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才情甚富,不让易安(李清照)、(朱)淑真”



黄峨,字秀眉,明孝宗弘志十一年(1498)生,遂宁西眉乡黄榜寺人,父亲黄珂,工部尚书,工诗文。黄峨自幼聪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能经史,善书札,精词诗韵,散曲特有名,为著名才女。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

黄峨,字秀眉,明孝宗弘志十一年(1498)生,遂宁西眉乡黄榜寺人,父亲黄珂,工部尚书,工诗文。黄峨自幼聪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能经史,善书札,精词诗韵,散曲特有名,为著名才女。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嫁与新都状元、翰林院修撰杨慎为妻,婚后夫妇和睦,感情甚笃。五年后,由于杨慎因议大礼案,触犯嘉靖皇帝,被“廷杖”,两次死而复生,最后谪戍云南昌卫。黄峨同驻南诏戍地。三年后,因父丧返原籍,居新都桂湖之滨的榴阁。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黄峨独居,于隆庆三年(1569)年病逝。

黄峨能文工诗,更擅词曲,是著名女诗人。《杨夫人乐府词余》序中称她“才情甚富,不让易安、淑真。”且黄峨人品才德极高,有“闺门肃穆”之称。黄峨与其夫杨慎在我国文学史上均有一定的地位。其诗词曲作后世编有《杨状元妻诗集》一卷、《杨夫人乐府词余》五卷、《杨升庵夫妇散曲》、《升庵夫妇乐府》等。

《杨夫人乐府词余》五卷署万历戊申(即三十六年,公元1608),杨禹声刻本

《石榴》的诗句是什么?

1、《赵中丞折枝石榴》 元:马祖常 乘槎使者海西来,移得珊瑚汉苑栽; 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

2、《榴花》 金:元格 山茶赤黄桃绛白,戎葵米囊不入格。

庭中忽见安石榴,叹息花中有真色。

生红一撮掌中看,模写虽工更觉难。

诗到黄州隔千里,画家辛苦费铅丹。

3、《庭榴》 明:杨升庵 移来西域种多奇,槛外绯花掩映时。

不为深秋能结果,肯于夏半烂生姿。

翻嫌桃李开何早,独秉灵根放故迟。

朵朵如霞明照眼,晚凉相对更相宜。

4、《西园石榴开》 宋:欧阳修 荒台野径共跻攀,正见榴花出短垣。

绿叶晚莺啼处密,红房初日照时繁。

最怜夏景铺珍簟,尢爱晴香入睡轩。

乖兴便当携酒去,不须旌骑摇拥车辕。

释义:历代名家吟咏石榴的诗词甚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榴文化

中国人视石榴为吉祥物,以为多子多福的象征。

古人称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

...

马璘,岐州扶风人。

少孤这篇文言文翻译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八·列传第六十三·马璘传【原文】马璘,岐州扶风人。

