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比较简单,适合写毛笔字的唐诗宋词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望江南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忆江南白居易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忆江南

白居易

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赵孟頫毛笔楷书集古诗对联字帖

毛体书法有如下特点: 一是内容大气有时代物质,如“为人民服务”、“向雷锋同志学习”及毛的诗词

二是书法前无古人

不是毛不会写字,毛早期的书法很规范,楷书功底也不错,毛体草书是有根基的,并自成一体,大气磅礴。

三是很个性。

就如毛的成就一样,登峰造极。

个性张扬、豪放不羁,毛是真情,很多人不懂毛的浪漫情怀,其实毛身上散发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气质,他是领袖,他更是诗人、学者,现在有很多“国学大师”。

但有几人能与毛一论国学? 四是神大于形。

老一辈中郭沐若自认为能书,而康生不服,称用脚写都比郭写得好,确实在书法方法都有才气,但与毛不是一个层次。

近代将军书法家很多,都是汉子不能称为书家。

古代文人论书法常常按人品论,秦桧的字应该是一流的,但没人敢称赞,岳飞的字怎样?但流芳百世。

称毛为英雄应该当之无愧,称毛的人品有人说是三七开,但数百年后肯定不会有人再敢说什么!因为毛不光是英雄,毛还是领袖,他的责任是引领国人走出沼泽、走向世界,他的战略思想不是一人一事能论,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去瞻仰。

至于毛的书法,只是毛伟大成就的一角,就如达尔文,许多人只记住了一幅名画,而达尔文对于世界的贡献又岂止一幅画?所以,完全可以说毛体书法代表了一个时代,毛体书法的历史地位没人可以否定。

...

毛泽东书法的特点?

毛泽东的书法采千古之遗韵,熔百家于一炉,龙蛇飞舞,俏俊飘逸,大气磅礴,豪放酣畅。

毛泽东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家。

8岁进私塾,对毛笔字的书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自此与翰墨结下不解之缘而成为当代书法巨匠。

早期的书法艺术即得力于钟王,在汉魏、隋碑、章草、晋唐楷书等前人碑帖的基础上下了较深的功夫,为他一生的书法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在指挥中国革命各个战略阶段之余,一直不忘他的书法实践,时常披览碑帖,从江西根据地到延安,毛泽东身边别无长物,却一直把晋唐小楷等他阅读临写过的法帖带在身边。

他的书法成就在于狂草,来源于张旭、怀素。

中年以后,形成了独到的个人风格:汪洋恣肆,跌宕起伏,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

他的字,既充满激情,又有理性。

看他的草书,视线不由自主地受到牵引,随着他草书的线条、用笔,时紧时密,时快时慢。

笼罩在他草书制造的“气场”中,就像在现实生活中被他伟人风范所吸引一样。

骨神兼备成一家 毛泽东的著作甚丰,惟对书法艺术的见解,却没有专门论述,因而无法窥其见解的全貌。

但从一些片言只语中,还是可以归纳出如下几点: 一、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

他说:“字的结构有大小、疏密,笔划有长短、粗细、曲直、交叉,笔势上又有虚与实,动与静,布局上有行与行间的关系、黑白之间的关系。

你看,这一对对的矛盾都是对立的统一啊!既有矛盾,又有协调统一。

中国的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呀!” 二、字要骨神兼备。

他指出:“人有像貌、筋骨、精神,字也有像貌、筋骨、神韵。

”因此,临帖,“最初要照原样写,以后练多了,要仿其形,取其神。

”他说,“字和人一样,也有筋骨和灵魂。

练久了,就会找到筋骨,写出神韵。

”所谓筋骨,是字的形貌、气势和力量;所谓灵魂,是字的内质、神韵。

古人的字,一般地说,北碑尚骨,南帖尚神。

毛泽东则主张骨神兼备。

三、既广采博取,又独具风格。

毛泽东说:“学字要有帖,学好后要发挥。

习字要有体,但不一定受一种体的限制,要兼学并蓄,广采博取,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风格,才能引人入胜。

