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国学经典诵读mp3



只有音频可以么...亲爱的楼主大人,您好您要的资源【正在发送邮箱】中...请您耐心等候若有问题,请您及时【追问】我若满意,请您及时【采纳答案】谢谢您的关照~

只有音频可以么...

亲爱的楼主大人,您好

您要的资源【正在发送邮箱】中...

请您耐心等候

若有问题,请您及时【追问】我

若满意,请您及时【采纳答案

谢谢您的关照~

                                        百度ID:kyoaudrey【我爱电子书】团队

PS:若是没有收到邮件,请您查看【垃圾箱】或是其他收件箱里的未读信息,例如【广告邮件】

       想要相同资源的知友,可点击我的百度ID,选择“求助知友”

有关国学诗词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3.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4.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5.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论积贮疏) 6.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7.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8.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战国策?赵策) 9.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有哪些国学经典的古诗

国学经典之诗词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9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9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10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10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论积贮疏)10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1 110、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114、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战国策?赵策)11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122、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1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12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12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12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13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13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13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1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13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13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13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141、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14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14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14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14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14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15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15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15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西晋?陈寿?三国志)16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18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父)18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18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18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19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9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19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

如何跟小朋友说国学这个词

一,好多的年轻人没有懂一个道理:就是有时候书看的越多越倒霉;越迷茫;越什么也不是了。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自己没有了自我的观点和意识,完全的沉浸在所谓的成功学和所谓的国学当中,迷失了自我!二,人生当中应该多看书。

但是要有选择性的看书。

看书如同交友,所以在这里我引用曾文正公的一句名言:交友分远近,交友分好坏!。

所以看书也是这个道理,不是什么书都要看的。

如果成功学类的书看的太多了,就掉进了成功学的陷阱,无法自拔,那就真的离成功越来越远了。

三,就其两个代表的比对,我来帮你分析一下所谓的国学和所谓的成功学。

已经这类所谓名人的本质:一,翟鸿森自己号称是国学大师,国学实践应用家。

那么这里边有相当多的误导民众,特别是误导年轻人的糟粕东西:现在社会上突兴起国学,那么什么是国学?说白了就是不伦不类的成功学。

而成功学更是垃圾!这就是国学。

打着的旗号是:宣扬民族文化,宣扬老祖宗的文化,但是是:不问其糟粕的地方,而恰恰是尽收糟粕,去其精华,反为之。

甚至巫医神汉都成为了国学颂扬的好东西,风水先生都成为了榜样。

这是对年轻人有着巨大的危害性,巨大的误导性。

翟洪森这边讲着迷信,那边又引用着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名言语录,非常有迷惑性,其实这对年轻人的误导更深,这套不伦不类的说辞成为他榨取年轻人和追从者钱财的工具。

而在这里我要告诫年轻人一定要把实实在在的基础能力要提高好,要把自己实力的基础要打好底。

不要去学什么国学,不要去学什么成功学,那些口号式的,歇斯底里式的让你所谓迸发所谓激情的课程及演讲,除了科技含量极低,哲学含量极低的口号输出,并未给你真正的成才解决办法,可执行成分太低。

让众多的痴迷者成为他这朵红花的陪衬----绿叶。

二,刘一秒:刘一秒这样的东西也能红?真是人类的悲哀。

传销对于老百姓来讲,对于社会来讲,危害极大,而思八达,就是典型的传销---老鼠会。

那么为什么会有些老板会追捧呢?答案很简单,大家试想一下:当一些贼通过偷盗国家资产,富裕了之后,对于贼来讲,唯一没变化的是:他的贼心和素质。

还是那样的卑劣低等。

同时,当街头的一些卖瓜子的小商贩不小心掉进马葫芦的时候,突然因祸得福捡到了一包钱的而突然成为暴发户的时候,没改变的也是他不爱学习不爱看书的坏习惯

那么怎么办呢?就去找刘一秒啊,因为老刘是搞传销的,然后摇身一变,成了培训骗子,大家同档次,各有所需。

所以,就是大粪对垃圾,臭味相投了。

王八瞧绿豆,对上眼了。

然后就是教大家拼命的唯利是图,刘一秒就如同**低俗的在舞台上跳脱衣舞的小姐,目的就是迎合那些低级庸俗的所谓的老板的欢心。

其实这样挺好的,对于统治阶级而言,需要出现大量的傻子,因为好统治,好管理,所以傻子也需要有继承人嘛。

思八达必须要严打,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贻害无穷! 三,最后总结,这两个人以及这类所谓的名家都是豆包踹一脚没一个好饼。

所以年轻人要多学技术,多学管理科学,多学专业知识教程,而不是多看什么成功学,国学。

送给年轻人我常讲的一句话:韬略----雕虫小技!实力----百年大计!