少孤,流荡无业所。

年二十,读汉马援传,至“丈夫当死边野,以马革裹尸而归”,慨然曰:“使吾祖勋业坠于地乎?”开元末,挟策从安西节度府,以奇劳,累迁金吾卫将军。

至德初,王室多难,统精甲三千,自二庭赴凤翔。

肃宗奇之,委以东讨。

初战卫南,以百骑破贼五千众。

从李光弼攻洛阳,史朝义众十万阵北邙山,旗铠照日,诸将冘疑,未敢击。

璘率部士五百,薄贼屯,出入三反,众披靡,乘之,贼遂溃。

光弼曰:“吾用兵三十年,未见以少击众,雄捷如马将军者!”迁试太常卿。

明年,吐蕃寇边,诏璘移军援河西。

怀恩之叛,璘引还,间关转斗至凤翔,虏围已合,节度使孙志直婴城守。

璘令士持满外向,突入县门,不解甲出战,背城阵。

虏溃,率轻骑追之,斩数千级,漂血丹渠。

帝引见尉劳,擢兼御史大夫。

永泰初,拜四镇行营节度、南道和蕃使。

俄检校工部尚书,北庭行营、邠宁节度使。

元日,有卒犯盗,或曰宜赦,璘曰:“赦之,则人将伺其日为盗。

”遂戮之。

天大旱,里巷为土龙聚巫以祷,璘曰:“旱由政不修。

”即命撤之。

明日雨,是岁大穰。

未几,徙泾原,权知凤翔、陇右节度副使,四镇、北庭如旧,复以郑、颍二州隶之。

大历八年,吐蕃内寇,浑瑊战宜禄,不利。

璘设伏潘原,与瑊合击破之,俘级数万。

进检校尚书右仆射。

明年,入朝,求宰相,以检校左仆射知省事,进抚风郡王。

十一年,卒于军,年五十六。

赠司徒,谥曰武。

璘少学术,而武干绝伦。

遭时屯棘,以忠力奋。

在泾八年,缮屯壁,为战守具,令肃不残,人乐为用,虏不敢犯,为中兴锐将。

初,泾军乏财,帝讽李抱玉让郑、颍,璘因得裒积,且前后赐赉无算,家富不赀。

治第京师,侈甚,其寝堂无虑费钱二十万缗。

方璘在军,守者覆以油幔。

及丧归,都人争入观,假称故吏入赴吊者日数百。

德宗在东宫闻之,不喜。

及即位,乃禁第舍不得逾制,诏毁璘中寝及宦人刘忠翼第。

璘家惧,悉籍亭馆入之官。

其后赐群臣宴,多在璘山池。

而子弟无行,财亦寻尽。

【注释】1、流荡:漂泊,流浪。

《玉台新咏·古乐府·艳歌行》:“兄弟两三人,流荡在他县。

”荡,一本作“宕”。

唐灵一《江行寄张舍人》诗:“流荡此心难共说,千峰澄霁隔琼枝。

”沈从文《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民六夏我便离开了家乡,在沅水流域十三县开始过流荡生活。

”2、业所:即所业。

所操的职业;所作。

晋陶潜《杂诗》之八:“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

”唐许棠《将归江南留别友人》诗:“连春不得意,所业已疑非。

”3、边野:犹边地。

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牀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元萨都剌《题画马图》诗:“入为君王驾鼓车,出为将军浄边野。

”明冯梦龙《精忠旗·岳侯涅背》:“捐躯边野,胜如枯槁随儿女。

”4、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

谓英勇作战,死于战场。

《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牀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北齐朱瑒《与徐陵请王琳首书》:“诚复马革裹尸,遂其平生之志;原野暴体,全彼人臣之节。

”《宋史·崔翰传》:“臣既以身许国,不愿死于家,得以马革裹尸足矣。

”清昭连《啸亭杂录·记辛亥败兵事》:“余刀俎余生,受君恩乃不死,今得以马革裹尸幸矣!”《东北人民抗日诗词选·追悼歌》:“抱定决心甘愿效命疆场,马革裹尸誓不生回营。

”亦作“马革盛尸”。

金何宏中《述怀》诗:“马革盛尸每恨迟,西山饿踣更何辞。

”亦省作“马革”。

《隋书·李圆通陈茂等传论》:“终能振拔污泥之中,腾跃风云之上,符马革之愿,快生平之心,非遇其时,焉能至于此也。

”清蒋士铨《冬青树·勤王》:“我文天祥官树牙旗,志存马革,敢不戮力勤王提兵破敌也。

”5、慨然:感情激昂貌。

汉李陵《答苏武书》:“慰诲懃懃,有逾骨肉。

陵虽不敏,能不慨然。

”《后汉书·党锢传·范滂》:“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宋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於天下。

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台陀开纳)慨然投笔,辞维也纳剧场诗人之职。

”6、勋业:功业。

《三国志·魏志·傅嘏传》:“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唐李颀《赠别张兵曹》诗:“勋业河山重,丹青锡命优。

”清管同《序》:“由是言之:性命修于身,勋业皆其末迹也。

”阿英《戎行兼言艺文事》:“将军只手定苏北,勋业争传大江南。

”7、挟策:胸怀计谋、建议。

明宋濂《序》:“周末有季桢者,与其弟眭挟策以干诸侯。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一:“书生挟策成何济,付与维南织女愁。

”李大钊《国情》:“将亦为天下挟策干时之士裂矣。

”8、奇劳:奇功;大功。

9、累迁:即迁累。

谓多次迁升官职。

《新唐书·李适之传》:“神龙初,擢左卫郎将。

开元中,迁累通州刺史,以办治闻。

”10、王室:王朝;朝廷。

《书·康王之诰》:“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

”《东观汉记·...