” 这些书法理论,是毛泽东从借鉴古人的经验和总结自己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

毛泽东书法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年时代可谓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多为楷书,字体工而有力,有些写得特别工整。

1921年到1949年,可谓第二阶段。

在建党初期,特别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战火纷飞的环境中,他运筹帷幄,为使机要人员传达准确迅速无误,他起草的文电多是行(书)而不是草。

三十年代字体清秀,字形略长,上下自左向右略有倾斜。

1941年以后变为自右向左略有倾斜,如1941年致毛岸英、毛岸青的信及其前后起草的大量文电等。

1949年进北京以后,可谓第三阶段。

这时,情况变了,条件好了,毛泽东除起草公务活动的文电外,还写了一千多封回复亲朋故旧和素不相识的群众的信。

从中可以看到他的字越写越好,越写越草。

然而,他的复信是视对象而别的,给高级民主人士、老先生、科学家、教授等的书信多为草书,有些写得非常之草;反之,对文化程度低的人,字都写得比较清楚工整。

毛泽东的书体,从学生时代到五六十年代有很大变化,这和笔有关系。

新笔写的字笔锋更明显更突出。

但主要还是他的功力和字体有变化。

要观察毛泽东字体的变化,除从总体上看,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看他的签名。

1943年以前“毛泽东”的“毛”字一般都是从上面下来,再这么一转,一笔写成。

1943年以后,“毛”字写成四笔,先点三点,然后再竖弯勾。

到1948年、1949年,又变了,从1948年2月他修改中央一个文件时写的几封信到1949年9月给宋庆龄或任弼时的信,“毛泽东”三个字中,“毛”字变化不大,“泽东”二字变化则很大。

50年代以后,毛泽东的字变得非常之好看,这和他那时的练字有关系。

进城以后,毛泽东的工作虽仍然十分繁忙,但客观条件比进城前好多了,可以看到历代书法家的碑帖,当时中办秘书室的陈秉忱就专门为毛泽东购买书籍、收集字帖,收有各种碑帖数百部。

50年代毛泽东休息时书写了数百首古诗词,一首诗往往书写五六次,六七次,甚至十来次。

他作诗词也多是书写许多次,且多为草书。

毛泽东的书法最好的时期是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例如他书写的诗词,给华罗庚、章士钊的信件等,都非常之美。

有一位朋友对我说,看毛泽东手迹是一种享受,看过后还是想看,每看一遍都受启发。

毛泽东成了深受读者喜爱的现代书法家。

如何练好硬笔书法

详细点就是:找一本毛笔书法的名家字帖照着练,持之一恒,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然后还要多想、多看一些理论方面的文章,搞明白什么是书法,这样才有努力方向

好多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书法,就是说没有入门。

看着名家的高水平作品,说跟狗爬的一样,连小学写的不如云云。

什么古诗适合硬笔书法?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硬笔书法: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它的书写工具包括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以墨水为主要载体,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

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价值广等特点。

它与毛笔的区别在于变软笔的粗壮点画为纤细的点画,去其肉筋存其骨质。

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书法!

毛泽东作为伟大领袖的形象盖过了其他的一切,或者说,他在其他方面的造诣,与他伟人形象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他精书法,是中国当代的书法巨匠,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毛泽东的书法采千古之遗韵,熔百家于一炉,龙蛇飞舞,俏俊飘逸,大气磅礴,豪放酣畅。

毛泽东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家。

8岁进私塾,对毛笔字的书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自此与翰墨结下不解之缘而成为当代书法巨匠。

早期的书法艺术即得力于钟王,在汉魏、隋碑、章草、晋唐楷书等前人碑帖的基础上下了较深的功夫,为他一生的书法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在指挥中国革命各个战略阶段之余,一直不忘他的书法实践,时常披览碑帖,从江西根据地到延安,毛泽东身边别无长物,却一直把晋唐小楷等他阅读临写过的法帖带在身边。