国学诗歌朗诵范文

经典诵读《追月》甲:妈妈,你看,今晚的月亮多美啊!妈:是啊,古往今来,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第一章 凝月遐想甲: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合: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第二章 赏月听风领:秋日雨后的山林,是那样静谧,银色的月光仿佛瀑布般一泻千里。

甲: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合: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huàn)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第三章 寄月思乡女唱: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男诵: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女诵: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四章 望月励志方:我飞上太空了,我飞上太空了。

万:蜀道难,难以上青天,今天,我们中国人不仅解决了蜀道之难,更让九天染月的梦想成为现实。

甲:凌云壮志怀心中,方:浩荡乾坤担肩上合:昂首挺胸中国人,扬眉吐气世界风。

昂首挺胸中国人,扬眉吐气世界风。

万:少年智,则国智。

方:少年强,则国强。

合: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强,则国强。

万: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甲: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方: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三人合: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众合: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少儿国学究竟怎么学之怎么读古诗文

不可以这么说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传统国学。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

“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

“国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当代文化中的精化相融的学术精髓简称。

它是新一代应该了解的知识之一。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大国学概念的衍生:国学、汉学、中国学。

“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中华之学。

秦砖汉瓦,非秦(有英语China为证)即汉(Han Studies),自汉代以降,国力鼎盛,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考据学虽然证实“汉学”一词至迟在南宋已较常见,狭义所指为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于训诂,后世因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或者又可理解为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尤特指关于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六艺五术范畴。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五术指:山、医、卜、命、相等五术。

(以上文章摘录自《南柯舟:国学热中谈国学》) “国学“,更有宽泛的解释。

如把百家之术,如儒、释、道、兵、法、墨等百家之说统统收于国学囊中,如此,则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都能统称为“国学”,其中除了佛教是外来宗教,基本全是诞生于中华本土,所以,国学又称为“中国学”、汉学。

...

国学经典幼儿启蒙用哪套书

儿童启蒙可以用《三字经》、《弟子规》、《孝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等经典。

1、《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2、《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3、《孝经》中国古代汉族政治伦理著作。

儒家十三经之一。

4、《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重定千家诗》(皆七言律诗)和明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

它是我国旧时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

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

5、《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

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

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并译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6、《百家姓》的次序不是各姓氏人口实际排列,是因为读来顺口,易学好记。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

注: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也叫“蒙学”,最著名的就是“三百千”了,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一般私塾“开蒙”则必先学这三种。

另外再学就是《弟子规》、《幼学琼林》、《朱子家训》、《千家诗》《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声律启蒙》《文字蒙求》《增广贤文》等等初级读物。

这些都算是儿童启蒙读物。

每个私塾所教授的各不相同,但“三百千”却是几乎所有的私塾开蒙的必读书。

《 好孩子国学课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成语

水滴石穿 shuǐ dī shí chuān 近义词: 磨杵成针、绳锯木断 反义词: 虎头蛇尾 用法: 联合式;作定语;含褒义 解释: 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

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出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例子: 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 谒后语: 谜语:...

适合儿童读的国学书籍有哪些

阅读,该让我们的孩子读国学经典?读唐诗?还是读绘本?对孩子是否应该读经,读什么经典,我曾经和朋友展开过激烈的争论。

我的主张是孩子小时候应该接触经典,可能的话系统读一些经典,我这里说的经典,是特指《易经》、《道德经》、《大学》、《中庸》、《孙子兵法》等古文经典。

有些家长热衷于让孩子记诵诗词,若把经典和唐诗宋词相比较而言的话,我觉得应该经典为主,诗词为辅,尤其对男孩子而言更是如此。

我个人认为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水平线,不能相提并论。

诗词固然是古典文学里不可或缺的一块精华,不过融入了太多的人文情结在里面,换句话说,情感因素太大,诗词几乎都是抒发个人情感和人文情怀;但是经典不同,这些经典几乎是没有掺杂情感因素的,讲的是规律和方法,而且往往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可以不断升华和细化的哲学观,方法论。