丈夫爱妻子的诗词

写给老婆的诗陪你一辈子的人,不是父母,不是儿女,不是朋友,而是你的老婆。

--韩主席说暗恋樱花源我想,一个人年少时一定要经历一场暗恋,为此思量,为此忐忑,为此殒身不恤。

1体会此间暗涌的强大力量, 诧异于一场一场奇迹的悄然盛开。

爱情的事,成功在天,失败是我,千年不变。

纵然等待没有结果,生命也缓缓转变了方向

2新的视野,新的蜕变,与她无关的,是藏着的樱花…二〇〇九年九月五日寒风于兴隆山江城子---相思吟韩璟瑞相思几度断柔肠,忆娇娘,泪难藏。

瑶琴曾知,多少梦心殇? 3只影楼台谁伴我,回首处,晚风凉。

忧愁满眼倚孤窗,灯无光,太凄凉。

默不作声,腮边已千行。

西湖桥边常游浪,看今夜,月临床。

相忘情深处韩璟瑞雨过兰舟依旧,2011年10月4爱老婆的诗句孤鸿断残阳,一杯浊酒。

一滩白鹭浩淼淼, 天涯思爷否?驻足皎月照,岁月红尘度,一曲梁祝。

仰天质问天哭谁? 来世柳化蝶。

5第二篇:《描写老婆漂亮的诗句》篇一:形容女人美丽的诗句形容女人美丽的诗句1: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2: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3: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4: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 倚阑干。

5: 美女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6: 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7: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邻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8: 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

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7: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8: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9: 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10: 梨花一枝春带雨11: 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2: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13: 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14: 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15: 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

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

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

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

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

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16: 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17: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18: 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19: 眉似远山不描而黛,唇若涂砂不点而朱~20: 面似芙蓉出水,腰如弱柳扶风杜牧《赠别》22: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西汉李夫人)23: 胪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24 : 月出佼兮,佼人撩兮. ---25: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眉如翠 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宋玉26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李白(杨贵妃)27: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同上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同上28: 美女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29: 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杜牧《赠别·其一》30: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邻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林黛玉 31: 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

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何思澄《南苑逢美人》 32: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33: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34: 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35: 梨花一枝春带雨 ----同上36: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苏轼37: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38: 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39: 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篇二:描述女人漂亮的诗句-追女孩 描述女人漂亮的诗句1、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2、含词未吐,气若幽兰。

3、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4、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5、云袖轻摆招蝶舞,纤腰慢拧飘丝绦。

6、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7、妃子笑迎枝果到,禄山献媚战刀飞。

8、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9、何彼浓矣,华若桃李。

10、红颜落雁香空老,残梦依稀化逝花。

11、淡白梨花面,轻盈杨柳腰娴静以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1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14、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手机能在线观看的

你好啊! 打开的:yyqq44典C0m绿满园林;荷叶田田,黛碧凝思;湖水清澈,碧波荡漾;无数游艇,竞渡泛舟;各种桂树,飘香四溢;为满园金秋绚美,唱响了丰收歌谣,更为杨升庵和黄娥夫妇的桂湖秋色,浓墨重彩,名人名园,彪炳千秋,矢志纪念。

可真正地热闹还是涌入的香世界景点和雕刻有杨升庵状元《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诗词与雕像景观。

人们看到的香世界桂树繁茂,

西施和范蠡的结局最靠谱的说法是?