他的书法成就在于狂草,来源于张旭、怀素。

中年以后,形成了独到的个人风格:汪洋恣肆,跌宕起伏,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

他的字,既充满激情,又有理性。

看他的草书,视线不由自主地受到牵引,随着他草书的线条、用笔,时紧时密,时快时慢。

笼罩在他草书制造的“气场”中,就像在现实生活中被他伟人风范所吸引一样。

研究毛泽东书法的李树庭先生最早在互联网上推出《书家毛泽东》,展开对毛泽东的书法实践.书法风格.书体演进.书法形式,以及他作为书法家的知识基础等进行了多侧面的透视和探讨,以翔实可靠的资料和较厚实的书法理论,自然流畅的文笔和朴实清新的观点,并附以不可多见的毛泽东手迹 ,为读者展现出毛泽东书法的形成.发展的纵向轨迹和横向风貌。

本页制作也参考了李树庭先生的一些研究成果,在此向李树庭先生表示诚挚谢意。

附录:《毛泽东与书法艺术》 转自新华网 毛泽东对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感情,书法是他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

从年轻的时候起,毛泽东便在书法领域耕耘和求索,至老而不倦。

1910年毛泽东考入湘乡东山书院(东山高等小学堂),他常临摹王羲之《十七帖》和学院附近东台山凤凰寺所藏清代湘乡书法家萧礼容碑,字字写得很有功力,尤以 草书为精妙。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有一句口头禅:“字要写得好,就要起得早;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练;刻苦自励,穷而后工,才能得心应手……学字要有帖,帖中要发挥。

” 现在还保存着的一张毛泽东还书的便条,是他16岁时写的,用笔严谨,而又有开拓,可知那时他已有相当功底。

他进入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后,作了一篇文章,叫《宋襄公论》。

国文教师谭咏春阅卷时批道:“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视全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

”这个年轻人确似有“仙骨”,文章固然可取,又用楷书写就,工整秀丽,故当时师生们誉他的文和字为同学中之“两绝”。

现在还保留着的毛泽东在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写的一篇作文的手迹,题目叫《商鞅徙木立信论》,用的也是丝毫不苟的小楷,一气呵成,笔笔遒劲。

1913年10-12月,毛泽东在湖南第四师范学校读预科时,留下了一本笔记。

前11页是手抄的《离骚》和《九歌》,后36页冠名《讲堂录》。

从这些墨迹看,这个时期,毛泽东深受晋唐楷书和魏碑的影响,既潇洒飘逸,神采飞扬,又古拙可爱,质朴自然。

战地喜获《三希堂》 1927年11月,毛泽东上井冈山,在江西宁冈县砻市创办了第一个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

由于敌人的经济封锁,笔墨纸张比较缺乏,有一次,一个学员提出用柳枝烧成炭可以写字,毛泽东在青石板上试了试,软硬适度,写出来的字还挺清晰。

毛泽东满意地说:“倒真像墨笔哩!”他说,“敌人越是封锁,大家的办法就越多。

看,封锁得同志们用木炭树枝当笔,在地上、石板上、沙滩上写字。

这种笔墨纸张是用不完的。

” 毛泽东走到哪里都在研究学习书法。

红军时期他率部转战到贵州遵义县北娄山关时,见一石碑,上刻“娄山关”三个红漆大字,便问陈昌奉等:“娄山关刻碑干什么?”许多人回答不出,他便解释说:“关乃要塞重地也,是出入的通道,常以碑柱碑石为界,区分和标志地名。

”之后,他向大家介绍了“娄山关”三个大字的特点和价值。

他赞扬这三个字写得苍劲,像峻峰那样挺拔屹立,运笔如飞。

工匠石刻也非常精美。

他还反复揣摩,不断用手在笔画上临摹运笔走势,不时感叹:“可惜不知出自哪位名家之手,这碑又修建于何代。

” 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一套晋唐小楷一直带在毛泽东身边。

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写字,并且经常阅览法帖。

当时延安的老百姓知道毛泽东喜欢写毛笔字,为表示对他的敬意,特地用一块古砖刻磨成一方砚石,送给毛泽东。

可惜,这方砚台在后来转移时丢失了。

这个时期,毛泽东的书法创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以行草为主,用笔恣肆,刚劲挺拔,大气磅礴,形成了个人的独特风格。