有的人说,孩子小,要多读绘本,多背唐诗,说什么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民族正在大量给孩子读绘本。

这样说话,就是典型的看表面不看本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为什么国外的孩子要看大量的绘本?因为他们把本民族的人文精华里相当一部分都集中到海量的绘本里了,从小就给孩子们潜移默化的影响。

他们的文字就是26个字母的组合,简单说就是拼音文字,和我们的汉字相比根本不是同一个概念的东西,这同时也是为什么我说不应该人云亦云地提倡孩子小时候不要认字的原因之一。

人家一边说不刻意认字,一边却非常强调大量阅读讲说,我们呢?那个“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民族”的确不背古文,但是他们背圣经,而且也是从小就背!人家在遵循他们的文化特征、文字特色教育孩子。

虽然每天经典朗读的时间可能实际上并不长,但这却是很郑重的一件事。

我个人认为,有效利用孩子纯净的心田播下经典的种子,这样才是尊重孩子的时间进度和成长规律。

十分钟,二十分钟,半个小时,哪个家庭花不起这个时间成本?但是这十分钟,二十分钟,半个小时。

若是天天坚持,日积月累下来,会得到多大的收获?难道这点时间就足以阻碍孩子的发展,影响孩子的活动了?有人用排挤效应说话,读经典,孩子根本看不懂,而且有损于探索和自主求知的乐趣,大好时间都被排挤掉了。

把经典和探索求知对立起来,这根本就是个伪命题!学习经典里的方法、观念,就是为了在探索求知的时候活学活用,灵活机动,而不是保守老成或者盲目冒进。

学经典是为探索服务而不是阻碍探索发展。

这里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杨振宁教授的父亲清华大学-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清华大学数学教授,杨振宁小时候就在数学方面表现出很突出的优势,但是,父亲没有在数学上给他补课,却请雷海宗教授历史系他的得意门生丁则良教杨振宁读《孟子》。

丁先生学识丰富,不只教《孟子》,还给讲许多上古历史知识等古典文化。

利用几个暑假的学习,中学的年代的杨振宁已经可以背诵《孟子》全文。

后来他回忆起这段经历颇为感慨,说这对他后来的科学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中国古典文化给了他很多不同于西式思维的启发。

纵观古今中外,每一个大师,都具备有广博深厚的人文素养

作为一个中国人,读汉字长大的人,我们的文化的根在哪里呢?我们家长应该在有限的时间里给孩子提供什么为主线的人文滋养,给他们的一生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绘本吗?儿歌吗?还是那些悲天悯人或者慷慨激昂的唐诗宋词?国外的大师,小时候有没有读过大量的绘本,我并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他们一定是在心里根植了他们本民族的深刻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中国,还没有一个大师是读唐诗成长起来的,都是从五经四书开始的。

有人说,你这太夸张了,大部分今天中国的精英都是看小人书长大的啊,也没见他们有什么不妥。

呵呵,是的,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到现在物欲横流,拜金拜得失去了底线,社会上最多也只有精英,没有大师!有人问,难道读了这些经典就能成大师了?呵呵,这就好比大师都爱思考,但是爱思考的人并不都是大师一样,是个不成立的伪命题。

培养人文素养不一定是为了成大师,仅仅为了修身养性有何不妥?有深厚广博人文素养的人,不一定是大师,但是没有深厚广博人文素养的人,一定成不了大师,其实就这么简单。

发乎上,得乎中,发乎中,得乎下。

你准备给孩子打的是什么地基?还有人说,北大中文系整天读这个,也没见什么大师出来啊。

嘿嘿,不是他们成不了大师,是他们读晚了!他们在大学里读古文,是为了求学,还在解读阶段

而民国初期那些大师在这样一个年龄,已经开始用通过古文学到的学问来解决问题了。

这就是区别,天壤之别!这篇文章来源于我和一个朋友在群里的对话,对方是个对教育有深入研究的人,偏偏就是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让孩子读经典。

为此我和他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今天把它整理出来,不为别的,只是希望通过我自己个人的视觉,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思路。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怎么抓主线,怎么区别主次,怎么合理安排孩子其实非常有限的时间,这都是我们家长面前需要深思熟虑的课题。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孩子的心田,等着父母去播种。

最后,我想把张子厚的“四为句”送给我的朋友们,这四句话...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国学经典诵读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