西施,名夷光,春秋时期越国人,今浙江诸暨苎萝村人(今属诸暨市城南苎萝村)。

对西施最终是生是死的结局,历来有不同的说法。

归纳起来,大体有四种版本。

一、沉海说 传说勾践灭吴后,他的夫人偷偷地叫人骗出西施,将石头绑在西施身上,尔后沉入大海

而且更有甚者传说从此沿海的泥沙中便有了一种似人舌的文蜊,大家都说这是西施的舌头,所以称它为“西施舌”。

三十年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在福建时,亦称赞长乐“西施舌”是闽菜中最佳的一种神品。

《墨子??亲士》篇提到,西施因为太美,结果被沉入江中,可见“太盛难守”云。

二、隐居说 这种说法也是十分风行,最早它见于东汉袁康的《越绝书》。

里面记载说,“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而明代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也有类似说法,认为西施原是范蠡的情人或妻子,吴国覆亡后,范蠡带着西施隐居起来。

明代的陈耀文《正杨》卷二《西施》也引用《越绝书》认为西施跟随范蠡隐居。

三、落水说 或许是善良的人们并不希望西施这位无辜的弱女子有个悲惨结局,于是找出初唐诗人宋之问《浣纱》诗:“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鸟惊人松梦,鱼沉畏荷花”为依据,认为吴亡后西施回到故乡,在一次浣纱时,不慎落水而死。

此说似乎最理想,可是最缺乏证据。

四、被杀说 这种说法可以说纯粹来自传说了。

传说吴王自刎而死时,吴人把一腔怒火都发泄在西施身上,用锦缎将她层层裹住,沉在扬子江心。

据《东坡异物志》载:“扬子江有美人鱼,又称西施鱼,一日数易其色,肉细味美,妇人食之,可增媚态,据云系西施沉江后幻化而成。

” 四个版本中,沉海说和隐居说流传最广,而且相关的证据资料也最多

“沉海说”的理由是: 《墨子??亲士》篇中说:“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

”其中“西施之沈”的“沈”在古代就是“沉”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西施是被沉于水中的,她的死是因为她的美丽。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逸篇》中说:“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而终。

”《修文御览》转引《吴越春秋》有关西施的记载说:“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

”明代杨慎《太史升庵全集》卷六十八《范蠡西施》录《修文御览》所引《吴越春秋??逸篇》之文亦云:“吴王败,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

”这里的“浮”字也是“沉”的意思。

在文人墨客的许多诗词中,也是对西施被沉江而死有很多的描绘。

李商隐曾作《景阳井》绝句一首:“景阳宫井剩堪悲,不尽龙鸾誓死期;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

另一诗人皮日休也有诗题《馆娃宫怀古》共五绝,第五首是:“响屟廊中金玉步,采苹山上绮罗身;不知水葬今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

“隐居说”的理由是: 东汉袁康的《越绝书》,它的记载是“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

吴王大悦。

”,这和《吴越春秋》类似,但结局不同,认为“西施亡吴国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 对于西施和范蠡隐居,古人的诗词中也有很多描述。

像李白的《西施》诗里就写道:“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 苏轼的《水龙吟》词里也写道:“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

” 杜牧《杜娘诗》中有句云:“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

” 《辞海》(修订本)也这样说:“西施一作西子,春秋末年越国苎萝人,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夫差最宠爱的妃子。

传说吴亡后,与范蠡偕入五湖。

” 《吴越春秋》和《越绝书》是同时代的作品,但在记载西施的结局上却也迥异,这是西施结局出现不同版本的开端。

至于以后历代古诗词中出现西施结局的不同说法,均是以此为依据的以讹传讹。

笔者认为,确定“沉海说”与“隐居说”哪个更有道理,必须查阅更早些的作品,同时关键在于如何理解两个概念:一是对《墨子》中“西施”的理解,一是对“鸱夷”的理解。

陆游的《示儿》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1]示儿:给儿子们看。

[2]元:本来。

[3]但:只。

[4]九州:古代分天下为九洲,后以九洲泛指中华大地。

[5]同:一统江山。

[6]王师:指宋朝军队

[7]北定中原:收复中原。

中原指的是被金人侵占的北方领土。

[8]家祭:家人对祖先的祭祀。

[9]无忘:不要忘记。

[10]乃翁:你的父亲。

书愤 【题解】 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春,时作者六十二岁,罢官闲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已达六年。