1937年平型关大捷后,一位青年作家奔赴延安的途中,从被日军炸毁的废墟中拾得四册名著及《石索》、《三希堂法帖》各两卷,如获至宝。

他不辞辛苦,带到了延安。

一天,素有“长征才子”之称的朱光和那位青年作家谈得投机,便引他去见毛泽东。

毛泽东对...

为什么说书法是中国艺术最基本的源泉

一、对书法艺术基本认识的可行性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一门传统艺术, 至少已有 3000 多年的历史。

早在唐代, 中国书法便传入日本、朝鲜, 成为其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一些西方绘画大师如毕加索等, 也曾从中国书法中吸取过营养。

中国书法不仅是中国本土的文化现象, 而且已日益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东方艺术门类之一。

从最简单的实践形式上说, 中国书法就是汉字的书写艺术。

书法能成为一门艺术, 最基本的原因在于汉字和毛笔的特殊性。

汉字的特殊性产生了中国书法别具一格的形式意味, 毛笔的特殊性丰富和拓展了书法形式意味的内涵, 并产生了丰富的笔法审美体系。

当两者结合成一个自觉的有机整体, 成为人们表现自己心灵的方式和审美的对象时, 书法就成了一门艺术。

书法艺术的语言是线, 它以中国汉字为载体进行平面空间的分割, 可称为纸上舞蹈

它的起伏变化, 节奏韵律, 书写时的精神状态, 可谓美的享受。

傅包石曾说过; “中国艺术最基础的源泉是书法, 对于书法若没有相当的认识与理解, 那末, 和中国一切的艺术可以说绝了姻缘。

中国文字为‘线’组成, 他的结构, 无论笔画繁简, 篆隶或其他书体, 都在一个方形的范围内保持非常调和而镇静的美的平衡。

这是和别的文字不同的地方

试参观一次中国的印刷工厂, 一粒一粒大小相同的铅字, 这便是中国艺术的原子。

中国人在这相同的范围上面, 凝神静观, 可以透过与生俱来的欣赏力面对这不同的笔画发生无限的境界、无限的趣味、无限的新意。

中国一切艺术差不多都是着眼这个方式发展的”。

这里我们可以充分认识书法艺术价值和意义。

至于汉字书写和电脑打字是根本不可代替它对我们的存在意义的。

我们书法教育者就应该把书法艺术发扬光大; 国人大力支持, 从小孩子抓起, 让书法艺术走进小学课堂

二、教学对象上的可行性书法教学能否进入小学课堂关键要看教育的主体小学生

小学阶段学生已具备了汉字的认读和汉字书写的能力, 所以说书法艺术中线 ( 书法艺术的语言) 的节奏和线的空间感对于小学生来说已可以通过特有的工具毛笔来进行学习表达, 这是其一。

其二, 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来看, 更适合书法艺术的教学。

小学生这个时期爱乱涂乱画, 来表现自己的心理和情绪, 在涂写的过程中可以体验一种舒适和快乐

这一点正符合前面说的书法艺术的线的运动感了, 我想这就是书法艺术的一种原动力吧。

其三是符合小孩的天性- - - - - 好奇心和模仿。

他们会有足够的耐性, 把书法作为一项快乐的游戏来做, 只要你给他们时间和肯定。

所以, 书法教育对小学生来讲是可以走进课堂的。

三、教学意义上的可行性其一, 在教学过程中陶冶学生的性情, 提高审美能力。

书法练习过程中要凝神定气一丝不苟, 沉静于书写的感受之中。

在书写和教师的讲解过程中不断提高鉴赏好坏的能力。

其二, 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 要有中国古代诗词的介入。

书写的过程中增加了对古诗词的记忆和理解。

另外还有为中国绘画的教学打下基础。

中国画和书法都讲究对毛笔的性能把握和运用。

所谓“书画同源”, 在中国画的教学中, 对书法的练习是不可少的。

好的中国画家皆善书法。

四、书法教育的外部因素的可行性小学书法教育的成功, 还要靠各种的外部因素, 其中较为重要的有: 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 书法教育主体的不断强大。

