定会接见我。

这样,我就可以对付他了。

” 太子丹感到为难,说:“督亢的地图好办;樊将军受秦国迫害来投奔我,我怎么忍心伤害他呢?” 荆轲知道太子丹心里不忍,就私下去找樊于期,跟樊于期说:“我有一个主意,能帮助燕国解除祸患,还能替将军报仇,可就是说不出口。

” 樊于期连忙说:“什么主意,你快说啊!” 荆轲说:“我决定去行刺,怕的就是见不到秦王的面。

现在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你,如果我能够带着你的头颅去献给他,他准能接见我。

” 樊于期说:“好,你就拿去吧!”说着,就拔出宝剑,抹脖子自杀了。

太子丹事前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药煮炼过。

谁只要被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会立刻气绝身死。

他把这把匕首送给荆轲,作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个年才十三岁的勇士秦舞阳,做荆轲的副手。

公元前227年,荆轲从燕国出发到咸阳去。

太子丹和少数宾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县)边送别。

临行的时候,荆轲给大家唱了一首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大家听了他悲壮的歌声,都伤心得流下眼泪。

荆轲拉着秦舞阳跳上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荆轲到了咸阳。

秦王政一听燕国派使者把樊于期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都送来了,十分高兴,就命令在咸阳宫接见荆轲。

朝见的仪式开始了。

荆轲捧着装了樊于期头颅的盒子,秦舞阳捧着督亢的地图,一步步走上秦国朝堂的台阶。

秦舞阳一见秦国朝堂那副威严样子,不由得害怕得发起抖来。

秦王政左右的侍卫一见,吆喝了一声,说:“使者干么变了脸色?” 荆轲回头一瞧,果然见秦舞阳的脸又青又白,就赔笑对秦王说:“粗野的人,从来没见过大王的威严,免不了有点害怕,请大王原谅。

” 秦王政毕竟有点怀疑,对荆轲说:“叫秦舞阳把地图给你,你一个人上来吧。

” 荆轲从秦舞阳手里接过地图,捧着木匣上去,献给秦王政。

秦王政打开木匣,果然是樊于期的头颅。

秦王政又叫荆轲拿地图来。

荆轲把一卷地图慢慢打开,到地图全都打开时,荆轲预先卷在地图里的一把匕首就露出来了。

秦王政一见,惊得跳了起来。

荆轲连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把匕首向秦王政胸口直扎过去。

秦王政使劲地向后一转身,把那只袖子挣断了。

他跳过旁边的屏风,刚要往外跑。

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来,秦王政一见跑不了,就绕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

荆轲紧紧地逼着。

两个人像走马灯似地直转悠。

旁边虽然有许多官员,但是都手无寸铁;台阶下的武士,按秦国的规矩,没有秦王命令是不准上殿的,大家都急得六神无主,也没有人召台下的武士。

官员中有个伺候秦王政的医生,急中生智,拿起手里的药袋对准荆轲扔了过去。

荆轲用手一扬,那只药袋就飞到一边去了。

就在这一眨眼的工夫,秦王政往前一步,拔出宝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

荆轲站立不住,倒在地上。

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政扔过去。

秦王政往右边只一闪,那把匕首就从他耳边飞过去,打在铜柱子上,“嘣”的一声,直迸火星儿。

秦王政见荆轲手里没有武器,又上前向荆轲砍了几剑。

荆轲身上受了八处剑伤,自己知道已经失败,苦笑着说:“我没有早下手,本来是想先逼你退还燕国的土地。

” 这时候,侍从的武士已经一起赶上殿来,结果了荆轲的性命。

台阶下的那个秦舞阳,也早就给武士们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