诗中概括了作者一生的抱负、经历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原文】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临安春雨初霁 【题解】 见《剑南诗稿》。

淳臣十三年(1186)春作者出知严州(洽今浙江建德)之前,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到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等候宋孝宗召见。

此诗描写作者暂客临安时的闲散无聊生活,流露出对恶浊的官场生涯的厌倦和盼望早日归家的心情。

【原文】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秋夜将晓出篱门 迎凉有感(其二) 【题解】 见《剑南诗稿》。

绍熙三年(1192)初秋作于山阴(今浙江绍兴)故里。

共二首,此其二。

诗中抒发了对金人占领区大好河山和人民的深切怀念,流露出对无力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集团的强烈不满。

【原文】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题解】 选自《剑南诗稿》。

写于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是年六十八岁。

他一生主张北伐,渴望统一,虽屡受投降派的谗毁排挤,终矢志不移。

此诗正是作者即景抒情、借梦言志的名作之一。

【原文】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沈园 【题解】 据南宋周密《齐东野语》、陈鹄《者旧续闻》和刘克庄《后村诗话》载,游二十岁与其表妹唐琬婚,然琬为陆母厌,只得改嫁,十多年后,游与琬邂逅于沈园,共叙旧情。

游痛以作《钗头凤》词,琬亦作同调之作,以诉其情。

沈园会后,琬不久便离开人世。

游于庄元五年(1199),作二绝句以记之。

沈园,故址在今浙江绍兴禹迹寺南。

【原文】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 犹吊遗踪一泫然。

示儿 【题解】 见《剑南诗稿》。

作于嘉定二年(1210)十二月作者临终前,是诗人的绝笔和遗嘱。

诗作集中体现了作者收复失地的终身抱负、统一祖国的坚定信念和至死不泯的爱国深情。

【原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卜算子 咏梅 【题解】 陆游一生钟情于梅花。

他不但写了一百六十多首咏梅诗,还写了四首咏梅词,词境大都托物言志,是诗人品格的写照。

《卜算子·咏梅》是其中脍炙人口的一首。

【原文】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题解】 此词选自《渭南文集》,系一首记梦之作,而这梦境正是其生活的重现,词中又绘写了梦醒后的感慨,洋溢着慷慨昂扬的爱国激情,迸射出浪漫的火花。

【原文】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诉衷情 【题解】 这首词是陆游晚年的作品。

这时词人已年近古稀,退居故乡山阴。

但他一日也没忘记抗敌前线,报国信念至死不衰,愈老弥坚。

【原文】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戌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题解】 选自《渭南文集》,作者在蜀,曾一度任南郑(今陕西汉中)军职,不久改调成都参议官,投闲置散,抱负难展,失意之极,因咏啼鹃以抒怀抱。

通篇借物寓情,以环境冷落渲染凄凉气氛,以莺燕无声反衬杜宇啼鸣,悲凉悉苦。

《词林纪事》引《词统》云:“去国离乡之感,触绪纷来,读之令人於邑。

” 【原文】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钗头凤 【题解】 这首词大约是陆游三十岁左右时的作品。

据《齐东野语》记载,词中描绘的是陆游与唐琬的一段爱情悲剧。

【原文】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地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游小孤山记 【题解】 选自《入蜀记》,一作《过小孤山大孤山》,为作者在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八月一日和八月二日的两则日记。

是时,游被起用为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由...