( 一) 、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

现在全国各地, 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和教育部门较为明显, 特别重视中小学的书法教育。

把书法教育作为学校教学的考察科目

有些学校还被确定为书法特色学校。

较为典型的有广东省-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广东省、浙江省等。

各级书法展览的举行和大量优质书法字帖的发行给书法教育提供了大的环境和学习的便利。

我们相信书法教学将会得到社会普遍地肯定和关注。

( 二) 、书法教育主体的不断完善。

在大好的环境下, 最终落实到教育的主体上。

书法教育的主体是书法家和书法教育者。

我们都清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作为专业人士, 要拿出足够的热情和足够好的书法作品来影响学生, 足够好的方式引导学生。

关键之关键就在这个环节, 教育部门也在努力使小学的书法教育科学的健康的发展。

小学作业硬笔书法写什么

毛泽东一生爱书法2009年07月02日 15:55 华老 毛泽东晚年的书法艺术,冠绝一时。

而他一生,都非常热爱书法,关于这位伟人与书法的故事,讲起来也是脍炙人口。

一生爱书法 毛泽东8岁进私塾,对毛笔字的书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自此与翰墨结下不解之缘而成为当代书法巨匠。

早期的书法艺术即得力于钟王,在汉魏、隋碑、章草、晋唐楷书等前人碑帖的基础上下了较深的功夫,为他一生的书法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在指挥中国革命各个战略阶段之余,一直不忘他的书法实践,时常披览碑帖,从江西根据地到延安,毛泽东身边别无长物,却一直把晋唐小楷等他阅读临写过的法帖带在身边。

他的书法成就在于狂草,来源于张旭、怀素。

中年以后,形成了独到的个人风格:汪洋恣肆,跌宕起伏,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

他的字,既充满激情,又有理性。

看他的草书,视线不由自主地受到牵引,随着他草书的线条、用笔,时紧时密,时快时慢。

笼罩在他草书制造的“气场”中,就像在现实生活中被他的伟人风范所吸引一样。

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四大家族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部来到江西永都县,贺子珍和父亲知他喜欢书法,习惯用毛笔起草文件和书写文稿,就经常给他购买笔墨砚纸准备着。

毛喜欢用毛笔和铅笔。

在江西和福建作调查和记录时他大多用铅笔,而起草文凭、书写材料时则一律用毛笔。

毛对毛笔及墨、砚、纸“文房四宝”特别爱护珍惜。

他常说:“我用‘文房四宝’要打败国民党四大家族”。

贺子珍也喜爱书法,她写得一手清秀俏丽的好字。

她也非常喜欢毛泽东的书法,两人在江西结婚时,贺亲手做了一个多用挎包送给了毛。

这个挎包用江西农村整幅蓝土布缝制,挎包有好多个用来装文房四宝的口袋。

这个挎包跟着毛泽东走南闯北,他交待警卫员陈昌奉:“我到哪里,不吃饭、不洗脚也要先把‘文房四宝’摆放好,随时让我工作学习。

”除了批阅文件,撰写文章,毛泽东一有空,就会抓紧时间练习书法。

他说:“习练书法是很好的休息,是积极的消遣娱乐,也是养神健脑健身之法。

”也难怪毛泽东特别喜欢这个快捷又实用的挎包了。

贺子珍经常和毛泽东一起切磋书法艺术,毛说:“字要写得好,就得起得早;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炼;刻苦自励,穷而后工,才能得心应手。

学字要有帖,帖中要发挥。

”毛主张习字要有体,但不一定完全受一种体的限制,要兼学并蓄,广采博收,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风格特点,要能适用,雅俗共赏,才能引人入胜。

正如此,毛泽东学习书法过程中,研究学习的范围很广。

红军长征时期他在遵义县北的娄山关,见一刻石碑上刻的“娄山关”三字不仅写得苍劲挺拔,而且石工刻得也如眼前峻峰峭壁,堪称佳作。

毛在这块石碑前停留良久,感叹再三,他反复揣摩,不断用手比划运笔,嘴里说着:“可惜这碑不知出自哪朝哪代哪位名家之手啊!”他问陈昌奉等“‘娄山关’刻碑做什么呢?”同志们答不上来。

毛泽东解释说道:“关乃要塞重地,是出入的通道,因此常以碑柱碑石为界,区分和标志地名”。

还有一次部队到武夷关,在一座庙里见到许多书法造诣很高的碑文,毛也抽空研究它们。

他说:“中国的庙宇也是书法胜地,许多古庙都有很有价值的书法作品,称得上是书法艺术的宝库。

” 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同志都深深感受到,毛不仅自己酷爱书法,也非常希望大家都认真学习书法。

他很关心大家的学习和习字。

不少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调到前线或外地工作之后,给主席写信,毛泽东都要评价他们的字。

他常常对身边的人说,谁的文化提高了,谁的字写得好了。

的确,毛泽东一生都没有和“文房四宝”须臾分开,他的书法造诣堪称一代大家。

谈论书法艺术多有心得 毛泽东的著作甚丰,惟对书法艺术的见解,却没有专门论述。

但从他平时谈论书法的一些言论之中,还是可以归纳出如下几点: 一、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

他说:“字的结构有大小、疏密,笔划有长短、粗细、曲直、交叉,笔势上又有虚与实,动与静,布局上有行与行间的关系、黑白之间的关系。

你看,这一对对的矛盾都是对立的统一啊!既有矛盾,又有协调统一。

中国的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呀!” 二、字要骨神兼备。

他指出:“人有像貌、筋骨、精神,字也有像貌、筋骨、神韵。

”因此,临帖,“最初要照原样写,以后练多了,要仿其形,取其神。

”他说,“字和人一样,也有筋骨和灵魂。

练久了,就会找到筋骨,写出神韵。

”所谓筋骨,是字的形貌、气势和力量;所谓灵魂,是字的内质、神韵。

古人的字,一般地说,北碑尚骨,南帖尚神。

毛泽东则主张骨神兼备。

三、既广采博取,又独具风格。

毛泽东说:“学字要有帖,学好后要发挥。

习字要有体,但不一定受一种体的限制,要兼学并蓄,广采博取,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风格,才能引人入胜。

” 这些书法理论,是毛泽东从借鉴古人的经验和总结自己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

越写越好 越写越草 毛泽东书法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年时代可谓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多为楷书,字体工而有力,有些写得特别工整。

1921年 到1949年,可谓第二阶段。

在建党初期...

什么古诗适用于钢笔字谢谢!求指导!

你这个问题有点模糊。

因为不存在适不适合的问题。

只要是字,毛笔钢笔都可以书写,笔本身就是书写字用的。

不过我猜测你的意思可能是问:适合钢笔创作。

这确实是个问题。

字数少的古诗,如绝句,一首诗很难写成一副作品。

即使可以写,也是篇幅很小的小品书作。

但是可以几首写在一起。

字数多点的律诗长诗,能在一副作品中写完的,那就设计一下章法,是楷书呢就一定是先设计好几行几列,以及落款的位置。

行书就要顾及到上面平齐下面基本平齐(有人说“十年上齐十年下齐”说的就是这个)以及最后一个字的位置,太高显空,太低显堵。

优酷有个钢笔书法古诗词专辑,搜专辑“唐诗宋词”拨便ldvukbgpir什么古诗适用于钢笔字谢谢!求指导!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比较简单,适合写毛笔字的唐诗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