《蝶恋花·答李淑一》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作者写给当时的湖南长沙中学语文教员李淑一的。

词中的“柳”指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烈士,湖南长沙人,作者早年的战友。

一九二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湖南省政府委员,湖南省农民协会秘书长,参加南昌起义。

一九三零年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工作,曾任红军第二军团政治部主任、第三军政治部主任等职。

一九三二年九月在在湘鄂西苏区“肃反”中,原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柳直荀被作为“改组派”枪杀于湖北监狱。

杀害柳的,是“党中央派来的最高代表,中央分局书记”夏曦。

一九五七年二月,李淑一把她写的纪念柳直荀的一首《菩萨蛮》词寄给作者,作者写了这首词答她。

拓展资料:《蝶恋花·答李淑一》是毛泽东写于1957年5月11日的一首词。

该词不仅是抒发悼念情感之作,寄托了毛泽东对夫人杨开慧烈士和亲密战友柳直荀烈士的无限深情以及对革命先烈的深切悼念和崇高敬意,歌颂了革命先烈生死不渝的革命情怀,激励广大人民捍卫革命成果。

《蝶恋花·答李淑一》,它原本是一首“悼亡”词,诗人却使之升华成为一曲忠魂颂。

一起句,诗人用两个“失”字,体现出了沉痛之情及至深的怀念油然而生。

虽看上去平谈,但读来令人悲伤不已。

李淑一词中有“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句,故此毛泽东上来就回答了烈士的去处的问题。

取其姓杨柳,这偶合的姓氏,非常亲切自然地引出第二句。

第二句的“杨柳”堪称天造地设,奇妙异常,而且天然产生双关意思,杨柳的忠魂和杨花柳絮轻盈飘飞的样子。

而“重霄九”有烈士浩气长存之感,也有诗人一贯的雄姿英发的特征。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多么浪漫的情怀!这句中我们就已经闻到了那发自肺腑的革命浪漫主义的气息。

杨柳二烈士已经仙去,忠魂飘上了“重霄九”,进入了月宫。

接着诗人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神奇而幽凉的神话世界,仙人吴刚为二忠魂“捧”出了桂花酒。

这种酒本是仙人自己所饮的佳酿,但由于忠魂飘来,即十分虔敬地以如此美酒款待。

下阕,起始二句,诗人从仙人把酒相迎,自然过渡到寂寞的嫦娥舒展起宽大的衣袖为英烈起舞,以表敬意。

最后二句,诗人大笔急转,嫦娥仙女正在为忠魂舞蹈之时,却忽然有人来  报告人间已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好消息,两个忠魂闻之“泪飞顿作倾盆雨”,这一艺术夸张,形象而满怀激情地表现了英烈的激动之情,使英烈终于感到心灵得到了美好的告慰。

“泪飞顿作倾盆雨”高亢遒劲,雄浑磅礴,荡气回肠!同时这二句也传达出诗人自己内心对革命终于成功的不胜感慨的情怀。

这是混合着无限悲伤与欢喜的热泪!是超凡脱俗的热泪!一字一句领略雄浑苍茫的景象,感染乐天达观、笑看风云的大无畏和乐观主义精神

进入心驰神往而优美的意境!这首诗在艺术上也非常独特、完美。

想象力极为丰富、奇异、巧妙。

从烈士的姓氏到飘飞的杨柳之花,再到月宫,受到吴刚的桂花酒及嫦娥舞蹈的欢迎,然后是热泪飞洒大地的宏大场面,真正做到了天上、地下任诗人翱翔的局面,浪漫的精神、优美的古代神话。

关于“蝶恋花”调的来源,学者说法不一。

明代杨慎在《词品》卷一“词名多取诗句”条中指出:“‘蝶恋花’则取梁元帝‘翻阶蛱蝶恋花情’。

”此说有误,此诗见于梁简文帝萧纲《东飞伯劳歌》其一:“翻阶蛱蝶恋花情,容华飞燕相逢迎。

”清代毛先舒承袭杨慎的观点,在《填词名解》卷二中认为:“梁简文帝乐府有‘翻阶蛱蝶恋花情’故名。

”今人李琏生在《中国历代词分调评注》一书中,从词调史的角度否定了前人的观点,认为:“‘蝶恋花’虽与梁简文帝诗句有关,可能这是出于明人的附会,因它绝不可能是六朝时所创制的曲。

此调本为唐代教坊曲,源于盛唐时期,属于新的燕乐曲。

”“蝶恋花”之名采于前人诗句,原以“鹊踏枝”之名列于唐教坊曲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关于改“鹊踏枝”为“蝶恋花”的作家及作品,历来争议颇多。

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南唐李煜的《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易名为“蝶恋花”。

王易《词曲史》认为“此首乃由七言八句变为仄韵,双叠。

第二、六句各增二字,破为四五句。

”另一派认为北宋晏殊易名。

张梦机《词律探源》一书中说:“自北宋晏殊词,始改调名为“蝶恋花”,词家遂不复知有鹊踏枝之本意矣。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基本可以确定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是第一首易“鹊踏枝”为“蝶恋花”的词作。

古代诗词中桃花夫人一词的起源是什么?

《据左 传庄公十四年》载,楚文王灭息, 以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

息妫以国亡夫死之痛,与文王不通言语。

汉? 刘向《列女传》载,楚王获息君夫妇,二人皆自杀。

桃花夫人即息夫人的 别称

后世诗文中常有用此语者唐?刘长卿《过桃花夫人庙》:“寂寞 应千岁,桃花想一枝。

关于长江的诗词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是宋代词人李之仪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仕途不顺的李之仪被贬到太平州。

祸不单行,先是女儿及儿子相继去世,接着,与他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夫人胡淑修也撒手人寰。

事业受到沉重打击,家人连遭不幸,李之仪跌落到了人生的谷底。

这时一位年轻貌美的奇女子出现了,就是当地绝色歌伎杨姝。

杨姝是个很有正义感的歌伎。

早年,黄庭坚被贬到当涂做太守,杨姝只有十三岁,就为黄庭坚的遭遇抱不平,她弹了一首古曲《履霜操》,《履霜操》的本意是伯奇被后母所谗而被逐,最后投河而死。

杨姝与李之仪偶遇,又弹起这首《履霜操》,正触动李之仪心中的痛处,李之仪对杨姝一见倾心,把她当知音,接连写下几首听她弹琴的诗词。

这年秋天,李之仪携杨姝来到长江边,面对知冷知热的红颜知己,面对滚滚东逝奔流不息的江水,心中涌起万般柔情,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爱情词。

卜算子⑴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⑵,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⑶,此恨何时已⑷。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⑸。

注释⑴卜算子:词牌名。

北宋时盛行此曲。

⑵思:想念,思念。

⑶休:停止。

⑷已:完结,停止。

⑸定:此处为衬字。

在词规定的字数外适当地增添一二不太关键的字词,以更好地表情达意,谓之衬字,亦称“添声”。

译文: 我住在长江源头,君住在长江之尾。

天天想念你却总是见不到你,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

这条江水何时不再这般流动?这份离恨什么时候才能停息?只是希望你的心如同我的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相思意。

作品鉴赏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深婉含蓄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提高和净化了的通俗词。

此词以长江起兴。

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阁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在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

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

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

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

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

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

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

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用“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

江水永无不流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销歇之时。

此词以祈望恨之能已反透恨之不能已,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烈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

写到这里,词人翻出一层新的意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恨之无已,正缘爱之深挚。

“我心”既是江水不竭,相思无已,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我定不负我相思之意。

江头江尾的阻隔纵然不能飞越,而两相挚爱的心灵却相通。

这样一来,单方面的相思便变为双方的期许,无已的别恨便化为永恒的相爱与期待。

这样,阻隔的双方心灵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润与慰藉。

从“此恨何时已”翻出“定不负相思意”,江头江尾的遥隔这里反而成为感情升华的条件了。

这首词的结拍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的感受。

全词以长江水为贯串始终的抒情线索,以“日日思君不见君”为主干。

分住江头江尾,是“不见君”的原因;“此恨何时已”,是“不见君”的结果;“君心似我心”“不负相思意”是虽有恨而无恨的交织。

有恨的原因是“不见君”,无恨.的原因是“不相负”。

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相隔千里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相爱与期待的见证。

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

这样新巧的构思和深婉的情思、明净的语言、复沓的句法的结合,构成了这首词特有的灵秀隽永、玲珑晶莹的风神。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才情甚富,不让易安(李清照)、(朱)淑真”